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 > 正文

中国式 [摘要]2012年“中国式XX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7-29 16:55:33 分类:科学 浏览:111


  [摘要]2012年“中国式XX”迅速传播并成为网络及媒体新宠,该词汇甚至在2012年12月被《咬文嚼字》杂志评为“2012年十大流行语”,它的迅速传播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出发,分析并试图揭示其语义演变与社会发展、人们心理特征之间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中国式XX” 社会语言学 语义演变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051-02

  一、“中国式XX”现象

  2012年伊始,新闻报道和网络论坛上出现了“中国式XX”泛滥现象,尤其是自2012年10月10日的“中国式过马路”在微博上被疯狂吐槽之后,这种对“中国式”的套用现象就一发不可收拾。2012年10月10日傲游哈哈用户“中正平和”发表笑话:“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2012年10月11日,网友“这个绝对有意思”在微博发消息称:“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其微博同时还附有行人过马路的相片,这条消息在一天之内引起接近10万网友的转发。自此“中国式接送”“中国式治堵”“中国式排队”“中国式教育”“中国式买房”等,层出不穷,铺天盖地,让人应接不暇。“中国式XX”似乎成了媒体和网民的新宠,任何我国当下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恨不得都用“中国式”概括。该词汇甚至在2012年12月被《咬文嚼字》杂志评为“2012年十大流行语”。可见其流行程度非同一般。其能产性和流行必然涉及到社会、文化、心理等诸多因素,本文基于网络语料试图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解读这一现象。

  二、“中国式XX”及其现代意义

  (一)“中国式”与“中式”“中国特色

  以汉语为母语的人不难明白意义和用法与“中国式”最接近的应当属“中式”和“中国特色”,这三个词语有其相同之处,但它们之间的差异却更加明显。下面简单阐述它们之间的区别。

  “中式指中国式样的,一般后加名词,如中式服装,中式餐厅(可简称中餐厅)等”,这是“中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中式XX”的这类表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运用也比较广泛,这里的“中式”只起到与“法式”“日式”“美式”等区别开来的作用,是为了语言的经济性而对“中国式样”的简化。正如“美国式英语”可简化成“美式英语”一样,它们之间本身不存在差别。所以“中式”不含任何感彩,只是对客观事物的客观描述。“中式”的盛行与中国改革开放后带来的中国的国际社会化紧密相关。

  “中国特色”这一词条经北大语料库可找到13390条,而“中国式”词条在北大语料库的相关内容总共才644条;同样的,通过维基也查到了“中国特色”的相关内容181条,而“中国式”却只有177条。经观察分析发现“中国特色”被频繁使用于政治话语中,目的是将中国的政治体制与别国的体制加以区别,以彰显自己独特的优越性。1982年,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包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于它与政治沾边的历史背景,人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特色”被收藏在语料库的数目如此之大了。

  在北大语料库的312条“中国式XX”相关内容中,102条是“中国式摔跤”,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中国式摔跤是我国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使用这一称呼。再反观“中式”这个词是中国改革开放后与外界的频繁语言接触中才慢慢产生并广泛应用的。因此,可得知“中国式”用法的盛行必然早于“中式”在人们的交际用语或者书面用语中盛行。

  自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思想开始,(此处的“中国式”具有理论创新意识,且饱含积极正面的意义)“中国式”越来越多地用于政治话语中,这就完全改变了它以往的客观描述意味,而带有了褒义色彩。特别是“中国特色”的提法让它彻底成为了政治宣传口号似的标语了。再者,从意义上看,“特色”本身是一个带有褒义色彩的词语,不宜用于表达消极意义的现象。这就与“中国式”的意义有了明显的区别,也为现代的“中国式XX”意义演变做了铺垫。

  (二)“中国式”的现代意义

  “中国式”首次搬上荧幕,走入现代百姓生活是开始于2004年热播的电视剧《中国式离婚》。该剧主要讲述的是受中国几千年传统思想约束,且生活在一个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中国男女,在组成家庭之后,因为思想和现实相悖而滋生各种家庭矛盾的故事。这些矛盾使生活变得支离破碎,当他们意识到再也无法解救自己的爱情时,婚姻便走到了尽头。但即便是离婚也还有诸多顾忌,于是就上演了中国式离婚的一波三折。这部剧充满了对现实的妥协和无奈,将“中国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类似的电视剧还有《中国式结婚》《中国式相亲》等。如果说当时的“中国式”让大多数中国人开始反思中国传统思想对人的束缚的话,那么2012年10月份开始各种各样的“中国式”就充满了戏谑、嘲讽,甚至批判的意味,已经完全脱离了原来的“中国式”定义。甚至有人说这是“中国病”或“中国问题”的另一种表述。虽然这种说法过于偏激,却也真实反映出国人的某种情绪。

  总的来看,这类流行语有的是无奈自嘲,有的则是刻意调侃和打趣。比如:

  (1)世博会期间,男子排了近五个小时队,终于快到入口了!男子忍不住问前面的人:“这是哪个国家的馆?”前面传来庄重的回答声:“公共厕所。”

  这个“中国式排队”的冷笑话,无奈地表达了人们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中国因为巨大的人口压力,加之资源稀缺,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从而导致了凡事都得排队:吃饭排队,看病排队,买票排队,甚至连上厕所也得排队——尤其是女厕。

  (2)一个热门微博的原文是这样的:莫言给中国式教育一记耳光。莫言得诺奖后,高粱红了、股票反弹了、“莫言牌”烧鸡上市了、“标哥”承诺送房了、“丰乳肥臀”吃香了……但他不是“科班”出身,没有名校光环,没有完整的求学生涯,所以,唯独“教育”沉默了!因为正是“教育”的失败才成就了中国文学的诺贝尔奖……

  中国式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讨论的热点。这条微博不动声色地、狠狠地调侃了一番所谓的中国式教育体制。

  三、“中国式”语义演变与社会心态

  (一)语义演变

  从语言学角度看,“中国式”是一个由类后缀“式”构成的加缀式合成词,我们熟知的有新式、广式、火箭式、捷克式等,这类词语本身没有褒义或贬义的感彩。但从电视剧名称的使用,到当下对各种社会现象的阐释,其语义色彩逐渐发生变化,究其原因,是语言和社会的“共变”所致。一方面,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思想的直接现实,它承担着反映社会生活图景的重任。因此,语言和社会这两个变数在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互相接触的过程中必定会引起互相变化,即所谓的“共变”。因为不论是新制度、新体制、新措施、新思潮、新物质、新观念、新工具、新动作,都会千方百计要在语言中表现出来。所以“中国式”现代意义也可以说是它在语用过程中临时被赋予的意义。以后也会随着各种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也许是从意义上,也许是从使用语境上。

  总之,不可否认,“中国式”的语义演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为语言的使用注入了更加新鲜的活力,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是人们“窥探”当下社会的放大镜。

  (二)社会心态

  社会心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的总和。人们可以透过网上贴子、博客、手机短信、流行词汇等了解社会心态;也可以透过集会、上访等了解社会心态;还可以透过消费方式、时尚与流行、储蓄、抢购等了解社会心态。其中网络语言,能较为直接而生动地反映当下的社会心态。因为网络为网民提供了一个用语言无所顾忌地释放情绪的平台,而“中国式XX” 作为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例,一样反映了这个群体宏观的社会心态。

  首先,作为生活在中国社会中低层的人们,他们对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有比较清晰的了解。比如“中国式过马路”一经提出,回帖的人中很多人都表示自己也是混在人群中闯红灯的一员,他们这些人不反感自己的言行被人戳穿,却乐衷于以此自嘲。无疑,自嘲是对自身无力改变现状的不满的一种宣泄方式。其次,网友们意图通过夸张的、有针对性的言语来引起围观,引起社会更深层次的关注。这说明人们当家作主的民主意识在不断增强,希望通过自身的言语行为来对社会做出反应。就拿“中国式买房”(不管是不是缺房,看到别人都在买,自己也去抢一套。现在国内不能买,就去外国买,这就叫中国式买房)来说,它反映了中国人对房子的“情有独钟”和“先安居再乐业”的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中国投资者把房产投资作为最有保障性的投资,这种对现实缺乏客观认识的做法,着实需要引起当政者的反思和人们的重视。

  再看看“中国式教育”,它培养了几乎所有的年轻一代人,不得不说莫言的诺贝尔奖弥足珍贵,可他的成功却不是中国教育的功劳。综观所有获诺奖人:美籍华人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法籍华人高行健等,唯一中国国籍身份的莫言是在没被“中国式教育”影响过甚的情况下,才有了今天的诺奖的。这样的“中国式教育”的确不得不让人深思中国现如今的教育体制。当网友顺着“中国式过马路”这一思路,称翻越马路护栏是“中国式跨栏”,称汽车强行变道是“中国式并线”,称逆行造成的堵车是“中国式堵车”时,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或陋习,似乎都可以贴上“中国式”的标签。这时,我们应理性地认识到:尽管其中不乏哗众取宠、恶意炒作之人,作为反映社会现象的语言,也不可能完全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但是其中的社会现实问题依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语言才实现了其本身的某些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原.语言与社会共变[N].中华读书报,1998.

  [2]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张德惠.网络语言面面观[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2005(8):21-23.

  [4]杨琦.“过马路”带火了“中国式”[J].咬文嚼字,2013(1).

  [5]王望妮.“门”后的思考:“××门”的社会语言学解读[J].外语教学,2007(5).


标签:中国社会语言中式意义中国特色人们现象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