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莲韵吧 莲韵吧篇1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0-04 08:57:26 分类:资讯 浏览:125


  莲韵吧篇1

  花的生命是可以透过音乐来呈现的。花乐系列,运用中国传统乐器,揣摩每一种花的独特美感,用音乐赋予花儿全新的生命,甚至可以超越借诗画阐述花的意境之美……

  花是大自然的造化,花姿、花貌、花香、花色乃至花开花落,无不凝聚着四季的变更和天地的灵秀。而这每每也与人的世界产生某些相通和暗合。正因此,花也成为人们寄寓情感和装点生活的尤物。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自古以来,中国人便将这种以大自然为意象与内心生活相融合的美学传统普遍用之于文学、绘画、音乐及实际生活中,藉以滋润精神和生活的情调。也许,对于种花、养花、插花以及赏花这些,人们已经不足为奇。那么,你是否感受过“听花”的乐趣?

  以《幽兰》、《水莲》、《秋菊》、《雪梅》和《花神》(上、下)为主题的《花乐》系列专辑,是一款立意新颖、韵味独具的新民乐唱片。它在强调和突出各种中国民族乐器个性美的基础上,着意深入展现和抒发各种花类的气质、情脉和神韵。以浓郁的New Age音乐配器为底色,并融入大量采自大自然的鸟鸣、虫叫、风声和流水声等真实功效。这营造出一派花与四季时序和生态环境相融的美妙乐境。

  花是大自然最美丽的生命,让我们穿梭在《幽兰》、《水莲》、《秋菊》、《雪梅》以及众《花神》的倩影中来聆听乐韵吧!

  《水莲》集曲目欣赏

  莲,“出污泥而不染”,自古便被喻作一份灵气、一种风骨。而红尘万丈,人们更需在心田中植入一片净莲。音乐针对六种名莲的不同风姿质貌,以琴、箫、筝、笛、柳琴、琵琶等个性不同乐器的优雅乐韵,展现出莲花的曼妙姿貌,抒发出几多爱莲赏莲的心情。

  NO.1凌波仙子――东湖白莲

  NO.2月下水客――黄莲花

  NO.3远古菡萏――古代莲

  NO.4莲座神容俨――佛座莲

  NO.5芙蓉照水――西湖红莲

  NO.6双影共分红――并蒂莲

  《秋菊》集曲目欣赏

  菊花是秋天的灵魂。大诗人陶渊明曾经“采菊东篱下”,这里将诗人的悠然心境移至乐韵中。在清幽的笛声和筝弦引导下,让人步入菊花的世界,品味菊的各种不同色、香、姿、韵,以及它那高洁孤傲、凌霜不凋的神采。“听”这满山的野菊,那秋的气息和菊的幽香便向你迎面扑来。

  NO.1东篱秋色――野菊

  NO.2幽艳冷香――桃花菊

  NO.3傲霜枝――悬崖莉

  NO.4金风玉露――二色莉

  NO.5月中仙――白菊

  NO.6晚香――一寒菊

  《雪梅》集曲目欣赏

  梅花向以“玉雪为骨冰为魂”的绝俗清韵著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是赞美梅花的千古绝唱。乐曲将与梅为伴的冰雪、冷月、清溪等等一一融入旋律中。悠悠舒缓的箫声,伴着梅花在月下黄昏中散发着阵阵的冷香。雪花纷飘中,传来悠远的笛声,令人感受到雪中赏梅的美妙胜境。

  NO.1世外佳人―一江梅

  NO.2月下仙姝――朱砂梅

  NO.3百花魁――绿萼梅

  NO.4国色――蜡梅

  NO.5瞿仙――古梅

  NO.6花底同心――鸳鸯梅

  《幽兰》集曲目欣赏

  兰花,生于幽谷,清香远溢。其质如君子、雅士、佳人,令人追慕神往。该专辑分别运用排箫、古琴、筝、二胡、琵琶等乐器,委婉细腻地表现出幽兰的特质。优美飘缈的乐韵,使人不仅可以用通感来领悟兰花的四溢清香,还能藉“风吹山涧鸟和鸣”的天然音效来遁入空谷幽兰的梦境。

  NO.1国香――建兰

  NO.2香祖――春兰

  NO.3花中君子――赤芽素心兰

  NO.4王者香――大明兰

  NO.5空谷佳人――寒兰

  NO.6天下第一香――报岁兰

  十二月令花与《花神》

  传说农历二月十二是百花的生日,人们称之为“花朝”,因此民间便有一个“花朝”之庆。而随着季节时令的替换,百花也以各种不同的容颜缤纷了大地。百花的玉容笑貌。为人们的生活平添了无数浪漫情趣。爱花惜花之人,自然也为百花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因此,在中国,百花各有其司花之神,也各拥有一段美丽的故事。

  在百花的传说中,以农历中的十二个月令的代表花,与司十二月令花神的传说最令人神往。花的美原是浑然天成,无可比较,这十二月令的花与花神,或因地区不同以及个人的喜爱而有些差异,其中最广受人流传的,则分别是正月梅花――寿阳公主,二月杏花――杨贵妃,三月桃花――息夫人,四月牡丹―李白,五月石榴――锺馗,六月莲花一西施,七月蜀葵一李夫人、八月桂花――徐惠,九月菊花――陶渊明,十月木芙蓉一石曼卿,十一月山茶――白居易,蜡月水仙――娥皇与女英。

  《花神》(上、下)这张唱片既是以这十二月令的代表花与花神为主题,音乐中结合了花的动人芳姿,与花神的美丽传说。音乐家运用了自然山水的音声,结合传统乐器古筝、笛、二胡、排萧等,以中国新世纪风格的动人旋律,写下了花与神间所有的美好情缘,也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话。

  01.正月梅花(花神寿阳公主)

  02.二月杏花(花神杨贵妃)

  03.三月桃花(花神息夫人)

  04.四月牡丹(花神李白)

  05.五月石榴(花神钟馗)

  06.六月莲花(花神西施)

  01.七月蜀葵(花神李夫人)

  02.八月桂花(花神徐惠)

  03.九月菊花(花神陶渊明)

  04.十月木芙蓉(花神石曼卿)

  05.十一月山茶(花神白居易)

  莲韵吧篇2

  古莲新韵

  卞毓方

  本文的记叙方法是倒叙。先从荷花盛开、先生点数写起。然后以时间先后为线索,回顾了播莲、盼莲、看莲、迎莲、思莲的经过。再交代先生对莲忆思的结晶《清塘荷韵》。最后联系香港、澳门的回归祖国,盛赞先生的爱国情结似莲花一样“香气勃郁”。文章借写莲的顽强生命和蓬勃生机,象征季老先生对祖国的执著热爱和坚定信心。清莲芬芳,灵魂飘香。

  古诗句的引用既简明达意,又使文章充溢诗情画意。作者善于运用映衬,使主题更加鲜明突出。语言灵动优美,句式参差错落,角度新颖独特,主题积极深刻。

  荷花争相展开笑靥,又甜又媚,像仙女列队恭迎嘉宾。季羡林先生漫步在池塘四周,得意地清点着荷花的朵数。眼下只怕已有220朵了。这池塘就在先生的家门口,它有个贵族化的大名:红湖。

  30多年前,季先生刚刚搬来的时候,湖里也有过翠盖千重、青钱万叠,依稀还留有“千点荷声先报雨,一林竹影剩分凉”的幽梦。但是好景不长,很快就遭遇一场“冰河期”,水面便成了空空荡荡。先生的心湖,也随之变得空空荡荡。早些年,先生满怀期冀地播下几颗托人从洪湖捎来的莲子。先生确信,播下去,就有希望。谁不知道,种子的生命力是天下最顽强的呢?有一些埋在地层里的万年羽扁豆,一旦重见天日照样能发芽滋长。痴心的老人其实也是一粒古莲,在新的时期又抽出了撩云逗雨的叶,又开出了映日迷霞的花。

  种子播下的第一年,水面平静如初。先生每天前来张望,仿佛恨不得要用目光把莲芽从淤泥中吸出来。第二年,水面依然冷寂,朝朝,暮暮,唯有“天光云影共徘徊”。难道说梦里的婷婷、袅袅、纤纤、灼灼,终将成为一场虚话?到了第三年,先生已不抱希望。然而,有一天,先生忽然发现,就在他投入莲子的水面,长出了几片溜圆的绿叶,莫非是天上的倒影?不会,天空只有飞鸟、云彩。莫非眼看花了?拭拭镜片,定睛再看,没错,嫩生生的,羞怯怯的,绝对是莲叶,莲的新叶。有一片将露未露,一半还在水底。团团五六叶,装点绿池初。它们,啊,此处应该用她们,仿佛是莲的王国派出的绿姝,先期给老人通一通消息,告诉他凡播种定有收获,生命的顽强、生机的蓬勃使她们从来不曾失约于世人,等着吧,不要多久,那千茎万茎就会昂然挺立,那田田翠翠就会满湖覆盖。一年过去,又一年夏天,先生终于迎来了半池绿荷,满眼红蕖。

  于是乎,在接踵而来的岁月,先生每年夏秋两季,就多了一项消遣:一个人坐在红湖岸边,直面满湖的碧绿黛绿,深红浅红,遁入哲学家式的玄思妙想。

  生命到了这种境界,释放就尤其显得香气勃郁。60年前,先生在水木清华就读,那里曾诞生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60年后,先生在红湖岸边忆往思来,陷入片刻的假寐,不期也结晶了一篇语出天然、朗爽脱俗的《清塘荷韵》。

  写作的那天,正值1997年中秋,也是香港刚刚回归祖国不久。这天,天上的月华和水中的月魂互映,周敦颐的清涟和胸中的澄泓相汇。啊,彼时彼刻,先生伏案挥毫,任何台风都吹不乱他头上的一茎霜发,吹不散他胸中的一缕香泽!

  转眼又是一年逝去,已是世纪末了。这一年,莲花又开了,在季先生的眼中,今年的莲花该是更鲜艳了,因为,澳门将回到祖国的怀抱。莲花,不亦是澳门的市花吗?那一方区徽上,就是一朵莲花。一直关注着澳门的季先生,得知一位深圳人要在澳门回归前举办“荷花摄影展”时,特意写信祝贺,其莲花情结,尽在纸上矣。

  (选自《时文选粹》第四辑 有改动)

  阅读思考:

  1.详尽叙述莲花的盛开过程,对刻画季羡林先生起什么作用?

  2.结尾两段为什么要交代香港、澳门的回归?

  3.简要分析一下本文的语言特色,并举例说明。

  爱莲新说(节选)

  杨德盛

  本文把莲同丁香、常春藤、梅花、牡丹、月季进行比较,以一个全新的角度,描绘了莲的“平和、大度与无欲无求”。对家乡公园莲池中的莲花,分“斜阳下”、“薄暮时分”、“月色溶溶的夜晚”三个时段作详尽、细腻、生动的描写,并引用了莫渝赞荷的优美诗句,凸显了莲真纯美丽、清雅高洁的品格。引述余光中的《莲恋莲》,进一步讴歌了莲的“清淳与纯洁”。

  比喻生动贴切,对比鲜明突出。读罢本文,你会有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嗅其馨之感。这不仅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而且给我们以诗情画意的熏陶。

  山水,是大自然的肌肉和血脉;鸟鸣,是大自然悦耳的歌喉;而鲜花,则是大自然心灵深处的微笑,它把春夏秋冬季节更替的信息,传递给爱花的人们。百花之中,我尤爱莲花,爱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纯洁美丽。在我看来,丁香的忧悒、常春藤的娇艳、梅花的冷峻、牡丹的雍容华丽、月季的嫣然流盼,在莲的平和、大度与无欲无求面前都显得黯然失色。

  小时侯,我家乡的公园里也有一方莲池,那是另一种意象的美。斜阳下悠悠水波,在飘萍的簇拥下,阔大的莲叶轻松舒坦地睡在水面上,莲花则亭亭玉立地开放在叶面的湿翠之上。微风习来,则摇曳生姿,漫舞池中,像柴可夫斯基《天鹅湖》中那群小天鹅,又像雷诺阿笔下的舞女,在精致的和声中,踏着闪烁不定的节奏,甩动、跳跃、旋转……把缥缈的神韵融入波光水色蒙的感觉中。到了薄暮时分,那粉红、淡黄、纯白的花瓣次第合拢,远离红尘的喧嚣和纷扰,把真纯封闭在童话般的典雅里。而在月色溶溶的夜晚,它又斜着头,卷起叶子,酣睡夜风中,任夜雾如潮涌般托起它的梦,向四周弥漫开去,正如莫渝的《月下读荷》:“一种婉约\一股清芬\悠然舒展\穿透月光的薄翼\辉映天上的圆镜。”

  台湾的余光中先生也是一位对莲至爱之人,他曾在《莲恋莲》中热烈地说:“塞尚的苹果是冷的,梵高的向日葵是热的,我的莲既冷且热,宛在水中央;莲在清凉的琉璃中擎一只炽热的红焰,不远不近,若即若离,宛在梦中央。莲有许多小名,许多美得凄楚的联想,对我而言,莲的小名应为水仙,水生的花没有比它更为飘逸,更富灵气的了;一花一世界,没有什么花比莲更自成世界的了;对我而言,莲是美、爱、神的综合象征。”他用热烈的情感把美的恋人、爱情融为一体,把爱的冲动与欲望沉醉在莲的清淳与纯洁中。

  其实,余光中的诗,又岂止是诗而已,而是借诗来表达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真纯美丽、清雅高洁的品格。

  (选自《双色课堂作文》八年级上册“经典追踪”)

  阅读思考:

  1.开篇写丁香、常春藤、梅花、牡丹、月季,对表现莲起什么作用?

  2.作者是如何描绘莲池中的莲花的?赞美了莲花怎样的品格?

  3.请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简述喜爱的理由。

  我的午荷

  唐宋元

  明明是一个个墨字,却幻化作一朵朵水墨荷花。对书法的喜好,如同对荷花的至爱。这其间,以“心静如水”作桥梁,以“宁静致远”为佳境,闲云野鹤般的风致可谓至情至性。勾勒午荷的静逸,抛弃尘世的纷扰。品评人、气、格、骨,礼赞淡、清、高、傲。尽展午荷风韵,陋室和心灵一道生辉。

  语言凝练流畅,比喻生动气派。能自述情致,又引经据典。细细咀嚼,味同品雅致清茶。

  午间,砚田一方,宣纸一沓,小学生一样练起毛笔字来,我又像回到了孩提时代。宣纸上出现了一个个墨字,在我眼前幻出一朵朵水墨荷花。不是字好,而是心情很好。这就是我的午荷。

  古人将书法视作心灵的图画,真是至论。此间拾得一些闲暇,心静如水,这才有了朵朵墨荷盛开的中午。

  笔如犁杖,在宣纸上划行,默默地写,午荷静静地开,渐渐就入了佳境――整个人犹如醍醐灌顶,心中有一片清凉的菩提。尘世的纷争不能入耳,不义的利禄与我无缘。太傅觅婿,可如王羲之袒腹东床;雪夜访友,可如王子猷兴尽而返。秦汉风骨,魏晋文章,皆入字来。于是,其人也淡,人淡如菊;其气也清,清若水月;其格也高,高似松竹;其骨也傲,傲向王侯。终于,宣纸上开出了几朵气神俱佳的午荷:“宁静致远”四个字。我把它挂在书房里,陋室生辉。

  啊,我的午荷,我的岁朝清供。

  (选自《智慧背囊》第十六编)

  阅读思考:

  1.作者为何从墨字联想到水墨荷花?

  2.说一说午荷具体所指的是什么?午荷的佳境是怎样的?

  心底荷花

  江子

  由于心田盛开着绚丽的荷花,沈从文对身陷“非人境地”、“饱受被践踏的痛楚”而毫不在意。只要心上拥有着难得的乐观,每个人都可以正确面对一切困境和磨难。沈从文的这个小故事,让所有正经受着困难、挫折、虐待和痛苦的人倍感温暖,信心倍增。生活的道路从来就不是平坦笔直的,倘能携荷花澄明的心境、从容的气度、童心般的热爱、向往的情感上路,将会填平道路上不少的曲折坎坷!苦难是暂时的,幸福是永远的。

  文章叙故事与讲道理紧密结合,写荷花时实写与虚写自然相融。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哲理深刻,富有鼓舞人心的艺术力量。

  “文革”期间,著名作家沈从文陷入了非人境地。他不仅遭到无数次批斗,每天还要负责打扫女厕所。后来,他又被下放到多雨泥泞的湖北接受劳动改造。一代文学巨匠饱受被践踏的痛楚,可沈从文毫不在意,在咸宁时给他的表侄写信说:

  “这儿荷花真好,你若来……”

  一句话,竟使那段苦难的日子飘荡着荷花的芬芳,令人以为多雨泥泞的咸宁是王孙可留的人间仙境了。

  “荷花真好”,身陷苦难却仍为荷花的盛开而赞叹不已,这是一种趋于澄明的境地,一种面临磨难从容的气度,一种对生活童子般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的生命情感。

  脚下虽多雨泥泞,眼前却荷花正好。“荷花真好”,说这话时,沈从文心中荷花一定开遍了。

  荷花真好,无论生活面临怎样的困境,人类遭受怎样的磨难,请让心田盛开绚丽的花朵,让灵魂舞蹈如花之绰约,满载着花的芬芳。

  (选自《智慧背囊》第八编)

  阅读思考:

  1.荷花在这篇美文中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2.引述沈从文的故事对揭示文章的主题起什么作用?

  莲韵吧篇3

  1.技法方向:学会衬托对比

  2.作文题目:莲的魅力

  3.辅导课文: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

  以衬托出彩 用对比显旨

  【习作要求】

  莲不仅是画家的爱物,也是文学作品的题材。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用生花妙笔,描绘它们清丽可人的容颜,歌颂它们高洁傲岸的情操。周敦颐的《爱莲说》,托物言志,以莲自况,抒发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节操和情感。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莲花,欣赏莲花迷人的风姿,感受莲文化的魅力,畅叙自己心中的采莲曲吧。

  请以“莲的魅力”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自选,立意自定。

  【技法方向】

  作文时,为突出主要人物或事物,常常要用其他人物或事物来陪衬,以突出主要描写对象,达到深化主题、提高文章感染力的艺术效果。我们还可以把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相关联的方面,加以比较,以此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鲜明地表现作品的主旨。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如何以衬托出彩,用对比显旨。

  1.以虚衬实。以虚衬实,就是用虚幻的景物来衬托现实社会,折射出人们内心的感受或期待。在《莲的魅力》作文中,同学们可以选择一些用作陪衬的事物或景物,以虚衬实,比单纯直写往往更能出彩。再如《陋室铭》,开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者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如溪流直下,十分自然地引出正题:颂扬陋室。山水仙龙是陪衬之笔,作者以虚衬实,凸现了自己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节操。这样写来,没有丝毫的枯燥艰涩,反而珠圆玉润、脍炙人口,倍觉形象生动了。

  2.以静衬动。对作文中的景物描写,我们如果做到了静态与动态的相互映衬,尝试以静态之景衬托动态之物,那么,作文就会显得更有生趣。写作时,可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按顺序,选角度,描绘其美丽外形,表现静态之美;从形、声、味等外部形象到其内在特点;通过眼、耳、口、鼻、舌等多感官去观察、体会;抓住景物在不同的时间、不同天气、不同季节的特点去写;还可写莲在雨中、风中、雾中、雪中所表现出的景观……做到以静为主,以静衬动,从而营造出莲的鲜活的意象,使静态之景有了生命的跃动。

  3.横向对比。在作文时,我们还可以尝试运用横向对比的写作技法。把同一类、同一时段的事或人进行对比,表现人物品质;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对同一个人、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来突出他们各自的精神品质。本次作文,同学们可以选取其他事物与莲做横向对比,突出莲的品质特点。如佳作展台中的例文,作者就以漂浮不定的浮萍、终身碌碌无为的水草和莲对比,表现了莲能就地生根,总是倔强地抛头露面于水上,去享受阳光,去装点世界,去奉献自己,从而彰显了莲的魅力无穷。在对比中,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更加丰满、厚实,主题也得到了升华。

  4.纵向对比。纵向对比,就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将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情况进行对比。写作《莲的魅力》一文,同学们可以自己尝试运用此技法,通过对莲在不同时段的描写,以此突出作品所要表达的主旨。

  同学们,相信你们通过此次作文训练,对衬托、对比技法运用有所领悟了,那么就让我们拿出手中的笔,尽情畅叙,以衬托出彩,用对比显旨,充分感受莲的无穷魅力吧!

  【佳作展台】

  莲的魅力

  山东临沂三十二中学 金大鹏

  诗中荷花,情彩飞扬,雅俗共赏,有人借荷香淡淡抒发清闲散淡情怀,有人借荷花艳艳展示生命意趣,有人借荷花生死慨叹无私奉献……凡此种种,多姿多彩。荷为人而生,生活因荷而温馨。荷为生活,演绎了一首首洋溢着生命情愫的华彩诗章。(用排比句引出人们对荷花的赞美。)

  清新夏日,漫步荷田之畔,但见荷花亭亭玉立,荷叶飘飘荡荡,沁人心脾的荷香丝丝缕缕,一幅和谐的荷之韵。身置其境,看薰风翻背,赏黛玉交映,无不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被眼前的清凉世界陶醉。立于荷田之侧,世俗之心淡了,你会拥有一种旷达的境界,一种超然的心情便会油然而生,给人一种恬静、旷远、雍容之感。(以优美的短句描绘荷花给予人们心情上的享受)

  冬天来临,你那“擎雨盖”也渐渐消失。看上去,你是那样破败、孤独。其实,沉静的你早就准备好了献给这个世界的大礼——鲜嫩可口的藕。你在水面留下了“残荷图”,却给明春贮存了勃勃生机——那曾经扶持荷花的绿叶,会慢慢地化作护花的春泥。你那清香而富有营养的莲子,供给人们熬成解暑的粥,制成清热的药的引子。世上的观赏植物中有谁能似你这么中用?世上的食用植物中又有谁能像你这么秀美脱俗?

  在这枯黄的日子里,这幅冬景伴着人们去品味冬的肃杀与凄凉,冬也有了另一番情趣与滋味!(用对比的手法说明了荷花的用途)

  你生活在水中,却不似那浮萍漂浮不定,能就地生根。你扎根于水底的淤泥中,却不似那终身碌碌无为的水草,总是倔强地抛头露面于水上,去享受阳光,去装点世界,去奉献自己。你的品格,谁能不敬。所以,古往今来,人们赞美你、向往你。在生活里,人们把“出水芙蓉”,当作美丽、健康的象征。人们用“并蒂莲”象征和谐的夫妻。人们以弄莲的小儿图表达祈求子孙兴旺的愿望。那位宁可饿死也拒绝接受“嗟来”的美国面粉的铮铮铁汉,在那“心里颇不宁静的夜晚”,出了门就直奔你而来,传世佳篇《荷塘月色》也因此问世。(衬托手法,点出荷的象征意义)

  荷花在淤泥里孕育,在阳光里生长,在高温里盛开,在清风里结实。荷之韵,飘在诗歌里,行在书画里,定格在照片里,它属于水,它属于阳光,它属于爱它的人,它更属于神秘的宇宙……让我们用我们聪明的头脑、勤劳的双手,让荷花魅力永存!(诗意语言点题)

  【亮点精析】

  1.衬托出彩。本文以荷的淡淡清香来衬托旷大的境界,超然的心情和由此带来的恬静、旷远、雍容的感觉。

  莲韵吧篇4

  第五单元:莲文化的魅力

  我们怎样写一篇以“莲”为主题的作文呢?首先要确定写作内容与文体。如果你对莲生长、用途等方面比较了解,那就不妨写一篇说明文;如果你被莲花的美丽所深深折服,那就不妨写一篇游记散文。可介绍莲的历史、品种、功用,也可解说莲的特征等方面的科学常识。写作时要注意资料的准确,顺序的合理,方法的恰当,语言的简明等。如果你写成游记散文,就要注意交代清楚游踪及观察顺序,同时要在写景上下足功夫,可从景物的形、色、声、味等角度进行描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还可用一系列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来把最动人的景物呈现出来。行文时,注意观点要鲜明,引用要准确,说理要清晰。

  一说到荷花,我便想起徐志摩那句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轻轻移步荷池,轻轻地,别惊动任何人。哪怕荷香再沁人心脾,你也不要出声。

  荷花是一群涉水而居的女子,这时候,她们立在清清的水色中,一脸微笑,一身香气,有着一种说不出的风情。让人禁不住想:人若如荷花,那该多好呀。那样的话,我们便有了古典的情怀,便有了清雅的风韵,即使是素衣素面,那也无比高贵圣洁。清风徐来,只要莞尔一笑,一定会让无数人倾倒。

  不知什么时候,一瓣荷花飘落水面,那多像一叶小舟,正驶向荷塘深处。接下来,会有载梦兰舟的诗意催发,溪亭日暮沈醉归,藕花深处白鹭飞。一些美妙的诗句随着荷香袅袅升腾,在水波荡漾的涟漪中扩散,在我们的脑海中飞来飞去。一些浪漫的画面,一些浪漫的人,也轻轻向我们走来。吮吸这醉人的芬芳,谁能不飘飘欲仙?

  索性在荷池边的石椅上躺一躺。头枕荷香,醉卧荷塘,半卷诗书,半醉半醒。此刻,那些充满灵性的鱼儿,一定正在荷叶下戏水,在唐诗或宋词里畅游,直游到我们的梦里来。还有那蜻蜓,蹁跹飞舞,它们也能读懂这荷的冰清玉洁吗?

  让我们再来好好看一看荷花吧。这些花中的仙子,或洁白如冬雪,或粉红如朝霞。有时候,她们会如孩子一样雀跃撒欢,窃窃私语,借助着硕大的荷叶和我们捉迷藏。有时候,她们则静静立于月色之下,一言不发,想着自己的心事,忧伤写满她们的脸庞。

  最好是下点雨吧。撑一把伞,最好是一把有着荷花一样颜色的伞,这时候,你站到一池荷边,你也就成为一朵荷花了。

  就这样让我们以荷花的姿势,静静伫立在水边,伫立在一首诗中,等待一位赏荷人,闻香而来……

  点评

  荷花是美丽的,冰清玉洁,摄人心魄;荷花又是多情的,面含羞怯,心怀柔肠……而要把荷花的这些灵性写出来,绝非易事。这篇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生动传神的笔触,对荷花进行了极其细腻的描摹,使得荷花形神兼具,极富内涵。透过文字,荷花的纯洁、浪漫、深情,仿佛呼之欲出。

  江苏东台市台南镇中学

  莲韵吧篇5

  有这么一个朋友,生得是清雅脱俗、纯洁灵动,浑身上下透着丝丝清纯的气质,淡然的眼神也写照出了她的文弱之气。就好比一朵莲花般,禁不起强风的摧残。举手投足之间都带着一种江南美女的韵色,柔声细语,点点碎步,让我总是在梦中“莲儿,莲儿”的唤着。是的,正是一朵脱俗的莲花,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玫瑰的性感妖媚,也没有桔梗的凄幽伤感,有的只是脱俗脱俗,文弱文弱!

  温润如玉的她——莲儿,总是让我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幻觉,感觉虽然声称是朋友,可彼此的心扉并未打开,依旧停留在“陌生”。落雨的不经意间突然想起了偶遇莲儿的那一个下午,仿佛那一幕就在眼前忽闪着。

  那是一个阴天,我正往校图书馆的路上走去,听老师说要清点一下前天的书本。冰冷的风吹起了我胸前的紫色毛织围巾。耐不住寒冷便匆匆地向图书馆走去,耳边不时传来一些女生打排球的声响。在转身的那一刹看到了一个背倚着篮球架看天的女生,心里顿时有种莫名感……容不得我多想,手里的重量提醒我:完成任务要紧。

  一口气抱着几十本书跑到了三楼,可能是管书的怪老头今天心情好吧,竟然破天荒的对我说:“幸苦了!”事后还为我泡了杯奶茶让我坐在阅览室里边看书边喝。本来有一些资料想要等到周末再来查阅的,既然老头留了我便就这样,省得以后麻烦。

  手里握着一杯奶茶,在靠窗的座位上无聊的往下看,目光便停留在先前那个看天的女生身上。我开始认真的观察起她来:一袭白色的外套,到肩的秀发,虽然看不清她的脸,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她是一个不一般的女生。果然,我看见她对身边每一个走过的学生都冷淡地点了几下头,但目光还是注视着天。这时我才想起她是二班的柳婕莲。记得在一次年级十强大会上她也是这个态度,要不是感刚才她重复了那个动作,我还真认不出她来,不过总感觉她不该这样的。毕竟没有光的世界不适合我们。

  喝完了奶茶便匆匆的离开了,碰巧和她撞了个满怀,异口同声地说“对不起”,只不过我的语气较疏远,她的则是太柔情。见打排球的还在便多事的问了一句:“她们不是你同学吗?怎么不一起?”可能是为了解除尴尬,她轻笑说:“我的记忆停留在从前,总感觉我和她们是陌生的,只不过有一个同学的称号吧了”我淡然的问:“噢?那又何必和我说这么多?”她脱俗一笑:“因为我们都一样,我是莲儿,殇殒…”我惊讶于她能叫出我的笔名,同时又有点欣喜。自此以后我和莲儿便成了“朋友”。同学都说“一个脱俗,一个凄幽,绝配!”但对此我总是默然,因为总认为至今为止我和莲儿都只是彼此的一个对手,和谈朋友?

  我们终究是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

  听人说世上有种结,叫心结,难以解开;世上有扇门,叫心扉,难以敞开;世上有条沟,叫代沟,难以逾越…

  莲韵吧篇6

  北京有长城,西安有大雁塔,曲阜有孔庙,瑞安有玉海楼。

  玉海楼带有浓浓的书卷气,生来就该待在清雅的江南。她的古朴、她的深幽、她的神秘,无不吸引着每一位文人墨客。

  青石板、灰瓦砖,似乎就是为一个朦胧的雨天而存在,清脆细碎的雨声,落在玉海楼里,一下一下,叩着这座古老藏书楼的大门。它们守卫着悠久的文化,朴素而又优雅,如此不起眼的墙和砖,正是因为这浓浓书香,才得以长存。

  江南是水做的,玉海楼也是。她三面环水,仿佛是依偎在水的怀里。水是那么安静,沉静得听不到一丝水声,而又不显得多么死气沉沉。它是缓慢地、轻盈地在流淌,悄无声息,也许是怕惊扰了沉眠于此的珍籍善本。水是没有表情的,可来往的人总能看见他们倒映在水的脸,或愁苦或愉悦。也许就便是此地无声胜有声吧,这一弯流水如同玉海楼成长的见证者,用那水流,串起玉海楼的历史。

  玉海楼还有莲。它在这里有多久了?一年一年,盛开不衰。纯洁、高雅,莲是那样无暇的存在。就如同这楼、这人。莲也生在水里,也跟流水一样澄澈,它就像那优雅的精灵仙女,点缀于楼间,使她不仅有书卷的古板,更添生命的活力。

  无论风雨,无论昼夜。

  玉海楼一直都在发光,她的心脏一直都在跳动。光芒仿佛都有意汇集到她身上,照亮深藏其中的美好。再庞大的时间也改变不了她,此刻,她即是永恒。

  她绝不只是一座藏书楼而已,她已经有了灵魂。

  那不只是她的拥有者所赋予的,而是更多人,更多像这样热爱她的人给予的。正因为如此,她才那么灵动。她有风雨后的沧桑,有磨难后的耀眼,有痛苦后的深沉。

  她就是那样的存在啊。

  她的意义绝不只是停留在物质上的,她给我们带来的一切,都是无价的财宝。

  莲韵吧篇7

  五莲县实验小学2010级5班于祺

  我喜欢风光旖旎的青岛,也喜欢繁华似锦的上海,但我更爱我的家乡——五莲。有人说五莲是一部史诗,记载着无数动人的故事;有人说五莲是一首歌,起起伏伏,给人以宁静之感;我认为五莲更如一幅长长的画卷,用五彩缤纷的色彩渲染着她的美丽。

  紫色——神秘的丹土遗址

  紫色代表的是高贵与神秘,我觉得那个紫色代表我们五莲是最恰当的,这里有亚洲最古老的城市——丹土遗址,丹土遗址自1934年发现后,几经调查、论证、发掘,已经查明此地以龙山文化为主,延续时间最长,可能经历了龙山文化的全过程。对研究龙山文化的来源、去向,以及国家的起源等等,提供了宝贵的实证。因此,1996年丹土遗址被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那里出土了许许多多凝聚着我们祖先智慧的历史文物,现在它们正陈列在博物馆里,静静地诉说着那悠悠的历史,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或许,我们五莲就是如此,几千年的沧海桑田,至今还有好多动人的传说,氤氲在莲花峰的周围,荡漾在五莲山大佛的微笑里。

  深蓝——魅力已久的齐长城遗址

  八达岭上的秦长城雄伟壮观,举世闻名,我们五莲的齐长城也小有名气,五莲山的人文景观,可谓源远流长。与太湖流域、钱塘江两岸的吴越之地,更是血脉相连,关系非同寻常。众所周知,钱塘江曾为吴越分界,吴山之名,由是而是。而很少人知道,其后越王伐吴北上称霸,曾定都琅琊。当时齐越分界处,即在五莲山。至今齐长城与古战场百将口等遗址尚存。城南为越,城北为齐。读太史公书,有关孙膑生平记述只到马陵道射杀庞涓为止,其后去向,不为人知。而五莲山却留存着孙膑的有关遗址与众多传说,是这位旷世奇才的终老之地。虽然经历了千年的风雨侵蚀,如今齐长城已失去了当年的恢宏气势和保家卫国的功能,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静静地坐在那里,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历史上政治家们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的因果,诉说着古城中发生的悲惨战事,充满了深沉和悲戚,我觉得用深蓝来描述五莲的历史也恰如其分。

  红色——神圣的革命圣地

  五莲风景优美,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这里驻扎过华东局,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五莲为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的故乡,革命老区,曾为华东局所在地,不少北上南下干部都与此有关,也有许多革命烈士为了祖国的安宁英勇献身,他们的丰功伟绩不仅记录在我们烈士陵园里,也记录在我们五莲父老乡亲的脑海里,记录在五莲山九仙山那满山遍野火红的杜鹃花海里……

  金色——腾飞发展的五莲

  贫穷落后曾经是五莲人压在心头的重担。新的县委领导班子在区域竞争中确立了抢先发展的重要决策:“利用地理位置、生态资源、载体平台上具有与半岛蓝色经济多点对接的天然优势,把我县放到半岛大蓝色经济区中去定位和布局,主动参与蓝色经济大循环、大发展,快速拉开战略东进、拥抱大海的序幕”。在他们大刀阔斧的改革下,如今我们五莲已经飞速发展起来,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金碧辉煌的装饰把县城打扮的五彩缤纷;一条条宽阔的马路四通八达,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局面。多措并举的经济发展更是给五莲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今后的五莲会怎样呢?我想一定会如金色般蓬勃向上的!

  ……

  莲韵吧篇8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江南三月,芳菲满眼,一个“忆”字道出了西洲之上梅花开放时两人热恋幽会的一段往事,那“梅”就是女主人公爱情的寄托。因而“忆”犹未足,还要亲自“下”西洲,到了西洲光是观赏一番还是不够,还要“折”下来“寄”到江北去。此处诗中连用了“忆”“下”“折”“寄”四个动词,动作连贯,节奏明快。把女主人公那炙热、纯洁而又微妙的相思之情描写得声情摇曳,给人一种色彩鲜明而又情意绵绵的感觉。

  如此多情的女子该有着怎样的形象?“单衫杏子红,双髻鸦雏色”,诗人在此没有写她的相貌和体态,只是描写了她杏红色的单衫及又黑又亮的发髻。但是,透过这热情奔放的“杏子红”和稚嫩秀美的“鸦雏色”,我们已经看到了她的体态、衣着,甚至她的音容笑貌都已跃然纸上。如果说这一句只是静止地描绘了女子的外在形象,那么,以下则是在行动中、景物里去展现她的内心世界: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鸟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在这个仲夏的黄昏里,离自己只有“两桨桥头”距离的心上人迟迟没有出现,寂寞的伯劳鸟在乌臼树周围上下翻飞,鸟儿的鸣叫声音、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都使她以为是门外有人,喜出望外地走出门外,垂头丧气地返回门内。几番失望之后,只好直接站在门后向外张望,头上的饰物都从门缝里露了出来。这里把女主人公不加掩饰的爱情,表现得开放率直、真挚勇敢,在写法上与《关雎》、《兼葭》有异曲同工之妙。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苦苦等待的“他”始终没有出现,这失望沮丧的心情该如何排解呢?正所谓“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万般无奈之下,她只有出门采莲,希望在热闹欢快的劳动中摆脱愁绪。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这六句总写女子的采莲活动。采莲也许是她平时最喜爱的劳动吧,但今日在这个深秋的南塘采莲,却没有了往日的欢快。一样的地点、一样的景物、一样的人却有着不一样的心情,那“人面不知何处去,‘莲花’依旧笑‘秋’风”的惆怅,在这六个往复重叠的充满灵性的“莲”字里,一点一点地堆积,一点一点地放大,映出的是一个满怀爱“恋”的深情的脸庞。

  出门采莲,本意是为了排遣愁绪,不想触景伤情,女子无奈地仰天叹息:“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这八句就写一个“望”字,先是仰酋望,把思念寄托给鸿雁,希望鸿雁能为她传恃;鸿雁飞走了,她又登上高楼翘首眺望,一直望到日尽栏杆,双手把栏杆摸遍也望不到心上人的归来,“垂手”的动作,生动而贴切地暗示出她焦炙与无可奈何的心情。读到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得到她“过尽千帆皆不是,余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颦洲”的伤心。

  “卷帘天自高,海水遥空绿。”这两句紧承上句,怎么也望不到心上人的她觉得也许是帘子挡住了自己的视线,卷起帘子,但见夜空“自高”,不关人事;海水“空绿”,不寄幽情,它们好像都无情无意地把女子抛开了。这两句十分真实地表现了主人公极度失望后无处诉说的痛苦心情。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海水悠悠,渺远无边,现实如此,梦境亦是如此。“梦悠悠”三字既是海空景物的实况,又是女主人公如痴如醉、朦胧渺茫的内心写照。虽然她在长时间的等待里渐生失望,但失望的痛苦反倒使她更加体贴对方,由自己的痛苦推想到“君愁我亦愁”,所以爱得炙热的她对爱情并没有失去信心,毅然把自己的心意拜托给南风,请它把梦中的爱人吹向西洲,让他们在梦中相会吧!最后两句可谓隽永之至,以有尽之言写出了无穷之意,并与起句“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遥相呼应。


标签:荷花我们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