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 > 正文

生命的暗示 却只能成为匆匆的过客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09 15:54:41 分类:科学 浏览:147


  ①清凉的秋雨送走了一个燥热的苦夏,燥热的心总算静默下来了。在这秋虫唧唧的黑色的秋夜里,我骤然从昏睡中惊醒。远方的钟楼上,响起了悠长的钟声。又一列火车隆隆驰过――

  ②一切意味着什么呢?是生命的暗示吗?

  ③我在想,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吗?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须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为它那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

  ④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当它最充分地展示出黑暗、龌龊、卑鄙、虚伪一面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当它展示出光明、纯洁、崇高、真诚一面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在这样的两极之间交错延伸的。在它延伸的每一个区段里,似乎总是喜剧与悲剧同生,幸福与苦难共存。

  ⑤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渺小的存在,当物欲、、利欲在蝼蚁般的人群中横行肆虐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伟大的结晶,当它在、苦难、灾害中显示出牺牲的悲壮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渺小和伟大的“混血儿”,由此我们也就没有理由产生绝对的崇拜和蔑视,再伟大的巨人也有他渺小的瞬间,再渺小的凡人也有他伟大的片刻。

  ⑥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有一种珍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没有一个人来到世上就梦寐求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地增值。毕竟,生命只属于这一个人,而且仅仅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只要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因为失去的一切,又可能在新的层次上复得。当然,在极少数的时候,我们也渴望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的生命。那时,死亡反而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反而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⑦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生命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出它本来的刻度。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了,他们的生命价值何在?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这一切决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生命价值的客观性和历史性,使不绝于耳的喧嚣显得极其微不足道。

  ⑧一时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扰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烦恼之泉。倘若能真正将其置之度外,烦恼就真正超脱了。其实,真正值得烦恼的命题在于: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作何种转化。对于这个千古之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回答,却没有任何一本哪怕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教科书能给出最完美的答案。人其实是最难认识自己的,也就更难找到自己生命的转化方式,这正是一些人拥有一个失败的人生之根源。更悲惨的结局则在于,自以为找到了答案而其实完全是南辕北辙。所谓天才,无非就是能最早最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由瞬间到永恒的有效转化。

  ⑨生命,这神秘而美丽、不可捉摸而异常珍贵的存在,你究竟隐藏着多少暗示?而哲人的终生存在,就是捕捉这样一些暗示么?

  【练习】

  1、从文中看,作者围绕“生命的暗示”提出了哪些看法?请分点概述。

  2、(1)第③自然段画线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第⑦自然段画线句子“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出它本来的刻度”的含义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说明。

  3、文章第⑦自然段中说:“有的人显赫一时;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请将你所了解的能验证这一论断的人物及其事迹用简短的话写在下面。(事例不得少于四个,正反两方面事例都要兼顾)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从“清凉的秋雨送走了一个燥热的苦夏”开篇,以“生命的暗示”为主题,用抒情的笔调揭示了生命中充满了辩证的哲理,激励人们要努力去探索生命的意义。

  B、第⑤段中“生命似乎永远是渺小和伟大的‘混血儿’”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当生命在、苦难、灾害中显示出牺牲的悲壮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它是一种伟大的结晶。

  C、第⑧段中最后一句话“能最早最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有效转化”呼应了本段中的“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作何种转化”这句话,进一步阐明了生命的价值。

  D、第⑥自然段围绕“珍惜生命”这一中心,告诉人们:任何时候,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充满希望,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地增值。

  E、最后一段,作者用设问句提出了生命究竟有多少暗示的问题,肯定生命中含有许许多多的暗示,指出必须由哲人去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且由哲人给予正确的回答。

  【周超薛峰/设题】


标签:生命价值我们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