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随笔 > 正文

人物通讯范文 人物通讯篇1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0-31 16:58:45 分类:随笔 浏览:132


  人物通讯篇1

  所谓人物通讯,就是以报道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它着重揭示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反映出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同时,也报道转变中的人物和某些有争议的人物。“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写作时切不可把先进人物写成从来没有过的大智大勇,十全十美,写人叙事力求言真意切,恰如其分。 〈实例〉 严师·慈父·名医 ——记酉阳县浪坪乡评议村小民师 喻登智 吴建平 采访乡村教师——酉阳县浪坪乡评议村小民师喻登智,乡亲们异口同声地称他:是名医、似慈父、更是严师! 1975年,喻登智接过教鞭,在评议村小的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20年。如今,他已由血气方刚的毛头小伙变成了鬓角染霜的“小老头”,可他痴心无改,无怨无悔。 说他是名医,不是因为他有多高超的医术,而是因为他一直坚持义务为学生和乡亲们治疗疾病。评议村地处酉阳、黔江、彭水三县结合部,离乡所在地也有近20公里。这里缺医少药。刚当上民师时,学生们因营养不良,常生病。喻登智买来一些医学书籍,在认真教书的同时挑灯自学,掌握了儿科推拿术,并学会了用中草药治疗简单的疾病。一次,学生谢光玉在课堂上呕泻不止,当即休克。喻老师用学到的知识紧急施救,使谢光玉终于苏醒过来。家长闻讯赶来后,感激之泪涌出眼眶,连称喻老师“恩人”。为备足常用药品,他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在外出开会时尽可能多买些西药,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到山里采中草药。 他爱生如子。三年级学生胡世淑学习用功,成绩优良,可连续几天没到校上课了。喻老师在家访中得知,其父病故后家庭难以维持生计,只好不读书了。喻老师鼻头发酸,眼泪禁不住往外流。他当即决定免去胡世淑的学费,并保证供给她课本和学习用品,使即将失学的胡世淑重返校园。问及20年中喻老师究竟为多少学生资助过书费和学费,他说:这点小事不足挂齿。 他抓校风、学风十分严格。有人对坚持升国旗不理解,他认为“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有人认为学生搞义务劳动是“不务正业”,他说这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劳动的习惯”。学生的红领巾没戴好,他帮助纠正,甚至脸未洗干净他也帮助洗净。 乡亲们还说喻老师是真正的“以校为家”。学校教学条件差,没有教具,所用的直尺、三角极、圆规、量角器及体育器材都是他亲手仿制的。课桌凳、门窗坏了,他亲手补修。房上的瓦片被大风揭了,他亲自上房检修。他说这样可节约点钱,多资助几个失学儿童。 自1983年以来,他所教班级的成绩,在全区的会考中总是名列前茅,其中1983年毕业的40人就有32人升入初中学习。突出的成绩使喻老师多次被乡、区、县、地评为先进教师。他于1994年9月获得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园丁奖,去年夏天又光荣地出席了全省乡村教师“夏令营”活动。

  人物通讯篇2

  那么,什么样的标题才是好标题呢?人物通讯的标题制作有什么特点,怎样制作?

  总体来说,准确、鲜明、生动、形象的人物通讯标题。永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就是说,作为人物通讯的标题,概括要准确,文字要简约,意思要传神;既要贴切,又要有丰富的内涵,还要有审美价值。

  人们每每谈起一些新闻人物。总还记得那些引人入胜的新闻标题。这既是新闻人物的魅力,也是这些人物通讯标题的魅力。总结多年来的新闻报道经验,我们将人物通讯的标题制作归纳为如下六大技巧:

  一是妙用谐音押韵。谐音和押韵赋予了标题抑扬顿挫和朗朗上口的节奏美感,把人物的形象特征较鲜明地表现出来,给受众以强烈的视听美感,因此。人物通讯的标题如能妙用缩略谐音,讲究合辙押韵,定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景存丰碑立 祥瑞播大地》,是一篇追记因公殉职的原阳高县县长王景祥的文章,这则标题“立”和“地”二字押韵。读起来具有诗意的美,同时,作者巧妙地把王景祥同志的名字嵌进去,把他为阳高县留下的业绩与精神财富表达得准确而传神。让读者在审美享受中领略了文章的深意。另外,巧妙运用谐音也可以增加人物通讯标题的分量。例如,《广州日报》2003年7月20日刊登了题为《五十吴欢无不欢》的人物通讯,写的是全国政协委员、知名书画家吴欢的经历。50岁的吴欢童心未泯,写写画画,人称“玩家”、“鬼才”,标题取其名谐音隐身为“无不欢”,道出了这位书画家的性格特点和职业生涯。

  二是巧用诗词俗语。诗词俗语是古人遗留下来的财富,大都为人们所熟知。在人物通讯的标题中巧用诗词俗语。往往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眼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紫光阁》2004年第3期刊登的一篇记述著名油画家靳尚谊的通讯《海吸长河远天包大地圆》,就是仿用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律诗《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读者看到这则标题,仿佛联想到一幅海天一色、长河落日的美景。再看文章,自然就会想到这幅美景是出自油画大师之手,更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是引用人物语言。人物语言是新闻人物的立场、性格、精神的反映。有代表性的人物语言往往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人物通讯中一般有相当篇幅的描写,抽取其中一句有代表性的人物语言作为标题未尝不可。一些标题甚至可以直接引用新闻人物原汁原味的自白。例如,《荆门日报》2009年8月18日刊登了一篇关于荆门市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艾顺进的通讯,就用了这样的标题:《“请关注伴随你一生的呼吸”》。这则标题就是艾顺进在接受采访中说的一句话,它既交代了人物的职业身份,又体现了艾顺进作为一名呼吸内科的专家关心广大市民健康的良好品格。2005年3月8日,《荆门晚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一篇题为《生我是娘》的文章,在“三八”妇女节之际,隆重推出了一个背盲母上大学的孝女典型刘芳艳。这篇文章后来获得了湖北省新闻奖一等奖,刘芳艳也被全国多家媒体报道,推为全国孝女典型。这则标题也是刘芳艳在采访中自然流露的感情:“是娘生了我,把我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大”。作者将人物语言进行了提炼加工,拟作标题。这则标题既反映了报道对象刘芳艳的真情实感,又反映了人人都是娘所生,应该知道反哺的忠孝情节,发掘出人们的共同心理,也正好符合“三八”尊重妇女的主题,是个朴实无华的好标题。

  四是运用修辞抒情。人物通讯标题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借代、夸张、双关、仿词等等。人物通讯《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标题取自于白居易词《忆江南》中的一个成句,以“江花”比喻长江边的一位优秀企业家,记叙他通过改制使一个生产“日出”牌玻璃制品的企业起死回生、越办越红火的改革历程。标题巧妙地点出了对象、地点、品牌、现状,可谓字字落实,无一虚废,而且颂扬之意溢于言表。还有一则标题:《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记述优秀共产党员、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在高原崎岖的山路上奔走的平凡与伟大。这则标题以物寓人,带着高原风雷、山乡泥土,清香扑鼻,自然而然地吸引了读者的视线。通讯标题中运用借代的手法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类标题往往借用人们熟知的有深远意义的名词来隐喻所述对象的不平凡。

  五是活用虚实相生。“文似看山不喜平”。标题要吸引读者的眼球,当然不能平平淡淡。灵活运用,虚实结合。可以让标题具有深度,意味深长。例如:2000年9月,《楚天都市报》总编辑杨卫平因癌症去世后,《湖北日报》和《楚天都市报》都在头版刊发了长篇通讯《燃烧生命铸编魂》,高度赞颂了杨卫平同志在身患重病期间仍然不忘报社工作,殚尽竭虑,发扬“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为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燃烧生命铸编魂》就是虚实结合的标题,“编”是实写,是他工作的写照,“魂”是虚写,是他的灵魂、精神,结合在一起就有在工作中默默奉献的意思了,而“魂”字用在这位刚刚离世的总编辑身上,是再准确不过了,又与前面燃烧生命对应。另外,笔者曾在报纸上看到过一篇关于计算机老师的人物通讯。根据其工作性质,这篇通讯拟制了《复制奉献粘贴成功》这样一个标题。“复制”和“粘贴”是利用计算机编辑文档时常用的方式,是实写,“奉献”和“成功”则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是虚写。这样结合,既具有新意,又能体现人物的身份,还颂扬了人物无私奉献的精神。

  六是借用流行时尚。这里所说的流行时尚,不是服装、包包、化妆品,而是现在社会上出现的新潮语、新焦点。巧妙地把这些流行时尚运用到通讯标题中。赋予了标题的新闻性和时代感。例如。某网站上有这么一篇文章:《宅女宅出“金银山”》,记述的是一位“宅女”在网上发掘商机,开网店,日进斗金的故事。标题中的“宅女”就是最近流行的名词,指的是在家上网、足不出户、交际圈子小、好静的一类人,用在标题中,有一种时髦的味道,读者也愿意接受这样的标题。

  人物通讯篇3

  所用材料事实准真实是通讯的生命。作品所用的材料务必事实准确。所谓事实准,就是说通讯中所报道的事实,包括人名、地名、时间、事件经过、矛盾斗争、周围环境、历史背景、数字引语及细节、心理描写等,都务必准确无误,不能张冠李戴,不能移花接木,不能添油加醋,不能编造虚构。

  写通讯的目的是为了启发、教育、鼓舞人,要做到这一点,要求作品能感动人,而所述事实绝对真实是作品感人的前提。试想:全国典型周福坤,一个活生生的党的农村基层干部,与村民朝相见晚相逢,如果报道的事实不准确,村民将怎样看待他?信服他?正因为文中所述的事实真真切切,都是村民看得见,听得着,感受得到的,故这个典型一推就成功了。

  怎样才能做到事实准呢?笔者认为取材要注意两点:一是察传而不轻信,二是从事实出发而不是从所谓的原则出发。所谓“察传”,就是对那些传闻或别人反映的情况慎重地加以考察。如笔者《他是侗乡一把火》(原载湖南日报)的人物通讯,为客观、真实地报道郑宇卿同志不当乡长甘当村党支部书记的先进事迹,1995年春,笔者先后两次专程到距县城50多公里的芷江县上坪乡马路坡村采访,第一次去时,乡政府附近一位村干部反映郑宇卿搁着乡长不当去当村支书是为捞政治资本,带领村民开发果园是为推销自家的果苗。而郑宇卿家确实种有许多果苗。听了那位村干部的反映,笔者既不发表任何意见,也不直接询问主人公此事的真伪,而是先找到熟悉这位村干部的人,了解这位村干部与郑宇卿的关系。一打听,方知事情并非这位村干部所说。原来,这位村干部家中也有许多果苗要出售,得知郑宇卿带领村民大搞山地开发,于是找到郑宇卿推销他家的果苗,并许诺事成之后给一定的好处费。谁知郑宇卿不要他家的果苗,因此对郑心存不满。其实,村民开发山地所用果苗,全是郑宇卿无偿赠送的。

  通过察传,可以准确地掌握作者所要了解的事实,但并不等于作品所用的事实准确了。因为作品所用事实是根据主题的需要经过作者去粗取精筛选过的,掺入了作者的主观意思。“察传而不轻信”只是解决了人物塑造用材的真伪问题,并没有解决作者在人物塑造过程中的主观意识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看作者是从事实出发还是从所谓的原则出发。大搞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既是我们党在社会转型期的政治任务,也是我们党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心任务。如果从所谓的原则出发,都得按“大搞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标准去塑造人物。事实上因各自的情况不一样,每个主人公的形象都不相同。从所谓的原则出发,势必会出现三种情况:第一种,想尽一切办法找出个别事例来证明所谓的原则;第二种,如果的确找不到“合适”的事例,那就把已掌握的人物事迹当作泥团来捏,一直捏到能证明所谓的原则的程度;第三种,如果实在寻不出一个能证明所谓的原则的事例,那就干脆虚构。这三种无论哪一种,都绝不可能做到事实准确。

  所写的对象定位准这是人物塑造的导向问题。定位不准,人物塑造就无从下手。首先要弄清通讯人物分几种。通常来说,人物通讯的对象大致分四种:各行各业的模范典型人物、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能体现某种人生价值的普通人、对社会具有警示与反面教育作用的人等。其次,要弄清你所报道的人物(一个或一组)属于哪一种,然后对“种”下笔。对不同类型的人物,在主题提炼、材料选择、表现手法上是不相同的。对正面典型,特别是重大典型,主要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反映某种时代精神;对社会名流,主要是通过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报道,以满足读者的欲知需求;对普通人物,主要是通过感人故事的记叙,表现他们与众不同的某种情感或某种精神;对反面人物,主要是通过对人物罪行的揭露与剖析,以达警示和教育人的目的。

  定位准不准,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人物塑造的成败。例如笔者《人民的好公仆》(原载怀化日报)。如果主人公周福坤不是定位为社会转型期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典型,那么周福坤这个形象的典型意义就显现不出来了,更不可能将他从地方推介到中央,成为全国农村基层党务工作者学习的楷模。再如笔者采写的《湘西小孤女,千里流浪追赵薇》(原载华西都市报),作品主要记叙湖南省芷江县不足12岁的孤女小欣欣,看了《还珠格格》电视后,深深地被电视中的“小燕子”形象所吸引,尤其是想起自己的身世与“小燕子”相同,对“小燕子”祟拜得五体投地,于是懵懵懂懂独自一人千里流浪到北京寻找“小燕子”赵薇。流浪期间,小欣欣经历了一系列可怕而又让人心酸的故事。如果将主人公小欣欣定位为什么典型或明星肯定不合适。笔者给她定位为普通人的猎奇经历。作品刊出后,受到读者喜爱。

  宣传的分寸把握准这是赢得读者可信的关键。1973年5月20日,某报曾刊登过一篇《农村也是大学》的文章。主要记叙上海知识青年朱克家在云南省勐腊县勐仑公社锻炼成长的事迹。文中有这么一段记叙:

  清晨,天刚蒙蒙亮,他就起床踩动缝纫机,为贫下中农做衣服。他是山寨里第一个“裁缝”,家家户户,哪家没有朱克家做的几套衣服?!八点钟,金色的阳光洒满山头,朱克家就走上讲台,给学生们上课。他是山寨里第一个革命教师,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浇注了他的心血。

  中午,炊烟四起,别人都在歇晌,朱克家又在为贫下中农理发,他是山寨里第一个“理发师”。有时,他还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帮贫下中农修理收音机、手电筒、打火机和闹钟。

  下午四点钟以后,学生们回家了,朱克家又拿起锯、刨,为贫下中农做木工活。他是山寨里第一个“木匠”,家家都有他做的箱子、桌子和凳子。

  晚饭后,他又点上煤油灯,给学生们批改作业、备课,或者给一些学生补课,参加山寨里的各种会议。

  深夜,山寨沉睡了,朱克家还在灯下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用革命思想武装头脑。星期天或者假日里,朱克家跟贫下中农上山干活,积极参加生产劳动。这就是朱克家日常生活中很平常的一天。这就是他几年如一日所做的很平常的工作。

  在那“人妖颠倒”的年代,读者如何看待这段记叙,笔者不敢妄加评论。但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读者再看这段记叙就觉得容易使人产生质疑。文章说,朱克家是“山寨里第一个‘裁缝’”、“第一个‘革命教师’”、“第一个‘理发师’”、“第一个‘木匠’”,难道在朱克家来之前,这个山寨连个类似的裁缝、理发师、木匠都没有吗?难道朱克家是全能之才?把某个人物写成万能的、完美的“超人”,读者看后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就是典型人物宣传的分寸没有把握准。

  如何把准人物宣传的度?笔者认为人物塑造必须坚持两个原则:既要有先进性又要有群众性;既要有共性,又要有个性。

  既要有先进性,又要有群众性。也就是说,我们所塑造的主人公,既要有指导意义,又要有群众基础。没有群众基础,如同无本之木。先进性是典型之所以是典型的内在根据。典型人物的先进性表现在典型的思想和行为高于社会一般水平,处于时代的前沿。优秀典型人物必然是先进的,否则就不配称为典型,也就没有宣传的价值了。优秀典型人物在具备先进性品格的同时,还应具备群众性品格。即为现时广大群众所承认、接纳、学习、仿效,能够对今天的社会和人们起到示范、引导、激励、促进作用。优秀典型人物中有英雄,但不是只有英雄才能成为优秀典型人物,生活中更多的是平民典型人物。

  一个成功的优秀典型人物,应当是“先进性”和“群众性”的有机结合。周福坤之所以成为全国典型,他所做的看似平凡实不平凡的“小事”,除了具有农村党的基层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重大意义之外,还因为他的事迹有很强的可学性。广大农民兄弟认可他,发自内心地把他当作贴心人。得知老周在山上过年,村民“情不自禁地冒着风雪赶上山,有的送来糍粑,有的送来扣肉,有的送来猪蹄,有的送来木炭,龙口村的肖启斌特地从好几公里远的地方赶来送了两条大草鱼”;得知周福坤因忙着给集体柑橘杀虫来不及插自家的田时,村民舒小明等人自发地组织起来赶到周家帮他把田插上秧,周福坤的妻子还以为是丈夫请来的帮工。农民兄弟心里如果没有周福坤,就不会发生这一串串感人肺腑的事了。所以我们在塑造典型人物时,不仅要把握这个典型是否有先进性,同时还要把握这个典型是否有群众性。

  既要有共性,又要有个性。所谓共性,即大家共有的特征;所谓个性,即人物的心理与精神特征。个性表现在人物的言谈、举止、气质等方面。人物的内在精神,是通过其个性化的言语和行动表现出来的。也就是个性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与众不同的“这一个”。而共性则寓于个性之中,对表现一般的事物有用,因为它能概括事物的一般特征,但它缺少特殊性。我们塑造人物,如果从共性去寻找个性,就容易犯概念化的毛病,因为你得先设计一个模式,让典型材料符合这个模式。倘若这样,典型材料表现出来的人物就会“类型化”、“脸谱化”、“概念化”、“公式化”。

  个性是人物形象的生命。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其个性特征,与其他人不一样,个性特征才是真正的“自我”,真正的自我才是真实可信的,才是鲜活的与众不同的“这一个”。个性体现在如眼神,画人像如果不画眼神,从头到脚再辉煌,也无生气。写人物不写性格,纵能上天入地,也是不生动。只有突出人物的个性,并善于通过人物的行动,采用人物语言,运用细节描写和重现人物工作、生活环境等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才能把人物写活。我国古代的历史名著《左传》和《史记》中对人物的写法很值得借鉴。如《史记》中写韩信的一段话:淮阴屠中少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常好刀剑,中情怯身。”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司马迁于“屠中少年……众辱之”和“一市人皆笑”的场面中,细致而有层次地描写韩信当众受辱时的动作:“孰视”、“俯出胯下”、“蒲伏”,八个字像特写镜头般地把韩信推到读者眼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读完后面韩信统领千军万马征战沙场的场面,再回头读此处韩信的难堪与屈辱,实在令人回味无穷。

  人物的个性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行动表现出来的。而细节描写则是人物个性张扬的关键。如果说人物通讯的情节是主人公特定性格形成的历史,那么细节则是最具体的史实;如果把人物的行动比作银幕上的一幅幅画面,那么细节就是其中的特写镜头。清人刘熙载说:“无论纪事纂言,其中皆有表微意在”(见《艺术苑》)。描写细节就是“表微”,它对表现人物性格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人物通讯篇4

  严师·慈父·名医

  ——记酉阳县浪坪乡评议村小民师 喻登智 吴建平

  采访乡村教师——酉阳县浪坪乡评议村小民师喻登智,乡亲们异口同声地称他:是名医、似慈父、更是严师!

  1975年,喻登智接过教鞭,在评议村小的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20年。如今,他已由血气方刚的毛头小伙变成了鬓角染霜的“小老头”,可他痴心无改,无怨无悔。

  说他是名医,不是因为他有多高超的医术,而是因为他一直坚持义务为学生和乡亲们治疗疾病。评议村地处酉阳、黔江、彭水三县结合部,离乡所在地也有近20公里。这里缺医少药。刚当上民师时,学生们因营养不良,常生病。喻登智买来一些医学书籍,在认真教书的同时挑灯自学,掌握了儿科推拿术,并学会了用中草药治疗简单的疾病。一次,学生谢光玉在课堂上呕泻不止,当即休克。喻老师用学到的知识紧急施救,使谢光玉终于苏醒过来。家长闻讯赶来后,感激之泪涌出眼眶,连称喻老师“恩人”。为备足常用药品,他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在外出开会时尽可能多买些西药,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到山里采中草药。

  他爱生如子。三年级学生胡世淑学习用功,成绩优良,可连续几天没到校上课了。喻老师在家访中得知,其父病故后家庭难以维持生计,只好不读书了。喻老师鼻头发酸,眼泪禁不住往外流。他当即决定免去胡世淑的学费,并保证供给她课本和学习用品,使即将失学的胡世淑重返校园。问及20年中喻老师究竟为多少学生资助过书费和学费,他说:这点小事不足挂齿。

  他抓校风、学风十分严格。有人对坚持升国旗不理解,他认为“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有人认为学生搞义务劳动是“不务正业”,他说这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劳动的习惯”。学生的红领巾没戴好,他帮助纠正,甚至脸未洗干净他也帮助洗净。

  乡亲们还说喻老师是真正的“以校为家”。学校教学条件差,没有教具,所用的直尺、三角极、圆规、量角器及体育器材都是他亲手仿制的。课桌凳、门窗坏了,他亲手补修。房上的瓦片被大风揭了,他亲自上房检修。他说这样可节约点钱,多资助几个失学儿童。

  人物通讯篇5

  一、细节在电视人物通讯中的重要性

  一篇好的人物通讯若是想让受众如同身临其境,细节的巧妙运用是关键。细节使人物通讯更加生动鲜活、真实可信,是顺应读者心理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读者来说是一种心理刺激,能使人物通讯吸引读者,强化读者的印象和记忆。有时候,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或者是一句话语,恰恰能最有力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精神境界。很多电视台播出的人物通讯往往用主人公双手的纠缠、双脚的颤抖、嘴唇的哆嗦来展示人物内心的纠葛,反映人物内心的激烈冲突,反映出整个人物形象。许多优秀记者就很注重在人物通讯中运用细节。如科学家竺可桢热爱气象科学,身上长期带着气温表,每天要从口袋里拿出来察看气温,以致口袋被磨破,这就是细节,是整篇人物通讯的精髓。因为有了这些细节,人物才是活的,新闻才有了生命。

  二、捕捉、选择并运用好细节的几点思考

  1.采访中要树立细节意识。

  情于动中形于言。对于好记者来说,便是将动情的细节记下来,拍下来。对于好的人物通讯来说便是用动情的细节让读者入迷。要深入采访,及时把握,把现场发生的细节即时抓拍、即时记录。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人物通讯《杨善洲:永怀一颗赤子之心》中,导语部分写道:一双草鞋、一顶竹叶帽,一身蓝布中山装,这身装扮陪着杨善洲,走遍了保山地区5个县83个乡镇的山山水水,保山的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草鞋书记”。其中“一双草鞋、一顶竹叶帽,一身蓝布中山装”的细致描述非常形象,让人物形象跃然屏幕,让人觉得他好像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个老人,是可感知、可亲近的,这样的细节刻画对于人物通讯是非常成功的。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记者,对电视人物通讯的创作普遍存在尽善尽美、片面化的状况,展现出来的人物不能给观众留下多少印象,更不用说对观众内心的撼动,这些都是因为没有很好的捕捉、选择和运用好细节。作为新闻记者,在采访现场要切实树立细节意识、抓好每一个细节,做到前期采访充分,后期有“米”下“锅”。

  2.安排好细节在报道中的位置。

  要把细节安排在稿件的合适位置,除了考虑整篇文稿的结构,还要考虑细节和整个人物的关系。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杨善洲:亏欠小家奉献大家》报道中,其中有段内容“在杨善洲老书记生前居住的小屋里,他留下了大大小小几百本工作笔记,其中有一张在七十年代非常珍贵的农转非户口申请表,直到现在还是空白。”用这么一个细节,承上启下的同时体现了他一心为公,毫无私念的崇高品格。因为这个细节位置安排妥当,整篇稿件娓娓道来、自然流畅,老书记的高风亮节豁然呈现在我们眼前。同样在这篇报道中,说到杨善洲老书记的俭朴、务实,记者采访了他当年的同事,介绍他当年办公室内都是些锄头、蓑衣什么的,因为无法重现,编辑采用了一个蓑衣、帽子的镜头来代替,力求真实再现当年的情景,在画面安排中巧妙处理了这些细节。从以上例子可看出,只有细节在整篇稿件中的位置安排得当、画面表现恰当,展现主题才不会突兀,才能让观众自然接受。

  3.选择好细节来展现报道主题。

  选择细节,要有新意,要从大量的细节中用心去提炼出具有特色的细节,同中求异,异中求新。要特别注意细节间的关联性和连贯性。也就是说,多个细节要为一个主题服务,即刻画人物形象。要处理好细节彼此间的关联性,做到细节间的彼此互补,突出主题。多个细节运用起来要有所侧重,要选择那些有感染力的细节,可以揭示人物思想境界的细节,能够呼应、提示主题的细节和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

  总之,没有具体、生动、形象的细节,就不能产生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细节使人物更鲜活,使人物更生动,细节也只有运用得恰到好处,才会使整篇稿件熠熠生辉,让人物通讯“活”起来。

  人物通讯篇6

人物通讯是高校校报常见的报道形式之一,按照基本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高校校报上人物通讯的采访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搜集和研究采访对象的相关材料,采访时还要注意做好采访记录。高校校报人物通讯写作可以采用景物渲染、细节刻画、个性化的语言彰显人物性格等方法多侧面地展现人物,使之真实可信、鲜活生动。

  关键词:高校校报;人物通讯;采访;写作

  教育部在二五年六月十五日下发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高校校报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学校联系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要纽带,是展示高校对外形象和塑造学校品牌的重要窗口。”以此确立了高校校报在高校新闻宣传中的重要地位。高校校报已成为我国高校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和对外宣传窗口。而在高校校报上,人物通讯是常见的报道形式之一,下面笔者就高校校报上人物通讯的采写做以下探讨:

  一、高校校报人物通讯的人物类型

  人物通讯就是以人物为中心报道对象,通过一个人物或一组人物新近的行动来反映时代特点和社会面貌的一种通讯形式。它以人物的新近行动为新闻,重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通过个别显示一般,通过平凡突出伟大,达到揭示时代特征、感染并且教育读者的目的。

  人物通讯不同于人物传记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其具有新闻性,能够体现出当今时代的某些特征。从实际报道的情况看,能够进入高校校报人物通讯中充当主角的人,大致上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各个研究行业的精英。在高校校报上,此类人物多是学校中在本专业的研究领域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这样的人物通讯,有助于师生了解人物在各个研究领域的贡献,吸引师生们更好地投入到本职工作当中去。如在获2006年度“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的清华大学学报《新清华》新闻中心记者程曦采写的《唤醒密码学研究的沉寂领域》即是对该校王小云教授的一篇很好的报道。

  二是高校知名人士和学生名流。如高校校长、学生社团负责人。此类通讯颇受师生欢迎,如《许智宏:我做北大校长的九年》(《北大学报》第1177期2009年1月19日)。

  三是在平凡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了某种人生价值,或者为广大师生做出贡献的普通人,这是近年来人物通讯题材发展的一个新趋向。如《携笔从戎的清华人》(《新清华》第1746期第四版)。

  四是社会知名人士和活动家。如爱国人士、运动员、演员等。这样的通讯在报刊上常占有相当多的数量,有些报刊甚至可以通过报道这样的人物来吸引读者,提高报刊的发行量。如《见证世界最高水平的体育赛事转播――专访北京奥林匹克转播公司首席运营官马国力》(《中国传媒大学校报》第317期)、《倾听俞敏洪》(《北京语言大学校报》第216期)。

  但不管是哪一类的人物,他们身上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能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面貌;能构成新闻的较充分的事迹;生命形态和生活轨迹有一定的独特之处;人物有鲜明的个性,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此种人物可以反映某种道理,事实。

  二、高校校报人物通讯的采访

  高校校报上人物通讯的采访是一篇人物通讯写作成败的关键,以此,做好充分的采访是必须的工作。

  首先,采访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种准备工作分为两种:一种是经常性准备工作,一种是临时性准备式作。经常性准备工作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理论政策上的准备。作为校报的记者,熟悉教育教学理论和党的教育政策是必不可少的,这要靠平时的学习和积累,平时应多读一些教育教学理论,关注国家的最新教育政策。二是资料上的准备,对于自己不了解的行业和研究领域,尤其要做好资料上的准备,高校校报上人物通讯最多的一类就是对在学术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的报道,这一方面的准备尤为重要。要采访哪一个领域和专业的人物,就要有哪一方面的资料积累。这样,一旦有了新闻线索,就能够迅速判断这一线索的新闻价值如何;同时写作稿件时,这些资料又可以作为背景材料,以便于读者的阅读。临时性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实报道目的。这要求记者首先要掌握采访对象的必要材料,这是确定采访目的的基础。其次,要对掌握的材料从它的社会属性和新闻属性两个方面加以考察,看看在这两个方面有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这是确立采访目的的关键。二是设计报道方案,包括选择采访对象、确定采访方式、方法,拟定向采访对象提出的问题等等;三是做好一些技术性的准备工作。

  其次,采访前应搜集和研究采访对象的相关材料。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采访对象的简况。比如性别、年龄、职业、职务、家庭情况、基本的政治态度等等。二是采访对象的专长、主要贡献或专著曾产生过什么影响,在同行中的地位,别人有过什么评价或传说等等。三是采访对象的特点,包括性格好、爱好、目前的心理状态、是否健谈、对接受采访是否习惯、有何忌讳等等。此外,还要分析采访对象是否愿意回答问题,会不会隐瞒事实真相等。采访前尽力熟悉采访的对象,这是取得采访成功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既要考虑到采访对象的实际情况,又要考虑到采访目的的实现的可能性。比如我们要采访一个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奖的学生,想要了解他是怎样获奖的,那么着重环绕与这个问题密切相关的方面做准备就可以了。如果我们的采访是为了弄清一个团队获奖的全貌,自然就应尽可能搜集和研究这个团队的各方面的材料。

  再次在采访时,也有几点要注意。一是要注意观察环境和细节,“一般是在见面时,迅速扫视一下周围环境,记下现场及周围环境的布置与装饰;在和访问对象接触初期,可先打量对方的外表、装饰及神情语态,在进入较为紧张的交谈过程中,记者则应将注意力集中在问、听、记上,在情节进入到关键时,则注意观察对方的表情和动作”。二是注意访问对象的谈话风格,留心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三是全面的了解采访对象,不囿于采访他本人,从对他的家人、同事、朋友的采访中也可以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在采访过程中,了解的材料越丰富,越有利于写作的顺利完成。

  最后,要做好采访记录。采访记录的内容主要有:第一,记要点。即把重要事实、情节和密切相关的背景材料如实地记录下来。第二,记易忘点。通常包括时间、地点、人名、数字、有特点的人的人物语言及各类业务专用术语等。第三,记疑问点。把采访对象讲得不清楚、或与记者已掌握材料有矛盾的情况、事实和说法记录下来,供重点提问或进一步核实之用。第四,记思想。把采访对象对所提供的事实和情况的认识、见解记录下来,供记者分析采访材料时参考之用。第五,记有价值的原话。采访对象在回管问题时,要能说出一些能反映个性特征、或能揭示事件本质的精炼语言,记者要注意把它准确地照原话记录下来,以供写作引用之用。第六,记眼见的材料。即把新闻现场所见到的有特点的场景和被访者的服饰衣着、神情举止等记录下来,用于写作,可作新闻立体化。第七,记感受。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对被采访者所提供的材料会有某种分析和判断,比如某个材料典型,能说明什么,可供什么用等等,把它记录在有关村料的旁边,这利于材料整理和写作。

  三、高校校报人物通讯的写作

  一篇好的人物通讯犹如一篇好的文学作品,可以感染读者的心灵,使他们随主人公一起悲痛,一同欢乐。好的人物通讯的一个关键是要写活人物,要求作者活灵活现地展现报道人物的精神风貌,运用多种手法、多侧面地写出人物的真实可信与鲜活生动。就笔者看来,高校校报人物通讯写作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景物渲染

  现代评伦家黄药眠在《文艺漫谈》一文指出,渲染之法不过是在叙述描写中的渲抹点染,“以造成气氛,烘云托月,间接地表现他所要描写的对象”。它侧重通过人物、景物作更多的烘托,以宾托主地加强和彰显新闻的表现力,以突出人事、风物特色。

  人物通讯写作中的悬念设置,一般放在开头,它既是人物故事、情节发展的肇始依据,又是读者喜闻乐读的引子。既是悬念的延伸,又是悬念的递进、明释。它贯穿了全文,使焦裕禄这个人物形象更具完整性和故事性。所以说,这种渲染开篇的作用在于总括全局,造成悬念,引出人物。

  (二)细节刻画。

  能够展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几个光彩的细节犹如几根支柱,能够支撑起一篇好的人物通讯。人世百态,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生活轨迹,都有有各自不同的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在报道时,要注意寻找报道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据此提练报道主题,这样写出来的报道才真正是“这一个人”,是人物真实形象的反映,人物通讯有了细节,可以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特征,使之成为一个独特的典型,使作者笔下的人物丰满、细腻、生动。人物通讯的细节描写,有助于增强通讯的可读性,更有助于增强通讯的可信性。

  (三)个性化的语言展示人物的性格。

  语言是思想境界的表达手段,人物通讯要写出人物形象的心灵美、个性美,就必须写好人物语言――个性化的语言。所谓个性化的语言,就是从语句的思想内容、遣词造句到语气腔调都符合说话人的身份与性格。在人物通讯中,把典型人物新鲜活泼、个性化的语言写出来,是增强其思想性和说服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例如焦裕禄的“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王进喜的“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作者如果善于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来表现人物,既使对人物不加以鉴定式的赞语,读者也自然得出应有的结论。

  除此之外,在人称通讯写作中,我们还可采用白描的手法再现人物形象;用旁白、独白的手法,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用悬念的手法吸引读者;用蒙太奇的手法,增强作品跳跃感;通过事实塑造人物等。

  (中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44)

  参考文献:

  [1] 杨子才:《从穆青作品看新闻人物写作》《名家作品研究》1998年2期

  [2] 董广安:《当代新闻采写方略》,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人物通讯篇7

  【关键词】转型;冰点;人物;非典型

  概 述

  新闻无法离开人物。新闻就像影子一样难以与人分割。由于人们需要了解身边其他人的生活状态,以满足自己的窥探欲望,并需要从同类当中寻找思想和行动榜样,催生了读者对人物报道的需求。相较于无生命的事实,人的题材更易于唤醒读者的反应,引起关注和思考。同时人物报道更能经受时间的长久考验并能广泛传播,所以媒体都对人物报道厚爱三分。

  受传统观念和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我国新闻界曾一度在极左的泥潭中挣扎,以违背客观规律为代价,臆造出许多脱离实际的“典型人物”,把人“塑造”成了“高、大、全”的“神”。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我国社会朝着价值多元化、结构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社会自主性相对大为增强,价值观念趋势明显多元化。时代的变迁促使受众和新闻媒体都在改变。一方面,随着传媒时代的来临,国内受众对于媒体不再陌生,自媒体也为其积极参与新闻报道提供了平台基础;另一方面,随着向市场经济的发展,媒体竞争更加激烈,媒体开始愈加关注受众群体的趣味和喜好,努力贴近受众,非典型人物报道日渐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角之一。作为始终涌动着改革创新的冲动,始终热情地为新生事物鼓与呼的精品报纸栏目,《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的人物通讯在激烈的历史变革中脱颖而出,它选取普通人“不普通”的命运和生存状态,并以此反映社会真善美及社会变迁,推动民主政治、法治社会、市场经济进程。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及其人物通讯

  在《中国青年报》异彩纷呈的系列专栏专版中,《冰点》光辉耀眼。从1995年至今,从原来的冰点栏目专版到后来扩充的《冰点周刊》,新闻价值取向一以贯之,取得令业内瞩目的成就。1996年,“冰点”栏目获得“中央主要新闻媒介名专栏”称号;2003年,“冰点”被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评为第二届“中国新闻名牌栏目”。多年以来,《冰点周刊》的报道一直在中国青年报读者阅读调查中稳居阅读率前列,在全国新闻界中深受推崇。

  在《冰点周刊》报道的这顶王冠上,人物通讯更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冰点周刊》报道中的人物通讯以“更多地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想法”为新闻报道方针,率先将“平凡人”、“平凡事”作为中央媒体新闻诉求的对象,以“普通人占这个世界的99%,只有赢得平凡,才能赢得世界”作为采写理念,闯出了一条以对“非典型人物”细腻、生动的描述为基点,全面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与变迁,讴歌真善美、抨击假丑恶的新路子。

  《冰点周刊》非典型人物通讯的写作技巧

  曾经的典型性报道中的人物,如同京剧中的脸谱,事迹往往被八股化,远离了人的本性,让人感到可敬但难以接近,也难以引发向其学习的动力思潮。而有些电台、都市报的一些人物报道中,则充斥着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情杀暴力的故事情节,部分创作者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在喧嚣躁动的世界继续释放恐慌焦虑,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这些人物通讯不是让受众阅读思考的,而是让读者厌烦或受刺激的。如何让人物真实地跃然于报道之中,又充分满足读者的阅读兴趣呢?

  《冰点周刊》原主编李大同在《漫话冰点》一文中说:“一个专门刊登长篇报道的栏目,要做到使读者愿意读并持续读下去,有两个最重要的条件:一是选题得当,二是与所选题材相称的内容和最佳的表现手段。”这样的观点,对于人物通讯报道同样如此。经过多年的学习、思考和实践、总结,笔者认为,以下6点写作技巧有力强化了《冰点周刊》人物通讯的可读性、传播力,使其人物通讯具有了非常独特的魅力:

  用精彩故事承载人物。普通的非典型人物的独特经历或遭遇能成为新闻,价值就在于故事的精彩。此外,记者不能自己跳出来描述一个人,比如这人怎么感人或险恶,如此会显得单薄而无说服力、感染力,要用人物自己的行为来举证,因为行为能真实而具体地表现出他的追求和内心,而有效反映人物性格的行为集合就是精彩的故事。此外,精彩故事也是判断被报道人物价值的标尺。选择或写作被报道人物的故事时,不能让读者一看标题就丧失阅读兴趣。

  获得《南方周末》2006年“致敬之年度特稿写作”的是《冰点周刊》的人物通讯《无声的世界杯》。“天下着大雨,6名农民工卷着裤管,打着伞,深夜站在广州街头一个露天大屏幕下,仰着脖子凝神观看正在转播的世界杯。边听广播电台的直播,边看无声的大屏幕。”[1]此文有力地诠释了记者要想刻画出精彩的人物形象,必须在立意上避热就冷,从那些相对不惹人注意的百姓生活中寻找选题,而不是任意拔高和修饰。

  突出表现人物个性。一个非典型人物能够被报道并为读者所乐于接受,重在表现个性。个性化的情节表现个性化的人物,个性化的人物又表现特质主题,[2]而一个人在重大关口所做出的选择最能体现个性,因此要在一个人纷繁复杂的事例中淘得真金,就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精挑细选。

  人物通讯篇8

  【关键词】形神兼备 个性 细节 情感

  人物通讯,是具体而形象地报道各种人物的事迹、经历的一种新闻文体。可以说,任何一家媒体,都不会忽视人物通讯这个体裁。因为人构成了社会,人物的活动构成了事件,事件又构成了时代和历史。因此有人说:你不用费神去解释时代,解释历史,任何一个有理性的读者,都会在记者的人物通讯中品味出一个时代的味道,体会到历史的辉煌或堕落。

  很多记者特别是从事行业性新闻报道的记者,在日常工作和采访中,可能很少接触到重大历史事件或具有重要身份的人物,但通过对身边人物的挖掘和描写,完全可以展现出一个群体的风貌,展现一个群体的风采。

  一、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见“形”更要见“神”,切忌高大全

  我们所采写的人物通讯,多以先进人物为主。他们,展示出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但是无论他们有多么高尚,都是活生生的人,有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有些人物通讯中的人物形象虽然高大,但总让人感到缺少了亲切感和平实感,让人感到现实生活中这种人太少了,可望而不可及,影响了人物的感染力。因此我们笔下的人物首先必须是真实的,他(她)的所作所为,是有思想根源的。我们不仅要写出先进人物做了什么好事,而且要写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让读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仅是罗列一些事实,见“形”不见“神”,是人物通讯的大忌。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杨敏是安徽省泗县交警大队的一位中队长,他的妻子身患癌症生命垂危,岳母因为医疗事故死于上海一家医院,刚刚送走岳母不久,父亲又查出患了肺癌晚期。疲于奔命的杨敏负债累累,但他却一次次地将送上门的“好处费”拒之门外,无数次地无私帮助别人。看起来这是“不合情理”的,但记者许春谯却通过细致的采访,在人物通讯《撼不倒的真情汉子》中,挖掘出了杨敏的内心世界:“这位优秀警察说自己之所以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完全是出于自己这几年来求医问药艰难经历的结果,动机很单纯。这就是:人要有责任心、同情心,能帮的尽量帮……1997年的一个雪夜,他硬是将一位出车祸的驾驶员从变形的驾驶室里撬出来,他自己的手都撬出了血。他说他听到受伤者的求救声就想到了正在求救的妻子,他觉得他救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自己也需要别人帮助……杨敏既是在执行任务,也是在执行良心的召唤;他在帮助别人,也是在期待别人的帮助。警察的角色在杨敏这里朴素而单纯。”

  这样的文字,读过之后,不会觉得杨敏这个先进人物的思想纯粹吗?正是因为他在生活的艰辛中感受到“一些能够主宰别人命运的人麻木而冷漠,没有同情心,没有责任感”,杨敏才可以一次次地监督自己做一名合格的警察。通过许春樵的采访和描写,杨敏这个人物,既是一个尽忠尽职、爱岗敬业的优秀交警中队长,同时也是一个表里如一,热爱家庭的模范丈夫,丰富、感人,可信。丰富的内心世界并不会削弱我们的敬佩之情,反而会让读者觉得可亲可信。只有那些为了达到某种宣传目的,把人“塑造”成“神”的做法,才会让读者产生逆反心理,对通讯的主人翁产生情绪与意志上的对立。不要那么多拔高地描写,只要真实地再现。让新闻人物走下“神坛”,这也是新闻改革在新闻人物写作上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

  二、个性,人物形象的生命所在

  个性,是人物的心理与精神特质,表现在人物的言谈、举止、气质等方面。人物的内在精神,正是通过其个性化的言语和行动表现出来的。抓不住人物的个性,就会千人一面、万人一腔,抓住了个性化的言语、动作,就会使形象凸现,使人物活起来。

  笔者曾采访“江淮十大女杰”、“安徽省十佳女警”、颍上县胜利派出所副指导员王敏。到颍上已是中午,县公安局的同志热情地邀我先去吃饭,并到小饭铺里找到了每天中午都不回家,在那里吃碗面条的王敏,想让她陪我一起。但王敏并没有来,甚至没有出来,仅和只有几步之遥的我打了个招呼。县局的同志有点讪讪地向我解释:“王敏说她吃过了。”当天下午,当我终于在派出所里见到身材矮小、容颜苍老的王敏时,她正在接龟话,见着我,只是淡淡地点点头,又忙着接她的电话去了。县局的同志赶快给有些尴尬的我解围:“王指导,人家记者是专程从省城来采访你的。”她接完电话,这才冲我笑了笑,声音沙哑地说了句:“那所长你们聊吧,我出去了。”

  这就是我和王敏的会面。是她冷漠、不近人情吗?不!她可以在中秋节时放弃与家人的团聚,只为了给一位并不属于她们辖区的老人补办户口本;她可以每天上班提前半小时、一小时,下班晚走一两个小时,宁愿自己受累,也不让群众跑第二趟;她可以默默地照顾一位孤寡老太太十余年……后来,她歉意地对我说:“不是我存心冷落你,真的是觉得自己没做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日后,我在人物通讯《淮北平原上的一棵橄榄树》中,将会面的情形详细地写了进去。我觉得这正好凸现了王敏不居功、不虚伪的朴实的个性。包括我和她的道别:“在离开颍上的那个清晨,一阵敲门声将我唤醒。原来是王敏一大早赶来,专门要陪我上街吃早饭。我感谢了她的盛情,她却讷讷地又有些感动地说:‘我看你太辛苦了。’我感动于她的‘感动’,更感动于她对自己的‘不感动’。一个长年默默奉献的人,对自己的付出已成了习惯,却将他人的一点点‘辛苦’深记于心。我想,这就是王敏的品格。”这篇通讯刊出后,我得到了不少同行的肯定。他们都觉得,王敏的个性鲜明,很有感染力。

  三、少一些主观的陈述,让细节和情节“说话”

  有一些人物通讯,常常是作者出面把人物评价一番,充满了抽象的词句,比如先进人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积极工作、刻苦学习”等,举的例子也是概括性的叙述。这样的通讯,不用采访,在家里整理整理材料就可以完成,会让读者觉得空洞、印象模糊。人物的事迹,变成了观点加注释,这是一种非常不可取的写作手法。

  人物通讯是《中国青年报》的一大特色,很多反映普通百姓人生故事的通讯都在全国产生过巨大的反响,年深月久地牵动着广大读者的心。看看他们的记者是怎样写人物的:五叔五婶是湘西深山里的普通农民。他们有两个成绩优秀的儿子,是他们人生的希望,可贫穷却使孩子的求学路快要走到头了。五婶卧病在床,生命垂危,为了让儿子能继续学业,身高不足一米六的五叔咬紧牙关,披星戴月地苦挣苦熬,变卖了家中能拿得出手的一切。《中国青年报》记者蔡平翻山越岭到了五叔五婶家采访,临走前和同行的人一起凑了点钱交到五叔手中。“五叔的眼睛一下睁得大大的。他没有推辞,抓过钱来,使劲在手里窝来折去,又紧紧握住,从左手换到右手,右手换到左手,嘻嘻笑着,一句话也不说。他实在太需要了!”就这么几行字,传神得让人心酸。这就是细节的力量。在人物通讯中,细节好比是特写镜头,足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对塑造人物性格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有了细节描写,人物才不至于瘦骨嶙峋,人物形象才能丰满,个性才能更加突出。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要写好人物通讯,就要善于展开生活的画面,让人物自己去活动,充分地用事实说话。

  四、要让读者感动,首先自己要投入真挚的感情

  实践证明,在信息传播的同时,记者与读者的感情也在进行传输,读者在阅读新闻作品时,固然受到理性的指导,同时也受到情感和心理的支配。这一点,在人物通讯上体现得最为明显。抽去感情的因素,采访的动力、采访的效果以至作品的感染力都将不复存在,对采访的人和事,自己被感动了,就有写作的冲动,自己的感情也必然被带到笔下,最终被读者所感知。

  很多时候,人物通讯的采写是含着泪水完成的。《中国青年报》女记者蔡平从湘西的深山中回来后,“在火车上又翻开孩子的日记,泪水不自觉流下来……回到北京,很长时间,我无法坐下来写作,打开电脑,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我的记忆里也有几次噙着泪水的采访,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清明节前夕,赴蚌埠市五河县采访县公安局东刘集乡派出所所长陈先家的事迹。陈先家是在处警归来的路上为避让群众而死于车祸的。那几天,我阅读了大量陈先家的事迹材料,听了陈先家事迹报告会,看望了他的老母亲和妻子,到他工作的地方,和他的战友和乡亲们聊天……我看到了太多怀念和遗憾的眼泪。年事已高的老母亲还日日到村头眺望,盼着儿子回来,再喊她一声“妈妈”;同甘共苦的战友梦见了他三次,在梦中还问:“所长不是牺牲了吗?”陈先家说:“没有啊,我治好了。”战友笑啊笑啊,就笑醒了……整个采访都是在感动和泪水中完成的,回来后我写出了通讯《生命如歌》。“四月是东刘集最美的季节。田野里满眼金黄色的油菜花开得正旺,轻快地掠过我们的视野。路旁,不时可见繁花满枝的果园,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清香。我不由地想:当在奔走在乡间的陈先家看到这样如画一般的景致时,他一定会对这块土地更深地眷恋、更深地热爱吧!可惜,他逝去在那样的一个萧瑟的深冬里,没能赶上看到今年盛开的桃李……”通讯在报纸和杂志上刊发后,在当地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县委宣传部的同志给我打电话说,很多人是流着眼泪读完这篇通讯的,蚌埠市一位读者还专门写了读后感《第一次,我的眼泪落在报纸上》。今天,当我重读这篇通讯时,仍能感受到当时心中那种无言的感动。

  的确,为了塑造好人物形象,记者必须满怀深情地投入生活,细心地观察、体验,有所发现,并为之激动,这样写出的作品才情真意切,引起读者广泛的共鸣。

  (作者单位:安徽省消防总队防火监督部)


标签:人物通讯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