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三字经解读 三字经这本书主要写了一些为人处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0-31 16:52:30 分类:资讯 浏览:61


  三字经这本书主要写了一些为人处事和一些历史等等,如何解读三字经呢?

  画外音:《三字经》作为一部蒙学经典,在梳理完中国历史之后,开始进入最后一个部分,通过介绍一些具体生动的,古人勤学的故事,来告诉人们作为一个求学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学习态度,遵循什么样的学习方法,而这其中就提到了,孔子拜项橐为师的故事,孔子被誉为至圣先师,学有大成,后世都尊称他为“孔圣人”。而《三学经》中所提到的这个项橐,只不过是一个年仅七岁的孩子,那么孔子为什么要拜他为师,接下来《三字经》,还会为我们讲述哪些古人勤学的故事。

  《三字经》一直是通过,讲故事把一些深刻的道理,活生生展示在我们大家面前,那么既然是讲学习,谁最合适呢?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谁是一个学习的楷模呢?毫无疑问,孔子。所以接下来《三字经》讲“昔仲尼,师项橐,古圣坚,尚勤学”,字面的意思非常清楚,想当年孔老夫子,拜项橐为师,而那个时候孔子已经是一个学有大成的人物,他尚且还要勤奋学习,这里边就引出一个,新的人物,项橐。项橐是春秋期间,鲁国的一位神童。当然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多少关于他的确切的记载,民间传说很多,讲他眉清目秀,非常可爱,在我的脑子当中我从小就认为项橐应该是胖墩墩的,但是没什么理由,因为我也没有看到,有哪个记载说他,则胖的还瘦的但是我就是这样一个印象,这个孩子无师自通,聪明无比,他从小特别喜欢也特别善于去观察周围的一切观察人物,观察自然而且呢,与生俱来有一种钻研的精神也就是说像这样的孩子在今天往往是父母,都比较头疼的因为他什么都得问下为什么,什么都得追着往下问,一般的父母见到这样的孩子,心情好的时候非常喜欢。心情不好的时候烦得要命那项橐就是这样一个孩子,虽然只有七岁但是孔子居然拜他为师,后来的人就把项橐尊称为圣公,我们知道孔夫子是圣人,圣人的老师不论多大,这个名字总得叫得大一点,所以名字叫圣公,孔了在鲁国设坛讲学,他听说在莒国,有个小国在莒国的东南沿海边,有个地方,那个地方的百姓非常淳朴但是都很有学问,有这样一块知识的宝块。所以呢孔子是哪里有学问就要到哪里去的,全世界的古代这些圣人,都有这样一种特点就是追着知识走哪里有知识,人就到哪里去。圣人都是追着知识走,哪里有知识就到哪里去。所以孔子就跟弟子商议,我们出去旅游一次,往东方旅游一次,去看看这个地方,体察一下那里的民情,感受一下那里人民的聪明程度。


标签:孔子一个哪里这样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