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 > 正文

沙尘暴阅读答案 沙尘暴阅读答案篇1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0-31 16:57:40 分类:科学 浏览:114


  沙尘暴阅读答案篇1

  (1)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两大盆地是:________盆地、________盆地。

  (2)西北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地理区域有: ________ 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

  ________高原和________平原。

  (3)说明图5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

  (4)指出图6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5)在图7显示的450年间,沙尘暴发生次数的变化呈现出________的规律。在明王朝灭亡时,沙尘暴约发生了 ________ 次。

  【参考答案】(1)塔里木;柴达木。(2)准噶尔;黄土;华北。(3)干旱、半干旱(缺水),沙漠(荒漠和黄土)广布,植被稀疏。(4)沙尘暴主要集中在冬末和春季(2、3、4、5月)。(地表)增温快、表土(地表)疏松(和植被稀疏),降水少,大风天气较多。(5)(一定的)周期性(起伏、节律、震荡、波动等);12 。

  作为一道地理学科内综合题,本题知识面广,考查了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读图析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突出了时代性,关注了“沙尘暴”这一社会热点问题。

  【解题思路及错因分析】作为一道地理学科内综合题,考生在解答题目时除了要能读出、读懂地图中给出的各种显性和隐性条件外,还要求考生掌握区域地理知识、自然地理知识、人文地理知识及相关的历史知识,并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

  在解答第(1)、(2)两题时,考生应观察图5中箭头代表沙尘暴活动的路径。从学生答题情况看,这两小题虽得分率较高,但也有不少考生答题不很理想,错误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审题不清,未按规定路径应答;二是对中国主要地形区的空间位置认识不清,出现“张冠李戴”的答案;三是错别字较多,造成不必要的扣分,如“噶”写成“葛”、“格”,柴写成“才”等。

  在解答第(3)小题时,首先要在图5中读出阴影部分代表强沙尘暴多发区:集中在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北部、内蒙古西部等地区,即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是最大的自然地理特征。试题要求回答的是地表环境的总体特征,需要从气候、植被、地表形态、景观、土壤、水文等多方面去综合分析。从考生答题情况看,失分主要原因是由于地表环境的特点回答不够全面而致。另外,部分学生因在图上读不出强沙尘暴分布地区,错误回答了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地区的地表特点。

  第(4)小题解答首先要了解四季的划分方法。在气候统计上往往把3、4、5月定为春季,6、7、8月定为夏季、9、10、11月定为秋季,12、1、2月定为冬季。从图6中显示沙尘暴出现最多的三个月是3、4、5月,即春季,另外2月份也较多,即冬末也易暴发。同学们往往因季节划分不清,答成冬季、春夏、夏季,或只答3月、4月等具体月份。春季沙尘暴多发的自然原因分析,是本大题得分率最低的题目。该题要求考生综合分析引发沙尘暴的自然原因,需要从气温高低、降水多少、风力强弱、植被稀疏程度、地表疏松状况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而考生因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偏弱,回答不够全面或答不到要点;有些考生则因没有看清题意,从人为原因来分析沙尘暴的成因而造成失分。

  第(5)小题要求考生根据图7概括出沙尘暴发生次数的变化规律。部分考生观因察不够仔细、全面,只看局部不看整体,写出了错误的答案,如:减少、下降、高低、上下、心电图式等规律。另一问题则要求考生回答明王朝灭亡时,沙尘暴发生的次数是多少,解题的关键一是知晓时间,二是会看坐标统计图。作为文科学生,多数学生知道明王朝灭亡时间,但此问题出现在地理题目上,并且要求在图上读出沙尘暴发生的次数,部分学生就束手无策,这说明平时不注重读图、析图能力的训练。

  【复习启示】

  1.注重双基知识的归纳和整理。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反映,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犹如“空中楼阁”。考生在复习中一定要注重双基知识的强化训练,如对一些重要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的记忆,对一些重要地理特征的归纳分析,对一些重要地理规律的理解和剖析。在此基础上应当全面系统地疏理教材的知识体系和相互联系,将零散知识串成串,联成线,形成一个脉络清晰的知识网络体系。

  2.注重初高中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地理事物和现象均发生在一定的区域环境中,高考综合试题的特点是将区域地理的区域环境特征与系统地理的基本原理加以有机结合。因此,复习中应特别加以关注这一问题,如在复习“人类的生产活动”时,首先应了解涉及国家的地理概况,诸如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再复习巩固各种农业地域类型和工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沙尘暴阅读答案篇2

  一、天气与气团

  【知识精讲】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大气的物理状况,一般指2~3天内某地的大气变化。描述天气特点时学生应从天气现象和天气指标两方面来考虑。天气现象指风云雨雪、冷暖干湿的变化;天气指标指气温、气压、风向、风速、湿度的变化等。

  气团是大块性质均匀的空气,是影响天气的基本因素。在单一气团的控制下,天气稳定。按照经过地区的温度,气团可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譬如,冬季影响我国天气的极地大陆气团是冷气团,故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具有冬季寒冷干燥的特点;夏季影响我国天气的热带海洋气团是暖气团,故季风气候区具有夏季高温多雨的特点。

  【方法总结】

  分析天气特点的关键是信息解读。如根据气团的冷暖可推知气温的升降,根据海陆位置可推断降水的多少,根据海拔高度可推断气压和太阳辐射的变化,根据纬度可推断气温的高低,根据天气系统的类型可推断云雨区的位置及降水特点,根据等压线疏密及排列可推断风速、风向的变化等。

  【经典回放】

  (2013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

  分析:根据材料,该地区冬季(1月)平均气温较高,达13.6℃;根据图示,攀枝花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该地天气晴朗,少云雨;根据河谷位置,可推断该地风力小等。

  答案: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

  二、气压系统

  【知识精讲】

  气压系统分为高压系统和低压系统。在高压控制下,天气以晴朗为主;在低压控制之下,天气多阴雨。譬如,台风是一种低压控制下的天气现象,而伏旱是高压控制下的天气现象。

  据时空特点分析,温带气旋主要活跃在春秋季节,对我国北方地区天气影响较大;热带风暴活跃于夏秋季节,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天气影响较大;伏旱主要出现在长江流域,7月份最为明显。

  【方法总结】

  [JP2]气压系统有多种图像载体,学生阅读相关示意图时应关注大气的水平、垂直运动方向,风向,气压数值的变化,据此判断南北半球和气压中心属性;阅读相关天气符号图时应注意数值排列对比,确定云雨区的位置;阅读相关统计图时应根据气压、风速变化,推断气压中心类型和天气;阅读相关遥感影像时应根据云雨带的位置和大气的运动方向,判断气压中心类型,如北半球气压中心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的为高压系统,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的为低压系统等。[JP]

  【经典回放】

  (2013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卷Ⅰ)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下图,完成(1)~(3)题。

  A.偏东风[WB]B.偏南风

  C.东北风[DW]D.西北风

  (2)气象部门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A.14日14时[DW]B.14日19时

  C.15日4时[DW]D.15日11时

  (3)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A.华北平原,3、4月份

  B.四川盆地,1、2月份

  C.黄土高原,10、11月份

  D.东南丘陵,4、5月份

  分析:(1)甲地位于低压中心L东侧,且14日6~9时低压中心距离甲地较远。根据甲地附近南高北低的气压形势,可推断该地区以偏南风为主。故正确答案为B。

  (2)从14日6时的气压形势图来看,甲地降水过程主要受东移的低压中心L的控制。L东移的速度是200千米/天,且据图可推算出甲地与L中心的距离在130千米左右,则15小时左右L中心到达该地,暴雨开始的时间应该是14日21时左右。故正确答案为B。

  (3)图示区域气压形势为南高北低。3、4月份,华北地区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势力仍很强,气压北高南低;1、2月份为冬季,四川盆地北部气压高,南部气压低;10、11月份,黄土高原地区天气渐凉,北方冷高压势力渐强;4、5月份,东南沿海副高势力渐增,且向北推移。正确答案为D。

  答案:(1)B(2)B(3)D

  三、锋面系统

  【知识精讲】

  锋面系统包括冷锋、暖锋及准静止锋。冷锋过境时风速加快,云层加厚,经常有雨雪天气;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暖锋过境时常出现连续性降水;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上升,气压降低。准静止锋控制地区易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锋面系统控制地区会出现一些灾害性天气现象,如寒潮、暴雨、沙尘暴等。

  冷锋四季都有活动,但以冬半年为主,在我国活动范围广。暖锋主要在夏半年活动,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较多。影响我国的准静止锋有导致长江流域出现梅雨(6月)天气的天气系统,云贵高原的昆明准静止锋,北疆的天山准静止锋,后两者主要活动于冬半年。

  【方法总结】

  判断锋面类型有多种方法。第一,根据移动方向来判断。由高纬向低纬移动,一般为冷锋;由低纬向高纬移动,一般为暖锋。第二,根据天气符号判断,三角符号表示冷锋,半圆符号表示暖锋。第三,根据雨区位置、降水特点来判断。降水区位于锋后的为冷锋,降水区位于锋前的为暖锋。第四,根据天气现象判断。导致狂风暴雨的一般为冷锋,导致连续性降水的为暖锋,导致长时间阴雨连绵的为准静止锋。第五,根据自然灾害判断,导致寒潮的为冷锋,导致梅雨的为准静止锋等。

  【经典回放】

  (2013年高考江苏地理卷)下图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

  [TPY13.TIF,BP]

  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

  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

  C.丙地晴朗,受反气旋影响

  D.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

  分析:甲地位于冷锋后,易出现阴雨天气;乙地位于暖锋后,暖锋降水发生在锋前,故该地无降水现象;丙地受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天气晴朗;丁地等压线稀疏,风力小。故正确答案为A、C。

  答案:AC

  四、锋面气旋

  【知识精讲】

  锋面气旋是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冬半年活动最为频繁。处于锋面气旋不同位置的地区,天气特点不同。冷锋经过区域,受冷锋控制;暖锋经过区域,受暖锋影响。

  【方法总结】

  判断锋面气旋中各锋面的属性有下列技巧:第一,根据风向判读。根据风向的偏转可判断南北半球,进而根据气旋整体的旋转方向可确定锋面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即向高纬方向运动的为暖锋,向低纬方向运动的为冷锋。第二,根据所在半球判断。根据南北半球可直接确定锋面气旋的旋转方向,而锋面气旋的旋转运动决定锋面的移动方向,据此可确定锋面属性。第三,根据雨区分布判断。冷锋的雨区在锋后,暖锋的雨区在锋前,据此可直接确定锋面属性,进而根据锋面气旋整体的运动方向确定南北半球。

  【经典回放】

  (2013年高考安徽文综卷)下图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TPY14.TIF,BP]

  (1)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

  (2)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

  分析:(1)根据等压线数值确定气压高低变化,结合地理位置明确数值空间变化。等压线的疏密反映风力大小,图示区域中部气压较低,等压线稠密,而西南和东南气压高,等压线稀疏。

  (2)该气象灾害处于冷锋控制范围,时间是4月6日,地理位置是我国西北部,据此可推断为沙尘暴。春季,北方地区气温升高,蒸发旺盛;冷锋控制,西北风势力强;由于该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多上升气流,易形成扬沙天气。

  答案:(1)西南和东南部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

  (2)沙尘暴。天气条件: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冷锋锋前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气旋势力强、气流上升,形成扬沙;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大范围沙尘暴。

  五、识别天气图

  【知识精讲】

  阅读天气图是学生必备的技能,天气图通过天气符号、等压线、经纬度等信息反映天气变化。

  【方法总结】

  阅读天气图一般分为四步:第一,明确时空背景,也就是图示反映什么地区什么时间的天气变化;第二,明确图中有哪些天气系统,是高压还是低压,是冷锋还是暖锋;第三,根据特定时间的天气形势确定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如北半球冬半年天气系统经常向低纬、向海洋移动;第四,根据天气系统确定某地区天气特点。

  【经典回放】

  (2013年高考北京文综卷)图(a)为某日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b)显示④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

  [TPY15.TIF,BP]

  A.①比②风速大[DW]B.①比③云量少

  C.②比③气压低[DW]D.②比④气温高

  (2)锋面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

  A.上午[DW]B.下午

  C.傍晚[DW]D.夜间

  分析:(1)②处的等值线比①处密集,故②处的风速比①处大;①被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以晴朗天气为主,③被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以阴雨天气为主,故①比③云量少;低压系统中心气压最低,C选项错误;④受暖气团控制,②位于冷锋后,受冷气团控制,所以④处的气温比②处高。故正确选项为B。

  (2)锋面通过时④地应吹偏西风,从图(b)中可以看出12点之前为偏西风,故选A。

  答案:(1)B(2)A

  六、变式训练

  1.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与中山站相比,昆仑站所在的地点

  A.年降雪量较大

  B.气压较高

  C.年太阳辐射较强

  D.年均风力较小

  2.下图为某气象台的墨西哥湾邻近海区飓风近地面天气形势图。此时降雨集中分布在飓风东北部的主要原因是

  [TPY16.TIF,BP]

  A.气流上升速度快[DW]

  B.形成锋面雨

  C.凝结核多[DW]D.气温较低

  3.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

  A.副极地低压带

  B.西风带

  C.副热带高压带

  D.东北信风带

  4.导致该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A.反气旋、冷锋

  B.反气旋、暖锋

  C.气旋、冷锋

  D.气旋、暖锋

  5.影像中部显示的是该沙尘暴的

  A.中心区,沙尘扬升

  B.边缘区,沙尘扩散

  C.中心区,沙尘沉降

  D.边缘区,沙尘沉降

  6.根据材料和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了一次暴雨过程。下图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根据材料,昆仑站距离海洋较中山站远且位于南极大陆内部地区,可推断该地年降雪量小;昆仑站位于南极最高点附近,由此可推断该地气压低;昆仑站的纬度较中山站高,则年太阳辐射较少;中山站位于海陆过渡地带,故风力较昆仑站大。故选择D。

  2.A飓风是低压强烈发展的结果。天气形势图中东北部等压线密集,表示气压梯度大,风速较快,即气流上升速度快,云雨多。故选择A。

  3.B根据我国沙尘暴经常出现在华北、西北地区,可推断沙尘暴发生的位置在中纬西风带。故选择B。

  4.C根据卫星影像中云层较厚,可推断为气旋系统;沙尘暴是冷锋活动的产物。故选择C。

  5.A据图可知沙尘逆时针旋转,并与云层接近,而云层是大气上升运动的结果,由此可推断沙尘暴位于气旋中心附近,而且还在上升。故选择A。

  6.(1)低与成都相比,银川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湿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接近冷气团的源地;成都北侧的山脉削弱了冷空气的势力,且热岛效应较强。

  沙尘暴阅读答案篇3

  关键词:地理学习能力;评价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9-017-2

  一、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内涵

  在地理教学中,学生的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实践与应用能力及创新和创造的意识。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以技能、能力培养要求带知识”,更加突出地理教学对学生技能、能力培养的关注;同时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三个要求合为一体。在能力方面,使学生通过地理学习过程,逐步培养对地理环境和地理图像的观察能力,通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加以认识、理解和想象的能力,运用地理科学思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合作开展野外地理考察和社区地理调查的能力等。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求得知识的能力,寓学法指导于教学过程中,不断促进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持续提升。在讲述具体地理知识的同时,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教材,如何问答设疑,如何读图和绘图等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学会自己寻求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本领。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地理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创新实践的积极性,备加关注那些爱幻想、爱标新立异、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充分挖掘其“异想天开”中的合理因素,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通过延时评价、个性评价,启迪学生智慧,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促使学生由维持性的学习转变为创新性的学习,智能化、创新化的实践活动。

  二、促进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策略

  在地理教学研究中发现,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适时开展延时评价、个性评价,尤其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相互评价,这有利于构建起双向的、活泼的、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和对学习负责的精神,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不断发展。

  1.延迟评价,保持学生思维能力持续性

  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的、独特的、有创意的见解往往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即所谓的“顿悟”和“灵感”。倘若过早的对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问题的回答给予终结性的评价,势必扼杀了其他学生创新和发散思维的火花。运用延时评价,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更好的创新灵感,共同经历成长历程。

  例如在执教《中国的工业》时有这样一段探究对话:(节录)

  对照插图,对煤炭、石化、电力、钢铁等工业基地的分布进行讨论后。

  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分布?影响工业基地分布的因素有哪些?(短时的静场。沉默。)

  生甲(试探性地):资源因素。比如,电力基地要建在有水资源或有煤炭资源的地方。

  生乙:对!钢铁厂要办在铁矿多的地方;石化厂要办在有石油、天然气的地方。

  生丙(疑惑地):不是吧?上海的宝山钢铁公司,它的矿石、煤炭就是从外地运进去的。

  师:那么,这是――

  生丙:市场因素。

  生戊:我要补充,工业建设还要考虑交通运输,如上海钢铁基地就利用了海洋运输……

  生丁:还充分利用了长江内河航运的黄金水道。

  生已:这是交通因素。

  师:同学们,今天本课最为精彩的内容都让你们自己研究出来了啊,你们真聪明!

  这是一个根据地理事物信息,通过归纳、抽象、概括等探究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基本规律的例子。上例中,生甲归纳出“资源因素”,这显然是一个成功的突破,但后来,学生思维趋向同一,进入了定势的思维通道。这时,冷场,沉默,并非思维静止。沉默中,孕育着爆发,孕育着探究性活动的新的突破。当探究性思维活动尝试着新的突破时,当学生“试着在别处挖洞”时,课堂出现冷场,老师不要急于暗示、“诱导”,而应实施“延迟评价”,保持学生思维能力的持续性。

  2.个性评价,重视学生优势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

  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是彼此独立、以多元形式共存的一组智力,即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学习能力。对此美国成功心理学大师克里夫顿把人的“成功”定义为“最大限度地的发挥人的优势”。人的学习亦应建立在自己优势的学习能力上。

  “在哈佛的课堂,是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的。”这就是哈佛的魅力所在。答案尚且不求唯一,何况我们面对不同个性、不同基础的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而言,有的学生自然观察能力比较强,有的学生分析地理现象、把握、再现能力较强,地理教学除了培养学生掌握一般学习能力,形成地理学科所独有的学习与初步研究的能力外,还要帮助学生发现他们的学习优势,并促使这一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学习成就或和理想的发展结果发现。

  例如我校教师在《区域划分》时如下设计教学过程:(节录)

  [活动设计]尽量引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尺度划分区域:

  (1)让1小组学生将班级划分成若干区域,谈谈划分的方法。

  (2)让2小组学生将同一年级划分成不同的区域,说出划分依据。

  (3)让3小组学生将学校划分成不同的区域,说出划分依据。

  (4)读图,说出每个同学是根据什么来描述自己所在的区域的。

  课堂评价时关注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笔记、交流摘记等活动过程中的“点”,老师在鼓励与修整中,将学生的“点”串起来,绘就他们学习的轨迹,并成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骄点”和“亮点”。运用个性评价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让多数同学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长处,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交流甚至是创造学习地理的过程,通过这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和广度,发展自己的潜能和潜智,不断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发展。

  3.自我、相互评价,在交流中使学习能力得到持续发展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程评价是为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和自我教育功能,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的状况,提出改进计划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在《认识沙尘暴》教学中,有这样的片段:

  师:通过同学们的研究,大家对沙尘暴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在同学们研究的同时,老师也进行了研究。大家看一下我的研究结果。

  大屏幕展示文字内容,题目《沙尘暴并非百害而无一利》。

  学生很惊讶地看着屏幕。

  [很多学生没想到沙尘暴还有有利的一面,一些媒体也只注意宣传不利影响,所以老师选择展示这一研究内容吸引了学生,充分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师:看了老师的研究结果,你们有什么感想?

  生:原来沙尘暴也有有利的方面。

  师: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应学会从多角度看问题,把不利的因素利用好,也会转化成有利因素。

  师:通过我们认真的研究,现在我们对沙尘暴已经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土地沙化已经成为我国最严重的环境问题。那么为了防止沙尘暴的继续肆虐,我们作为学生应该怎么做呢?

  生1:爱护花草树木,不破坏生态环境。

  生2:多做沙尘暴的宣传,让大家知道沙尘暴是怎么形成的,自觉的保护环境。

  生3:还应该让大家知道沙尘暴的危害。

  师:总之一句话:让多样生物永在,愿地球环境更美!谢谢同学们这些天来付出的辛勤努力!相信大家将来会在保护环境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了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将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巧妙的融为一体,而且使得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在这节课都得到充分锻炼和发展。学生本人从评价中学习,不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地理思维能力。这时,评价就实现了从选拔、甄别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功能的转变。

  三、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发展的教学评价应具有的特点

  1.鼓励性。

  富有鼓励性,启发性的课堂评价,无疑会给学生的学习注入兴奋剂。“相信你能行”、“夸夸你自己”、“你的意见很有创意”等评价用语,会释放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习成为一种充满快乐、富有成就感的趣味性活动。

  2.递进性。

  明智的教师往往善于给课堂“升温”。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要给学习困难的学生一个表现的机会。如:你能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叙述一下亚洲的地理位置吗?

  结合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适时送上一句“你第一次叙述这个问题就比较正确,很不错。”等到课堂教学达于高潮,教师的评价用语也达到“高温”。比如一句“你的读图能力很强,进步很快”,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成就感、满足感。

  3.导向性。

  作为教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负有引导的责任。“你分析得不错,但应该注意地图的整体性”,“你思考很深入,让我们再来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好吗?”这些句子语重心长,比盲目的“很好!对极了!”更有益于保持学生学习的持续性。

  4.复合性。

  沙尘暴阅读答案篇4

  一、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地理试题分析与评价

  (一)考点分析

  (二)试题结构

  本卷地理学科满分100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考查赋分比为9∶16。区域地理的考查体现为将区域空间作为考题载体,考题设问实质上仍是考查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与往年大纲卷比较,本年度总体命题走向如图1所示:

  本卷第Ⅰ卷选择题部分设置了11道选择题,合计44分。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第36、37题为必答题,合计46分;与往年大纲卷相比,增设了选做题模块,要求考生从第42、43、44题中任选一题做答,每题10分,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给分。

  (三)试题评价

  今年的试题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考题设计突出对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无偏题怪题;第二,考题在难度设计上呈梯度上升趋势,这在第Ⅰ卷选择题部分表现最为明显,但考题难度总体不大,没有出现高难度题目;第三,考题题干图文信息的设计简洁明了,部分题目的题干设计生活气息浓郁,彰显了地理贴近生活的学科特点;第四,考题突出对考生地理技能和地理思维的考查,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二、2016年高考备考启示与应考策略

  (一)及时调整备考与应考策略

  面对一份“难度降低”的试卷,考生更应细心作答,一些习惯用攻克难题“拉分”的考生必须及时调整应考策略。首先,慎用“题海战术”。“题海战术”重在训练答题速度和应对难题的能力,如今这两项能力已经在高考中被弱化。其次,提防“答题马虎”。一些喜欢做难题的学生,有时爱犯马虎的毛病,以往可以通过解答试卷中的难题把分数追回来,甚至与普通学生拉开差距,但如今试题难度下降,靠解难题追分的可能性已大大降低。综上所述,眼下最实在的应考策略,不外乎“步步为营”,扎扎实实地掌握好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并训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备考要点

  1.夯实主干知识,构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针对考题难度的调整,教师在教学和带领学生复习时应立足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如图2)的“建构”,指导学生弄清、弄透基本原理、规律与理论,“以不变应万变”,进而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对学科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的考查是历年高考常见的考查方式,对此进行专项训练非常重要。下面的题组就是典型的知识迁移题例。

  [题例](2015年新课标全国Ⅱ卷)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图3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4~5题。

  4.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

  A.16时~17时 B.17时~18时

  C.18时~19时 D.19时~20时

  5.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大气逆辐射减弱

  [参考答案] 4.C 5.B

  [题例分析]本题组看似考沙尘暴,实则考查冷锋天气系统知识。强沙尘暴属于冷锋系统,从其过境前后的天气要素变化(如图4)不难看出二者的联系:当强沙尘暴经过时,冷气团迅速代替暖气团,气温迅速降低,气压迅速升高,读图可以看出18时~19时气温、气压变化最剧烈,由此可以判断该时间段是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气温水平差异增大,水平气压梯度增大,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大气逆辐射增强。

  2.强化地理学科技能,训练地理思维。新课标卷在命题立意上重能力考查,轻知识堆砌。考题对考生四个方面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即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前些年的大纲卷在这些方面已有所体现。单纯靠“记”“背”大量地理知识、简单积累知识的考生在应对新课标卷时将会“吃亏”,他们在答题时通常会将所记住的大量知识点简单地罗列出来,而往往所答与考题实际的设问关联不大甚至完全相背。于是考生中出现了“复习无用”论,部分教师甚至也对该不该下力气复习和强化基础知识产生了怀疑。笔者以为,主干基础知识的复习是不可或缺的:失去了基础,所谓的能力培养就失去了本源,更别说对学科知识“高屋建瓴”的驾御了。问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基础知识以后如何指引学生学以致用。笔者以为,强化学科技能,培养学科思维是重中之重。下面以考题为证。

  [题例](2015年新课标全国Ⅱ卷)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5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1)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6分)

  (2)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6分)

  [参考答案](1)特点(3分):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或西南高,东北低)。理由(3分):引水口在西南部,出水口在东北部;或灌渠多呈西南―东北走向(答出其他合理理由亦可得3分)。(2)问题(2分):泥沙淤积。原因(4分):黄河水含沙量大,引水入灌渠后流速变缓,泥沙易沉积。

  [题例分析]这道题看似平常,参考答案寥寥数语,但仔细分析可知,该题的地理思维量很大,真正考出了“地理味”。本题第(1)问按常规设问,但分析本题题干中的图文信息却颇有味道:认真研究题图,考生必须明白图中的总干渠和总排干渠分别具有怎样的作用(总干渠主要是引黄河水进灌区,总排干渠则是将灌溉退水排入乌梁素海),如此方可结合文字材料“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作答,一气呵成,给出正确答案。回答第(2)问时须扣紧“维持灌渠功能”这个题眼作答:灌渠的功能主要是输水、排水。遗憾的是许多考生把本题答成了“河套平原面临的问题”,于是回答“干旱缺水”“盐碱化”“荒漠化”的考生大有人在,以致严重失分。部分考生虽然意识到了是“泥沙淤积”的问题,但在简述原因时因为没能根据图文信息推导出“黄河水引入河套平原后由于地势变缓、水流速度下降造成了泥沙沉积”,丢分也很严重。这道题满分12分,全区考生解答这道题的平均得分约为3.9分,得分分布呈金字塔形,即得0~2分的考生比例最大,往高分渐次缩减。这与正常得分分布的纺锤形(即“两头小中间大”)大相径庭,可谓严重畸化。全区将近12万份考卷,这道题的0分卷有2万多份,这可以说是非常惨痛的教训。当然,在这一片“惨淡”中,我们还是惊喜地看到了200多份满分卷,说明这些考生已经具备深刻而清晰的地理思维能力。笔者认为,尽管这道题考生的得分率较低,但不失为好题,因为对于真正学到了地理本质的考生来说,该题达成了较好的区分度。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该题应该可以成为全卷的最大亮点。此处有一则不得不说的“花絮”:评卷过程中,适逢考题命题专家现场调研,与专家交流得知,这类考题会是今后命题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能不引起重视吗?

  3.立足生活,善用他山之石以攻玉。地理不仅非常贴近生活,同时又经常与其他学科交叉,这就要求学生同时具备生活眼光和较为广杂的知识涉猎,尤其是自然科学知识。新形势下的地理高考也体现了这一点,在今年的考题中,就有下面三个题组为证:

  [题组1](2015年新课标全国Ⅱ卷)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图6示意M国的位置。据此完成6~8题。

  (第6、7题略)

  8.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00~12:00和14:00~18:00作为工作时间,在M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地时间的( )。

  A.8:00~9:00 B.11:00~12:00

  C.14:00~15:00 D.17:00~18:00

  [题组2](2015年新课标全国Ⅱ卷)圣劳伦斯河(图7)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图8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9~11题。

  (第9题略)

  10.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

  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

  11.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 )。

  ①加深河道 ②绿化河堤 ③分段拦冰 ④拓宽河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题组3](2015年新课标全国Ⅱ卷)36.(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止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图9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第(1)(2)题略]

  (3)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6分)

  (4)指出因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而可能获益的我国主要工业部门。(4分)

  [题组1]和[题组3]是针对我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劳务输出日益繁多的大背景呈现的考题,贴近现实生活。据说[题组3]第(3)题的设问让身在尼日利亚的中国工人深受感动,工人们通过致电大使馆向教育部表达了谢意。而[题组2]中的第10题涉及“水流速度快慢与河流结冰封冻的关系”,这需要一定的物理与生活常识,题图中的水电站是破题的关键所在;第11题的减少凌汛危害措施让人联想到大量破碎的冰凌拥挤在河道江面上往下游流动,恰如汽车拥堵的道路,需要采取拓宽道路、分流管制等措施加以整治。这就是生活中常见场景在考题中的体现。针对此类考题,考生在答题时应立足生活,善用他山之石以攻玉。

  4.规范答题习惯,提高语言表述能力。高考不是考考生“会不会”知识,而是考考生能不能“答对”问题。“会”而答不“对”是拿不到考分的。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规范答题思路、规范答题步骤、规范表达方式。

  怎样做到这一点呢?首先要求教师养成严谨的教学作风。在平常教学或进行习题讲解时,教师的教学语言要严谨,务必做到措词准确、精确,而不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解题时注重条理,体现思维过程。其次要求教师多引导学生注意自己回答地理问题时的因果关联性,使学生能够形成“由因及果、逻辑明了”的答题思路。最后要求学生将答案落实在纸面上时,能够做到表述规范且书写规范。

  规范的训练还会影响到考生的做题细节。例如考生在答选做题之前,要求必须在答题卷上用2B铅笔对所选题号作相应填涂,否则会出现扫描机器无法识别的情况。从评卷情况看,有6 900多名考生没有按以上要求作答。所以说,规范训练的成效会体现在整份试卷的每一个细节上。

  沙尘暴阅读答案篇5

  阅读下面的画图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背景

  人类破坏森林的速度与数量是惊人的。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使我国本来就不多的森林资源遭受严重破坏。火灾、虫灾等也加剧了对森林的破坏。在我国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本来就不高,贫穷的西北人民还想靠挖甘草、搂发菜、开矿发财,这些掠夺性的破坏行为加剧了这一地区的沙尘暴灾害。裸露的土地很容易被大风卷起,进而形成沙尘暴甚至强沙尘暴。

  这些资料都显示:我们遭遇的沙尘暴其实就是因为人类过度的砍伐森林而造成的。而乱砍树木不只会造成沙尘暴,还可能造成泥石流、全球变暖、动物灭绝……要用树木的地方非常多,比如,一次性筷子、报纸、家具……我们砍伐一棵大树只要几秒钟,但是一棵小树苗如果要长成苍天大树,要用多少年的时间呢?

  世界上原本丰富多彩的生命没有了,只剩下一片荒地,地球失去了美观,不再丰富多彩。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人类有责任保护自然,抢救自然,弥合自然的创伤。人类也应该学会不断成长。

  核心立意

  画面上反映的是森林被毁,环境被破坏的令人触目惊心的现象。其实质就是告诉人们要保护环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这是一个常见的、热门的、人人有感受的话题。

  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与大自然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而自然不是抽象的,它是由一片片森林,一条条河流组成的,破坏植被,污染河流,这就是在直接毁坏自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自然环境被破坏了,人类又怎能独善其身?所以人类应自觉地承担起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责任。

  学生可从多方面入手来写这个话题。可从森林被毁的原因入手,抨击人类的贪婪;可从有识之士奔走呼告,新闻媒体公开披露入手,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可以从破坏森林引起的严重后果入手,来警示人们;可从个人的环保行为写起,也可以写别人的环保行为;还可以写一个国家及全人类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高山仰止·阅读经典】

  离太阳最近的树

  毕淑敏

  三十年前,我在西藏阿里当兵。 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五千米,冰峰林立,雪原寥寂。不知是神灵的佑护还是大自然的疏忽,在荒漠的皱褶里,有时会不可思议地生存着一片红柳丛。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经历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

  到藏区巡回医疗,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一天,司务长布置任务——全体打柴去! 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高原之上,哪里有柴?! 原来是驱车上百公里,把红柳挖出来,当柴火烧。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我说,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山,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这个账吧!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斧,便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它的根像一只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我很奇怪,红柳为什么不找个背风的地方?生存中也好少些艰辛。老兵说,你本末倒置了。不是红柳长在沙丘上,是因为有了这棵红柳,固住了流沙。随着红柳渐渐长大,流沙被固住得越来越多,最后便聚成了一座沙山。红柳的根有多广,那沙山就有多大。 啊,红柳如同冰山。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却埋在地下。 红柳的枝叶算不得好柴薪。它们在灶膛里像闪电一样,转眼就释放完了,炊事员说它们一点后劲儿也没有。真正顽强的是红柳强大的根系。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黏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一旦燃烧起来,能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量,好像把千万年来,从太阳那里索得的光芒,压缩后爆裂出来。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 把红柳根从沙丘中掘出,蕴含着可怕的工作量。红柳与土地生死相依,人们要先花费几天时间,将大半个沙山掏净。这样,红柳就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这时需请来最有气力的男子汉,用利斧将这活着的巨型根雕与大地最后的联系一一斩断,整个红柳丛就訇然倒下了。

  连年砍伐,人们都先找那些比较幼细的红柳下手,因为所费气力较少。但一年年过去,易挖的红柳渐渐绝迹,只剩那些最古老的树精了。掏挖沙山的工期越来越漫长,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于是人们想出了高科技的法子——用炸药! 只需在红柳根部,挖一条深深的巷子,用架子把火药探进去,人伏得远远的,将长长的药捻点燃。深远的寂静之后,只听轰的一声,再幽深的树怪,也尸骸散地了。

  我们餐风宿露。今年可以看到,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眶,怒向苍穹。但这触目惊心的景象不会持续太久,待到第三年,那沙丘就烟消云散,好像此地从来不曾生存过什么千年古木,堆聚过亿万颗沙砾。听最近到过阿里的人讲,红柳林早已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烟消灰灭了。

  有时深夜,我会突然想起那些高原上的原住民,它们的魂魄,如今栖息在何处?会想到那些曾经被固住的黄沙,是否已飘洒到世界各地?

  【点 评】

  为了生存,人们毁灭了生命力极其顽强的红柳,毁灭了可以防风固沙的红柳,毁灭了高原上原住民魂魄的栖息地,这是人类的罪恶,是人类自私的表现。结尾发人深省。

  【热身演练·热点话题】

  阅读下面的画图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津

  画面的主体是一棵大树,大树的浓阴下有两棵小树。大树是“实”的,但它只是主体,并非主题或寓意。它的象征义是“虚”的,即溺爱,才是真正的主题。细心的学生只要留意到大树树冠的形状像个倒置的“心”形,注意到小树的矮小、弯曲,是不难得出答案的。此题的主题或寓意可概括为:“大树以自己的高大荫庇小树,反而妨碍了小树的成长。作者借以讽喻当今社会中因过度呵护溺爱而导致的弊端。”

  沙尘暴阅读答案篇6

  关键词:天气与气候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099-01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分析天气、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熟悉天气符号,能看懂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图。

  (2)过程与方法:利用生活中描述天气气候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天气、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用错误教学法加强学生对天气符号的记忆;以“争当天气预报员”的活动检验学生对天气符号的掌握情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用实验的方式告知学生风雨雷电就在我们身边,同时希望能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实验、尊重实验事实的科学素养;希望利用天气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2.1 教学重点

  (1)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区别。

  (2)学会阅读简单的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图。

  2.2 教学难点

  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区别。

  2.3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用实验让学生感悟大气现象;联系生活,使学生感知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并使知识易于理解;利用对比的方法,发现两个概念的区别;用活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检验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对地理事件的分析能力;用“错误教学法”加深学生的印象;总之调动学生的每一个感官参与课堂教学,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同学们,老师有疑问有困难,请大家帮帮我:平时我们都有晒衣服的经历,作为好奇的我想知道衣服中的水到哪去了?你能告诉我吗?

  讲授新课。

  3.1 神秘的大气

  实验:触摸刚取出的冰冻的矿泉水瓶,五分钟后再次触摸,你发现了什么?空气中的水会让地球充满生机,它会诱发哪些大气现象?

  讲解:地球的大气层有几百上千公里的垂直高度,从刚才的实验我们不难发现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存在,只要我们提供一个让它冷却凝结的机会,雨、雪、冰雹等大气现象也就发生了。而它们正是与我们有密切联系的天气、气候的组成要素之一。

  3.2 天气与气候

  学生活动:阅读书中的文字完成。

  (1)了解天气的概念,你能描述一下今天遵义的天气状况吗?生活中我们还会用哪些语言描述天气;(教师强调天气概念中的关键词:近地表、短时段、具体状态)。(2)了解气候的概念,我们常说贵州天无三日晴,你觉得它描述的是今天、明天、今年、明年还是……(3)填写表格,分析两个概念在时间和稳定性上的区别(教师明确:天气是短时段内的,具有多变性,气候是多年的,具有稳定性)。(4)根据概念分析下列话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描述的又是气候:①风和日丽;②暴风骤雨;③四季如春;④阴转多云;⑤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教师要作简单的分析点评)。(5)天气气候会影响我们的衣食住行吗?你觉得沙尘暴天气、全球气候变暖与人类活动是否有关,请举例说明。(教师举一两个有名的例子,说明天气气候对国家命运的影响,说明人类活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讲解:天气、气候不仅影响我们的衣食住行,甚至影响国家的命运;而我们的不当行为也能诱发灾难天气,加速全球变暖的进程,因而我们要尊重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过度:天气与气候都会影响人们的生活生产,哪种更难以捉摸?因而我们每天都关心一件事:天气预报。

  3.3 天气预报

  学生活动:(1)认识卫星云图:同学们看过天气预报,谁能告诉我卫星云图上哪种颜色是能可以运动的,它代表什么?(2)识别天气符号:呈现天气符号,让学生先猜天气符号;呈现大雨、小雨、暴雨、中雨、雷雨的天气符号,呈现大雪、中雪、小雪、雨夹雪、霜的天气符号,呈现大雾、中雾、小雾的天气符号,呈现浮尘、扬尘、沙尘暴、强沙尘暴的天气符号,引导学生观察他们的区别。(3)对学生易错的风的符号单独讲解:风干表示风向(在符号上添加风向箭头,并添加地理坐标),风尾表示风力,一节风尾表示2级风力,教师展示东北风七级的画法。让三到四名学生画出西北风三级。(4)在学生觉得容易时,使用“错误教学法”。首先让学生展示东北风8级、东南风9级、西南风11级、西北风12级、东风10级(学生多些效果好);其次给学生鼓励,强调不是因为答案正确而是因为积极动脑;最后给出答案。(5)完成书中的活动:根据图中的天气符号,你认为他们从事的活动恰当吗?(台风时海上捕鱼;霜冻时插秧;烈日当头时剧烈运动;沙尘暴时跳绳)

  过度:同学们对天气符号掌握了吗?我们来检验一下如何?

  学生活动:熟记了“天气符号”城市天气预报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天气预报。

  4 教学反思

  沙尘暴阅读答案篇7

  一、地理统计图

  【例1】图12为“2000―2005年我国三大产业用电量柱状图”,图13为“2003年我国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三大产业用电量增长最多的是第______产业,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我国东、中、西部电力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解析:这是用不同高度或长度的方柱表示地理数值大小及其变化的柱状统计图,有的表示随时间而变化的,如此题的图12、此卷第28题中图15的各月降水柱状图,判读的方法是:首先认清图名、纵横坐标所表示的要素及图例注记的内容;再看方柱的高矮,分析它的变化趋势。此题的第(1)小题答案从图中看很直观,但第(2)小题“我国东、中、西部电力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是……”就需要先看到图中东、中、西部地区宏观上的区别,再看到微观上的区别。此小题3分,答案是:东部地区发电量、用电量都大,且用电量大于发电量;中、西部地区发电量大于用电量,第一要点学生从图中很快能找到答案,但后面两点是微观上答的,有些学生就看不到同一个地区的区别,白白失去2分。

  方法总结一:看图既要注意宏观上的结论,又要注意微观上的描述;根据题目给分来组织答案,一般一个要点是1分或2分,第(2)小题分值3分,至少要答三点以上。内容组织要规范化、序号化、段落化,以求层次清晰,避免失分。

  解析:同样第28题的甲乙两地的降水量变化图,通过仔细读图分析可看出两地的气候特征表现在降水上的相同点和区别,这也是题目要回答的问题。结合气温折线图,气候特征的相同点是“夏季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变化大”;不同点是“甲地全年气温高(或乙地气温年较差大或乙地冬温低)甲地雨季短(或乙地雨季长)”,这是参考答案。学生根据横坐标的月份,知道两地降水各月分布不均匀,但难深层阐述得出结论:夏季降水多,季节变化大。

  方法总结二:审图要由表及里,挖掘要点,点明结论;地理语言表达准确、精练,无废话、不离题。

  【例2】图21为“1951―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受沙尘暴影响强度比例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我国北部受沙尘暴影响强度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解析:此题答案很简单:“由西向东逐渐减弱”,但能这样写的人不是很多,应该抓住图中所列出来的省级行政区全部在北部,那么空间分布主要在东西方向上了,再根据柱状图显示的强度比例统计大小,就能得出正确答案。这道题的隐含信息:属于北部省区、横坐标上从左向右沙尘暴程度加深、省级行政区基本是由东向西排序。这样很容易得出答案。

  方法总结三:遇到这类题型认真看清图像所表现的内容,准确、全面而有效地从图示材料中提取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进行答案的构思,并能够用准确的语言将答案表述清楚,考查了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二、地理区域分布图

  区域分布图首先掌握好区域空间定位方法,取得解题的“入场券”,其次把握区域地理特征,识记地理事物分布位置,然后分析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空间区位联系,最后评价区位优劣,说出整治开发的对策。

  【例3】图14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

  解析:此题如定位不了,就不容易解答。确定地理位置后,题中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一般根据轮廓或经纬度来确定甲、乙所在国,再确定当地所在的气候类型的特征和成因。在答两地气候特征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时,“甲地因地形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因而“冬季气温高”,对此答案部分学生联系不起来。季风就是风向随季节在变化,夏季由海洋吹向陆地,带来湿润气流,冬季从陆地吹向海洋。甲地北侧有世界最高的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阻挡高纬来的低温干燥气流,而乙地不具备此条件,因而冬季气温低。

  方法总结四:一是确定地理位置,提取有效信息;二是熟悉并充分利用图例和注记迅速找到并提取有效信息。答题时要注意各种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应该注意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此要领功在平时,这是加强对双基的考核,对学生基本能力和素质的考核,不追求偏、难、怪,因此学生必须注重知识积累、夯实基础,多读图、用图,掌握图文转换的技巧。

  【例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湖南省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已探明储量的有色金属有37种,其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钨、铋、铅锌储量也很丰富。湖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基础较好,株洲有全国规模大、技术先进的铅锌冶炼厂。

  材料二:图16为“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条件示意图”。

  材料三:湘东和湘南地区主要有色金属矿储量情况表

  (1)湖南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湖南省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分析比较湘东和湘南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有利条件。(4分)

  答案:(1)种类多,储量大分布不均

  (2)西部和南部的山区 地形

  (3)湘东:工业基础较好,科技水平较高;交通便利。

  湘南: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水能丰富。

  解析:第(1)小题答案结合材料一的文字说明、材料二的图例、图中信息,是能获得正确答案的,特别是“分布不均”,这一点容易忽视,这是隐形信息,这里要求学生审题仔细,提取有效信息,能用精确的语言加以提炼、概括,有一定的区分度,基本达到了检测考生能力程度、选拔人才的目的。第(2)小题从图中图例看出西部和南部是山区,地势高,是河流的源头,因而地形决定此地水能资源丰富。第(3)小题湘东的城市长沙是湖南省的省级行政中心,因而要联系到工业基础、科技水平的优势,结合图中的图例公路、铁路、河流等,必然知道当地交通便利。湘西没有突出城市,就没有湘东的优势,但从图中可看出原料、能源优势。

  方法总结五:认真观察和分析,看懂题目和图表给出的信息。挖掘图中答案要点,必须紧扣题意的要求,与本题意无关的内容不必罗列,不能画蛇添足。使用关键词,结合所附分值,答题要做到完整不漏点,因为高考是按要点给分。

  三、地理联系示意图

  【例4】选做题:海洋地理示意图:

  (1)图中字母A表示______,B表示______,C表示______。(3分)

  解析:这道题不难,关键掌握技巧,从箭头的正向、反向去看,结合上下左右的联系,如温室效应与海平面之间,只有唯一答案――全球变暖;黄河入海口附近淡水变咸、入海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这些联系起来只有一种可能――海水入侵;同样方法可知C是海洋污染。

  沙尘暴阅读答案篇8

  电化教学是以图像和音像相结合负载教学信息的教学模式,在传递教学信息时,它极富表现力及感染力,使教学内容所涉及到的事物现象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使得概念教学情境化,抽象知识具体化,从而使学生在无意识中获得知识,同时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巩固知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电化教学手段具有浓厚的审美与感情色彩,因此在课堂上可利用不同的电化设备将教学信息强烈而鲜明地传递给学生。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整体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这时就应根据不同的内容选用恰当的电教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的心灵激荡,激起学生的情感及学习的兴趣,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培养了他们的注意力,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达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教学效果。新课标的许多课都可以利用录音、幻灯片、录像等引出本课内容,设置悬念,激起兴趣。

  随着课堂的深入,将电化设备适时穿插,既可边听录音来学习句型,也可边看录像来学习新知识,将光、色、形、声融为一体,让学生的听觉、视觉感官得到刺激,从而使学生愉快地、不知不觉地模仿、学习、运用语言,即学生观看图片、投影后,让学生试着用英语讨论和表达画面中的人物、情境和动作,并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头练习。这样就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对展示的内容认识越来越丰富,使学生在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中感知新课。这样通过试听信息的输入达到语言与情境的融通,就产生了共鸣,学生就会全身心地置于浓厚的语言环境之中,他们的视、听、说等感官也得到生动、活泼的同步活动和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培养学生的语感,学习语言的背景知识

  电教手段的直观性很强,能时时唤起学生的注意,使他们处于最佳学习状态。运用电教手段可以培养学生语感的“全面发展”。过去,我们培养学生的语感,主要是“字正腔圆”为准则,不愿或不敢让学生听“南腔北调”。殊不知现实生活中,操一口纯正BBC音的终究是少数,在打好较为完善的标准音标的基础上,听听各个地域、不同人士的发音,可以形成完美的“语感”,而电化教学恰恰以不同的手段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新课标配套录音材料,人物个性很明显,通过录音机可以使学生学到地地道道的英语。在学习外研社 Book3中Module2的听力材料时,笔者通过录音反复播放“Hello”和“Thank you”的不同的发音方式让学生仔细辨别,然后利用录音播放不同语境中该如何去发音,最后利用幻灯设置语境让学生做练习,这样在利用不同的电教手段中,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明确并掌握了这两个词的具体应用。

  不同的电教手段使得死板的课本教学“立体化”,而且让学生形成语感的同时,体现所学国家的风土人情和社会习俗,学生置身于这种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会使语言的学习及应用更鲜活地道。在学习Great European Cities时,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让他们快速阅读课文,了解大意,接着给学生放了介绍欧洲自然风光的旅游记录片,体会欧洲自然的美和鲜活的风土人情。

  三、综合运用电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英语教学中,课堂学习和复习是重要环节。在紧张而愉快地学完一课或一个单元之后,可根据调动各种感官以“学知识、练技能、激兴趣”这一原则,用英语单词投影显示句型中主要的语言点,进行扩词造句、词语替换、填充选择正确答案等大量巩固性口头练习。在学习Europe这一单元时,笔者通过录音机和幻灯片,利用歌曲欣赏对学生进行听力理解、完形填空、短文改错等综合性训练,对歌词中包含的语言现象稍作点拨,然后让他们再听一遍,凭记忆写出歌词,最后对照、纠错。这实际上是一种写作训练,学生对此兴趣盎然。这样可以减少板书的时间,加大学习和复习内容,同时学生的表达机会也会大增,能有效地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四、运用电化教学手段,更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学习方式的单调,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和感到疲劳。如能采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就会使学生感到新颖,有利于调动学生认识活动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学生对识记材料的保持和记忆,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当然,教师在课堂上仍处于指导地位,但也由以前的控制变成了导演。在课堂上,电化教学的应用使得学生摆脱了书面语言的沉闷,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高效地接受信息的刺激,思维更加活跃,形成轻松活泼、多姿多彩的课堂气氛,有效而主动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使学生形成了自我探究的能力。如,笔者上新课标外研版Book3 Module4中的课文Sandstorm in Asia时,先用近段时间发生在北京地区的沙尘暴,用屏幕展示出来,然后用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对沙尘暴探究的兴趣,再用导引的方式,让学生逐项说出沙尘暴的特点、危害及原因,再用图表的形式,学生阅读课文找出解决它的措施。最后过渡到如何保护环境上来,学生自己主动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标签:学生天气地理能力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