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妙招 > 正文

台词对白 台词对白篇1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7-29 16:53:22 分类:妙招 浏览:76


  台词对白篇1

  关键词: 话剧 语言 动作 视像 交流

  艺术语言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材料与重要工具,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例如音乐艺术的艺术语言有旋律、节奏、和声、织体、调式、调性等;舞蹈艺术的艺术语言有动作语言(语汇)、结构语言、时空语言、构图、表情、姿态等;绘画艺术的艺术语言有线条、色彩、构图等;影视艺术的艺术语言有镜头(画面)、构图、色彩、声音、蒙太奇、长镜头等;戏曲表演的艺术语言有“四功五法”(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等。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同样,话剧表演也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研究、把握这些艺术语言的特点与艺术功能,对于话剧表演,既具有重要的特点与艺术功能,对于话剧表演,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思考价值,又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作用。

  一、台词与潜台词

  话剧表演的第一大艺术语言,是台词。所谓“台词”,是指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独白、对白、旁白、画外音等。也有人把台词叫作“语言动作”。

  1.独白

  独白是剧中人物孤身独处时直接面对观众倾诉内心隐秘或披露内心矛盾时所说的话,是戏剧中一种有力的艺术手段。例如《哈姆莱特》中主人公哈姆莱特的那一段“是生存还是毁灭”的内心独白,又如《屈原》中主人公屈原的“雷电颂”的大段独白,都表现了人物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堪称独白中之经典。

  2.对白

  对白是人物之间的一种语言交流方式,它要求每个人物的话语对对方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冲击力、震撼力,使对白成为动作的成分。

  3.旁白

  旁白是剧中人物与其他人物对话之中插入的自语,其主要功能也在于揭示人物内心的隐秘。又分为背对观众的旁白与面对观众的旁白两种。

  4.画外音

  画外音原是影视艺术的语言形式,引入到话剧表演艺术之中,指的是人物在舞台画面以外的台词。

  5.潜台词

  潜台词是台词内在的实质,包括说话的目的、言外之意、未尽之言等。例如《北京人》第一幕曾文清与曾思懿的一段对白中,曾思懿在貌似玩笑的话语中,潜藏着难以抑制的妒恨。

  总之,台词是话剧表演重要的艺术语言,“话剧者,话也”,充分说明台词的重要性。所有的台词都是人物内心情感的外化,所谓“心曲隐微,随口唾出”。好的台词,都包含说什么、怎么说,为什么说三个要素,这需要表演者认真分析、深入挖掘。尤其是对于潜台词的情感含量,务求控掘到位、表现到位。

  二、动作与停顿

  动作也是话剧表演重要的艺术语言之一。又分为形体(外部)动作与心理(内部)动作两种。好的话剧表演,要使这两种动作水乳交融、相映生辉,即做到形体(外部)动作与心理(内部)动作的有机统一,达到“情动于内,而形于外”的境界。形体动作要准确、优美、自然,心理动作要精细、独到、动人。话剧演员除了要练好台词以外,还要练好形体。上世纪60年代,原哈尔滨艺术学院戏剧(话剧)表演系的学生,曾专门赴天津京剧院跟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杨荣环先生学习形体课,获益良多。日后的陈力、应治国等,或成为著名的话剧导演,或成为著名的话剧演员,都与这些形体训练密不可分。

  动作中有一种“静止动作”,又称作“停顿”。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瞬间人物的沉默无语、静止不动,但是内心都掀起感情的狂涛,常常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三、交流与视像

  交流同样是话剧表演重要的艺术语言之一。所谓“交流”,指的是演员与演员之间的台词、动作、情感的互相接触、沟通、碰撞等,通常所讲的“对手戏”,指的即是这种交流。

  交流是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揭示戏剧冲突、推进戏剧情节、营造戏剧情境、制造戏剧危机与戏剧高潮的重要手段之一。交流即演员与演员在塑造角色时的密切协作,务求齐心协力、共利双赢,要互相配合、互相刺激。

  台词对白篇2

  [关键词]电影台词;演变;美式英语;文化融合

  一、欧洲文学经典对早期有声电影台词的影响

  (一)欧洲文学经典的直接借用。

  古代欧洲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和罗马文学。希腊文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氏族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这时产生了神话和史诗;古典时期,产生了喜剧、悲剧、散文和文艺理论;希腊化时期,主要成就是新喜剧。罗马文学继往开来,成为希腊和后世欧洲文学的中介。

  中古时期,史诗和骑士文学日益兴盛并达到了顶峰。12世纪后出现了以“韵文故事”为代表的城市文学。文艺复兴驾着“人文主义”的快马冲破了神学禁锢,抒情诗日渐盛行,长篇小说亦初现端倪。英国文学在这一时期博采众国所长,成为集大成者,戏剧艺术更是达到了顶峰。此后,小说这一体裁日渐大行于道,并逐渐在文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电影的产生是对以前文学的高度利用和综合,因此早期电影的台词即是对经典直接借用。

  (二)其对早期有声电影台词的影响。

  现代意义的电影主要是指有声片,而有声片的最初形式便是还未从戏剧中脱胎换骨的歌舞片,电影屏幕只不过被看成是另一种形式的戏剧舞台。随着小说的兴盛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电影开始从小说中汲取营养,其台词更是直接从小说对白中演化而来。

  二、戏剧化、诗化的歌舞片时代的电影台词

  电影的最初形式是默片,影片中完全没有台词。后来,为了表达的需要,画面中穿插了黑白字幕。之后人与人的直接对话已成为迫切的需要,而技术的发展也终于使人们在电影中听到了自己的声音。1927年10月6日,华纳兄弟公司拍摄并上映了第一部音乐故事片《爵士歌手》。在这部影片中,主角乔生开口讲了几句台词“等一会儿,等一会儿,我告诉你,你不会什么也听不到。”就是这几句台词,宣告了世界电影史上真正的有声电影的诞生,电影也从此进入歌舞片时代。美国的歌舞片时代是指20世纪30―60年代。

  (一)戏剧化的歌舞片中的台词。

  歌舞片大多是直接从戏剧或舞台剧演变而来,其情节的展开主要是通过歌舞表演和音乐演奏来实现的,台词很少,但无一例外的带着戏剧的味道,原创色彩较为浓重。这种诗化的语言在早期歌舞片中尤为明显。无论是《百老汇的旋律》还是Ⅸ歌舞大王齐格菲》,以及后来的《窈窕淑女》和《音乐之声》,概莫能外。

  《窈窕淑女》中Picketing劝教授Higgins对Eliza友善些,教授顺便发表了一篇独身宣言,仅摘录其中的一部分。

  “But,let a woman in your life and your serenity isthrough……”

  “Let a woman in your life,……”

  “But,let a woman in your life,……”

  “But.let a woman in your life,……”

  “I'd be equally as willing for a dentist to be drillingthan tO ever let a woman in my life.”

  “I'd prefer a new edition Of the Spanish Inquisition thantO ever let a woman in my life.”

  整个结构对仗工整,句式比较复杂,在现在的我们看来,这种宣言是近乎迂腐的,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存在。但在当时的影片中是极为时髦和常见的。戏剧化的语言只是变换了一个舞台被搬上了银幕。

  “An average man am I.of no eccentric whim,who likestO live his life.free of strife,doing whatever he thinks iSbest for him……”

  在这句台词中,“eccentric”和“strife”都是书面用语,而一个句子中用了两个从句,更是显得书面语味十足,但同时也显示出了英国绅士的文化派头。

  (二)诗化的故事片中的台词。

  歌舞片时期,电影台词渐渐显出其简洁,更能达意的优势,非歌舞片日渐崛起。

  影片中不乏一些幽默机智的对白,但总体而言,其台词仍较书面化,句式复杂,语法结构严谨。

  比如在《乱世佳人》中有这样的对白:

  “What difference does it make whom you marry?”

  “But that kind Of love isn't enough t0 make a successfulmarriage for two people who are as different as we are.”

  第一句对白中“whom”在从句中作宾语,严格遵循了传统语法,而第二句对白句子较长,结构比较复杂,甚至有点绕口令的味道,书面化成分较重。

  三、口语化、简洁化的现代电影台词

  20世纪60、70年代开始,一场新的科技革命迅速而深刻地改变了整个人类的社会生活和思维方式。新事物、新概念、新思想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在语言中反映这些变化以适应交际的需要。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也必然要求语言向着简洁化、口语化的方向发展。我们可以发现,人们交谈中所使用的语法越来越接近口语体,用词越来越通俗,句子越来越简短。

  正如王家鲲先生在《当代英语发展的某些趋势》中指出的,美式英语在词汇、语法等各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首先在词汇上,大量新词汇产生,并赋予一些老词新义,但总的来看是更加简洁。ok、cool这样的小词却有着相当多的含义;其次,在语法上,命令虚拟式(eg.What we are suggesting is that they be notexamined m French.)越来越流行,'s的使用范围更为广泛,副词的使用更为人们所偏爱。此外,美式英语正朝着口语化、简洁化的方向发展,出现了很多如gonna(=going to)的缩略词,方言、俚语的使用更为普遍,冠词、介词、不定式甚至关系代词的省略也逐渐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这些变化当然也会反映在电影这一以语言表达为核心的艺术上,电影台词也向着口语化、简洁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更加注 重演员的自我创造和临场发挥。

  比如在荣获了1979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克莱默夫妇》中,女主角乔安娜(梅丽尔.斯特里普)在法庭上的自白就是梅丽尔放弃剧中原有台词,根据故事情节和自己的感受而即兴创作的,整个场面显得真实动人,人物刻画更是入木三分,生活化的表达博得了观众的喜爱。

  被评为十大经典台词之一的“You talking'to me?”是1976年上映的《出租车司机》中的一句对白,现在看来已非常口语化,完全贴近老百姓的生活。

  90年代以后的作品中这种趋势就愈加明显了。在1993年的《西雅图不眠之夜》中有这样几句台词:

  “What's with you?Something iS wrong.”

  “Well,folks,it's time to wrap it up.”

  “That's a chilk's movie.I would say so.”

  在这里,传统语法的严谨形式和约束已显得苍白无力,句子变得短小精悍,俚语的使用更使得台词口语化、生活化了。

  我们再来看看被评为十大经典台词之一的1994年上映的《阿甘正传》中的一句话: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never know whatyou're gonna get.”

  第二个分句中缺了主语you,但根据后面的话我们可以明白主人翁在说什么,gonna是going to的缩略式,在美式英语口语中颇为流行。整个句子思维非常简单,从一个智商较低的人口中说出来,带着点成人童话的色彩,俏皮而不失幽默。这种纯粹生活化的表达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四、多元化的台词趋向与多样化的电影形式

  (一)台词向多元化发展。

  美国本土曾经是印第安人的天堂,欧洲殖民者的入侵带去了所谓的资本主义文明,也带去了纷繁多样的语言,各民族在交往的过程中,使得英语语言也随之融合、变化,形成独特的美式英语。

  二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政治、经济优势,成为西方世界的“盟主”,其影响之一便是美式英语得以广泛传播,并当之无愧地取代了英式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主导地位。但随着经济交流趋于全球一体化,各国文化交往日益密切,民族文化融合已成为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英语语言风格也更为多元化,产生了洋汀浜语等颇具特色的语言。

  美国电影对这一变化反映迅速,尤其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拍摄了很多反映其他民族历史和人物的影片,如以苏格兰革命为背景的《勇敢的心》,以印度之父甘地为原型的《甘地》等。英语电影台词更是呈现了新的变化。

  1.直接使用外国语言。

  在以其他民族历史和人物为背景或原型的影片中,大量使用了其他国家的语言,比如1987年拍摄的《末代皇帝》中基本上是汉语对白;1994年上映的《甘地》中是印度语的天下;2002年上映的《哈特的战争》和次年上映的《钢琴家》中有不少德语对白;而2003年上映的《杀死比尔》中有很多日语对话。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2.融合他国语言。

  除了直接使用外国语言外,美国电影台词中出现了很多外来语,很多句子甚至在语法结构上都受到他国语言的影响。

  在《西雅图不眠之夜》中有这样一句台词:

  “What are you selling tonight?Micro hikachis or theginza knives?”(hibaci is a type of Japanese frying pan,andginza knife is a brand of very sharp Japanese knife.)整个句子是英语,只是加了两个外来语,异域情调也就显现,简单明了。

  当然,语法结构上的变化也是非常突出的。正如周国辉先生在《黑人英语、当代英语与现代汉语》中指出的:当代英语的分析性越来越强,在某些方面同汉语这种分析性语言更加接近。分析性的增强意味着语法的不断弱化和语义的不断显化。

  在《勇敢的心》中我们可以听到两句台词:

  “No.Go come,boy.”

  “Run,hide,the highland way.”

  “Go come”和“Run,hide”之间都没有连接词and,这种表达便是我们所说的中国式英语(Chingish),旧称洋汀浜语(PidginEnglish),即词汇是英语的,语法则是汉语的。电影中经常可以听到的“Long time no see”则更是耳熟能详的中国式英语了。当然,英语不只是受到了汉语的影响,各国语言都或多或少地改变了英语严谨的语法结构,使之更加灵活。曾经被认为不合规范的英语表达方式被认同而过渡为“可接受的英语”,甚至是“地道的英语”。

  (二)形式与内容表现的全球文化融合。

  随着民族融合的加深,在电影台词走向多元化的同时,电影的表现形式也更加多样化。一股返古潮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视听冲击。2001年上映的《红磨坊》和2002年荣获了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芝加哥》都是以歌舞展开情节的影片,让观众重温了歌舞片所带来的视听愉悦感,被誉为好莱坞歌舞片的后现代翻新。

  在内容上,美国电影也出现了一股返古潮。2000年上映的《角斗士》反映了古罗马文化,其战争场面恢弘而气派,承袭了1983年上映的《宾墟》的风格,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随着各民族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和融合,我们可以预见:电影题材的表现方式在未来会更加多样和丰富。

  台词对白篇3

  [关键词]冯小刚;喜剧电影;人物对白;幽默

  冯小刚是我国著名的导演,他也是我国喜剧电影的领军人物,他的作品有很多,其中喜剧电影最为独特,冯氏著名的影片主要有《没完没了》《甲方乙方》《天下无贼》《非诚勿扰》等喜剧影片,并且每一部影片都取得很大的成功,特别是在影片中那些幽默风趣的经验对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文主要以冯氏喜剧电影中人物经典对白为实例重点分析经典对白中的语用分析。

  一、冯氏喜剧电影中语言的魅力

  (一)思想的魅力

  幽默的话语并不是指说话的内容引人发笑,而主要是指说话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内涵和深度,而人们只有真正领悟谈话的内容,并感悟到社会的错讹或者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才会展现快慰的笑容,发出灵智空明的笑声。这种说话方式不仅可以给人带来更多的悟性中的快乐,而且也会表现出说话的深度以及内涵,这种悟性的快乐并具有内涵的话语才真正属于幽默的表现形式,正是由于这种幽默才能使喜剧电影在各种形式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冯氏喜剧电影的幽默主要是来自将语言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不协调,其将移接、失重、倒反、婉曲、夸张、对照以及双关等巧妙结合起来,运用到各种电影人物的对话中,能够让观众通过人物形象以及人物对白悟出一些深意、品味出一些风味。

  在冯氏喜剧中很多幽默风趣的台词与先进的高科技有很大的联系;比如在《手机》中,有一段台词说什么农村社会交通通信技术不发达比通信技术发达还要好,很显然这样的台词主要采用错位的手段,与常识有很大的反差。并且在《不见不散》中通过说中国姓名与外国姓名的顺序不同竟然牵涉到人生态度不同,这很显然姓氏的差别和人生态度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更别说可比性,而冯氏喜剧中为了体现出语言的独特以及风趣,采用牵强附会的原则,充分体现出语言的风趣幽默,这些思想内涵比较巧妙、含蓄地蕴涵在话语中需要观众体会才能明白蕴涵的真谛。

  (二)情感魅力

  幽默对于社会生活中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对于自身或者别人的缺点带有嘲笑味道,这点与喜剧电影中的讽刺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是幽默不等于讽刺,幽默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同情于所谑之对象。”幽默在嘲笑中是蕴涵着同情,而讽刺则在嘲笑中不近人情。

  在冯氏喜剧电影中无论是嘲笑他人,还是嘲笑自己的语言对白,基本上都属于绵里藏针,这些语言中包含着理解、同情,并显得比较含蓄、委婉:

  “IC、IP、IQ卡,统统告诉我密码。”

  “报告,我的IQ你用不了。”

  在《天下无贼》中嘲笑毛贼的愚蠢和无知,他居然把IQ和IC、IP卡混为一谈。这些幽默诙谐嘲笑的语言中都具有含蓄委婉、“谑而不虐”,并且给观众的感觉也是温暖的,富有极大的同情心。冯氏喜剧电影中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以及人物台词充满了情感的魅力。

  (三)人格的魅力

  对于幽默的理解:幽默既是一种语言表达艺术,更加体现出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在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但是对于这些事情的反应可以采用快乐、超然的态度进行面对。幽默有一般喜剧缺少的一种高尚以及庄严的内在物质。冯氏喜剧中主要的人物一般都是平平常常的一般人物,比如在《没完没了》中出租车司机,《不见不散》中的漂泊者刘元等,他们都是普通人,并且他们也有许多缺点以及不足之处,但是他们还有善良、有爱心以及乐于助人等优点。对于这些普通人,冯氏喜剧给予他们一种平民的性格,这种性格就是他们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一切事物,这种幽默是用语言无法表述的。

  在冯氏喜剧中这种人格的魅力,不仅从他们的心理上战胜了一些不平凡不如意的事情,他们不但没有采用悲观的情绪进行怨恨,抱怨,而且采用积极乐观的心理对待,反而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因此这样的人物形象以及人格魅力必然会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冯氏喜剧电影中的经典对白

  与会话合作原则的违反会话合作原则主要是指交际双方为了会话、合作顺利进行,以达到共同沟通的目的而必须相互配合,共同遵循的某些原则。会话合作原则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质的准则(Quality Maxim)主要是指谈话内容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并具有一定的证据,保证谈话内容的准确性。

  2.量的准则(Quantity Maxim)主要是指谈话的内容都是需要的信息,信息不能超出谈话内容。

  3.关系准则(Relevant Maxim)主要是指说话的内容应该简单明了,清楚明白;并且还应该具有条理,避免出现啰嗦、含蓄的话语。

  4.方式准则(Manner Maxim)主要是指所说的具体内容应该与话题相关。

  如果在实际的交谈中遵循这些原则,可以极大程度提高语言交际的效率。但是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违反会话合作原则的情况,在冯氏喜剧电影中很多经典的对白,故意采用违反会话合作原则,从而使喜剧产生出人意料的幽默效果。

  (一)违反质的准则

  质的准则主要是保证会话内容的真实性,但是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往往人们故意违反质的准则,如果在特定的某种情境,故意违反质的准则,则会产生幽默的效果,比如在冯氏喜剧电影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如在喜剧《没完没了》中幽默风趣的话语不仅为电影平添了几分感情色彩,而且也让人们感觉到语言的独特性。比如在一段台词中人物甲和人物乙在门前聊天时的对白,在甲方夸完乙方这人不错后,而乙方对甲方夸奖时,观众会认为乙方面对自己喜欢的人,一定会夸甲方漂亮、善良、关心人、会照顾人等一些赞扬的话语,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乙方竟然把甲方夸成为女流氓恐怖组织,在平常的说话中如果这样说话别人肯定会说你是神经病,但是在冯氏喜剧中运用这样的台词却得到观众的赞赏,从这段对白中可以看出这种对白明显是故意违反会话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但是却产生极大的幽默感,得到观众的赞扬。

  (二)违反量的准则

  在实际的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违反会话合作原则中量的原则,这种语言交际方式不仅不会影响正常的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极大产生幽默的效果,而在冯氏喜剧电影中经常运用这种故意违反量的准则,例如《非诚勿扰》中的一段经典对白:

  甲:那你先走吧,我再坐会儿。

  乙:行,那……再见。

  甲:再见。

  乙:哦,不对,咱俩不会再见了。那就……好像说永别了也不合适。

  甲:你可真够烦人的。

  乙:其实性质是,那就不见了。

  这段语言对话中主要采用违法会话合作原则中;量的原则,从上述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谈话的内容已经超出会话中需要的信息,并且乙方不耐烦的说“再见”,还通过各种说法解释“再见”,让人感觉到啰嗦重复,但是如果结合当时的情节,乙说这段的前提是在相亲中得知自己被甲方欺骗后说出的愤愤不平的话语,通过这种违反量的准则来表达人物心中的愤怒,看似多余,但是却具有蕴涵着丰富的含义,引人深思,体会此种的韵味和含义,从而可以也体现出幽默的感情色彩。

  (三)违反方式的准则

  故意违反方式准则也可以使对话产生幽默的效果,比如在《大腕》中的一段对白充分体现出这一点:

  甲:境界是什么意思?和尚总是说这个词,我不知道怎么样翻译给他听。

  乙:能够达到的程度。

  甲:可以说具体一点吗?

  乙:这是你,这是我,这是泰勒,这是佛,你能看这么远,我能看这么远,泰勒能看这么远,佛能看无限远,这就是境界的不同。佛的境界最高,泰勒的境界比我高,我的境界比你高,你的境界最低,成语叫“鼠目寸光”。

  在这段对白中主要是甲向乙进行询问“境界”的意思,而乙的回答出乎人们的意料——“能够达到的程度”。这种回答很明显违反方式的准则,并且这种回答很难让甲方理解,当甲方让乙方具体解释时,乙方却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最后还用“鼠目寸光”讽刺甲方,这种对话方式不仅不会影响语言交际,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加语言的效果,从而产生幽默的效果。

  (四)违反关系准则

  在会话合作原则中,关系的准则主要规定在说话时,不要说与话题没有关系的话,但是在实际交流中,很多时候某一方提出的话题,对方不愿做出正面回答时,似乎答非所问,但这就是对方问题的回答,在冯氏喜剧电影《非诚勿扰》中有一段经典对白:

  秦奋:梁笑笑,真是你啊。咱们真是冤家路窄。

  梁笑笑:请你继续往前走,不要挡住后面的客人。

  秦奋对梁笑笑打招呼,而梁笑笑以空姐身份提醒秦奋登机入座,这种回答好像与打招呼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却充分体现出梁笑笑对秦奋的调侃的不满。这种方式不仅使与对话没有任何关系的回答表达出更加深刻的内心感受,而且也充分体现出语言的幽默。违反关系准则这种方式在本片中还有一段比较经典的对白:

  范先生:二位都是风险投资的行家,个人对风险投资有个浅见。咱们共同探讨啊……我以人格担保,这个产品投资它,太有风险了,特别适合你们这些风投的口味,是高科技板块上市,是划时代的产品……

  风险投资人:我就用它跟你猜拳,我要是赢了,麻烦你把它扔到海里去。

  在这段对白中风险投资人打断没有具体说买或者不买这个产品,而是与范先生进行猜拳,这不仅违反了方式准则,而且也是为了让对方停止推销,这种拒绝方式更加彻底,而且还极大增加了对白的幽默风趣。

  三、结语

  冯氏作品喜剧效果主要通过直观简洁而著称,不仅体现在经典台词和语言中,而且简单的几句对白就可以使电影无论是在情节的衔接或者叙述事物中,都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并且在冯氏作品中为了满足观众的要求,迎合观众的口味,准确把握观众的兴奋点是冯氏作品成功的重点。在冯氏喜剧作品中幽默风趣对白,不仅充满独特的魅力,而且也极大地释放人们的精神和心灵。

  [参考文献]

  [1] 严芳.冯小刚电影人物台词的语言分析[J].科教文汇,2008(12).

  [2] 夏中南.冯小刚的修辞——拆解电影中的冯氏幽默[J].电影,2005(03).

  [3] 郭立建.冯小刚喜剧电影中经典对白的语用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

  [4] 田春英.从会话合作原则解读冯氏喜剧中的幽默——以电影《非诚勿扰》为例[J].科技信息,2011(12).

  [5] 胡范铸.幽默语言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

  台词对白篇4

  关键词:戏曲表演;台词技巧;艺术效果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7-0041-01

  一、在戏剧戏曲语言艺术和台词的巧妙运用的重要性

  戏曲语言是戏剧的基础, 无论是说明剧情、过场连接, 还是展示冲突、刻画人物, 都离不开戏剧语言。理解戏剧语言在剧作中的作用, 对把握全剧至关重要。而台词做为戏曲演员和观众沟通的重要桥梁,能够有效的发挥台词的作用,既能使观众从戏曲中体会到语言的魅力,又能使观众和演员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虽然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艺术又要高于生活,戏曲的语言、发声也就要区别于日常的生活用语,语言、发声必须清晰响亮具有传送力,使观众听清台词,同时还要有优美的音质,最好让人有一种余音绕梁之感。

  二、戏剧戏曲语言的运用技巧

  (一)普通话

  其实讲普通话还是比较容易,但是一口标准的普通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首先就要注意一些发音问题:1、避免方言中的不标准发音。2、区别形近字的吐音。3、搞清楚舌面音与翘舌音的区别。

  (二)重音、停顿

  戏曲对白的重音部分,主要有加重音量,提高音量、一字一顿、拉长音节等内容。想要灵活熟练的运用重音,就要加强平时的练习。

  戏曲中的停顿部分,人物的台词不可能是平铺直叙的,为了达到艺术效果和满足观众的欣赏欲望,这就要求其对白生动有趣,顿挫有序,起伏跌宕。巧妙运用对白中的停顿,主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1、要注意剧本的标点及排演提示。2、符合个人的停顿方式,个性停顿。

  (三)语调

  优秀的演员能够出色的表达出剧中人物的情感,这就要求注意语调的把握了。语调的把握主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简单的句子,要理清说话的环境和说的对象,还有对话双方的关系。不同的关系和对象,所表达的就不同了。如 “你好坏!”这句话,在恋人之间和愁人之间是截然不同的。

  2、不同的感情基调,表达方式自然也就不一样:(1)在兴奋时,就要注意提高说话频率,加强说话力度和速度,这时的语调要做到高、强、快,给人一种你很兴奋的表现。 (2)在悲伤或痛苦时,就要注意控制音频和说话的语速,形成低、慢弱的语调。(3)在崇敬的心情时,会形成高、快、弱的语调。

  (四)音色

  在戏剧表演中,演员会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和人物形象,想要塑造出完美的人物形象,音色的学习时非常重要的。由于生理原因,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音色。音色的学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声音的化妆

  各个年龄阶段的“声音化妆”:(1)小女孩的声音要明亮清脆,以口腔、头腔共鸣。(2)青年人以头腔与口腔共鸣为主,年青人的声音特点明亮,且口齿伶俐。(3)中年人以胸腔与口腔共鸣为主,声音沉稳,语言节奏速度显老练稳健。(4)老年人:有牙老人:发音时,舌肌紧张部位稍后,舌面稍微降低,口腔肌肉适当自然松弛。多以中声区为基础,可加咽腔、胸腔区鸣,使声音浑厚、苍劲或略带沙音;没牙老人:有意识地把舌头的活动范围略略伸展到牙齿外面,舌头出现扁宽平瘫状态。同时下颏稍向后退。口腔空间自然缩小嘴唇和面颊塌陷,形成 “瘪嘴”状态。

  2、音色修饰

  戏剧语言要符合人物的年龄、性别、职业、地位、情趣, 要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在《茶馆》中, 唐铁嘴一上场第一句话就是:“王掌柜, 捧捧唐铁嘴吧! 送给我碗茶喝, 我就先给您相相面吧! 手相奉送, 不取分文! ”活灵活现地表现出一个油滑而又可怜的江湖相士的嘴脸。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戏剧戏曲语言技巧方面的一些讲解,具体阐述了演员对白中的语言艺术和台词运用技巧,包括了掌握标准普通话,注意重音和停顿的联系,以及对白中语调的思考,还有就是音色方面的问题,有声音的化妆和声音的修饰,每个人的音色都是独特的,注意人和人交流时的音色,能够有效的提高演员在台词运用上的技巧,希望这些技巧能够有效的帮助还在成长的演员朋友们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台词对白篇5

  1.简洁明了、衔接自如,但容易导致语言风格的不一致

  在近年来大陆地区出品的校园青春成长剧中,对于口语化英语词汇的任意夹杂显得颇为普遍。例如,在2014年开播的校园青春情感剧《错放你的手》中,就出现了留美学生袁与刘倩蓉“不打不相识”而“狂飙英文口语”的桥段,当低头沉思的袁不小心与赶时间上公开课的刘倩蓉相遇时,性情火爆的刘倩蓉迅速丢出了一句“有没有搞错,man(小子),你撞到我了,ok?”,而袁则随口回应“what?(什么呀)我有看到了,well”,然后便继续低头前行。恼火的刘倩蓉气不打一处来,大声对袁说道“你真是个loser(失败者)”,而见袁不予理睬,刘继续大声对其喊道“Loser(失败者),loser,loser!”,而袁则耸耸肩,以一句“ohmygod(噢,上帝),我怎么会遇见你这个奇葩”来回应,若无其事地继续前行。在这一场景之中,频繁出现了一些英语口语词汇。剧作试图通过增加这些口语化的英语词汇,强化男女主角同为留美大学生、从小出外留洋以及移民旅居等成长背景,或增加对白的趣味性等。的确,在部分合适的场景,这些口语化的英语词汇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修饰作用,也让整个对白显得颇为自如、有趣。然而由于未能分清各个场景与国内的语言习惯,一味地在本该简洁的日常对话中,强行夹杂口语化的英语词汇,反而令人物显得真实不足、做作有余。

  2.别致另类、通俗畅快,但容易让部分观众不明其意

  比如,在一些反映大陆地区民众海外求学、移民归国以及跨国恋爱的家庭伦理剧中,就经常可以看到英式、美式俚语与国内各地方言的混杂使用。以2013年出品的《杜拉拉之似水年华》为例,在一段表现男主人公王伟替女下属杜拉拉出头,痛斥其负心前男友的场景之中,有美国留学以及工作背景的王伟就以一句“youman(瞧你,伙计),你可算是囫囵个儿地回来了,在那边洗盘子没把你给洗没了,我老高兴了,贼高兴”,就令原本想要羞辱杜拉拉的前男友顿时语塞。而紧接着,王伟又以尖利而戏谑的语言去嘲讽杜的前男友的恶俗、虚荣,如“那句美国话咋说,哦,对了,donotbegreen-eyed(别眼气我),我就是这么自信,俺那旮旯的人都这样”,继续让杜的前男友感到极为尴尬。而在这一桥段之中,其所使用的俚语大多简单粗浅,在与语意直接的地方俗语混合之后,顿时显得极为独特另类,加之有的英语俚语在音节韵律上可以和地方俗语的韵脚进行合拍,所以往往能令人捧腹大笑。然而,观众在欢笑之余,又必须借助中文释义字幕,才能准确得知其含义,然后比照人物对白,继而理解这些英语俚语与中文方言、整句对白的巧妙搭配。而在缺乏中文释义字幕的前提下,必然会令大部分观众不明其意。

  3.新颖独特、妙趣横生,但容易造成英语的不规范使用

  在2013年红极一时的室内情景网络迷你剧《报告老板》中,对于英语词汇的多样驾驭,在逗得观众爆笑不止的同时,也能一窥英语流行词汇、汉语网络语言、中式英语流行语的使用乱象。如在“整蛊炫富女”这一集中,奇才编剧就向奇葩导演炫耀自己的整人秘籍,其对白也显得颇为有趣,如“geiliable(给力),sogood,对于这不明觉厉的幸运,我也是醉了。作为一个houseslaveandcardslave(房奴与卡奴),我今天竟然会这么走运,呵呵”。而在被奇葩导演与炫富女识破伎俩、当场嘲讽之后,奇才编剧开始发表人生感悟,深有感慨地说出了“我得到一个无比有智慧的idea(创意),亲,那就是,nuozuo,nodie(不作就不会死),谨记,不谢”等台词。以上这些对白,都将时下的国内网络流行语与流行性英语词汇进行了拼接,轻松欢快的恶搞娱乐性极为突出。然而其中对于英语词汇、语法的混乱使用,又严重影响了英语语言文化的规范传播,对于广大观众而言,无疑产生了误导基本语言语感认知、曲解英语词句内涵等的消极影响。

  二、华语影视剧台词中中英文夹杂的主要技巧

  1.以英语口语单词替换中文日常长句

  华语影视剧作在人物对白上讲求“意尽”,尤其是在人物关系复杂、故事场景叠加的桥段环节,其台词都会尽量使用表意明确、相对正式的词汇与短句,以确保观众能够随时把握人物的转场、剧情的递进。这就使得华语影视剧作的对白容量普遍较为膨胀,即使是在一些表现日常场景的桥段中,其词汇与短语的使用也都毫不吝啬。为了简化人物过场、加快故事推进速度,港台地区的影视剧作最早将口语化的英语单词引入对白之中,以替换掉相对冗杂的中文长句,使得对白更为简洁明了,观影体验也随之改观。然而由于文化传统、语意语境的差异化,也不能过于频繁地夹杂英语口语词汇,要考虑到上下对白之间是否会出现表意脱节,语言风格是否会显得不协调,观众的观赏体验是否会有所下降。由于多重原因制约,大陆地区的影视剧作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了港台地区的制作套路,兼而也将英语词汇的夹杂处理拿来使用。在使用这种技巧时,就需要注意合理定位人物身份、故事场景,适量适度使用口语化英语词汇来强化对白,这样才不会导致影视台词整体风格的失调。

  2.用英语俚语俗语混合方言俗语

  影视剧作是语言、色彩、图案、人像、文字等元素相互融合的动态影音艺术形式,集中反映了以人物为核心的社会文化百态。单就影视作品的对白而言,其又代表了某一族群、地区的文化意蕴与精神内涵。所以,地方语言在影视剧作之中的添加与呈现,成为了颇为常见的文化诉求与处理手法。如在香港地区的各类影视作品中,粤语俗语、名词等屡见不鲜。又如在台湾地区的影视剧作中,也经常会有闽南语俗语、歇后语等出现在人物对白中。而随着影视产业的发展,将英语俚语与华语方言、俗语进行混合交叉,也成为了一种被标榜的时尚、一种迎合观众的语言设计与表现手法。近年来,大陆地区的影视剧作也开始大量引入英语俚语,混合各地方言俗语,来制造更有趣味性的对白场景。不同语言类型俗语形式的结合,产生了颇为剧烈的化学反应,令观众真切体会到了别致另类、通俗畅快的语言快感。然而对于国内观众而言,使用这种技巧,需要让其在觉得“好玩,有意思”的同时,大致了解这些不规范的英语词汇的确切意思,这样才能使其理解人物与剧情的关系,不至令预期的语言效果大打折扣。

  3.将英语流行用语拼接汉语网络语言

  网络文化的崛起与流行,深刻影响了影视剧作的外在形式与内在蕴意,一些网络语言的流行元素也开始在影视剧作的对白桥段中出现并流行。相较于港台地区的影视剧作大多引入英语的计算机术语、社交名词等网络语言元素,大陆地区的影视剧作对网络流行语言元素的吸纳与表现显得更为多样、全面。除了将一些带有网络文化特征的流行性英语词汇进行添加之外,大陆地区的影视剧作也偏爱将一些汉化的、自创的中式英语词汇与规范的英语词汇进行糅合,再与大陆地区的网络流行语言元素进行拼接使用,制造了新颖独特、妙趣横生的“混搭式”语言体验,调动了观众的观赏兴致。然而在使用这种技术时,也要避免其恶搞,不能误导观众对于规范性英语词汇的认知与使用,这样才有利于影视剧作的有序发展。

  台词对白篇6

  一、冯氏喜剧电影中语言的魅力

  (一)思想的魅力

  幽默的话语并不是指说话的内容引人发笑,而主要是指说话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内涵和深度,而人们只有真正领悟谈话的内容,并感悟到社会的错讹或者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才会展现快慰的笑容,发出灵智空明的笑声。这种说话方式不仅可以给人带来更多的悟性中的快乐,而且也会表现出说话的深度以及内涵,这种悟性的快乐并具有内涵的话语才真正属于幽默的表现形式,正是由于这种幽默才能使喜剧电影在各种形式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冯氏喜剧电影的幽默主要是来自将语言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不协调,其将移接、失重、倒反、婉曲、夸张、对照以及双关等巧妙结合起来,运用到各种电影人物的对话中,能够让观众通过人物形象以及人物对白悟出一些深意、品味出一些风味。

  在冯氏喜剧中很多幽默风趣的台词与先进的高科技有很大的联系;比如在《手机》中,有一段台词说什么农村社会交通通信技术不发达比通信技术发达还要好,很显然这样的台词主要采用错位的手段,与常识有很大的反差。并且在《不见不散》中通过说中国姓名与外国姓名的顺序不同竟然牵涉到人生态度不同,这很显然姓氏的差别和人生态度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更别说可比性,而冯氏喜剧中为了体现出语言的独特以及风趣,采用牵强附会的原则,充分体现出语言的风趣幽默,这些思想内涵比较巧妙、含蓄地蕴涵在话语中需要观众体会才能明白蕴涵的真谛。

  (二)情感魅力

  幽默对于社会生活中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对于自身或者别人的缺点带有嘲笑味道,这点与喜剧电影中的讽刺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是幽默不等于讽刺,幽默具有一个显着的特点就是“在同情于所谑之对象。”幽默在嘲笑中是蕴涵着同情,而讽刺则在嘲笑中不近人情。

  在冯氏喜剧电影中无论是嘲笑他人,还是嘲笑自己的语言对白,基本上都属于绵里藏针,这些语言中包含着理解、同情,并显得比较含蓄、委婉:

  “IC、IP、IQ卡,统统告诉我密码。”

  “报告,我的IQ你用不了。”

  在《天下无贼》中嘲笑毛贼的愚蠢和无知,他居然把IQ和IC、IP卡混为一谈。这些幽默诙谐嘲笑的语言中都具有含蓄委婉、“谑而不虐”,并且给观众的感觉也是温暖的,富有极大的同情心。冯氏喜剧电影中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以及人物台词充满了情感的魅力。

  (三)人格的魅力

  对于幽默的理解:幽默既是一种语言表达艺术,更加体现出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在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但是对于这些事情的反应可以采用快乐、超然的态度进行面对。幽默有一般喜剧缺少的一种高尚以及庄严的内在物质。冯氏喜剧中主要的人物一般都是平平常常的一般人物,比如在《没完没了》中出租车司机,《不见不散》中的漂泊者刘元等,他们都是普通人,并且他们也有许多缺点以及不足之处,但是他们还有善良、有爱心以及乐于助人等优点。对于这些普通人,冯氏喜剧给予他们一种平民的性格,这种性格就是他们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一切事物,这种幽默是用语言无法表述的。

  在冯氏喜剧中这种人格的魅力,不仅从他们的心理上战胜了一些不平凡不如意的事情,他们不但没有采用悲观的情绪进行怨恨,抱怨,而且采用积极乐观的心理对待,反而给人们:请记住我站域名带来更多的快乐,因此这样的人物形象以及人格魅力必然会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冯氏喜剧电影中的经典对白

  ? 与会话合作原则的违反会话合作原则主要是指交际双方为了会话、合作顺利进行,以达到共同沟通的目的而必须相互配合,共同遵循的某些原则。会话合作原则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质的准则(Quality Maxim)主要是指谈话内容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并具有一定的证据,保证谈话内容的准确性。

  2.量的准则(Quantity Maxim)主要是指谈话的内容都是需要的信息,信息不能超出谈话内容。

  3.关系准则(Relevant Maxim)主要是指说话的内容应该简单明了,清楚明白;并且还应该具有条理,避免出现啰嗦、含蓄的话语。

  4.方式准则(Manner Maxim)主要是指所说的具体内容应该与话题相关。

  如果在实际的交谈中遵循这些原则,可以极大程度提高语言交际的效率。但是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违反会话合作原则的情况,在冯氏喜剧电影中很多经典的对白,故意采用违反会话合作原则,从而使喜剧产生出人意料的幽默效果。

  (一)违反质的准则

  质的准则主要是保证会话内容的真实性,但是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往往人们故意违反质的准则,如果在特定的某种情境,故意违反质的准则,则会产生幽默的效果,比如在冯氏喜剧电影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如在喜剧《没完没了》中幽默风趣的话语不仅为电影平添了几分感情色彩,而且也让人们感觉到语言的独特性。比如在一段台词中人物甲和人物乙在门前聊天时的对白,在甲方夸完乙方这人不错后,而乙方对甲方夸奖时,观众会认为乙方面对自己喜欢的人,一定会夸甲方漂亮、善良、关心人、会照顾人等一些赞扬的话语,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乙方竟然把甲方夸成为女流氓恐怖组织,在平常的说话中如果这样说话别人肯定会说你是神经病,但是在冯氏喜剧中运用这样的台词却得到观众的赞赏,从这段对白中可以看出这种对白明显是故意违反会话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但是却产生极大的幽默感,得到观众的赞扬。

  (二)违反量的准则

  在实际的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违反会话合作原则中量的原则,这种语言交际方式不仅不会影响正常的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极大产生幽默的效果,而在冯氏喜剧电影中经常运用这种故意违反量的准则,例如《非诚勿扰》中的一段经典对白:

  甲:那你先走吧,我再坐会儿。

  乙:行,那……再见。

  甲:再见。

  乙:哦,不对,咱俩不会再见了。那就……好像说永别了也不合适。

  甲:你可真够烦人的。

  乙:其实性质是,那就不见了。

  这段语言对话中主要采用违法会话合作原则中;量的原则,从上述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谈话的内容已经超出会话中需要的信息,并且乙方不耐烦的说“再见”,还通过各种说法解释“再见”,让人感觉到啰嗦重复,但是如果结合当时的情节,乙说这段的前提是在相亲中得知自己被甲方欺骗后说出的愤愤不平的话语,通过这种违反量的准则来表达人物心中的愤怒,看似多余,但是却具有蕴涵着丰富的含义,引人深思,体会此种的韵味和含义,从而可以也体现出幽默的感情色彩。

  (三)违

  反方式的准则 故意违反方式准则也可以使对话产生幽默的效果,比如在《大腕》中的一段对白充分体现出这一点:

  甲:境界是什么意思?和尚总是说这个词,我不知道怎么样翻译给他听。

  乙:能够达到的程度。

  甲:可以说具体一点吗?

  乙:这是你,这是我,这是泰勒,这是佛,你能看这么远,我能看这么远,泰勒能看这么远,佛能看无限远,这就是境界的不同。佛的境界最高,泰勒的境界比我高,我的境界比你高,你的境界最低,成语叫“鼠目寸光”。

  在这段对白中主要是甲向乙进行询问“境界”的意思,而乙的回答出乎人们的意料——“能够达到的程度”。这种回答很明显违反方式的准则,并且这种回答很难让甲方理解,当甲方让乙方具体解释时,乙方却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最后还用“鼠目寸光”讽刺甲方,这种对话方式不仅不会影响语言交际,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加语言的效果,从而产生幽默的效果。

  (四)违反关系准则

  在会话合作原则中,关系的准则主要规定在说话时,不要说与话题没有关系的话,但是在实际交流中,很多时候某一方提出的话题,对方不愿做出正面回答时,似乎答非所问,但这就是对方问题的回答,在冯氏喜剧电影《非诚勿扰》中有一段经典对白:

  秦奋:梁笑笑,真是你啊。咱们真是冤家路窄。

  梁笑笑:请你继续往前走,不要挡住后面的客人。

  秦奋对梁笑笑打招呼,而梁笑笑以空姐身份提醒秦奋登机入座,这种回答好像与打招呼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却充分体现出梁笑笑对秦奋的调侃的不满。这种方式不仅使与对话没有任何关系的回答表达出更加深刻的内心感受,而且也充分体现出语言的幽默。违反关系准则这种方式在本片中还有一段比较经典的对白:

  范先生:二位都是风险投资的行家,个人对风险投资有个浅见。咱们共同探讨啊……我以人格担保,这个产品投资它,太有风险了,特别适合你们这些风投的口味,是高科技板块上市,是划时代的产品……

  风险投资人:我就用它跟你猜拳,我要是赢了,麻烦你把它扔到海里去。

  在这段对白中风险投资人打断没有具体说买或者不买这个产品,而是与范先生进行猜拳,这不仅违反了方式准则,而且也是为了让对方停止推销,这种拒绝方式更加彻底,而且还极大增加了对白的幽默风趣。

  三、结语

  台词对白篇7

  在翻译后的《黑衣人3》的中文台词中,中国的古诗、“地沟油”、“瘦肉精”、“路边摊”等中国化的字眼经常出现。这样的翻译受到很多年轻观众的热捧,也受到部分人的质疑。

  《黑衣人3》的台词翻译者名叫贾秀琰,是一名“80后”。她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目前在八一电影制片厂从事电影的宣传、发行工作。

  当下正在热映的进口大片《饥饿游戏》也由贾秀琰翻译。

  进口片的翻译

  大众电影:请以正在热映的《饥饿游戏》为例,介绍一下整个进口片后期译制的过程——大家都在看进口大片,但其实大部分人对幕后的工作并不了解。

  贾秀琰:进口片译制主要是以下几个过程。

  首先是对剧本进行翻译。就《饥饿游戏》来说,它是2012年6月14日上映的,在4月25日的时候我拿到了英文剧本和电影影像素材,开始进行翻译——通常所有进口片都会在上映前一个半月开始译制。《饥饿游戏》的翻译大概用了五天的时间,全片台词14000字,属于正常台词量。在这个过程中我作为电影翻译需要大致对一遍口型,检查词句的通顺性和是否口语化,校对人名、数字、地名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第二步是开始制作对白。导演拿到了台词本之后用两天时间来梳理口型和对白,选择配音演员。之后会和配音演员、录音师一起进入录音棚,录制对白。对于台词和内容比较难的电影,翻译会和导演一起进棚,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两天时间。再加上录制完后调口型和混录校对,一共四天时间。制片主任也会在此时校对一遍对白和数字、地名、人名,为整部影片制作画面注解和主创人员名单、译制人员名单。

  第三步就是做断句上字幕。字幕制作人员会根据导演最终的完成对白台本,完成断句上字幕。整个进口片的译制环节就完成了。

  大众电影:请以《饥饿游戏》为例,更加详细地介绍一下作为电影翻译的整个工作过程。

  贾秀琰:基本上每一部进口片的翻译过程都是一样的。以《饥饿游戏》为例,我是先看到了这部电影的剧本,大致浏览一遍,可以了解到影片的台词量和台词难度。两天后拿到了影片全片,再把影片看一遍,了解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

  由于《饥饿游戏》是由原著小说改编,国内也翻译出版了这部小说,我就搜索了大量资料,以了解影片的人物背景和前史后续。因为电影内容量有限,很多内容浅尝辄止,为避免引起观众对内容、对人物关系之间的误解,所以需要提前做好功课。也正因为有原著小说在先,给我在翻译过程中的一些疑问也提供了解答。比如说皮塔和凯妮斯到底是什么关系,是动了真情还是暧昧不明?皮塔对凯妮斯到底是什么样一种复杂的感情,暗恋、嫉妒、又爱又恨?可以说仅凭这部电影,这些东西都很难解答。

  我通常会把内容上搞不清楚的地方或是不好翻译的句子先标注下来,待全部翻译完成后再翻过去看,这个时候就会明确很多了。

  大众电影:普通观众对于电影译制,比较熟悉的就是“对口型”。

  贾秀琰:电影翻译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口型,要让人物一定要用符合他身份、符合他说话长短的中文台词自然而然地把对白说出来。尤其是译制也在与时俱进,新的译制风格一定要避免的就是浓重的翻译腔。

  整个翻译工作的最后就是校对人名、数字和地名等,这些错误一旦产生就是影片的硬伤了。

  大众电影:你觉得针对进口片翻译,“好”的标准是什么?

  贾秀琰:在许许多多优秀的译制片前辈面前,我真的不敢说“好”是个什么标准。在进入翻译这一行业之前,译制片方面的前辈王进喜老师给了我很多指导。

  我大概学习了有一年的时间,这个学习就是看以前译制过的影片,拿英文原版剧本和译制好的中文剧本对比,再对照影片来练习。王进喜老师还给我讲解了译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不同的片子需要采用什么译制风格。当时学习过《指环王》系列、《007》系列、《变形金刚》《达·芬奇密码》等。那段时间我自己去电影院看电影都会选择中文配音版。

  虽然我说不出什么标准,但是我可以说出我所喜欢的译制片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对白流畅、口语化、用词丰富、不单一、富有性格、不害羞。

  大众电影:似乎进口片后期译制这块,工作人员都很辛苦,待遇也都不高。

  贾秀琰:确实如此。近些年,进口片最大的特点就是制作过程太急,有时甚至只给翻译三天时间。有些台词量大(20000字以上)的影片,基本上就需要电影翻译三天三夜不睡觉才能完成。而译制导演、演员、录音师等都要闷在不透气的棚里熬两三天,确实不容易。

  酸甜苦辣

  大众电影:你在八一厂从事的工作是电影的宣发,电影翻译算是兼职。说说你从事进口片翻译这几年来印象比较深的事吧。

  贾秀琰:从2008年到现在,我已经做了四年的翻译,翻译过大概20部进口片。印象比较深的有三个时刻,可以说是酸甜苦辣基本全齐。

  第一个时刻是王进喜老师给我第一部译制片《谁主名花》。这是一部法国喜剧片,台词量也比较大,又是第一部,翻译的速度很慢,基本上三天三夜没睡觉。但是开始翻译台词时的那种激动的心情、在电影院看到自己翻译的第一部影片时的心情,至今难忘。

  第二个时刻是在2010年,我在翻译《罗宾汉》时,犯了一个数字错误,校对时被制片主任校对了出来,受到了批评。翻译《终极快递》时,因为法语台词本和影片顺序不一样,翻出来以后中文台词很乱,让译制导演费了很大的劲儿,也受到了批评。王进喜老师让我“休息”了一年。在这一年我反省了很多,也总结了经验教训。

  第三个时刻,就是在今年,翻译了《黑衣人3》,一子让我从幕后跳到了台前,受到了关注也遭到了一些非议,引起了讨论,这也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的。

  大众电影:当时《黑衣人3》那么翻译是自己的想法还是别人的要求?

  贾秀琰:当时《黑衣人3》的翻译风格是来源于王进喜老师的提醒。他的思想很与时俱进,他提到了《快乐的大脚2》中,说翻译用到了“hold不住”一词,他觉得很有意思,希望我也能在豪剧情电影的翻译上有所发挥。得到了这个提醒,我的思路马上就活跃了起来。

  《黑衣人3》的翻译风格主要还是在解决一个结合的问题,就是如何用合适的台词既能对得上口型,又不害意,同时还原原作的喜剧笑点,让中国人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可以跟着台词而不是仅仅依靠主角夸张的表演笑出来。

  所以我根据K的性格,给了他一些古典诗词台词。因为K讲话就是属于言简意赅、富有内涵的风格,而古诗词恰恰就可以起到这个作用,还能达到笑果。而J就是结合网络流行词,因为他本身说话就是很俗,经常用一些俚语或是骂人不带脏字的词。

  大众电影:你平时是怎么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的?

  贾秀琰:平时会经常看英文小说,去电影院选择中文版看,自己看DVD会选择不带字幕只看原声。

  其实到现在为止,都没有自己很满意的翻译作品。每次回头看自己翻译的台词,都觉得有不满意的地方。常常在想,当初怎么不那样翻呢?这样很别扭啊。于是下次就会注意,每一次都是学习的过程。

  大众电影:最后一个问题。你在八一厂从事什么工作?说一件工作以来印象最深的事。

  贾秀琰:我在八一厂从事电影的宣传发行工作,最常做的还是写作,会写一些拍摄花絮和演员专访等等。

  台词对白篇8

  [关键词] 《熊猫大侠》;语言;策略

  王岳伦导演的《熊猫大侠》甫一问世,就以唯美的画面、精彩的对白让许多观众大呼过瘾。就连一向以严肃语言和政治语言著称的央视新闻频道也因此破天荒娱乐了一番:“古装,恶搞,无厘头仍然是《熊猫大侠》的主打卖点。多条线索架构的复杂剧情包括了十几个人物,多处不太正规的武打场面,几种方言大杂烩……”[1]笔者认为《熊猫大侠》的语言攻略十分到位,能让观众在美妙的视听中感受到快乐。

  《熊猫大侠》的语言特色

  《熊猫大侠》继《十全九美》之后,更加注重在语言方面凸显特色,而王岳伦导演的第一部电影《十全九美》则以对网络流行语和时尚流行语的恶搞式拼贴构成笑点。[2]《熊猫大侠》的语言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风格迥然的方言对白

  一些独具特色的方言对白可增加电影的喜剧效果,《熊猫大侠》中方言的出现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的方言对白风格迥然。如押镖人王老吉(刘桦饰演)一口地道的京片子,他被山寨寨主金莲逼婚时的一句“哎哟,姐哎”,京味十足。山寨寨主金莲(阿朵饰演)的语言则带有浓郁湘西的风情,其口头禅“哈里哈气”就是典型的湘西土语。

  “大哥,你说我容易吗?我是下了岗的卧底”这些话语被阿好(邓家佳饰演)用四川话说出来,实在是逗乐。又如熊猫馆伙计(何炅饰演)是一个结巴,他用四川话磕磕绊绊地对王老吉说:“你是天下第一……镖噻”,则是电影中不可或缺的“笑料”。

  罗城管酒足饭饱,剔牙走出包厢,来了句“吃得不过瘾”,“吃”字的发音可谓地道的武汉特色,他口中的“么事”“岔巴子”就是典型的武汉方言。食全酒美大酒楼掌柜(李丛喜饰演)则是一口河南话,开口“老乡”,闭口“出事儿了吧”。小二哥两句“吃饭啊还是包宿啊”“大哥看车,别那么唬啊!”是地道的东北话。狱卒甲乙(后舍男生饰演)一句带着哭腔的广东话“直叫人感动得要死啊”,着实让广东观众倍感亲切。

  翘楚堂堂主(矢野浩二饰演)的异域中文也颇具特色,他那半生不熟、蹩脚的普通话,把日本人说中文的那股吃奶劲儿表现得淋漓尽致。电影中还有中英夹杂的现象,例如金莲突兀地说一句英文“车过轧路,马过轧草,臭男人,money or life,赶快做个选择”,古代人居然也说起了英文,会让观众会心一笑。

  质朴无华的方言口语,使电影本身更接近生活,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感,具有民族文化的民俗美和鲜活感。影片尽管所用方言较多,但大多是短小简明的句子,在确保有笑点的同时,民族奇特的风情、风俗通过各自的方言得以展现。

  (二)时尚新潮的网络语言

  恶搞起来面不改色,将新一波网络流行词语一网打尽,算是《熊猫大侠》的一大看点。如“躲猫猫”“穿越了”“水货”“草泥马”“我的地盘我做主”“粉可爱”等当下最流行的网络用语在这部电影里比比皆是。又如“没有办法就去横店呀,去租、去借、去淘……”中的“淘”“这个二麻子是个型男”中的“型男”“这个小草根,唱歌好,相貌又好,为我们的酒代言,合适合适”的“代言”等都是当下最时尚最新潮的网络词语。导演王岳伦表示运用这些流行语的寓意是在向全国三亿网民致敬,[3]这无疑是一种讨巧的表现,更是赢得票房的保证。

  网络语言本身就是娱乐性很强的现象。影片中一些轻松而诙谐的人物台词,如阿好的“我唱的不是情歌,我唱的那叫寂寞”、叽里咕噜马普版的“我的偶像是荆轲,先放他一马,就当他妈妈喊他回家吃饭”“它(羊驼)长得很潮哎,这个,这个典型的非主流”等都是流传甚广、娱乐性很强的网络语言,适时地在电影中出现,蕴涵着一种与民共乐的王氏特色。

  反过来,电影精彩的台词一样可以在网络上流行开来,估计在后《熊猫大侠》时代,《熊猫大侠》中的精彩台词将会成为流行语。如“过分的低调可就是显摆哟”“我们爱的是男人,不是超人”等台词浓缩精炼,能造成凝练含蓄的幽默感,被年轻观众们津津乐道。

  (三)时下热点的民生语言

  一部《熊猫大侠》,关注时下热点,从国家大事到生活琐事,从北京奥运到城管执法,各个阶层、各个行业,可谓是无孔不入,而且多关系民生,能起到掷地有声的效果。如“500个舞蹈演员从这两个台口进去,动作要快要整齐,我们要的是大气”,这说的就是我们伟大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影片擅长运用当代生活元素,台词贴近老百姓,或再现生活、或针砭时事、或暗讽现实。如“都是真唱,都是真唱”“好姐,你也来了,VIP,专门留给你的”“你买的不是黄牛票吧”“车过轧路,马过轧草,交出养路费,是你应尽的义务”“您拿着这张卡,到我店里消费我给你打七折”“钱老板,你不会是发展了下线吧……”诸如此类,它们在风格和样式上却充满了喜剧和冷幽默的因素,这样的民生语言更显得妙趣横生。

  又如“猓子狸”“黑车”“城管执法”“重案组”“消毒隔离”也上了《熊猫大侠》。如罗城管:“今天果子狸的味道,做得是那个事,就是分量少了点,吃得不过瘾呐。”店主:“我说罗城管,我这,还真有您没有吃过的野味,就是不敢做啊,上面查得紧。”有网友戏称,就凭它敢拿城管说事,也要到影院领略王氏影片的特色。

  原来民生语言也可以如此运用,这些精彩的人物台词在调动剧情发展、丰富人物形象方面是影片整体风格构成不可或缺的要素。

  《熊猫大侠》的语言策略

  尽管《熊猫大侠》自上映以来毁誉参半,其语言策略为影片增色添彩、票房保驾护航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今为古用的语言错位

  影片中人物对白的现代词汇和人物古代身份的不协调,观众开怀大笑就在所难免了。语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熊猫大侠》的剧情是古代的,而人物对白却不乏现代汉语词汇,这种今为古用的语言错位,造成了语境“陌生化”的效果,令人捧腹。

  “头发哪里做的――我个人设计的啦”“鞋还是带钉的,哪儿淘的哦――用两只羊换的”这样的对白中,“发型设计”“淘东西(买东西)”都是现代所独有的,影片中类似的台词俯拾皆是。这些现代词汇突然从宋朝人的嘴中说出,还带着现代汉语各地方言的口音,实在让人忍俊不禁,印象深刻。

  继前一部成功的《十全九美》中大肆恶搞当代流行文化,《熊猫大侠》再次沿袭《十全九美》的风格,不仅在人物台词上制造噱头与幽默,还在电影场景、道具及其他方面上更是极尽语言之能事,如将“浏阳河”“王老吉”“LV”“耐克”等诸多当代元素融入古装喜剧。《熊猫大侠》把现代人物和生活放到古代场景再现,本身已经很有喜剧效果,再加上以邓家佳为主的一群年轻喜剧演员出色的语言表演,深受观众欢迎。

  影片通过载体的语言表达,即今为古用幽默通俗的语言,概要而诙谐。“我讲你怎么会跑得那么快,原来你在这里会这个小三!”金莲风风火火、信手拈来这句略带火药味的幽默话语,显山露水地嘲讽了当今社会破坏他人幸福的第三者。又如阿好的演唱不仅唱出超女李宇春的歌曲“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还居然在Loving you中模仿了张靓颖海豚音,连导演王岳伦自己都笑称要“与时俱进”。[3]

  (二)匠心独具的修辞技巧

  纵观这部古装贺岁大片,其在语言文字上确实铆足了劲,使出了看家本领,诸多修辞技巧如数运用,匠心独具,使得影片中的语言文字成为调味品、开心果,刺激了观众的感官。

  影片在语音语调及词汇方面下足了功夫。如“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是押韵;如“食全酒美”大酒楼,谐音电影《十全九美》;“想跳就跳”仿造超级女声的“想唱就唱”而来;蒙古刺客兄弟“叽里咕噜”,只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对搞笑二人组;男主人公的名字直接叫“王老吉”,有为凉茶“王老吉”做宣传之嫌,着实制造了不少噱头。“黄大侠,看看,这全是你的粉丝,蝗虫”,这是戏仿超级女声粉丝的昵称而来,如李宇春的粉丝称“玉米”,何洁的粉丝称为“盒饭”等。又如王老吉一句“我王老吉头一回押镖”是义正词严的,而后一句的“还请各路英雄一个方便”的语气则明显低了很多。

  影片中还有独一无二的拈连技巧,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王老吉问:“金莲姐,你真的是王黄不分呢?”金莲回答:“分,我好不容易才遇到你,你怎么说分就分了。”这一个“分”字表达了古代“剩女”金莲对男人的热烈追求与渴望,她误把王老吉当成一心要嫁的郎君而表错情,更显得富有艺术效果。

  影片中有许多排比句,对增加“笑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王老吉搞笑特质一流深受观众的喜爱,他的台词多用排比,如“吃的是朋友的饭,穿的是朋友的衣,走的是朋友的道,借的是朋友的光”“道说劫就劫了,婚说结就结了,人说抓就抓走了,我这镖说丢就丢了”等等。咕噜一句“我们要在一个正确的时间,一个正确的地点,用一个正确的方法,办一件正确的事情”则成了广大观众的口头禅。

  (三)张力无限的话语空间

  电影对白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熊猫大侠》中的一些对白在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情感等方面具有无限的话语空间。

  金莲在影片中是一位率性而为、说一不二的山寨女寨主。这位强势女人也有温柔的一面,尽管在言语不通的情况下,她与巴图鲁的对话却能引发观众的共鸣,具有广阔的话语空间。如巴图鲁:“我爱你(蒙古语)。”金莲:“没听懂……”巴图鲁:“我爱你(蒙古语)。”金莲:“没听懂,没听懂你讲什么……”爱情不受言语的限制,只要彼此相爱就足够了。

  《熊猫大侠》中还不乏生活哲理的语言。一些台词简洁明了,既具概括性又有哲理和表现力。金莲在监狱的时候,两个属下劝告,如果巴图鲁真的喜欢金莲,就会奋力来救她,但是现在根本就没有。她眼含泪水,给身边的姐妹讲着什么是爱情、什么样的男人才真正爱你:“我们爱的是男人,不是超人。我相信他现在正在想办法救我们,此刻他所承受的内心的煎熬比我们更痛苦。”“我们爱的是男人,不是超人”,区区11个字,意味深长,把古代剩女内心的无奈伤感与安静期待宣泄得酣畅淋漓。这一句话,不仅足以引发无数青年男女对人生态度与生活哲理的思考,而且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语言和情绪,人物鲜明的个性也跃然而出。

  影片快结束时,王老吉身中数箭,躺在地上,对阿好喃喃地说:“看来我是不能回去吃家乡的桃了,如果桃熟了,你,一定要给我带两个……”家是每个人心灵的港湾,王老吉粗人一个,居然能说出如此让人窝心的话,极具亲和力,也着实让人感动。

  王岳伦导演淡化了以故事为重的历史情节,没有刻意地追求所谓的历史气度,而是以其独特精神与解构方式,运用普通老百姓的熟悉话语,阐释人性的光辉与善良,制造了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具有无限的话语空间与审美张力。

  尽管《熊猫大侠》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瑕疵,如影片中“穿越啦”一语的运用,对普通观众而言,就显得太生硬太突兀。但不可否认的是,影片的语言攻略为赢得票房的大卖和观众的好评方面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1] 中央新闻频道?朝闻天下,2009-11-23.

  [2] 贺彩虹.语言狂欢背后的内在缺失――喜剧电影《十全九美》评析[J].电影文学,2009(03).

  [3] 百度娱乐,2009-09-07.


标签:语言台词电影人物幽默喜剧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