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答疑 > 正文

伤感诗歌散文 伤感诗歌散文篇1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0-18 09:38:53 分类:答疑 浏览:91


  伤感诗歌散文篇1

  一、看诗歌的标题。很多诗歌的标题就点明或暗示了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如杜甫的《春夜喜雨》题目中的“喜”字就彰显了诗人因春雨滋润万物产生的喜悦之情。再如杜甫的《秋兴八首》,题目中的“秋”字就是这首诗的题眼,暗示了诗歌忧思伤感的基调。

  二、看诗歌的作者。一些著名诗人的典型经历和所处时代的特色造成了他们独有的风格和具有某一倾向性的情感。所以知人论世是读懂诗意的一个有效途径。例如南唐词人李煜,以南唐灭亡为界,其诗歌生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作品香艳缠绵,而后期作品则充满亡国的哀痛,了解了作者,我们再读他的《虞美人》就不难理解了。

  三、看诗歌后面的注释和诗前的小序。高考诗歌鉴赏题诗文后的注释和诗前的小序往往交代了诗歌的背景或写作缘由。诗后的注释往往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交代作者生平、处境。2解释诗中的难字难词。3暗示诗歌情感。例如注释表明这首诗是诗人在贬谪或漂泊时所作,它往往表达的是思乡、孤苦、怀才不遇或仕途坎坷等一类的情感。而诗前小序往往交代诗歌创作的时间、地点、创作或创作时诗人内心的感触等,所以诗前小序也是我们读懂诗意的一个突破口。

  四、看诗歌内容。诗文中具体的意象词和情感词是组成诗歌内容的重要因素,是诗歌的生命力所在,把握了诗中意象的含义和体现情感的词语,也就读懂了诗意。

  五、看诗中运用的典型手法。了解诗歌创作中所用的一些典型手法及其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读懂诗意。如唐代诗人储光羲的《咏山泉》,这是一首咏物诗,只要明白咏物诗的典型手法“托物言志”,就不难理解诗歌写山泉的“恬淡”、“长自清”,都是在暗示人们:山泉即诗人自己,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咏山泉是为了表明自己“崇尚恬淡自然,飘逸出俗的高洁志向”。

  六、看诗歌的主旨句、情感句。王国维说:“诗歌创作,唯景情两端。”古代诗词的典型结构往往是前半部分写景叙事,后半部分抒情或议论,如杜甫的《夔州歌十绝句》(其九)前两句写武侯祠堂周围松柏参天的景象,后两句就用“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两句,抒写了诗人见到武侯诸葛亮祠堂后消除了因战争导致的客居它乡的愁苦和天气炎热带来的不适,内心无比舒畅的心情。

  伤感诗歌散文篇2

  关键词:诗歌教学 目标 切点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10-0030-02

  作者简介:李平贵(1977―),湖南长沙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长沙市优秀班主任、优秀语文教研工作者、邓志刚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长沙市岳麓实验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当前诗歌教学较普遍存在目标模糊不清、教法老套、找不好切入点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真进行反思,认为应该关注以下两大方面:

  一、明确目标,纲举目张

  高中诗歌教学到底要教什么?怎么教?具体到每首诗重点教什么?笔者认为教高中诗歌时,教师要知道《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诗歌教学的要求除课程目标和单元目标外,还要求学生拥有完备的诗歌知识储备、较高的诵读水平和赏析能力。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课程目标和单元目标的联系与区别:课程目标是从宏观角度提出的,是诗歌教学之“纲”;单元目标是从微观角度提出的,是诗歌教学之“目”。“纲举”方能“目张”!作为教师,在教学诗歌之前一定要认真钻研课程目标和单元目标,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具体学情制定相应的课时目标。目标明确,纲举目张,胸中有成竹,挥洒方自如。

  下面结合笔者在选修课程中的诗歌教学实践加以解说:

  《课程标准》“课程目标”部分对于选修课程中的诗歌教学提出了以下目标:

  1.对鉴赏诗歌有浓厚的兴趣,乐于拓宽文学欣赏的眼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现代的观念和历史发展的观点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背诵一定数量的我国古代诗文名篇,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为形成传统文化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

  4.学习鉴赏诗歌的有关知识和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的不同艺术特性,注意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进行诗歌创作,乐于展示创作成果、交流创作体会。

  作为老师,心中一定要牢记这些宏观的课程目标,在具体教学中,要认真去落实具体的单元目标,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具体学情制定相应的课时目标。

  选修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都”部分就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单元目标。三个单元都有李白的诗,但在教学时应该有所侧重,区别对待。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重点学习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深切感受其中的意蕴美和情感美。教《行路难(其一)》时,就要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要对李白的人生经历、政治理想以及写作这首诗时的心境作全面而深入的探究,才能充分理解此诗。

  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重点学习通过把握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发挥想象,体会、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教《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就要依据单元要求重点赏析梦游一段,引导学生借助联想和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歌诗韵”,重在把握中国古典诗歌的声律特点,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教《将进酒》时,就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要让学生先掌握诗歌节拍、用韵等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掌握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韵脚转换的疏密,更要引导学生细心揣摩诗中词句的情感色彩和作者情绪的变化,融入自己的感情,声情并茂地朗读、吟咏,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诗人借着酒兴,淋漓尽致抒发出来的愤激之情。

  当然,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可能只用一种方法教学,但还是要侧重单元目标进行教学。

  二、找好切点,抛砖引玉

  诗歌教学定好目标后,还需要找好切入点。诗歌教学的切入点不太易找,但找不好会让诗歌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切入点要根据课堂不同的需要来恰当地选择。课前导入、课中突破、课后拓展,目的不同,选择的切点也有所不同。下面以杜甫的《蜀相》为例具体分析。

  在导入《蜀相》一诗时,既可以由评价诸葛亮的对联或成语导入,也可以由易中天的“品三国”导入,还可以从初中所学的《出师表》导入。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学生知道《蜀相》一诗是凭吊诸葛亮的。在课堂中突破单元目标和本诗难点时,要根据单元目标来确立切入点,本诗处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一章,那么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思考诗人杜甫为何在众多英雄之中独独钟情于诸葛亮,弄清写作目的。在突破时可以如此切入:诗人明明是在凭吊武侯祠,为什么不直接以“游武侯祠”为题而以“蜀相”为题?从此处切入,再联系杜甫的生平遭遇,最后引导学生从结句中“英雄”二字切入,就能让学生明白杜甫为何会对诸葛亮这样一个悲剧英雄产生共鸣,就能明白杜甫的情感为何是深沉和悲伤的。

  切入点也要根据诗词本身的特点来恰当地选择。

  例如《归园田居》就可以从标题中最能够引人思考的字眼入手分析,抓住题目中的“归”字,以问引思,依次设问: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然后再层层释疑,就能够把握好作者的思想情感了。

  《书愤》一诗就要紧扣标题中的“愤” 字,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跌宕起伏的复杂感情。首联在激愤中怀有豪情壮志;颔联沉痛伤感;尾联在悲怆之中又抱有期待,表明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愿望。全诗着重写自己的“愤”,写得大气磅礴,全诗基调虽是写壮志未酬带来的悲愤,但并不是绝望。这样切入,就可以让学生明白:诗歌表面是写自己无用武之地的“愤”,实质上是表达作者对国家深沉不渝的爱。

  分析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若能抓住承上启下的过渡性语句,就很容易理清词的脉络层次。词中的“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句既承上又启下,“江山如画”照应前面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壮阔之景;“一时多少豪杰”既回应了“千古风流人物”,又引出“遥想公瑾当年”,点怀古之题,抒豪迈之情。鉴赏时把握住了这一点,对诗词的脉络层次就理清楚了,从而能快速地掌握诗的内容与结构,便于背诵。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须得法。“法”从学习中来!从摸索中来!从反思中来!身为教师,一定要养成勤奋学习、反复摸索、勤于反思的习惯,才能不断提高、不断进步、不断成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夏传才 等.中国古典诗词名篇分类鉴赏辞典[Z].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1.

  伤感诗歌散文篇3

  一、情境导入

  月亮是一首悬挂在天空的诗,古往今来,人们遥望苍穹,总会生发无尽的遐想。一段春江,一处风月,静静地躺在璀璨的诗河之中,一千多年过去了,它默默地等待我们的到来,等待我们的聆听。今天我们就来聆听被称为“孤篇压全唐”的唐代绝响――《春江花月夜》。

  二、自主阅读(PPT展示教学目标)

  1.诗歌写了几种意象?作者着重写的是什么?

  全诗紧紧围绕“春”、“江”、“花”、“月”、“夜”五字布局谋篇,层层抒写。

  答案预设:以“月生――月照――月斜――月落”为外在线索,呈现出月下静谧、朦胧、纯净、澄澈的优美诗境。

  2.(教师预设)学生自读诗歌,就意境和整体情感方面,谈谈对这首诗的见解和感受(学生各抒己见)(教给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并且找出关键词句)。

  三、交流探究

  赏景:

  1.请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写景部分的意境,并体会特点及内蕴。

  2.“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是否可以将“生”改为“升”?

  答案提示:“升”只是平常不过的自然景象,平淡无奇。

  “生”: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极富动态美,意境雄浑阔大,是诗中的传神之笔。

  议理:

  3.作者面对这么美好的景进行了怎样的思考?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学生交流:宇宙无穷无尽与人生短暂无常形成对比,对生命进行积极的思考。

  教师总结:个体生命虽有限,但一代一代连续起来,却是无穷无尽的生命的延续。不像这明月,永远只是一个样子。诗人以群体生命的延续回答了这个令人类永远感伤的宇宙命题。接着以明月有恨而江水无情将笔触转向男女的离愁别恨上。

  抒情:

  4.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落月摇情满江树

  师:哪些句子是写游子,哪些句子是写思妇。(学生明确层次)

  由眼前飘然而过的一片白云起兴,用白云的“去悠悠”暗寓游子的离家远游,从而巧妙地引出月下的人物。总写游子思妇的离情,然后分写思妇怀远和游子离愁(学生交流赏析并评价)。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结语:尽管诗中流露出青春苦短的伤感和怀人思远的淡淡哀愁,但哀而不伤,基调健康,笔调明朗,感情真切动人。

  四、拓展提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第一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2.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提示:(1)首句选取的景物是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叫声凄婉哀愁的子规,暗含了因友人王昌龄左迁偏远之地的忧伤之情。(2)运用了拟人修辞方法,将自己心中的愁思寄托给明月,满含深情的明月照耀友人,一直陪伴他到偏远的夜郎。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

  寻找一个秋天的黄昏,或者夜晚,在安静的教室,关上门窗,静静地上一节有诗意的课堂,这是我最初的想法,也是落实在实践上的举动。在我看来,这篇文章最主要的是意境,一种孤独的意境,思古,思今,念人,念我,一切都充满着幽冷,一切都充斥着冷寂,只要能理解“人生而孤独并常伴孤独”,能理解“人是孤独的”就够了。这是伤感的诗歌,是不发散的发散思考,得其三昧即可。因此,在设计这节课堂的时候,我持“充分备课,各取所需”的态度,把一切都分析出来,怎样理解,能理解多少,都在于学生自己,这一方面需要学生在知识与情感上有初步的积累,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有主动思考的意识。

  这是一节偏重内容而轻忽方法的课堂,学生可能在这一节课上理解张若虚和《春江花月夜》,并明白它为何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但并不能掌握分析类似诗歌的方法。例如意象的寻找与分析,意境的组合及意义,情景的交融及其方式,――这也许还需要下一节课,但在我看来,这节课是值得的,最起码达到我最初的设定,让学生理解这首唐诗的精华并以此感悟这个世界。而在课后的学生反馈中,我也得到类似的提问:

  (1)人既然生而孤独并最终孤独,我们何以要挣脱孤独?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活在当下的我们为何要“百年计”?

  (3)若是细心体味,一切都是荒谬的,一切都是虚无的,“我思故我在”?

  (4)我们是不是过于敏感?唐诗会不会使我们多愁善感、伤春悲秋?

  类似的问题很多,虽然千奇百怪,但我还是觉得很欣慰,我觉得这一节课是成功的,至少学生学会了思考,或者说学会了思考,尽管,这种思考是低层次的、不成熟的,甚至是幼稚的,但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一直以来,我觉得诗歌不只是背背,在需要的时候用来装点门面,它是教我们思考的,是教我们做人的,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的确,诗歌是我们说话做事的基础。

  伤感诗歌散文篇4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兴趣 诗歌意境 情感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华知识宝库中诗词无疑是一颗光彩耀人的明珠。翻开高中语文课本就会发现,诗歌在高中课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人教版必修1?—5中共有21篇课文是诗歌,此外还专门选修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其中有31首诗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做出以下要求: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这足以显示我国对诗歌传承的重视。

  可是,仔细观察高中诗歌教学,不免让人为之担忧。许多学生迫于考试的压力,埋头苦背古诗词,死记考试要点。更有令人扼腕的事情,曾听学生说过“诗歌太难了,要记太多东西,高考试卷这道题就放弃它吧”。记得我们自己在中学时期,同学之间赠送贺卡都还喜欢写上那么几句优美的诗词,笔记本或者书本之间也随处可见信手写上的诗句。可现在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学生这样畏惧诗歌、痛恨诗歌?

  这一现状的出现有着复杂的原因,快餐文化的冲击、课余生活的丰富都使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来感受古典诗歌的魅力。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在我们语文老师身上,大部分老师教学方法传统,一节课“满堂灌”,“作者——背景——翻译——分析——背诵”逐一落实,老师生怕漏下什么知识点,于是学生只好埋头苦做笔记,长期在“被动接受——反复背诵”的模式下学习,时间长了就“为伊消得人憔悴”,自然也就疲倦生厌。

  做为语文老师我们必须摆脱这种传统的不合理的教学方法,探求更新的更符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诗歌教学才能“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基于多年的高中语文一线教学经验,本人摸索了几种诗歌教学方法。以下从诱发兴趣、引导鉴赏、指导答题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经验。

  一、诱发兴趣

  “万世师圣”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也都心知肚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他就会自觉地投入时间和精力。我每次接新班级,在教学诗歌单元之前都会做份诗歌学习兴趣调查,情况都不容乐观,最令人心寒的一次调查中全班只有两个同学表示喜欢学习诗歌。这样的情况,我从不马上教学课本内容,因为在这时候诱发学生的兴趣才是关键。

  诱发学习诗歌的兴趣我通常有以下做法:

  其一是讲述以爱情为题材的古诗词。比如陆游与唐婉的《钗头凤》,先给学生讲述诗歌背后动人的爱情故事,两人婚后伉俪相得、琴瑟甚和,陆母薄情寡意、棒打鸳鸯,陆游百般劝谏、哭苦哀求,离婚后两人饱尝相思、悲痛伤怀,沈园邂逅凄凉伤感忧思难遣,最后唐婉悲痛赋诗香消玉陨,这样的爱情故事早已让感情丰富的高中生感慨唏嘘扼腕叹息,这时候再让学生阅读两首《钗头凤》,他们都会细细玩味,感受诗歌无尽的韵味。曾经就有学生在听了这个故事后说“原来古诗是这样的感人,我听完故事,读诗时都流泪了”。有了这样的开头,学生以后再学习诗歌就没有了畏惧的心理,相反都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像这样的爱情故事还有很多,教学中我常用的有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还有李清照和赵明城的故事,每一次都屡试不爽。

  其二是举办古诗词朗诵比赛。考虑教学需要,只要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活动即可,每位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参赛,最后由教师评选优秀者,为了表示对这样的活动的重视,我经常邀请班主任一起来当评委。在通常情况下,我都会“破费”买点礼物来鼓励优秀者,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都充满热情地准备参赛,无形中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就调动了。

  其三是积累经典古诗词中的句子。语文重在日积月累,语文老师经常在黑板开辟一块“语文天地”,让科代表每天抄写一些精彩句子供学生玩味积累。经典的古诗句就可以在这里经常地“现身”,这样长期坚持,班级文学气氛浓厚,诗词也就悄悄地走进学习。

  二、引导鉴赏

  古诗词鉴赏“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是十分重要的方法,这一点在人教版选修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也有体现。所以在诗歌教学中,语文教师就要注意调动各种手段,努力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让作品中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于学生的脑海中,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诗歌的意境中,获得新奇的审美体验,才能走进文本,体悟诗人的心境。所以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以下两个方面:⑴激发想象,重现诗词意境;⑵分析情感,感悟诗人心境。

  ⑴激发想象,重现诗词意境。在教学中我常用的以下方法;

  其一是教师课堂语言渲染,学生闭眼想象诗境。这点对教师自身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很强的语言组织能力,课前还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教学《归园田居》,诗人这样写到“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这就是陶渊明向往的质朴洒脱的田园生活,教师可以用语言加以渲染,让学生静静地闭眼想象“离开官场,诗人回到了家乡,站在村口心潮澎湃,依稀可见那一间间茅草屋,熟悉的屋顶还是那一贯的颜色,袅袅炊烟缓缓升起,穿过绿油油的田野,来到家门前,庭前的榆柳已经郁郁葱葱………我陶醉了,陶醉在着日思夜想的田园风光中”。这样的想象,能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到诗中田园迷人的风光。

  其二是展开想象,扩写诗句。经典古诗词一般画面感很强,就评老师喋喋不休的分析意象,概括意境,学生是很难真正掌握的,往往还会出现越听越糊涂的现象。所以应该改“老师讲授”为“老师引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扩写诗句,能让学生更好地想象意境,达到审美的目的。比如《春江花月夜》这篇课文,诗中意象十分丰富,意境宁谧优美。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找出意象,结合诗句分析意象的特点,最后让他们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江花月夜这一图景,十分钟后,学生就相互交换着欣赏彼此的文字。只有这样通过自己的想象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置身诗境”,经过自己的分析和语言加工,学生才真正地获得新奇的审美体验。

  ⑵分析情感,感悟诗人心境。诗歌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批文入情”,使学生体悟诗词中丰富的情感,得到心灵的陶冶,这样才能做到新课标要求的“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教学中我们常常“缘景明情”,从分析意象出发来挖掘情感,还有就是学会“知人论世”,利用这些方法分析完情感后,如何让人生经历还不丰富的高中生真切地感知作者的心境呢?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朗读,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过“要反复朗读,要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三、指导答题

  高中古诗词教学除培养诗歌鉴赏能力、提高文学修养外还有很现实很功利的目的,那就是考试。高考考试说明明确诗歌鉴赏占6分,要求考生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对所给的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说,对其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进行赏析。有毕业班教学经验的老师都知道,要想拿到理想的分数,答题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否则就算我们的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再强,一首诗理解得再透彻,如果答题没有逻辑,就可能东拉西扯,那就会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所以指导规范答题就显得至关重要,许多老师也注意到了这点,尤其是高三考前训练阶段。但要说是的答题规范也不可限制太死太严,以往发现有的老师限制了各种答题模式,甚至是解题中的每一句话都做了规定,可谓用心良苦,但是学生得苦背答题框架,一到考试时就开始战战兢兢,因为害怕违反“规定”不知从何下笔,这样就适得其反了。所以说规范答题一定要把握好度,不可太放任也不可太限制。针对不同题型我只做了以下规定,称为答题三步骤。①意象型:描述意象—总结意境—分析情感 ②技巧型:点出技巧—分析技巧—说明作用 ③炼字型:找出字词—解释字词—分析效果。

  诗歌的教学方法很多,但共同之处就是一定要让学生先有兴趣了才能去学去积累,才能长期坚持,当然这一切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付出。作为语文教师,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们更要用心不断探索,找寻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让诗歌更容易走进学生的生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只有这样我们诗歌文化才能源远流长,永不枯竭。

  参考文献:

  [1]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

  [2]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3]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福建省)

  伤感诗歌散文篇5

  关键词:吟诵;再现;赏析体悟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215-03

  一、教材背景

  本课安排在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学生在此之前已接触了较多的诗歌鉴赏,对诗歌鉴赏的认知已有一定的基础,但如何让学生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有机地融合,展开联想,进入诗歌意境,进一步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仍是教学的重点、难点。

  二、教材分析

  《春江花月夜》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第二单元“赏析示例”,本单元的教学要点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具体而言就是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这首诗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开篇即景生情,以江月为中心,用浓淡相宜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春江月夜的美丽画卷,再从江月美景中引发出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继而由江月的守望引出离人之情,抒写了生命短促和青春感伤的情思。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一是朗读吟诵,师生配乐朗读,通过吟诵感受春江月夜的美景,初步把握作者的感情;二是再现意境,通过视频画面,再现春江月夜幽美的情景,把学生带入春江月夜的美景之中;充分借助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形象的画面(视频《唐之韵》)中和美妙的音乐里(古筝《春江花月夜》)感受那幽美的意境;三是通过诗歌中意象的分析,把握情感,深刻领悟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及诗中体现的宇宙与人生的哲理。

  四、教学过程

  1.导入。在星光灿烂的唐代诗坛,《春江花月夜》带着皓洁的月光像钻石一般熠熠生辉。初唐诗人张若虚一生虽仅留下两首诗,但却因此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一千多年来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今天就让我们和着悠扬的旋律,精美的画面走进《春江花月夜》,来体会它令无数人为之倾倒的艺术魅力……

  2.朗读吟诵。教师朗读给同学们做出示范,背景音乐为古筝曲《春江花月夜》。在教师朗读时,要求同学们一边听,一边仔细体会诗歌所表现的那种意境。

  3.理清层次结构。①教师提问:关于这首诗的层次划分,课前布置同学们预习了,现在请一位同学回答一下,此诗应分成几部分?②学生答(教师板书)。③教师小结:全诗分为三层(PPT),一是绘江月之景“月之色”、二是阐人生之理“月之问”、三是抒相思之情“月之情”(出示PPT)。全诗以月为主体,紧扣月下的春、江、花,月作为诗中生命的纽带,统摄全诗。在时间上月经历了升起、高照、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笼罩下,月与江水、沙滩、夜空、鸿雁、鱼龙等组成了不同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场景,令人难忘。

  4.自主赏析诗歌。①欣赏诗的景物之美,教师问:现在请同学朗读第一部分,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开头八句写了什么意象?本段写景的特点是什么?教师出示《唐之韵》视频第一部分(诵读——品味月色之美)。学生答:意象有春江、潮水、海、明月、波、江流、芳甸、花林、霰、流霜、汀上白沙等。诗人开篇点题,有春、江、月、夜,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江潮涨、江海相连、月潮共生、波澜壮阔的画卷。教师小结:开篇就对春、江、花、月、夜进行描绘,紧扣题目写作,突出写了“月之色”。景物的特点是:壮阔、空灵、朦胧;景物虽多,但以月光统摄,由大到小,由远到近,层次分明地逐一展开。意境——幽美恬静(板书)。②领悟诗的哲理美,教师出示《唐之韵》PPT视频第二部分。讨论——体悟哲理之美(小组讨论)。教师问:看了这段视频,谈谈你的感受,美在何处?请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回答要求:朗读你喜欢的那句诗,然后谈谈自己为什么喜欢)。例如,一名学生答:“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人生代代绵延无已,但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变化。教师小结:由月之“照”人,借月阐理,兼有抒情,突出写了“月之思”。仔细品味这一层的哲理,应包含三层意思:自然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易逝;月的圆满与人的孤独无依;月之有情和人生的残酷无情。睹月思情,诗人由江月联想到人生(出示PPT):劳生易逝、江月永存。在这点上,诗人为传统的闺情诗题材开拓了新的天地和意境。从这点出发,诗人思绪转换,转入传统的游思离愁与青春的感慨。哲思:邈远空阔感情:哀而不伤。这一层里抒情,还有向下文集中写相思的过渡作用。下文是怎样集中抒写相思之情的呢?③领悟诗的情感美,教师出示《唐之韵》PPT第三部分。析——品析情感之美。教师问:“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此处你是如何理解的呢?一名学生答:“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里写思妇想念游子的情形很特别,月光无处不在,玉户帘上是月,捣衣砧上是月。那无边的月光,笼罩着一切,思妇只好托月华来遥寄相思了。师生互动:朗读你喜欢本层次的那句诗,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效果?(播放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表现手法一: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月就是抒情,包含着诗人对月长圆而人难圆的感叹,交织着青春的美好和人生的离别之情。表现手法二:虚实相生。相思之情是一组虚实对应,写游子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是实写;写妻子对游子的思念之情,是虚写。表现手法三:烘托映衬。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以良辰美景衬托离别之苦;又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这首诗固然带着些伤感和凄凉,但它表现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青春年华的珍惜,境界是相当开阔的。④教师小结:(PPT)《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单纯的景物诗、哲理诗和爱情诗。诗人在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中,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全诗诗情优美,哀而不伤。

  5.再次欣赏学生诵读这首诗。教师:此诗诗情画意,情景交融,旋律优美,不愧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李泽厚曾说:“这首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PPT)下面有请四位学生上台为我们吟诵,大家共同体会《春江花月夜》那美好而幽远的意境,来结束我们今天的鉴赏学习。

  6.拓展练习。查阅有关“月”的名篇名段,并背诵这首诗。

  五、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较成功之处,是借用听课教师的课后点评,就是“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完美统一”。以多媒体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再现意境,便于学生理解诗歌意境。首先朗读与音像、音乐完美结合,带给人美的意境、美的享受;其次借助《唐之韵》视频,通过多媒体,将学生很快地带入特定的意境中,学生的自主赏析就显得积极主动,师生互动融洽积极,大家共同体会《春江花月夜》那美好而幽远的意境,余味无穷。当然,在教学中,在充分体现学生感知文本的自主性上还有不足之处,还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在诗歌的分层上有不同的见解,多种表达。

  伤感诗歌散文篇6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在促进学生走向自立的教育中产生重要的作用。”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注重语文的应用性特征,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更新内容,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口语、书面语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高中语文课程应联系学生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沟通古今中外,面向未来世界,应以专门性和综合性、边缘性相结合的学习内容,向学生展示层次多样的语文课程图景,提供丰富的语文营养和多向度发展的途径,也给语文课程自身增添生长活力。”

  给人的感觉是,语文是上帝,无所不能,几乎要承担教育的全部功能!语文课程能不能承担如此众多、重大的责任姑且不说,单是语文教育的所面临的尴尬现实就让我们不得不忧心如焚。可以说,1997年声势浩大的“误尽苍生是语文”的指责言犹在耳,语文工作者受伤的心灵至今尚未被彻底抚平,新课程改革中语文学科不能承受之重又给语文老师“平添一段新愁”!我把这种情状称为“语文之殇”。概而言之,“语文之殇”有高考重压之殇、师生认识之殇、学科倾轧之殇、领导平衡之殇、社会指责之殇和教材粗糙之殇。限于篇幅,笔者在此仅谈两点。

  1.师生认识之殇

  语文学科之殇最让人心痛的就是大部分学生甚至相当一部分老师对语文教育的糊涂认识。到了高中,语文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都提高了许多,但由学科学段特点所决定,高中语文不可能像小学和初中那样,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有比较好操作的量化要求,因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么有意无意被虚化,要么强行走数理化可操作之路,扼杀了语文教育的勃勃生机。

  就学生而言,操作性强、有立竿见影效果的学科,最为他们所重视,也最能投入时间和精力。比如数学,记住了公式、定律,掌握了典型例题,再由老师一步一步操作示范,最后搞时间战术和题海战术,学生没有说在短时间之内不能较牢掌握某类题的解法的。再比如英语,虽说和语文一样都属语言学科,但由于它不是母语,其基本要求大概相当于我国小学语文的水平,听说、写作方面甚至只相当于小学二三年级的水平,其知识和能力要求都极具可操作性,加上中国全方位的世界化进程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圆,何况是语言呢?于是也就格外重视。而高中语文由于要求既高,可操作性又差,短时间之内难以见效,加上学生总以为自己会认字(不会认也可以查字典词典嘛)、读得懂文章,甚至以为高中语文学习和初中一样,平时可搞可不搞,考试前突击一下即可。可等到考后成绩出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自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由原来轻视语文转而害怕语文,就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非有明智的脑袋和坚强的意志不能纠偏也!

  而我们有些老师呢,从事语文教学之时,不仅不注重语文学科特点、坚守语文教育梦想,反而为了短期的所谓好成绩,为了求得所谓“教学效果好”、“名师”、“骨干”等虚名,采取一些短视的甚至贻害学生终身的做法,比如学习课文搞成了高考题目训练,迫于领导压力每堂课搞学案(通常的做法是课文没读,匆匆忙忙讲学案上的题目),每天布置大量的字词练习,把好好的一篇文章割裂成一个一个的豆腐块儿搞分项阅读训练,经常讲这样的作文开头那样的作文结尾,让学生依葫芦画瓢,甚至高一的学生就大量训练高考题,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不可否认,这样的做法短期内确实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付出的代价是:学生仅具有了某些机械的解题能力,没有了语文教育所带来的深厚的人文底蕴,没有了语文特有的审美价值对人精神品质的濡染,将来的可持续发展也便无从谈起!我在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与取得好成绩就不能协调统一吗?我们至少应该在一二年级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三年级时强化训练应对高考,这难道不行吗?我们每个语文老师都应该记住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史绍典先生振聋发聩的话:“语文永远是语文!”

  2.教材粗糙之殇

  教材是教与学的依据,是教育活动最重要的物质平台,离开了教材,绝大部分教育活动就无法进行。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正是看到了教材这一核心作用,才以其为抓手,进行轰轰烈烈的改革的。可以说,教材质量的优劣是决定这一轮课程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既然是教材,无论从哪个维度讲,都应该是最典范、最权威的。语文课文应该是文质兼美的,应该既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又符合学生实际,既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又引入时代活水,既有思想情感的内涵又有语言文学的美感;课下注释应该有根有据,精准无误;课后练习应该知识能力并重,守正题型与创新题型共存,坚决摒弃一望便知或不知所云的无效题和有悖于道德、法律、人性的导向性错误的题;作文训练应该设计成系统层级训练模式,让学生掌握常用文体的基本写法,在此基础上,教给学生一些创新方法或打造亮点的技巧,应摒弃面窄交叉的话题式训练体系。

  很遗憾的是,我们使用的新教材达不到上述要求,还很粗糙,甚至漏洞、错误百出。

  有些课文不注意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的实际情况或审美心理。比如人教版的《语文?必修①》中的《荆轲刺秦王》对刚进校的新生来说就太难了,要知道这是老教材的高三课文;《记念刘和珍君》似乎也有些难为高一学生。而第四单元的新闻类文章本身定性都不准,《别了,“不列颠尼亚”》和《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是“短新闻”吗?两者都比较长不说,前者是典型的通讯,后者是典型的新闻特写;《飞向太空的航程》是深度报道,而不是一般的新闻;只有《包身工》的报告文学体裁没有搞错。如此不准甚至错误的定性,怎能不带来教学上的混乱?《语文?必修②》中,《离骚》艰深的文字似乎是挡在一年级学生面前的一道大坎,《兰亭集序》《赤壁赋》深沉的人生思索也不是高一学生能真正体会的,没办法,只有老师灌给他们。《语文?必修③》中第四单元的三篇科普文章放在七年级(初中一年级)还差不多,居然跑到高中第三册书中去了,看来此时编者又大大低估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又将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选入课文,将偏爱女人慵懒状的病态审美心理强加到审美观刚开始形成的少年身上,是不是极不负责?

  特别是《外国小说欣赏》问题多多。应该说,编者将整个欣赏分成8个话题,每个话题用2篇作品来赏析例证,体例设想很好很创新。但是,一是整体上是以西方现代小说叙事学为话题依据。话题中大玩名词术语,如什么“叙述角度”、“叙述腔调”、“风景的意义”、“主题的实现”、“人物在现代小说中的退隐”、“情节运行”、“摇摆”(该说法尤其荒唐,而说《老人与海》“极尽摇摆之能事”更是把这种荒唐推倒了极致!为何“曲折”、“一波三折”这样严谨而广为人接受的术语不用?)、“对虚构的确认”等,而不是用高中生所熟知的概念和说法,高中生又不是研究外国文学的大学生、研究生,这样一玩反倒把学生整糊涂了;二是话题安排顺序欠妥。按照欣赏小说的认知规律,其顺序编排似以如下顺序为宜:虚构、情节、结构、人物、场景、情感、主题和叙述。三是每个话题中不是错误百出,就是不知所云,难以自圆其说。比如:“叙述”话题中居然把示例中少女动作迅速看成是叙述速度快;“场景”话题中,一方面强调场景描写“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一方面举例又基本上是景物描写;“主题”话题中,在“主题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中,居然劈头就是一句“小说的材料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作者对婚姻、家庭和爱情的怀疑,对人性弱点的悲悯与失望”,难道小说真的就只是反映这种主题?还有,居然说“主题鲜明”是小说的忌讳,难道小说主题就应该一律是西方现代派的隐晦和朦胧?估计是编者没有搞清楚“鲜明”和“直白”的区别吧!四是选文要么体裁不对要么价值取向有问题。比如,《炮兽》写的是叛军头子朗德纳克侯爵制服失控大炮和处决炮长的事,放在《九三年》这整部长篇小说中,由于有整体语境的限定,倒不会有什么负面影响,但单独节选出来,又不加任何说明,读者当然会对节选部分主人公钦佩有加,这是否有歌颂叛军之嫌?《在桥上》写“我”因看上一个姑娘居然随心所欲的数过桥的行人,是不是价值观和责任意识的缺失?更何况该文在情节上也并无突出之处。我想,选文还是要注意大是大非问题的!再比如,《安东诺夫卡苹果》是典型的屠格涅夫《猎人笔记》般风格的笔记体散文,不存在小说的核心要素――虚构,怎能把它作为小说选入?尽管《教师用书》中某句话有一个加括号的说明“俄罗斯文学没有小说与散文的分类……小说等一切非韵文文体都归为散文”,但也不能反推,将散文归为小说啊?退一万步讲,就算俄罗斯可以这么搞,但这也是没有为世界所公认的,更何况教材面对的是我国的高中生!这样做,是不是要把学生仅有的一点文学知识搞乱?说实话,我真的不明白!

  有些课文节选得莫名其妙。比如《窦娥冤》节选了楔子、第一、二、三折,为何不将第四折也选上?可能编者认为第四折迷信成分太重吧!殊不知,那也是作者的浪漫主义写法,若说是迷信,第三折里窦娥的三桩誓愿难道不是?是不是第三折也要删除?我的意见是,要么搞成全本,要么只选第三折。比如《哈姆莱特》选的是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比剑而死的第五幕第二场,而这一场并不是最能刻写哈姆莱特形象表现其复杂性格特征的戏。为什么非要为了《哈姆莱特》的名气而选文呢?为什么就不能用原高中语文教材中较好表现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选段呢?《短文三篇》除了蒙田的《热爱生命》外,从文章学的角度看,另两篇确实不敢恭维。比如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除了题目是个广为传诵的名句外,文章内容不仅没有新奇之处,而且还犯有常识性错误,“我很能想象一个人没有手、没有脚、没有头(因为只有经验才教导我们说,头比较更为必要)。”居然说什么“没有头(因为只有经验才教导我们说,头比脚更为必要)”,试想,没有头人还能活吗?头当然比脚更为重要!而《信条》里的那些信条罗列,颠三倒四,一点逻辑性都没有。甚至出现了“金规矩、爱和起码的卫生。生态学、政治学、平等观念以及健康的人生状态”这样用偏正短语充句子的错误!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有的选诗和选文很不经典,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无论语言还是意蕴都比较显豁,黄遵宪的诗本就不能纳入古代诗歌范畴――何况他的诗类似打油诗,这些就不能进入高雅的古代诗歌之列。《狱中杂记》除了以突出的纪实性反映当时黑暗的监狱制度的政治性外,文学性、美感都一无所取;《陶庵梦忆序》这类比较消极的文章,中老年人看或许有所得,怎能适合正在开始形成自己世界观的十六七岁的孩子读?还有苏轼的文章汪洋恣肆,自然成文,但并不意味着他的每篇文章都好,他的《游沙湖》我就认为很不好,没有什么具体内容和深刻思想,尤其是有些文不对题!文质兼美的古文数不胜数,而以上这些文章,我不知道编者为何偏要选进来!

  有的课文注释和知识短文出现了大量不应该有的错误,甚至将选文原文都搞错的。如将杜甫诗《登岳阳楼》中“乾坤日夜浮”搞成“乾坤日月浮”,错得太低级,太不应该!有注音错误的,如《语文?必修②》中的《荷塘月色》,将“妖童媛女”的“媛”注成“yuán”,其实,这里的“媛”是“美好”之意,应读“yuàn”;再比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湘夫人》,将“遗余兮澧浦”中的“遗”(yí,丢弃)注成“wèi”且错误地解释成“赠送”,而后文“将以遗兮远者”的“遗”应读“wèi”,偏偏又不注音;《文与可谷偃竹记》,将“蜩腹”的“蜩”注成“tiǎo”,实际上应读“tiáo”,且作“蝉”解时,只有此读音;《苦斋记》中将“茹啖”的“茹”注成“rù”,实际上应读“rú”,且只有此读音。

  有释义错误的,如《语文?必修②》中的《短歌行》,将“慨当以慷”中的“慷慨”解释成“激昂慷慨”,典型的以今律古,诗中“慷慨”应是“感慨喟叹”之意,我们常说的建安文学的“慷慨之音”即取词意;《兰亭集序》中,将“取诸怀抱”的“怀抱”解释成“胸怀抱负”,这里“怀抱”前有“诸”(“之于”的合音词),后面肯定是实指处所的“胸怀中”、“心中”或“胸中”,不可能是抽象意义的“胸怀抱负”;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中,将“荡荡空中景”的“景”解释成“通‘影’,月光”,其实,“景”本身就是“日光,光线”的意思,只有作“影子”讲的时候,才通“影”(同样的错误亦出现在对杜甫《阁夜》的音义注释中)。

  有常识性错误的,比如《语文?必修③》对《咏怀古迹(其三)》“生长明妃尚有村”句“村”注释为“指昭君村,在今湖北秭归”,谁都知道,昭君村在今湖北省兴山县境内,离秭归边界都还有100多里!对《琵琶行》中“钿头银篦击节碎”句“钿头银篦”解释为“上端镶着金花的银质发篦”,把银篦直接理解成了梳头用的篦子(一种比梳子齿密的梳头用具),虽说《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直接这么解释,但试想,那些公子哥和歌妓在寻欢作乐时,会带上篦子打节拍吗?其实,这里的“银篦”是指银质的钗篦(一种篦状的钗);《劝学》中,对“风雨兴焉”的“焉”字居然这样解释:“焉,还有下面‘生焉’的‘焉’,都是指示代词兼语气词,相当于‘于此’,可译为‘从这里’或‘在这里’。”蛮搞笑的,一是王力《古代汉语》中有关“焉”这种“指示代词兼语气词”的提法根本早已过时,二是后面又说是“于此”,岂不自相矛盾?其实,“焉”是兼词没错,只是它是介词和代词的兼用,是“于此、于是”之意。《语文?必修④》解释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烽火扬州路”一句说:“当年扬州路上,到处是金兵南侵的战火烽烟。”摆明了就是把“路”当成了“道路”,殊不知,这里的“路”是宋代的行政区划名称,相当于现在的“省”;“扬州路”其实是“淮南东路”的习惯说法,因为该路的治所在扬州。《苏武传》中将“衿”的“”,以讹传讹,注释成“同‘沾’”,其实“”只是“沾”的繁体字罢了,根本就不是什么通假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短文《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中说“更应注意词中‘一字领’的句子”,居然将传统术语“一字豆(通“逗”,句读之意)”搞成了“一字领”,词学术语中是没有这种说法的,它只是现代服装设计中的一种衣领形式。这是不是很搞笑?

  如何化解高中语文之殇?

  高中语文之殇是让人无奈和伤感的,并且,严格地说,由于考试制度的痼疾,目前还没有消除语文之殇的根本性办法。那么,我们是否就无所作为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完全可以有所作为,尽可能消除一些语文之殇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是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和语文教育理念,不能为了一些蜗角虚名就去推波助澜,为应试而应试。这样,尽管会损失一些眼前利益,但只要我们坚持按语文教育的规律教学,守住自己的阵地,高考质量绝对不会差。更重要的是,我们为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这是功德无量的善举!二是应该通过我们切实有效的教学,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语文的积极性,把我们的语文教育理念传递给他们,由他们影响家长进而影响社会,让社会对语文教育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少一份苛求和责骂。三是用语文教学的业绩和作用,辅以有效的沟通,消除领导搞学科平衡术给语文带来的伤害,消除其他学科老师对语文的偏见乃至毁谤,让领导和其他学科老师充分认识到,语文学好了对学校整个教育教学都会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四是通过老师们对教材有理有据的研究和切实有效的教学活动,发现教材错误并改正之,大胆取舍,弥补新教材的不足,并通过多种形式与教材编订者有效沟通,使教材臻于完善。做到了以上几点,高中语文之殇或许会减轻一点点!

  伤感诗歌散文篇7

  [关键词]课堂教学 知识 学习方法 古代诗歌

  国内外近年来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关注点由只关注教师特征扩展到了整个课堂的教学活动。即关注学生学习、关注师生交往、关注教9币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其实就是师生一道学习,从我们一线老师的实践经验看,多数人认为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以学定教”。不过笔者认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很重要,要有高效课堂,必先有高效教师。教师只有劳于课前,才能“闲”于课上,驾轻就熟,自如引导。高中阶段的教学,教师更应该及时总结,授人以渔,教人以法,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真正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乐趣,从而使课堂因学生的广泛参与而有效乃至高效。

  下面笔者拟以古代诗歌的鉴赏为例,谈谈教师如何教学生以法。

  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先秦的原始歌谣、诗三百、楚辞,到汉魏六朝的乐府、古诗,到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诗词散曲,犹如一条灿烂的银河,横贯中国文学的广袭星空。诗歌数量庞大,题材广泛,流派纷呈,名篇迭出。千年前的孔子说“不读诗,无以言”,今天的我们,不读诗。则难以窥中华文化之堂奥。

  古诗鉴赏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更是难点之一。之所以难,除了文言文的障碍外,不得法应该是重要原因之一。古诗鉴赏,老师的重要责任是引导学生得法入门。“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但弟子如果不得其门而入,师傅是否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呢?笔者认为,老师的责任在于要深入浅出,引导学生,使他们搭建起生活与艺术之间的桥梁。积累阅读经验。“人门”不只是小学老师启蒙教学的事,每一个学科,每一种艺术,每一个阶段,都存在入门的问题。而老师所授之法,就是入门的钥匙。学生只有掌握了这把钥匙,才能自己打开艺术的宝库。否则,学生拾人牙慧,人云亦云,结果依然是门外汉一个!课堂教学时,许多学生面对古诗词无从下手,每年的高考。许多学生不得要领,就是尚未入门、没有得法的明证。为此,我们根据多年教学的实践经验,进行如下引导,学生课堂反应大为改观。

  一、积累诗歌鉴赏的有关术语

  我教《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前,回顾总结有关古代诗歌鉴赏知识,为远行备粮,明确诗歌内容、主旨、诗人风格、语言特点、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分类。比如:

  (1)诗歌按内容,可分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等。

  (2)主旨分类:

  A.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反映离乱的痛苦;表达山河沦陷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B.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C.思乡怀入: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

  D.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E.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

  (3)诗人风格:如孟浩然诗风的语淡味重、恬静浑健;王维的诗风恬淡生动;王昌龄的诗风雄健深厚: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

  (4)语言特点:如①清新②平淡③绚丽④明快⑤含蓄⑥简洁等等。

  (5)表现手法:

  ①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五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点

  描写方式:(a)动静结合,(b)虚实结合的不同;(c)点面结合,(d)正面侧面,(e)远近高低各个角度的描写;(f)明暗、冷暖等色调形态,(g)各种感觉:视、听、触、嗅,(h)细节,(i)场面等。

  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

  ②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等。

  ③主要的辞格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等。

  ④其他写作技巧包括:(a)赋比兴(b)衬托(c)对比(d)渲染(e)卒章显志(f)欲扬先抑(g)联想想象(h)语序倒置等。

  另外掌握一些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如:a.评价主旨类:

  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入寻味、含蓄蕴藉。

  b.分析手法类:

  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托物言志、象征、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寄寓、寄托、衬托、烘托、渲染……

  c.侧面描写:

  对比、怀古伤今、借古讽今。

  起兴,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人景,一切景语皆情语。

  同时积累诗歌意象一般意义:比如

  (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2)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3)以折柳表惜别:“柳”、“留”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以“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4)以蝉喻品行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用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以上内容,归纳整理印发给学生,时时积累。

  二、分类鉴赏。培养思维方法。学会鉴赏诗歌的具体思路、方法,即如何运用以上知识来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一)依据分类,初步感知。确定思路

  每拿到一首诗,诵读吟咏,先分类。

  鲁迅先生曾经指出:“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且介亭杂文?序言》)陈寅恪先生也曾经说过:“治文学史者,必就同一性质题目之作品,考定其作成之年代,于同中求异,异中见同,为一比较分析之研究,而后文学演化之迹象,与夫文人才学之高下,始得明了。否则模糊影响,任意批评,终恐不能有真知灼见也。”(《元白诗笺证稿》)虽然他们说的是诗歌研究之法,但未尝不适合于高中学生的诗歌学习与探究。

  古典诗歌包括诗、词、曲。诗包括古体诗、近体诗。按其内容又可分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抒情诗又可分写景诗、咏物诗、怀古诗、即事抒情等等。

  比如是抒情诗,可如下归类,搞清其特点。理清意与象之间的关系。

  写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景――情

  咏物:托物言志借物抒怀物――情、志

  怀古:以古喻今、讽今借古抒怀古――今

  叙事:言理抒情事――情、志

  拿到一首诗,读诗,先分类。假如是写景诗,看写什么景,抒什么情,景与情什么关系;咏物诗,咏什么物,什么特点,借这个物抒发什么情、志;是怀古诗,“古”有什么特点,通过这个古讽今呢,喻今呢。古与今什么关系……

  (二)看清结构,知晓内容,明了中心

  诗歌的一般结构:起: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物

  承:承上续写

  转:承上启下。起下为主

  合:点明诗歌主题

  起、承部分往往描写,搞清描写方法(参前梳理);转、合部分往往抒情,搞清抒情方式。

  比如是写景诗,就看是什么景,景有何特点:抒什么情;景与情什么关系。然后看写景用了什么方法,什么效果;抒情用了什么方式,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抓意象,明意境,悟感情。这样诗鉴赏就变成在接受美的熏陶的同时,进行有章可循的思维训练,而不是漫无目标的摸索。

  伤感诗歌散文篇8

  首先,我设计一个创设情景的环节:有好多美丽的月色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再加上配乐课文朗诵,让学生初步感知名篇。第二个环节是通过三个层次逐步感受其中的景物美、哲理美、情感美。第三,就是课堂迁移,小组合作探讨这首诗的“明月”、“江水”、“落花”三个意象的寓意。

  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2、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3、课外拓展,理解“明月,江水,落花”等常见意象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景: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请同学们先看一下几幅图片,同时回顾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与月亮有关的诗文。

  (二)导入新课:皎洁的月亮在众多诗人的笔下散发着夺目的光芒,寄托着别样的情感。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更有位诗人因为这轮明月而成就了一篇千古佳作,这首诗被成为“孤篇横绝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它便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春江花月夜》,而那位诗人便是张若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诗人笔下的月下美景。我们先听听这首诗的朗诵。

  二、作者介绍及背景提示

  (一)、作者: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任兖州兵曹。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二)、解题:《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清商曲辞、吴声歌。)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打破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空洞庸俗,提高并开拓了诗歌言之有物的高远意境,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三、初读诗歌

  要求学生在朗读时,展开想象,把语言文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又带有学生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

  四、层次结构

  关于这首诗的层次划分,近人歧见纷纭。我们以为,此诗应分成三个部分:

  1、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江天、天地空明的美妙境界:江潮浩瀚,与大海相连。明月就涌生于这无垠的大海之上,万里的春江,无不在明月朗照之下!江流绕着芳草蔓生的原野;那映照在月色之中的花林,好象铺上雪珠一样。月色如霜,所以霜飞也就无从察觉;洲上的白沙与月色融合,也看不分明了。

  译文:月亮出来了!从潮水中央,在江潮涌向海潮的地方。随着千万里春潮荡漾,千万里春江涨满月光。江水弯过芳香的平野,月照林梢,那繁花如雪。空中流洒着月色如霜,滩上白沙消失在霜里。

  小结:春江花月(景物美)

  2、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

  诗人身处江天一色,毫无纤尘的纯净之境,不禁对空中这轮孤月发出奇想:究竟是谁最先在江畔看见这明月呢?江月又在什么时候开始照着人呢?人生代代绵延无已,但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变化。她可是在等待什么人吗?但月下只有滔滔不绝的江水。

  译文:江水碧澄澄,长天也碧澄澄,只剩下皎皎的圆月一轮。江畔什么人最初见到江上月?江月又从哪年起默默照着人?人生一代代没有穷尽,江月一年年始终如一。不知江月等待什么人,只见长江送走东流水。

  小结:宇宙人生(哲理美)

  3、余下十六句为第三部分,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具体而言,这一部分又分为两层:

  1)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一层,写思妇怀人。

  这里写思妇想念游子的情形十分别致,月光无处不在,玉户帘上是月,捣衣砧上是月,那一轮可爱的明月总是照在她的妆镜台上,似乎想要安慰她,但是思妇见月,更增加了悲苦。她想把捣衣砧上的月光拂去,又想把帘子卷起来,以便把上面的月光卷去,可是这恼人的月光「卷不去,「拂还来。那无边的月光,笼罩着一切,鸿雁不停地长飞,仍然飞不出无边的月光去,水底鱼龙泛起阵阵波纹,思妇只好托月华来遥寄相思了。

  译文:一片白云飞去不回头,留给青枫浦一片离愁。谁家的游子今夜漂泊江船上?相思的人儿在哪座明月楼头?惹人的月影在楼上徘徊,该照见她那梳妆的镜台;透进窗帘,卷也卷不去,泻满捣衣砧,掸了还来。苦苦眺望,却听不着你的声息,愿化为月光,流照千里外的你。千里月明,大雁不传你的音讯,鱼跃江心,空皱出满江的波纹。

  2)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落月摇情满江树"为一层,写游子想家。

  最后这几句写落月,落花闲潭,春光将老,隐含思妇青春将逝。在这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几许游人能乘月而归。此时明月西下,游子思妇的一腔离情伴随月影洒在江边的树上。

  译文:昨夜梦中,花落进悠悠江水,春要归去了,你却还不回家。花已经落去,月亮也快落了,江水流春,就像是流送落花。西斜的月亮沉入茫茫的海雾,碣石,潇湘,望不尽山山水水的路。到底有几个人能踏着月色归来?落月摇荡着——愁人的情思满江的树。

  小结:思妇游子(情感美)

  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以良辰美景衬托离别之苦;又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这首诗固然带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颓废。它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当开阔的。

  结构上,此诗既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同时又以月亮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顾,情景交融,使全诗显得浑然一体。

  五、总结

  1、内容述评: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明月今宵、游子思妇却天各一方的惋惜。诗中尽管不无人生苦短的伤感,然而读来轻曼如烟,悠悠惆怅中还交织着岁月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得以与明月长久共存相伴的一丝欣慰;尽管也有夫妇别离的哀愁,但是写来柔婉似水,绵绵相思中饱和着“借明月寄相思”的脉脉温情,含蕴着对重逢的美好企盼。

  从表层看,明月长圆而人情不圆,显示了景物与人情的乖背;明月长在而人生不再,则展示了宇宙与人生的矛盾。但从深层看,“借明月寄相思”又显示了人心与自然的和谐,而“人生代代无穷已”与“江月年年只相似”,则展示了生命与宇宙的同一。作者对天人关系的思索,超越了前人仅仅哀叹生命短暂的窠臼,表现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在礼赞自然的同时礼赞生命。这既体现了诗人本身对生命意义的深切体认和对天人关系的深刻认识,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天人一体同仁”的传统精神。因而,闻一多先生称赞此诗展现了“夐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而寥寂的境界”。

  2、课堂迁移:小组合作探讨这首诗的“明月”、“江水”、“落花”三个意象的寓意。

  1)纵向联想,即联想诗人所处的社会背景,诗人的生平遭遇及其性格特征,知人论世,鉴赏古诗。

  2)横向联想,既有此句联想到彼句,其间关系可相类也可相反,在此比较中鉴赏是的艺术氛围,体会其诗所写之景、所抒之情、所叙之事及所言之志。

  3)研究材料

  (1)明月:

  1、“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唐·李白)

  2、“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宋.苏轼)

  3、“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唐.刘禹锡)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唐.张九龄《望月远怀》)

  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2)江水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3、“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

  4、“离恨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3)落花

  1、“欲向相思处,花开花落时。”(唐·薛涛《春望词》四首之一)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纱》)

  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晏几道《临江仙》)

  4、“春恨秋愁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清·《红楼梦》)

  5、“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3、教师评价总结。

  1)明月:面对宇宙的浩瀚,明月的无穷,人生的有限,多少伤时、惜时、叹时之作流传千古,月早已由“白玉盘”意化为如流水一般东去不回的时间意象,让人在浩淼无穷、深邃永恒的宇宙面前,顿生渺小之感、短暂之感,更激起和历史洪流相融,奋力在短暂的人生中有为的斗志。当然,月还是的愁绪、情爱的代表意象意象。

  2)江水:长江东流,玉带盘桓,沿岸风光如画,引出多少名篇佳句流传千古。江水不仅是个空间概念,更喻指历史的长河,是个时间概念。任你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或一代枭雄,无一例外终将湮灭于历史的滚滚长河之中。任你活着的时候生命怎样灿烂辉煌,也一样逃不过自然的规律、归结于尘土流水。表现出那种人生空漠之感,更显深沉悠远。

  3)落花:综观中国诗歌史,写花开的少,写花落的多。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缤纷的落花是中国古典诗歌伤春主题的核心意象。以落花为媒介,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表达对年光流转、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感叹,几乎涵盖了后世落花意象的所有意义。《春江花月夜》中,作者张若虚展示了女主人公迷离梦境的片断:昨夜闲潭梦落花。月夜春江,清景无限,她所等待的人迟迟没有归来。美丽的花瓣无声无息飘谢在寂静深潭,梦中的刹那,折射出漫长守望的苍凉、红颜衰老的恐慌。

  诗中尽管不无人生苦短的伤感,然而读来轻曼如烟,悠悠惆怅中还交织着岁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得以与明月长久共存相伴的一丝欣慰;尽管也有夫妇别离的哀愁,但是写来柔婉似水,绵绵相思中饱和着“借明月寄相思”的脉脉温情,含蕴着对重逢的美好企盼。

  六、布置作业

  1、选题:分析《春江花月夜》中另外两个意象“春”、“夜”的一般寓意(任选其一)

  2、方法指导:(1)收集古典诗歌中描写所选意象的诗句;(2)结合整首诗分析意象蕴含的情感;(3)综合分析此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般寓意。

  教后反思:这节教学优点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着重体验了诗歌意境,对这首诗的三大特点“景物美、哲理美、情感美”都充分感受到了。而且,也对三大意象“明月、落花、流水”又有了进一步的理性认识。


标签:诗歌学生教学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