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随笔 > 正文

芳芳日记 芳芳日记篇1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0-05 04:40:13 分类:随笔 浏览:88


  芳芳日记篇1

  ___子芳

  似乎从小到大,子芳只记得自己和母亲有着彼此沟通的桥梁,可是她错了,母亲和她只隔着一层纸的距离。

  依旧翻开日历,母亲节,多么熟悉而又陌生的字眼,而在自己的日记本里记道:“还有一个月就要母亲节了,要给母亲一个惊喜哦”一个月了,似乎夹杂着一些陌生的气氛。“好像只是一种莫名的期待”子芳轻轻地说道,子芳实在想不起以前和妈妈在一起的日子了,静静地躺在自己的床上,联想起幼儿园———

  “妈妈,你送我去幼儿园好不好?”

  “芳芳,怎么了,今天要妈妈陪你去上学”

  “妈妈,我不想上学,又不好玩”

  “芳芳,怎么可以呢?”

  “妈妈……”

  “如果你听话呢,妈妈带你去游乐园玩”

  “妈妈,这是你说的哦,勾勾手指头”

  “勾勾手指头,一百年,不许变”

  “勾勾手指头,一百年,不许变”

  ……

  “母亲,这些童年的回忆,你还记得么?我想,你应该忘记了吧!”子芳在日记里面写道。

  “子芳,睡了吗?”爸爸在门外说道。

  “还没有,爸爸有事吗?”子芳连忙收起日记本应呼道。

  推门进来,爸爸显得苍老了许多,“子芳,怎么了,想什么?”“没有,今天是母亲节,我……”“想要你母亲回来”“爸,你也知道妈妈工作忙,还是别打扰她了”子芳有些失望地说。“打个电话给她吧!”“嗯!”

  爸爸拿起手机,拨打了起来。

  “喂,永英吗?”

  “老公,我现在很忙,先挂了啊”

  “永英,我……”嘟嘟——电话那里挂了,一阵清脆地挂铃声在子芳心里留下了记号。

  “女儿,不怕,明天我们再……”

  “好了,爸,不怕啦,妈妈也不是第一次这样了”子芳有些自嘲。

  “那好,爸爸先走了。”

  “嗯,晚安”

  “晚安”门关了,子芳拉开抽屉,打开日记本,继续写道:“今天是母亲节,妈妈不在家,或许要等到妈妈生日了”

  芳芳日记篇2

  豆蔻年华的她,为何采取如此极端的方式?

  花季少女喋血城郊,凶手竟是同班同学

  2012年6月2日凌晨2点,一对夫妻向四川省简阳市城北派出所报警:6月1日下午,他们在简城镇城北九义学校上初二的女儿蔡晓倩下午放学后没有准时回家,很晚了还不见女儿踪影。

  女儿时年14岁,身高1.53米,偏瘦,长发。父亲蔡海泉是当地一家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母亲田芳芳是一家化妆品简阳专卖店的销售主管。蔡晓倩生于1998年4月,她5岁时,就开始学习古筝演奏,多次参加各类比赛,拿过多种奖项。在学校,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接下来的数天里,蔡海泉夫妇既没有接到绑匪索要赎金的电话,也没有看到蔡晓倩离家出走的书信。女儿跑到哪儿去了呢?夫妇俩日复一日地在当地的车站、网吧、游乐中心等地,进行着一次次的搜索,可是,几天过去了,仍一无所获。

  6月17日,田芳芳突然在女儿的日记本上发现这样一句话:“你会找到一个特别的朋友,他只是你生活的一部分,却能改变你的整个生活。”

  看着女儿熟悉的字迹,猜测着女儿的心事,蔡海泉、田芳芳夫妇非常内疚,平日工作忙,陪女儿的时间少,与女儿交流的时间更少,特别是女儿进入青春期以后,父母很少知道她的心思。从日记中,蔡海泉、田芳芳夫妇猜测女儿早恋了,她的失踪可能与这名“朋友”有关。于是,蔡海泉、田芳芳风风火火地赶到学校。

  经同学证实,蔡晓倩日记中说的那个他,叫曾浩,是蔡晓倩班上的一名男生。令人不解的是,他们并没有恋爱,只是平时交往多一些,蔡晓倩失踪那天与曾浩没有来往。

  2012年6月25日,田芳芳突然接到警方的电话,称在城郊一山坡上发现一具女尸,请她前去辨认。当夫妇俩跌跌撞撞赶到现场时,看到了失踪24天的蔡晓倩,夫妇俩顿时瘫倒在地。

  年仅14岁的在校女生竟然被残杀抛尸,是歹徒报复杀人,还是变态狂魔行凶?案情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特别是学生家长更是人心惶惶,强烈要求公安机关迅速侦破此案。

  几天后,从简阳刑警大队传来消息,残害蔡晓倩的凶手被捉拿归案。令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是,凶手竟是蔡晓倩非常要好的同学和朋友樊庆雪。警方经过连夜突审,樊庆雪对杀害蔡晓倩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情感萌动不能自拔,早恋少女迁怒同学

  1998年5月出生的樊庆雪,家境贫寒,父亲是简阳东湖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的一名下岗职工,母亲则没有工作,以打工补贴家用。

  樊庆雪小时候长得非常招人喜欢,但父亲却不喜欢女孩。父亲下岗在家,他经常借酒消愁,母女就成了他的出气筒。在这样的氛围下,樊庆雪形成了内向和孤僻的性格。为了让父母开心,她比同龄孩子更懂得勤奋,所以她小学的成绩非常好。

  2009年8月,樊庆雪小学毕业,妈妈为她生了一个小弟弟,父亲眉开眼笑。但家里突然添了一张嘴,剧增的开销让本来就贫寒的家庭更加捉襟见肘。

  2010年,她上初中了,她从家里到学校乘坐公共汽车来回只需两块钱,但樊庆雪经常无钱可坐,每天只能步行入学。她爱美,可家里拿不出钱给她买衣服;她从未进过理发店,发型是母亲给她剪的。每次看到同龄人好看的发型,她除了暗自赞叹外,心中很不是滋味。她倍感孤独,她的话很少。

  蔡晓倩和樊庆雪同龄,家庭条件却比她要好得多。女孩子喜欢吃零食,樊庆雪平时几乎没有零花钱买,看到校门口琳琅满目的各类零食,她只能眼馋。而蔡晓倩不缺零花钱,买零食随心所欲。不管是在校门口买的,还是从家里拿出来的零食,她都和樊庆雪一起分享。除了吃的,蔡晓倩还教樊庆雪如何扎辫子,如何穿一套又一套好看的衣服。

  家庭的贫富悬殊,没有拉开两人的距离,反而加深了友谊。只是樊庆雪经常患得患失,她担心哪一天这种友情一去不复返。

  初一下学期,樊庆雪喜欢上了班里的一名男生曾浩,她们的友情遇到了变故。

  曾浩和樊庆雪、蔡晓倩同龄,不仅学习成绩好,人又长得帅气,言谈举止十分得体。他生性好动,经常在操场上踢足球或者打篮球,樊庆雪每次看到他的身影,内心就狂跳不已,但她只能将爱慕深藏内心。

  樊庆雪的老师和父母都没有发现她的异样。据樊父后来说,夫妻俩平时忙于生计,照顾小儿子,与女儿交流的时间很少。平时樊庆雪回到家就关着门做作业到深夜,早上他们还没起床,她就上学去了。

  樊庆雪总是想着曾浩。课间时,她会借故找他说话;班上有活动,她都要想方设法与他编排在一组。如果没有在一起,她就会借故不参加……这些细微的变化,没有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渐渐地,老师课堂上讲什么内容,樊庆雪听不进去了。她时时望着专心听讲的曾浩走神,想象着自己穿着婚纱与他携手走上红地毯的情景……

  有一次上体育课,全班同学在操场上跑步,樊庆雪摔倒了,正好摔在曾浩的旁边。疼痛得龇牙咧嘴的她正挣扎着爬起来时,曾浩顺势将她扶起,她竟幸福得有些晕眩,蹭破了皮的膝盖也觉得不疼了。事后,她看着曾浩远去的背影,心里非常甜蜜。

  这场景在樊庆雪的脑海里浮现了好久好久。她认为,曾浩对自己有意思。那以后上课,她就在自己的作业本上,一遍一遍地写曾浩的名字,一遍一遍地写“我爱你”。晚上回家,她会独自坐在房间里发呆,痴痴地想那个帅气的男生。

  樊庆雪知道自己是坠入爱河了,尽管是一厢情愿的单相思,但她还是感到甜蜜,这难道就是幸福的爱情吗?

  一天,樊庆雪在她的好朋友蔡晓倩面前大着胆子坦陈自己恋上了曾浩。没料到蔡晓倩竟然哈哈大笑脱口而出:“你做梦哦,你那个样子,曾浩会看上你吗?”樊庆雪再也说不出话。更让樊庆雪无地自容的是,她爱上曾浩的事很快传开,引来众多同学的嘲笑。樊庆雪羞得满脸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个秘密只有蔡晓倩知道,樊庆雪推断一定是蔡晓倩说出去了,那么,所有的耻辱也都是蔡晓倩造成的。樊庆雪对她恨得咬牙切齿,但她还是装作没事似的。放学后,还是常常和蔡晓倩回家,但两人的话很少。

  一连多个夜晚,樊庆雪无法入睡:自己的长相确实让人自卑,别人可能看她不上眼,但蔡晓倩凭什么刻薄自己?不鼓励还揭短,这算什么朋友?樊庆雪甚至怀疑蔡晓倩是想和自己竞争曾浩……蔡晓倩那张秀气的脸,开始在樊庆雪的脑海里变得狰狞起来,她不愿意就此服输!

  2012年5月9日,课间休息时,樊庆雪发现蔡晓倩在与凌子婷议论她与曾浩的事。

  樊庆雪火冒三丈,冲出去与凌子婷扭打成一团。凌子婷在樊庆雪的脸上抓了几道血痕,樊庆雪捡来砖头要砸凌子婷,被同学拉开了。让凌子婷占了便宜,樊庆雪恨得直跺脚,也更恨和凌子婷在一起的蔡晓倩!

  再一次课间休息时,樊庆雪看到在教室外的走廊上,蔡晓倩正和曾浩有说有笑。她想过去听个究竟,但不等她走近,说话声戛然而止。樊庆雪心里很窝火,对蔡晓倩的恨意又增加几分。

  绝望,无以排解,樊庆雪的思维开始紊乱。骨子里的仇恨,开始萌发冲撞,寻找发泄的缺口。

  假意和好杀害同学,“黑名单”计划胎死腹中

  2012年5月20日,星期天,下午。樊庆雪在城区遇见蔡晓倩,她主动打招呼,却不料遭到蔡晓倩冷笑:“你那么在乎曾浩,是不是两人有了很亲密的关系啊?”樊庆雪的脸一下就红了,感觉是奇耻大辱,立即回骂蔡晓倩胡言乱语,于是,两人言语越来越难听。蔡晓倩恶毒地骂道:“你那样胖,我相信他看不上你!”樊庆雪气得浑身颤抖:“他看得上你?你去死嘛……”

  当晚,樊庆雪心乱如麻:蔡晓倩,你为什么要与我过不去?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会让你过好。我要杀、杀、杀死你!她在日记本上写着一个个名字:蔡晓倩、凌子婷、周培霖、李丹秋、郭月月……这些都是羞辱过她的女生的名字。之后,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一直考虑着如何将那几个“恶人”置于死地……

  6月1日下午放学,樊庆雪对蔡晓倩说:“我与曾浩的事情在学校传得沸沸扬扬,曾浩知道是你说的,很生气。他要求我们一起去解释。”可是,蔡晓倩不愿意去。樊庆雪推了她一下说:“走嘛,人家专门叫了你的。”

  蔡晓倩只得跟在樊庆雪身后,慢慢地往外走。走了一段路,蔡晓倩没见到曾浩,就问:“怎么不见曾浩呢?”樊庆雪拉着她的手说:“走嘛,就在前面!”

  两人沿着山坡往上走。这时,太阳要落山了,但天气仍然很闷热。走过一片小树林时,樊庆雪对蔡晓倩说:“你的头发好乱哦!”边说边用手去理,蔡晓倩并没有反对,顺从地让她梳理自己的头发。趁蔡晓倩不备,樊庆雪猛地将她用力一推,蔡晓倩往前一蹿,差点倒地,她回过头指着樊庆雪说:“你……”可不等她说完,樊庆雪一跃而上将她扑倒在地,蔡晓倩边挣扎边说:“樊庆雪,你要干啥?”樊庆雪恶狠狠地说:“我要你死!”

  “救命……”蔡晓倩十分惊恐,大声呼救,无奈周围空无一人。她只得拼命反抗,樊庆雪急忙用右手捂着她的嘴,左手用锋利的水果刀割破了蔡晓倩的颈动脉。蔡晓倩拼命挣扎,但无济于事,身材高大的樊庆雪死死地压在她身上,鲜血从蔡晓倩的颈项喷涌而出……几分钟后,蔡晓倩不再挣扎,樊庆雪松开抱紧的双手,发现蔡晓倩已闭上了眼睛。

  看到手上沾满鲜血,樊庆雪吓得浑身发抖,她喘着粗气在尸体旁坐了一会儿,然后将尸体拖到小树丛中,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她扯了一大把青草,将身上的血迹擦拭了一下,然后一个人若无其事地走回家。

  次日一大早,正在家里睡觉的樊庆雪被叫醒,原来是蔡晓倩的父母找蔡晓倩来了。她先是感到恐慌,但很快镇静了,告诉他们:昨天放学她与蔡晓倩一同乘车回家的,蔡晓倩在中途就下车了,自己不知道她到哪去了。

  当得知蔡晓倩的父母和学校正到处寻找蔡晓倩时,樊庆雪心里非常紧张,但她又安慰自己:我和蔡晓倩是好朋友,他们无论如何是不会怀疑我的。

  次日,樊庆雪又悄悄赶到她藏蔡晓倩尸体的地方,重新摆放了一下尸体,看到蔡晓倩沾满血迹、有些泛白的脸,她心里突然有了一丝愧疚。她找来一些树枝把尸体掩盖了。她自言自语道:“活该。”以此平衡内心的不安。

  6月4日,樊庆雪还是按时到学校上学,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若无其事地和同学们一起议论失踪的蔡晓倩。课堂上,她还是痴痴地看着曾浩……直到警方到学校将她带走。

  面对警方的讯问,樊庆雪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并交代杀人凶器的来历和藏匿点。随后,警方提取了杀人凶器、日记本等物证。令办案民警感到吃惊的是,樊庆雪还写好了一个“死亡黑名单”。樊庆雪交代:杀害蔡晓倩后,她并没有就此罢休,正准备寻找机会将黑名单上的女生一个一个地杀掉……

  蔡海泉、田芳芳夫妇得知女儿是被女儿的好朋友杀害了,他们说什么也不相信,一个14岁的小女孩会如此凶残。平时她们是形影不离,她为何要了女儿的命呢?

  一个年仅14岁的女生残杀同班女生的消息,轰动了简阳全城,大家感到震惊和不可思议。樊庆雪、蔡晓倩的班主任李老师自责地说:“这两名女生都比较内向,很少与老师和同学沟通;老师们忙于教学,没有深入了解孩子隐秘的心理世界。”几名侥幸逃脱劫难的同学心有余悸:她们没想到她的恨意这么深,不该对她说些刺激的“玩笑话”。

  芳芳日记篇3

  ……

  一个人静静的走着,幻想着能有人懂我。一个人默默的坐着,做着一个又一个纯真的梦。有时候,睡了,就真的不愿醒来,只想久久的,沉沉的睡去……

  似乎,我的年轮里从未拥有过阳光。翻开那带有泪水泛湿的日记,依悉能感知那些失去阳光的日子,依悉能读懂那段日子里的阴霾。任时光渐渐淡化它们,可依旧挥不去那淫雨霏霏,挥不去那往日的伤。

  我想伸手抓住那丝透过窗户的阳光,可他却透过了我的身体,“呵呵”的干笑两声,似乎,并不属于这儿,因此,找不到属于我的阳光,看不到属于我的温暖。

  我仅仅只想,只想吮吸一下阳光的味道,可得不到的,还是无法得到。

  惆怅的坐在草坪上,冷风阵阵袭来,今天,的确很冷,冷得心也在颤抖。不知何时,我喜欢上了眼泪,也许,是因为她和我一样是懦弱者吧。不知道这是第几次落泪了,只有那缕寒风知道,又失败了……

  有她们存在的日子,其实很幸福,至少,能给彼此一个甜美的笑容,是的,似天使般的微笑,回到了身边……

  “嗨,要风度不要温度吗?”又响起了那爽朗的声音,乌云顿时消散了许多。“没错啊,要不,把你的衣服送我啊。”明知故问的家伙,呵呵。“懒得理你,对了,好像我们又离成功近了哦。”“啊?不是失败了吗……”我默默的低下头,捏捏那些固执的青草。

  “哪有,不是有句话……嗯嗯‘失败乃成功之母’什么来着。”——“呵呵呵呵……加油不就得了,愁眉苦脸的,丑了哟。”她不再说话,但我笑了,拉着她,阳光变得那么温和,那么可爱……

  我明白了,原来,阳光一直存在。

  骑上那辆破自行车,在古老的巷道里穿行,在墙上投下斑驳的影迹。“不要害怕你面前的阴影,那是因为在你的背后永远有那么一道阳光。”

  2012年6月5日,晴,我尝到了阳光的味道。

  芳芳日记篇4

  关键词:语文教学;命脉;功底

  当代著名哲学家、学者、作家周国平在《如果我是语文老师》一文中结合自己的成功体验恳切地道出:“如果我是语文教师,我会注意培养学生对书籍的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好书,多读好的文学作品。如果我是语文教师,我会鼓励学生写日记。我主要就抓这两件事”。“所谓语文水平,无非就是这两样东西,一是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二是写作的兴趣和能力。”我们的确可以把“这两样东西”当作语文的命脉。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地抓住“这两样东西”,并将之贯穿于语文教学始终呢?

  首先语文教师自己就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在课堂上、日常生活里,能把阅读的乐趣给学生展示出来。教师本身热爱阅读,这是很关键的。不过,光靠这么说说是没用的,学生聪明的紧,一个老师,是否渊博,学生心里明镜似的。语文教师每天都跟学生见面,你带去了什么,影响要在半年一年之后显现出来。王君老师在济南教授《老王》一课时,刚开始学生对作者杨绛的生活经历知之甚少,师生对话中竟有“这个杨绛”等不慎尊敬之词,可随着王君老师将杨绛夫妇在那个特别年代的人生处境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时侯,学生对杨绛先生的敬重之情便悠然而生,可以说王君老师以她的博学及对文本的艺术化的设计引领学生们去亲近作者,进而爱读她的文字。“素读”经典课程创始人陈琴老师有一名言:如果你要问:“怎样才能让孩子喜欢读书?”我只能告诉你:“就从我们自己开始读书吧!”所以语文教师要增强内功,这个内功便是读书和研究。其次,教师要给学生开书单。课堂上零零散散的推荐,属于兴之所至,没有什么逻辑,要使读书活动扎扎实实坚持下去,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科学地推荐书目,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周国平老师的建议,“但不做统一规定,而是让每个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书。兴趣尽可五花八门,趣味一定要正,在这方面我会做一些引导。我还会提倡学生写读书笔记,形式不拘,可以是读后的感想,也可以只是摘录书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我们也可以效仿“会开书单”的陈琴老师,她的学生经六年的经典“素读”训练后,个个都能达到“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写下千万言”的教学目标。我们常认为现在学生不爱读书,也是实情。不过我相信,小孩子怎样,都是因为大人。来自家长的声音总是认为孩子读书是看闲书,是不务正业、是浪费大好时间,应试体制下,学生读书时间几乎都被剥夺。语文教师的使命就是要保护自己的领地,捍卫自己的学科尊严。求知欲是天生的,那种对世界、对自身的好奇,其实一直躲藏在孩子们内心深处,古希腊人所谓的纯粹的求知的乐趣,学生身上也有,就看教师长辈如何启发。只要他们感受到快乐了,他们就自己上路了。同时,教师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来推动读书活动的持续进行。比如定期开展“评选读书明星”、“我读――”等读书汇报活动。活动的开展会夯实我们的读书成果,会激励更多的孩子热爱读书,会扩大我们的读书阵营。如果语文教师把在课堂上一遍遍地告诫学生想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一定要多读书的理念扎扎实实实施起来,学生的阅读能力怎能不大有提高!

  关于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能力的话题。周国平老师从五岁开始写日记,从无间断,不知我们当下的语文教师有几位能做到周老师这样的,那就更不用说我们的学生了。综观我们语文教育界,但凡教师善写作,笔耕不辍的,她总能影响或培养一批爱写作的弟子来,我们看看王君老师的博客,有一篇《你的声音就是中国好声音》中,班上写作水平较差的毕竟文同学在王老师的熏染下,开始他2000字的创作了,还有熊芳芳老师的学生不间断地有文字在发表,的确,当孩子们的文字不经意变成铅字的时候,学生的对于写作的兴趣便会陡然增强。王君和熊芳芳两位名师深深懂得这一道理,她们敢当人梯,来成就学生,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快乐,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当然,也有不少语文教师感慨作文不是教出来的,这句话细细想一想,有点推卸责任的意味。诚如这样,那还要我们语文教师做什么。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师不管现实有多么艰难,我们都要清醒地认识到: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引领。你的课堂你尽可能用各种样式来激励学生,比如,留日记,你不好检查,但你可以布置写随笔,2013年北京考生孙婧妍语文考取148分,她在《语文148分是这样炼成的》一文中谈到,要说我在语文上的启蒙老师,当属我初中时教我的王丽老师。我是怎么养成练笔的习惯的呢?就是始于王老师“每天随便写三百字”的作业。初一是每天当作业似的逼出三五百字。王丽老师对孙婧妍的厚爱及对语文素养的准确理解成就了一个有着文学梦的孩子。所以教师要不吝啬自己的词汇,在培养孩子写作上多创设一些平台,点燃孩子写作的欲望。当一个学生哪怕写作水平极差的学生,只要老师发现她文字中一个小小的优点,在同学当中夸耀她,创设平台鼓励她,那么她日后的写作热情就会大大增强。一旦有了热情,有了兴趣,我们的教师在写作教学的引领上就成功了一大半。当学生能洋洋洒洒,下笔千言的时候,我们再指指点点也不迟。

  语文的底子是要慢慢夯实的,语文教师只有时时刻刻把阅读和写作当做语文教学的命脉,在你的语文教学生活中引领学生慢慢地阅读,慢慢地走进生活,慢慢地长大,慢慢地感受活着的艰辛和美好,慢慢地开启他们写作的智慧,慢慢地爱上生命,爱上文字。那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是在丰富我们自己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李国栋.语文教学实施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07.

  [2] 石树全.合理推进初中语文教学成效[J].才智,2013,.

  芳芳日记篇5

  今天下午,我照常在电脑上写日记。可是写什么好呢?我陷入了沉思。

  我发现自己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这儿只是空荡荡的一片,什么也没有。这时,一位老爷爷走了过来,我连忙问道:“爷爷,这儿怎么什么也没有啊?”;老爷爷摸摸胡子,笑眯眯地回答道:“小姑娘,你是从地球上来的吧,我们这儿是‘隐形王国’。”“那,我怎么能看见你呢?”我带着好奇心问道。“呵呵,”老爷爷笑着说,“我呀,就是‘童心爷爷’,是小孩子都能不戴‘万能眼镜’看到的人。”“哦。”我点点头。“爷爷,那我怎样才能看到‘隐形王国’的真面目呢?”老爷爷说道“我可以把你带到我们的皇后那儿去,让她给你佩戴一副合适的‘万能眼镜’。”说完,不到一秒钟我们就飞到了皇后的宫殿,唉,我现在看这里任何的东西都是空荡荡的,我觉得自己像个色盲。这么辉煌的宫殿我都不能饱眼福,可怜我呀。一个声音响起了:“小姑娘,你既然想要我们国家的万能眼镜,那你必须要过我这一关。”我壮起胆说:“好吧,规则是——”“哈哈,你还真是有胆量啊!我给你出十道题,你至少要答对五道。”“好,现在开始吧。”我想=向国王开始“挑战”了。“第一题——我最喜欢吃什么水果?,A草莓芒果,B苹果梨。”“我选A。”因为我估计苹果和梨太俗气,皇后肯定是很高贵的,所以选了A。“回答正确。第二题——我是怎样的一个女人?A高贵无比B漂亮的。”这道题有点难度,因为我如果选A,那么就证明她不漂亮,她生气了怎么办?如果我B,那又是说她不高贵,既然是皇后嘛,因该是很高贵的啊。“我就选A吧。”反正我已经对了一道,就无所谓了。“哇,你还真有胆量,有多少人都因为奉承我而被我赶出隐形王国的,你又回答对了。”就这样我一共回答对了七道题,所以我就在隐形呆了一周(七天嘛)。

  “芳芳,你怎么在椅子上睡着了?梦梦来找你玩了。”妈妈说道。“哦。”我应声出去,原来这是一场美梦。

  芳芳日记篇6

  【关键词】慈善报道 价值要素 报道规程

  近月来,先天患有严重唇腭裂(俗称兔唇)的8岁女童曹芳芳(化名)在一番爱心接力后,接受了免费手术,有望实现“对爱我的人完整地说一声谢谢”的心愿。本次事件被《中国青年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等媒体大篇幅持续跟踪报道,众多网络转载,一时形成舆论热点。总体上看,这是一次成功的慈善新闻报道,彰显出了正能量。

  作为曾深度参与联系救治及协调报道的记者,笔者期望能剖析此次范例,总结慈善新闻报道的普遍性特征。

  一、大学生志愿者发起帮助兔唇女童的爱心接力

  8年前,61岁的重庆市丰都县兴义镇天水坪村农妇高朝英和儿媳购置年货途中发现弃婴(系曾被人捡走后再度丢弃),高抱回孩子,得到了丈夫曹启林的认同。

  孩子先天患有严重的唇腭裂,吸吮困难,吃进嘴的东西会从鼻子流出来。长大后,牙齿发育不全,发音不清,被确认为言语四级残疾。曹芳芳从小就承受着过大的心理压力,深度自卑,自闭倾向明显。

  今年2月,“快乐学校”志愿支教活动的大学生们进入村子,发现了曹芳芳的困境,矢志帮助她。“快乐学校”是一个大型公益项目,曾被授予“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

  大学生通过微博等途径向社会求助,发起一场爱心救助活动,取得一定效果,但不足以根本解决问题。

  今年5月,参加“快乐学校”分享会的上海卫康光学眼镜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莉莉被中国青年报社记者和大学生的热切呼吁所打动,致力于救治曹芳芳。刘莉莉是北京嫣然天使儿童医院创始董事,在她的帮助下,曹芳芳在嫣然儿童医院接受4项手术,根治了疾病。

  二、人情味是慈善新闻最大的价值要素

  从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人情味这些“新闻价值一般要素”角度看,救治曹芳芳的过程,因为糅合了弃婴、先天兔唇、老农收养、家境贫困、大学生志愿者、义务支教、微博求助、嫣然基金、全免费施行4项手术、爱心人士捐献所有费用、志愿者赴京陪同就医等元素,而具备了极高的新闻价值,这也是该事件能吸引众多媒体关注的根本原因。

  慈善报道应遵从新闻价值判断的一般规律,但更应侧重于人情味这一指标。人情味(或趣味性)是对新闻内容契合人类基本感情的程度的度量,可理解为新闻对于人性的展现、挖掘或捕捉。具备人情味的新闻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人与社会的关联,展示人类独特的情感特征,进而唤起受众的广泛共鸣。

  当前,大众传播呈现出鲜明的分层特征,受众因为教育水准、职业特征、兴趣爱好、价值观念、收入水平和生活经历等方面的不同,关注的新闻信息千差万别,媒体格局因而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分众趋势。但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们普遍持有慈爱、善良等正面、积极的品性,对于先天弱者的同情已经成为普世的价值观。在这种背景下,慈善新闻应受到大众传媒的特别重视,这同时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渠道。

  本次事件中,当事人惨痛的身世命运和先天患病的际遇,具有较高的人情味特质,能打动受众的心,足以让受众对其不幸遭遇产生强烈的共鸣,能设身处地理解其痛苦和需求,对女童能否接受手术、手术的效果等问题产生关切。

  同时,社会各界的爱心接力展现出传统美德和善意人性的魅力,具有独特的传播效应。媒体对这个女孩的身世和需求的披露,完成了一个受众普遍关切、政府高度认同的议程设置。

  从社会的角度看,此类报道可以让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找到自我归属感,启动正性情绪,激发人们的正性行为;还能激发人们的同情心,让人变得更善良,更愿意帮助他人。

  总之,慈善新闻报道能培养社会的正能量,彰显爱心的力量,并激活社会大众对他人的怜悯和同情,新闻媒体对此类事件深层次的体恤和关怀,能彰显社会责任感,赢得公信力。慈善新闻大有可为。

  三、慈善新闻操作难点在于找到隐私和信度的平衡点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让每一个人安全、健康、幸福、自由、平等、有尊严地活着,媒体与记者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服从这一基本价值取向。

  就本次事件的报道而言,各媒体报道都很充分,尽管相关报道并未引发争议,但是,从操作层面看,本次事件的报道实践仍然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新闻伦理冲突。造成这种冲突的根源,在于媒体详尽披露事实真相的天然冲动和保护当事人隐私之间的内在矛盾。

  当事人的命运起伏是慈善新闻的要素,而故事和细节则更是新闻的精髓,是任何报道题材不可或缺的“血和肉”,由此,充分地报道当事人的故事是做好慈善新闻报道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对其命运曲折的过度关注,则可能构成对其隐私的冒犯甚至侵犯。

  慈善报道最典型的争议点在于对照片的使用。在“读图时代”,读者信奉“无图无真相”;同时,图片在呈现事实、传递情感、优化版面等方面具有文字难以替代的重要性。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本次报道中,各媒体大多使用了大照片,极大地提升了新闻信息的信度,同时,让受众对当事人的现实处境有更真切的了解。

  但未成年人的兔唇照片是否合适?这让人容易联想到一则“旧闻”,多年前,歌星王菲生下兔唇女儿的新闻因为配发了多幅特写照片,而引发巨大争议,媒体的行为曾引起王菲夫妇的强烈不满,他们多次公开表示希望媒体尊重他人隐私,社会也普遍认为,此举已经构成对未成年人肖像权和隐私权的侵犯,这些照片的传播将对无辜的小女孩的成长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本次报道中并未展现出类似冲突。这名8岁女童在现实生活中处于极其弱势的地位,早早知晓了自己的身世,因为疾病而长期遭受着同龄人的嘲弄,她的境遇被当地人视为理所当然,在她自己和监护人看来,并未因为媒体的报道而遭受“二次伤害”,相反,她对爱心人的善举充满了真诚的感激,并不排斥媒体的采访。

  但是,采访中,不难发现,这名小女孩有着敏感的心灵,出于本能,她也可能并不希望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的一切,这是一个未成年女孩的正常心理。

  由此凸显出一个问题:媒体在报道救助弱势群体的事件时,应遵循什么样的尺度?

  总体而言,慈善报道中,应在确保维护当事人的人格尊严的前提下披露新闻事实,二者如果存在冲突,新闻的报道应让位于保护当事人的隐私。

  隐私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尊重个人隐私应当成为慈善新闻操作的第一准则。近年来,由于媒体间竞争加剧,记者为追求新闻的传播效果而行为失范的案例更为频发,在慈善新闻报道领域,发生失范情形的概率比其他新闻题材更高,这是当前慈善新闻报道必须面对的一个严肃问题。

  四、慈善新闻报道必须尊重受访者的隐私权

  慈善新闻报道应如何做到保护隐私和披露事实的平衡?美国学者罗恩·史密斯的观点值得重视。他认为,传媒在处理灾难所带来的悲痛图像时应该权衡以下因素:照片是否有助于说明报道内容,公众是否有必要看到这些照片,同情照片中所摄人物以及公众的必要。

  从中可以看出,尽可能避免给受害者及其亲友带来新的伤害,是传媒应该遵循的人文底线。

  概言之,为做好慈善新闻报道,应遵循如下原则:

  第一,记者应切实树立保护受访者的隐私权的职业信条。报道慈善事件时,媒体从业人员首先应从居高临下的“恩赐”心态中彻底摆脱出来,在新闻采写时切实尊重弱势人群的人格尊严,在新闻采访、报道中,特别是涉及以未成年人为对象时,更应时刻绷紧保护对方隐私的弦。

  第二,恪守真实性原则。媒体从业人员不应为了博得受众的同情,做任何程度的拔高、虚构和加工。

  第三,披露当事人的信息不得超越法律和道德的框架范围。媒体从业人员对可能涉及隐私的内容,必须首先征得当事人及其监护人的明确认可。不得在未征得受访对象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向社会公布受访者的姓名、肖像和住址;不得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不得私拆他人信件,公开他人日记等。涉及未成年人,必须使用化名。记者采访时,应尽量多提开放式问题,不宜针对受访者不愿意提及的细节问题过多发问。

  第四,不得擅自公开披露使受访者感觉困窘的事。对新闻照片应该进行技术性的处理,比如兔唇孩子,应尽可能选取能掩盖其先天疾病的方式,比如,拍摄其掩嘴或者用玩具挡住嘴部的照片。

  总体上看,慈善新闻报道必须秉持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尊重人、关怀人、强调人的价值、主张以人为本、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由此,不得以受助者的隐私、悲情、残疾、贫困作为卖点来供人们消费。

  这种人文关怀,应该体现于现场记者的所有工作细节之中,包括在新闻现场拍与不拍、写与不写;用什么方法拍和用什么方式写;充分考虑照片和文章发表后会对读者和被报道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怎样在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同时,照顾到被报道者的隐私权利等问题。

  芳芳日记篇7

  学生作文:

  让和谐洒满人间

  周建华

  爱是一种和谐,诚信是一种和谐,宽容是一种和谐,环保是一种和谐,勇于承担责任也同样是一种和谐……

  ——题记

  爱 和谐

  爱似冬日的一缕阳光,将温暖洒满人间,似夏日的微风驱走阵阵炎热,也如早春的一棵小草,为我们带来绿的生机,绿的希望。爱无时无刻不在传达着我们的内心的情感,正是有了爱才使社会和谐,正是有了和谐才使我们的国家更好地发展,进步得更快。爱只不过是和谐的一种,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谐,祖国的繁荣有赖于和谐,世界的和平更取决于和谐。爱与和谐共同构成了一篇美妙的乐章。

  诚信 和谐

  诚信能够使人与人之间彼此友爱,彼此和睦,彼此信任,诚信也是一种和谐,正是因为诚信才使人与人之间彼此和睦,使社会和谐,减少了信任危机。和谐因诚信而丰富,因诚信而多彩,也是因为诚信而散发出夺目的光彩。

  宽容 和谐

  宽容如母亲的胸怀,包容着我们的调皮;如宽阔的大海,任鱼儿在里面自由遨游;如蔚蓝的天空,包容万象。世界因宽容而和谐,和谐需要宽容去滋润,需要宽容去浇灌,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和谐,多一份和谐社会就会更加发展,国家就会更加绚丽多彩。

  环保 和谐

  环境可以养性,环境可以愉心,环境同样可以使社会和谐。如今我国面临着环境的重大威胁,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的一种问题,社会的和谐需要环境保护,保护环境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充满和谐之美。

  爱、宽容、诚信、环保和和谐是多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我们共同营造和谐吧!

  ——后记

  收获和谐的魅力

  朱芳芳

  和谐的家庭,和谐的学校,和谐的社会,共同编织出一曲和谐的乐章。和谐是装在世界大花篮中的一簇奇丽的鲜花,它用香气净化着每一个人,吸引着每一个人,让人们从中有所收获。让人们感受着它的魅力。

  风雨中的和谐

  “啊,好大的雨啊!”阴沉的雨天给我带来几许烦恼。不远处,一个也没有带雨伞的小女孩在向前奔跑,雨中的她,衣服单薄。突然,一位穿雨衣的母亲出现了,她笑着给女孩穿上衣服,将她安置在自行车上,用自己的雨衣裹住了女孩,然后女孩吻了她,说:‘妈妈,我爱你!“这位母亲笑得更甜了。母女俩顶着风雨,相互依偎,消失在雨帘中。我心中多了一份温暖,一份和谐……

  校园中的和谐

  “快上课了。我要赶快走”,我心想。正当我走到拐角处,一个抱着一大摞日记本的女生和一位要去打水的女生相撞了。精美的日记本撒落一地。打水的女生说了一声抱歉,然后两人互视对方微微一笑,便一起将日记本捡了起来,然后,又是一个歉意的微笑,两个便各自做自己的事,我的心震动了一下,和谐给人的感觉竟如此的美好。

  公车上的和谐

  一天,乘公共汽车去探亲,因为是周末,所以公车上人特别多,我上车后便找了一个位置站在那。人多而拥挤和酷热的天气让我焦躁不安,这时上来一个拄拐杖的老爷爷,旁边的一个腿脚有残疾的小伙子,便主动让座,老爷爷不肯坐,但经过青年的再三谦让,最后老人坐上了舒适的座位。奇怪,我感觉凉爽了许多。

  芳芳日记篇8

  《合作与奇迹》 杜玉婷

  《相遇之后是阳光》 杨芯媛

  《心灵的契约——诚信》 康小宁

  《母亲的铁盒》 周 旭

  二等奖(10名)

  《记得那株三叶草》 柯泽俣

  《猿人星球》 张敏泽

  《田之韵,田之魂》 黄 婷

  《侠客行》李玉洁

  《寂寞的舞蹈》 王 月

  《天国烟花》 赵钟怡

  《让掌声响起来》 张霖辰

  《局长的狗》 赵明虎

  《问天下责任为何物》 冯智健

  《光阴缓缓归 》 李媛媛

  三等奖(20名)

  《古城寻梦》 杨 庚

  《永恒的怀念》 杨思敏

  《千古之音》 朱子涵

  《永远的O与K》 樊生睿

  《窗外的风景》 庞鑫涛

  《有这样一种情谊》 龚 毓

  《花之国》 李浩楠

  《兰》 陈舒妤

  《父亲的自行车》李欣蔓

  《唱给祁连的歌》 崔 巍

  《雨中的竹林》 赵 蕊

  《留在心中的那一抹阳光》

  李梦瑶

  《超越你的极限 寻找你的阳光》

  王耀栋

  《我一天的美好时光》 梁 婷

  《远远的枇杷香》 周瑞钰

  《花名》 张 晶

  《珍惜所拥有的幸福》 邱欣彤

  《校园散章》 王芳芳

  《花开的声音》 李歌阳

  《海棠日记》马 瑶

  优秀奖(23名)

  《阳光灿烂的日子》 安振华

  《学生分类记 》 周劲帆

  《落葵非梦·花篝 》 秦嘉蔚

  《不变的爱 》 李育莎

  《时光》 马 宁

  《走向桥》 李银娇

  《期待成长》 李柯澎

  《最美丽的身影》张明君

  《香草》何佳雯

  《星雨》郭周周

  《泪》褚碧霞

  《飞鸟》 潘婷君

  《浮生若梦 梦若浮生》 王彩萍

  《情系前世》闫睿丽

  《小水滴的旅途 》 曹文晶

  《凝聚 》 张若凡

  《那时花开》何丰梅

  《那美丽的黄昏》徐 颖

  《累之歌》 贺翠娟

  《想飞的女孩》胡 琴

  《秋天静静地走过》 杨 倩

  《墙,推到了就是桥》康小宁

  《困难之眼永远注视着你》闵 蓉

  优秀组织奖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新集初中

  甘肃省景泰县第三中学

  甘肃省岷县蒲麻初中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古城镇古城中学

  甘肃省岷县城郊中学

  甘肃省敦煌市第三中学

  甘肃省正宁县山河初中

  甘肃省玉门市第二中学

  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甘肃省临洮县洮阳初级中学

  甘肃省嘉峪关市实验中学

  优秀指导老师奖

  王芳琴 雷立成 赵 鼎 田志赋

  朱 娅 郑宝生 赵宏儒 张 英

  张小燕 张盛霞 张生文 张 兰

  张建平 张绸绸 袁鹏飞 杨云英

  羊瑞琴 杨菊红 杨 谨 魏万霞

  王建玉 师成刚 秦 春 裴天鹏

  刘自学 蔺养宁 李淑岚 李彩霞

  李彩萍 李爱军 郎成斌 康文坛

  景中喜 胡晓华 何 艳 顾元浒


标签:和谐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