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 > 正文

应用心理学论文 应用心理学毕业论文篇1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0-17 17:55:55 分类:网络 浏览:133


  应用心理学毕业论文篇1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能力;实践教学

  当前,我国不少地方院校培养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不足,岗位适应较慢,满足不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有研究指出,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陈旧,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很不协调,其中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不明、课程设置不合理和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师资缺口和师资实践能力缺失是当前专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1]。另有研究认为,目前应用心理学专业仍然以理论传授为主,实践教学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许多地方高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尽管把实践环节写进去了,但介绍相当笼统,一些实践活动并没有实际开展,而有些常规性的实践环节,如见习、实习等,虽然定期实施,但组织不力,缺乏有效的督导、评估,致使实践教学收效甚微,甚至有名无实[2]。此外,一些调查发现,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不足是妨碍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瓶颈,聘用和培养双师型教师是今后该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3]。鉴于当前地方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通过实证调查了解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对地方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对平顶山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2013级和2014级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3份,有效回收83份,有效回收率100%。其中男生24名,女生59名;大二学生40名,大三学生43名。

  (二)研究工具

  研究采用《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问卷》,该问卷为自编问卷,包括四个一级指标:实践教学环境评价、实践教学条件评价、实践教学过程评价、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其中,实践教学环境评价有两个因子(二级评价指标),即实践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态度;实践教学条件评价有两个因子(二级评价指标):实践教学师资力量、实践教学物化条件;实践教学过程评价有两个因子(二级评价指标):实践教学计划与安排、实践教学实施方式;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有两个因子(二级评价指标):学生综合素质、各方面评价。

  (三)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处理。统计方法涉及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

  二、结果与分析

  (一)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结果

  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对本专业实践教学所做的评价均分为67.92,其中,实践教学环境(权重21%)权重后均分为15.12,实践教学条件(权重27%)权重后均分为17.82,实践教学过程(权重29%)权重后均分为18.13,实践教学效果(权重23%)权重后均分为16.85。上述一级评价指标均分与各自权重的比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实践教学效果(73.26)、实践教学环境(72.00)、实践教学条件(65.93)、实践教学过程(62.52)。通过上述学生评价可知,平顶山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总分并不高(67.92),在四个维度中,实践教学过程评分最低,而实践教学效果评分最高。实践教学过程评分最低,可能是因为目前平顶山学院正处于转型发展初期,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意识都亟待提升,实践教学还没有成为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的实践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不能随时收集各方面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实践教学计划制订不够详尽合理,教材的适切性较差,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较低。实践教学效果从学生综合素质(考研通过率、就业率及各类资格证书获取率)和各方面评价(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教师对学生实践学习的评价、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素质的评价)两个维度进行评估。本研究中,实践教学效果相对其他几个一级指标评分更高,可能主要是因为,各方面评价中教师和用人单位对学生学习及能力素质的评价学生不甚清楚,因而从自我肯定的立场出发,学生宁愿认为教师和用人单位对自己的学习和能力素质是较为满意的。另外,就学生综合素质而言,由于2016年平顶山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考研通过率较过去几年有较大增长,加之历年来应用心理学就业率及各类资格证书获取率都较高,因而这一评价指标的评分也较高。实践教学过程评分较低而实践教学效果评分较高,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的效果评价维度在让学生实施评估中,应向学生尽可能全面地提供教师和用人单位对学生实践学习及能力素质的反馈信息,以便于学生做出更客观准确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二)实践教学评价的性别差异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实践教学评价分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这表明,应用心理学专业男女生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评价很一致,均认为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水平不高。

  (三)实践教学评价的年级差异

  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对本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的总分及实践教学过程和实践教学效果两个指标的评价分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大二学生的评分均高于大三学生。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实践教学环境和条件一般与硬件关系更为密切,客观性强,因而这方面的评价在年级间的差异不显著。但实践教学过程及效果相对而言与人的心理感受和所获得评价信息有关,大二学生在大一时开设的心理学专业课程很少,因而到大二接触到较多的心理学必修课程时,自然会感到眼界大开,心理学知识扑面而来,觉得心理学的殿堂好大、好神奇。另外,大二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含义和意义也许没有大三学生理解得深刻,因而会给本专业实践教学给出较大三学生更高一点的评价。而大三学生已经学过了较多的心理学核心课程,对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明显较大二学生更多,但由于实践机会少,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人才测评与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实践经验,不知道在现实中如何恰当而有效地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因此他们对学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尤其是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过程和效果评价显著低于大二学生的评价。

  三、改革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地方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水平较低,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为提高该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本研究从实践教学环境、条件及实施过程入手,就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实践基地、教学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提出如下建议。

  (一)制定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是实践教学环境的核心所在,对人才培养起着导向、引领、调节、激励等重要作用。教育部对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设计、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据此,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方案应以实践能力为导向,强调专业建设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进程[4]。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主要有五大方面:课程实践、专业技能实践、创新实践、社会实践和毕业实践[5]。培养方案要突出全程实践教学这一课程实施理念,从大一到大四,要明确各阶段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课程方面,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应加大专业训练力度,基础理论与实践训练并重。心理学专业技能培养除了开设实验心理学、心理咨询技能训练、心理诊断与评估、人才测评、心理危机干预等课程,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心理情景剧大赛、朋辈咨询、校外心理辅导等活动,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实践方面,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主动参与任课教师的课题研究,促进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心理学理论和科研方法应用到实际的创业活动和科研活动之中,积累创业和科研经验[6]。

  (二)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和实践基地建设

  师资队伍是实践教学条件中的人力因素,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任教师队伍是有效开展实践教学的首要条件。当前,提升教师实训指导能力,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7]。一方面,要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聘用;另一方面,要鼓励教师进修学习,不断拓展知识、技能结构,成为“双师型”教师。建设高素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管理部门需探索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心理学专业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到心理学专业实力强大的名校和研究机构访学、进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有计划地邀请心理学领域有影响的名校专家、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不断开阔教师视野。实践基地是实践教学重要的物质条件,作为学生稳定的实习平台,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利用对大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和培养意义重大。学校在重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要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8]。校外实训基地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建设应遵循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可以选择从幼儿园到高中各学段的学校作为实训基地,从而便于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对个体心理发展进行纵向了解,同时,高危人群集中的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消防、公安、监狱等单位也是较好的选择。

  (三)优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实用的实践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和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是实践教学过程评估的关键所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和方法创新。优化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就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其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9]。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大都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因而实验教学在应用型心理学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优化应用心理学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优化专业实验课程体系[10]。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实验课程体系由基础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四部分构成。其中,实验心理学是实验课程的基础和核心,应紧紧围绕实验心理学建设基础实验课程、精选教材,突出课程的先进性、实践性和研究性[11]。当然,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也要重视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验证性实验课程,以及心理咨询与治疗、临床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综合性和应用性实验课程的建设。此外,见习、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也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就要做好学生见习、实习的方案设计及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指导和调整,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分层责任管理。在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上,既要进一步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的形式,更要重视毕业论文(设计)内容的科学性以及研究方法选用的适宜性,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使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掌握资料收集、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结果分析等环节的关键技术与注意事项。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坚持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指导思想,从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建设目标和实际出发,着力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心理学专业思维。鼓励教师灵活运用角色扮演、直观教学、案例教学、现场观摩、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实验演示、情境体验等教学方法,探索适合所授课程的实用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在理论课程教学中尽量树立主体参与性、实践实用性的教学观念,使理论讲授与现实实践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积累实践经验,获得实践技能。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提升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存在和发展的生命。为此,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师必须切实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实践能力本位的教学新思维,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的心理学专业优秀人才。

  应用心理学毕业论文篇2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实践教学;主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8-0171-02

  2012年1月,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1]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的行为及心理现象的学科,是和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也是应用型的学科,这就注定了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的学生仅仅具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技能。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在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围绕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专业意识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以及专业技能培训的各种教学、实践环节与教学活动的有序运行体系。

  一、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开展的依据

  (一)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后简称《纲要》)中提道:“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2]任何人的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主客观两方面的相互作用。教育能否对个体产生积极的作用,关键要看个体是否有积极的意愿。教育的内容固然体现了社会对个体的要求,但在教育过程中,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和兴趣,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设置实践教学内容时,不能是为了实践而进行的实践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设置的实践活动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重视其动手操作和情感体验。只有通过实际操作,学生才能把理论和实践知识融入生活中。只有投入了感情的活动才是有生命的活动,才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创造条件,也才能够保障实践教学的成效。

  (二)服务社会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也是实践教学的目的

  《纲要》中还提道“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2]服务社会是教育的目的之一,也是检验所培养人才的标准之一。教育要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就必须走出校门,同社会接触。从这点出发,开展实践教学就必须要找准同社会的接触点――实践单位。选择实践单位,不仅要与本专业相关,更要关注学生在这个单位中是否能做一些具体的工作,是否真的能锻炼了能力。社会上普遍存在这种心理――害怕实习生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即便一些单位接收了实习生,也只是让他们做些打字发文件之类的工作,同专业相关的业务是插不上手的。这就要求学校必须了解社会的真正需求,以服务社会为目的,在进行日常教学时有针对性,在进行实践教学时,能够踏踏实实融入工作,而不认为仅仅是在参观。学生只有深入接触社会,才能了解到心理学真正的魅力。学校只有服务社会,才能换来实践教学更大的空间,也才能体现实践教学的目的。

  二、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

  顾秉林先生在清华大学第22次教育工作讨论会上指出,实践教学是指围绕教育教学活动目的而开展的、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它既包括为认识探索自然规律、掌握技术知识而开展的科学实验、生产实习等必要的验证性实验,也包括为解决实际的生产和社会问题,提高创新能力而开展的研究性、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还包括以了解社会和国情、提高全面素质为宗旨的社会实践[3]。根据这一界定,综合相关院校的办学经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的需求,陕西理工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心理学实验。根据特定的目的,运用心理学仪器设备等研究工具,对研究的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锚,以探求心理现象及行为的发展变化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既包括传统的认知类实验,也应当包括新兴的行为研究实验。目前,本专业已经建立起两大心理学实验室,即基础心理学实验室和行为研究实验室,包括基础实验室、行为观察室、沙盘室、心理测评室、团体辅导室、心理咨询室等。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加大了对学生和社会的开放力度。如,心理咨询室还负责提供全校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低年级学生可在此见习、帮助咨询教师安排活动,高年级学生在取得咨询资格之后,也可进行咨询活动;对心理学社的学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沙盘室固定时间开放,利用沙盘游戏让学生进行自我剖析;心理测评室则承担过地方单位员工的心理健康评估等等。这些实验室的建立和开放利用,不仅改善了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条件,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心理学实训。心理学实训是心理学职业技能实际训练的简称,是指在学校控制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规律与目标,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学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实践教学活动。这部分共开展了三项,分别是心理健康教育技能训练、心理咨询技能训练和数据处理技能训练。心理健康教育技能训练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的教学设计及教学技能;心理咨询技能训练要让学生了解心理咨询的类型、基本手段、方法和技巧,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心理咨询的基本技术,初步具备在不同情景下进行心理咨询的能力;数据处理技能训练则主要让学生掌握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并具备数据分析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心理学研究和应用服务。

  科研活动。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课内外的科学研究活动(教师的科研课题或学生自己研究的课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方面,学校设有“挑战杯”等学术科技竞赛活动,会对有价值的课题立项,并对学生的科研工作进行评比奖励。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每年都会就社会或校园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申报,采用查阅资料、访谈、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调研,如“陕西理工学院校园规划的人文价值”“陕西理工学院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研究”等等。此外,还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帮助教师进行问卷施测、录入数据分析,讨论结果等等,这些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勤于思考的科学意识,也锻炼了相应的实践能力。

  职业培训。根据国家相应的职业标准或行业的知识、技能的等级标准,培训学生相关的职业能力,以获取相应职业技能乃至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为目的的实践教学活动。根据专业培养计划,应用心理学专业主要分为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和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前者有心理咨询师证件考核,后者有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件考核。对于心理咨询师,毕业时学生约有60%持有三级资格证,相较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师报考率低些,毕业时持有率约30%。此外,还有一些同学从就业的方面考虑,会参加会计资格认证、秘书资格认证等考试。

  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学年论文在大三上学期进行,目的是为了培训学生查阅资料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奠定基础;毕业论文是指心理学专业学生在完成学业前,在老师的指导下,个体独立从事心理学研究并撰写相应的研究论文。每年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同教师商议,确定选题。在为期8周的论文写作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专业知识的应用,可以说是对学生的一次终极考核。

  专业见习和实习。这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就是在实践中学习,学生在学校统一组织和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应用心理学的职业方向,在校内外实习场所等真实工作环境中进行参观或从事相应的实际工作,以获得有关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实践活动。实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职业心理品质。见习一般从大一第二学期一直持续到大三第一学期,专业见习的时间为三周。见习的场所为汉中市精神病院、汉中市第三监狱、汉中市三二零一医院和陕西理工学院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专业见习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心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应用心理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增进学生对于心理学专业课程的兴趣,为下一步的专业实习奠定了思想基础。陕西理工学院的专业实习在第三学年开始,截止到大四上学期,总时间为一年半,在大四上学期还会专门安排两个月的时间让学生以正式工作者的身份进驻各实习点,进行咨询技能的继续学习巩固。实习的地点有汉中市劳教所,汉中市第三监狱,汉中市精神病院、学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汉中市的部分心理咨询机构以及各中小学实习基地。专业实习主要解决专业技能中两大技能的形成问题,即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与治疗技能的形成。学生把学到的专业应用型技能知识由输入到输出,应用型操作技能由模仿到熟练进行,经过不断训练,使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与治疗技能得到不断提高[4]。

  三、未来建设的重点

  尽管现在的实践活动形式较多、训练内容较丰富,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也是我们未来建设和发展的重点。

  首先,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活动较少。陕西理工学院位于中国西部陕西省汉中市。汉中市位于巴山和秦岭之间,交通不便,工业经济一直比较落后,具有一定规模的常规企业较少,因此,可联系正规的实践单位比较少。虽然尝试在民营企业中进行实践,但由于民企的经营及管理随意性较大,感觉实践效果不佳。建立适合的企业实践基地将是学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关注的重点之一。

  其次,关于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专业建设水平的关键。而实践教学对师资的要求更高,既需要教师对本学科的理论知识有深入的研究,又需要教师具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丰富经验,两者缺一不可,这正是制约许多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的瓶颈。虽然学校在建设专业实践基地的过程中,邀请部分实践基地的骨干人员担任校外实践导师,但仍然未能有效地解决此问题。如何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也是今后工作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鲍谧清,韦洪涛.论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J].继续教育研究,2011(5):134-136.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争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N].新华社,2010-07-29.

  [3]顾秉林.加强买戢教育培养创新人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6):1-5.

  应用心理学毕业论文篇3

  关键词: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六种能力;五个模块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259-02

  近些年来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指引下,各高校都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作为全面提高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主要突破点。作为以培养具备心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应用心理学相关操作技术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独立学院,如何在借鉴传统高校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基础上,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首要且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因此总结传统高校实践教学特点,弥补其不足,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新型的实践教学体系就成为独立学院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经途径。

  一、传统高校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过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教学时间等增强实践教学的措施,但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大部分高校实践教学仍然是教学过程中薄弱的环节,普遍存在着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实践教学指导思想存在误区。许多心理学专业教师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观念,对实践教学目标理解肤浅,不能合理认识实践教学在实现教学效果中的作用,继续延续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的错误认识。

  2.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薄弱。受制于学校经费等诸多因素,很多高校的应用心理学实验室设置单一,实验设备陈旧且数量、种类偏少;实训基地数目严重不足,即使在校内外有一些与企业合作共建的实践基地,但基本都流于形式,很少能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3.实验教学内容、手段和形式不合理。由于教师设计的实验项目不科学,或教学软件和实际脱节、操作性不强,加之实验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即使学校增加投入建设了实验室,也会使实验室利用率较低,实践教学效果也不容乐观。

  4.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不规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常常依附于理论教学,既缺少专职的教师,也缺少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等。没有规范的实践教学的教学计划和考核办法,使得实践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1][2]。

  以上问题反映出当前多数高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既无特色,又无实际内容。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理应成为目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二、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构建设想

  独立学院自诞生之日起就定位于建设应用型本科大学,培养能够直接进入市场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要有别于传统高校中的实践教学,构建起一套相对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得实践教学有目标要求、实施途径、具体措施和考核标准。

  1.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是对实践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规划,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前提。依据教育部提出的关于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全国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培养规范,结合我校学生培养目标定位和特点,实践教学目标应当是围绕实际岗位职业技能而制定的具体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目的,包括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创业能力、资格证书等几个方面。

  具体而言,实践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内容。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其具有从事心理咨询或人力资源相关行业的基本职业素质和能力。包括六个方面。一是认识能力,就是促使学生能够更自觉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及周围环境。二是专业能力,就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并活跃学生的科学思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进而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了解心理学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情况,接触实际的心理辅导、心理教育工作,增强对应用心理学专业特点的感性认识,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三是实践能力,即如何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的动脑、动手能力。四是综合能力,学生通过实践训练锻炼其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决策能力等多项个人综合素质。五是创业能力,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谋生本领的需要,也就是满足学生创业的需求。通过创业教育可以锻炼学生的择业能力和生存能力,这是高等院校推动就业的必然选择。六是就业能力。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检验,也是学生顺利就业的基本保证。实践教学体系不是单纯培养实践技能,而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事业心[2][3]。

  2.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根据普通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课外实践活动四个部分的传统实践教学内容,结合我校及本专业特点,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包括“五个模块”:实验模块、实习实训模块、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模块、职业化教育模块和科研创新模块。

  (1)实验模块使学生掌握专业基本实验技能、方法和手段,构建含基础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和研究创新实验的多层次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结合各科课程的先行后续关系,适当增加独立实验课的数量。除实验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之外,心理测量学、心理统计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课程也应合理设置、调整实验项目,改变实验内容陈旧、实验项目少、因人因设备设置实验项目的状况,精选经典实验内容,增加现代实验内容和技术,合理配置演示型、验证型实验比例,适当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2)实习实训模块以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广度、强化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意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目的;在培养方案的指导下,增强专业技能型课程,如心理面谈技术、心理诊断技术、心理干预技术等,并且在这些专业课程中强化课内实训设计环节,平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增加模拟岗位训练,增强专业技能的可操作性,支持学生获得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见习、实习活动,体现针对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特点,加强多门课程之间联系,形成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4][5]。

  (3)毕业论文模块是在学生参加毕业实习的基础上,完成毕业论文工作,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创新实践,鼓励学生选择和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实践性研究论题。

  (4)职业化教育模块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有助于个人发展的良好个性品质,增强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包括沟通、协调、组织管理能力,时间效率管理能力、问题解决处理能力等;强化职业通用能力,包括计算机办公能力,文字及口头表达能力等。通过专项专题训练,提升学生职业综合素质,拓宽学生就业范围,使学生将来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5)科研创新模块则是根据创业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内涵,安排学生在实验室、教学实习基地参加创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科研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科研立项、开放实验项目、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将其纳入到创新学分管理之中。

  3.实践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需要完善的教学管理文件作为依据,可以从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场地与设备、教师实践教学指导手册、学生实践指导手册五个方面予以构建。

  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主体由学生、督导教师和专家三个独立系统有机组合而成。学生和督导教师从教师的实验课程、实训课程和实习课程的内容与实施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实践内容与专业课程或实务的结合程度、实践过程记录、实践成果(实践报告)。主要观测点包括实践内容与专业课程或实务需要结合是否紧密,参与实践学生的实践记录是否详细,记录角度是否多样,指导教师批阅是否认真,交流是否充分,是否形成有一定影响的实践成果。专家对整个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水平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主要是看相关教学文件的内容是否全面完整,是否符合教学要求、是否符合应用心理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6]。

  三、构建2-1-1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多年办学经验和独立学院生源特点,以上实践教学体系以“2-1-1”人才模式进行展开,即两年夯实专业理论基础,一年打造专业方向,一年强化个性发展,四年贯穿开展职业化教育,形成“夯基础,精专业,重实践,强能力”人才培养特点。

  参考文献:

  [1]李晓,丁月增,郑航.高校心理学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4).

  [2]河北金融学院课题组.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1).

  [3]夏焕章.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0).

  [4]庞爱莲,孟维杰.实践教学:应用心理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7).

  [5]崔景贵.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机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5).

  应用心理学毕业论文篇4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当前,对于各个高校来说,在创建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要做到“一个中心、二个基点、多层次、多渠道”,一个中心就是开展的一切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在设置所有实践环节时,都要首先考虑到学生的成长与就业。二个基点就是依靠应用心理学的专业建设与发展,依据社会不同领域对应用心理学人才的不同需求,来创建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多层次就是指专业课程学习中的实践教学部分、学期中的专业调查部分、实验部分、专业学习中的实践教学部分、存在于毕业论文中的实践教学部分、利用节假日学生参加社会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实践部分、学生在社团中的专业实践活动等,利用各个层次对学生开展实践教育。多渠道就是利用校内和校外的不同专业实践资源,为学生创造丰富多样的专业实践机会。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

  为了让大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知识与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利用大学四年时间,高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参与能力、创新能力、设计能力等。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就是指学生利用专业学习掌握为社会服务的基础性能力,主要内容有心理学实验、设计、处理各种实验数据的能力,可以自行完成实验报告,对各种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的能力,可以利用分析软件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能够自行完成对心理学专业文献的检索等。专业实践能力就是指学生在进入工商企业、社区、教育部门、行政管理部门以后,利用自己掌握的应用心理学知识从事心理辅导工作、咨询治疗工作、管理工作、教学工作、人力资源评估与开发工作、市场营销工作等。社会服务参与能力就是指学生可以利用自己在学校学到的应用心理学知识在上述部门中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依靠自主就业,可以提前掌握社会就业信息、就业渠道的能力,帮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需求,在心理上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科研创新与综合设计能力就是在掌握上述所有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社会需求与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重视自己的专业兴趣出发,提高科研设计、社会调查、设计问卷、完成论文的能力。在笔者提到的四个能力当中,首先要求学生具备专业基础实践能力,然后在此基础上可以上升为专业实践能力,学生要想具备综合设计能力则需拥有服务于社会的能力、参与能力、科研创新能力。

  二、应用心理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施方法

  1.开展专业意识教育

  将专业意识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学习分离开来,这在教学中不但是一种创新,而且属于学生的需求。当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特点,就用心理学专业是为人提供服务的专业,在进行实践学习时要具备严肃的学习态度,更需要深入了解人们的心理疾苦和心理生活,要同情人们的各种遭遇,要有极大的爱心,要想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都依靠对学生进行专业意识教育。此项内容的教育主要内容有入学教育、专题讲座、学生自行检索心理学知识、学生真正领悟人生、形成高尚品格等,属于一个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环境形成的系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选择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生进入大三学习后明确主攻方向。

  2.开展专业课程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专业课程与实验教学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在专业学习与基础课学习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大力开展实践教学,应用案例分析、技能训练等方法,同时认真编写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应用合理的考核方法等。学生进入大三以后,专业课分为二个方面,一是心理辅导二是人力资源管理。心理辅导课的主要内容有学校心理学、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咨询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有人力资源开发、绩效管理、工资管理与设计等。学生进入大四以后,学生可以依据自身兴趣在二个方面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主要内容有情绪心理学、认知疗法、艺术与音乐疗法、精神分析原理、家庭心理学、创业管理、环境心理学、经济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

  3.开始短期实践教学和毕业实习,积极组织社会服务与社团活动

  短学期实践教学和毕业实习主要集中于学生结束四年的学习生活时,开展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内容有大一的专题调查、大二的实验设计、大三的专业见习、大四的心理辅导、毕业前的实习内容等。社会服务活动与社团活动是依靠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发组织,带有明显的专业特点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内容有学生在进行专业实习时开展的勤工助学、社会领导的宣传心理知识、在社团和教师的共同参与下创办的报纸类与杂志类、联合其他大学生共同开展的心理学知识比赛、心理学内容的戏剧表演等。这些内容都属于实践教学内容,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专业意识,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创建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基于完善理论的、不断发展的长期工程,在创建过程中,要认识到这是一个动态的、创新的实践过程。

  作者:陈奕运 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姜媛媛.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构探讨[J].情感读本,2015(03).

  [2]张艳.基于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的若干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4(12).

  应用心理学毕业论文篇5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科研统计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110-02

  针对科研工作的特点及其规律,应用心理学专业基本科研能力结构包括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1]。可见在课程设置上需要特别重视这两种能力。统计是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的科学。数据无处不在,作为一门和数据打交道的科学,统计学已被应用到各个科研领域。科研统计课程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开设目的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做准备,并为以后解决实际科研问题提供方法和手段。统计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用恰当的方式描述数据[2]。但不同专业教材倾向使用不同的例子,如心理统计多使用问卷、量表的例子,同时侧重于统计思想的培养。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增强科研能力,参与科研项目,撰写论文,笔者是日常教学做了一些探索。

  一、结合实际,因材施教

  应用心理学专业同时招收文科和理科生,尤其文科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本科生经过前两年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基本上形成了聚合与发散、正逆则反、联想类比的固化思维模式[3]。但应用心理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没有安排高等数学的内容。同时文科生缺乏推理论证与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而统计学是心理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对于没有数学基础的学生,接触统计学,难度较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实例为主,结合上机练习,适当补充课后作业。而对于原理的讲解不是教学的重点,也就是在教学中应该重实践而轻理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类似真实的研究过程,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去探究问题答案,在此过程中锻炼统计应用能力。这一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学生共同参与,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脚手架,帮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提升能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析数据、理解研究设计,以利于学生将统计思想融入生活实践和专业知识中。

  二、夯实基础,突出重点

  基于医学院校的传统,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课程负担比较繁重。如我校开设《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概论》,三门课程总课时为304学时。但对于学生较难掌握的《社会统计学》、《社会调查方法与分析》为113学时。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的学科,学习医学课程对于突出医学院校的心理学专业特色,促进学生的心理学与医学知识的有机结合十分重要且必须。但统计学知识的内容多,较难理解,课时相对不足,这是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师在统计课程的教学中,不需要把过多时间花在计算和公式推理上,而应该重点讲解研究设计的思路和软件的操作,同时结合课后的作业让学生真正掌握各种统计方法间的差异和关系。努力做到概念清晰,推理严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教会方法。

  三、选对教材,事半功倍

  高质量的教材有两个基本要求:知识脉络清晰完整,反映当前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好的教材使得教师易教,学生易学。目前在大部分医学院校的心理学专业,使用的是《医学统计学》或《卫生统计学》教材。这些教材并没有起到好的教学效果,存在符号公式多,很多概念难以直观理解,或者案例、术语、符号和概念与心理学专业的表述不相符的情况。这类问题的存在,不仅为学生参加全国性的心理学专业考研制造了障碍,也不便于追踪国外期刊,获取最新研究信息。特别是教材中的医学案例与心理学专业联系不紧密,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可以注意与《实验心理学》的教学结合,增加调查问卷设计和抽样设计的内容,也可以从心理学核心期刊中选择一些经典文章,组织学生讨论,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方法灵活,提高质量

  利用科研实践、毕业论文撰写辅助教学。针对科研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我校在2年级开始实行导师制,请学术造诣深厚的老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老师。从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开始,导师对学生的科研统计能力进行全方位个性化的培养。教学形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使得学生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实际科研中普遍运用统计软件。计算机虽然可以使复杂的计算变得快速、简单,但也不能因突出上机操作而忽视原理的教学。不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要让学生认识到思维比计算更重要。在实际的科研工作中,软件完成的只是数值计算,但如何设计实验,选择那些样本,应用何种统计方法,如何解释数据都需要人去决定。如果对统计思想一无所知,就会出现“垃圾进垃圾出”现象。另外,一些新出现的统计方法未必有现成的软件可以使用。

  五、强调思想,掌握内涵

  统计思想主要包括:估计、相关、拟合、检验、均值、变异[4,5]。在教学中应该强调用统计的观念及思想,去探索事物背后的规律性。应该先谈谈估计思想:我们做实验的方法常常以样本推测总体,这是对同类事物探索其规律采用的由此及彼的认识方法。一般样本必须与总体具有很多相同的性质,样本才能代表总体。但样本的代表性又受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这里强调置信区间是保持逻辑严谨的必要步骤。再谈谈相关思想: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千差万别,在这千差万别的事物中中能找到事物的普遍联系,从普遍联系中总是可以找到一些事物共变的情况。总体和个体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是能找到一些相互关联的。再谈一下拟合思想:拟合是对不同类型事物之间关系之表象的抽象,就是对规律或趋势的拟合。任何一个单一的关系必须依赖其他关系而存在,所有实际事物互相之间的关系都表现得非常复杂,拟合的成果只是个模型,这种拟合思维方法反映的是一般趋势,而趋势表达的是事物和关系的变化过程在数量上所体现的模式,反映的是基于此而预示的可能性而以。然后谈到检验思想:统计方法是归纳性的思维方法,其结论永远带有一定的或然性,所以基于局部特征和规律所推广出来的,统计出来的判断不一定完全可信,检验过程就是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来检验事先对总体某些数量特征的假设是否可信。然后谈谈均值思想:均值思想是指人们从总体上看问题,往往观察其一般发展趋势,尽量避免个别偶然现象的干扰,求出事物的均值范围,也体现了思维的总体观。另外,最后谈谈变异思想:统计学研究同类事物、同种现象的总体特征,但是任何事物和现象的特征总是存在着差异的,统计方法的使用就是要认识事物数量方面的差异。统计学反映变异情况最基本的概念是方差,是表示变异的一般水平的概念。平均与变异都是对同类事物特征的抽象和宏观度量。我们强调以上几个思想方法,真正掌握其中的内涵才能进一步提升本专业科学研究的能力。

  六、特色发展,发挥优势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统计能力,提升学生的复合竞争力和教育水平,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在课程设置实施了学生复合竞争力提升暨“五个一工程”计划项目。主要措施是:通过课程体系改革,以《社会统计学》、《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专业外语》等核心课程为抓手,强调理论结合实际,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组合式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对科研统计的认识,特别是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教学实践中能体会到提倡组合式教学法是十分有利并有效的。按照我们现行的教学大纲,尚不能满足组合式教学法的需要,很多东西还需要我们去探讨。能否在本科高年级阶段推行组合式教学法已有“文献选读报告和课题研究”。教学实践中我们指导学生以课题小组的形式在一起研究探讨,互相启迪,同时结合导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进行,这样可能比较有收获。今后在教学研究中更要注重指导学生统计学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培养训练。对继续要读研的同学,指导他们本科高年级学习阶段就奠定一定基础,重视科研统计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教师根据学生的特长,指导他们注重特色发展,尽可能发挥优势,提升专业方面能力与实践动手的能力。

  应用心理学专业科研统计教学能力要得到提升,对心理学专业教师们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心理学专业教师不仅要有相当娴熟的心理学知识,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一定的统计学知识,还要求教师与时俱进能熟悉目前流行的各项统计软件,有一定的软件编程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提升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们的科研统计能力。

  参考文献:

  [1]夏世龙.陕西师范大学文科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2]孟万金.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要素的调查研究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1,(6):58-62.

  [3]张成武.高三文科学生常见的三种思维模式[J].中学教学参考,2015,(35).

  [4]徐建平.心理统计学教学的精髓:思想,原理,方法与技术[J].中国大学教学,2004,(7):39-40.

  应用心理学毕业论文篇6

  【关键词】 高校;心理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策略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主要内容之一就高等教育改革明确了方向,指出“要引导和支持高等院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活力。”中央关于新时期新阶段高等学校全方位建设与发展的决策部署已明确,作为基础研究与应用学科之一的心理学更应顺势而为,进行积极地探索实践,而完善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方式和途径,加快转变心理学人才培养质量应该成为设立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专业高校的首要任务。

  现阶段,我国共有200余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心理学专业,其中以师范类、综合性学校居多。心理学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教学科研、医疗卫生、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市场营销和组织管理等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1]社会用人单位对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要求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四个方面。[2]

  一、提高人才培养规划制定的科学化水平

  1、影响心理学科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从内部来说,心理学由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组成,兼具自然科学属性与社会科学属性;从外部来说,心理学并不是一个孤立于其他专业的学科,相反,心理学的诞生、发展都与生理学、物理学、哲学、医学、经济学、数学、计算机学等相关学科联系紧密,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是理论扎实、技能过硬、知识结构完善、具备多学科综合能力。因此,综合科学技术领域发展成果及趋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因素,结合各高校实际情况,就心理学人才培养规划工作制定动态修订机制,将人才培养工作纳入心理学科整体发展中考虑。

  2、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规划制定遵循的原则

  首先要坚持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人文精神,指导人才培养规划编制工作。其次要紧密联系实际,经常性、广泛性地征求各类各层次学校、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城市街道社区、农村贫苦地区等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对心理学人才在规模、层次、领域、结构等方面的需求,以需求为导向确立心理学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式,正确处理人才培养定位问题。最后要统筹发挥好学科建设同人才培养之间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坚持学科建设以人才培养为首要任务,引导和鼓励学科研究成果优先向人才培养领域转化应用,向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方面集中。

  二、提升教师实践示范能力与改进教学方式

  1、教师实践示范能力提升方面―以“双师型”教师成长为例

  心理学人才培养的关键在师资,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是核心。当前,师资队伍缺乏社会实践工作经历,导致人才培养示范性不强是个主要问题。高等院校心理学任课教师及科研人员学历层次高、理论知识渊博、科学研究能力强,成为培养心理学人才的保障条件。但从实际情况看,教学科研人员绝大多数在进入学校以前的主要工作经历是学校学习、教学科研,心理学社会实践工作经历匮乏,对中小学校学生管理、医疗卫生临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生产安全部门等的实际情况不了解,没有体验,无法将理论与社会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必将导致理论能力强,实践技能薄弱的困境,造成教学空洞,不能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这是心理学师资队伍建设需重点加强的环节。

  高校应加快研制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和培训的中长期规划,并纳入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3]探索“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机制,促进教师实践能力和教学示范能力提升。“校企联合,产学研结合”将成为“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实现途径之一。[4]发挥高等学校在科研等方面的优势,同高等、中等职业院校在职业化人才培养方面的教学技术、教学装备、实践基地的特色有机对接,开展互派互学、挂职教学等多形式的合作交流,促进共同发展,推动高等院校心理学教师队伍“双师型”人才团队建设。鼓励高等院校心理学教师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公益性活动,深入中小学校、医疗卫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企事业单位一线,了解社会对心理学知识的需求与需要,掌握困扰人们心理健康的各方面因素,运用丰富的知识体系和科学研究成果,制定适用于中国本土的咨询方法与促进方案,在服务群众心理健康的同时,探寻和总结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总结经验与方法,反哺高等学校心理学教育教学。

  2、教学方式改进方面―以教材使用为例

  在心理学人才培养中,教科书的功能与作用具有不可代替性。科学研究成果的充分吸收、国外经验有选择的借鉴、经典理论知识与实验方法的应用等成为教课书编写的主要内容和依据,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心理学教科书体系,反映了心理学科发展取得的成就。但在教师、学生教材与教辅资料的选用、征订与教学处理上还有待规范。

  首先,面对心理学系列教材门类繁多的现状,教师用书与学生用书的选择上可以有所区别,专业课的教师用书也可以不止一本。学生教材的选用要适时以图书市场的资源变化及课程培养目标、教学大纲为依据,经过学校院系教研组同仁共同认定。鼓励教师编著、选用内容贴近我国社会现实,能指导学生学习实践的教材,已有研究反映出公共心理学的课程内容体系单一陈旧,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比如能力这一章,教材中就用了大篇幅的版面介绍了各种能力的理论与能力的测量方法,却只字未提和学生息息相关的能力的培养。因此,不难看出目前心理学课程内容严重缺乏其应有的实用价值。[5]

  其次,要本着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的原则规范征订管理体制,避免教材征订配发工作滞后于教学工作、频繁更换教材版本,而出现的实用性不强、教材与教学大纲不匹配等结果。教材属于生产资料范畴,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理论知识消化、实验原理融化、社会实践升华、达到教材服务于教学、传递知识、指导实践、增强能力的基本作用,改变传统教学情境中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考试完全依赖教材的现象。

  最后,应该把电子教科书的便利性、丰富性、非线性等基本特征和纸质教科书不具有的优势以恰当的方式引入教学活动中,提升教育教学信息化、便利化水平。[6]因此,在教材教辅资料的处理上,鼓励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设备、学术资源改进教学,如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解决学习者缺乏学习动机、学习主动性严重不足而影响教学质量的现实问题。[7]教师参阅国外优秀教材,获取其附带的数字化、立体化的网络教学资源,包括优秀课件、教学建议、经典案例探究、视频库、习题库,相关专业软件等,用于教学互动元素、能力提升等环节;同时要防止过度依靠信息技术,忽视纸质教科书在教育教学当中的核心作用。

  三、创新学生考试考核评价体系

  1、考试综合评价体系

  通行的心理学考试组织形式和方式暴露出的弊端是考试形式单一且范围狭窄、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且重理论知识、考试时间过于集中且学生学习压力大、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试卷分析与考试结果反馈力度不够等。[8]但课程考试是检验学习成效的可靠方式之一,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不是简单的接受刺激,做出反应的过程,而应重视学习者自身的建构和知识的重组。因此,要采取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学期作业、课程论文、课程实践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反映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践技能熟练程度、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化、个人与团队素质等综合能力。本着“人人都有特长、人人都能成才”的教育观,对每一位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以此,建立“灵活多样、区别对待、全面发展”的考试综合评价体系。

  2、实践考核评价体系

  心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实践教学体系是应用型心理学人才培养的核心,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分为三方面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等三个层次和方面。[9]应充分运用三维实践模式打造五个“会”的心理学专业应用型人才。[10]任何一门应用性基础研究都离不开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将人才培养的理论知识、技能技术同对应的科学实验、社会实践结合,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方式,是增强学科发展水平的驱动因子。鼓励学生经常性地关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市场从业准入条件、社会用人需求及就业方向等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增强理论与现实社会的对接意识。强化学生科研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涉猎人类学、生物学、医学、计算机学等领域知识,追踪心理学科研究最新动态和前沿成果,创造性的开展毕业论文设计。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检验学生在综合知识应用、研究方法选择、科研能力激发、就业能力锻炼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完善主要以考试或校内活动绩效为主的评优选先、考核人才的机械化机制,适当将社会对人才的选拔认定标准纳入学校学生考核系统,如:获取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国家从业资格等级,见习企业(单位)对见习期的鉴定结果。以此,建立“理论+现实、实践+创新、毕业+就业”的实践考核评价体系。

  四、创新心理学人才质量的培养机制

  目前,心理学研究呈现出横向同关联学科融合、纵向不断衍生拓展的态势,更加注重对微观心理机制的探讨,对人性价值潜能的关怀。心理学科学研究要加强基础性研究同教育、医疗、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相结合,建立长期稳定的实验室和科创孵化机构(企业),将人才培养的课堂放在实验室,把社会实践与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的教科书。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明确提出“发展多样化健康服务。加快发展心理健康服务,培育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咨询、辅导机构。”由此可见,心理学科社会化应用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纳入到居民身心健康范畴。在人才培养机制方面,应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教师队伍教学科研绩效考核和激励制度,使绩效评价侧重科研成果对心理学科发展促进、贡献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侧重科研成果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性,以此不断挖掘学科内生动力,推动心理学科创新发展、科学发展、自我发展。

  二是鼓励科研内容重点投向解决农村地区、城乡困难和特殊家庭、公共危机和安全等人群及领域;建设心理学实验平台和科创载体,为科研人员和学生开展心理学实验创造有利条件和环境;组建教师、学生、企业等参与的科研团队,形成传帮带、产学研相结合的心理学科学研究梯次化、协同化、市场化发展模式。

  三是探索制定《高校心理学人才培养章程》。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方向,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教育管理人员、企事业单位、心理学专业从业者和在校生等开展座谈交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制定《高校心理学人才培养章程》,加快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规范化、标准化、时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李义安,王一楠.应用心理学本科生的专业承诺与成就目标、学习观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0)1236-1238.

  [2] 程科,陈秋燕,蒋柯.应用型心理学本科教育教学模式探索[J].心理研究,2013(4)17-21.

  [3] 李春燕.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发展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4(5)81-84.

  [4] 郭晓斐,许斌,王h.高等学校“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培养途径[J].大学教育,2014(6)55-56.

  [5] 曹明月.高校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6)157-158.

  [6] 李芒,孙立会.关于电子教科书基本问题的探讨[J].教育研究,2014(5)100-106.

  [7] 李智晔.多媒体学习过程的学习行为辨析[J].教育研究,2014(11)126-130.

  [8] 邢维全.美国高校考试评价制度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天津电大学报,2009(3)49-51.

  [9] 胡志海.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7)87-89.

  [10] 姜燕琴.地方师范专业心理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构想[J].龙岩学院学报,2013(5)93-96.

  【作者简介】

  应用心理学毕业论文篇7

  李朝霞(1967—),女,湖北咸宁人,湖北科技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心理学专业团队负责人,研究方向:发展与社会心理。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旨在通过对实践教学的内涵和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探析,探讨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的对策,从而达到提高其教育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实践教学;问题;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后面简称“规划”)的第19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明确提出,深化教学改革;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①。由此可以看出,现今我国政府把实践教学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目前我国高校的实践教学还突显出诸多问题,我们必须直面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入挖掘,从中找到相应的对策,从而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一、实践教学的内涵

  何为实践教学,顾秉林先生在清华大学第22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开幕式上做了《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报告指出,实践教学是指围绕教育教学活动目的而开展的、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它既包括为认识探索自然规律、掌握技术知识而开展的科学实验、生产实习等必要的验证性实验,也包括为解决实际的生产和社会问题,提高创新能力而开展的研究性、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还包括以了解社会和国情、提高全面素质为宗旨的社会实践②。综合顾先生的讲话中对实践能力的界定及其他学者对实践教学的理解,结合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实际,一般认为心理学实践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心理学实验。根据特定的目的,运用心理学仪器设备等研究工具,对研究的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以探求心理现象及行为的发展变化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心理学实训。心理学实训是心理学职业技能实际训练的简称,是指在学校控制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规律与目标,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学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实践教学活动。

  心理学课程设计。心理学课程设计包含他对达成课程目标所需的因素、技术和程序,进行构想、计划、选择的慎思过程③。

  科研活动。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课内外的科学研究活动(教师的科研课题或学生自己研究的课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职业培训。根据国家相应的职业标准或行业的知识、技能的等级标准,培训学生相关的职业能力,以获取相应职业技能乃至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为目的的实践教学活动。

  心理学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指心理学专业学生在完成学业前,在老师的指导下,个体独立从事心理学研究并撰写相应的研究论文。

  实习。实习就是在实践中学习,它是指学生在学校统一组织和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应用心理学的职业方向,在校内外实习场所等真实工作环境中进行参观或从事相应的实际工作,以获得有关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实践活动。实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职业心理品质。

  当然,实践教学根据其分类标准不同,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也不同。

  二、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1、对实践教学认识不清、重视不够。首先,传统“学院式”教育思想对心理学工作者产生影响。这种传统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到心理学工作者对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案的决策,从而影响实践教学的正常进行。其次,部分领导对心理学实践教学缺乏系统科学的认识。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实习等同于实践教学。二是将社会实践等同于实践教学。三是将实验等同于实践教学。四是忽略课堂实践和心理学研究实践等重要形式。五是缺乏对实践教学的类别、层次等进行深入的系统分析。导致很多应用心理学专业对实践教学缺乏整体规划,随意性大,缺乏连续性。第三,心理学教师对实践教学也不够重视。

  2、心理学实践教学条件匮乏。首先,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其次,心理学实践教学设施缺乏。再次,心理学实践教学师资不足。最后,实践教学基地不足。这些条件的缺乏,导致难以深入、可持续的开展实践教学。

  3、心理学实践教学组织实施不规范。首先,心理学培养目标相对陈旧单一。其次,培养计划及课程设置不规范。第三,实践教学的具体教学安排不规范。一些高校只提及了实践教学的大体框架,而缺乏可操作的界定,导致心理学实践教学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甚至使心理学实践教学仅仅落于形式而无实质。第四,实践教学内容、形式及手段单一。一些高校缺乏对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及手段的深入探讨。第五,实践教学缺乏连续性。一些能力的培养必须是一个系统、长期而持续的过程,这就要求实践教学具有连续性。最后,实践教学中缺乏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及指导。

  4、实践教学保障体制不完善。首先,实践教学的组织保障不力,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缺乏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案,教师缺乏开展实践教学的空间,这样的实践教学只能是一纸空文,流于形式。其次,实践教学管理不善。如管理制度存在漏洞、不合时宜、管理人员和教师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存在偏差、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欠缺等。第三,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最后,实践教学环节缺乏交流沟通。没有交流学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只能是盲人摸象,各自为战,实践教学水平难以发展、提高。

  三、改善我国高校实践教学现状的对策

  1、充分提高对实践教学的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实践教学的地位。

  首先,必须准确客观的认识实践教学的科学内涵。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实践教学非常丰富,从其内容来看,他包括实验、实训、课程设计、科研活动、职业培训、毕业论文、实习等;从实践内容及场所来看,实践教学包括课堂实践、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等。我们必须全方位而准确的认识理解心理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其次,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实践教学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学是高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教育教学体系,越来越与实践教育密不可分。最后,各教育主管部门和人事部门等应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政策,以引导高校师生重视实践教学④。

  2、增强各项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1)增加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

  增加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更多的经费。二是向社会募集资金。如哈佛大学有很多的校友会及300多个专门筹资小组在世界各地为哈佛筹资。三是利用市场聚财。大学可以建立产学研专门机构,通过建立公司开发产品来积累资金。四是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的比例。

  (2)根据实际需要,加强实践教学设施和实习基地的建设。

  进行这方面的建设,可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实验室的建设,特别是加强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条件的建设。比如心理学实验室的建设就可以购买一些编写实验程序的软件——E-Prime、DMDX、Stim等,这些软件配上电脑或相应的心理学实验仪器就可以运行了。二是加强提供实践教学耗材及保障实践教学设备的维修工作。一些高校购置实践教学设备后,其维修存在很大的问题,使得实践教学无法良好的运行。三是高校要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高校对实践基地的建设应该立足校内、拓展校外基地建设和维护已建基地的持续稳定运行。四是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3)加强实践教学师资建设,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建设,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就是要培养既具有理论教学能力也具有实践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提高高校师资的实践教学能力包括四种对策:一是引进一批既具有理论教学能力也具有实践教学能力的高素质教师,或者重点引进实践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二是可以在假期派部分老师到培养学生的职业定向单位——企事业等一线单位进行考察研究,感受一线单位的实际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发实践教学课程。三是派教师到企事业一线单位学习实践,但前提条件是要给予足够的时间支持。教师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可以真正深入的学习一线单位的实际运行情况及对应聘人员的素质要求等,从而保证学习实践的深刻性。四是开展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

  3、规范组织实施实践教学

  高校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实践教学理念、实践教学目的及目标、实践教学的培养计划及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具体包括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实践教学的实现方式或手段、实践教学的教学过程、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的监控及评价体系等,这里面的每一个元素都可能对实践教学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必须系统翔实地分析实践教学的每一个具体元素,采取可行的策略,完善实践教学运行体系。

  (1)从培养目标出发,科学进行专业定位。

  一般来说,教学目标体系包括内容的空间序列、过程的时间序列、项目的领域序列和结果的水平序列等,是一个多维共生的复杂立体结构模型。高校需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层次系统分析,对各种实践教学的顺序、时间、地位、难度等进行深入思考探讨,从而进行科学的专业定位。

  (2)规范化实践教学的培养方式。

  在实际施行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的管理人员应该严格要求,消除培养计划及课程设置中对实践教学的施行的随意性,根据培养目的和目标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部分高校应将实践教学纳入正规的课程体系,或者适当增加实践课时以满足培养学生的能力需要。

  (3)规范实践教学的具体教学安排。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清楚界定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各种实践教学项目、保障措施乃至监控评价及考核等都要进行具体可操作的界定。认真设计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撰写或完善有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教材体系等,从而使实践教学能够科学、有效的进行,确保实践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4)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形式及手段。

  丰富目前的实践教学内容及形式,使其内容形式不仅包括课外实践,而且也包括课内实践;既包括校内实践,也包括校外实践;既包括验证性实验,也包括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既包括社会实践,也包括科研实践;既包括精英式培养实践,也包括大众化的全员参与实践等。还可以利用现代仿真技术(如模拟软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等,切实做到实践教学的方式手段多样化,以达到实践教学的连续性、科学性。

  (5)立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不失教师的科学引导。

  在教学实践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进行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时,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兴趣点、能力及职业定向等问题,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实践教学当中,从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当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意时,学校应该提供相应的支持及保障措施。当然,在学生的努力下,一定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并且还会遇到致命性的问题,这就需要实践教学教师的科学引导,否则前功尽弃,甚至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总之,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不放任其乱发挥,真正做到培养实践能力的科学、高效。

  4、完善实践教学的保障体制。

  (1)加强实践教学的组织保障工作,建立完善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优化管理,制度先行。要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必须先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制度必须对学校的领导、教师等的权利和责任等进行直接、明确的界定,同时对实践教学的经费、酬劳、实践教学的设施的购买及运行管理等都必须进行可操作的界定,以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2)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工作。

  一是高校应成立管理实践教学的专门机构,对各层级的实践教学进行引导及管理。二是引导教师和管理人员广泛学习实践教学的目的意义、作用和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等。强调实践教学的必须依照管理规定执行,包括从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实践课程的设置、实践教学的大纲及具体项目到实践教学的实施等,这些都需要按照规定进行监控与评价,从而减少实践教学的随意性。三是提升实践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高校必须按其制度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但我国的实践教学处于起步阶段,实践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解决,甚至有些制度本身也有待完善,这就需要管理人员本着提升实践教学的原则,本着提升学生和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原则,在制度外进行科学管理和人性化的管理。

  (3)建立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的考核主要包括对实践教学教师的考核与对学生的考核两个部分。对教师的考核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目的是否明确、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是否科学、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是否科学、学生的成绩评定是否有理有据、实践教学的效果是否良好等。对学生的考核,应坚持实践教学的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原则。主要包括课堂讨论等的课堂表现(如课堂讨论的提问数和提问质量等)、实践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效果、学生的实践过程记录、接待单位的证明和反馈评价及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同学的评价等。能否通过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实施确保学生的能力得以提高,这是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的核心。

  (4)建立高校实践教学教师的交流学习机制。

  加强国内高校实践教学的交流学习,在现实中可以按多种形式进行。一是举办有关实践教学方面的会议。让一部分有经验、有实力的实践教学教师或研究人员给大家传授其经验教训,并接受大家的咨询。二是派部分实践教学教师到国外成功开展实践教学的学校(如哈佛大学等)进行交流学习。三是举办高校实践教学教师与企事业一线单位的成功人士进行交流学习,供大家了解目前的社会实际情况。四是让更多实践教学的老师参与交流,这可以在高校内部组织大规模的培训与学习探讨。只有这样,高校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才能较快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乃至创新能力才能得以科学、高效的培养提高。

  总之,加大保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实践教学水平,让实践教学持续科学地开展下去,确保实践教学开展的连续性和广泛性。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以提高,使我国的人才培养在未来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让我们的祖国在未来的世界中越来越繁荣昌盛!(1.湖北科技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湖北科技学院教育学院;2.湖北科技学院教育学院)

  湖北科技学院教研项目,项目名称:地方性本科院校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项目编号:J09182。

  注释:

  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2010.

  ②顾秉林.加强实践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12).

  ③黄政杰.课程设计[M].台北,东华书局,1991:85.

  应用心理学毕业论文篇8

  学分制前提下的课堂常规教学一般都是以课程的具体内容为主,难以从学科体系架构的角度以及理论实践应用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建立更高水平的识解,导致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导师制式的教学则是以问题、目的为导向,将课程内容作为工具或手段,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方法和实践经验,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更好地提出、发现和解决某个具体问题(包括学生自己确定的问题或者老师指定的问题)。相对于课程教学的具体内容来说,导师制式的教学属于更高水平的建构,可以使学生从更高的角度认识和学习心理学,提高专业学习效果,更符合心理学本科培养方案中心理工作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另外从学科内容的更新上,信息时代的发展使得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受限于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规划、人员安排的滞后性,单纯以课程教学的方式很难迅速跟上心理学研究中理论、观点、技术等时展变化,以及方法、工具、范式等技术手段的更新。由于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需要,心理学教师往往需要及时跟踪和学习各种较新的心理学研究理论和方法,通过本科教学导师制的建立将教师所学的新知识及时传递并应用于指导教学中,有效解决知识更新速度与时效的问题。

  二、从学生学习效果角度

  从学生专业兴趣培养上,由于高中阶段生涯规划教育的缺位,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缺乏了解,对于心理学专业来说,这种情况可能更为严重。刚进入心理学殿堂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是由于受到影视作品、媒体宣传等影响,更多的是从个体案例或具体应用角度,对心理学产生一种玄妙神奇的印象进而产生兴趣,对于心理学到底是什么存有一定的误解。而在学科教学的课程安排上,大部分院校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都是首先进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后期才安排与实践联系密切的模块课程。但是专业基础课理论性较强,相对比较抽象与枯燥,往往又与学生(尤其是新生)原有的对心理学的认知有一定差距。这种个体的认识偏差与课程安排的特点容易导致学生对专业学习产生距离感,由于与自己的主观感受相差太远,难以理解和体会学科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影响学习的动力和效果(笔者曾随机调查n年新入学的学生,认为心理学很神秘的比例约占78.6%,而认为心理学是科学的不到20%,认为自己目前所学的课程与自己的预期一致的仅有33%,不一致的达54%)。如果通过导师制,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会出现一个独立于课程之外的新的平台,老师可以让学生更早地接触到专业中实践性、应用性、科学性较强的内容,而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也能够在实践活动和科研活动中对专业学习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知,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从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上,高中阶段的学习主要是规定性内容的学习,学习目标十分清晰明确,而大学阶段是要培养有独立思考精神的人才,主要是指导性内容的学习,个人的积极主动性更为重要。但是从已经习惯了的高中的被动式学习,到大学的主动学习需要一个适应转变的过程,尤其是对刚入学的学生来说,自觉性稍差,迷茫期的长短将影响今后的学习心理状态。由于心理学研究对象、内容、方法等比较特殊,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即使有较强的积极学习意愿,也难以立即在专业上找到合适的目标,最后专业学习的积极意愿可能逐渐减弱,或者被其他的兴趣所吸引。而专业导师一般都具有较为明确的研究领域和专业方向,甚至还会有相应的课题,如果通过专业导师制,可以学生自己已有的或有兴趣的项目为支撑,专业导师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经验对学生加以有效引导,挖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能够综合地运用各门专业知识,有目的地进行专业学习,从而加强学习的动力和效果。笔者曾在工作中有意识地以导师制方式指导部分学生参与专业研究和实践、参加挑战杯课题等,从经验感受上,随着参与的逐渐深入,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认识明显加深,相关课程的学习效果加强,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科研作品获奖、等)。王丽萍、杨博涵等提到导师制的良好效果。笔者的经验感受与其实证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说明,从学生学习和成长角度来说,实行心理学本科教学导师制是有一定必要性的。

  三、从教师教学和科研角度

  1.从教师教学角度由于高校教学管理的特点,大多数专业教师以课堂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与学生的交流也以课堂上的“教”为主。而实际上,“教学相长”是重要的教育理念,作为专业教师,除了要掌握好“教”的内容和技巧,还需要了解学生“学”的特点和反馈的问题,及时对“教”进行调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变化,新一代的学生普遍体现出头脑灵活、主体性强、敢于挑战权威等特点。因此灌输式的“教”可能未必完全适合新一代学生的特点,而导师制的“导”则可能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补充。通过导师制,可以根据个性化培养理念因材施教,帮助和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发展目标和修业方案,同时也可以增加师生间的沟通渠道,在“导”的过程中发现和改进“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学相长”。另外,大学一般都是以完成毕业论文作为教学实践等的总体考核,在大四时由老师和学生分别列出论文选题,双方双向选择确定论文指导老师,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最终以完成严谨的学术论文的形式作为整个大学学习的总结。笔者在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并不清楚究竟该怎样完成论文而一时难以入手,或者因为平时缺乏综合的训练而导致“书到用时方恨少”,在短时间内要弥补大量之前欠缺的知识,这些都会影响到毕业论文的完成质量,进而影响教学效果的检验。笔者认为,选择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过程其实就是实行导师制的雏形,完全可以提前到第二或第三学期而不必等到完成毕业论文的时候。这样可以保证教师指导的长期性、连续性和针对性,又可以让学生尽早进入研究状态,有助于提升毕业论文的质量。同时,在实施导师制前提下的师生互选和更换的机制也是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激励,有助于促进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和兴趣出发,以学生为本,拉近师生关系。

  2.从教师科研角度高校教师一般都会有自己的学术领域和研究专长,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也要求教师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无论是承担课题还是都需要大量的前期工作,仅凭教师的一己之力完成全部工作可能会导致科研效率的下降,这时学生就可以成为教师科研的得力助手。首先,科研工作要求具有创新意识,能够把握学科前沿,提出适当的题目。新一代的学生,个性突出,思维活跃,往往会有很多创新性的想法,而教师对于学科前沿具有较为深入和准确的把握,二者充分结合有助于促进新观点、新命题的产生,促进心理学科研的发展。其次,心理学科研工作的具体内容有不同层次,有一些是属于基础性的、重复性的或技术性的工作,比如,资料的查找、被试的联系和组织、调查的实施、数据的收集整理等,还有数据的统计分析、实验程序的设计、实验设备和软件的操作使用等,这些是属于研究上“术”的问题,而研究的选题、目的、意义以及思路、方法等是研究“道”的问题。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需要,将学生按年级组成导师团队,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给他们安排适合的具体任务。比如低年级以发现问题为主,给予基础性的工作任务,如实施调查、数据录入、信息筛查等,而中高年级以发现和解决问题为主,可以要求其学习和应用心理学研究设备、软件等,解决“术”的问题,或者结合学生兴趣给予适当的具体的研究题目,解决“道”的问题。尽管本科教育不以研究为主,但心理学本科毕业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研究思维和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而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会成为教师得力的科研助手,还能锻炼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科研产生兴趣,逐步提高专业和科研方面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综上,根据心理学学科性质以及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的特点,高校心理学专业的本科教学有必要实行导师制,通过心理学本科教学导师制的实施,可以有效弥补当前学分制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教学和科研效果的增长,为促进心理学学科的应用和发展作出贡献。当前,一些以科研为主或教学科研并重的重点院校早已广泛开展本科学术导师制,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而从心理学专业特点的角度,非科研重点型院校的心理学专业也有必要实行心理学本科教学导师制。当然以上论述均是从必要性角度论证实行心理学本科教学导师制的问题,而在具体实行上还会有许多实际的问题,如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制度保障的到位、资源配置的整合与优化、师生互选的机制和方法、导师的定位与考核办法等。

  这就需要学校的相关领导、老师协调配合,提高实施心理学本科教学导师制计划的可行性,最终形成制度上的保障,为促进心理学本科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标签:实践教学学生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