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方法 > 正文

陈丹蕾陈丹蕾控制不住猜忌 险些失去了生命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2-04 13:53:10 分类:方法 浏览:63


2005年,赴美留学的一个女子被洛杉矶警方逮捕,因为这个女子对自己的丈夫进行家暴。

警方出现在两人的住宅处,面前的男子手臂上、腿上都是瘀青,他的表情愤怒中带着一丝无奈。

而另一边穿着黑色短袖,戴着眼镜,看上去文文静静的女子正是警方准备要逮捕的对象。

女子没有挣扎,她低着头,偶尔目光看向丈夫,露出了哀求的表情,期待着丈夫能为自己求求情。

但这一次她却低估了丈夫的决心,男子的表情也回归平静,“也好,这样或许能让她清醒一点”。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这个女人和这名男子又有着怎样的纠葛?

美国留学

2001年,陈丹蕾和何磊来到了美国,关系也更加进一步,并且在来到美国半年之后,他们登记了结婚。

来到一个新地方,陈丹蕾认为自己会有新的开始,她可以忘却以前和人相处不舒服的事情。

然而性格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来到美国之后,她仍然是其他人眼中的另类。

旁人无法理解自己让陈丹蕾感到窒息,她的性格也越发偏执。

因为智商超群,也舍得下苦功夫,陈丹蕾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算得上是突出。

然而因为性格的原因,她还是无法和导师们好好沟通,甚至多次争吵。

最终也发生了和以前在国内一样的事情,她面临无导师愿意带她的窘况。

来到了美国后的何磊并没有放松学业学习,最终他也获得了进入普渡大学深造的机会。

同时他十分擅长与人交往,迅速地熟悉了当地的生活节奏,社交圈也越来越大。

何磊每天都心情很舒畅,而陈丹蕾因为性格原因又将自己束缚了起来,陷入了焦躁抑郁之中。

她时常怀疑自己,也总想一些莫须有的事情,作为丈夫的何磊也受到了她情绪带来的影响。

两人在2004年圣诞节的时候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执,情绪激动之中,何磊被陈丹蕾用一把水果刀狠狠刺中,倒到了地上。

鲜血让陈丹蕾清醒,何磊也立刻前往医院进行治疗。

水果刀刺伤的痕迹十分明显,医生一眼就察觉出了不对劲,怀疑他遭到了家暴。

尽管何磊一再否认,医生并没有放松下来,毕竟何磊的伤口十分严重,险些失去了生命。

医生最终拨打了报警电话,在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陈丹蕾被警察带走,护照也被扣留了起来。

按照当地的家暴罪规定,陈丹蕾极大可能会获刑。

然而还没有等量刑结果出来的时候,陈丹蕾被何磊保释了出来。

这一次的保释花掉了何磊很多的金钱,甚至欠下了外债。

再一次见到自己的丈夫,陈丹蕾看到内疚的同时也十分地感动,她十分感激丈夫对自己的包容和付出,也认定了何磊是自己一辈子的爱人。

为了能够让何磊一直陪伴自己,陈丹蕾对何磊控制欲更甚,每一次外出,陈丹蕾都会过问,家暴情况也再次发生。

到了后来,何磊也萌生了离婚的想法,但这一提议被陈丹蕾狠狠地否决,她不愿意自己重复母亲的结局。

俩人就这样继续生活着,2005年5月的一个周末,何磊接到了朋友的聚餐邀请。

但两人又争吵了起来,因为陈丹蕾并不愿意让丈夫前往。

她不想丈夫外出,希望丈夫能够和自己一起待在家里。

在陈丹蕾看来,丈夫外出聚餐只是为了想要和其他女子接触。

事实上只要何磊和哪一位女性说上一两句话,这位女子就会被陈丹蕾怀疑,甚至会当场责骂为何要勾引何磊。

连聚餐也不允许,何磊无比生气,同时也坚定地想要离婚,他再也无法忍受妻子疯疯癫癫的行为了。

毕竟陈丹蕾这偏执的性格是从小受父母影响发展而来,改变她难度太大也实在疲惫。

性格偏执

陈丹蕾出生于1977年,但她的到来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更多的欢声笑语,只因为父母的感情不和。

和陈父拥有丰厚的学识相比,陈母并不知晓多少汉字,两人的结合源于父母之言。

这种现象在当年的农村很常见,两人在父母的安排下接受了这场婚事。

在婚后的相处过程中,陈父陈母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也导致陈母越来越自卑,和丈夫之间的相处也变得扭曲起来。

陈父经常被妻子怀疑在外面有红颜知己,或者是担心他遇到更合适的人后,不愿意跟自己在一起。

每当陈父出门回了家之后,他的包总是会被陈母翻动,这让他觉得没有什么个人隐私。

刚开始的时候,他还会宽慰配合妻子,让她放心,但是次数一多了,心里也觉得很疲倦。

很多次两人都不欢而散,陈父选择不搭理妻子,而陈母则越发怀疑丈夫。

作为他们的女儿,陈丹蕾夹在两人中间,见证了他们之间的种种矛盾。

也因此,陈丹蕾很少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性格越发孤僻沉默。

在父亲的教导下,她学习一直名列前茅,一直是大家眼中的聪明孩子,可母亲对待事情的偏执,多疑的性子也被她继承了下来。

父母两人的婚姻,最终还是没有走了下去,在陈丹蕾完成大学学业学习之后,她得知了父母两人离婚的消息。

陈夫无法再承受妻子的多疑,只想分开,而在离婚时间不久后,陈母便因为郁结于心最终离开人世。

父母的离婚和母亲的去世让陈丹蕾伤心无比,而她也认为正是因为父母的离婚才让她没有了母亲。

从这一天起,她就发誓自己以后的婚姻绝对不能以离婚告终,“永远不能重蹈母亲的覆辙,再困难也不能离婚。

但没想到正是这一念头,让她在结婚后走到了深渊。

作为1995年四川省高考第5名,陈丹蕾获得了进入清华大学学习化学工程专业的机会。

也正是在这里,她结识了家庭条件相仿的男同学何磊。

两人的相遇起源于一次陈丹蕾的好心,那一天她在校园里意外捡到了何磊的钢笔。

陈丹蕾没有走开,拿着钢笔在路上等着失主的到来,最终等来了何磊。

也因为这一次的偶然,他们发现两人是同一届进入清华大学的学生。

随之,两人交换了联系方式,再后来也有了一些交集。

慢慢地,陈丹蕾便发觉自己对何磊心动了,她并没有隐藏这份爱意,开始追起了何磊。

而何磊也坦然接受了爱意,最终两人走到了一起。

不过和女友的热烈爱意相比,何磊显然更为平淡。

甚至何磊的室友还回忆道,有一次他和何磊在下课后在校园里准备返回宿舍时,遇到了陈丹蕾。

但何磊并没有打算打招呼,甚至准备假装是陌生人,想就这样走过去。

直到室友提醒询问,何磊才稍微点了一下头,简单地和陈丹蕾回复了一句。

而陈丹蕾却在和何磊相爱后将何磊视为自己的全世界,甚至是自己的救赎。

陈丹蕾就沉默寡言,上了大学后也没有什么朋友,大多数时间都是自己一个人独来独往。

而当她谈了恋爱之后,就自然而然地对何磊有占有欲。

而且她认为,作为自己的男朋友,何磊在谈了恋爱以后,不应该再和其他女同学有任何来往,哪怕是基本的社交谈话也不应该有。

刚开始的时候何磊并没有放在心上,想着两人刚开始谈恋爱,女朋友有这样的心理也是正常的。

他也很配合陈丹蕾,为了让陈丹蕾放心,也为了让陈丹蕾结交更多的好朋友,他也会将陈丹丹带入自己的社交圈。

每逢节假日的时候,他就会带着女友和自己的同学们一起去爬山或者其他旅游景点玩,平时的聚会也会喊上她。

两人就这样一直恋爱下去,但陈丹蕾的性格让她并不能融入何磊的社交圈,甚至无法正常和同学老师交往。

在陈丹蕾就读大学的过程中,她不仅没有什么朋友,她的性格脾气也让很多人无法容忍。

比如说她就曾经和自己的导师发生了很大的矛盾,不配合导师的安排,还反驳道“成天让我做,你有手有脚自己怎么不做?”

发展到了后来,导师都萌生出了让她离开课题组的想法。

陈丹蕾的处境越发艰难,她也开始给自己寻找新的出路,最终决定赴美留学。

在经过了申请之后,她成功地获得了前往美国普渡大学学习的机会,还会获得该大学的奖学金。

在得知了这一个消息之后,原本已经获得了清华大学本校研究生保研资格的何磊也选择放弃这个机会。

这次两人都前往了美国留学,何磊觉得自己是为了女友,但陈丹蕾却认为何磊更多地是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履历变得更加精彩。

陈丹蕾控制不住猜忌,越发害怕丈夫离开自己,心理也越发扭曲。

她一直告诫自己不能步母亲的后尘,反而弄巧成拙和母亲越来越像,也越来越偏激。

在美国生活的这段日子,何磊被她的偏执折磨得身心俱疲,提了离婚,但陈丹蕾却因此差点疯了。

“如果离婚了,何磊能找到更好的,而我可能就会郁郁而终了。

死了就不能离婚了

陈丹蕾清楚明白丈夫和自己的性格差异,当她听到丈夫再次表示要离婚,并摔门而去的时候,便起了杀心。

这一天刚好是一个雷雨交加的日子,陈丹蕾掏出一把消音枪,用枕头进行试射。

在雨声的掩护下,屋子里并没有传出什么声音,她放下心来等待着丈夫的回归,“杀了他,他就再不能和我离婚了!”

聚会回来后的何磊绝对想不到,仅仅因为自己想要和妻子离婚,便会迎来死亡。

在何磊死后的7天时间里,陈丹蕾并没有对丈夫的尸体进行任何处置,还像生前同吃同住。

看着丈夫的遗体,她感到无比的安心,但是人已经死了那就总会有腐烂变形的一天。

三个月过去之后,天气变得十分地炎热,屋子里的臭味也让邻居抱怨起来。

再次望了丈夫遗体一眼后,陈丹蕾决定将尸体进行处理。

靠着8000元,她请了一个人帮忙抛尸,将用4个塑料袋装着的何磊的分尸都丢到一个偏僻的地下停车场去。

随后她便准备假装自己是何磊,用何磊的护照回国,但是当她进入到上海浦东机场的时候,还是被发现了,最终被海关给扣留了下来。

被抓捕时,陈丹蕾很快就冷静了,表情淡漠,或许在她眼里只要“婚姻”还在就好。

这起事件引发了媒体的极大关注,事情十分恶劣,让很多人都感到愤慨,大家无法地解陈丹蕾的偏执。

在2006年9月份时候,有关于陈丹蕾杀人事件,终于进行了审判处理。

因为故意杀人罪,陈丹蕾最终将被执行死刑,刑罚缓期两年执行,除此以外,她还需要赔偿何磊家人44万余元。

伤害自己儿子的凶手,居然是自己的儿媳,何磊父母无比的痛心,也无比的愤怒。

尽管眼前这个罪魁祸首会被执行死刑,但自己的儿子再也回不来了。

原生家庭的矛盾给陈丹蕾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她无法正常的和其他人交往,就连三观也变得和常人不同。

她无比的敏感,也十分的多疑,内心缺乏安全感。

在她读大学时候,何磊的出现就像是一束光,照亮了她的人生。

她十分的期待何磊能够陪自己走过这一生,让自己不要重复母亲的结局。

然而她没有想到的是,尽管自己拥有够高的学历,自己和何磊的相处也并不美好。

甚至很多时候她都觉得自己和当年的母亲一样,在承受着何磊的冷漠。

陈丹蕾感到很自卑,因为她觉得自己永远比不上何磊,生活中她只有仰视何磊的份,她学不来何磊的那份自信和开朗。

她觉得何磊越来越像自己的父亲,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她也变得越来越像自己的母亲。

歇斯底里是她和何磊沟通的一个常态,她大声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希望何磊能够和她一起留在家里这一个小小的空间里减少外出,给予自己安全感。

然而越是这样的偏执,何磊内心的压力越大,提了离婚,但陈丹蕾不愿,于是何磊越发冷漠。

这也成了压垮陈丹蕾的最后一根稻草,当人死了之后,她就可以安慰自己再也无法离婚了。

这场悲剧无比地漫长,从童年到大学,哪怕是后来出国,陈丹蕾都没有真正接触到外界的阳光。

有关于陈丹蕾的故事也被央视的纪录片所记载,因为在监狱里表现良好,陈丹蕾的死缓最终变成了有期徒刑,并于2019年完成服刑,获得了出狱的机会。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从出生开始,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他们所处的环境在慢慢影响着他们的成长。


标签:自己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