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方法 > 正文

连珠铳 他在火器方面的成就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9 10:57:38 分类:方法 浏览:80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

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

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这个人就是戴梓,他是清朝康熙时期杰出的军事发明家,他发明的被后世称为“机关枪”的,叫连珠铳。

其实他不仅仅发明连珠铳,在火炮方面也有发明。

我们看看戴梓和他的发明:

戴梓(公元1649年~1726年),学文开,别号耕烟,浙江仁和(杭州)人,清初著名的火器制造专家,他的研制成果对当时的军事,曾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他在火器方面的成就,特别是他所制造的“连珠火铳”,为我国悠久的军事历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一、发明连珠铳

戴梓自幼聪明好学,十一岁时即能作诗,曾博览群书,精通天文、算学、音律、绘画等,知识面极为广泛。

,尤好兵家言”。

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清王朝武功最盛的年代。

当时火器已相当发达。

铜、铁等金属质管状火器,如火铳、火炮等,已普遍装备于部队,民间亦偶有流传。

但其构造还相当简单,使用既不方便.射程也不太远,特别是射速太低,绝大多数的火铳、大炮,仍为点火燃药、单发射击的前膛枪。

戴梓在少年时期就非常喜欢玩弄火器,对火器的构造和机械原理颇感兴趣,他很想加以改进,曾为此进行过长期的研究与试验。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三藩之乱兴起,足三桂首先发难反清,次年,耿精忠据福建叛,遣将分攻浙江、江西等地,康熙帝玄烨,派康亲王杰书讨耿精志,进屯杭州。

二十六岁的戴梓投笔从戎,以布衣为杰书幕僚。

他曾向杰书“陈天下大势”。

并献上他的科研成果——“连珠火铳法”,还附有他精心绘制的构造图式。

这种连珠火铳,已不是明火点燃,一次发射完毕再重新装置火药、弹丸的前装旧式火铳。

据《清史稿》记载:其铳形似琵琶,“火药铅丸”(类似现代弹丸)贮于铳脊(类似弹夹),以机关开闭。

铳有两机轮相连,扳动第一机轮时,火药铅丸自动落入筒(枪膛)中,同时第二机轮也随之转动.摩擦燧石发火,点燃火药,将铅丸发射出去。

装填一次,可连续发射二十八发铅丸、有效射程在百步(约160米)以外。

其性能与后世的半自动枪发射性能相似,但其原理则与现代半自动枪迥然不同。

可惜由于清王朝当局过度重视其传统的骑射,对新的火器的发明并不重视,以致到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这种火器和它的制造工艺、构造图案资料就失传了。

更由于史籍的记载过于简略,以致这种连珠火铳究竟是否曾批量生产和用于实战,都已不得而知。

但从“器藏于家”的记载来看,已经试制过样枪应是肯定的,否则也就没有“器”可以藏之于家了。

如据戴梓曾在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因功升道员的事实判断,也有可能曾经批量生产并用之于浙江战场,但这只是推测,还无可靠资料予以证实。

康熙十九年(公元1508年)十月,浙江、福建之乱基本平定,戴梓随杰书班师还北京。

由于戴梓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才能。

在杰书推荐下,被康熙召见,甚受赏识,被授为翰林院侍讲。

据说,曾有两位西洋使者谒见玄烨,呈献一支“蟠肠鸟枪”,并以此夸耀其武器之精良。

玄烨令戴梓试验仿照,他经过认真地观察和研究,很快即掌握了该枪的结构及原理,遂在短时间内制造了一批与所献枪支性能、外观完全相同的“蟠肠鸟枪。

"由玄烨回赠两使者十支。

当时的珐琅制品,中国尚未制造,王室所用各种珐琅工艺品,多为外国使者所进献。

康熙也令戴梓研究试制,他仅用五天时间,即试制成功。

西洋使者对此极表敬佩。

二、制造“冲天炮”

清军入关之前,特别是努尔哈赤在位期间,全凭骑射夺取战争胜利,对火器认识不足。

后在两次宁远之战后,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皆因宁远守军使用徐光启由澳门购回的“西洋大炮”而攻城失败,才开始重视火炮。

所以当既能制造,又携带有大量新式西洋大炮的孔有德、耿仲明等来投诚时,皇太极予以特殊优待,不仅违反惯例让他们保留原来建制,改称“天佑兵”,而且封之为王,原因就是把他们作为炮兵部队来使用。

另外还命佟养性外组一支汉军,称“乌真超哈”(重火器军),制造并装备西洋大炮。

由于明王朝的国防战略是消极防御,只重城防。

所以明代火炮的发展趋势是由轻至重。

清军未入关前制造和使用的,全是重型火炮,有的高达数千斤。

但清王朝开始时的国家战略是进攻,战术上又强调野战和机动性,所以重型大炮不太适应。

因而又开始由重型向轻型发展。

三藩之乱兴起后,玄烨命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主持造炮工作。

但当玄烨命他制造一种便于野战的"冲天炮”时,他却"造之一年不成”。

戴梓到京后,玄烨遂改命戴梓负责试制,他接受任务后,经反复研究、实验,终于在八个月内制造成功。

冲天炮属于短管炮类,类似近代的臼炮,用四轮车装载。

炮身装高低瞄准具——“炮尺”,发射爆炸弹。

当时制造的为铁铸炮身,重二百八十五至三百斤,长一尺九寸五分至二尺一寸,装药六两至三斤,铁炮弹重二十至三十斤。

这种炮发射时,先从炮口点燃炮弹上的导火索,再迅速点燃火门上的引信,将炮弹射至敌阵爆炸。

射程的远近,依装药量多少和炮尺高低角决定。

如装药一斤,射程可达三百二十米至四百米,装药三斤,射程可达一千至一千五百米。

射角在四十五度时射程最远。

这种炮的性能,在现在看来,当然是极为原始。

但在当时来说,则是清军骑兵最先进、威力最大的重火器。

曾在平定噶尔丹叛乱的乌兰布通之战中,大显威风,将噶尔丹的“驼城”彻底粉碎。

玄烨从此更为重视火炮的制造,为了更便于骑兵携带,在戴梓开始制造的那种炮的基础上,逐步减轻重量,最轻型的只有四十五斤,最大装药量为十四两,弹重二十八两。

戴梓虽因其在火器方面的杰出成就而得到玄烨的青睐。

但由于当时的清统治者们,不愿将掌握武器制造的大权交于汉人;又由于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视科学技术为“雕虫小技”。

所以戴梓既未能担任负责监造武器的长官,以发挥其大才与特长,也未能升官从政,以一展其“经世之才”的抱负,始终在翰林院内担任散职。

而且后来又因被诬为“私通东洋”罪,充军关外。

最后虽然遇赦还乡,但已年逾古稀。

因忧郁及劳累成疾.死于途中,终年七十八岁。

戴梓除了在火器方面有上述成就以外。

他在机械学方面,也颇有造诣。

据说他曾制造过一种按时发出信号的铜仙鹤,还曾发明过一种能捧茶献客的早期机器人,可能为发条动力,齿轮转动的装置,此外,他还曾提出过治河十策,多为后世所效法。

确实是一位博学多才面又颇有创新精神的学者,不愧为我国古代的杰出军事科学家。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康熙#


标签:制造连珠康熙发射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