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妙招 > 正文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作者 出处)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8-02 21:45:21 分类:妙招 浏览:92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出自唐代李白的《独漉篇》

  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

  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

  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渡。

  我欲弯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归路。

  落叶别树,飘零随风。

  客无所托,悲与此同。

  罗帏舒卷,似有人开。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雄剑挂壁,时时龙鸣。

  不断犀象,绣涩苔生。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神鹰梦泽,不顾鸱鸢。

  为君一击,鹏抟九天。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人在水中湮泥,弄得水浑浊不堪,连月亮的影子也照不见了。

  映不见月影倒没什么,问题是行人涉水不知深浅,就会被深水所淹没。

  越鸟从南而来,胡鹰也向北而飞。

  我欲举弓向天而射,但又恻然不忍,怜惜它们中途迷失了归路。

  树叶为风吹落,别树飘雾而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根据裴斐《李白年谱简编》,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秋,李白从秋浦到浔阳,上庐山。冬入永王李璘水军,参谋幕府。入永王幕府前作《独漉篇》。

  参考资料:完善

  1、

  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409

  赏析

  《独漉篇》原为乐府“拂舞歌”五曲之一,古辞以“刀鸣削中,倚床无施。父仇不报,欲活何为”,抒写了污浊之世为父复仇的儿女之愤。

  “独漉水中泥”,“独漉”在今河北,传说它遄急浚深、浊流滚滚,即使在月明之夜,也吞没过许多行人。此诗首解先以憎恶的辞色,述说它“水浊不见月”的污浊,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1184篇诗文 ? 5535条名句


标签:李白不见杜甫诗人庐山行人水中唐代成名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