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 正文

解落三秋叶都有一种清瘦的美好 有缭绕着山峰的白云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6 10:02:26 分类:娱乐 浏览:80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唐朝李峤《风》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朝杜牧《山行》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清朝郑板桥楹联

初衣解诗:在百年一遇的中秋节的秋老虎之后,终于本地的温度从39度,下降到今天凉风袭人的26度。

这真是一个奇妙的事情。

仿佛一夜之间,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终于被老天眷顾,进入了空调时代。

没有雨,天气依然碧空如洗,那令人郁闷的高温,忽然就消散了。

从挥汗如雨的苦夏苦秋,一夜进入了凉爽之地,发现是真正的秋高气爽。

比如那长江边上的芦苇,正摇曳着白头。

柳树的叶子开始,有着金色的边缘,在阳光之下,它们仿佛瘦了。

气温的合适,仿佛春天。

秋天适宜的温度,又有一个非常俏丽的别称,叫做小阳春。

在这样合适的环境里,读一下秋天的诗,其实是颇为心旷神怡的。

但是,肯定是有区别的。

在中国古代,秋天的诗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愁肠辗转,这是因为和古代的社会生活分不开,秋天意味着征兵,意味着一些仕途游子,为了生计和前途进行又一轮的远行,这中间充满了离别惆怅。

但是另一类则是非常明爽,因为秋天在很多时候,气候宜人,秋高气爽,是舒展身心的最好的季节。

有些凋落呈现出另类的美。

唐朝诗人李峤,一定是在秋天写下的这首诗,因为它的开篇就是解落三秋叶。

他写的是秋天的风。

站在秋天的风里,他身心骀荡。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那风是这样的浩渺,它吹落了三秋的叶子,它催开了二月春天的花朵,它经过的地方,能够激起千尺的浪花,它穿越过竹林,一时间,千万杆竹子顺风倒伏。

表面上他只是写的风,实际从它的开头,和它的整体的氛围,是在秋天里,看着眼前的风,遥想四季的风。

他的落脚是秋风。

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和美好。

而最最动人的句子,就是三秋叶与二月花。

实际就可以证明作者是在天气良好的初秋,登高望远,来礼赞风的。

三秋树,二月花。

它们的形式相同,点缀着季节里最鲜明的美。

但是能够将三秋树和二月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却是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如果说李峤的淡雅空蒙,那杜牧的简直是一幅浓墨重彩的秋图。

在他的诗里,有冷峻峭的山峰,有一条歪歪斜斜的小路,有缭绕着山峰的白云,有点缀在其间的人家。

这是山林的具象图。

气势恢宏。

仿佛是现在的无人机,在穿山越谷。

但是,这个中间,杜牧却写出了自己的方位。

他的车停在了一个山谷之中。

那漫山遍野的红叶,这是三秋的树,比二月的花还要红。

如果说二月的花是一种新鲜的嫩美,深秋的红叶,无疑是一种深沉的鲜艳。

那漫山遍野的红叶,用什么来形容它们的绚烂,它们不但比春花要红,比春天最为鲜艳的二月花,来的更红。

这种有层次的渲染,使我们呈现出一幅秋山红叶图。

它明丽,它爽净,它居然让后世想起红叶,就直接和二月花相连。

可以想象到二月花是春天最为美丽,最有生机的花朵。

那么还有一首对联,却将三秋树和二月花升华到哲理的高度。

那就是清朝邓板桥的一副对联。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唐朝的李峤写的是风,吹过了三秋树和二月花,唐朝的杜牧写的是美,那秋天的树叶红过了二月花。

但是,郑板桥却将三秋树和二月花上升到人文哲理的高度。

十三秋树和二月花具有了人的精神品质。

你看那三秋的树,它删繁就简,在秋天里形成一道独特的嶙峋的美。

那是一种成熟,一种力量。

你看那二月的花,领异标新,在春天里有着夺目的骄傲和光彩,那是一中,锐意进取,一种灿烂。

那么这个对联是有怎样的含义呢?从美学上来讲,极简主义都是一种力量的萌发与象征。

从文学上来讲,无论是哪一种作品,都是贵精不贵多,是要表达出一种内核。

从人的精神品格和人生意义上来讲,做人得有骨气,有原则,做事得有魄力,有进取,个性鲜明,才是真正为人所称道的。

这首对联和郑板桥的人格和精神魅力是密不可分的。

他写下这首对联,也是对自己最好的鞭策。

那么,这句对联里还有一个深刻的含义,三秋树也要像二月花一样,从嶙峋中迸发出生命的力量。

这对于很多中年人来讲,是人生的一种正面的激励。

二月花也要像三秋树一样,不要过分的追求繁华,但是要夯实骨气和内核,继续的领异标新,长久开放。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欢迎留言置评!


标签:二月秋天一种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