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 > 正文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篇1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8-04 10:12:26 分类:网络 浏览:116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篇1

  气候学家根据多年观测认为,地球表面温度在过去几年的确在持续升高。

  按照他们编制的计算机模型,如果全球气候变暖,大气层中直接接触地球表面的部分,即对流层的温度,也应该随着地表温度持续逐渐升高。但实际上,无论探测气球还是卫星观测自1970年以来,对流层温度并没有出现任何变化――甚至赤道区域对流层温度还有过降低的情况。数据之间的这种矛盾,使很多人开始怀疑究竟是否真的出现了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以及这个问题究竟有多严重。

  最近一期的《科学》杂志刊出了三篇论文,试图解决这一困扰气候学家多年的问题。

  首份论文称,过去40年中,全球各地的气候观测站固定每两日一次,在格林威治时间正午和午夜12点分别释放探测气球,收集大气压力、温度和湿度数据。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探测气球使用的无线测温设备存在种种技术误差,造成观测数据的系统性偏差。因此,气候学家往往会对气球收集的原始数据进行修正。但问题是,过去使用的这套修正值本身也存在误差,存在矫正过度的问题;也就是说,经过数据矫正之后的大气温度数据有可能被显著低估了。

  第二份论文则称,过去20年来,卫星观测数据主要是对安装在卫星上的微波探测器收集对流层发出的微波信号进行分析计算得出的。但问题是,卫星探测方式是从外向内穿过整个大气层探测对流层微波信号的。探测器接收到信号后,首先需要对平流层信号的干扰做出修正,但检测结果显示,修正后的温度数据值还是会比对流层表面的实际温度低。

  第三份论文也支持前两组研究的结论,即之所以出现计算机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大气观测结果之间的矛盾,主要是由于收集和计算数据体系本身出现系统偏差所致。因此,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确实不可掉以轻心。

  克隆狗第一次成功《时代》周刊2005年8月15日8月初,韩国首尔大学兽医学院黄禹锡教授及其课题组培育出的世界上第一条克隆狗Snuppy公开露面。这个名字取自“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国立首尔大学)和“puppy”(小狗)。

  狗是目前科学家公认最难克隆的动物。自1996年英国罗斯林研究所埃安维尔穆特博士课题组克隆出第一只绵羊“多利”后,各国科学家接连克隆出了老鼠、奶牛、山羊、猪、兔、猫、骡子、马及人类干细胞胚胎,但没有人成功完成过克隆狗。包括美国加州基因存储与克隆公司(Genetic Savings & Clone)七年来斥资1900万美元一直努力的克隆狗试验,也未取得成功。

  生物学家普遍认为,克隆狗的最大困难是收集卵子。几乎所有的动物是在成熟阶段排卵受精,只有狗是在未成熟阶段排卵,而且体外培养狗的体细胞的克隆过程难度非常大。另外,狗每年一般只有两次发情,具有非常特殊的繁殖生理学特征。

  为了克隆Snuppy,黄禹锡和他的同事的实验历时三年之久,总共培育了1095个重组胚胎,并向123条代孕狗体内各移植了5到12个胚胎,最终使三条代孕狗怀上了克隆狗。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篇2

  其实,二者并不矛盾。最新研究表明,频频光顾的寒冬可能是气候变暖的结果。

  气候是不是变暖了?

  如今,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逐渐得到广大公众的认可。特别是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这段时间,各地冬季很少出现强寒潮天气,夏季的最高温度经常突破40℃。

  那么,气候是不是变暖了?要判断全球气候是否变暖,不能只看一时一地,而要看全球平均气温的长期变化趋势,如100年中气温上升多少,30年中上升了多少。19世纪50年代开始有了较多的仪器观测温度记录,所以人们建立的温度序列,大多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世界上共有3个不同的全球平均温度序列。由于收集的资料及分析方法不同,3个序列的结果略有出入。根据这3 个序列,从20世纪的最初10年到21世纪的最初10年,全球平均温度分别上升了0.84℃、0.81℃及0.79℃。因此,可以粗略地讲,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0.8℃。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在1750年之后才显著增加的,所以研究人员经常把1750年看作工业化前,因此人们有时也说,相对工业化之前,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0.8℃。但是,这只是一种近似的说法,因为19世纪50年代之前缺少系统的温度观测。不过,无论如何,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确定无疑的了。早先国际上还有些人怀疑气候变暖的结论,后来由于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气候确实是变暖了,因此,现在怀疑气候变暖结论的人已经愈来愈少了。

  气候为什么变暖了?

  气候为什么会变暖呢?科学家告诉我们,这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自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燃烧了愈来愈多的煤、石油、天然气,再加上砍伐森林,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1750年前后的280ppmv上升到2011年的390ppmv,即:在200多年中增加了40%左右。ppmv代表百万分之一大气的体积。从中不难看出,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绝对分量是不大的,只有大气总体积的万分之三。但是二氧化碳的变化对气候却有重要的影响。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作用好像温室的玻璃窗一样,不会影响到太阳辐射照射到地面,但能吸收地面放射的辐射,从而使地面保持较高的温度,人们把二氧化碳的这种作用称为温室效应。如果没有大气的保护,地球表面的温度就会降到-18℃,而不是现在的15℃左右。也就是说,大气的存在使得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了33℃。可见如果地球没有大气包围,我们是无法生存的。现在人类活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进一步增加,这就使温室效应加剧,进而导致气候变暖。

  但是,全球气候变暖是不是温室效应加剧的结果,或者说是不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呢?这在过去20年中始终是一个被人们热烈讨论的问题,至少已经进行了5~6轮论战。从20世纪末开始有人提出气候没有变暖,并且认为如果变暖也不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到2009年的“气候门”事件,怀疑气候变暖论者弄虚作假,以及2010年提出气候变暖是否停滞了。这些争议时起时伏,但都以气候变暖论支持者的胜利告终。

  现在诸多证据使气候变暖怀疑论的空间愈来愈小了。“气候门”也关闭了。还有一批非气候工作者,独立地收集了更多的温度观测资料,建立了世界上第四个全球平均温度序列,但结果却与原有的3个序列结果基本一致,证明气候确实是变暖了。尽管近10年内温度升高不大,但这10年仍然是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10年。而且国际范围气候模拟研究有了巨大的进步,建立了地球系统模式,这些模式的计算均表明,现代气候变暖有很大可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加剧的结果。

  冬季是不是变冷了?

  然而,与全球气候变暖相对应的是一个戏剧性的现象――近年来时常出现冷冬。2009年底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第15届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时,就曾经出现这种尴尬的情形:3.4万人聚集起来讨论应对变暖问题,当地却出现了严寒。

  今年的情况也差不了多少。人们正在研究2013年是否可能成为有史以来最暖的年份时,欧洲、特别是俄罗斯出现了自1938年以来未曾出现过的严寒天气。中国自入冬以来冷空气活动频繁,大风雪接踵而至。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欧洲、北美、东亚的强寒潮、暴风雪天气是不是同全球变暖的趋势相抵触?这是否意味着气候不再继续变暖了?

  我们先看看冬季是不是变冷了?回答是肯定的。

  2007~2008年冬季,北美西北部遭遇严寒天气,北部地区出现大雪;中亚到东亚地区降下大雪。2008年1月,我国南方出现大面积雨雪冰冻天气造成交通、电力、通讯设施严重受损。2008~2009年冬季,北美、欧洲、亚洲北部气候寒冷,俄罗斯严寒天气尤为突出。2009~2010年,美国出现25年来最冷的冬季、当年冬季也是英国31年来最冷的冬季、西伯利亚出现严寒天气,我国北方的大雪造成严重灾害。2010~2011年及2011~2012年冬季,欧洲、北美、亚洲寒冷依旧。

  可以说过去5个冬季,北半球的欧洲、北美、东亚都遭遇到不同程度的严寒。根据全球地面气温的观测记录,21世纪第一个10年(2001~2010年)的冬季,与20世纪的最后10年(1991~2000年)相比,美国温度下降1~2℃,欧洲下降2~3℃,西伯利亚下降3~4℃,我国东北(包括内蒙古东部)及新疆也下降1℃左右。可见近年来冬季的变冷不是个别年份的现象,也不是某一地区的局地现象。至少从2004年起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了,不过在2007年之后这种趋势更为突出罢了。

  冬季为何变冷了?

  根据全球变暖理论,伴随温室效应加剧,高纬度地区冬季的温度应该明显上升。现在处于北半球中、高纬度的3个地区,冬季一致变冷,这是不是说明温室效应加剧的理论失效了?

  科学家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2012年3月,中国科学家刘骥平、柯里、王会军等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提出了“暖大洋冷大陆”理论。这个理论的要点是:气候变暖导致北极海冰融化,使极区变暖,气压上升,大气西风环流产生波动,在北大西洋形成一个强的高压脊,北美及欧洲处于这个高压脊的两侧,形成很深的槽,冷空气顺槽南下,所以冬季出现严寒天气。由于冬季大气环流特征是在北半球有3个槽,欧洲槽的加深促使东亚的槽也加深,因此东亚的气候也寒冷。当然,这个理论还处于研究初期。另外,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数值模拟研究,但尚不成熟。不过,这些科学家的论文提出来一个对当前气候研究十分有针对性的理论问题:地球系统是十分复杂的,这个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圈、生物圈五大圈层,各圈层之间有各种各样的相互作用。这个例子十分生动地告诉我们,不能像过去一样孤立地、简单地看待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而要充分考虑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温室效应加剧,气候变暖了。气候变暖促使北极海冰融化,改变了大气环流,使得冷空气侵入两个大陆。这样就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全球气候变暖反而造成了北半球大陆的寒冬。

  海冰变化是这一理论的基础。2007年是北极海冰第一个破纪录的低点。夏末秋初(9月)正是北极海冰面积最小的时候,2007年9月,北极海冰面积降到413万平方千米,比多年平均值减少40%。2007~2009年,北极海冰面积略有回升,但仍明显低于2007年以前,2012年9月,北极海冰面积又降到一个新低,为341万平方千米,成为1979年有较为准确的卫星观测以来的最低值。所以,无论如何,海冰的变化是“暖大洋冷大陆”理论的强有力的基础。

  这样的寒冬异常吗?

  有人可能接着会问,这样的寒冬能称为异常吗?上面谈到,西伯利亚的平均温度可能低了3~4℃,是指近10年与前10年比较。个别年份冬季的差别会更大。一般这个差别用对30年平均的偏差来表示。例如,对1971~2000年平均温度求偏差。每一年冬季各地温度的偏差是不一样的。正偏差多时就是暖冬,负偏差多时就是冷冬。通常纬度越高偏差的绝对值就越大。例如中国的寒冬,东北北部及内蒙古东部,最大偏差可能达到-3℃到-5℃,但是华南、台湾就可能只有-1℃到-2℃,或不到-1℃。像欧洲、西伯利亚,温度偏差的绝对值可能比中国北部还要大得多。一般认为异常是很少出现的意思,在气候学中有严格的定义,有各种统计学的定义方法。一种比较粗略,但比较容易理解的定义是:30年一遇,就是说30年才出现一次的情况就可以认为是异常。如俄罗斯今年出现自1938年以来最强的寒冬天气,显然这就可以称得上异常了。中国上一次出现全国性的寒冬是在1976~1977年,距今已有30多年了。如果2012~2013年的冬季能达到或者接近那种寒冷程度,也可以认为是异常了。不过,我们现在谈的寒冬,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暖冬之后、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上来看的,所以寒冬显得格外引人注意。但从强度上讲,现在的寒冬较之20世纪70年代和20世纪50年代已经逊色不少,更远不如17世纪和19世纪的寒冬那么凛冽。

  冬季严寒会持续吗?

  了解了寒冬成因及其与气候变暖的关系之后,我们来看看2012~2013年整个冬季是否都会像现在这样寒冷。

  这是一个极有挑战性的问题。我国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可以提供这方面的信息。本文不可能具体讨论今冬的预测,但是可以提供一个基本思路。例如,冬季已经过了一半,接下来的一半还会继续寒冷吗?根据历史资料,一个冬季有时不一定是一冷到底的,有可能先冷后暖、或先暖后冷,所以气候学上经常分前冬后冬,这要根据当时的气候条件进行预测。对下一冬季,或未来几个冬季的预测也是这样。虽然看来海冰的下降趋势依然会继续,所以,可以肯定的是,未来还会出现寒冬,但是也许不会每一个冬季都是寒冬。不过究竟哪一个冬季冷,要看当年气候模式的预测,也要考虑其他物理因子的影响。例如,热带大洋的海温有什么异常?以及是否发生了强烈的火山喷发?还有不少类似的事件也会影响气候变化的进程。

  特别要指出的是,海冰不是控制冬季气候的唯一因子,这个因子有多么重要,还要经过时间的考验。要经过多次的海冰增长、减退反复验证,才能全面评估这个因子在气候系统中的作用。对“暖海洋冷大陆”的解释,也是初步的,尚需气候模式的模拟验证。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篇3

  2010北京文综39题中提到:“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评论家总是及时说这是高考的现代气息如何浓厚,体现关注现实的时代性。如“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使全人类都开始面对和思考全球气候变暖这一话题,作为高考选拨性考试没有回避这一重大时政问题”。

  可是,命题者本身要思考的是:全球关注所谓气候变暖这一命题本身是否能够成立?谁最有资格谈地球时间的气候变暖呢?

  一、气候变化正常,没有史料能证明全球气候变暖

  地球时间的气候变化是再正常不过,没有准确有力的史料证明全球气候变暖,更没有科学的依据已证明全球气候变暖。

  197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的气象学博士竺可桢发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此文功夫之深,分量之重,无疑能侧身世界名著之林。日本气候学家吉野正敏誉之为经过半个世纪到今天,竺可桢所发表的论文,仍然走在学术界的前面。竺文提到“近三千年来,中国气候经历了许多变动,但它同人类历史社会的变化相比毕竟缓慢得多,有人不了解这一点,仅仅根据零星片断的材料而夸大气候变化的幅度和重要性,这是不对的” [1]。

  竺可桢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观点:“在历史时期缺乏天文学、气象学和地球物理学现象的可靠记载。在这方面,只有我国的材料最丰富。” [2]换言之,谁最有资格对气候变迁提供可信的材料,当然是文化未曾中断的中国。我国一些所谓的专家采信几近无人知晓的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数据,论证地球气候的变暖,实是舍近求远的行为。

  从上图可见,我们在历史上的许多时期气温明显高于今天,如夏商、西汉等时间段。河南省原来称为豫州,“豫”字本意就是一个人牵了大象的意思,说明在古代河南曾经生活着大象的物种。众所周知,史学家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刘彻时期,《史记》的《货殖列传》栩栩如生地反映当时巨商大贾的经商踪影,他们的足迹记录着当时我国的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蜀汉江陵千树橘;……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 汉武帝时,我国亚热带植物橘、漆、竹的地理分布为:橘生长在江陵, 漆生长于陈夏,桑之在齐鲁,竹之在渭川。对照我国现在亚热带植物橘、漆、竹的地理分布,我们很易发现汉武帝时的亚热带植物,分布要远比今天的靠近北方。史料充分证明那时地球的温度比现今高许多,公元前何以证明地球的气温一定会变暖呢?

  二、决定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类的碳排放还是太阳活动

  虽然,碳排放对气温的影响已被许多的高考命题专家采用,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人类活动的碳排放造成气温上升提出不同的意见。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杨新兴认为: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烷等,其中水汽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约占95%,二氧化碳的贡献率约占3.62%,而人为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大约只有0.105%左右。现在过分夸大了人为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对气候变暖的影响,认为人为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3]由此可见,即便是人类把所谓的碳排放减到极限,做到排放为零,对于温室效应而论我们也只是减弱千分之一。浙江大学气象物理研究所副教授谭季青现今是一位反对全球变暖说的学者,但是在2002年之前,他可是全球变暖学说的忠诚支持者。随着他研究的深入,他已不能从证据上接受全球变暖说。对“全球暖化”学说,他直言“那充满了误解”。

  诸多研究表明:太阳黑子的活动对气候影响起关键性的作用。2010年1月,广东卫视播出香港大学郎咸平教授的电视讲演《气候变化的惊天骗局》。郎咸平指出,20世纪4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的近40年间,虽然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但全球的气候却是持续下降的,平均气温比1880~1940年间还低,与温室效应理论不符;而同期太阳黑子的活动也处于一个“低潮期”,与气候变冷完全对应,可见太阳黑子才是影响气候变化的关键因素。[4]1991年,丹麦气象学会的科学家记录了20世纪的太阳黑子活动情况,他们发现1940年之前,太阳黑子大幅增加,1940年之后开始减少,70年代之后又开始增加了,气温也随之上升了。见下图:

  根据英国气象局的研究,纵观人类从六千万年前的恐龙时代至今天为止,地球的平均温度始终在12℃~22℃间起伏,目前的气温停留在约14℃,这也说明整个世界气候目前仍然处于偏冷状态,现在气温有所上升也是正常的。国际上有不少学者支持这种观点,认为地球变暖与碳排放没有必然联系。

  三、“全球变暖”是科学还是政治

  气候研究本来是治学严谨、讲究证据的自然科学,但现实的诸多政治因素影响着本来是净土的学术领域。在举世瞩目的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召开不久,英国气候变化研究中心[设在英国东英吉利大学,英国气候研究中心(CRU)是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相关气候报告提供所谓最重要的数据]被俄罗斯的黑客入侵,大量的电子邮件及内部数据被公之于众。从盗窃的材料得出更可怕的政治阴谋,研究中心为片面突出全球变暖的研究成果,存在着人为编造数据的倾向。该事件在西方媒体引起轩然大波,被称为气候研究的学术界丑闻。

  全球变暖及全球变暖归因于二氧化碳的排放,我们暂不认定其为伪命题,但至少尚需科学界进一步研究探讨或有探讨的空间,也还需科学界进一步达成统一共识。然而在现实中,这双重的命题(全球变暖且变暖归因于碳排放),俨然成为一门热门科学。学术界含糊不清的解释加上西方国家披着普世价值的美丽外衣,别有用心地宣传碳排放的危害,事实上西方发达国家是以碳排放制约我国工业化发展的手段,利用各种媒介大肆炒作。他们制造各类恐慌,利用恐慌制造轰动的效应,随之配合各种主流刊物刊载他们对人类发展的忧虑和渲染的普世情怀,随之进入又一轮的恐慌和他们进一步的政治作秀。总之,主流媒介已变得不敢发表反对全球变暖及全球变暖归因于二氧化碳的排放的文章,那样会被学界认定没有普世价值精神,不关心人类自身发展。同时反对全球变暖及全球变暖归因于二氧化碳的排放的研究课题也不易得到科研经费,成果发表困难。环顾周围,试问有多少经费是投给那些反对全球变暖的科学家进行研究的呢?在现实中,没有金钱的支撑又如何能够去反对?

  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全球变暖且全球变暖归因于碳排放这一似是而非的命题,其鼓吹者主要集中在英法德等国。究其根源发现,这些国家缺乏的是石油等矿物资源,同时他们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研究方面已掌握众多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输出全球变暖且变暖归因于碳排放的理论,有利于出售他们的技术、设备、专利,从而获得暴利。当然,美国会以碳排放作为一把利刃随时刺向中国,并以普世的名义把中国异化为全世界的制约对象或公敌,以此遏制中国工业化的推进。故以全球变暖、碳排放使气温升高的话题引入高考试题的编制,带给史学的是一时关注现实的荣耀,还是冷静后的一种灼伤和刺痛?

  历史试题的命制者与史学家是共通的,治史的灵感来自生活,历史试题的命制缘于现实和瞩目于未来。

  史学研究终究是孜孜不倦进行探究的过程,其本质亦是坚苦卓绝的求真历程。历史学也要服务社会,服务大众,服务人生。在学术工具化倾向的现今,史学大众化的热潮面前,我们不能头脑发热,更要坚持学术道德。追求历史的真实也许会付出许多,除了勇气有时也会损及我们的利益。然而史学的知识不能成为炫耀的高论,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也不能放弃史学研究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终极关怀。历史高考试题的命制,入命制者法眼的应当是科学的命题,至少是没有争议的命题。

  参考文献

  [1][2]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72(1).

  [3]杨新兴.“气候变暖”论的误区[J].前沿科学,2010(4).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篇4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冰层消融的消息不断。曾有专家警告,如果人类仍无所作为,那么北冰洋的冰层将在2013年夏季完全消失。2013年夏季已经过去,北冰洋的冰层还在吗?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宇航局2013年8月拍摄的卫星图片显示,冰层不但妥妥地睡在北冰洋上,而且面积还较2012年同期增加了200多万平方公里。

  北冰洋的冰块冻住了20多艘邮轮

  美国宇航局2013年8月拍摄的卫星图片发现,北冰洋冰层面积和2012年8月相比,扩大了约238万平方公里,增幅达60%。这个数据是众多科学家不敢想象的。这些信息甚至导致联合国气候变化报告推迟公布,或许全球变暖的主旋律将被改变。因为过去数年来,气候专家通过计算机模拟数据及北冰洋现状调查发现,北半球冰层以惊人速度消融。不少科学家预计,早则2020年,晚则2030年,北冰洋将出现“无冰”的奇观。

  2007年,英国广播公司的一篇报道更令人震惊。该报道援引数位英美著名科学家的话说,北冰洋的冰块将在2013年夏季消失殆尽。

  一组不争的数据表明,北冰洋冰面确实逐年缩小:1991年夏季,北冰洋海冰的面积为1400万平方公里;2007年为600多万平方公里;2012年为410万平方公里,达到数十年来的最低点。人们担心这个可怕的预言将在2013年变成现实。还好,预言仅止步于预言。

  2013年夏天,一支由20多艘游艇组成的船队,在从加拿大出发往北行驶的过程中,本以为北极将出现没有海冰的夏季,但是事实上这些船只最终被困在冰里。加拿大政府官网消息称,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西北航道,以及其他靠近北极的海域,2013年夏天结了一层大冰块。冰封带从加拿大东侧蔓延至俄罗斯远东北部沿海区域,相当于半个欧洲。航海专家说,解救被困邮轮的唯一方法,只有借助加拿大水上警察的破冰船。

  全球变暖终止,地球步入冰川时代?

  全球气温上升,北冰洋夏季为何还会结冰?《每日邮报》曾暗示,全球气候变暖可能是一些科学家造出来的“神话”。

  现有数据表明,过去150年间,全球气温上升了0.8℃。而在被视为受气候变暖影响最明显的阿拉斯加,最近10年来,平均气温反倒下降了1.3℃。2012年创下-46℃的寒冬,《阿拉斯加信使报》曾发表题为“阿拉斯加正走向冰川时代”的文章,笑称最好别再提全球变暖了。

  事实上,确实有不少科学家认为,人类如今已步入冰川时代,它最晚将持续到21世纪中期。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托尼斯是最先开始调查气候周期的科学家之一,他说:“我们已经在朝冰川时代走了,我觉得至少还将持续15年。”他补充说,气候变暖其实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时就已终止。

  托尼斯的观点与英国《星期日邮报》2012年10月的一篇报道不谋而合。该报当时称,全球气候变暖在1997年已终止,未来全球平均气温将持续下降。文章还暗示,不少科学家之所以鼓吹全球正在变暖,是借此打“环境牌”,以催生碳交易,达到政治和经济目的。

  美国海军研究生院海洋学家维斯瓦夫?马斯洛斯基教授认为,全球进入“冰期”的研究结果是根据超级计算机建立的模型得出的,我们正在使用更高精度的气候模式对北冰洋海冰进行研究。相关调查显示,人类排放的大气颗粒物可能会遮挡太阳的光线,使地球表面的阳光照射量下降。

  “全球变暖”还是“全球变冷”

  长期以来,气候变暖一直被大部分科学家认为是全球气温变化的主要趋势。为阻止全球变暖趋势,1992年联合国专门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于同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签署生效。

  世界气象组织的《2001―2010年全球极端气候事件报告》中指出,2001―2010年是自1850年现代气象测量以来最热的10年,全球各地气候变暖现象日趋严重,其中2010年打破了之前所有气候纪录。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雅罗提醒公众,“全球升温引发的负面影响,我们已经有目共睹,比如高温、暴雨、洪水、热浪等极端天气的增多。”

  1997年,M?E?拉米约在《古海洋学》上称,全新世作为间冰期的1万年已经过去,如果没有人类干扰,紧接着的冰期已经来临。2008年11月,英国爱丁堡大学地球物理学教授托马斯?J?克罗利在《自然》杂志,总结了他20多年的研究。他认为,地球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冰期,北半球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欧洲、加拿大和亚洲的部分地区将很有可能被覆盖在一个永久的冰原之下,但大量温室气体的释放似乎阻止了地球进入这一周期。而俄罗斯的部分天文学家则认为,对地球气候影响最大的是太阳亮度和太阳活动的变化,由于今后数十年,太阳的发光强度逐渐下降,因此太阳将进入活动消极期,地球温度将会随之下降。

  支持“小冰期来临”的克罗利则说,在冰期和间冰期,地球的温度都很稳定,但是在过渡区,地球上的气候就会变得很极端,极端高温的天气和极端寒冷的天气可能会毫无障碍地更迭。“地球正在进入一个自然的‘翻转点’,你不知道它会突然转向哪个极端,我只想说,极度冰河纪和全球变暖同样棘手。”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认为:“气候变化从年际到百万年以上的时间尺度上都在发生。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就像俄罗斯套娃那样层层重叠;不但重叠,它们还通过相互作用纠缠在一起,以至于不考虑长过程就无法正确理解较短的过程。”他认为,目前还不能判断地球现在处于什么时期,还需要更多的勘测来支持。

  气候变暖毋庸置疑

  针对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工作报告,2013年10月28日,清华大学和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在中国气象局联合举办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宣讲会,会议由刚刚获得沃尔沃环境奖的秦大河院士主持,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托马斯?斯托克在会上阐述了全球变暖的趋势,并进一步确定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之间的因果关系。

  其实自气候变暖说提出后,气候变冷的质疑声便一直如影随形没有间断过。气候变冷说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一些科学家们从地球运转轨道周期变化规律出发得出结论,认为21世纪地球将进入“小冰河期”。如果人类不加以干涉,当前的暖期将会较快结束,全球变冷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就会随之来临。

  然而相对于被广泛传播的“气候变暖”说,气候变冷无疑还只是边缘观点。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气候系统变暖是毋庸置疑的,过去三个十年连续比之前1850年以来的任何一个十年都偏暖,大气和海洋已变暖,积雪和冰量已减少,海平面已上升,温室气体浓度已增加。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中国作者翟盘茂说,回顾过去100多年,气候系统变暖是大趋势。我们关注的是几十年、上百年的长期趋势,不是年与年之间的变化,因为影响气候的因素很多,如温室气体排放在大气当中越来越多,对地球增暖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还有其他一些影响有可能会使今年冷一点、明年冷一点,这种现象也非常明显。

  某个冬天特别冷只是短暂的气象因素,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托马斯?斯托克认为,这与气候变暖趋势不矛盾,并不意味着气候变暖就停止了。

  人类破坏自然是不争的事实

  北冰洋冰层面积增大现象在科学界和政界引起震动,争议极大。争论的核心问题是: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到底有多少?人类活动和自然规律变化,到底哪个才是气候变暖的主因?

  自1988年成立以来,IPCC已了五次评估报告,其中对于气候变化成因的确定性从50%~90%逐次递增。最新报告对气候变化主要由人类活动造成的这一结论的确定性超过95%。不断增加的确定性在警示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造成前所未有的影响,其影响作用已超过自然因素。而反对者认为,地球气候有自己的变化规律,人类活动影响并不大。

  不过,专家警告说,就算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甚微,但自然破坏和环境污染却是不争的事实。保护环境、节能减排仍是人类不可推脱的职责。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全球冰层面积大小具有周期性。气象学家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世纪20―30年代,气温上升,全球冰块大规模消融;之后,全球进入冰川时代,消融海面再结冰,冰面迅速扩大;1979年,气候变暖导致冰层收缩,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2005年(另一说法是2012年)。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篇5

  【关键词】全球变暖 低碳经济 制约因素

  一、低碳经济的产生

  全球变暖使人类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在意识到威胁的同时我们也开始反思目前的发展模式,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发展尽管能换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但环顾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已经证明这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人类终将有一天受到自然的报复。寻找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减少经济发展对生存环境的影响,成为人类共同的目标,于是低碳经济孕育而生。所谓低碳经济,是相对于人类实现工业化以来的发展模式而言的,它要求在发展经济时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减轻发展经济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发展低碳经济,核心是要尽可能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石油煤炭等高碳能源的消耗,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在维护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同时,用尽可能低的生态环境代价和社会经济成本,换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源、环境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据相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大,水资源匮乏现象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环境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粮食安全都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些现象的发生,无不与气候变暖相关,而气候变暖在很大程度上,是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预计到2015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由此可见,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缓解这些压力的必然选择。

  同时,发展低碳经济也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人类在经历了工业化、信息化之后,开始迈向低碳化。自2003年英国发表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以来,英、日、美、加、法、意等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各国相继出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如碳排放贸易基金、碳信托交易基金、气候变化税、可再生能源配额等,反映了各国政府对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视与决心。与此同时巴西、墨西哥、韩国、印度等国家也主动减排、限排,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主流的战略选择。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

  (一)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

  我国能源分布呈现出“富煤贫油少气”的特点,使得我国能源生产结构中,煤炭的生产量一直十分巨大,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有很大一部分比重。在煤、石油、天然气三种化石燃料中,产生单位热量所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煤炭最高,分别比石油、天然气高出约36%和61%。也就是说,在一个国家的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重越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就越高,致使其经济发展为高碳模式。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比重仍将维持在60%以上,这种由资源禀赋条件所决定的能源结构,使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付出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更大的代价,制约着我国低碳之路的实现。

  (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长期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特征的,尽管近年来提出要发展集约型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也相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的来看,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表现出粗放型的特征。数据显示,我国2006年GDP总量占世界的5.5%左右,但与此相对应的能源消耗却占了世界的15%左右;2008年我国人均能源拥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0%,天然气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但是单位耗能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目前我国单位产值耗能是美国的4.3倍,是德国、法国的8倍,是日本、瑞士的11倍。不重视改变经济增长模式,依旧把经济增长建立在高能耗、高排放的基础之上,是制约我国低碳之路的又一因素。

  (三)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我国仍以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工业作为支柱产业;二是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一直处于价值链低端。

  我国目前仍处在以高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工业社会阶段,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工业依然是经济的主体,但是产业结构调整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符合一国发展的国情,现阶段我国以第二产业为支柱的局面在短期内无法改变。首先,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重工业的支持,没有重工业,工业化进程将变得寸步难行;其次,发展低碳经济必然要求大量的资金投入,没有在工业社会中积累足够的资金,我国就没有走低碳经济道路的实力;再次,现阶段我国第三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巨大,缺乏竞争力,尚不适宜过分重视第三产业,而放弃工业已有的竞争优势。由此可见,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的发展仍需依赖第二产业,从而对发展低碳经济形成了不可回避的制约。

  我国贸易结构对低碳经济的影响也不容小视。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和能源成本相对低廉,出口商品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虽然我国出口贸易一直高速增长,但出口贸易以加工贸易为主,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处于价值链的低端,这样的贸易结构特征,使得出口的产品在国内的生产都是以高能耗高排放为特征。

  参考文献

  [1] 全球变暖相关知识[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0(1).

  [2] 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J].环境工程,2010.10.

  [3] 廖梦娜,刘瑾,尹少华,袁文真.浅谈中国的低碳经济[J].中国环境管理(论文专辑第2辑).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篇6

  “那么请问: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什么?”

  “应该是针对全球气候变暖,各国商讨如何推进低碳经济,制定减排目标。”

  “在这次会议上,太平洋中的小岛国,像图瓦卢等态度非常激烈,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同学们翻开了地图,双眼急切地在地图上搜索,马上有同学站起来:“因为这些国家的领土多属于珊瑚岛,海拔很低,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他们已经面临被淹没的危险,如果任由这种状态发展,他们将可能失去国土。”

  “那么,你们知道,全球气候变暖,还会带来哪些危害吗?”

  这时,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回答:“气候变暖可以引起各地气候变化,从而导致各地经济结构调整,人类为此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改变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这么说,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全球气候变暖就一无是处了?”

  一位同学立刻站了起来:“也不能这么说,比如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可能使高纬度地区农作物增产。但总的来说弊大于利,所以人类还是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那么可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呢?”同学们顺着这一问,分别从节能减排、植树造林、国际合作等方面加以讨论和概括。在此基础上,我又提问:“作为一个地球公民,你认为自己可以为此做出哪些贡献呢?”

  这时候,同学们讨论的气氛更热烈了,答案很多,有节约用纸、不使用一次性的木筷纸杯、节日提倡电子问候、节约用电、购买节能产品、做节能减排的义务宣传员等。

  “下面请同学们为这次大会设计几条公益广告词吧!”同学们简短商量一番,很快说出了“地球出汗了,请帮帮她”、“请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全球变暖,人人买单”、“地球感冒,地球人来治”等激动人心的广告词。

  我接着要求同学们围绕“全球变暖”这一中心内容把相关知识用联系图表整理一下,并要求他们课后自选话题,写一篇关于气候变化的小论文。

  我在教学中每每遇到可利用的话题,比如与地理相关的重大新闻、世界环境日等重要节日、二分二至等特殊时间、气象气候变化等,都会临时更改教学计划,开展课堂大讨论、辩论、演讲等开放性课堂教学活动,把生活引进课堂,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深化巩固知识,拓展开发思维,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环境观、价值观。学生很喜欢这样的课堂,他们觉得在课堂上非常轻松、快活,好多学生认为“在这样的课堂上会想到很多,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还说“这才是学习有用的地理”。经常开展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还使他们变得“有心”,会对身边的事物变得敏感,并养成了关心生活、关心时事、关心世界、用所学知识分析所见所闻的品质。每当看到他们在课堂上作“气象预测”、“时事分析”、“公益广告”时那种成竹在胸、侃侃而谈、怡然自得的样子,作为地理教师的我感觉好愉悦、好自豪,职业幸福感油然而生。

  回想刚为人师时,我并没有这么自信,更谈不上职业幸福感。回顾二十多年的教师生涯,我有颇多感慨。我的思想我的工作曾受到“地理无用论”的干扰,错误地认为地理是小学科,学校、家长、学生不重视,因而教学没动力,工作没压力,生活没活力。我会经常回忆起自己在大学里所受到的专业教育,在我的思想里,地理学科是中学教育最别具一格的学科,她的自然和社会的兼容性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了解整个世界,拓展我们的知识视野;她的区域性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空间概念,培养空间思维;她的综合性可以帮助我们建构知识联系,培养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综合思维能力;她的关于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教育的学科思想可以培养我们健全完美的人格。在我的心目中,地理科学是最有魅力的科学。为此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师生活,这么富有魅力、无可替代的学科为什么学生不重视?是因为她不重要,学校不重视?还是作为地理教师的我不重视,教学有问题,不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带来收获,不受学生的喜欢?我常常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学生,我需要什么样的地理知识,需要什么样的地理课堂,会喜欢什么样的地理老师,为此我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我要带给他们“趣味地理”,教给他们“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基于“构建生活化的地理课堂”这一理念,我不断改革自己的地理教学:教学内容不再拘泥于教材,而是更多地结合实际,把学生的生活实际、大自然、经济与社会等引入课堂,让课堂贴近学生生活,让生活实际深化课堂知识;教学环境不再受教室及教室布置的约束,课堂可以在教室也可以选在实验室、地理园、操场、河边路旁、农田工厂,让生活化的教学场景感染学生;调整了课堂上的师生地位,由“以我讲为主”变为“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主导,主持、协调学生活动并给学生以引导、以帮助;改革了学生的活动方式,学生不只是“听讲”、“答问”,还有讨论、辩论、演讲、表演(角色扮演,甚至可以做老师)等活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带来的是学生变得喜欢地理,课堂上更积极主动,更会学习和思考,变得关心时事、关心生活,他们会用生活中的经验解释地理,会用地理学科中的知识解释生活。为师的幸福可能也就在自我的改变之中。理念变,课堂教学的面貌变,我们自我对课堂教学的感觉也就一定会跟着变――教学活动变得舒心愉悦,教学效果更加突出,教者变得更加自信,这就是教师职业的幸福感。

  作者单位: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篇7

  “人们也许不想接受这样一个新的现实:一切都在缩小。”比克福德说。两年前,他和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生物学家珍妮弗?谢里丹一起研究了气候变化对东南亚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可能产生的影响。“在梳理科学文献时,我们惊讶地发现一种趋势:动物的个头都在缩小。”他说。为了找出原因,两人查找了更多的研究论文,发现这种现象也发生在其他物种身上。从植物到食物链顶层的肉食动物,都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变小,而且其中大多数物种是由于气温升高而身型缩小的。

  英国科学家曾发现,在苏格兰的某个岛上,以前绵羊在夏天都要靠多吃草来增加体重,这样才能度过难熬的冬天。但由于全球变暖,过去的24年来,这种绵羊的体型平均缩小了5%。

  还有憨厚敦实的北极熊,虽然与其他动物相比体型稍大,但相对于其百年前的祖先而言,如今的北极熊则属苗条型。科研人员是通过研究北极熊的头骨尺寸来推算其体型的,在对比了近300个北极熊头骨标本后,发现北极熊的头骨尺寸在过去百年里缩小了2%~9%。

  比克福德和谢里丹梳理了80多项科学研究,综述全球各种物种体型缩小的证据。比克福德举例说,棉花、玉米、西番莲、草莓、芥菜、珊瑚、小龙虾、扇贝、鲤鱼、三文鱼、鳟鱼、青蛙、蟾蜍、果蝇、蝾螈、海鬣蜥,以及许多鸟类、松鼠、北极熊、索艾羊和石貂等体型都有显著缩小。

  科学家认为,动植物普遍缩小与全球变暖有关。那么,气候变化究竟是如何影响物种大小的呢?对此,比克福德表示:“我们还没有完全弄懂物种缩小的原因。不过我们猜测,体型、新陈代谢率和温度都是相关联的,因此当温度升高时,新陈代谢率升高,动物的体型也随之减小。”

  当然,物种体型的缩小幅度还不至于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比克福德表示,全球平均气温每上升1℃,植物的体型可能缩小3%~17%,而动物体型缩小的比例可达6%~22%。“当然,还不至于你走到大街上,看到树木忽然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大小”。

  比克福德和谢里丹在研究报告中写到,尽管与全球变暖相关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有助于植物生长,但温度、湿度和营养对它们来说同样重要。因此在一些变得炎热、干燥的地区,许多植物难以茁壮成长。同时,植物的生长与水息息相关,亚热带等地区正变得愈发干燥,水资源也在减少。即使是在赤道、高纬度地区等预计降水量会增加的地方,降水的波动幅度增大,也可能导致一段时期内的降雨有限。

  另外,许多地区的干旱可能导致森林大火,并因此减少了土壤中的氮含量,而这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为此,植物只好缩小体型来适应这些波动。

  随着植物体型的缩小,食物链上端的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必须摄取比以往更多数量的食物,来满足自己的能量需求。否则,只好转为捕食其他物种,或者缩小体型甚至死亡。

  科学家还称,生物体型变小是生物进化过程中大自然更青睐个头小的动物所引起的。因为在各种资源波动增大的情况下,它们更容易满足自己的能量需求。比克福德认为,物种体型普遍缩小的现象值得关注。“我们最终可能看到粮食产量下降,野生和家养动物体型变小。虽然目前猜测这些因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还为时过早,但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他说。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篇8

  刘然,男,湖南常德人,现任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湖北大学生态政治研究所负责人。

  摘 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建设方向和总体布局,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起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整合生态环境各主要部分,谋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这其中,气候问题一直是全球热议的中心问题,“气候”正在脱离原有的狭隘的生态和社会建设层面,逐渐与政治相结合,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方向和角度,即气候政治。本文通过对湖北大学生态政治研究所负责人刘然教授的采访,总结概括了若干问答内容,以解释气候政治的独特内涵及影响意义。

  关键词:气候政治;生态政治;气候外交;生态政府

  曹:刘教授您好,很荣幸能跟您探讨有关气候变化方面的问题。

  刘:你好。

  曹:当今世界越来越关注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工业革命这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但另一方面,它衍生出的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的文化特质,特别是在对待环境问题上的行为和态度,给全世界带来了无法愈合的破坏。气候的破坏直接导致生态的失衡,并且会对世界的政治格局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我们知道您是生态政治方面的专家,在去年的五月初,您作为中方代表之一参加了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德国波恩应用政治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气候变化与全球治理――首届中德学术高层论坛”,并提交了《用中国传统政治学的概念分析生态环境自主治理的可行性》的学术论文,这篇文章已经由《国际社会科学杂志》刊出。那么您如何看待此次论坛?另外,您能否给我们解释一下,该如何去理解气候变化呢?

  刘:此次能够就全球气候治理问题参加中德高峰论坛,我感到非常荣幸。不仅能够与全世界最顶尖的学者进行面对面的对话,开阔了自己的视野,而且对于自己能够作为一名学者参与到全球气候分析与治理的体系中来,我感到沉甸甸的社会责任。这次会议让我们中外学者齐聚一堂,畅谈气候变化的感想和体会,不仅对于学术的交流和融合有很大的助力,更对气候问题全球治理的未来充满信心。我所提交的论文的主要观点是从中国传统道家的生态思想在环境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为例,结合西方公共产品理论,阐释论证了文化构建在生态环境自主治理中可发挥的效用,着重强调民间组织在生态治理中的重要地位。有机会我们可以详细交流一下这次会议的成果。

  如果要从纯粹自然地理科学的角度去解释气候变化,就你所知我还称不上是专家。但是我们研究政治的,有必要从政治科学的视角去认识气候变化。我们知道,《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我想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主题更多的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知道气候变化的三个表现:全球气候变暖、酸雨以及臭氧层破坏,而全球气候变暖更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

  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致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这也是全球变暖主要的元凶。它所带来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冰川消融、极端气候、粮食减产、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等等问题,都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曹:“生态政治”这个概念目前已经在世界各国得到普遍认可,它所强调的政治视角下的生态化建设,符合当前世界的生态现实。气候问题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世界都在寻求可行的解决路径,各国政府在气候问题中的主张和做法也可以反映其观念上的差异。您认为气候变化在世界发展的进程中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刘:确实,生态政治这个概念已经在我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研究。但是有些学者将生态政治等同于绿色政治或政治生态,在我看来这是有待商榷的。绿色政治是西方绿党、绿色社会政治运动以及绿色政治思想有机统一的总称,国内相关的绿色政治一说,只是在其意义上的引申和拓展。而政治生态,从“感性”方面来说,它是指某单位、某区域、某国家政治活动及社会政治生活出现的一种有序或无序的现象。从“理性”方面来说,则是指影响政治体系运转的内外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现象。因此,我认为,政治生态是政治的一种运行的氛围,比如政治民主、行政自觉、政治参与都是政治生态的具体表现。一句话来说,政治生态是一种政治运行环境。但是生态政治跟政治生态有很大的差异,它是站在政治的角度和立场去分析具体的生态行为以及影响,这是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情况下,对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衍生出来的具体学术分支,并快速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成为很多西方国家逐渐引以重视的一种政治思想。气候政治正是生态政治的更为微观的表现和反映。

  谈到气候对政治的影响,我们首先来搞清楚气候政治是什么。从学理上说,气候政治是面对这个具有强大外溢效应和市场失灵特征的大气世界,人们用了20年时间试图学会在一个越来越热的世界里相互依存。但这显然并不容易,气候变化,已经从一个科学问题演变为了政治问题,叫做气候政治。我们接下来谈下气候的影响。

  我想我们可以很容易理解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物理变化以及社会反应,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全球温室气体过多,就会抬高大气温度,因此冰川冰原等寒冷地带将开始融化,江河的水量也会增加,海平面自然上升,如果按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沿海低洼地带将不复存在。这是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物理反应。


标签:气候变暖全球政治气候变化我国人类排放影响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