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解惑 > 正文

家访手记 老实说,“家访”一词对于我这个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9-18 09:12:04 分类:解惑 浏览:111


  老实说,“家访”一词对于我这个从教十几年的老师来说,当然不会陌生,但自从大多数人拥有了手机后,我虽记不清有多少次是因为工作需要,专程走进学生家庭进行深入的家访,但不用回忆也知道屈指可数。教育学生,当然能认识到家校联系的重要性,而我在工作中,自认教育是吃良心饭的,对工作也还认真负责,也挺重视与家长沟通的,为了构建家校联系这个重要平台,家校路路通、电话、告家长书、召开家长会等是我常用的家校联系方式,但在日常的工作中,常常图简便,好操作,要么使用手机联系,小问题电话里简单交流,再者要么就是通知家长来校达成共识,只要不是特殊问题,往往是“无事不登学生的三宝殿”。随着轰轰烈烈的“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的不断推进,我开始走进了学生的家庭与家长面对面地接触、交流,也随着不断的家访过程悄然转变着自己对家访的看法和认识……

  周文杰这个孩子家庭环境比较特殊,父母离异,现在父亲又重新组合家庭。这个孩子比较乖巧,胆子比较小,性格内向,不愿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沉默寡言,课堂上从未发过言。问原因,不愿和老师作深层次的交流,只是一言不发,连上课都没有任何表情。为了找出问题的症结,避免她的成绩下降使其更加封闭自我,三月七日,我和陆老师在学校食堂吃过晚饭后,一起去了周文杰家。

  因为家访前,我电话通知了孩子的爸爸。她爸爸听说我们要到家家访,非常重视。我们到他家后,家长热情地接待了了我们,让孩子给我们递上热茶,送来水果。学生家里布置得很温馨,孩子的房间里有一大排书柜,书柜里摆满了各种书籍,《三百六十五夜故事》、《格林童话》等等。可以看出孩子平时喜欢看书。我问周文杰:“书柜里的书都看了吗?”她说:“都看了,有些书都看好几遍了。”看来孩子的家长平时也很注意孩子这方面的培养。我们坐在沙发上,与家长聊天,谈论着孩子各方面的表现,对周文杰学习认真努力,爱看书进行了表扬,也指出了孩子的不足。陆老师对周文杰以后的学习提出两点要求:一,上课要积极举手发言,每一节课至少要发一次;二、作业中要把字写好,因为一个人的字代表一个人的外在素质和学习态度。孩子听了连连点头,表示记住了老师的话。在陆老师提出的要求上,我再加上那个一点那就是作业时做到仔细,不马虎,写作业或者考试都要注意细节。我们 相信这次家访在孩子的心中一点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也会在他今后的成长中有一点点的促进。离开家时,家长把我们送出老远,他们感谢老师对孩子的关心,感谢老师为孩子付出的努力。

  第二站我们又去了张子扬家。

  张子扬这名学生,热爱劳动,为他人服务意识强烈,每天都能热心为班级同学打汤。但这名学生天资聪颖,但有时不能控制自己,不够勤奋,学习上比较被动,也比较马虎,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为了方便,我们去了张子扬妈妈开在学校旁边的“安利”店里,与他妈妈面对面交流。

  从孩子妈妈的口中我们知道了孩子在家学习的一些状况,如果没有家长的督促,学习就会松懈,得过且过,但独立性很强。我们和孩子面对面进行了交谈,并帮助学生安排好学习的时间表,这样有步骤的去学习,就不会紊乱,每天空出时间多看书,积累课外知识,扩大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我们告诉家长在今后要多联系,多沟通,这样能为教育孩子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相信经过这次家访,孩子一定会有所改变。

  通过这次家访,我深深感到家访不是向家长告状,也不是让学生难堪,而是要与家长、学生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真心交流和沟通。家访工作长“报喜”,可以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不忘这一“棍”之仇,给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以下是我的一些感受:

  一、热情的家长暖人心

  每走进一户学生家庭,绝大多数学生仿佛受到了什么奖赏,开心地围着老师转,主动地给老师送上热情的微笑和茶水,教师上门家访,本是寻常工作之一,但多数家长认为家访更是一种表现教师对学生关爱的一种方式,他们对于教师对自己孩子的重视表现了最最朴实的感谢,我们一面为之感动,一面又委婉地表示拒绝。家访中家长的热情,让我们教师也得到了家长最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理解。也许就是这份热情,这份理解和尊重才会紧密的联系家与校,才会产生更大的教育合力。

  二、家访对于学校和教师起到了很好的正面宣传作用

  一户一户地走进学生家庭,总会听到学生的邻居或家人议论:“多好的学校,多负责的老师!”让我们也为之脸红,原本普通寻常的工作,却让我们得到了受之有愧的褒奖,但可见家访工作不仅仅是联系,更是一种对工作负责的体现,有着家长来校或手机联系那些硬邦邦沟通中无法比拟的人性化,家访使学校和教师更能得到家长的理解和信任,也就是这种信任,更能化解多少不理解中产生的矛盾。

  三、家访,让我们更真实的了解学生和学生家庭

  这次家访,也让我跟深入地了解我的学生,了解他们不为我知的闪光点,了解他们在家的生活学习状态,看到他们的书桌、房间,游戏……也让我见到了许多不一样的家庭,了解到每个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能力范围。

  四、带着问题去,带着思考和想法回

  家访前,我也做了很多准备,梳理了很多东西,以便在家访时带给家长,让家长也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带着一颗真诚实在的心而去,或祝贺进步,或赞扬优点,或委婉有针对性指出问题,指导改进。同时也宣传了教育法规和相关政策,还针对很多共性问题例如留守生家庭教育问题,周边上学困难校车安全问题等等,与家长共同商榷,能指导的给予指导,能解决的解决,不能的,就带着思考和想法回来,或继续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或反馈学校找寻解决办法。

  五、收获宝贵建议

  家访中,我们做好家访手记的记载工作,详实地纪录了学生在家的点滴情况,也收获了大量家长的宝贵建议和意见,并通过与各科老师交流,想办法解决实际存在的各种问题。

  总之,此次活动让我再次感受到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肩上的担子责无旁贷,坚定了朴朴实实育人的信念,家访只是我们教育中的一个方式,我们要善用好家访,用心感悟,与家长产生教育无穷的教育合力,善待孩子,教好孩子!


标签:家访家长孩子学生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