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 > 正文

中学生网络课堂 中学生网络课堂篇1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8-01 15:05:36 分类:网络 浏览:150


  中学生网络课堂篇1

  [关键词]异步网络课堂;反思型学习模式;在线交流型参与;社会网络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1)03-0014-07

  一、反思型异步学习模式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为异步网络课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持。作为传统或同步网络课堂的有益补充,越来越多的教学活动开始利用网络平台以在线学习共同体的方式,开展学生与学生间的反思、协作、交互活动。此种形式的异步网络课堂是推动教育现代化,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手段。其学习形式更强调参与性、交互性、共享性和贡献性。在虚拟的网络中学习者可以自由的表达想法、观点和体验,方便地进行对话和交流,通过反思来建构有意义的知识。学生的在线参与是其进行反思学习的前提,学生参与的数量和质量又会影响在线参与度和网络学习的质量。如何在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中,评价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是本研究试图解决的问题。

  J.Dewey提出反思是对于任何所依据的理论假设及其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续不断的和周密的思考。当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反思是元认知的范畴,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习者体验、观察、监控、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解释隐性知识,内化新知识,并进行有效的概念转变和构建。反思能使思维得以深化,元认知能力得以提升。

  网络课堂是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在线互动课堂,异步网络课堂是指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分离的课堂,它既可以作为网络教学的主要形式,也可以作为传统或同步网络课堂的课余补充。反思型异步网络学习模式是指学生通过面对面的教师讲授、小组协作或在线阅读文本、观看视频、探究解决问题等活动后,采用记录笔记和日记、发表评论和留言等方式来内化知识,反思学习过程的一种新型而自由的课余补充式学习模式。该模式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学习者之间能够互相学习,他们可以通过自由发表日志和评论他人观点进行反思学习,来内化和建构有意义的知识。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中学生的在线参与是其反思的前提,也是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提高学习效率的保障。

  二、在线学习型参与和在线交流型参与

  学习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的社会活动,与他人交流和自我反思在反思型异步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人际间的对话与交互是产生学习结果的重要因素。学习者通过反思可以有意义地内化知识,通过对话可以提升元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网络课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何表现、如何反应、如何学习都可以说是参与。因此,在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中,学生的反思、对话和交互均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参与式学习。在线参与度不仅是影响异步网络课堂学习效果的因素之一,而且也是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的重要维度,要量化和评价参与度首先要明确在线参与的定义及包括的范围。

  (一)在线参与的定义、研究现状及分类

  参与这一概念已被广泛的应用于政治、医学和企业。在教育领域,也有了许多和“在线参与”相关的文献。有学者指出参与是指个体卷入群体活动的一种状态,既包括个体在认知和情感方面的投入,也包括个体与其他个体之间的互动、个体受群体的影响以及个体影响群体的方式和程度。1989年,Moore区分了三种类型的交互: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内容、学习者之间的交互,这一划分提出了在线参与可以被支持的方式。1994年,Pintrich和他的同事提出了学生认知模型,并根据学生在学习中所使用的认知策略将学习参与度分为表层参与和深度参与,表层参与只是一种行为上的外显表现,表现为一种简单的操练和练习,其认知策略还处于较低的层次,而深度参与则表现为一种创建,一种反思,一种自我控制的行为表现。1998年,Wenge提出在线学习的高级别概念框架研究可能包括社会学观点,把参与定义为既是一种学习过程,也是在这一过程中与他人的关系。1512003年,Lipponen等人指出基于计算机的协作学习参与至少包括两种形式:书写笔记和阅读笔记。2005年,Davies和Graff分析了在线参与水平和级别之间的关系,提出学生与群组、交流社区之间的结合代表参与的程度。E712007年,Olofsson研究了学习者如何以及为什么在教育在线学习社区中参与。2008年,Stefan Hrastinski指出在线参与是一种参与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与他人保持的关系,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执行,沟通,思维,情感和归属感。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线参与是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中的认知、行为和情感三个方面的综合表现,它既是一种学习过程,也是一种交流过程。据此,可以把在线参与分为学习型参与和交流型参与,且参与的程度也有深浅之分。学习型参与包括学习课程知识、完成课程作业、记录学习反思、应用资源解决学习问题等;交流型参与包括在讨论区或交流平台发表观点、评论他人想法、反思自己笔记、回复他人留言等。在线参与既强调反思,也强调对话。

  (二)反思型异步网络模式中的学习型参与和交流型参与

  在网络课程中,异步学习和互动是一种被普遍使用的方式,无论是以资源为中心的网络课程,还是以使用者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在线共同体,都能有效地达成知识共享、认知协同和反思交流。反思型异步网络学习模式中,学生主要通过在线记录关于学习内容、策略方法、自我评价、小组协作等方面的反思,或对他人学习经验进行评论来反思以完成认知、行为和情感的转变。因此,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中,学生的在线参与包括记录反思笔记和日志、分享他人日志的学习型参与;评论自己或他人笔记和日志、浏览他人日志留下脚印的交流型参与。反思式参与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且辨证认识自我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一般认为,反思是一个提高自律学习能力的有力工具。

  (三)在线参与的数量和质量

  在参与式学习活动的发生过程中,学生是参与的主体,活动是参与的客体。主体与客体是否结合在一起,是参与是否实际发生的标志。参与度则是衡量主体与客体结合程度的指标,是测量学习活动和学生主体性发挥程度的标尺。参与度大,说

  明学生与活动(即主体与客体)结合得全面、深入,学生的主体性发挥的较好;反之,参与度小,说明学生与活动(即主体与客体)结合得零散、疏浅,学生的主体性发挥的较差。建立参与度评价量表的意义在于用客观、清晰的数值量化参与度这一抽象的概念。参与度可以从参与的数量和参与的质量两个方面来计算,参与的数量可以用结合的次数来表示,参与的质量可以用结合的深浅来表示。

  三、反思型异步学习模式中学生的参与度评价――以Blog在线共同体为例

  在线学习是一种主动性学习,而参与度可以作为测量学生主动学习的维度。同步网络课堂的参与度是指学生通过听教师语音或视频讲授、相互讨论完成基于任务和问题的活动、彼此交流观点思想,来完成认知、行为和情感转变的程度,其评价主要从同步课堂中学生参与的时间和深度两个方面进行量化。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与此不同,其参与度是指学生在面对面的教师讲授、小组协作或在线阅读文本、观看视频、探究解决问题等活动后,以记录笔记和日记、发表评论和留言等方式,来内化知识、反思学习过程,从而达到认知、行为和情感转变,其评价主要从异步课堂中学生以记录笔记和发表评论进行参与的数量和质量来考虑。

  在线参与度相比其它变量而言,是一项更有力的评价在线学习的指标。本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学生参与度的研究以某课程的网络班为例,采用Blog这一开放性的交流平台构建一个在线共同体,要求学生在此共同体内通过学习型参与(发表日志)和交流型参与(评论日志)方式进行自主性反思学习来进行行动研究以评价学生的在线参与度。研究中,对学生参与度的评价数据来自于Blog中的日志和留言。

  (一)本异步网络课堂简介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是某师范大学面向全校师范生的公共选修课,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本次实证以8次理论课为研究对象,不包括6次实验课在内,理论课又以基于YY语音的同步网络课堂和基于Blog的异步网络课堂形式学习。异步网络课堂是同步网络课堂的有益补充,在异步学习时教师要求每个学生注册一个博客,以班级形式组成一个在线共同体,在课余时间写反思日志和评论他人日志,以促进知识的内化和建构。该班级共32名学生,来自于数学、物理、英语、中文、美术等12个专业,他们通过8周的自主在线反思和交流来参与异步网络课堂的学习。

  (二)Blog在线参与度评价量表和计算公式

  Henri通过“全面”参与和“积极”参与来对学生的学习参与情况进行评价,全面参与涉及到服务器提供的定量数据的分析,积极参与主要涉及到与学习过程相关的交流质量。评价模型如图1所示。

  Astin建立了学生参与的理论,指出参与在成分上是量与质的统一这一结论。借鉴国外学者的观点,本研究从参与数量和参与质量两个方面对学生的在线参与度进行评价。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的在线参与包括学习型参与(发表日志)和交流型参与(评论日志)两个方面,在对其参与度进行量化评价时可以用日志篇数和留言条数表征参与的数量,用日志的反思深度和留言的评论程度表征参与的质量。根据学习者在异步网络课堂中的在线活动类型以及贡献程度,又可以把参与质量划分为表层参与、中层参与和深层参与三个层次。具体评价量表如表1和表2所示(分值为每一篇日志或评论的得分,得分的多少代表权重的大小)。

  在本课程中,Blog被用于异步网络课堂的反思学习和互动交流平台,一个班级的学生构成了一个封闭的在线共同体。本研究把学生网络课堂中在线共同体的参与按质量进行划分,并按照参与层次的递进赋予递增的分值。Blog异步网络课堂的参与度得分Score计算公式为:

  Score=学习型参与度(日志参与质量×参与数量)得分的累加+交流型参与度(评论参与质量×参与数量)得分的累加

  算法举例:学生甲在此次网络课程中反思日志和留言评论按参与类型进行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学生甲在此次网络课程中,反思日志参与共有:转载与课程无关日志2篇、转载与课程相关日志1篇、摘录本课程知识点日志3篇、反思学习态度日志1篇、围绕教师给定的主题进行深层探究、然后反思日志1篇,深入本质探究问题,并进行归因分析和反思日志1篇;留言评论参与共有:浅度参与5条,中度参与3条,深度参与2条,则该学生的参与度得分:

  Score=日志参与度(0.5×2+1+3×3+4+5+6)+评论参与度(0.5×5+1×3+1.5×2)=34.5分,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参与度比较高的学生。

  (三)Blog在线参与度与学业成绩关系

  学业成绩是指个体在学业领域测试中知识与技能达到的程度。学生本课程的学业成绩由平时作业成绩、实验考试成绩和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三部分加权平均决定。本研究对32名学生的Blog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参与度和他们的学业成绩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本实验相关性分析采用的是Pearson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采用的是双侧检验。Pearson系数指出了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亲密程度和方向,由表4中可以看出Blog~与度与平时考核成绩的相关性不明显;Blog参与度与实验考试成绩的相关度是0.327,两者具有相关性;Blog参与度与理论考试成绩的相关度达到了0.367,两者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总的来说Blog异步网络课堂的参与度和平时考核、实验考试、理论考试的学业成绩均呈现正相关性,且Pearson相关性在(1-0.465=0.535)、(1-0.068=0.932)和(1-0.039=0.961)几率上是成立的。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中,学生参与度对其学业成绩具有一定的影响,参与度越高,学业成绩越好。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可以从提高其在线参与度着手。

  四、在线交流型参与学习情况分析――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

  交流型参与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且辨证地理解知识的思维习惯,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性元认知能力和互动学习能力。在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中,学生的交流型参与学习情况如何呢?本部分将依托于实证研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中学生的交流型参与,描绘出学生交流互动的社群图结构,指出学生之间信息知识流动的方向,分析出社群内交流型参与中学生的角色位置,以此探讨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中学生的交流型参与和社会网络结构之间的关系,并在研究的基础上给出提高交流型参与的一些建议。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实证研究的对象是同一网络班的30名学生(32名同学中有2名同学的数据不符合要求),首先对基于Blog的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型参与和交流型参与状态进行了量化处理,如表5所示,运用的研究方法是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可以被应用于各个领域,是一种分析在研究过程中产生、获得数据的系统的定量方法。

  研究者接着从社会网络这一角度来研究基于Blog的反思型

  异步网络课堂中学生的交流型参与状态,运用的研究方法是社会网络分析法。社会网络指的是社会行动者及其相互关系的集合。一个社会网络是由多个节点(社会行动)者和各节点之间的连线(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组成的集合。社会网络分析法是一种从量化的角度分析社会关系内在结构的研究方法,用于描述和测量行动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这些关系中流动的信息、资源、知识等各种有形或无形的东西。在社会网络分析法中,经常使用的基本概念如表6所示。

  社会网络用节点代表行动者,用边代表行动者之间的关系,边可以有向,以反映行动者间的关系流动方向,且方向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在本Blog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的研究中,学生主要通过发表日志和浏览阅读日志、评论日志进行在线参与,学生之间主要通过浏览阅读他人日志留下脚印和评论他人日志进行交流型参与。浏览和评论是有针对性的,不同的学习者收发评论和浏览的数量不同,因此,分析时不仅要考虑指向,还要考虑数量。为了借助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笔者把社会网络分析的元素与Blog交流型参与的分析要素进行对比,如表7所示。

  (二)研究结果和分析

  1.Blog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整体网分析――社群图

  社群图是以图的形式来描述群体成员间的关系,根据社会网络和Blog交流型参与要素间的对比,应用ucinet6,0中Spreedsheets输入统计的本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中学生之间人度和出度的关系矩阵,然后导人NetDraw生成社群图,如图2所示。

  密度表示网络社群间行动联系的紧密程度,一般来说,关系紧密的群体互动行为比较多,信息流动比较通畅,情感氛围也比较融洽;关系疏松的群体,互动行为少,信息流动不畅,情感氛围也比较淡薄。在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中,可以用密度反映学生交流型参与的积极程度。用Ucinet软件进行密度计算,得出本Blog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density=0.1230,这是一个比较小的数据,说明整体学生间进行交流型参与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互动学习和交流讨论的联系不是很多。

  分析图2可以发现:在群体中有一小部分人受到了成员的敬重与信赖,他们的出度和入度都比较大,交流型参与程度高,对Blog异步网络课堂的互动学习贡献大,他们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乐于分享个人学习经验和反思心得,能引导其他成员间的学习交流,可以被认为“意见领袖”,如学生1、5、3、2、4等都属于意见领袖。此外还可以发现有一部分成员处于社群的边缘,出度和拉度为0或很小,没有交流型参与或程度很低,与其他成员间缺乏交流型学习,不愿分享自己的反思知识,如学生24、25、26、27等,他们很少在社群发表评论,对社群的互动学习和知识传播贡献不大。

  结合表5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的参与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Blog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的核心人物、意见领袖学生1、5、3、2之所以受到了多数人的关注,是因为他们在线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发表的日志篇数和评论条数多、参量大,吸引了多数人的注意,带动了其他人阅读浏览日志和评论日志的交流型参与,尤其是学生1和5分别发表了8篇反思日志、83条评论和4篇反思日志、32条评论,是参量最大、受到关注最多的两个学生。而学生24、25、26、27之所以没有得到大家的注意,成为了社群的边缘人物,是因为他们没有发表日志或发表的数量很少,参量为零或很小,学习型参与积极性很低,也不怎么和他人进行讨论学习,导致交流型参与也较差。

  2.中心性分析

  中心性分析是社会网络分析中的重点,个人或者组织在其社会网络中具有怎样的权力,或者说居于怎样的中心地位,这一思想是社会网络分析者最早探讨的内容之一。通常中心性可分为点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中介中心性和特征向量中心性等,其中点度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使用最为广泛。程度中心性通常用来衡量谁在一个群体中成为最主要的中心人物。中介中心性代表的是行动者对资源控制的程度,表示一个点在多大程度上位于网络中其他点的中间,一个行动者在网络中占据这样的位置越多,就代表它具的中介中心性越高,就有越多的行动者需要通过它才能发生联系。应用Ucinet 6.0软件进行点度中心性分析的路径是Network>Centrality>Degree,进行中介中心度分析的路径是Network>Centrality>Betweenness>Nodes。本在线共同体的点度中心性分析结果如表8,中介中心性的分析结果如表9所示。

  从表8可以看出学生1、5、2等点度中心性比较高,是整个Blog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的中心人物,受到了多数人的关注,他们的交流型参与积极性高,他们愿意与别人互动、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学习结果和反思观点,表9数据证明他们的学习型参与也较高;而学生25、26、27等点度中心性为零或很低,交流型参与差,他们没有或很少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反思。表9的数据显示1、2、22、18、8、5的中介中心性比较高,他Network Centrahzatlon Index=18.77%。

  们在Blog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的学习中起桥梁作用,通过他们可以传递反思知识和学习信息,他们对整个社群的交流型参与贡献很大;而学生24、25、26、27、28中介中心性为零,他们对社群的信息知识传递没有起任何作用,对整个社群的交流型参与没有丝毫贡献。同样结合表5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的参与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发表日志和评论多,参量大的学生1、2、5,不仅是Blog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的中心人物,受到大家的关注,同时也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是信息、资源、感情的传播者,他们是本Blog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中交流型学习的活跃者;而不发表日志和评论,参量很小的学生25、26、27、28等,很少关注他人也很少被关注,他们缺乏与其他成员间的交流型参与,是社群中交流型参与学习的不活跃者。

  3.凝聚子群分析

  当网络中某些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特别紧密,以至于结合成一个次级团体时,这样的团体在社会网络分析中被称为凝聚子群。凝聚子群分析的目的是研究行动者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对了解网络的整体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方法有派系(cliques)、n-派系(n-Cliques)、n-宗派(n--Clan)和k一丛(k-Plex)。在这里选取了派系分析法,应用Ucinet的分析路径为Network>Subgroups>cliques。分析结果整理如表10所示,聚类图如图3所示。

  由表10和图3可以看出,本Blog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中,小团体比较多,大团体比较散漫,但是编号为1、2、4和5的学生同时出现在了多个小团体中,可以在各个派系间传递信息,成为了整个群体中的桥梁,而使凝聚子群的密度E-IIndex数据并不大,介于[-1,1]之间,偏向于1,所以小团体数目虽然较多,但整个团体问还是有些联系的。但由于整个社群成员太过于分

  散,导致许多学生间的两两互动并不多,互动不多又会导致学生两两间的交流型参与程度较低。

  由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的出结论,本Blog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的社群密度为0,1230,比较小,学生的交流型参与式学习程度处于较低的水平。社群里30个人中只有5、6个人是意见领袖,处于中心或中介位置上,发表的反思日志和评论留言比较多,参量比较大,受到了多数人的关注,藉此打破了部分小团体间的交流壁垒,影响着信息知识的流动,带动了整个异步网络课堂的交流型参与学习;但大部分学生却处于社群的边缘位置,在线参与的积极性很低,发表的反思日志和评论留言比较少或根本没有,参量比较小或为零,既没有受到他人的关注也没有关注他人,致使Blog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的交流型参与整体呈现不活跃的状态。一个成功的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的虚拟学习社群,其学生间的联系应该是非常紧密的,每个学生不仅能主动的通过发表反思日志进行学习型参与来内化和建构有意义的知识以提高元认知能力,而且能积极的通过阅读他人反思日志、发表评论留言进行交流型参与来培养辨证的思维能力和互动的学习能力。

  五、反思型异步学习模式中学习参与度的提高策略

  作为传统或同步网络课堂的课余补充,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的目标是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内化学生的显性知识,提升学生的元认知思维,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的首要保障是学生能积极参与。

  (一)公布参与度评价量表

  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时,既要注重结果性评价,又要重视过程性评价。采用反思型异步学习模式时,教师可以把提前制定好的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的参与度评价量表公布给学生,并明确表示会把参与度作为其过程性学习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这一量表的应用,会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参与行为将与学业成绩挂钩,以此方式来影响学生的外部参与动机,而让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

  (二)签订学习契约赋予学生责任

  学习契约是一种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设计的书面协议。它确定学生学习的目标,达到目标的方法,学习活动进行的时间,完成活动的证据以及确认这些证据的标准等。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责任心。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签订进行在线参与式学习的契约,契约中不仅要规定交流型参与(发表评论留言)的数量和质量,而且建议规定学习型参与(写反思日志)的数量和质量,由社会网分析的结果也可以知道,学习型参与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交流型参与,学生写的反思日志多,包含的信息知识价值高,受到的关注就会多,由此能带动学生间交流型参与,提高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的互动学习效果。应用学习契约,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确在线参与式学习的目标,而且有助于学生持以长久的热情和动力来完成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的参与式学习任务,以此来获得成长。

  (三)确保教师的共同参与

  William Dole认为教师的作用应“从外在于学生转向与情境共存。权威应转入情境之中,教师是内在情境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因此,教师不是制定好参与规范、签订好参与契约后,就可以放任学生太过自由的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自己置身事外,而是应该亲身融入到异步网络课堂中,拓宽学生的反思内容、纠正学生的反思错误、深化学生的反思认识,引领学生进行在线参与式的反思学习。例如,教师可以作为这一虚拟共同体中的平等首席,参与到异步网络学习中,以转载与课程相关的博文、记录学生异步学习的问题、点评学生的反思日志等方式来带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教师对学生的持续关注能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有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学生的在线参与数量会增加,参与质量也会提升。

  (四)发挥核心参与者的组织和管理作用

  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的核心参与者对交互学习的贡献和作用大于普通参与者,他们的态度和贡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交互的水平。例如,在本在线共同体中同学甲以发表多篇日志与他人分享学习心得,积极评论他人日志阐述自己观点的方式,带动了周边同学的交互参与式学习。因此,可以重点关注核心参与者的反思和交互内容,让核心参与者的行为带动周围同学的在线参与。所以要尽可能争取核心参与者参与交互过程的调控和管理,以此来扩大学生异步网络的参与学习范围。确保了教师的参与后,教师或者是教师鼓励社群中的中心人物以博文、日志方式,时常抛出一些网络学习中大家聚焦的问题或主题,来引起全班同学的注意,以问题或主题为导向倡导大家通过探究学习和反思学习后有感而发,借此来促进网络学习的交流型参与,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和反思学习能力。问题不被抛出,不会有阅读者的思考;主题不深刻,不会有阅读者的思想共鸣,没有共鸣自然不会有交流型参与。

  (五)选择合适的学习支持服务平台

  Tait指出提供学生支持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符合学习本质的需求,对于学习过程产生作用。在反思型异步网络课堂的参与学习中,为了保证有效学习的发生,学习支持服务平台必须能促进人际间的会话与协商,帮助学生将学习与他们熟悉的情境联系起来。例如Blog、BBs论坛、个人空间等都可以进行反思学习,但哪一种平台更能符合反思型参与式学习的需求,需要教师在选择网络学习支持服务工具时慎重考虑。

  六、结束语

  中学生网络课堂篇2

  关键词: 网络迷恋 法制教育 绿色网络

  生活中处处有网络,随时可以上网。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特别是中学生对网络好奇,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有的在校中学生沉迷网络不能自拔,不但荒废学业,而且有的甚至引发网络犯罪现象。于是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学生”,根源在迷恋网络。网络问题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一个普遍而突出的问题。下面结合我校实际,分析中学生迷恋网络的原因。

  一、自身思想压力大,虚拟网络缓解压力

  目前教育体制下学生的学业负担比较重,学习上的压力及家长方面的期望让学生感到压力,而他们还略显幼嫩的心根本无法承担这样的压力,想找个途径宣泄这种压力,缓解这种本不属于他们这个年龄层的压力,虚拟的网络就成了他们很好的宣泄世界,慢慢地,他们就容易迷恋网络,陷于其中。

  中学生的心智还处于发育阶段,无法完全准确地判断出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一般随着社会大流前行,因此,容易在进入网络之后,没办法马上理智停止,反而越陷越深。

  二、管理不够规范,纵容学生犯罪

  目前在校中学生上网比例居高不下,因网络引发的犯罪呈逐年增长趋势,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呢?

  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网吧经营者不惜违反规定,专门在学校周围设立网吧,吸引在校生上网或者接纳未成年人上网。为了留住上网的孩子,一些网吧还提供吃住,通宵经营,帮助孩子逃避学校管理和家长追查,因此,要规范管理,不给学生滋生犯罪的土壤。

  三、网站多内容混杂,腐蚀学生的心灵

  中学生对网络游戏有瘾,互联网上80%的游戏软件来自境外,多数网络游戏都涉及以扮演角色互相砍杀为主,充斥暴力斗殴、欺诈手段、色情等内容,让中学生好奇,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某些中学生一旦进入网络游戏,就会忘记吃饭睡觉,通宵达旦,夜不归宿,严重影响学业,既伤身又伤神,得不偿失,而且使一些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和错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网络游戏中存在的暴力斗殴、欺诈手段、、色情等不健康内容,严重玷污中学生的思想,腐蚀他们的心灵。对正处于成长发育期的中学生来讲,道德观、价值观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四、缺乏文体活动和兴趣小组,构成沉迷网络的原因

  部分学校重智育、轻德育,注重抓课堂教学,忽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关注校园内涵建设,忽略校外教育现象。学校应多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健康向上、形式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兴趣小组,多开展对中学生具有吸引力的校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在周末时间、业余时间虚度、无聊。有的中学生混入网吧,迷恋网络,受到网络游戏的毒害,长期下去,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五、中学生心智不健全,易受到网络的冲击

  中学生正处于心智不健全,生长发育和世界观、人生观形成阶段,对社会是非还不能分清,易冲动,缺乏理智,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一旦受到来自外界不良思想、文化和社会丑恶现象的影响,就容易在理想、信念上产生动摇,好逸恶劳、爱慕虚荣、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容易沉迷网络游戏、暴力斗殴、色情等感官刺激的缺点充分暴露出来,盲目冲动,只图一时满足,不考虑后果如何,易走上犯罪道路。

  六、学校和社会联合,综合治理促成效

  学校对学生上网行为一般采取“堵”的措施,关上校门、叮嘱家长。但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不少网吧步步逼向校园,有的成为学校的左邻右舍,严重干扰学校的正常管理和秩序。如果学校及社会两者能形成有效的防预体系,对在校中学生上网行为和网络犯罪形成有效扼制,控制上网时间和内容,加强督查,将未成年人拒之网吧之外,同时联合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告别网吧

  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学生迷恋网吧等问题,减少在校中学生网络犯罪事件,学校必须加强法制教育。近几年,国家为促进计算机信息网络发展,保护网民合法权益,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在校学生对相关网络法律法规缺乏了解,法律意识淡薄。知法才能更好地守法。因此,必须加大普法深度和广度。通过宣传教育,认真落实未成年人不得进入营业性网吧的规定,呼吁在网吧终端设备上安装封堵色情等不健康内容的过滤软件,有效打击违法行为。协同家长监管未成年人在家庭中的上网行为。

  八、倡导网络文明,共建绿色网络

  首先要转变教育模式,现代教学模式要和网络接轨,如开办网络学校,开设网络课堂等。很多学校都有健全的校园网络,学生在课余可登录学校网站。

  其次,要开展中学生文明上网,建立网络诚信体系,引导中学生的网络行为,建立规范的网络伦理。

  再次,要使中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游戏的是非长短,自觉培养良好的兴趣与爱好,用道德、知识观念约束自己的行为。广大家长要对孩子上网时间和内容有所监督和提醒,对学生加强网络知识普及和引导,形成共同的防范意识,为下一代创造安全有益的成长环境。

  开展更多更精彩的课余活动,吸引学生的“眼球”,与网络争抢生源,将陷入网络泥潭中不能自拔的学生挽救出来。用活动作为载体,融集体主义、团队精神、荣誉感等于一体,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趣。

  中学生网络课堂篇3

  关键词 电工 电子 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系统的日益复杂化的趋势,电工电子技术实践课从内容到形式都将发生深刻变化,围绕电工电子技术实践课教学的改革,各院校都在不断进行探索。我院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课教学,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研究并改革我院电工电子技术实践课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强化教学管理已是刻不容缓的工作。

  1 优化教学内容

  1.1实践课教学内容整体优化构想

  课程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在单元电路设计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设计、安装与调试自成系统的、与工程实际接轨的、具有各种不同用途和一定工程意义的电子线路装置,从而为学生以后的毕业设计和从事电子技术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础。只有按照上述三个层次对实践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认真确定好每一阶段的实践内容,才能为学生打牢基础和持续发展提供基本的教学条件保证。

  1.2三类实验的要求

  1.2.1基本型实验

  这类实验内容要求学生按实验指导书的实验要求、步骤、方法,独立完成实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实验目的主要是训练学生的仪器仪表使用、实际操作、实验数据整理、实验报告的书写等能力,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受到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基本型实验还应包括综合性的实验内容,如要求学生参照有关“指导”(该“指导”或来自教师。或来自指导书),完成一个综合内容的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具有水平迁移能力。

  1.2.2设计型实验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解决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开拓能力。设计型实验主要是针对单元电路而设,一般由教师拟定题目,不提供电路图,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在设计型实验中学生要求购买的元器件往往是五花八门的,这将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经费开支,因此,可采取让学生在规定的器件品种范围内设计。

  1.2.3课程设计

  学生学完了电工电子技术全部课程后,可集中一到两周时间进行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系统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这对他们的学习效果是一个全面的检查和考验,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设计、安装、调试一个实际的系统,实实在在感受一次“科研”、“开发”的基本过程,这对他们的创造能力是一次极大的锻炼和提高。在进行课程设计选题上应做到难度适中,与原来学生掌握的知识联系密切,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课程设计题目选得太难,学生感到与他原来的认知结构无法联系,那么他对这个题目就不感兴趣甚至失去信心;反之,如果太容易,也不能产生兴趣,

  最好是与他们原来的知识结构既有相同部分,又不完全相同,这可引起学生的很大兴趣和积极性迫使他们对原来的知识加以选择、转化和利用。

  2 创新教学手段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要求。传统的电工电子技术实验一般主要是依赖实验室,离开实验室,学生就很难完成实验,学生的实验构想和创新热情到受实验条件的制约。利用现代化的虚拟实验方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院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2.1开展EDA仿真教学实验

  目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实践教学中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体现当今电子技术最新设计手段的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CAD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而迅速建立起来的一门新型学科,它的出现改变了电子线路传统的设计方法,比如使用Elec-tronic Workbench或Multisim等仿真软件,可将所有的电路基础、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实验所需的元件和组件全都以图标的形式显示在屏幕上,使用者只需用鼠标击中各相应的图标,即可打开各种工具栏和元件库,取出你所需要的元器件、组件,按线路图连接成电路图一在工具栏中打开仪表区,可以取出所需要的万用表、示波器、信号源等接在线路中。点击开关,就可以通过电子模拟,以进行观测和调试。可见采用cAD技术,其实验手段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学生如果想做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个原理或设计一个电路,可不必到实验室来做实验,只要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实验即可。进行仿真实验,相当于每个学生都有了一个非常先进、功能强大的“实验室”。虚拟实验给学生一个非常广阔的空间,使学生能在这个空间里自由发挥,方便地进行各种设计,挖掘潜力,锻炼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2建设网络课堂,建成网上虚拟实验室

  远程网络课堂教学已发展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是进行垒民教育、终生教育等教学手段的发展方向,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促进了网络教育的迅速发展。为了学生自学和巩固电工电子课程的需要,我们开发了电工电子网络课堂和网上实验室,在网络课堂里放置实验教材、实验教学大纲、仿真教学软件,学生可按照网络课堂的提示,下载并安装虚拟实验软件,这样每个学生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自己的实验室。教材对每个实验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生可按照要求来完成实验。完成实验后,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交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学生还可以通过网上虚拟实验来预习实验,在进行实际操作实验之前先进行虚拟实验,实验完成后可对虚拟实验和实际实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另外对在实验室完成的实验不满意时,也可以在网上进行虚拟实验,直到满意为止。还可以通过网络课堂把自己的发明创造或问题和大家交流,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制作大量教学课件

  电工电子教学的难点之一是许多复杂流动的电子图像难以用语言清晰地描述,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制作幻灯、动画和仿真电路等课件的办法改进这一不足之处。通过这些课件,不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的知识,同时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 加强实验教学管理

  3.1加强实验室管理

  一是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使实验室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二是加强实验设备的管理,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效能。出现损坏及时修理,小的损坏带领学生自己修,大的损坏及时报修,保持设备完好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三是开放实验室,尽量满足学生课外实验的要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实践条件。

  3.2加强网络课堂的管理

  对网络课堂进行经常性专人管理,维护网络课堂的正常运转。及时处理学生提交的问题,指导学生的学习,检查学生网络课堂学习情况,组织学生进行网上交流,及时更新、完善网络课堂内容。

  3.3加强教学管理

  组织专家对实验教学进行经常性的检查、指导和评估,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认真把握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做实验前必须要求预习,撰写实验预习报告,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认真检查学生对待实验的态度,以及对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辅导,使学生养成严谨的实验作风。改革实验考核方法,建立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体系。

  结语

  中学生网络课堂篇4

  关键词: 网络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果我们还只是依靠书本上的知识内容,就只是满足应试教育中对考试对分数的要求,而不能满足学生自身全面的发展。网络正好弥补了书本的不足,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可以不断丰富自己,还可以避开在校学习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满足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求。

  目前中学生对网络学习的情况到底是处于一个怎样的状态?我对自己所执教的班级进行了跟踪调查和分析。我所选取的对象是一个初中毕业班的学生,这个班的学生全部为走读生,除了白天在校学习的时间,其余时间是完全可以由自己来支配的。为了确保得到的结论相对真实有效,我并没有直接出面调查,而是分派几个比较可靠的同学帮忙摸底。两天过后,反馈过来的信息显示:在周一到周四晚,大多数同学不会上网,只有少数几个会上网,上网的这几个同学成绩在班级里属于有点落后的。他们在网络上主要是玩游戏聊天。周末和双休日,上网的人数相对会多一些,但真正在网上查资料、学习的同学不多。上网主要是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看看新闻、小说,QQ聊天。上网人数不多的主要原因是正面临升学考试,课后要及时消化课堂的内容,完成各科的作业,根本就没有什么多余的时间来上网。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家长的限制。

  在中考结束,学生已经没有了考试压力,而此时家长对孩子的上网限制也相对放宽的情况下,我对原来的班级做了一个同样的调查。但这次调查因为毕业和在放假中等原因,并没能取得全部同学的相关信息,在分析了其中一部分的信息中,得出了这样几个结论:大多同学会经常上网,部分偶尔上网,还有少数是从不上网。上网一般在自己家里,或者亲戚家中,还有部分是去网吧,有些没电脑的就用手机上网。上网时他们到底在做些什么,和前期的调查相似,主要还是看新闻看博客,是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QQ聊天。查阅与学习相关的资料的比例不大。利用网络来学习的同学在科目的选择上也是偏向语文、英语、数学三门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关注度不大。

  通过对这个班级网络利用情况的分析,我意识到学生并没有充分利用起网络。无论什么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也不例外,这个就看我们怎样来利用,怎样避其害而取其利。学生在网络背景下的自主学习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注意网络监控

  兴趣是一切良好的开端,我们在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时,首先要培养起良好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可以有多种途径,比如可以联系学生比较关注的事物,鼓励做成一个相应的Flash,不会的部分可以让他们尝试上网查询相应的资料,试着自己完成。这样,学生再遇到什么问题就会尝试利用网络来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学生自控能力相对比较弱,这就需要在学生网络学习过程中进行监控。监控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来源于教师、家长和网络平台的设置进行的他人监控。可以是给定学生具体的学习内容,对学习时间上有明确的要求,同时对学习结果进行一定的检测。要把检测的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最后可以根据学习的状况,进行一定的强化措施,促进学生对自我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科学的调控。

  还有一种就是学生自我监控,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根据自身的情况不断自我调节学习过程,以达到最终的学习效果。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网络学习的能力

  在网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由于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条件不同,学生的网络学习有很大的差异。有些学生对各种软件运用熟练,想深入一步学习,但无奈自身的网络技术不够。这时老师就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可以在网络课堂教学过程中提供一些相关学习课程的网站,并对学生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平时要多注意讲解一些网络学习的技巧,以及一些在网络上沟通的基本方法。现在网络的信息非常丰富,内容良莠不齐,学生要真正辨别出好坏不太容易。这就要求老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对信息进行处理、过滤。

  老师在网络授课过程中,对于比较集中的学生问题,可以先利用集体广播的形式来完成相应的解答,然后进行个别辅导。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考虑布置相应难度的练习,注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确保每位学生都有相应的收获。

  教师要注意不断地积累提高,只有自己提高了、发展了,才有实力把握住学生的学习方向,也才有能力带动学生的发展。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网络学习的能力

  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来获得提升。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往往要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协作,例如在网络学习过程中,遇到以个人能力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同学间相互讨论、分工合作或主动积极的询问来最终获得解决。平时对网络学习经验体会也要注意与老师和同学多加交流,丰富学习内容,获得新的发现。

  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也要注意培养从多角度看待问题的习惯,能够从问题的不同角度、不同的层面入手,应用多用思维的方式,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分析所遇到的问题时要敢于有自己的想法,打破思维定式,不束缚于权威,敢于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

  四、创建良好的网络环境,确保学生安全上网

  网络中的信息时是极大的,良莠不齐。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安全上网,在家长和老师加强对学生网络学习进行监控的同时,社会也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绿色的网络环境,可以建立一些青少年网站,加大校园网络的建设力度,并及时地丰富和更新网站学习内容,让青少年网站成为知识传播良好的窗口。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网络的监控,从源头上切断有害信息的入侵。

  中学生网络课堂篇5

  关键词 网络;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0—0052—02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贸易、国际商务专业教学体系中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系统性强、技能要求高的课程,也是该专业其他主干课程如外贸函电、外贸单证业务等课程的前置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作用。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2年7月的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其中学生网民占比为28.6%,20~29岁的网民占比为30.2%。可见大学生网民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互联网无处不在的当今时代,对网络环境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进行教学设计研究是做好该课程教学工作、提高课程教与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1 课程设计的依据和背景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设计思路是以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等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根据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标准,基于外贸进出口工作过程重构课程内容体系,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因此,网络环境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就从当前环境下外贸业务相关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入手,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对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等进行深入探讨。

  1.1 网络环境下的外贸工作呈现出的特点

  1)贸易方式的多样化。传统的外贸业务拓展往往依赖于展会、境外客户推荐、电话推广等方式,在网络日益普及的当今时代,电子商务成为各外贸公司开发新客户的重要手段之一,任何一家公司都不能忽视这一新兴的贸易方式。

  2)业务处理的网络化。传统的外贸业务在办理的过程中需要涉及数十个部门,每个业务环节都需要业务员去相关部门办理。而现在外贸业务的办理可以通过电子口岸系统一站式处理,甚至汇款都可以通过网银来解决;与上下游企业的业务往来也只需要轻点鼠标,足不出户就能完成。

  3)业务信息的即时性。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外贸业务的相关信息也在随时更新,外贸业务员必须随时关注最新的市场行情、汇率变动、航运信息等,才能报出最有竞争力的价格,并在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实现利润最大化。

  1.2 网络环境下的高职学生外贸实务学习特点

  1)理论学习能力较弱,实际动手能力较强。高职学生的特点就是实际动手能力较强,而理论学习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必须利用这一特点,增加实际动手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充分利用学生熟练操作互联网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在互联网上的亲身操作来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提高专业技能。

  2)课程内的企业顶岗实践的机会较少。由于外贸工作的特点不可能接纳很多学生进行短期顶岗实践,因此在课程教学设计时就应该充分与企业实际操作的内容接轨,用企业真实的业务资料作为背景材料,利用真实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完成实际的工作任务。

  2 网络环境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设计的重点

  2.1 利用网络整合教学内容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以进出口业务流程为主线,根据外贸业务的工作过程设置教学模块(项目),分别包括外贸业务的准备、外贸合同的磋商、外贸合同的签订以及外贸合同的履行,在每个教学项目下根据实际工作内容设定学习任务。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更新教学内容。教师要利用网络等渠道搜集最新的行业信息和相关资料,并利用各种沟通渠道向外贸从业人员获取第一手的企业案例和各种证单,充实教学内容,使外贸实务专业教学最大限度地与实际接轨。

  2)增加利用网络进行实操的教学内容。根据外贸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利用网络进行客户开发、寻找供应商、搜集航运信息、掌握汇率变动状况以便准确报价等内容,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际操练达到掌握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的目的。

  2.2 利用网络辅助完成教学组织

  首先,本课程实施的特点就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成立虚拟公司、选定主营产品后,就以该产品作为典型产品展开客户开发、合同磋商、合同拟定和合同履行等各个任务的学习,这个公司及产品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教与学过程中。那么学生就作为学习的主体要完成公司成立、产品选择以及客户开发等一系列工作,这些都需要借助于网络来完成。

  其次,按照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每个学习任务下的课堂教学可分为“任务目标”“情景呈现”“知识讲解”“操作示范”“完成任务”“成果评价”6个逐步演进的步骤,即根据实际工作目标确定本节课程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白课堂学习之后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然后给学生创造一个工作情境,由学生讨论或分析该情境下的工作任务,并且试着去解决。如果是简单的任务,学生可以直接尝试完成;如果是比较复杂的任务,可由教师先进行操作示范,再由学生操作完成。其中知识的讲解可以穿插进行。最后由教师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点评或者学生互评。

  在以上的教学活动中,情境呈现、知识讲解、操作示范、完成任务都可以借助网络展开,比如情境呈现的案情可以是网络上的实际公司和实际业务场景,知识讲解的来源就是网络资源(或网络课堂)并可以通过实景的方式进行呈现,操作示范和完成任务都是在网络上进行实际的操作,可以说整个课堂教学活动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持。

  中学生网络课堂篇6

  依托教师、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让网络走进课堂,发挥网络优势,打造更加新颖、更具活力的课堂,赢得耳目一新的局面;但实施过程中又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完善,发挥出网络教学最积极的优势。

  【关键词】 网络 网络课堂 活力 网络教学

  初中生正处于从少年期向青年期的发展阶段,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过渡时期,其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有着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他们的心理却处于急剧变化的状态,心理很不稳定,具有简单幼稚和半成熟的特点。他们对于经常出现的多媒体教学已经见怪不怪,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新鲜感和吸引力在逐渐下降,它开始显得捉襟见肘,难以满足新课程教学的需要。这种形式下出现的网络教学能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它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调动学生好奇易变的心理,使之稳定在最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状态上;同时它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内外师生、生生互动以及教学与社会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发挥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特长,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激情,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如何更好地发挥网络的积极优势,打造更加新颖、更具活力的课堂,赢得耳目一新的局面,又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以下就是笔者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进行网络教学的一些尝试和思考,也许还很不成熟,以求与大家一起交流和提高。

  一、 发挥网络优势,打造耳目一新的课堂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着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网络教学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是新颖的,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学生有浓厚的兴趣,极容易出现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他们非常愿意在课堂上甚至课后去尝试和探索,展示自己的身手,只等教师确定主题,分配任务了。因为网络中动感的画面,美妙的音乐,深情的文字,丰富的资料使学生身临其境,给学生以“较真实”的地理时空感,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每次网络教学时学生都争先恐后,激动万分。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和调动学生们的这种好奇心、兴趣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挖掘他们身上的潜力和已有的信息技术,合理有效地控制网络课堂,让课堂教学更加完美、更具活力,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更突出。特别是对于那些在课堂上讨论未果的问题,就可调动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利用yahoo、google、baidu、和等搜索引擎向网络以及google earth寻求答案,培养学生探索自然、探索社会、探索科学的意识和精神。

  比如在七年级上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的综合实践探究活动教学中,教师就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尝试利用google earth和地球仪一起进行教学,给予学生一次机会分别在地球仪和google earth找寻北京、杭州……甚至自己家和学校所在位置。比较中学生发现google earth的神奇之处,体验到了那种震撼感觉,通过它可以浏览全球范围内任何一处地点的高清晰度卫星照片,甚至还可以从中找到自家屋顶。这种实践探究带来的震撼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情以及探索科学、探索高科技和空间技术的意识和精神。

  2、挖掘网络共享优势,丰富课堂教学素材

  网络资源的共享为教学提供了便捷,它给课堂提供了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素材,如取之不尽的各地地图(如中华地图网等)、风景如画的梯田、神秘的沙漠风光、壮观的转场场面、简浅易懂的动画场面、悠扬的传统民歌、超越快感的流行歌曲……网络让干巴巴的说教变成了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的变得具体,静的变成动的,虚幻的变成真实的,既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又能将学生引入想象的世界。我们要充分挖掘网络丰富的资源,丰富课堂教学素材,使教材“活”起来,使课堂“动”起来。如课前5—10分钟的演讲、才艺展示活动中,学生们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通过有目的地搜索自己所需的健康向上的资料、图片、视频、音乐等制作成精美的课件或者组合处理成短小精练的小品相声片段,拿到课堂或演或讲,他们的表演常常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大家或捧腹大笑或震惊不已或潸然泪下。如林斯盛同学的“因为一些人的昏庸害得一个在中缅战场有着赫赫战功的老兵的惨死”的故事让自己潸然泪下的同时,还感动了所有人;还有储天舒同学的《天才是“懒”出来的》的演讲在同学中引起的轰动……他们的素材就是得益于网络,它起了词典作用的同时,又给了师生更深更广的思考空间,这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和上网技巧,培养学生上网查寻、收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

  又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秦岭——淮河南北差异的教学中,教师抛出两个问题“许多北方人到杭州生活后,都说杭州太冷了,比北方还冷,这是为什么?”“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为什么?”学生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了,谁都想跃跃一试,揭开这些谜。带着疑问,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进网络世界,通过网上搜索,相互比速度,在网络中寻找答案,并通过讨论和思考得出并分享各自独到的见解。这种自主搜索寻疑的过程既有竞争又有激情,培养了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同时在兴趣中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探索自然、探索社会、探索科学的意识和精神。

  3、利用网络实时优势,创设学生亲身挑战的机会

  陶行知说:“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断语;断语生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究。”杜威也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可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挑战、亲手操作”的作用有多大,而网络的共享、实时和广阔为“活动、挑战、亲手操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更广的空间。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实时优势,遵循“从做中学”的教育原则,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活动,给学生动手实践和挑战的机会,不仅仅让学生利用网络搜寻并处理信息,更让学生亲自在网络中挑战、操作、大讨论、旅游,产生心灵和思维的大碰撞,以达到激活思维、获取经验、形成能力的目的。这一过程中,网络是传授知识——探究方法——自我反思——学会学习的场所,它不仅是探究知识的场所,更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场所。

  例如在“国土和人民”中有关行政区划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登陆中华地图网,这里有富有挑战性、知识性和竞争性的“拼图游戏”“对号入座”“地图知识测试”等系列活动,既有世界、亚洲拼图游戏,也有我国各省区拼图游戏,既方便又快捷,旁边还有记时器,极具挑战性,课堂上同学轮流操作,极大地调动了同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学生在网络游戏中不知不觉掌握了中国的行政区划,轻松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学得自信充实,学得轻松愉快。

  又如“游历华夏”这一综合实践探究活动课教学中,考虑到真实的旅游对于学生来说由于时间和金钱的因素而不现实,我们利用学生感兴趣又贴近学生生活的互联网设计了“玩转中国”的网上虚拟旅行(两节课),即利用网络考察探究所选城市和该旅游线沿途的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最终以某种成果形式展示给同学。具体步骤:①自由组合小组②了解旅游网、相关风景名胜的网站及城市网(为节省时间,可以参考教师提供的网站,如21cn旅游

  中国航空旅游网

  中国旅游信息网

  华网/ 中国游易/

  ①②两步可在课前完成)③设计一条科学合理的线路④确定交通方式⑤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虚拟旅行⑥利用电脑采用课件、报告、采访、小品等多种形式交流汇报考察成果⑦课堂评价与延伸。此次考察与交流,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自主性强,学生又极具好奇心、求知欲,学生的探究动力马上被调动起来了。他们通过感受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巨大差异,增强了爱祖国、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同时又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努力学习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决心。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这种小组形式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生间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优势互补,集众人的智慧,更好地解决了问题,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提高了交往能力。合作与竞争并存,既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在“虚拟旅行”过程中,教师扮演游客一起旅行,引导学生做导游,这样既拉近师生的距离,体现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又能使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很自然地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同时利用教师机平台有效控制教学进程,实现了网上多媒体信息传递和多媒体信息资源共享,最终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4、发挥网络互动功能,拓展教学空间和形式

  网络是交往互动的场所,它的互动性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体现在师生利用校园网及其他主题网站中的bbs论坛、qq、msn、e_mail等进行交流讨论和互动,发表各自不同见解,从而拓展教学的空间和形式。例如“网上虚拟旅行”,充分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实现了自由领略无法“身体力行”的祖国壮丽河山的愿望,从而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发展独立自主的个体,培养思维能力的教学效果,优化了课堂教学。又如利用bbs论坛进行主题讨论,发表不同的意见,有支持也有争论,互相期待与辩难,效果和气氛很好。这是在平等氛围里畅所欲言,交流、对晤、探讨,显得和谐温馨理性又有适当的争鸣。因为bbs交互性很强,利用它能真正做到全员参与,教师可以看到全班同学的发言,全班同学也可以知道教师的想法,它的方式和网上聊天差不多,很容易被同学接受;因为无须站起来正式发言,可以使发言者毫无心理负担地参与交流并畅所欲言,能激发全班同学参与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全方位反馈和资源共享。

  另外,网络教学在拓展教学空间的同时,也让教学走出课堂向课外延伸,如课堂上尚未讨论交流完的问题同学们可以在课余利用bbs论坛、qq、msn、e_mail继续交流,第二天回到课堂时反馈给全班同学老师。这同样是依托网络实现了同学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样做到了资源共享,发展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收到的教学效果必然挺好,这还得感谢网络。

  二、网络走进课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设备资源的支持与保障

  网络走进课堂实施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设备资源的支持与保障的问题,如校园网、局域网常出问题,少数学生网络学习水平不够,打字速度太慢,况且打字的速度总是比说话慢,所以发言的内容总会受到打字速度的限制。比如利用bbs论坛主题讨论,由于大家涌进校园网,一时造成网络堵塞,造成网络速度很慢,结果不是很理想。另外网络走进课堂必须要有网络教室和一人一台电脑等设备资源的支持与保障,但是学校网络教室就这么几个,每节历史与社会课要都在这儿进行显然不太现实。

  2、网络的复杂性和学生本身的自觉性

  互联网是开放的,网络信息浩如烟海,庞杂多样,参差不齐。课堂上依托网络教学,教师鼓励学生结合主题进行搜索时,学生能从网络中获得大量有关无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让学生花费过多时间去浏览、去吸收、去响应、去鉴别,这会占用课堂45分钟的很大一部分的,同时影响教学进度。另外,由于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面对诱惑会迷失方向。尽管课堂上教师确定了主题并有很多要求,但是很多同学面对丰富多彩的图片、新颖有趣的动画和妙趣横生的文章,会逐步迷失自己的学习目的。又如利用bbs论坛进行课堂教学时,由于学生当时的言论很难受到及时有效的监督,会出现少数同学聊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内容的情况,这时教师的正确引导就显得极为重要了,教师要及时提醒他们迷途知返,把精力集中到课堂中来。

  3、学校、家长及其他老师的观念与态度

  网络的复杂性和信息的鱼龙混杂使得许多家长出于保护自己孩子的需要,限制孩子接触网络;加上《历史与社会》学科中考不记入总分,因此在学校、家长及其他老师的心目中该课是副课,课余学生过多地将时间花在网络来学习这门学科,势必会招致他们反对,甚至被认为是浪费时间。那么学生化在这门学科上的时间相对较少,利用网络学习该课的机会将更少。

  4、 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和指导水平的有限性

  毕竟网络教学是笔者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初步尝试,由于经验不足,精力和时间有限,再加上教师本身信息技术水平和指导水平的有限性,对于学生的指导和引导,还只能说是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尝试阶段。教师本身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摸索,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课堂临场调控能力和指导引导水平。

  总之,网络走进课堂,使历史与社会课堂更加新颖、更具活力、更加精彩,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因为它给我们提供了更新、更优的教学空间;尽管我们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我们会继续努力探索和完善,发挥出网络教学最积极的优势,让网络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改革服务,为师生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新论 童富勇 主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5年12月

  2、《地理网络教学中教师指导作用初探》朱俊彬 地理教学 2005(7)

  3、《中学地理网络教学模式探析》 张念东 地理教学 2005(4)

  中学生网络课堂篇7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特征;措施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式,是互联网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一种网络教育方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网络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即学校根据传播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通过网络平台,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大学生施加有计划、有组织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规范教育和素质教育,使大学生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科学掌握现代网络传播技术和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制作、传播、引导网络信息,使大学生全面、客观的接触信息,正确、合理的选择和吸收信息,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1.1教育资源丰富,传播速度快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信息和资料主要来至于大量理论类、政策类、时事类的报刊和书籍,其缺点信息内容滞后,缺乏时代感、吸引力。而在网络时代,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其中,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实时动态信息和全面深入的数据库。网络的开放性特征,具有对其它媒体的整合作用。现有的教育媒体,如报刊、电视等,形式上是相对独立的。而通过网络可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报刊、电视等传播媒介的结合,从而扩展信息来源;同时由于网络信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这就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调、陈旧的弊端。此外,网络具有信息共享性、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就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案例、专家讲座、教育专题片等都可以搬上网,进入网络课堂,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文字、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出现,全方位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多媒体技术的存在,学生所获得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教育走向立体化,从枯燥的理论变为丰富的案例,增强了教育效果。

  1.2虚拟性特征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思想政治老师往往是高高在上的思想权威,其主要职责是进行理论灌输。而在网络教育中,课堂教育中的等级、权威、身份等因素都失去其效应,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平等的寻找交流对象。面对与网络接触频繁的大学生群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使老师和学生之间消除了地位上的差别,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使双方的交流更具有亲和力,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愿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对受教群体产生积极的效应,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2.1加强教育网站建设

  教育网站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平台,建立和完善教育网站建设,应增强教育网站内容的可读性、创新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的规范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结合民众最为关心的问题,贴近时事热点,建立不同类别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比如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建立了赈灾救灾、悼念遇难同胞等类型的宣传教育网站,群众不仅全面了解了汶川大地震的灾难,也传播了抗震救灾的精神,坚定了民众齐心协力抗灾救灾的信心。

  2.2利用网络资源,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吸引力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主要依靠课本、杂志等工具,收集速度慢,知识陈旧,缺乏吸引力,极大地制约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而这些问题在网络时代则可迎刃而解。因为网络资源具有共享性,它打破了地域和空间限制,网络知识丰富,紧跟时事,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条件。丰富的知识内涵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的有效保障,我们应善于开发利用网上资源,运用这些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制作、传输包括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动画等形式的思想政治内容,使每个学生在网络上接受思想教育。

  2.3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完善,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是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应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建立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教育模式,突出特色,贴近实际,优化教师结构和资源配置,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素养。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方式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招聘政治立场坚定、思想政治素质高、专业知识丰富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邀请著名的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定期召开专门的研讨会进行经验交流,通过各种措施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

  总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式下越来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广泛借助于网络这种新时代的教育方式,才能更好的实现其教育的效果。才能真正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达到其相应的教育目的,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等.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制度模式的构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6).

  [2]陈成文,高小枚.回顾与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的研究进展[J].甘肃社会科学,2006(2).

  [3]荆媛.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1) .

  作者简介:

  闫岩,(1988~),性别:女,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河南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中学生网络课堂篇8

  【关键词】空间教学;课程设计;触发器;幻灯片布局

  中国分类号:G423

  基金项目: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空间资源课程――《数据库设计及应用》。

  一、设计理念

  教学设计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信息处理核心能力的要求,考虑社会需求和岗位应用实际需要,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参考在企业中的经历精选教学内容,按照计算机应用工作者的典型岗位动作过程和学习者的认知规律,秉“网络空间教学”、“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的先进理念,贯彻教、学、做合一,学以致用的编写思路,力求帮助学习者在学习和实践中理解与积累知识,在应用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再实践。

  二、学习对象特征分析

  大一的学生对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是有一定了解的,能操作简单的网页浏览、收发信件、搜索信息、多媒体运用等,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缺乏系统化、具体化、深入化等等,例如幻灯片有的操作学生貌似接触过,可真正动手实践又做不出令人满意的作品,知识和能力都具有局限性,因而可从感性知识入手,借助网络空间平台,激发其兴趣近而进行知识循序渐进的提升。

  三、教法分析

  教法采用的是新课程主张的“以网络空间为教学平台,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兴趣”,即通过案例和情景教学,使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有效的完成预期计划的教学任务,让学生感受到自己都学了什么,会了什么,将来能用这些知识干什么,让学生爱上空间课堂。

  四、空间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1.空间项目教学目标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通过掌握触发器的使用原理及其在幻灯片中的熟练应用,可掌握幻灯片的布局方法,灵活运用幻灯片中触发器的操作技巧。在能力目标方面,学生将具有触发器实践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运用触发器的思维方式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在素质目标方面,学生将掌握运用触发器的方法和理念解决实际问题及独立创新能力。

  2.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生需重点掌握设置触发器的操作步骤,以及如何设计人机交互。而如何正确设置触发器,以及实现设计的创新性,对学生来讲有一定难度,有的学生对幻灯片布局中哪个位置最适合使用触发器还把握不准,对触发器的使用方法不够巧妙,这些将直接影响幻灯片的整体设计。

  3.学习准备

  学生通过教材或上网查找、阅读相关资料。教师利用教材、教参和网络资源等,编写教案和相关文档,制作视频等,认真完成高质量的备课工作。

  4.教学过程

  步骤1:情景导入。在空间课程页面中引入案例,如“如何放大图片?”,要求学生下载本次课用到的资料,并思考提出的引入问题,进入学习情境。学生会对情景比较感兴趣,引发学生快速进入触发器的学习当中。

  步骤2:自主探究。教师先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触发器的基本使用,并完成引入案例,学生可通过对触发器的基础知识学习后,独立完成操作。然后进入强化案例,设计情景“如何传递信息给观众?”引导学生采用触发器完成任务。此过程中学生打开强化案例的练习文档,根据引入案例所学知识,自己探究完成任务,对不能独立完成的学生可网上留言或其他形式与教师探讨。最后进入进阶案例,引导学生完成案例如“可以翻页的书”的制作,学生完成进阶案例时不懂的地方可查看有关此案例制作过程的视频,对不能独立完成的学生教师可采用网上交流的方式进行辅导。整个过程,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对探究的问题保持很高的积极性,出现问题能通过网络请教老师。

  步骤3:交流评价

  教师可在某个固定时间段参与学生网上交流,除了其组织作用外还对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做点评,以保证交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与同学分享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教师也不断修正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在点评过程中,需注意要每位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将有代表性的学生学习成果进行点评,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步骤4:创新拓展

  教师先引导学生参看拓展案例,学生思考、交流、探讨教师的提问并做出回答。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自行设计一个幻灯片,如何用触发器进行创意设计,要求学生根据本次课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内容丰富、布局合理、有创意的演示文稿,可3-4人分组完成,作为课后作业。实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本要求,进行研究式学习,体现主体性空间网络课堂教学模式。

  步骤5:总结提高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根据前面所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体系,将知识内化。同时总结本次课所学触发器使用技巧,并注重幻灯片的布局问题,回味这次课所学内容。最后布置作业,提醒学生可上网信息搜索与设计思路有关的内容,并融入触发器的使用技巧,

  督促学生将课后作业上传至空间,如世界大学城。

  步骤6:反馈评价

  教师对反馈的交流学习情况,选择其中有共性的问题,作适当的讲解,督促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整个空间过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的不仅是触发器使用的专业知识,同时还掌握了信息化技术和具备了幻灯片布局的能力。

  5.教学反思

  本次空间课程设计通过“情景导入――自主探究――交流评价――创新拓展――总结提高――反馈评价”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在探究课题的引导下自主的进行探究,整个过程以网络自主学习为主,真正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在学生的空间课程学习过程中扮演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教师的教学理念必须是始终关注着学生的思维走向和学习进程,在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予以疏导,督促学生利用空间课程学习对所学知识不断的复习、巩固、深入研究,关心和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对学生的优秀成果通过网络进行展示,多与学生交流、沟通,这样才会对学生的学习有更好的促进和激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洪源.基于空间课程包开发的高职课程建设新途径[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2)


标签:学生网络学习参与课堂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