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 > 正文

宋瓷 (一)瓷韵――造型质朴典雅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05 19:31:57 分类:网络 浏览:117


  摘要:宋代瓷器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除了实用价值外,也具有很高的艺术、设计价值。本文首先对宋代瓷器情况进行综述。然后对宋瓷设计的艺术成就,宋代瓷器设计给今日设计带来的启示进行探讨,提出应总结学习宋瓷设计的精髓,借鉴学习前人经验。

  关键词:宋代;瓷器;设计

  一、瓷的时代

  从东汉末年真正的瓷器出现,历经700多年的发展,瓷器在宋代进入了黄金时期。无论设计理念,还是制作工艺都达到一个巅峰。

  由于商品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以及统治阶级对瓷器外销重视,宋瓷设计生产迅速发展。同时,由于宋代对铜控制严格,而瓷器价廉耐用,民间对瓷器的需求也飞速增加。宋代瓷器的繁荣发展,“一方面是宋代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又是宋代社会、经济、文化繁荣的反映。”①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宋代名窑辈出,争奇斗艳。

  根据釉色的区别,宋瓷大体可以分为青瓷(汝窑、官窑、耀州窑、龙泉窑、景德镇窑、哥窑和弟窑)、白瓷(定窑、磁州窑、平阳窑、介休窑、福建德化窑、四川彭县窑)、黑瓷(建窑、吉州窑)和色彩瓷(钧窑)四大类。按地区还可分为北方窑系(汝窑、定窑、北宋官窑、耀州窑、磁州窑等)和南方窑系(南宋官窑、景德镇窑、龙泉窑及吉州窑等)。还可以按经营性质,分为官窑和民窑两大系统。

  二、瓷韵瓷色瓷味

  宋瓷在世人面前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热闹场面。总的说来,宋瓷设计的艺术成就,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三点:

  

  宋瓷以造型取胜,简洁、优美,尺度、比例适当,“使人感到减一分则短,增一分则长。”②其造型风格是灵巧秀美和简洁流畅的结合。另外,造型式样也十分丰富,以秀美修长居多,比如梅瓶之端庄大方、玉壶春之轻盈俏丽、斗笠碗之潇洒流畅……器形变化一般体现在口、颈及腹部,以求在简洁流畅中追求细腻微妙的变化,无不体现出宋瓷造型设计优美典雅的艺术魅力。

  (二)瓷色――釉色丰富多姿

  继承前朝的同时,宋瓷又开创了一个审美的新境界。它主要是单色釉,比如汝窑莹润滋厚的葱绿、定窑白瓷的温润如玉、景德镇窑若青若白的影青、龙泉窑青莹晶润的梅子青……也有多色釉,如磁州窑奔放热情的黑白双色、钧窑灿如晚霞般的海棠红、玫瑰红……除了色系众多,在同一色系中的釉色也很丰富,如青瓷就有粉青、淡青、翠青、梅子青之分。

  宋瓷不仅仅是釉的颜色之美,更是釉的质地之美。汝窑不仅“釉汁莹厚如堆脂”,周身还密布细腻迷人的“蚯蚓走泥纹”;官窑、龙泉窑利用釉中小气泡的折光,形成凝重深沉的质感;钧窑、建窑瓷器中的兔毫、鹧鸪斑、油滴、玳瑁斑更是充满质感美的乳浊釉和结晶釉;而哥窑的开片、“金丝铁线”,典雅大方……宋瓷釉色的质地之美,初看平淡无奇,但是愈看愈有观赏不尽的蕴涵,宛若“余音绕梁,三月不断”。

  (三)瓷味――装饰变化多端

  宋代审美重实用而轻装饰,其装饰却也十分丰富,讲究恰到好处,点到为止。主要手法有刻花、划花、剔花、印花、贴花、镂空等,追求一种清新、含蓄、自然、细腻的表现。

  各类纹饰也很丰富,有花卉纹、动物纹、山水纹、人物纹及几何纹等,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基本上摆脱了商、周以来的宗教色彩,成了人世生活的真实写照。值得一提的是,吉州窑采取洒釉法而成的“雪竹芦花纹”,效果类似泼墨,挥洒自若,明显受到中国画的影响。而磁州窑黑白两色的纹饰,粗犷洒脱、洗练豪放,具有典型的民间风格和乡土气息。

  三、今日之启示

  如今宋瓷早已走过作为日常生活用品盛极一时的辉煌岁月,被当作珍宝收藏起来,“家有黄金万两,不如钧瓷一片”。不仅如此,宋瓷在美学、设计、经济等各方面都给今人以很大的启示。

  (一)美学价值

  宋瓷无论是器形、釉色,还是纹饰、肌理,都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在继承前代的同时,创造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体验。宋瓷设计品味高雅含蓄,具有典雅、平易的艺术风格,蕴含一种清淡凝练之美。千锤百炼总结出的形式语言,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图案设计,内敛耐看的釉色设计,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可以说,宋瓷到达了既易烧造的大批量生产,同时又具备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的境界。

  (二)设计价值

  宋瓷设计追求造型的简洁实用,但在局部也有精心装饰,既省工省时又不显单调。而且原料、制造程序也相当环保。宋瓷具有物美价廉、经久耐用的特点。大量南宋古墓、沉船出土的瓷器至今完好如初。宋瓷精到的设计理念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宋瓷在功能上的考虑也独具匠心。例如省油瓷灯(下图)的构思设计就十分巧妙。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认为,它预示了一种蒸馏冷凝装置,蒸汽与水循环系统的现代化技术。在设计功能上不能不说这是一种相当高明的方法。

  宋瓷更表现出在设计应用上的广泛延展性。它不仅是餐具、酒具,还广泛地进入日常生活方方面面,有装饰的瓷瓶、睡觉的瓷枕、照明的瓷灯、写字的瓷笔杆……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单一材质的物品有这么广泛的用途。

  宋瓷把实用的功能、优美的外观以及精湛的工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堪称中国古代历史上日用产品的典范。即使以现在的情况看,宋瓷也是很好地满足了“形式与功能”的对立,既方便实用又具极高的审美感。

  (三)经济价值

  中国瓷器早在唐代就已大量远销海外。到宋代,由于受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压制,赵宋政权为增加税收更是十分重视瓷器出口。《宋会要辑稿》中记载有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高宗赵构上谕“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在统治阶级推动下,瓷器海上贸易迅速发展,从现今时有打捞上岸的沉船也可见一斑,一艘南宋沉船上往往有多达几十万件瓷器,不少仍保存完好,可见制瓷技术之精,叹为观止。

  宋瓷从经济角度看是典型的高附加值产品。在当时瓷器制造已从制作器物过渡到商业生产,常人眼中不值一文的瓷土,经过匠人精心的设计制作之后,成为价值不菲的瓷器。同时,通过印花、覆烧、封窑技术的发明应用,大批量的瓷器生产也成为可能,用廉价的资源制造出高价的产品。宋人用外销瓷器,用自己的创造力和技术,换回高额财富的同时,也对外输出了自己的文化、意识以及审美追求。

  四、总结

  穿越漫漫的千年岁月,精美绝伦的宋瓷展示在我们眼前的不仅仅是美轮美奂的珍贵文物,也向我们展示了宋代广袤的世间百态、生活情趣及审美追求,更蕴含了中国能工巧匠代代相传的设计思想、理念以及中国人高明的生活智慧。

  重视宋瓷,不仅是它的文物考古价值、收藏审美价值,还要学习它所代表的古代中国先进的设计思想、设计理念。这对于提高现代中国设计水平,走出一条中国人自己民族特色的设计之路,发扬我们民族优良文化传统来说,是不无裨益的。

  注释:

  ①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第229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9月。

  ②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第238页,上海知识出版社,1985年。

  参考文献:

  [1]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海知识出版社,1985年1月.

  [2]傅克辉.中国设计艺术史.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3]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3月.

  [4]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9月.


标签:设计瓷器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