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 > 正文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01 15:32:13 分类:科学 浏览:142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日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述职者迷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瞩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悦,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微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宙君者。好君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注释】

  雪宫:齐宣王的离宫(古代帝王在正宫以外临时居住的宫室,相当于当今的别墅之类)。

  非:动词,认为……非。即非难,埋怨。

  非:不对,错误。

  齐景公:春秋时代齐国国君,公元前547年至前490年在位。

  晏子:春秋时齐国贤相,名婴,《晏子春秋》一书记载了他的事迹和学说。

  转附、朝舞:均为山名。

  琅邪:山名,在今山东省胶南县南,面临黄海。

  豫:义同“游”。

  瞩:因愤恨侧目而视的样子;胥:皆,都;谗:毁谤,说坏话。

  慝:恶。  方命:违反命令。方,反,违反。  大戒:充分的准备。  大师:读为“太师”,古代的乐官。

  徵招角招:徵与角是古代五音(宫、商、角、微、羽)中的两个,招同“韶”,舜乐也。

  ⑩蓄:爱好,喜爱。尤:错误,过失。

  【赏析】

  在课文《孟子?梁惠王上》里,孟子见梁惠王于沼上时已经谈到过“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的问题。本文的核心还是“与民同乐”的问题,只不过角度有所不同罢了。这一次讨论的特点是不仅说到乐,而且还从乐说到忧,所谓“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更为完整地显示了孟子政治学说中的民本主义思想,

  齐宣王住在别墅雪宫里,快乐无比,却不知“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借晏子教训齐景公的话。来教训齐宣王,希望齐宣王能像齐景公那样,认识到荒淫无度的危害,从而关心自己的百姓,当一个好君王。从国君来说,就是要关心老百姓的死活,与老百姓息息相通。如此,老百姓也会忧其忧,乐其乐,休戚与共。在孟子看来,做到这一步,天下人就会归心。强调与民同乐,就是强调施行仁政,不可作慢游之乐,四溢之行(流、连、荒、亡,皆暴君之溢行)。

  文章雄辩有气势,先紧承齐室王“贤者亦有此乐乎”之问,借题发挥,提出为上者应与民同乐,与民同忧的中心论点,然后举齐景公与晏子的对话为例进一步论证。在晏子的谈话中,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先王的出游是与工作相结合的,为了更好了解百姓的需要,现在的国君出游却只是为了自己享乐。晏子要齐景公选择何去何从,景公选择了实行仁政,君臣同乐,这正是孟子对齐宣王的希望。

  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范仲淹发挥孟子忧人的思想,在《岳阳楼记》中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但是孟子讲的是作为一名统治者,应该与民同乐,与民同忧,实行仁政,达到的目的是称霸天下,是“王”;而范仲淹主要讲的是士的责任,为天下而不计较个人得失利害,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的目的是要缓解社会矛盾,从而达到巩固皇权的目的,无论是孟子还是范仲淹,他们都有朴素的民本思想,但是跟现在所说的“以人为本”不是一码子事情。

  【练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 非:非议

  B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忧:忧虑

  C 春省耕而补不足 省:视察

  D 其诗曰:畜君何尤? 尤:过错

  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贤者亦有此乐乎

  ②儿寒乎?欲食乎?

  B ①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②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C ①巡狩者巡所守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 ①胥谗,民乃作慝

  ②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

  3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分别属于古代圣君与“今”之国君的做法的一组是( )

  ①天子适诸侯日巡狩

  ②春省耕而补不足

  ③秋省敛而助不给

  ④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

  ⑤方命虐民,饮食若流

  ⑥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⑤⑥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齐宣王在雪宫接见孟子,询问孟子关于“乐”的事情,孟子借此机会巧妙地提出作为国君应该与百姓同乐同忧的观点。

  B 孟子认为。国君如果能够以百姓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那么就可以行王道而统一天下。

  C 齐景公询问晏婴,与上古圣王的行为相比,他应该如何去做?晏婴详细分析了国君与百姓的关系,并让齐景公自己去选择该如何去做。

  D 孟子用晏婴回答齐景公的话来劝谏齐宣王不要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而要制止君主的物欲,要见贤恩齐。

  5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2)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

  (3)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

  【答案】

  1 B(忧:以……为忧)

  2 C(①助词,用于旬末,表判断语气;②助词,用于句中,表停顿。A项均助词,表疑问语气,“吗”;B项均为介词,“与,跟”;D项均为副词,表承接,“于是,就”)

  3 C(①属于通常的情况介绍,⑥是说古代圣王不做这些事情,②③属于古代圣君的做法,④⑤属于“今”之国君的做法)

  4 D(“不要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要见贤思齐”在文中没有提及)

  5 (1)(人们)得不到这种享乐就埋怨他们的君主,这是不对的。(2)我应该怎样做才能比得上古代圣君的游观呢?(3)替我作一首君臣同乐之歌吧!


标签:孟子天下国君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