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 > 正文

南方系 2011年11月,一段攻击“南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9-20 12:48:44 分类:网络 浏览:89


  2011年11月,一段攻击“南方系”的视频开始在网上流传,片头以红色为主色调,用工农兵形象的“”宣传画为背景,先后打出“南方系缴枪不杀”、“热烈庆祝南方系解体”、“欢迎南方系投诚”等极富攻击性口号,最后定格于“在这里读懂南方系”的标语。

  在这个名为《新闻策划会》的视频节目中,“主编”不停地引导手下的“编辑”和“记者”;“中国只要出了问题,都要说是体制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改革体制,向美国看齐,推行普世价值”。一提到美国,“主编”就笑逐颜开,一说到中国,便面露鄙夷和不屑……

  这个节目是独家网的主打产品之一。该网站成立于2011年10月28日,此后几个月内,《新闻策划会》推出了十多期节目,几乎都是以当期《南方周末》的报道为素材,结合时下热点,讽刺和挖苦“南方系”。

  本刊与视频中的这群年轻人长期交流接触后意外发现,他们和南方报系并无深仇大限,相反,独家网的创办者唐杰,从高中开始就坚持阅读《南方周末》。他甚至直言,《南方周末》带给他最大的影响,就是一种责任感。今天,正是这份责任感的驱使,让他坚定地加入到对《南方周末》的批评中。

  “如果说,十年前的《南方周末》代表了一种正确的方向;那么,现在的《南方周末》有些过于悲情。”唐杰说,“你不能无视中国的进步。”

  “不谈政治,就不是‘四月青年’”

  “你是否看不惯外国媒体污蔑抹黑中国?看不惯国内媒体自轻自贱、甚至煽动抹黑自己?你是否看不懂为何中国发展如火如荼之时,年轻人却普遍悲观、沮丧,缺失信仰?你是否希望能找到一片家园,那里所有人都和你一样,希望揭露和改变媒体操控,献出微薄之力推动中国树立积极与自信的国民心态?……我们期待你的加入,不管你是学文科还是理工科,只要你是爱国派。”

  2008年10月,复旦大学日月光华BBS上贴出一则志愿者招聘公告。细心人注意到,公告的“发信人”署名“CTGZ”,此人正是当时“网络疯传震撼爱国视频”《2008 China Stand Up!》的作者唐杰。因为美国《纽约客》杂志的报道,唐杰在“四月青年”群体中颇具影响。但很多人并不知道,他已离开“四月青年”的大本营四月网,带一批人另起炉灶,创办独家网,所以才有了上面这则志愿者招聘广告。

  唐杰出走,主要是因为与四月网CEO饶谨理念不同。唐杰希望网站能集中全力做好“媒体批评”――从现在独家网的内容来看,主要是对以南方报系为代表的大陆市场化媒体的批评;饶谨则认为唐过于激进,希望淡化网站的政治色彩,降低网站的运营风险。而唐杰认为,“不谈政治,我们就不是‘四月青年’了。”

  两人谁也无法说服谁,汇集在爱国旗帜下的“四月青年”开始分化,一些人跟随唐杰相继出走。朱朱是其中之一。离开四月网后,她先后去几家公司面试,觉得那些公司“都不会对你的理想负责”,看到唐杰的招聘广告后,她没有犹豫,再次成为一个“为理想而奋斗”的年轻人。

  本来已决定继续读博的吉恩煦,也在唐杰感召下放弃学业。吉恩煦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他和唐杰都推崇儒家文化,在很多话题上都会产生共鸣。他“非常佩服唐杰这种有信念的人”,而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你看到你的上司同甘共苦,永远第一个工作,最后一个下班,没有架子,亲如兄弟的时候,你会怎么想?”

  就这样,10个离开四月网的年轻人重新创业。吉恩煦说,唐杰刚来北京的时候,在公司的沙发上睡了三个月――那是一个拼起来的沙发,而且一个角已经坏掉,稍不小心就会坍塌。

  他们没有四月网雄厚的资金,自己动手,花几万块钱搭建起一个“民间话语平台”。这让唐杰颇为自豪。采访中,他兴奋地向记者介绍这套自创的演播室设备:几台小型家用DV代替了花销需要十几万的高清DV设备;只花3000元加装一块触摸板,一台普通电视便改造成售价两三万元的触摸屏电视;一台普通的电脑,通过软件实现导播,就成了专业的导播台;唐杰还通过聚合路由器,将三路家用宽带集合成一路。省下企业宽带每年所需要的10万元花销……

  实现这一切的奥秘,就在于“充分利用百度和淘宝”,通过不断变换和组合关键词搜索,唐杰完成了这个小型演播室的资金最优化方案。幸运的是,独家网的节目正式上线之后,他们获得了一笔300万的风险投资。

  “在这里读懂南方系”

  四月网、民声网、独家网等网络媒体,都曾得到风投资金的支持。在唐杰看来,资本市场的活跃从侧面证明,他们这种社会情绪是有市场的――很多人对南方系“把一切归咎于体制”的倾向并不认可。唐杰感受到并抓住了这种情绪。

  尽管很多人批评《新闻策划会》政治色彩太浓,但唐杰仍把《新闻策划会》看成一个娱乐色彩极强的“媒体批评”节目,其创意来自台湾电视综艺节目《全民最大党》,其中的《芒果乱报》版块正是以新闻策划会的形式讽刺台湾媒体而闻名,在台湾拥有很高收视率。

  仿照《全民最大党》,独家网的几位工作人员在《新闻策划会》中分别扮演主编、副主编和记者,恶搞南方报业的新闻策划会。唐杰扮演一名普通编辑,“主编”一角由独家网的文化总监吉恩煦担纲。

  一向平和、儒雅的吉恩煦,在节目中竭尽夸张之能事,展现出一个亲美得近乎歇斯底里的主编形象。吉恩煦承认,这个角色他现在都没有完全适应。“您不觉得我很分裂吗?”他反问记者。

  吉恩煦有两个微博账号:一个取名为“南方系马主编”,显然是配合节目需要而注册的账号:另一个取名“周天晗”,主要发表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吉曾任北京汉服协会负责人,礼乐研究小组组长,曾多次在北京各大高校进行传统礼仪服饰主题演讲。他现在还是河北省儒教研究会的副理事长。

  吉恩煦本不关心政治,其价值观的形成受唐杰很大影响。而唐杰对南方报系的批评,也是最近几年才渐趋成熟的。

  还在1998年上高中时,唐杰就开始接触《南方周末》并成为忠实读者。“当时有一种风气,好像买《参考消息》,层次比较低,看《南方周末》,层次就高一些。”他说,“包括那个时代的《焦点访谈》,都有一种共同的使命感。”

  这种使命感影响了唐杰。10年之后,他已切身感受到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开始对《南方周末》的相关报道进行认真反思。

  2008年8月1日,杨佳在上海市公安局闸北分局袭击警察,导致6名警察身亡,5人(4名警察及1名保安)受伤。事后,杨佳以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唐杰最初对杨佳的命运非常同情,毕竟“我们都知道或者感受过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种种不公,将自己代入杨佳的位置,从而想象他的郁闷与激愤是显然的”。

  但《南方周末》发表的《杀人者杨佳的青春档案》―文,改变了唐杰的看法。“南周的文字,非常暖昧地将杨佳打扮为‘悲剧英雄’形象,落脚点是无处不在的对体制的‘怨恨’。”他觉得,“媒体悲情炒作的需要与某种思想倾向的融合,一次次催生出这种类型的报道”,几年下来,就成了套路,见怪不怪了。

  到2009年重庆“文强案”时,唐杰看到《南方周末》发表的文强之子口述的《我的“老汉儿”文强》一文,“以细节来描写一个生活中、家庭中的文强是个好父亲”时,他意识到,“南周最后悲情指向的还是所谓的‘体制’。”

  “这让我如鲠在喉!”他说,法律所惩处的所有犯罪行为都是就事论事,罪犯在其他方面可以道德很高尚,这是基本的常识,两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南周“以一种‘人性化’的故事模式包装在犯罪行为之外,为其模糊地涂上‘体制受害者’的色彩,这种操作很卑劣,不是在开启民智,而是在混淆是非,搅乱道德与法律。”

  唐杰喜欢“讲道理”。“我们不能一边高举法治、自由口号,呼吁要确定个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另一边出了事却为个体推卸责任。制度为所有人负责,最后就是每个人都没有责任。”他这样解读《南方周末》的报道倾向。

  但是,唐杰的认识与独家网对标题党的推崇,以及节目中表现出来的情绪化风格,同样存在巨大的反差。对此,唐杰解释为,“市场化环境中,深度说理不会有点击率,只有标题党才能获得大家的关注。我不喜欢这样的逻辑,但我必须在这样的逻辑当中生存。”而吉恩煦则认为,对南方系“矫枉必须过正”,这种夸张的风格也是一种有效手段。

  于是,在这群理性、平和、好读经典的青年人的现实考虑下,独家网夸张渲染的情绪化风格就这样吊诡地形成了。

  选择“南方系”作为攻击对象,唐杰还有商业上的策略考虑。南方报业是大陆最成功的商业化媒体。“我们借用这个最知名的典型来打我们的人气,”唐杰毫不掩饰他的近身策略,“我们还太小,必须傍着一个大的。”

  不过,他也反复向记者强调,尽管《南方周末》的报道存在种种问题,但总的来说,仍然是一份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大报,他们所称的‘南方系’,并非针对南方报系的所有报道,仅仅是指某些文章中存在的报道倾向。

  “与中国共同崛起”

  独家网迅速聚集起一批热血青年。

  2012年初,21岁的网友“豹豹”在微博上偶然看到了独家网制作的一个节目,内容是关于前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的,节目开头引用了洪博培一段流传甚广的演说:美国制造业要重新崛起,就必须扳倒中国(take China down),而要扳倒中国,就必须依靠“我们在中国内部的盟友和支持者”,和年轻网民、博主一起,引导中国的变革。

  “豹豹”是北京某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的大三学生,她对洪博培“如此直白的表述”吃了一惊。“我以前就知道美国不管干什么都肯定以国家利益为主导,只是没有想到情况会如此严重。”她说。

  此后,“豹豹”开始关注独家网并成为其志愿者。由于豹豹良好的外形条件和表达能力,唐杰让她负责主持一档名为《读天下》的视频节目。该节目秉承“四月青年”最初的爱国理念,反对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偏见和不实报道,不过形式更加幽默、活泼。

  在2012年3月7日的《读天下》节目中,“豹豹”读了这样一条消息:当中国对Google的社交网站G+的限制解除之后,美国总统奥巴马的G+页面被“沙发”、“板凳”等中文留言所淹没。BBC将此解读为“中国人对于解禁后言论自由的喜悦”,这显然是因为不懂大陆网络语言而闹出的笑话。

  “好在BBC的态度还是相当诚恳的,在被指出问题后,这篇文章立即得到了改正。但我们还是衷心希望BBC以后在报道之前,能对我们的文化多一点了解,少一些误读。先入为主、一相情愿地进行解读,那我们可就不答应了。”摄像机前,“豹豹”表情轻松,语气坚定。

  “我们提醒大家读媒体的时候,要抱有独立的批判心态。”《读天下》栏目负责人朱朱这样解读其节目定位。“特别是读外媒的时候,不要仅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去看,还要包含国家利益的视角。”

  朱朱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和唐杰不同,她从一开始就不喜欢《南方周末》“那种的病态美”。朱朱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军人,她经常受到军人身上“阳光、正派”的气质所感染。也更容易被国家所取得的成就所感动。去年“天官一号”发射成功的时候,朱朱的父亲激动地给女儿打来电话。“他其实什么都不懂,但他会为国家取得的科技成就油然而生自豪感。”朱朱说。

  独家网的口号是“与中国共同崛起”,然而在重庆一系列政治事件的影响下,他们的域名被“暂停服务”,网民只能通过IP地址访问。这让他们很郁闷,“我们主要做媒体批评,客观效果上以体制的肯定者姿态出现在互联网上,结果却被体制所不容。”

  此时此刻,唐杰的网络ID“CTGZ”似乎多了一层现实隐喻。CTGZ是“长亭”和“公子”的拼音缩写,唐杰解释说:长亭是古代大路旁供人休息、送别的亭子,在古典诗词里经常出现,暗示一种凄凉感、伤心处。与“公子”连在一起,便是落魄的公子,失意的公子……

  目前,唐杰一方面转到优酷网,继续上传视频节目,一方面找渠道试图与有关网络管理部门协调,希望这段敏感时期过后恢复域名服务。当然,他也做好了更换域名的最坏打算。“我们现在也可以在两小时内重新换个域名解析,只是形势敏感,不如休整一下。”他说,独家网上线还不到半年时间,品牌可以很快恢复。

  网站暂停期间,唐杰打算利用这个时间窗口调整内容和改版:收缩论坛规模,避免网友一些非理性的帖子,政治色彩再淡化一些。但是,“在主要思想方向上,与中国共同崛起的志气不会变,同情与理解中国的历史、维护国家利益、承认国家成就、正视国家问题与困境……这些高调的追求都不会变。”

  “现在的媒体状态不正常,舆论的力量对比格局也是失衡的。左右应该互补,才是完整的真理。”他在给本刊记者的电子邮件中表示,未来将继续扮演挑战者、批评者的角色,做一个“批评着的思想者”,“以自己的哲学训练,介入公共舆论空间的建设。”


标签:南方中国节目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