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 > 正文

月光德彪西 内容摘要:贝多芬的《月光》与德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0-09 08:32:58 分类:科学 浏览:121


  内容摘要:贝多芬的《月光》与德彪西的《月光》是两部非常经典的钢琴作品,在钢琴教学、演奏以及钢琴艺术史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章对两部乐曲在曲式结构和内容表现上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此突显两部乐曲的异同。

  关键词:贝多芬 德彪西 《月光》 比较

  在西方音乐中,描写月光的作品最著名的是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与德彪西的《明月之光》,两者都称为《月光》。法国著名作曲家德彪西的《月光》,既有从视觉的角度来描写月光,又有内心所赋予月光的某种心理起伏。对《月光》的光线背景的描述和人心的思维与逻辑情绪之间的比拟,成为德彪西《月光》的音乐主题。同样,由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质,对于德国著名古典浪漫派作曲家贝多芬而言,他的《月光》似乎更注重心灵的起伏与表达。如果说德彪西的《月光》是从外部的视觉来描写自然景致,从而引起了视觉印象的变幻,那么贝多芬的《月光》第一乐章,可以说是从内心来审视心灵的世界,升华了对英雄的赞美。英雄内视自己灵魂深处的幻想、诗意、渴求、欲望,从而谋求某种心灵的平静。

  《月光》是德彪西钢琴作品《贝加玛组曲》中的第三首,是其钢琴作品中最流行的作品之一,属于浪漫主义风格向印象主义风格过渡的作品。这是一首优美、明净且充满诗情画意的钢琴曲,以视觉艺术轻柔的笔触、清淡的调色板,以浓郁的调性(降D大调)、清澈的和声与流动的织体,给我们带来了音乐视觉下的关于月夜明净的大自然之情景。其曲式属再现三段体结构,且首尾相呼应。其旋律主要由长音来衔接,因此显得明明暗暗、影影绰绰,形象地描绘出静谧的月夜画面。正如意大利评论家加蒂所说:“上行的琶音是那么袅娜轻盈,犹如喷泉向空中喷射般地涌出。”乐曲为三部曲式,分三段。第一段主要描写万籁俱寂的的幽幽月光,仿佛一切生灵刚刚进入梦乡。第二段低音部的分解和弦依次奏出,仿佛睡醒的精灵们一个一个跳出来,为了分享这月光之夜,将整个气氛推向活跃。此时分解和弦的音乐织体更加使我们体会到整个画面的动静感觉。接着旋律转入E大调,音乐更加明朗活跃,全部精灵陆续到场,各自尽情地跳跃玩耍,使整个月夜都动了起来。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变化重复,整个情绪又平静下来,玩累的精灵仿佛想要褪去一身的疲惫,准备入睡了。唯有低音部分偶尔奏出的分解和弦,使整个画面由动慢慢地转静,给人留下了夜风轻轻吹过、树叶晃动的感觉。最后的小结尾,音响逐渐减弱,预示着可爱的精灵们进入梦乡,乐曲终了。留下的画面是月光依旧闪烁的缥缈虚无的情境。

  而贝多芬的《月光》,更多的是表现内心的思考和情感上的波折与挣扎。《月光》奏鸣曲是贝多芬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风格转变的一首钢琴奏鸣曲,与德彪西的《月光》有相同的时代背景,即以时代的转换为背景。同是月光,古往今来之所以会给我们带来大相径庭的音乐感受,究其原因是不同的主观感受和意趣赋予人们不同的心境。贝多芬的《月光》,全曲有三个乐章,表现的是从一种心理状态到另一种心理状态的转换,从深深的悲伤转向烈火般的抗争。第一乐章为持续的柔板,升c小调2/2拍子,单三部曲式。右手以不间断的三连音伴奏音型贯穿始终,和声色彩朦胧,具有浪漫主义夜曲的特点,有冥想的静默、欲言又止的悲伤,也有甜美的回忆、深刻的幻想。四小节后,三连音型以主和弦的三音为始音进行向上琶音,在弱位引出第一主题。宁静的主题似乎在沉思,带着一丝忧伤和不安,那是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痛楚。第二主题建立在B大调上,似乎是心灵的窗口透过一丝温暖的阳光,可是第二主题表现出的乐观转瞬即逝。中段开始的三连音在独自歌唱,起到连接的作用。最后却不得不回归到阴霾的忧郁。音乐一直在通过三连音的分解和弦的织体流动着,却夹杂着作者焦虑不安的心情,再现部更加加重了这种忧郁的氛围。第一主题再现后,逐渐转调到升c小调引入第二主题,在一串音列的下行中走入阴暗的和弦里。第二乐章为小快板,降D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这个短小快乐的乐章有一种超然物外的美,李斯特形容这个乐章是“两个深渊之间的一朵小花”,带有谐谑性质。调子轻巧,富有生趣地穿插在第一乐章与第二乐章之间,缓和了第一乐章的忧郁气氛,也为暴风雨般激昂的第三乐章做了准备。呈示部连奏和断奏交织,跳动的音符有温柔的抚慰也有戏谑的微笑。中段的气息宽广温厚,宛如大自然中自由的呼吸。再现部简短温柔,好像瞬间留下的微笑的脸,让人回味无穷。第三乐章是激动的急板,升c小调,4/4拍,奏鸣曲式。右手用规整的十六分音符为背景,左手的八分音符的跳音令人激动,充分体现了奏鸣曲式的戏剧性。连绵的琶音刻画的主题犹如暴风雨中的垂柳,右手的两个有力的重音,仿佛垂柳不惧风雨的摧残,将根茎扎得更深,宣泄沸腾的热情。副部主题加大了控诉般的情绪,不带一丝妥协。副部的结尾相当于插段,作者淋漓尽致地挥洒内心的激情。最后八分音符那斩钉截铁的节奏,是贝多芬意志力胜利的号角。 接下来的发展部虽短小却十分有力,副部依旧回响,激动的内心不但没有丝毫的缓解,反而更加强烈了。从发展部的结尾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悲剧的预示。再现部主部有所减小,也许是贝多芬想将副部的乐思扩展成尾声,留下更深刻的苦楚。但是,贝多芬的精神是永远不会屈服的,沉重的和弦在暗示其精神的力量仍然活着,而且是永远都不可战胜的。

  从对作品的理解上来讲,贝多芬的《月光》是“以静博动”,而“以动衬静”便是德彪西《月光》所为,他的音乐净化着我们的心灵。德彪西的《月光》音符,像是溢出在花瓣上的露珠,带给人们奇异的芳香,展现应接不暇的花卉奇葩,每一个音符都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贝多芬的《月光》是英雄故事,那流畅激昂的旋律将故事娓娓道来,让人热血沸腾;而德彪西的《月光》就是一夜倾城的月光本身。

  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


标签:月光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