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 > 正文

位移角 层间位移角是在混凝土框架设计中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8-03 12:22:47 分类:科学 浏览:58


层间位移角是在混凝土框架设计中的一项重要验算指标,本文通过一工程实例,介绍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当计算层间位移角超过规范限值的处理办法。通过试算比对,找出了最优调整办法。

  关键词:框架结构层间位移角刚度分配

  一概述

  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条款5.5.1中规定,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时,其楼层内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应小于1/550。此条款是根据各国规范规定、震害经验和实验研究结果及工程实例分析,采用层间位移角作为衡量结构变形能力是否满足建筑功能要求。

  层间位移角是框架结构设计中需重点注意的一个验算指标,其反应了结构布置在刚度方面是否合理。当层间位移角不满足规范要求时,应分析各方向层间位移角数值,反推各方向的刚度情况,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

  二实际工程案例

  此案例为某电厂中余热锅炉给水泵房,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Ⅲ类,特征周期为0.60s,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五十年一遇基本风压为0.5kN/m2,基本雪压为0.42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的单层工业厂房。其平面布置见图1。

  图1 结构平面布置图

  因工艺需要,该单层框架层高为7.5m。基础形式为柱下独立基础,因地质条件限制,基础埋深较深,基础顶标高为-1.700m。在PKPM建模计算中,该单层框架柱高达9.2m。首先按常规方式建立模型如图2所示,经计算,在多遇地震下,框架的层间位移角横向为1/504、纵向为1/421,均超过规范限值。表明两个方向的刚度均不足。

  采用增大柱截面同时调整横纵梁的方式增加结构整体刚度,经试算知,当柱截面为600x800时方能满足规范对层间位移角的要求。且结构纵向刚度相对横向刚度偏弱。此时梁柱截面均较大,总工程量偏大。

  图2PKPM模型图图图3加层间梁PKPM模型图

  改变思路,针对结构纵向偏弱刚度的问题,在离柱底5m处设置层间梁。PKPM模型见图3所示。经优化后,各框架柱减小只400x600,经计算,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要求。

  三层间位移角的控制

  结构层间位移角的控制实际上为结构刚度的控制。当结构层间位移角超限时,即表明此方向结构刚度偏弱。此时,改善框架结构体系刚度的方法有:1)增大该列柱截面在弯曲作用平面内的高度;2)增设内柱,减小柱距;3)加设更多的或更刚的水平梁,以加大整个框架的刚度等方法。在结构设计工作中,应跳出增大截面的思路莒县,分析各类方法,找出最优方案,在减小工程量的前提下增加结构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 结构概念和体系[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标签:结构位移框架规范设计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