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 > 正文

杜甫的诗风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杜甫后期律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8-01 15:14:30 分类:网络 浏览:74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杜甫后期律诗在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特点的分析来论述其诗风的主要特征――沉郁顿挫。

  关键词:沉郁 顿挫 忧国忧民

  杜甫是唐代律诗的集大成者,他采用以古入律的写作手法,将比兴与声律结合,并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古代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加以提炼,最重要的是,他在诗歌当中融入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最终铸造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风――沉郁顿挫。

  “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总体的艺术风格,也是他自己提出来并被历代所公认的诗风。所谓“沉郁”,主要表现为意境开阔壮大,感情深沉苍凉;所谓“顿挫”主要表现为语言和韵律屈折有力,而不是平滑流利或任情奔放。在这里,我们分别叙述沉郁顿挫形成的原因并结合具体的律诗进行说明。

  首先,之所以形成“沉郁”的特点,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由于杜甫生世艰辛,才有机会一步步的走向人民,从而将残酷的社会现实折射在他的诗歌当中,使之具有深刻性和厚重感。二是因为杜甫的个性,子美常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在当时安史之乱的特定背景下,又不免多忧愤、凄苦之情。同时,他又将此种心绪借助比兴手法化的广远而深曲,所以不免使得诗歌悲壮苍凉而又深沉内敛。可见,杜甫沉郁的风格正是源于他对人民的同情和对祖国的热爱,如名作《新安吏》有云:“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有母送”描述出母子生死别离之恨,“独伶俜”又是茫茫然的无堪告语。青山脚下,白水东流,水流呜咽,和人们的哭声搅成一片。再用一个“暮”字烘托出悲戚的背景。《垂老别》有云:“数值十四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分明是“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却仍要知寒问暖,从而更深入的写出了老夫妻间的相怜相惜,更加说明天下百姓的无辜。另外一首名作《春望》,乃是杜甫身陷长安时所作:“国破山河在,……浑欲不胜簪。”诗人是在怎样一种心情下写出的“国破”呢,山河虽在,却物是人非。城春草木本是春意盎然的描写,此时却成了增添国破家亡之感的景物了。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凉,面对乱世离别之景,花落泪,鸟惊心,花鸟本是春光里娱人之物,此时却变成了撩人情绪的种子,由此,诗意变得更加深沉。

  其次,之所以形成“顿挫”的特点,原因有二:一是杜甫独到的艺术表现力,主要表现为对诗歌语言的精心锤炼。如名诗《蜀相》有云:“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三顾”概括了隆中对,“两朝”概括了出师表,“老臣心”一面表达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思想,也表现了杜甫千回百转的心情。二是儒家思想的影响。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的读书仕宦之家,从小接受儒家用世的教育观影响,把贵德行、重名节、循礼法视为人生的基本准则,在同情民众的同时,却又必须“忠君”,而这双方的矛盾注定使杜甫在矛盾中挣扎。反映到诗歌创作中则表现为常常使得诗中的情感之流成为极有力度却又戛然而止的涌动。如《新安吏》有云:“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在这里,我们感受到诗人对人们极深切的同情,同时,他也指出:民众已经被逼到了绝路,是否还有义务为朝廷做出牺牲。但就在此时,诗人却陡转方向,写出“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的诗句,足可见其心中的矛盾。他“忧国”却不能因此而逃避事实,“忧民”却又不能背弃王朝的利益,这种矛盾而痛苦的感情在诗中就形成了欲罢而不能的脉流。

  杜甫在诗歌领域的巨大成就,不仅源于他对文学技巧的不断探索与追求,更重要的是他心怀天下,眼见国家破败,百姓流离,自己却已日近西山,力不从心。如此巨大的矛盾与落差融入在诗歌当中便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可以说历史成就了杜甫,而杜甫也成就了经典。

  参考文献:

  [1]傅庚生,傅光.杜甫论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34页.

  [2]王抒凡.论“兴寄说”与杜甫“沉郁顿挫”诗风[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34―35.

  [3]吴在庆.杜甫在中晚唐影响的若干思考[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3):44―45.

  杨静,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研究生。


标签:杜甫诗歌形成矛盾表现天下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