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由于应试教育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8-05 05:31:49 分类:资讯 浏览:148


  由于应试教育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传统的语文教学容易忽略人文内容,一味地进行文章分析,乏味的讲解,引起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消失。自从新课改后,这一趋势已大大改善。然而,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又出现了另一个极端: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轻视语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片面追求人文课堂松弛,气氛热烈在表面上,但没有把语文的精髓展现出来。我认为,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理解,还要把必不可少的积累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特定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工具与人文的统一,防止人为地分开呢?

  一、学习新课程,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与学生观,是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的前提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是教与学交流和互动,是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注重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模式,才能共同发展,达到预期的目的。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使学生的人格力量有充分的表现时间和空间。每个人都只能使用自己的器官吸收营养物质,学习亦是如此;学生只能用自己的头脑,吸收精神营养,这不是别人所能替代得了的。只有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观察、分析、反思,才能使自己的知识逐渐提高,掌握语文的精髓。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和肯定学生,充分认同他们是独立意义的人,这样才能伸出援助之手,弯下腰,倾听学生的声音。要根据语文教育的特点,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渗透在教学过程中。

  二、工具性和人文阅读的同构共生

  首先,注重利用教科书进行人文教育,语文教材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材料。我们教师在注重字、词、句、段、章解释的同时,要挖掘人文材料。其次,从课外阅读的经典中得到文化感情的熏陶。自古就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说法。要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就要汲取更多的文化精髓,经典阅读的课外补充是至关重要的。第三,在阅读中明辨是非,树立良好的道德价值观。这就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价值观、文化观。

  三、在综合实践教学中统一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语文综合实践教学是新课改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在语文教材的编写中就有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综合性实践是让学生在做中学,鼓励学生积极去收集生活资料、观察生活,积极探究。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配合,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深入实践,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适应能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只有一方面注重具体的字、词、句、章等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积累,另一方面加强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将实践与体会融为一体,将语文知识予以积累、消化、内化为自主的学识时,才能真正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才能让和谐之花绽放。

  (唐山市丰南区王兰庄中学)


标签:学生教学语文人文阅读工具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