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答疑 > 正文

不要回头电影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9-29 20:38:21 分类:答疑 浏览:80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人类无时不刻带着这样的疑问追寻真实的自己。而每一回的内在探索都是一次勇敢的自我挑战。

  《不要回头》所要讲述的,便是这样一个通过回溯童年、自我疗愈的故事。

  变 脸

  小说家珍妮有一个美满的家庭:疼爱自己的丈夫和两个活泼可爱的儿女。然而自从珍妮在出版社跟编辑大吵了一架后,一切开始发生变化。

  先是她数次看到一个穿绿衣服的黑发小女孩出现在身边。

  其次是她觉得录像机拍的视频哪里有些不对劲儿,可又说不出来。

  第三,她自己的面容和发色也正发生变化。时不时地会从金发美女变成摄像机里的黑发女子。不仅如此,她的小孩、老公和妈妈的脸也突然变成了她不认识的模样。

  ▼

  (左右滑动进行翻看)

  最熟悉的人一下子都变成了陌生人,这让他怎能不感到恐惧。这种恐惧让她无法适应现有的生活,经常会情绪化地大发雷霆,最终导致婚姻危机。

  心理解读

  电影以女主的主观视角来呈现这一切不可思议的变化。从她身边的人的反应来看,说明其他人并未感受到这些变化。所以我们可以大概的判断,应该是女主产生了一些心因性的幻觉。我们所需要关注的是这些幻觉的内容,以及在什么情境下产生的这些幻觉。

  当女主第一次发现自己家里的陈设与摄影机拍出来的完全不一样时,她害怕地冲出了家门,直到来到健身会所,当他发现一切还是原样时,心情才稍微平复下来。可见所有的变化仅限于珍妮的家以及她身边的亲人。所以要想解开谜团,只能从珍妮的成长经历中搜寻。再来看看她开始产生症状的情境。诱发事件是珍妮与出版商为小说内容发生矛盾。出版商要求珍妮按客户的要求写就行,但是珍妮觉得自己的是有梦想的作家,她想要做自己。在她生气、愤怒的时候,那个绿裙子的小女孩出现了。而且马上这个小女孩就“出了车祸”,珍妮没有像其他路人上前关照,而是自顾自地走了,突然一种莫名的悲伤又涌上心头。这一段很容易被理解为珍妮与出版商争吵后的一种脆弱心情。但如果看完全片,再来看这个片段,就会发现她的难过与绿裙女孩紧密相关。为了给大家一个思考的空间,我们暂且把谜底放到最后。

  回到童年

  珍妮一个人来到了母亲家,希望能获得一些安慰。她在自己过去的房间里,发现了两张老照片:一个金发小女孩儿和两个中年妇女坐在喷水池旁边。

  她叫来妈妈询问。妈妈指着小女孩和黑发女士告诉她:“这是你和我。”旁边这个金发女子她记不清了。

  珍妮却睁大了眼睛注视着母亲:那个人是我的妈妈,我要去找回我的童年。

  妈妈突然慌了神,她把珍妮强制性的地锁在房间里。留着泪说:“我不能让你走,你这样会伤害我们大家的。”

  妈妈的阻挡越发激起了珍妮探索事情原委的动力。她买了一张火车票,登上了去巴黎的火车。

  她看着沿途风景,车窗上时不时映照出自己原本的金发模样,而如今的自己,已经全然变成了一个黑发美女。现在她已经不再像开始时那么恐惧了,她已经接纳了自己现在的模样,现在她想做的只是想找出真相,搞清楚自己倒底是谁。

  根据照片背后的文字和自己的直觉,女主来到了意大利的一家咖啡馆,门口的喷水池和照片上一模一样,透过咖啡馆的玻璃,女主一眼看到了照片中的金发女人--也就是自己亲生母亲,原来她是这家店的老板娘。

  然而母亲却极力掩饰自己的不安,假装完全不认识自己。而老板则向她投来一丝敌意的目光。突然一个熟悉的英俊脸庞出现在了自己面前,这不是变脸之前的老公吗?女主异常欣喜,然而对方却一脸木然,原来他是老板的儿子,也就是女主的弟弟。

  当一切变得扑朔迷离时,绿裙小女孩再次出现了,跟随她的身影,珍妮来到了老板的家。此刻老板的家中正在举行派对。女主吃惊地发现这些家具摆设不就是她自己家之前的摆设吗?原来自己一直都生活在幻觉中,直到摄像机事件才开始一点点戳破真相。

  心理解读

  幻觉是人类发展出来的回避冲突、减轻压力的一种心理防御方式。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遭受到重大创伤,无法承受,很有可能会用遗忘或者幻觉的方式帮助自己度过这一段艰难的时光。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自我心理保护机制。但这种幻觉或者遗忘只是暂时的。当小孩长大成人,心智日趋成熟,潜意识会引导她逐渐撕去那层保护膜,面对真实的一切。然而现实往往有其残酷的一面,面对问题需要一定的勇气。

  女主原先的生活里,看到的脸实际上全部是自己原生家庭的脸。她的心理调节机制用这种方式让她感觉还是跟亲人生活在一起,所以很有安全感 。而她现在所经历的各种躯体不适(包括变脸、手臂腿部伤疤的肿胀)都是幻觉与真相交锋的心理表现。

  之所以女主的形象在金发的珍妮和黑发的罗莎玛利亚之间进行变换,这是两个人格在拼命争夺肉体的掌控权而导致的。金发的珍妮想保持原状,而黑发的罗莎玛利亚则要回到真实状态。当珍妮来到意大利后,她的形象就稳定地以罗莎玛利亚的样子出现了,表明此时这个人格占据了主导地位。那个绿裙子的小女孩其实就是潜意识里的童年罗莎玛利亚,她一直指引着成年的罗莎玛利亚找回过去的记忆。

  真 相

  女主的身体继续变形,她举步维艰地走进了一间屋子,下意识地听到有人在争吵。她开门走进房间,发现这件卧室的布置也是她过去家的样子。坐在镜前,她发现自己的脸又发生了改变,变成了小女孩的模样,那不正是绿裙小女孩吗?

  此时金发母亲走了进来,先是有些惊诧,随后她坐在了小女孩身边,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罗莎玛利亚是妈妈的非婚生孩子,在爸爸的催促下,妈妈不得不把女孩儿送给别人养育。养母是一位善良的女人,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女儿的名字叫珍妮,和罗莎玛利亚一见如故,成了好朋友。但是在回家途中,意外发生车祸。养母的亲生儿女全部在车祸中死去。而受到严重惊吓的罗莎玛利亚也出现了PTSD症状。

  被遗弃以及PTSD的双重打击让女孩精神几近崩溃。为了保护罗莎玛利亚,养母搂着她说:"把过去的都忘记吧!”于是,从此后,养母把罗莎玛利亚唤作珍妮,而女主也靠着这个身份平平安安地生活了二十年。

  既然女主已经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那么为什么她还会突然出现变脸事件呢?

  我们不妨回到她变脸之前的场景,也就是女主在跟出版商争吵的时刻。女主的职业是一个有梦想的作家,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她越来越不甘心做一个唯命是从、按部就班的写手,“做自己”的呐喊声时不时地在心头萦绕。这个声音唤起了她原有的自我人格。

  原有自我人格的觉醒势必会与她此时的替身人格发生冲突。所以当珍妮第一次看到那个代表原始人格的绿裙子小女孩的时候,珍妮的内心深处有一点恐惧,她害怕这个人格会取代自己的存在。所以潜意识里渴望这个人格赶快消失。所以她幻想了一场车祸,女孩儿因车祸而丧生(车祸也可以认为是过去的片断记忆在她意识层面的再现),但是让原本人格“死去”,自己又怎么会舒服呢?所以当时的珍妮也出现了莫名的悲伤。

  幻觉始终禁不住真实世界的考验,女主原本的真实人格随着事件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强大,直至女主由珍妮到罗莎玛莉亚完全变身成功。

  再来说说伤疤。当年的车祸,珍妮和罗莎玛莉亚各自受伤,罗莎玛利亚伤在腿部,而珍妮则手臂受到撞击。所以当她以珍妮的形象出现时,腿部的伤疤是她唯一能够与罗萨玛利亚发生联系的一个实体性的标记。老公和孩子们的手部和脚部运动,直接诱发了她过去的伤痛记忆,以至于歇斯底里地大发雷霆。

  选 择

  既然事情已经明了,那么女主需要做的就是选择一个人格生活下去。是继续沿用原来的身份还是做回自己?在返回法国的列车上,女主仍然穿上了珍妮的服装,说明她仍然有对珍妮的眷恋。然而回到家里却发现独立出来的人格罗莎玛丽亚正和家人和睦相处,两个人格远远相望,给予彼此欣慰的一笑。

  夏日的午后,罗莎玛利亚坐在书房的一角,击打着电脑键盘,开始创作她的新小说《梦想的房间》,和她相依而坐的是她的灵魂伴侣珍妮。罗莎玛丽亚已经完全打开了心结,接纳了过去的身份和现在的自己,她将带着自己和珍妮的梦想共同开启崭新的真实人生。

  心理解读

  人总是要长大的。女主通过童年时期的追踪溯源,解开了心中的谜团。而她最终的成长与选择,说明了她已经把过去压抑的人格(罗莎玛利亚)解放了出来,而且还接纳了替代性的人格(珍妮)和解,与之和谐共生。

  生活的坎坷与劫难无法避免,但是富于弹性的心理特性却可以帮我们经受住人生的风雨。无论内心曾经或者正在经历着什么,正视、接纳、消解、共生,是我们每一个人心智迈向成熟的成长之路。

  - END -

  心灵柯南心理电影沙龙,每月数次线下沙龙体验,邀请台湾心理专家全程专业解析。同时线上影片推荐与心理学美文分享,请扫码关注公众微信号:xinlingkenan。

  如需查看近期活动详情,请关注本公众微信号后,在活动日历中查询。

  如果您有合作需求或者投稿,请添加小编的微信:langenjiaoyu。

  如果您有心理咨询需求,

  请添加心理咨询专用微信号

  热忱欢迎企事业单位、学校团体与我们洽谈合作。目前我们已与上百家机构做过企业内训、工会活动(白领减压)、主题教育等,随着我们产品的模式的不断完善和丰富,一定会带给大家更多新颖而有价值的心理学创意体验。

  商务合作微信:happytigercat

  请备注:心理电影沙龙合作

  查看心理测试,请点下图。


标签:自己人格一个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