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道德情操论 这是总理五次推荐的大师巨著,也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03 22:01:06 分类:资讯 浏览:59


  这是总理五次推荐的大师巨著,也是台湾著名学者、《国富论》译者谢宗林的权威全译本。

  亚当?斯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代表作《国富论》为国人熟知。但是他本人最喜欢的却是另一代表作《道德情操论》,在他活着的时候就改版了6次,甚至在《国富论》首页上还着重标明“《道德情操论》的作者”。其目的就是向世人强调:道德和正义对于社会乃至市场经济的运行是多么的重要。

  “情操”这个词,在汉语中多用来指高尚的道德情感,但是斯密这本书并不是道德说教或是励志的读物。在斯密那个时代,道德情操有着特定的含义,它是指一个在本能上是自私的人克制私利的能力。《道德情操论》阐述的核心问题就是具有利己主义本性的个人怎样控制他的感情和行为,以及怎样建立一个有行为准则的社会。这些准则有的是成文的规定,有的则属于行为约束的“软制度”,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亚当?斯密所认同的道德情操。亚当?斯密的道德理论的核心是同情心理论,“同情心”也无关心肠好坏,而是一种情感上的换位思考能力。换句话说,将心比心、情感互动构成社会生活天然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尽管人具有自私自利的本性,但是,一个人在与他人相处时,也还存在另外一种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于是,他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种社会状态:人人都有追求自己利益的权力,但这种追求是在一个审慎、有序、公正的道德基础上进行的。

  在揭示人类行为和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过程中,亚当?斯密用“看不见的手”来形容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神奇力量。他认为,同情仍是利己,隐藏在人性中,但最终能导向宏观上好的结局。“是什么促使人为了他人更大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呢?它是一种在这种场合自我发挥作用的一种更为强大的力量,一种更有力的动机。它是理性、道义、良心、心中的那个居民、内心的那个人、判断我们行为的伟大的法官和仲裁人。每当我们将要采取的行动会影响到他人的幸福时,是他,用一种足以震慑我们心中最冲动的激情的声音向我们高呼:我们只是芸芸众生之一,丝毫不比任何人更为重要;并且高呼:如果我们如此可耻和盲目的看重自己,就会成为愤恨、憎恨和咒骂的合宜对象。”

  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经济学家,似乎更不能容忍社会的不和谐与不公正。总理在跟文学艺术家的一次“谈心”中,特别提到《道德情操论》里的话,即如果一个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里,那么它在道义上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


标签:道德情操我们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