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妙招 > 正文

社会现象分析 社会现象分析篇1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0-04 09:02:32 分类:妙招 浏览:143


  社会现象分析篇1

  【关键词】流产患者;现象分析

  【中图分类号】R71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426-01

  未婚先孕已是屡见不鲜的社会现象,有文献报道,大约 90%的女性有婚前性行为[1]。为了探讨影响未婚早孕者选择流产方式的心理社会因素,旨在更好地指导其对流产方式的正确选择,现对我院妇科门诊720例未婚早孕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收集威海市经区医院妇产科2009年上半年门诊流产患者病历,25岁以下者535例,25岁以上者185例,人流组 422例 , 药流组298例,打工组 564例,事业单位组156例,大学学历者103人,非大学学历者527人。

  1.2 方法:采用X2检验720例流产患者打工者与事业单位人员比的统计学关系;25岁以下与25岁以上比较统计学关系;人流组与药流组比较的统计学关系;大学学历组与非大学组比较的统计学关系。并作T检验分析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年龄组与学历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3.3 学历组与工作人员组比较大学学历组,外来人员与本地人员无显著差异,而非大学学历组中外来人员与本地人员有一定的差异,P

  4 讨论

  近年来,随着青少年性生理和性心理成熟期的提前,以及青少年性观念的进一步开放,“少女怀孕” 事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周围。据了解,我国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有三亿多人,每年有约二千万青少年进入性成熟期。另外,据中国人口网统计,我国每年做人工流产的少女已经达到150万人次。正确引导青少年对性的了解,打破青少年性知识盲区,这也需要社会、学校和家长共同重视和努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改革开放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我国传统的性观念正在逐渐变化 ,未婚青年的性行为有增加的趋势,未婚先孕、未婚人工流产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以致一些青年女性正受到人工流产并发症和性传播疾病的威胁。资料表明[2],目前全世界每年有1500万2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妊娠,其中多是非意愿性的妊娠,每年有200万~400万的青少年进行不安全流产。婚前性行为与道德、法律、传统习俗相违背,故未婚先孕者在家庭、社会中都难以得到充分支持,其心理社会因素较复杂, 受家庭、社会、传统习俗、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客观因素影响,极易因恐惧、自卑、后悔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故难以正确选择适合自身的流产方式。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文化程度组大学学历组与非大学学历组相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可见文化程度,经济条件都是影响未婚早孕者选择流产方式的重要因素,因为文化程度较低者常因生殖健康知识缺乏而难以正确认识不同流产方式的利弊,盲目地认为药物流产经济方便,尤其是合并经济状况较差者更是如此。从表中可以看出,观察组选择药物流产的最常见理由是惧怕手术疼痛和损伤,这与未婚早孕者文化程度较低、所接受的性健康和节育避孕等方面知识太少有关,片面地认为药物流产痛苦小、省时省事。担心术后无人照顾而选择药物流产者占14.1%,这与外来人口通常远离父母等亲人有关。本文两组外来人口占有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以外来人口为主,可见户籍所在地也是影响未婚早孕者选择流产方式的重要因素。另有少数未婚早孕者选择药物流产的理由是没时间接受人工流产术,因为其婚前性行为与传统风俗相违背,羞于在单位领导面前诉说其真实情况,故难以得到准假。

  3.2 人工流产作为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包括人工流产术(负压吸引术及钳刮术)和药物流产,两者各有利弊,对流产方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流产的效果和安全。医师在向未婚早孕者提供流产方式咨询时,不仅要考虑到医学指征,还要考虑其心理社会因素,向其阐明不同流产方式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引导其选择适合自身特点且相对较安全可靠的流产方式。同时,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多渠道地对未婚女青年(尤其是针对外来人员、文化程度较低者及经济状况较差者)开展性道德、性健康知识的宣教, 提高她们的生殖健康意识、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和对性行为的自控能力,尤其应重视家庭因素对未婚女性的生殖健康观念及行为的影响,减少或避免婚前性行为,开展避孕知识教育,提高对性传播疾病、意外妊娠风险的认识,以促进安全措施的使用,预防意外妊娠和性病,对已妊娠者应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和帮助,引导其选择适合自身的流产方式,以尽可能减少非意愿妊娠所造成的伤害,在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开展无痛人工流产术和性健康知识咨询门诊,文献报道对未婚青少年进行性教育有助于减少婚前性行为[3]。研究提示,加强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知识教育,减少婚前性行为和意外妊娠的发生率,降低人工流产率对保护妇女生殖健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政红,褚瑞峰.婚前医学检查5586例结果探讨.实用医学杂志, 2002,18(6月增刊):107~108

  [2] 姚珍薇.生殖健康与女性青少年保健.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1):7

  社会现象分析篇2

  论文摘要:体育社会学的方法论原则是与其主干学科社会学相一致的,目前在体育社会研究中广泛运用社会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体育社会学因果关系的本质存在于决定论与人的自由意志之中。数理统计是关于体育社会现象之间量的相关分析。而逻辑实证则足根据一定的程序和策略来分析变量关系的逻辑方法,它更能考察到体育社会现象中人的社会属性,帮助我们探索到因果关系的本质。这两种方法在体育社会研究的资料分析中各有其特点,在作用上两者是相互补充的。因此,探究体育社会现象产生、发展、变化中变量之间因果关系时,数理统计与逻辑实证的结合是必需的。

  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体育社会学是在社会学发展的基础上,伴随着体育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育社会学是以社会学的理论观点为依据,来研究体育社会现象的一门学科。其具体研究领域包括体育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体育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体育和从事体育的主体—人的关系。体育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因此它的研究方法论原则是与其主干学科—社会学相一致的。实证研究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主要观点和方法,目前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广泛运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收集人们对体育的态度、行为、观念等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得出相关体育社会现象的因果结论。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具有主观和客观的两个方面,因此在判断现象的因果关系时应充分认识统计分析与逻辑实证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学中因果关系的本质

  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等其它科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解释现象。就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来看,它是用社会事实来指出构成一些社会现象的原因。迪尔凯姆认为,社会事实就在其自己的范围内进行研究,要用其他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而不是用生理的、心理的来解释。

  在自然科学中,一种自然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是受自然界其它现象变化的影响,而不受人的意识支配的客观物质运动所决定的。其运动过程可以通过3种最基本的物理量纲—长度、时间、质量及其派生出来的速度、加速度、力等一系列指标体系加以准确的测量。对测量所获得的数据利用自然科学专业知识和数学的方法加以分析研究,认识和发现各种自然现象的本质、发展规律及其发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可以重复出现(有周期性)的自然现象做出准确的预测和预报。这种如马克思所说的学科与数学相结合所达到的完善程度,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所有自然科学的基本特征。由此可以说自然科学所达到的完善程度是由自然现象的客观性,可用标准统一的纲量加以精确测量,以及大量自然现象的可重复性、同质性这样一些基本特征所决定的。

  而在社会科学中,社会现象是由在社会历史领域活动着的有意识、有思维、凭激情行动并追求某种目标的人所支配的。由于有人的主观性,由人主观意志所支配的运动过程往往很难用统一标准的来测量。尽管社会学工作者提出并建立了一套社会现象的指标体系,但还远远没有达到统一完善的程度。除此之外,很多社会指标本质上就是无法定量的,如性别的男、女差异就无法用定量来表达。从另一方面看,个人的活动带有极大的偶然性。但由有理性的个人的活动所支配的社会现象也可以呈现统计学的规律性。这就像大量无规则运动的分子运动所形成的热物理现象,可以用分子物理学、统计物理学的理论来认识一样。社会现象也可以用对大量个体的观测所获得的信息,来认识其内在的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这是用社会调查方法来认识社会现象,研究社会运动与发展条件和机制的一个基本思路。

  从以上关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特征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科学研究比起自然科学研究来说要复杂得多。尤其在解释某一现象与其它现象的关系方面更是如此,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简单地套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因为,自然现象是客观的,是可以精确测量的,并具有重复的规律性。所以我们总能找到有关某一自然现象明确的原因与决定因素。如:植物生长这一自然现象是由于有“光合作用”的原因而引起的,而阳光、养分、水则决定了植物的生长。植物本身没有意志来控制其行为,吸收或不吸收阳光、养分和水来控制自己的生长。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也采用与自然科学同样的决定论模式。但是由于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有时候因果关系太隐晦了.我们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数理统计寻找出确切的因果关系。在因果关系研究中,社会学家希望发现哪些因素与哪些别的因素有关,哪些因素造成了别的因素发生变化,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否受到第三个因素变化的影响等等。一般说来,社会学家总是用发生在后的因索去解释发生在前的因素。例如,在探究造成偏见的原因,就要探讨为什么一些人有偏见,另一些人却没有。可接受的原因包括:经济竞争、宗教意识、政治观点、童年经历、受教育类型和时间。如果我们知道受教育程度可以减少偏见,这种因果关系的解释,就是我们所能接受的社会研究成果。进一步探讨这种解释的逻辑,说明是否有偏见并不是研究对象自己选择或控制的,他们被一些力量,如童年经历、宗教信仰等无法控制的、甚至觉察不到的因素推到了有或没有偏见的其中一条路上。这就是说,造成是否有偏见的原因是人们无法控制的。有时候,人们对这种推理方式会感到不满,认为偏见是个人选择的结果。有些人之所以没有偏见是因为他们受过了教育。这就迫使我们对人们上学的原因作进一步的探讨,寻找原因背后的原因。使关于造成偏见的原因的研究进一步深人下去。从这一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本质存在于决定论与自由意志之中,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对引起一些社会现象的原因背后作深人的研究和解释。

  2、体育社会学中数理统计和逻辑实证对资料分析的特点

  体育社会学中,数理统计是用来证明体育社会现象与体育社会现象之间,或体育社会现象与其它社会现象之间的,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一个变量与多个变量或多个变量与多个变量的之间的某种关系。通过对按要求收集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我们可知道两个变量是否相关,但我们要进一步知道两个变量在总体中的相关程度,我们还必须进行相关系数统计意义的检验。一般而言,p<0.05提示相关系数具有统计意义,p<0.01表示统计意义很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统计分析是一种定量的分析方法,但任何具体的量都是有质的规定性的,如果不了解量的这种特有的规定性以及数量关系背后的社会背景情况,就可能做出肤浅、错误的甚至是荒谬的解释,因此对于统计结果的分析,有赖于对事物作出的观察和了解,不能凭表面的数据就下结论。体育社会学的数理统计中,即使两个变量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并且这个指数具有统计意义,我们也不能因此作出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的结论。在研究中,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是两个很容易棍淆的概念,若仅仅依据相关系数的高低就作出因果关系的结论是不科学的,要得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的结论,我们必须要满足3个条件:一是自变量必须在因变量之前发生,二是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必须存在相关关系。三是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不能存在虚假关系。

  对于统计结果的解释,要从实事求是的立场出发,与定性资料如社会、历史、文化等背景资料及有关个人态度、动机的资料相结合,并参考其它分析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反映和揭示调查资料所代表的社会现象的本质的、深刻的意义和内容。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社会调查的目的一是通过一些变量来描述调查总体和各个部分的状态、特征和一般过程,说明社会现象“是什么”,二是通过对这些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来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和一般规律,解释社会现象为什么会产生、发展、变化。变量关系的分析遵循一定的逻辑方法,要采取一定的程序和策略。掌握变量分析的逻辑与策略不仅能使资料分析更深入、更全面而且还能澄清和防止某些逻辑错误,使理论解释更符合实际,或发现新的理论和问题。此外,通过对变量分析思想的把握,还可以培养研究者的想象和分析能力,从而能有效地理出资料的头绪,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料以取得较大的研究成果。

  体育社会学研究中,我们常需要知道造成某一社会现象一些原因背后的原因,这样才能使我们深人了解体育的社会学本质,得出有价值的结论。这就需要在数理统计的基础上,对体育社会现象的产生或变化的原因进行逻辑实证,既要从决定论的社会视角,又要充分从人的自由意志支配和人的社会属性特点,赋予看似僵化、稳定、划一的数据以新的活力和内在的逻辑力量。如:有一关于经济收人与体育消费水平的研究,按数理统计的结果,人们的经济收入与体育消费水平呈相关(r=0.8186,p<0.05),由此得出结论:经济收声、的增加可以提高人们体育消费水平。然而这一结论并没有说明人们体育消费的本质原因,提高经济收人未必就能使人们增加体育消费,体育消费受到人的意志影响。在某些人群中还可能出现收人低的体育投人多,而收入高的反而体育投人少的情况。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需要寻找人们经济收入提高的原因,以及不同收入人群的文化背景等因素。

  3、体育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分析中数理统计与逻辑实证的结合

  我国的体育社会学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较晚的学科。社会学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外来引人到中国化的过程。以中国的基本国情—社会初级阶段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改革的实践为立足点,有鉴别地吸取西方符合中国国情的合理的东西,吸取现代科学发展的相关成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对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成长中的中国社会学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这是当代社会学家的使命。这就注定了作为我国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体育社会学,同样也必须努力探求中国化的道路,以求解决中国体育社会的实际问题。从这方面讲,在体育社会学的研究中将数理统计与逻辑实证相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解释中国体育社会现象的实际情况。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中,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出,与人们不参加体育活动相关性最高的是缺乏余暇时间。如果我们仅从数理统计的角度去解释,就会认为若有余暇时间,人们就会参加体育活动。但这种解释无法令人满意地说明人们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因为另一个相应的研究表明,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并没有因为他们有较多的余暇时间。有余暇时间当然是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条件,但如果我们结合逻辑实证进一步探讨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就可能作出更深一步的解释。首先,从决定论视角,是否参加体育活动并不是研究对象自己选择或控制的。人们是被一些力量推动而作出是否参加体育活动的选择,而所谓的力量可以是受教育的程度、童年的经历、周围其它人的影响等无法控制的、甚至觉察不到的因素。这就是说,造成是否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是人们无法控制的。然而这种解释往往还是不能令人满意。第二,从个人选择的视角。是否参加体育活动是研究对象自己选择或控制的,人们可以在余暇时间里安排固定的时间参加体育活动,甚至在紧张的工作中抽出一些时间参加体育活动;也可以把余暇时间用于其它事情.而不参加体育活动。这就是说我们还应进一步探讨人们对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如何,是什么原因造成人们没有余暇时间。实际上中国的文化背景与欧美国家是不同的.人们对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也可能不如外国人那么强烈。由于中国目前的生产力、经济的发展水平限制,人们在余暇时间更需要做其它事情,如:做家务、学习进修等等。

  因此,体育社会学中的数理统计只是实证研究的第一步,它能帮助我们从收集到的大量数据找出某些变量与另一些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或数量关系,但它并不能说明某社会现象产生发展的本质原因。而逻辑实证是建立在数理统计与社会学理论基础上,它是依据社会事实(调查、访问、实验等)和社会现象之间的统计关系(数理统计)进行的逻辑分析和推理,从而能找出某一现象产生、发展、变化的本质原因。同时逻辑实证不仅承认人的行为是受外在的社会因素所决定的,而且还充分考虑到了人的自由意志、个人差异与人的社会属性。

  社会现象分析篇3

  一、历年河南省公务员面试考题特点分析

  近年来,河南省公务员面试普遍采用结构化面试方式。结构化面试又称标准化面试,是从职位的要求出发设计特定的问题,从举止仪表、言语表达、知识结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等多个方面对求职者进行全面考察。这也是目前各行业各部门较常用的人才招聘方式。

  纵观近七年的河南省面试试题,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试题类型全面。河南省面试试题基本上涵盖了结构化面试常见的五大题型,即自我认知与职位匹配类、计划组织类、沟通协调类、应急问题处理类、综合分析类中的社会现象分析部分。

  2.题型稳定性强。近七年的题型非常稳定,整体变化不大,只有个别部门的面试题目进行了局部调整,题型有所偏重。如,2014年5月9日河南省选调生考试面试试题侧重于社会现象分析类题目;2014年8月17日河南省检察院录用公务员面试题侧重于对应急处理类问题的考察。

  3.在所有的试题类型中,出现几率较高的考题主要有三类,分别是:综合分析类中的社会现象分析题(而综合分析类题目中的串词、演讲、漫画题极少出现)、人际沟通协调题和应急问题处理题。

  二、面试备考方略

  针对河南省考试题目的上述特点,建议广大考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备考:

  1.全面准备,熟悉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和基本思路。

  从近年来结构化面试的考试情况来看,社会现象分析类题目以外的几种类型题目相对比较容易得分,考试之间的得分差距较小,回答这些类型题时往往有章可循,只要在掌握各类题型的答题套路和基本思路的基础上加以灵活变通,再辅以反复演练,相信都可以把握。

  这里所说的全面准备,当然也包括那些过去在河南省面试考试中极少出现、而又比较重要的类型题。如综合分析类题目中的串词、演讲、漫画题等,也要做相应的学习和训练,以防范于未然。这些类型题目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不少省份还把这类题型当作重点题型来考。

  2.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做到重点突出。

  所谓重点突出,就是在复习中侧重于对出现几率较高的三种题型的学习研究,即综合分析类中的社会现象分析题、人际沟通协调题和应急问题处理题。当然,报考不同部门的考生还应该在分析近年来所报考部门试题题型特点的基础上,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复习。

  在上述出现几率最高的三种题型中,社会现象分析类题目相对较难,对于各个省份、各个层次的考生来说都是个老大难问题,许多考生不是偏离主题就是表达得言不由衷、词不达意,又或者泛泛而谈,答题没有深度、缺乏高度。综合分析类题目已经成为许多考生的拦路虎,是许多考生与公务员失之交臂的“罪魁祸首”。

  笔者认为,备考社会现象分析类题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备考时多关注热点理论、社会热点事件和典型案例。热点事件往往是考题之源,热点理论往往是公考考查的核心,而典型案例的恰当引用往往能够成为考生答题的亮点。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和积累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综合分析类题目得分的高低。第二,备考时多进行一些全真模拟练习,并注意总结社会现象类题目的特点和答题技巧。所谓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大量模拟训练,才能掌握答题技巧,镇定地面对社会现象类题目的“刁难”,灵活地运用正反论述、举实例等方式解答问题。第三,考试时注意审题,抓住题眼和核心词,迅速地以核心词为线索在草纸上列出大概提纲。这可能要多花费十几秒或二十秒的时间,但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冷场现象和逻辑混乱、前言不搭后语等现象。

  社会现象分析篇4

  一、引领学生观察、思考、判断、选择

  思想品德课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和心理素质奠定基础。这一性质表明思想政治课是要塑造有头脑、有思维、人格健全的合格现代公民。这就要让学生练就一双慧眼去洞察变化的大千世界,让学生用自己智慧去认识、思考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在感受和体悟中领会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实质。作为思品教师,就要引领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和目的去观察社会现象,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对社会生活中各种事件或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逐步培养起学生观察、思考的学习品质。

  那么,怎样学会观察和思考呢?我以为教师要教会学生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学生直接投身社会实践,直接带着问题观察事物或社会现象;第二,学生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方式了解社会事实现象;第三,学生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与任务,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方能有所收获;第四,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要学会做好观察记录,活动结束后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就会带着许多问题走进课堂,我们的教学就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生活中,我们随时都面临着正确与错误、应该与不应该、坚持与放弃等方面的选择,而初中生缺乏社会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习思想品德课,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之后运用科学的头脑对各种社会现象作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由于社会生活现象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有的与书本上的内容还相距甚远,这些因素都会对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那些积极向上的社会现象固然会促进学生思想、品行、情操的提升,但是那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却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效仿,甚至走上邪路。对于那些积极向上的社会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其意义或作用;对于那些不良的社会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其原因,分析其危害,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避免“人云亦云”、盲目从众。

  二、指导学生学会联系、比较、质疑、分析

  思想品德课不应以“传授”理论观点为主,而应当寻找产生思维的因素,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除了上文所述的观察之外,教师还要引领学生学会联系、比较、质疑、分析的思维品质,逐步培养起问题意识。

  “联系”是学生必须学会和掌握的思维品质,通过联系串起新知与旧知的关系,通过联系架起已知与未知的桥梁,通过联系,描绘出知识网络结构,形成整体认识。例如在学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如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呢?通过学生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等方面的思考,联系所学知识找寻答案,这样学生就容易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框架,也有利于自己对所学知识有持久的记忆。

  要对所学知识达到比较深刻的领悟,仅仅学会联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联系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弄清彼此之间的关系、它们有何区别和联系,并以此为依据把某些知识推移到另一对象中去,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知识系统与生活经验中来,化难为易,变繁为简,同时又可以激发学生联想,启发思维。对于一些同学容易混淆的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把相关内容整合到一起,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思考、比较,在完成练习的同时巩固强化所学知识。

  三、教学生学会运用迁移解决问题

  知识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即将所学内容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解决新的问题。通过运用迁移训练,既达到检查理解教材的作用,又能起到运用所学知识开展探究学习,增进思维能力的功效,还能使学生养成活学活用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运用迁移的学习品质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作为学生,首先要积累丰富的知识,具体而丰富的知识是运用迁移必不可少的;其次,具备一定的迁移能力,如辨别筛选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抽象能力、组织表达能力等。作为教师,一要精选教学材料,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流程;二要教会学生学习与迁移,教会学生在多情境中运用相关知识回答问题。示例如下:

  情境描述:小明和小刚是一对要好的朋友。小刚喜欢打篮球,常常把作业忘了做,总是请小明代笔。小明虽然感到为难,但碍于朋友的情面,又不好意思拒绝他。终于有一天,小明代笔的事给老师发现了,两人都受到老师的严肃批评。受到批评的小明,觉得自己是无奈、委曲,对老师怀恨在心,以后上课不再认真听讲,有时还故意与老师做对。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如果你是小明的同学,你会告诉他在把握友情上有何不当之处?

  (2)我们在与老师的交往中应该怎样避免冲突,共筑师生情感?

  学生在审题(查找材料与设问中的关键信息)――分析(寻找与教材的结合点)――表达(用规范的政治术语回答)的过程中知识运用迁移能力得到发展。将思想品德学习、行为方式学习渗透于问题之中,通过知识迁移运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

  社会现象分析篇5

  社会研究方法,是一门很有趣的学问,它不像数学等理科学科一样抽象,不像马克思等政治类科目一样空泛,它很具体,并且贯穿于我们的生活;而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其任务是发现人类活动中掩藏在不同表像下的规律,通过科学分析形成规则。经济学里人是理性(能思索)和自利(会自求多福)的,是两个简单自明的假设,也是经济分析的基础。熊教授巧妙的将二者结合,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解释社会现象,着实为我开辟了一条认识世界、感受生活的新思路。下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如何解释社会想象

  我们看到的任何社会现象都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有意义的,即“存在不一定合理,存在一定有原因”。因此,值得试着去了解形成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而且,人的基本特征是理性自利的,根据这些特征再去推敲环境里存在的一些条件,往往就很容易解释我们所观察到的社会现象。

  二、如何品读社会想象

  品读社会想象:如高峰时刻的塞车、人多时段吃饭、让子女上才艺补习班、送红包、请客游说。还有赛场上由于一个人先站立而引起其他人不得不站起来。其实这些是本质上是一样的,大家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金钱、精力,可结果谁也没能占到便宜。而且大家都知道浪费了时间、金钱、精力,但是,没有人愿意先“坐下来”。

  首先,当人多的时候,每个人都选择对他自己来说合情合理的行为,可汇集之后,却未必得到好的结果。因此,看到某些不好的社会想象,单单的是指责别人盲从或一窝蜂,并无济于事。因为,对每个人来看,他选做的是就他自己而言最合理的举措。

  其次,我们看到的社会想象,多半是许多人行为加总之后的结果。因此,当我们看到某个社会想象之后,就值得逆推回去,看看是哪些个别行为会加总出最后的结果。逆推式的分析,往往能发掘出形成各个社会现象的基础。如果想寻求改善,才可能有比较平实的能从根本救起的着力点。

  三、真的物以稀为贵吗

  传统的一些认知显然支持这一观点,且会说物品的价值会随着数量的增加而降低。这种例子到处都是。可想来文字、语言、电视、手机、网络则是越多越广泛越能显示其价值,反而物以多为贵,这不矛盾吗?如何想象呢?

  可以这样考虑:一件事物的意义,是有相关条件衬托而出的,无论是物以稀为贵,还是多为贵,都是在与我们关注的焦点为何、衬托和支持的相关条件又如何。

  四、如何维护社会秩序

  要维持公序良俗,需要两种惩罚或叫做制裁。一种是对那些违反公序良俗的人的制裁。第二种是当第一种制裁失效时,有人会制裁那些没有尽职尽责维系公序的人,两种制度必须搭配,才能维系社会秩序的良好。

  五、民主的真意

  也许民主的意义在于――相关的人能在“自由”和“平等”的基础上,摸索出一些为众人所接受的解决众人之事的做法。也许最后的做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参与者能在“自由”和“平等”的基础上无约束、不受心理压力或肉体胁迫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过沟通、协调、妥协、合作、得到什么就是什么。

  六、司法的价钱

  很多人强调天赋人权,可是在实际社会里,权利并不是天生的,更不是必然的。作为政治上的一个口号或推动社会进步的理念,也许天赋人权有其价值,但作为一个反映社会现实的描述,天赋人权的说服力非常有限。

  对经济学者来说,权利背后一定有资源的付出,而资源的付出一定会面对“成本”的考虑。

  七、法律的功能――善后还是防范

  过错发生后,往后看,是善后的问题;往前看是防范的问题。善后的重点是除弊,而防范的目的在于兴利。如果目标是善后除弊,当然可以针对但是人的特殊情况酌情剪裁。可目标是预防兴利,这是对整个社会,那么个人的际遇就不再是考虑的重点,而是以社会整体为主,个别的当事人还必须承担额外的责任,才能成为社会兴革演化的教材。

  法律有两大功能,惩罚、遏阻。就反映了前者和后者的考虑。惩罚是善后的补救措施,而遏阻是着眼与未来长远利益的处置。

  社会现象分析篇6

  [论文摘要]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所倡导的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认为,在社会学研究中要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研究者要摆脱一切主观的偏见和预断,通过客观的观察方法来获得对社会现象的正确认识。这一准则不仅适用于社会学研究,也适用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提醒人们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必须遵循和坚持客观性和价值中立的原则,克服不健康的意识形态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只有客观地研究和把握社会事实,才有可能实现理论上的突破与创新。

  自从社会学鼻祖孔德提出了实证主义思想,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认为社会学可以像其他自然学科一样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实证方法便成为社会学学科存在的根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孔德并没有对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作深入的探讨,完成这一任务的则是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迪尔凯姆(1858-1917)于青年时代放弃了宗教信仰,走上实证科学的道路。他一生致力于建立法国社会学,由他所创立的社会学年鉴派对法国乃至西方社会学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迪尔凯姆对社会学的另一重要贡献是,他的《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为社会学确立了研究方法和准则,确立了有别于哲学、生理学、心理学的独立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本文试图从迪尔凯姆提出的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这一角度出发,谈谈对社会科学研究客观性的一些看法。

  一、迪尔凯姆关于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

  1.关于社会事实。迪尔凯姆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这本书中指出,如果我们对社会事实作如下界说,这个定义就包括了它的全部内容: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1](P34)。迪尔凯姆认为,这类事实由存在于个人之身外,但又具有使个人不能不服从的强制力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构成”[1](P25)。我们可以这样来解读他的论述,社会事实是不同于人们的起居、饮食、思考等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具有客观外在性、强制性和普遍性等特点,不能把它与有机体现象、心理现象混为一谈。也就是说: (1)社会事实先于个体的生命而存在,它不取决和依赖于个人而存在社会生活当中。(2)社会事实以外在的形式强制和作用于人们,这种“强制性”既指人们无法摆脱其熏陶和影响,又指对于某些社会规则拒不遵从的将会受到惩罚。(3)社会事实之所以是普遍的,是因为它是社会的。

  2.关于观察社会事实的基本规则。迪尔凯姆提出,第一条也是最基本的规则是:要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他认为,凡是供我们观察的一切,凡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切,或更确切地说,凡是我们观察的一切,都是物。把社会现象作为物来研究,就是把社会现象作为构成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的实物论据来研究。社会现象无可争辩地具有这种特性……因此,我们应该使社会现象与在头脑中把它们表象出来的主体分开,而对社会现象本身进行考察。我们要把社会现象作为外在的物从外部来研究,因为它们本来就是作为这样的东西呈现在我们面前的[1](P48)。社会现象或社会事实不是人们意识的产物,而是待发现的客观事物,并且从外部决定着人们的意识,也就是具有“物”的性质。如信仰体系、社会习俗和社会制度等现象都是外在于个人而存在的客观的社会事实。说社会事实具有物的性质,并不是指社会事实是物质之物,而是说社会事实是与物质之物具有同等地位但表现形式不同的物。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强调的是要以一定的心态观察它们,就是在进行研究时,对事实的存在要持完全不知的态度;对事实所特有的各种属性,以及这些属性赖以存在的未知原因,都必须通过观察、描述和比较来研究,而不是以解释、分析和综合自己的观点取而代之。

  3.要摆脱一切主观的偏见和预断。对于社会学家来说,无论是在确定自己的研究对象时,还是在进行论证的过程中,都必须绝对禁止使用科学之外的和不是为科学所需要而制造的概念。他们应该从支配群氓思想的明显谬误中解脱出来,彻底打破日积月累而最后套在他们脖子上的经验范畴的枷锁[1](P51)。迪尔凯姆认为研究社会、收集实证材料的过程,就如同自然科学家所进行的化学或者物理实验研究一般,虽然可以有假设,但研究过程中不应该带有研究者个人的意志和观念。也就是说在任何研究工作之前,对事实存在应当持“不知”的态度,不能以“先人之见”,而应当回到事情本身,改变以往用观念或感知来研究社会的做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参与,要做到这点常常十分不容易。他列举斯宾塞和孔德的例子加以说明,认为斯宾塞在对社会所下的定义里,先入为主地把“合作”当作是社会的前提,以预断代替了社会的实际情况。同样,迪尔凯姆在批评孔德的研究时认为:当他脱离这种哲学概括,试图运用自己的原理并使科学摆脱这种哲学概括时,他还是把观念作为研究的对象了[1](P39)。

  二、这一准则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

  虽然社会学只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学科,但在社会学研究中迪尔凯姆所倡导的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显然不仅仅只适用于社会学研究领域,可以推而广之提醒我们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中所应该采取的态度与方法。应该说迪尔凯姆的观点在今天看来仍然十分有意义。

  1.既然社会事实是待发现的客观事物,就应当采用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社会事实这一物的属性要求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在进行新的研究时,能像自然科学家从事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研究一样,具有那样一种精神状态和价值态度。使自己进入一个未知的社会世界,而不是一个已经预设好的境界,随时准备去作新的发现。由此提示人们对于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排除来自生物学或心理学方面的影响,通过超然的、客观的科学观察方法来获得对社会现象的正确认识,用研究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来研究社会,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来获得关于社会事实的经验材料。

  2.对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进行客观观察、分析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题中之义和根本任务。社会科学是一种科学研究,客观地描述和分析社会,是其根本的任务[2]。也就是说社会科学是以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在内,其根本任务就是不带个人偏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考察,从而客观地描述和分析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如果人们的观察和分析,有意或无意地偏离了客观实际,或者把握不了事实和现象的本质,那么就可能受到应有的惩罚,社会科学研究任务就无从实现,即便有任务实现的形式,也无任何实际意义。

  3.社会科学研究由于与意识、情感相关,特别需要注意排除一些因素的干扰,才有可能获得成果。由于社会科学不只是一个纯粹的理论研究过程,同时也是一项意识领域的工作,属于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范畴,在有阶级的社会中是有阶级性的,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对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有重要的影响。因而要真正做到客观地描述和分析社会,实际上有许多难处。尤其让许多人记忆犹新的是在过去那个特定的时期,不健康的意识形态肆虐,严重侵蚀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性。社会科学研究要么变成简单的、庸俗的、荒唐的政治说教,变成极左政治的代言人,成为“遵命学术”,要么就只能放弃自己的存在权利。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在研究方法、研究规范的科学化、客观化上,仍然存在值得探索和反思之处。

  三、对社会科学研究客观性问题的思考

  1.确立研究对象是“物”的观念并贯穿始终。如前所述,作为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社会事实和社会现象如同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样,都是客观的,都具有“物”的客观实在性。因此,从理论上说,不管人们属于哪个种族、哪个国家、哪个党派,用正确的方法客观地研究和观察社会,分析社会事实和社会现象,就应该能够得到同样的研究结论,好比在自然科学中,不同的科学家尽管采用不同的方法对重力加速度进行测定都将得出一致的结果一样。社会事实和社会现象虽不具有一般“物”的形态,但具有“物”的特质。因此,任何研究者都必须尊重社会事实和社会现象,必须把它当作“物”来看待,不作任意取舍,把研究对象是“物”的观念贯穿于研究始终。

  2.在研究中必须自觉遵循客观性的原则。客观性是任何科学研究都必须遵循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研究者对客观事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不能带有个人的主观偏见或成见,更不能任意歪曲或虚构事实[3](P11)。社会科学研究把社会组织、社会群体、社会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其根本任务是通过对宏观社会现象的调查和分析,客观地描述和分析社会。可见客观性是社会实践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的方法论。它要求研究者对社会事实的研究分析,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让资料和数据“说话”,并且使用统一的量度标准。社会科学存在的全部意义和本质就是对客观的社会变化进行说明和预测,因而应当特别强调的是在这个物质化、市场化的时代,排除各种干扰,始终重视社会研究的客观性是很困难的,也显得特别的重要。在现实的社会研究中,所存在的带着已有的结论去收集资料,或为迎合上级意图对客观事实任意取舍,或只从书本知识出发“注释”权威理论等弊病,都是违背客观性原则的表现,是利益驱动的结果,必须彻底摆脱。同时必须正视这样一种事实,在客观性原则指导下的研究,有时可能得出一些在某一方面与当时主流思想或理论不一致的结论,同样需要我们采取客观的、宽容的学术态度来对待。

  3.价值中立是社会科学研究应有的学术规范。自然科学研究的价值中立相对来说是比较明显的。社会科学与此尽管不同,各种利益和政治的牵扯使研究者很难“净化”自己的思想“实验室”,但仍然有必要做到相对的学术中立[4]。也就是说,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有所不同,必须面对社会现实和活生生的人,研究者受到各种利益、意识形态、心理等因素的干扰,容易把个人的、一己的主观价值态度夹带于研究当中,从而影响对社会事实做出客观的判断,甚至因一己私利而歪曲客观的社会事实。但是,价值中立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视角,是社会科学方法论上的一个要求和规范,也是社会科学与意识形态、与个人对社会的价值态度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因此,一旦我们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选定了研究课题,就必须终止使用自己的或他人的价值观念,而是遵循所发现的资料的指引,不把自己或他人的价值观念强加于资料,无论研究的结果对自己有利还是不利都应该如此,从而回答“是什么”,而不是“应当是什么”。坚持价值中立的立场,还必须注意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的联系。“价值中立”,虽然是研究者对自己的好恶和主观态度的暂时悬搁,以把握对象即社会现象或人们的价值观念的实际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科学家完全放弃自己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价值中立并不是说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回避对社会的责任,在对研究结果的使用上,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而不同。

  4.客观地研究社会事实是理论创新的前提。我们应当看到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变革中,有许多问题是前人没有遇到过没有做过的,不可能在书本中或在别人那里拿到现成的答案。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革命和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向人们展开了广阔的研究天地,使社会科学研究与理论创新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因此,新的形势和环境迫切要求,也允许我们去进行创新性的探索和研究。但是,理论创新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决不像“痴人说梦”,可以随心所欲地、轻易地获得惊天动地的所谓的“成果”。因此,我们必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社会事实为重、以社会事实为是,客观地分析和研究社会的发展变化。(1)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大众,着眼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2)深入社会实际,充分掌握社会事实的客观材料,敢于坚持真理。(3)提高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采取严谨的科学方法和程序。只有经过长期刻苦的研究,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理论上的突破和创新,哪怕是在一个具体的问题上。

  5.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肩负真实记载社会变化的重任。我国正处于一个急剧的社会转型过程之中,社会矛盾复杂,问题纷繁,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实证的、制度化的研究体制。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社会科学研究正好满足这种需要,它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为实现社会管理和社会的良性运行提供服务,记录社会的轨迹。时代对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提出了客观真实记载当今我国社会变化及其发展方向的要求,正如江泽民同志所希望的那样: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适应变化着的时代条件,积极进行创造性的理论探索,努力为推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5]。因此,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要走出书斋,摆脱臆想状态,走向社会实际,努力为推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要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适应变化着的时代条件,积极进行创造性的理论探索;要在研究实践中探索并确立客观性的、经验性的研究规范,把握当今社会的发展、变化及其规律,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

  [参考文献]

  [1] [法] 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

  [2]汪建华.谈谈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和价值性[N].光明日报, 2000-04-18 (3).

  [3]袁方,林彬.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4]顾肃.当代学术:着意创新与遵守规范的统一[J].科学中国人, 2002, (11): 22-24.

  社会现象分析篇7

  【 关键词】社会现象;社会学;人类学

  引言

  E' mile迪尔凯姆.埃米尔(1858-1917) ,又译“涂尔干”、“杜尔干”,法国民族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教育学家和文化学家,法国社会学年刊学派创始人。他认为,对一切社会问题的解释,全应在社会事实中找原因,而不应在生物学与心理学中找原因。社会学的对象便是研究各种社会事实。社会学的方法也是自然科学的方法,最主要是一种比较的方法。但只有属于同一社会发展阶段的社会事实,才能相互比较。他的《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一书,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作,对法国影响很大。

  根据涂尔干的基本观点,关于社会现象,他强调两点。第一是现象的客观性,强调它应该是事实上存在的现象,以排除那些事实上不存在,而人们主观上却认为它们存在的现象;第二是现象的社会性。,他认为只有那些具有“社会性质”的现象,才是社会现象,才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因此本文从“社会现象”的静态与动态两方面出发,试图表达自己的观感。

  本书结构很简单,但内容很丰富。作者首先在《绪论》中表达写作本书的目的,即:“从这本书中,大家或许可以明白我研究社会学从何下手,以及从事社会学研究的方向”;其次通过定义“社会现象”,提出观察“社会现象”的规则以及区分规则现象和不规则现象的规则,并举实例说明观点来引出后文的“社会类型”;最后,则是分别阐述解释和检验社会现象的规则;结论中作者强调了自己的观点:社会学应该独立于哲学,只有当把社会现象当作社会的事物时,社会学研究方法才具有客观性。

  一、“社会现象”的静态观

  作者对社会现象的定义如下:所有“活动状态”,无论固定与否,只要是由外界的强制力作用于个人而使个人感受的;或者说,一种强制力,普遍存在于团体中,不仅有独立于个人固有的存在性,而且作用于个人,使个人感受的现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作者眼中,社会现象的最基本的特征是“用一种强制力作用于个人的现象”,强制力是其主要的与人们主观认为的现象分离的客观存在性。比如中国传统社会中的“贞洁牌坊”现象,因为明清理学思想的盛行,社会要求妇女一定要保持贞洁,即使丈夫去世也不得改嫁,受人侮辱时一定要以死明志,这样的妇女给整个家族带来莫大的荣誉。然而妇女本人在此中所受的折磨无人考虑。这纯粹就是社会文化对个人行为的一种强制力作用,而且是一定时期的社会现象。这能很好地诠释涂尔干关于社会现象的客观性,即静态的社会现象的强制力。从人类学角度来说,这种社会现象相当于文化场景,即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其接触过程中所共同享有的文化体系。个人在这种文化体系中,往往逃不脱那一套约定俗成的契约与交往规矩,即“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涂尔干强调“社会的”一词,认为这“表示一种综合的,与已形成的个体现象相脱离的现象”即“构成社会信息的是集体性的信仰、倾向与守则。”我以为用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能更好地表达这一观点。某一种现象在其最初形成过程中,经常作为社会的异类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普遍接受的这一现象就容易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而此时,不符合这一规则的现象又被称为“异类”。慢慢地,当这一种规则已经成了人们不自觉的一种行动时,特别是在小孩身上表现时,就变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这种无意识更多的时候是人们难以逃脱的一种文化影响,或者说是一种社会影响。同时,这种影响很多时候是建立在同一社会类型中的,也即人类学所说的文化模式。当一种文化成为模式时,就成了人类行为的背景了。比如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思想,如今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普遍意识,无子被看作一个男人一生中的遗憾,没有生男孩的女人也往往因此被丈夫冷落。

  所以,我们也许可以说,当一种社会类型下的人们形成了某一方面的“集体无意识”,也即具有了某种社会场景时,人们的行为因此形成了某种程度的一致性,此时,这种一致性或相似性的社会行为就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社会现象的背景是客观的,静态的,在某一时期保持稳定。

  二、“社会现象”的动态观

  书中谈及“社会现象”的特性时候说,集体习惯的存在在于连续行为中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及这种形式一经采用后通过人们的交谈、教育及文字的传播等发生的作用。也就是表明社会现象尽管在短期看起来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但是当这种形式一经采用后,就会通过一些手段得到传播并且发生作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人类学上所谓的“文化传播”。这是社会现象发生作用的途径与手段,没有这个过程,也就没有社会现象的发生了。作者在书中所提及的“社会潮流”的产生即是如此。

  另一方面,社会现象,我们也可以理解为“社会风气”,后者的定义是: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等状况的综合反映,是广大社会成员精神风貌的总体表现。并且,一种社会风气形成后,具有巨大的稳定性和能动性,它普遍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广泛表现在社会成员的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以强大的舆论和社会习惯势力的形式,左右人们的言论和行动。而其“左右”就是一种控制力,社会的控制力。社会控制指社会以及团体、社区对个人施加的任何影响,其方法和途径可以是正式的或制度的,如政权、法律、宗教、教育等;也可以是非正式的或制度户的,如礼节、声望、闲谈、谣言、新闻、时尚、舆论等。故而,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社会控制应该是动态的控制过程。举例来说,当年清兵入关以后,要求所有民众剪发、蓄发,并声明“留发不留人,留人不留发”。尽管最初遭到反抗,随着政府强制执行和时间的推移,人们反而习惯了,以至于在民国时期,剪发倒成了大逆不道的事情。因此,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形成过程都是动态的,随社会和文化的变化而变化。而且更多时候,在形成以后,要经过一定的外力才能加以改变从而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涂尔干在书中还重点分析了区分规则与不规则现象的一些方法和原则。如“事物为数最少的现象不能用来作为事物的标准”;“判断一个事物是否不规则,首先必须明确规则现象的前提条件,以及表明规则现象的迹象”;“在同一种类中,规则与不规则的现象,根据种类本身的变化情况而定”。作者还对规则现象下了定义:即所谓规则,必须根据各种不同种类的存在条件去确定。它或者是对这些存在条件的机械反映,或者是身体适应这些条件的手段。所以,由这个层面来讲,社会现象在规则时候是相对来说稳定的,不规则的时候变化的幅度要更大。而且所谓社会现象还必须按照其前提条件去确定。

  动态是绝对的,就如同运动是绝对的一样。社会本身处于变化发展中,社会的条件也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变化频率加快,所以,在条件变化较快的前提下,社会现象的形成相对以往要更快,其变化也更快。

  总结

  从本书中,我们体会到了涂尔干严谨的治学态度。他强调要尽量避免主观性,要在研究中注意事物的客观性,并且提出了适合社会学研究的比较方法和共变法。“社会现象”的概念始终贯穿全书。其实,相对于社会学的这些方法和规则,人类学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强调田野调查,始终要求站在被研究者的角度看问题,这应该是客观性的最好体现。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个问题,即任何学科的研究都存在假设,人类学假设了“民族”“文化”的概念,社会学也是如此。全篇中,涂尔干都在建构一个有关“社会现象”的理论,他在叙述社会学研究方法时,一直有一个前提存在,即当用比较方法和共变法研究一个“社会现象”时,这个现象是暂定不变的,因为只有不变,才能研究其横向性,从而有利于纵向的研究,那么,这便是本文所谓的“静态”,作者在极力避免“动态”的问题。

  涂尔干在其《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提出:社会学主要解释的是能够对我们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的显示的实在。推广之于人类学也一样,只是人类学者的目标走的更远,他们希望不仅是解释“实在”(本民族、本社会的或者异民族、异社会的),更重要的是探讨其存在的根源和其发展的趋向,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有利于当下人类社会发展的有利因素。如此说来,人类学理应吸取社会学的实践经验,了解“社会现象”,然后通过“社会现象”探究“社会本质”。这样才能更进一步地探讨人类的行为活动。

  【参考文献】

  [1]覃光广 冯利 陈朴主编 文化学词典[M]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8年第一版

  [2]王铭铭主编 西方人类学名著提要[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4

  社会现象分析篇8

  社会现象例题:现在社会上贷款买汽车、买房子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对此褒贬不一,你如何看待?

  观点例题:在工作中,有人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也有人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谈谈你的看法。

  俗语例题:中国有一句俗语:“人挪活,树挪死”,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不论社会现象还是俗语,题目表达的意思大多是一样的,最后都会提问,你怎么看?谈谈你的看法。从不同观点的角度,该种题型还可以分为三种小类型:

  肯定观点型;

  否定观点型;

  可辩证评论型。

  一、肯定观点型

  肯定观点型题型的判断依据是,对题目出现的社会现象或者一种观点进行分析,分析的结果是,这种社会现象或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即可判断为肯定观点型。

  这种题型又可分为两小种:

  社会现象题

  理论型

  (一)社会现象题

  这种题型的特点是,题目内容反映的是一种好的社会现象或者一种好的行为,答题的思路相对比较简单。

  1、答题思路

  铺垫:简要对此社会现象进行定性,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答案的主体内容:分小点阐述这种社会现象的意义,即带来的正面影响,正常情况下分2-3点回答即可。

  总结:政府、社会或相关部门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支持、提倡这种好的社会现象。

  2、例题解析

  【例题】李开复辞职后创办了新公司,帮助青年人创业,对此你怎么看?

  答题步骤:

  ①判断题型并审题想思路(用时5-15秒)

  判断题型:此题为肯定观点型之社会现象题型

  审题想思路:铺垫;阐述意义;总结。

  ②抓主要关键词和次要关键词(用时5秒)

  本题的关键词是帮助、创业,考生可以利用关键词进行联想利扩展,这就是“关键词联想法”答题技巧。该题的关键词之一是“创业”,思考时可以围绕和创业有关的因素,比如创业平台、创造价值、社会贡献、就业;“帮助”则可以联想到社会影响、社会效应,这些都是答题的要点。

  ③结合思路和关键词写下要点(40秒左右)

  参考答案:

  铺垫:简要给该现象定性,表明观点。

  对于李开复创办了帮助青年人创新的企业的善举,我觉得很有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答案主体内容,分小点阐述意义。

  首先,我认为李开复的“创新工场”人才济济,专业经验丰富,其可以为广大青年人创业者提供强大的创业平台,提高创业成功率,减少资源浪费。

  其次,这种创业模式的深远意义还在于:帮助青年人创业不但创造社会价值,还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为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比如增加就业机会,帮助政府缓解就业压力。

  第三,该种创业模式的成功,将给传统的创业模式带来宝贵的经验,为更多的青年人成功创业提供更有效的途径。

  小结:再次明确观点,并简要说明如何提倡、支持这种好的行为。

  所以我认为,李开复的创业模式是可取的,意义重大,作为政府部门应该给予大力支持,社会各界也应该给予提供方便,使其发展壮大,为更多的青年人创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理论型

  理论型题型的特点是,题目中会出现一句名人名言、一段正确的话或者一段需要归纳寓意的小故事。这种题型难度较大,因此大部分考生都比较不喜欢这种题型,但正因如此,该题型出现的概率较大,考生更应该重点复习并熟练掌握。

  注意:考生复习的过程应该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因此应该先熟练掌握答题的方法和技巧,再按照复习第二阶段的要求正式练习这种题型。

  1、答题思路

  铺垫:简要对此观点进行定性,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答案的主体内容:

  ①理论上对这句话进行字面解释,并适当理论升华。

  ②阐述这句话对我们的工作、生活的正面指导意义,还可从反面加以辅助说明,因为有时候我们从正面不好展开,所以可以从反面,也就是:“假如不这样的话,会怎样”。

  总结:再次肯定这句的积极意义,表明以后的做法。

  2、例题解析

  【例题】有句古文“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题步骤:

  ①判断题型并审题想思路(用时5-15秒)

  判断题型:此题为肯定观点型题型之理论题型

  审题想思路:铺垫;字面解释、理论升华、结合实际;总结。

  ②抓主要关键词和次要关键词(用时5秒)

  本题的关键词是“傲”、“欲”、“志”、“乐”,可以通过这些关键词联想到“骄傲自满”、“谦虚谨慎”、“乐极生悲”等。

  ③结合思路和关键词写下要点(40秒左右)

  参考答案:

  铺垫:简要给该观点定性,表明观点。

  我认为这句古语很有道理,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准则,所以我非常赞同这种观点。具体我是这样理解的:

  答案主体内容:

  从字面解释,理论升华上全面分析该句话的意思。

  首先,这句话的含义是不能滋长傲气,不能放纵自己的欲念不受控制,而应无欲则刚;为人立志,不可以稍有收获便得意满足不思进取!告诫后人应学谦谦君子,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做个高尚之人。

  运用逆向思维法和关键词法进行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论述。

  其次,我认为在工作中取得些成绩是很正常的,如果因此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的话,将会固步自封,停滞不前,而且如此骄傲自大,就会目中无人,平时的行为举止必然会太张扬而得罪别人,将会受到同事、朋友的反感和排斥,大家会对你敬而远之。如《三国志》里的“关羽大意失州”,刘备因一意孤行而被“火烧连营”。“乐极生悲”、“骄兵必败”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最后你将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只好孤芳自赏了。同样的道理,某些政府官员因为欲壑难填而贪污受贿,最终东窗事发,镗锒入狱。

  总结,再次明确观点及今后正确的做法。


标签:社会现象研究社会学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