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 > 正文

李清和 翻译活动在世界上存在了几千年,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9-30 08:13:50 分类:科学 浏览:106


翻译活动在世界上存在了几千年,在跨文化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翻译理论研究也已存在了超过2000年,随着20世纪初西方翻译理论进入我国,我国的翻译理论体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概括研究了在西方两位著名翻译家奈达和纽马克翻译理论影响下的中国现代翻译理论。

  关键词: 翻译 中国现代翻译理论的发展 特点

  一、概述

  前国际译联主席、索非亚大学教授安娜?利洛娃1985年在《普通翻译理论概要》中为翻译下了定义:“作为一种过程,翻译是口头或笔头的活动,其目的是把一种语言的口头或书写的话语(作品)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出来,并且保持原文内容的稳定和质量以及准确性。”作为翻译活动的结果,译文是原文的类似物。理想的译文是原文的理想类似物,它是在新的社会、文化和语言现实中造成的,并在这一现实中发挥作用,不应把这里所说的类似物看成是原文的绝对的、逐字的语言类似和死板的复制,而应理解为原文的整体、系统的类似,即结构功能的类似。也就是说:翻译,形式上是把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内容上是把原文中表达的意义完全而精确地转移到目标语言,并且使读者从译文中获得和原文相同的信息。

  译者都会经意或不经意地基于某种理论进行翻译。翻译理论着重于为最广泛的译文种类提供翻译方法和框架,为译文提供有限的原则和提示,以及对译文进行批判和提供解决问题的背景。也就是说翻译理论的唯一目的是解决翻译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二、中国现代翻译理论的发展

  二战后,随着语言学的发展,世界上出现了各种翻译模式。西方翻译理论和许多科目有了紧密的联系,如对比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同时,中国翻译理论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是与西方翻译理论相结合,尤其是和汉英对比语言学翻译理论的结合。

  语言各不相同,因此有必要进行翻译以进行交流,同时,语言又较为相似,这使翻译成为可能。所以有必要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此领域获得巨大成就的为尤金?奈达和彼得?纽马克。

  (一)尤金?奈达是著名翻译理论家,他对语言学有广泛的研究,语义学、人力学和交际工程学等。他翻译了《圣经》,研究了很多语言,尤其是非洲和拉丁美洲小语种,1945年起,他撰写了超过140篇翻译理论论文和15本翻译理论专著。

  尤金?奈达最著名的翻译理论是“动态对等”,他认为,语言是多功能的交际工具,翻译就是交际,即传递信息。然而交际不是单方面的,没有互动就没有交流。因此为了达到交流的目的,翻译应该面向读者和听众,他基于“效果对等”的基础提出了“动态对等”这一理论,即译文对读者产生的效果应该和原文基本相同。

  奈达理论对中国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其理论被引入,中国学者与西方理论有了密切接触并产生了极大兴趣。在此期间奈达的专著和论文被陆续翻译出版,其本人也于广州、上海、武汉和重庆进行数次讲座,他的观点被广泛接受,他的名字也变得家喻户晓。

  奈达理论对中国翻译界的影响的20年可以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1984)在《翻译通讯》(中国最权威的翻译丛书之一后更名为〈中国翻译〉)上有8篇文章介绍了奈达理论:谭载喜介绍了奈达的“词汇偶合”(1982:1)和《翻译科学探索》(1982:4),徐文保总结并翻译了“对翻译工作者的基本要求”(1982:6),包振南的“读者反应理论”(1983:5)、劳陇的“翻译的交际理论”(1983:10)、郭建中的“自然对等”(1983:11)、周珏良的“效果对等”(1984:9)以及高厚的“翻译的四种途径”。

  第二阶段(1985―1989)19篇文章引自奈达的观点,主要还是聚集在“功能对等”、“等同读者反应论”及翻译的定义等。如:张复星译奈达的“西方翻译史话”。谭载喜提及奈达1947年《论圣经翻译的原则和程序》被联邦德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威尔斯称为现代译学研究的起源;罗进德介绍了奈达“有关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的若干观点”,等等。

  第三阶段(1990―1994)有20篇文章引用了奈达的观点,包括“翻译的定义”、“对等翻译原则”、“功能对等”、“汉英语言差别主要在于形合与意合”、“诗的格律不可译”、“以段落为翻译单位”、“语言共性远远超过其个性”等。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期间,有文章批评将奈达“等值反应论”评价过高,“其实那只是条理想的翻译的原则”,因为从读者反应批判理论的角度看“对等反应”只是一种幻觉(王守仁,1992:3)。吴义诚认为西方语言学派以“等值”为中心的研究不但不能解释问题,而且会歪曲翻译最基本的问题,因此不应在翻译研究中加以使用(1994:1)。

  第四阶段(1995―2000)共有45篇文章引用了奈达的观点,其中翻译的定义引用了7次,关于文化的分类引用了4次。引用的其他观点有,“好的翻译听起来不像是翻译过来的东西”、“高质量的翻译永远是一种艺术”等。而批评奈达理论的文章更多了,如:“批评奈达的译文等效过于理想化”(杨忠、李清和,1995:5)、“‘动态对等’适用于以传教为目的的圣经翻译,却未必适用于别的作品翻译,甚至未必适用于以学术研究或文学欣赏为目的的圣经翻译”(张南峰1995:4)……

  从以上四个阶段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1.奈达理论是最早被系统引进的翻译理论,至今仍受中国翻译界的欢迎。

  2.奈达理论十分丰富,中国的翻译家们只是聚集在几个要点上,如翻译的定义、原则(动态对等、功能对等),以及读者反应论。其他方面如符号与意义、符号与翻译之间的关系则未曾提及。因此,中国的翻译家仍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奈达的理论。

  3.第一阶段主要是引入其理论,第二阶段的引入更多,但是明显出现了对“功能对等”和“读者反映论”的批判。第三阶段仍然使用奈达理论来解决问题,但对其翻译理论出现了更激烈和深入的批判。我们引入其理论,取其精华,而不囫囵吞枣;批判继承,而不全盘否定。这说明中国的翻译理论研究已逐渐成熟。

  (二)1982年Puksmon出版社出版了纽马克的《翻译方法研究》,其中包含了一些翻译研究的文章,纽马克认为这些文章代表了他的主要成就,正如尤金?奈达在序中所说:纽马克的主要贡献在于其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方面的详尽讨论。

  翻译界中一直存在直译和意译之争,对此,纽马克提出了新的理论:直译倾向于原著语言,忠实于原文,是语义翻译;意译倾向译文语言,具有表达性,是交际翻译。前者意于根据原文意义进行翻译,后者在于使译文在读者身上得到等同于原文的效果。

  纽马克的理论是基于两位语言学家Büler和Jacobson的“三重功能”理论:表达功能、信息功能、效果功能。

  每篇文章都包含这些功能,差别在于对其强调程度的不同。文学作品强调表达功能;新闻报道和科技文献强调信息功能;广告和宣言强调效果功能。因此,不论原文是什么类型,翻译都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语言应倾向于原文还是译文?

  2.翻译的焦点是作者还是读者?

  3.目的是劝说读者还是提供信息?

  这些问题将引导译者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语义翻译或交际翻译。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之间最基本的差别在于前者强调信息的内容且语言较为复杂和精密,更注重于作者的思路而不是写作目的,另外,由于注重细节,可能会出现原文并不存在的意义,导致过度翻译。交际翻译较为通顺、简洁、明了。然而,它会使用盛行的语言文字来代替原文中复杂的文字,从而导致翻译不足。

  纽马克是又一位对中国翻译界影响甚远的著名翻译家。在他之前“直译”和“意译”之争已经存在了2000多年。纽马克详细阐述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扩展了“直译”和“意译”的定义。自此,中国翻译界开始尝试从另一角度来看待“直、意”之争。两者并非完全相对立,而是翻译的两个方面,有些文章应当被直译而有些文章只能用意译,而大部分文章应当两种翻译方式都加以使用,才能达到好的效果。中国翻译家们开始将两者结合而不是将其对立。因此,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引领中国的翻译理论进入了新的时代。

  三、结论

  中国的翻译理论始于汉朝的佛经翻译活动,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综观全局,中国的翻译理论的发展具有很大特点。

  1.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发展时间较长,但并不完善、系统。

  2.中国的现代是翻译理论发展最迅速的时期,现代是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各国可以相互交流学术成就。这使得中国翻译界可以很大程度地引进和发展西方最前沿、权威的翻译理论,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为奈达和纽马克的观点,但并不是全盘吸收,而是批判地继承并加以吸收利用,从而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

  3.中国现代的翻译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语言学为基础的,这些西方先进的语言学成功的引进必将引领中国翻译理论迈向一个新的阶段。

  4.中国的翻译研究呈多元与多极状态,研究的理论框架、方向、层次和内容都不统一,各种观点与方法共存共生,这种包容性有利于翻译理论的发展。只有博广,才能精深,只有百花齐放,翻译研究才能欣欣向荣。

  5.中国的学术队伍日趋成熟,我国的翻译工作者既能继承我国宝贵丰富的翻译理论,也能用其所长,去其不足,形成自己的翻译理论;既能借鉴西方的翻译理论,又能根据外语和汉语在语言文化方面的差异进行创新,发展适合汉外互译的理论。理论底蕴日益深厚,研究目的日益明确。我们可望在翻译研究领域迅速取得突破性发展,虽然我们路还很长,还要做大量艰巨的工作,但我们坚信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也一定能达到。

  参考文献:

  [1]申雨平编.西方翻译理论精选.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金堤 & Eugene A.Nida.论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3]钟述孔.英汉翻译手册.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

  [4]谭载喜 & Eugene A.Nida.论翻译学的途径.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1).

  [5]金文俊.翻译理论研究基本取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1).

  [6]王宗炎.纽马克论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北京: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翻译通讯,1982,(1).

  [7]罗新璋.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翻译通讯,1983,(7-8).

  [8]郭建中.论西方的翻译对等概念.北京: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翻译通讯,1986,(5).

  [9]林小芹.纽马克交际翻译与语用翻译.北京: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中国翻译,1987,(1).

  [10]林克难.奈达翻译理论的一次实践.北京: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中国翻译,1996,(4).

  [11]谭载喜.中国翻译与西方翻译.北京: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中国翻译,1999,(5).

  [12]陈宏薇.从“奈达现象”看中国翻译研究走向成熟.北京: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中国翻译,2001,(6).


标签:翻译理论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