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随笔 > 正文

五个湖北 富强湖北: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8-01 14:49:12 分类:随笔 浏览:150


  富强湖北: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建设工业强省。大力实施“支柱产业倍增计划”和“千亿产业提升计划”,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促进中小微型企业健康发展,提升集约发展水平。

  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建设农业强省。实施“新增百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工程”,深入实施“四个一批”工程,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努力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喝长江水、吃湖北粮、品荆楚味”。着力推进大别山区、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幕阜山区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用地集约、人口集中、产业集聚的思路,构建以“一主两副”为龙头、区域中心城市为支撑、县城和中心镇为节点的现代城镇体系。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一体化进程,加快培育发展中心镇和特色镇,积极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

  创新湖北:

  深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文化。坚决破除“官本位”意识,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打造重商亲商悦商的人文环境;坚决破除封闭意识和保守思想,牢固树立海纳百川的开放理念,营造开放包容、互利合作的良好氛围;坚决破除求稳守成意识,牢固树立开拓进取的创新理念,鼓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敢于担当、敢于担难、敢于担险。

  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深入实施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不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竞争力;进一步破除体制障碍,探索和创新公有制有效实现形式,加大鼓励、支持、引导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力度,加快营造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优良环境。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广鄂州、随州和黄石等地“大部制”、“扁平化”改革经验,着力建设勤政廉洁、高效务实的服务型政府。

  法治湖北:

  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以规范权力运行、提高行政效能、维护群众权益为着力点,推进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努力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目标。

  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制度,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保证困难群众平等享受法律服务。强化监督制约,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切实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和行政监督,高度重视舆论监督,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健全问责追责机制。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认真组织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所有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及市场主体都要坚持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经营、依法监督,切实做到所有管理和服务行为合乎法、循于规。

  文明湖北:

  积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文化强省。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努力形成“荆楚文化长江系”品牌,实现湖北文化军团建设的新跨越;积极扶持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培植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尽快使文化产业成为湖北省新兴支柱产业。强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升生态文明。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健全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法规体系,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环评等长效机制,让“千湖之省”蓝天长驻、青山常在、碧水长流,让人民群众不但能够享受“春城无处不飞花”的城市生活,也能品味“万家烟树满晴川”的田园牧歌。

  幸福湖北: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民生之源,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收入分配水平与本省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坚持把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依,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覆盖范围,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实现应保尽保。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积极推进社会服务管理重点工作,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和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群体的服务和管理。

  实现“十个确保”的目标:全面深入推进扶贫开发,确保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村村通”工程,确保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和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确保困难群众住上平安房、安居楼;完善农村交通设施和城市公交体系,确保群众出行便利;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确保实现充分就业;实施收入倍增计划,确保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确保人民群众平等接受教育;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加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确保全省社会总体和谐稳定。


标签:推进文化确保建设社会产业实施体系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