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方法 > 正文

长春君子兰在当时的中国 当场气的断了气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6 10:29:04 分类:方法 浏览:64


说起来,1982年的吉林长春,实在有些疯魔。

那一年,改革开放进入第四个年头,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改善,城市的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家用电器,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成为时下最紧俏的商品。

但吉林长春,却有另一番景象。

当年,你如果漫步在长春街头,你会发现街面上最热闹的不是服装市场,更不是家电商场,而是花市。

不计其数的人涌入花市,其中不乏富商、官员、还有投机者,他们拿着大把钞票,挤在花店前,和店主讨价还价,只为了能买上一株自己喜欢的君子兰。

没错,就是那种造型高挑,气味淡雅的观赏性植物。

那一年,君子兰热潮,席卷向来市场意识薄弱的东三省。

现无法考据,这股风从何而来,也无法查验,背后是否有推手,但在当时,一株普通的君子兰可以卖到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高价,而当时,全国收入最高的群体地勘从业人员的年人均收入也只有1500元左右,一株君子兰的价格,在当时,可以让很多人一辈子不愁吃穿。

其实,长春人向来有种君子兰的风俗,这就跟云南人种花一样,没有人会把一盆植物看的很金贵。

但不知何时,街头巷尾开始出现一些“小道消息”,“种君子兰发财”的传闻隐约约弥漫开来。

传闻有板有眼,有心人信以为真。

有人传,一个外商看中了一株君子兰,出价1万美元从主人手里买走。

有人传,一个港商要用超豪华的皇冠轿车,换一盆名叫“凤冠”的君子兰,却被主人拒绝。

还有人传,一个老头养了一株珍贵君子兰,视若珍宝,平日不让人看,一天半夜却被人偷走,当场气的断了气。

各种各样的故事四下传开,某种隐秘的氛围也渐渐在发酵。

不光市井如此,当时的媒体也开始推波助澜,连篇累牍的报道把君子兰夸了又夸,搞得人如果家里不买上两盆,就跟社会脱节一样。

就这样,君子兰价格一路水涨船高,从几元到几十,再到几百,一些品相好的君子兰甚至能卖成千上万元。

倒卖君子兰,成了当时长春商贩最热衷的事业。

到1983年,满城疯魔君子兰,价格一涨再涨,越来越多的人真的靠它赚了钱,发了财。

那年9月,长春最热闹的红旗街花市,一株君子兰卖出了15万的天价。

这显然是一场经济泡沫,显得不太合乎时宜,但又似乎在预料之中。

泡沫没有如想象般很快消散。

1983年,长春政府作出了《有关君子兰交易的若干规定》,这是中国第一例,以政府名义对花草假意作出专门规定。

规定要求,卖花要限价,成龄君子兰不得超过500元,小苗不得超过5元,同时还规定,出了交易额征收8%的营业税外,交易超过5000元,税率要增加,超过万元,加倍!

规定出台,但却并没有给过热的君子兰交易市场浇一盆冷水,反而如火上添油般,再次引爆了君子兰。

君子兰价格不降反涨,直到1984年10月,长春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把君子兰定为市花,号召全体市民家家户户养君子兰,此时,疯狂到顶峰的君子兰才呈现出疲软姿态。

投机者的剧烈活动,让长春社会出现动荡,不少人热衷君子兰倒卖,甚至不少公职人员也参与其中,更有甚者挪用公款进行买卖,对此,长春政府接连出台强令,才慢慢让君子兰风戛然而止。

到1985年,君子兰价格一落千丈,再无波澜,一场泡沫终于消散的无影无终。

几年之间,赚到钱的人拂袖而去,只留下一地高价买回花盆的市民欲哭无泪。

回望曾经让长春全城疯魔的君子兰,其实就像是一个“潘多拉的盒子”,满载着底层民众对于财富的强烈渴望。

打开何其容易,但要重新关上它,就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end-

执子末,90后野生撰稿人

全网平台:沐阳说

不知名签约作者,自媒体小白

有温度,有深度,不辜负每一个有心人


标签:君子长春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