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教学案例反思 教学案例反思篇1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7-29 16:57:48 分类:资讯 浏览:57


  教学案例反思篇1

  【关键词】压强 教学 案例 评析 反思

  笔者在市级研讨会上听到关于《压强》的示范课,亮点很多,颇受启发。下面笔者针对本节课的几个亮点进行评析。并对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物理课堂教学进行反思。

  一、案例

  1. 新课引入精彩新奇

  在本节课开始,教者用简单的小游戏引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将一气球置于讲桌上让力气大的男生用手掌缓慢压气球。因气球打气不是很足,故他的手掌接近桌面时气球也没有破。压气球是一个常见现象,气球被压破是学生意料之中的情况,所以他们都在紧张的等待气球被压破的响声,可结果却出乎意料。这就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理,激发了学生探究兴趣。教师接着问有什么办法很容易把气球压破?学生思考后上台演示:只见他用笔尖轻轻一碰气球便破了。紧接着设问为什么?从而引入新课。很简单的道具,很常见的现象,最基本的问题,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效果明显,导入新课有质量。

  2. 创设情境丰富多彩

  “一,在茫茫的林海雪原上穿雪板和不穿滑雪板的人的行走;二,在沙漠行走的骆驼长着又大又宽的脚掌;三,把铅笔一端削尖,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住铅笔的两端;四,手掌平压和食指顶住气球的形变。”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和随手可得的器材,甚至包括学生的身体让学生进行观察,亲身体验,并且对这些实例共同的特征进行分析,学生由此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安排将学习过程由接受学习转变为探究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寻求,让事实说话,进行认识的自我调节,可以把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兴趣、操作及了解外界事物奥秘的需求转化为掌握知识技能的一种内驱力。

  3. 科学探究有序高效

  本节课很注重探究点的设计和挖掘。如用沙子做实验其现象不稳定,也不利于观察,如用实验室的厚海绵做效果又不明显。教者选择用市场上出售的1.5㎝厚的海绵,并把钉尖钉入木板,钉子尾部作为受力面积制成小凳子放在海绵上,效果非常明显而且不会戳破海绵,体现了教具的创新性。教学巧用身边的器具、生活中的器材,一来实验器材学生能找到、有亲近感,做物理实验不难;二来物理实验就在身边,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兴趣高。这不仅符合新课改思想,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作为希望学生喜欢上物理课的老师,何乐而不为呢。

  4. 回归生活激发兴趣

  压强概念在生活、社会中应用比较广泛。有时我们需要增大它,有时需要减小它,怎样来增大或减小压强呢?学生根据压强计算公式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及时给予肯定。教师展示压路机、坦克、切菜、图画钉4张图片,由学生分析其中是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方法是什么?紧接着问学生如何改变人体自身对地面的压强?并请学生到前面表演:有的抱着一摞书站在地上来增大压强;有的抬起一只脚来减小压强;有的脱去外套来减小压强;有的趴在地上;有的坐在地上;有的把书放在地上人站在书上,来减小压强。学生在表演中通过探究合作获得了增大、减小压强方法的新知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学习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二、反思

  1. 我们需要创新的课堂

  本节课我认为教者在课堂创新方面颇下功夫。从教学引入,改进教具,突破难点,设计习题等方面都在进行创新。创新是本课的一大亮点。俗话说: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单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涉及知识、教师和学生三大要素,教与学是一个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应明确教学过程的复杂性,综合三大要素,权衡利弊,博采众法之长,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既要改革创新,又要着眼实际,积极参与创设启发式、开放式、范例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需要在实际教学中积极思考,勇于实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开创充满活力的课堂。

  2. 我们需要快乐的课堂

  在本节课中,教者通过演示实验、探究实验、设计习题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快乐。师生民主、平等、和谐。教师教得快乐,学生学得快乐。听课教师听得也快乐。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们在浓厚兴趣下所获得的一切,常会掌握得迅速而牢固。积极的情感,浓厚的兴趣是要靠诚挚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培养造就而成。要想使学生能体验到物理学习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有使学生愉快的因素,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充满快乐的气氛,让物理课堂更有朝气。

  3. 我们需要实效的课堂

  本节课教者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处理,把压强的计算例题改成课后阅读,把书上探究人站立时双脚对地面的压强改成课后实验。突出压强概念的建立和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设计紧凑,张弛有度,注重课堂实效。这就要求我们:第一要研究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第二要研究教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第三要研究学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

  4. 我们需要智慧的课堂

  教学案例反思篇2

  【摘要】从“教学案例”到“教师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的过程。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从课堂教学案例到教师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不断的反思才会不断地发现问题,才会不断达到又好又快的教学新境界。

  【关键词】教学案例;教师反思;专业成长;教学新境界

  教学案例就是课堂教学事件,即发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故事,教师反思就是根据教学事件进行的反思,下面谈谈如何从“教学案例”到“教师反思”。

  谈到“教学案例”,首先想到的是,我们教了几十年的书了,教案写了不少,但是具体谈到课堂中的一些教学案例却不知从何说起,即使有也说不出个“一二来”,即是有也不典型,也没多大价值,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因就是我们平时缺少写教学案例日记,我们只注重平时教学教案编写,却忽视了对课堂教学案例即事件的记录整理。我们可能都是这样的一片茫然,面对每天的忙忙碌碌,没有自己的计划和目标,每天做的都是按人家安排的去干,每天应对的不是自己自主地去做,而是茫然的应对,我们对所教的每一节课,课后是否进行回顾写下来了,对有些精彩场面和不足的地方是否进行了记录整理,如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精彩过程和不足的记录,这就是教学案例,也就是叙说课堂中发生的事情,即发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故事。那么,如何根据课堂教学中的事件撰写教师反思呢?下面就举几个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反思案例供参考。

  案例一,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课间时李老师在黑板中间写了‘加法’两个字,同学们纷纷议论:加法太容易了,我们早会了,怎么还学习加法呀?同学们莫名其妙,这时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用疑惑的目光看着老师走上讲台。老师说:加法的奥秘很深,我们已经知道的只是太少太少的一部分,大家还想知道有关加法的奥秘吗?这时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想”,新课便从这里开始了。同学们通过观察3个算式发现新的奥秘,从而明确了( )+3=5,已经利用今天的发现,接下来研究x+3=5的求解方法。

  对本节课教学案例的评价反思,本节课导入既要有精心的课堂设计又要能因势利导,灵活多样,以学生的行为切入,感觉自然,学生感兴趣,一节课下来轻松愉快,同学们都能掌握加法各部分的关系,会求未知数x,但在计算上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加法的进位、减法的退位错误严重,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训练,个别辅导,特别是错题一定要老师看着改。

  2 案例二,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以故事形式引出新问题:一个西瓜公平地分成2份、3份,怎么用数表示呢?这样引出‘分数’的产生,课堂上同学们通过观察比较小组合作探究,初步基本上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分数,同学们兴趣很高。在课的结束时,王老师又以故事的形式为同学们的下一步学习设置了悬念,喜洋洋不同意吃一个西瓜的1/4,要吃1/8,最少吃1/6,美洋洋听了哈哈大笑,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样的设计使课堂教学进一步向课后延伸,同学们要想知道美洋洋笑的原因就要进一步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同学们知道可以分圆形、长方形、一条线段,是否可以平均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呢?应在准备学具时涉及到,使同学们对单位1有更加充分的认识,为下一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鉴定基础。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会使同学们兴趣浓厚,使枯燥的数学有了博大生机,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探究新知,让同学们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同学们兴趣更高,而且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协作学习能力。

  案例三,孩子写数:

  1,2,3,……9,(帮一下)

  10,11,12,……19,

  ……

  90,……99,(帮一下)

  100,……109

  110,……199

  写到1001,……。

  他不愿再写下去,说:就这样继续下去!

  对这个教学活动案例的反思是:“真了不起!就这样继续写下去!”就是数学,对这个孩子来讲,他正在创造自己最早的数学,是最深奥的数学。这个孩子有所发现,有所顿悟。表面上看,写在纸上的数还在继续,但准确的讲,这是数的记号在继续。这个孩子突然发现了写出所有数的非常简单的原理:0的后继是1,……。他也知道,这可以无限的进行下去。由此,可以说,他已经发现了无限。这在数学上是了不起的!这正是数学的出发点。作为教师,过去我们关心较多的是怎样讲课,怎样展示教学内容,却不太注意观察学生,也缺乏倾听学生的耐心。现在我们要学会观察自己的学生,了解学生,学会倾听。

  通过以上教学案例的反思,使我们从教学案例到教师反思有了较深刻的了解。教学案例就是课堂教学事件的记录整理,教师反思就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事件进行“闭门思过”,就是对课堂教学的事件展开自我剖析。反反复复地去思考,去追问,不断地“照镜子”,围绕某个问题多方面搜集“证据”,证据可以是经验、宏观事实(数据、实例)、理论,但理性提升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计划,这是很重要的。教学反思教师还得不断学习,才能促进不断进步!年轻教师一件事做得非常完美,也就是尽善尽美,这什么都就有了,有些人什么都参乎,但什么都搞不好,真正做到宽容理解非常难,这是由于人的思维决定的。人的思维分两大类:一类是经验思维,工作中遇到问题不叫真,不调查研究,凭经验,对人对事宽容理解;一类是“反省思维”,它与经验思维相对应,对事叫真,不凭经验,追求完美,注重调查取证。经验思维的弊端一是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二是经验思维面对新情境时不适用;三是经验思维容易使人形成懒惰思维和教条主义。从某种意义说,人们的思维方式是以经验思维为主。而反省思维是“反反复复”深思熟虑地去思维,面对问题困惑时能从多侧面、多角度寻求事实证据,基于此进行推理、判断、下结论的一种思维方式。转变人的思维方式应该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进而转变观念,由封闭的、非民主的、一言堂式的文化转向开放的、民主的、协商的、对话的文化。新课程改革的本质就是要转变人的思维方式:从经验思维转向反省思维中去,就是要寻求证据,换角度、多角度看问题,从而克服惰性思维,习惯性思维。反思就是不断的质疑,关注“傻”问题,反思就是不断的追问,就是追求“合理性”、“存在性”,从多角度寻求证明,反思就是关注细节。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著名教授叶澜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反思,教师教学反思不失为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好方法,更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由于教学工作个体性的特点,往往使一部分教师陷于经验不足而缺乏教学反思意识,常常在教育教学上感到力不从心,惶恐不安。因为,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没有行政的强迫命令,而更多是的体现在教师的自觉行动上,它是教师敢于怀疑自己在一节课里某个方面,某个环节设计不合理、组织不严密、点拨不到位的地方,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观自照,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敢于和善于突破、越超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只有开放胸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才能激发自己的教学反思意识。

  教学案例反思篇3

  【背景描述】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这些错误可能是新知与原有认知结构整合时产生的错误信息,也可能是新知与原有认知结构整合时产生的困惑。它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也可能是部分学生中存在的共同症结。但它们都真实反映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障碍。有些教师面对学生的错误发扬苦干精神,端着饭碗也还在帮助学生一道题、一道题的补救。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学生对学习数学依然没有兴趣,学困生依旧是学困生。那么,该怎样扭转这种不良的局面呢?建构主义认为:数学的知识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巩固,必须有一个自我否定、自我纠错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研究学生出现的错误,让学生对照错误进行学习过程的反思,从而真正把错误转化为课堂的资源。

  下面是笔者在错题教学过程中依循“展示错误、分析原因、出谋划策”的思路进行教学的一个片断,借此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案例描述】

  展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一课后学生出现的错误:

  5.124×1000=0.005124

  5.124×1000=512.4

  21.5÷100=2150

  21.5÷100=2.15

  21.5÷100=215

  师:黑板上的做法都是从你们昨天的作业中收集到的,你们看了有什么想法?

  生1:5.124×1000=0.005124是把小数点移动的方向搞错了,应该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生2:21.5÷100=2150也是一样,应该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生3:5.124×1000=512.4小数点的方向移动正确,但小数点移动的位数搞错,他只移了两位,应该是移三位,21.5÷100=2.15也一样,应该把小数向左移动两位。

  生4:21.5÷100=215小数点移动之后忘记点上小数点,也忘了在整数部分添0。

  师:(问做错的同学):你的5.124×1000=512.4是怎样想的?

  生5(捂住嘴巴)轻声说:我是这样想的:小数点左边有一位,小数点的右边再拿两位,一共就三位,所以是512.4。

  师:(很吃惊,接着问做错的同学):你的21.5÷100=2.15是怎么想的?

  生:我也跟上面一个同学有些相同,小数点的右边有一小数,左边再拿一位,就是两位小数,所以是2.15。

  生:(抢着说):这两个同学小数点一下子向左,一下子向右,乱掉了。

  师:那你们有什么方法,帮助这些做错的同学不会再次犯错呢?

  (学生思索)

  生:我觉得老师在黑板上标出“左右”,我们在本子上也标出“左右”,这样小数点移动的方向就不会搞错。

  师:有些同学把小数点一下子向左,一下子向右,怎么办呢?

  (学生再次思考,有的嘀咕、有的动笔在草纸上画,不一会儿,有一位平时不爱说话的同学举手。)

  生:老师,可不可以在小数的下面画一个箭头,扩大画“”,如5.124×1000表示小数点向右移动,缩小就画“”,如21.5÷100=0.215表示小数点向左移动。

  师:完全可以!你想的办法很有创造性。

  生1:我觉得在小数点的下面开始画更好。(上台讲解)

  如5.124×1000这样表示整数部分先不管,只要把小数点在小数部分向右移动三位,然后写出移动后的数就成。

  生2:(抢着上台)

  21.5÷100=0.215表示小数部分不动,把小数点往整数部分向左移动两位,点上小数点,整数部分补上0就行了。

  生3:我觉得用黑板上的红色吸铁石当作小数点,把5.124的几个数字写大一些,间隔空一点,请做错的同学拿着吸铁石亲自移一移。

  师:你的建议我们很乐意采纳。

  (放大数字。指名做错的学生用吸铁石当作小数点移动)

  师:(问做错的学生)你在画箭头、移动吸铁石的过程中有什么感想?

  生:画箭头使我明白小数点移动的方向。用吸铁石当作小数点真管用,原来不会动的小数点变得会动了。我只要把吸铁石往箭头方向跳过去,跳的位数对了,准行。谢谢大家的帮助。

  (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三位学生自豪地坐下)

  【思考】

  教学中出现小数点的移动方向及移动的数位搞错是学生的共同症结,但我没想到有的学生会忽左忽右移动小数点来计算移动的小数点位数。由此可说明小学生有很多思维方式是教师不可能想到的。但正因为这位学生的“忽左忽右”,激发出了集体的力量,在思维碰撞与观点交锋中,展示了学生的聪明智慧,使数学课堂就像跳动的吸铁石,永远吸引着学生们。之后,大部分学生都喜欢用画箭头、用橡皮或橡皮泥当作小数点移动的方法,效果较好。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学生往往会有惊人的思维火花!但学生蕴藏的智慧需要我们去挖掘,需要预设一个舞台让他们去展示。像上例中没有去擦线段,就不会重画线段的精彩。作为教师,应当及时了解学生的困惑,面对学生真实的起点,和学生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启示】

  1.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许多教师习惯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教材中的每一道题目,舍不得放弃一道题,把精力集中在判断正误上,而忽略了对学生出现错误的了解、分析、纠正、反思。学生在参与时很大程度上是碍于教师的权威指令,完全缺少自发投入的内部需求和自愿参与的积极性。最终,被动敷衍的参与使得学生在练习中所获得的有效发展遭受挫折。因此,教师一定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针对新授时学生所反馈的错误信息展开有效的讨论,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对已完成的思维进行加工,有能力的还可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上述案例中,笔者把练习的内容进行简化、整合,给学生提供质疑、反思的机会,让学生经历探索、研究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构建的过程,任何人都无法代替。在知识构建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以有关的感性材料为载体,如小数点移动时借助于箭头、吸铁石。因此,教师应该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理解、运用数学知识。

  当然,教学不是无目的地放手,当学生对知识不理解或操作不规范时,教师要加以引导。新课程中虽然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但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全让学生自己学。毕竟学生对数学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知识面还不够广,过多的让学生自己学,势必会造成学生之间吵吵闹闹的讨论、漫无边际的交流、模糊不清的汇报,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当课堂气氛过于平静或不文明时,当学生的价值取向有偏差时,教师的引导就尤为重要。如学生第一次到实验室上课时,可能被新奇的试验仪器所吸引,难以集中到新课内容上,这时教师可以请学生站起来观察每个小组的表现,描述自己看到的场面和内心的感受,还可以邀请某小组的同学为大家介绍自己感兴趣的试验仪器,或猜猜某种仪器的用途,这样就可以将课堂教学“收”回来。

  教学案例反思篇4

  一 案例

  例1:猜一猜:教师举起右手让学生猜举的是哪只手?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后肯定是右手。)

  例2:再让学生举起自己的右手。

  提问:你们是不是举错了?(学生会发现和老师举的方向不一样,接着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得出结论:两个人面对面时,左右刚好相反。)

  例3: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常用哪只手。常用右手做什么,常用左手做什么?

  学生说后教师小结: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很大,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尤其应该多用用自己的左手,可以开发你的右脑,让自己变得更聪明。

  提问:再看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

  (学生边指边说,师及时补充、纠正。)

  板书题目:左、右

  例4:游戏:听口令,做动作(教师说、学生做)。举右手,举左手;举左手,举右手;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用右手拍右肩,左手拍左肩;用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脸蛋儿;双手在自己的身体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拍两下。请两人或几人上讲台做此游戏,其他学生监督检查。

  例5:在空间中感知左右,建立方位感。

  一是指一指,说一说。

  坐在第一排中最左边的是谁?最右边的又是谁?

  在第一排中,从左往右数,第三个人是谁?从右往左数,第三个人又是谁?(学生说后师小结:同一个人,从不同的方向数,所在的位置表述方式就有所不同了。)

  二是同桌互说,再汇报。

  说说自己的左边和右边分别是谁,还有哪些同学。

  说说从前往后数,自己是第几个;从后往前数,自己又是第几个。从左往右数,自己是第几个;从右往左数,自己又是第几个。

  例6:做游戏,巩固新知识。(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一是同桌互伸右手握手;二是把自己的右手放到同桌的右肩上。

  例7:学生读书,了解“左右”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人们为了维持秩序,制定了一些规则,其中按照左右制定规则的事例也很多,谁能说说这样的例子?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回答后看书,师小结:上下楼梯、电梯靠右行;在马路上车辆、行人靠右行,这样大家又方便又安全。

  例8:完成书中的“做一做”及练习二的部分习题。

  例9:布置家庭作业:完成练习二的第4题。

  二 设计说明

  第一,充分利用教材例题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建立“左右”的概念,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开始,既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第二,让学生从自己的身体中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来感知“左右”,经历形成左右方位感的过程。第三,这样设计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身边的数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智慧,让学生主动体会到“左右”的用处。

  三 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笔者遵循了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用游戏和生活实例贯穿全课,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构建了新知。

  第一,刚上课时让学生猜老师举的是哪只手,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又让学生举起自己的右手和教师比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不仅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帮助他们了解了左右的位置关系及其相对性。课后的游戏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融于生动有趣、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中既巩固了新学的知识,又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第二,在认识“左右”时,我组织学生利用自己的身体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在乐中感悟。这样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融于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记忆。第三,通过学生介绍自己的左边和右边是谁,说说第一排的最左边和最右边又是谁,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左右的认识,感受了左右的关系,训练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四,最后一个环节的教学渗透了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这样不仅让学生知道要养成靠右通行的好习惯,还明白了数学要服务于生活,生活中也处处有数学。第五,本节课注意数学学习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充分利用教材上的练习与场景,并由此延伸和挖掘大量的生活实例,无论是新课引入、范例的选择、练习的设计还是作业的布置,都将学生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去感受、去发现、去比较左和右的不同。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实践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以及“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的理念。

  教学案例反思篇5

  误区一:无味――先入为主,束缚了思维。

  【案例】

  在教学《天鹅的故事》导入新课时:

  1.老师送你们几句话:

  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

  ――拉封丹

  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

  ――毛泽东

  只要千百万劳动者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跟随着优秀的人物前进,胜利也就有了保证。

  ――列宁

  2.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但是,等你学完《天鹅的故事》之后,你们会发现这几句话在文中有着更深刻的演绎!

  【教学反思】

  我们姑且不说该老师在解读文本时对目标的定位是否正确,就以这样的导入形式展开教学是值得斟酌的。老师不是让学生首先接触语言文字,不是在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中想象情境,而是“先入为主”地将文字资料过早呈现,出示的文字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正因为这样,所以后面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仅仅停留在“团结力量大”,既没有个性化的理解,更无创新,甚是无味。如果先让学生进入到文本中阅读、感悟,然后出示文字资料,教学效果必然不一样。语文课是学生学“语”习“文”的课,资源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感悟语言的魅力,切忌“以拓展阅读资源代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语文课运用拓展阅读资源要始终坚持一条,即“因时因需而用”。

  误区二:无序――程度失当,序列不清。

  【案例1】一位老师在教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江南》时,提供的拓展阅读是《采莲曲》和《江南春》;另一位老师在教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池上》时,提供的拓展阅读是《采莲曲》和《江南春》。

  【案例2】一位老师在教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燕子》一课时,提供的拓展阅读是高尔基的《海燕》,并要求背诵。

  【教学反思】

  目前,在开发拓展阅读资源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无序现象。如案例一中的无序表现在一年级上学期和四年级下学期拓展的阅读内容是一样的,更糟糕的是一年级的阅读要求和四年级的阅读要求几乎一样,都是读背这首古诗,想象古诗描写的情境,使得教学出现低水平的重复。而案例二中的无序则表现为课堂上随时可见的以深解浅的行为,《海燕》这篇散文是必须结合特定的写作背景才能理解的,如文中:“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在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样的句子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拔苗助长”,要求学生背诵,大部分学生只能囫囵吞枣,死记硬背。可以说无序的拓展,既消耗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又挫伤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教学行为。

  拓展阅读资源的选择应该从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这些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地选择与所选用教材程度相当的甚至略比教材浅显的内容,让学生基本上能读懂。如果内容略深,就要考虑其篇幅必须短小,而且要有一定的阅读指导。

  误区三:无度――喧宾夺主,弱化了体验。

  【案例】

  一位老师在教学《黄山奇松》的过程是这样展现的:

  (一)导入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主要写了什么。(板书 三大名松)

  (2)快速读,分别找出描写这三大名松的句子来。用符号标出。分别指名读。

  (3)细读课文,体会每棵松的动人姿态。

  A.学习迎客松

  ①“迎客松”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②出示迎客松的图片及有关迎客松的文字资料介绍。

  ③朗读有关迎客松的句子指读、齐读。

  B.学习“陪客松”

  ①你觉得“陪客松”又有怎样的特点?

  ②出示陪客松的图片及有关陪客松的文字资料介绍。

  ③朗读有关陪客松的句子指读、齐读。

  C.学习“送客松”

  ①“送客松”和“迎客松”、“陪客松”比较,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②出示送客松的图片及有关送客松的文字资料介绍。

  ③朗读有关送客松的句子指读、齐读。

  D.齐读描写黄山松的精彩语句,再一次感受黄山松的神奇魅力。

  E.这么神奇的黄山松,在哪里观看最好呢?

  ①指名回答。(当然是……玉屏楼了)

  ②教师简介:徐霞客是明代旅游家,地理学家,著有“徐霞客游记”,玉屏楼是黄山的中心。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学生自由朗读。

  ②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千姿百态”来理解: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各种有关黄山奇松的其他资料,教师出示黄山各种松树的图片。

  ③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总结

  (五)拓展阅读《我喜爱的中国名胜》

  【教学反思】

  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精神,老师极力抓住短短的40分钟,尽可能多地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文字资料的拓展上,似乎不这样就无法显示自己对新“课标”的领悟。老师过多过滥地使用文字资料拓展,多而杂乱,使语文课成了“资料的展示厅”。在课堂教学中,拓展过量,课文感悟就成了蜻蜓点水,探究品读也是匆匆走马。这样的拓展,非但没有起到反哺文本、夯实课堂之功效,反而显得喧宾夺主,使学生学起来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沟通、交流,使学生在对文本的感知过程中受到启发与顿悟。“读书”,“读书”,就是让学生与书本尽可能多地接触。课外文字资料的拓展只是辅助手段,终究代替不了文本。课堂里过多地拓展课外阅读资源,喧宾夺主,势必减少与文本接触、对话的时间,弱化学生对文本的体验,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书本的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拓展有“度”,首先要扎扎实实地教好每篇课文,然后要合理安排开放教学的时间,适当推荐一些课文相关内容,让学生补充阅读,增加积累。

  教学案例反思篇6

  师:老师对你们的夸奖、表扬就是称赞。这呀,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十八课《称赞》。来,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师:一起读课题吧。

  师:读了课题,你的小脑袋里都迸出哪些问题来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课件出示带拼音的温馨提示:①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或长一点的句子多读几遍。②读完课文,再标出自然段,勾出生字词。)下面用你喜欢的方式开始读吧!

  2.师:(课件出示:生字所在的句子,有5句)老师这里有几句话考考你们。

  3.师:(课件出示:带有“背”多音字的两句话)睁大眼睛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

  师:(出示“背”字组词)全班一起来读一读。

  师:(课件出示:带有“背”多音字的两句话)男生读、女生读。句子读通顺了,我相信课文你们一定能读得更棒。谁愿意读?

  4.师:抽几名生读全文,其余的小朋友仔细倾听,听字音读准了吗?句子读通顺了吗?还要准备怎么来评一评。

  5.师:一开始大家都想知道故事里谁称赞了谁是吧?现在你知道了吗?

  师:其实它们是在互相称赞。

  6.师:今天老师特地把它们请到了课堂上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欢迎它们吗?它是谁呀?(小刺猬),它呢?(小獾),其实呀,他俩的名字也特别想和大家见面,可是,你看,它们争前恐后地跑乱了。哪个小朋友愿意上台来摆一摆,贴一贴?(生上台摆放带拼音的名字卡片)

  师:这两个字――刺猬,这么难,你是怎么记住的?

  师:你们看,我们的汉字有趣吧。热情地和他们打打招呼吧。全班齐读。

  三、精读课文,随文识字 (学习1~4段)

  1.师:它们是怎样互相称赞的呢?请大家用“――”勾出来。

  2.师:清晨,小刺猬到森林里采果子,看见了认真做木工的小獾,于是就称赞了他。那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在写小刺猬称赞小獾?(指名读1~4段)

  师:(课件出示: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和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师:你能说出带有“!”的句子?抽生说。老师也从课文中找到了三个带有感叹号的句子,边读边体会类似的句子。(课件出示:老师找的三句带“!”的句子)

  3.师:(出示生字卡片)板凳两个字。谁来读一读?

  师:有什么板(黑板、木板、铁板、钢板……)凳?谁有好方法?

  4.师:那小獾做的小板凳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粗糙的板凳图片)做得好不好?

  师:那课文是怎么说的?

  师:(课件出示整句话:板凳做得很粗糙。)谁来读一读这个词――粗糙。抽几名生读――齐读。那什么叫粗糙?让学生看图再摸一摸老师准备的粗糙木头。(老师出示:一根粗糙的木头)

  师:你摸了是什么感觉?

  师:原来不光滑不精致就是粗糙呀。生活中,你还摸到过什么东西很粗糙呀?

  5.师:既然这么粗糙,小刺猬为什么还要称赞它呢?它是不是撒谎呀?它是怎么发现的呀?

  师:你还能说说这样的词语吗?(课件:看了看, 了 )

  师:说得一个比一个好,下节课我们还要写一写呢。好吗?

  师:(课件出示: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小獾做的板凳虽然很粗糙,但是他做得很认真。你能用虽然……但是……说一句话。

  师:(点击课件:真的吗?)真的吗?你听出来了什么?(高兴、惊奇、不敢相信)。称赞会让人高兴、快乐,也会变得自信,喜欢称赞也是一种美德。我们再交换角色,我当小刺猬,你们来做小獾,好不好?(师生合作读)当然啦,小獾的小板凳当然做得一个比一个好!(出示课件练习题)你还能说说:一 比一 怎么样吗?

  师:你们的巧嘴真是一张比一张会说。为了奖励你们,我们来做做游戏,开开小火车。(先单个字开,再开双轨火车)

  四、发现规律,漂亮写

  1.师:我希望接下来你们的书写一个比一个漂亮,就能得到老师的称赞。(课件出示:采、背)

  2.师:齐读这两个字,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师:把他们放到田字格里,哪些笔画要特别注意呢?提醒一下同桌。(如:“采”字上面是爪字头,注意中间一点与竖不要相连;“背”字下面的月字底撇变成竖。)

  4.师:范写。

  五、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识字、写字,一起读课文。回家以后,就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把这个故事演一演,好吗?

  六、课后反思

  《称赞》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主要写了小刺猬和小獾之间相互真心地称赞,使对方增强了自信,消除了疲劳。可见,“称赞”的效果是多么神奇啊!

  二年级的教学重在识字,本课每个生字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比如,“猬”字则是通过认识反犬旁,进行偏旁归类来识记;“板”字很简单,我就让学生通过组词来识记;学习“糙”字时,我把它放在“粗糙”一词中,先让学生看这三个小板凳的差异,再动手摸一摸,这样更容易理解。学习生字绝不能孤零零地来记,它必须存在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写字的指导在识字教学中也非常重要。这节课我着重指导学生写好两个上下结构的字。我先让学生观察哪些笔画要引起大家注意,再让学生观察在田字格里怎样写才美观。然后老师范写,给学生一个参照。

  教学案例反思篇7

  本文是根据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按照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分开来构建整合模式的,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既是单独分开的课型,又是相互融合和互相渗透的。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借助相关的话题,组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口语交际之后,也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总结表达出来,进行写作练习,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学生语文学习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实践中,模式的运用并不是机械的,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关键是能够贯彻新课程语文教学的理念与思想并且借助信息技术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而要贯穿于学生语文学习的全过程。信息技术在学生语文学习的课内、课外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扩展性阅读和写作交流中,学生很多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的学习活动都是在课后进行的。

  本教学案例的阅读部分选取了语文出版社教材八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中《周庄水韵》一课。语文出版社初中(七-九年级)语文教材是按单元安排体系结构的,每册7个单元,共42个单元。单元内部由单元说明、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等几部分组成。《周庄水韵》所在的这一单元是游记单元,本案例是结合这一单元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设计了综合性的教学案例。首先是设计了《周庄水韵》的阅读教学案例;然后结合阅读设计了“旅游咨询”的口语交际;最后以阅读作为范文,以口语交际准备的材料为素材设计了写作教学案例。

  二、阅读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维度:了解课文随时令换季、景色各异、多角度写景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体味欣赏散文的诗情画意,感受美、品味美、表现美。过程与方法维度:学会描述自己所见到的景观,初步掌握游记散文的写法。

  课前准备:用Dreamweaver开发的网站形式的课件(如图5-1),网上交流的BBS平台。

  图5-1《周庄水韵》阅读教学探究资源

  三、口语交际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维度:训练在日常环境中进行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学会得体、文明地进行交际,增强协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过程与方法维度:体验旅游咨询的过程,学会如何进行旅游咨询和为别人作咨询服务。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关于旅游咨询的相关素材,学生提前准备好相关素材资料,在网上提供学生交流表达想法的留言版(如图5-2)、聊天室和资料上传区,使大家共享搜集到的资料。

  四、写作教学案例

  基本思路:

  1.由《周庄水韵》等文章导入。

  2.以“模拟旅游咨询”课后整理的资料为写作素材。

  3.多媒体网络作为学生发表和交流的平台(如图5-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维度:学会描写景物,学会正确选材,掌握详略的处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学会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过程与方法维度:体验写游记的过程。

  五、案例的实施和反思

  本综合教学案例实施总共四个课时,阅读和口语交际各一个课时,写作两个课时。在保定第十七中学李丹老师的帮助下,在具备广播功能的多媒体网络教室中初步实施了教学案例,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师生访谈、教学行为观察等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

  (一)教学过程分析

  1.阅读教学过程分析:在《周庄水韵》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工具,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学生通过与多媒体和课文文本的对话,比较容易地领会了课文的内容。并且在教师设计的任务情境的引导下比较好的把握了文章的脉络。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也很高,比较好地完成了课堂任务。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学容量偏大,教学时间比较紧促,学生自主探究和交流的时间比较短,并且由于学生信息技术操作水平的不同,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有时不同步,难以把握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课外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拓展阅读的引导,这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口语交际教学过程分析:在口语交际课中,信息技术主要是作为学生获取、表达和交流信息的工具以及情境创设的工具。在信息技术创设的情境的导引下,学生进行旅游咨询的愿望很强烈,各小组成立的旅行社由于事先准备充分,在借助信息技术表达自己搜集的信息时非常自信。学生通过参与提问和回答真正体验了旅游咨询和提供咨询的过程,开阔了视野,锻炼了交际能力。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生的积极性高涨,课堂秩序难以掌控,教师的指导难以照顾到各个小组。教学时间比较紧,学生参与网上讨论的时间比较短,最后建构交际规范环节比较仓促。

  3.写作教学过程分析:写作教学中,由于具备良好的资源和情境,学生能够比较方便的进行写作和修改。而且学生将自己作品发表出来进行讨论的积极性也很高。但由于学生的操作熟练程度不同,再加上BBS上当堂展现篇幅的限制,如果让学生成文之后马上参与讨论,学生准备不充分,讨论就会流于形式,达不到让学生通过交流进行建构的目的。因此,让学生在短短的两节课中体验全过程是不可能的。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的整合更多的应该体现在课外。信息技术应该为学生写作在生活中延伸提供舞台,将写作变成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学生网络中发表和展现自己作品,教师在课外通过网络引导学生参与交流和评议,等讨论充分之后,再在课堂上进行集体评议。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在网络上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师生访谈

  在课堂教学实施之后,为了了解学生上整合课的感受和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笔者对教师和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并与几位语文老师就教学案例进行了讨论。访谈和讨论的内容分下面两个方面:

  1.师生上整合课的感受

  2.课堂教学实施中的困难与问题

  (三)问卷调查与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结合对师生进行访谈的内容,对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问卷采用对比调查的形式发放,分别在参与这次实践的班级(称之为实践班)和参与过以前的多媒体教学但未参与本次实践的班级(称之为对比班)进行了调查。实践班发放问卷60份,回收55份,有效问卷55份,对比班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有效问卷5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105份。问卷分析调查的结果为:

  1.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情况的调查:做这项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学生是否具备了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条件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几乎参与调查的所有学生(实践班加对比班),都具备了应用基本的信息技术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在硬件条件上,保定十七中也基本达到了开展整合课的要求,但学校仅仅利用计算机来培养学生的计算。

  机操作技能,没有将其作为学生学科学习的另一个舞台。在家庭中,90%学生家庭中拥有计算机,而且有一半的学生上网比较方便,但仅有60%的学生偶尔上网查过资料,10%的学生经常上网查阅语文资料。可见,在某些学校,已经初步具备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条件,但还未引起重视。

  2.学生进行整合学习的态度调查:通过实践班与对比班的调查分析,喜欢上多媒体语文课的学生分别为76%和70%,都认为多媒体教学有新鲜感,容易激发兴趣。不喜欢的对比班有6%,实践班没有。实践班的学生更多地认为多媒体教学能够使自己更加主动进行探究和掌握文章内容,而对比班的学生觉得与不用多媒体差不多,说明本案例更加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生也对探究逐步发生兴趣。

  (四)教学效果分析

  结合访谈的内容和问卷调查的结果,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

  1.阅读教学:70%以上的同学认为通过学习较好的掌握了文章的脉络和写作特点,对文章印象比较深刻。在实践班中,75%的学生认为在课堂中愿意参加探究,比对比班高了15%。在课文内容和主体思想把握方面,实践班和对比班差不多,都有大约60%的学生认为应用多媒体教学比较容易掌握课文内容和主体思想。在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方面,实践班70%的认为信息能力获得了提高,对比班有56%的学生认为信息能力获得了提高,说明在一般的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参与的时间较短,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帮助不大。而本教学在这个方面有所加强。

  2.口语交际教学:学生在课堂中的表达交流比较积极,通过情境的创设,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借助信息技术表达和交流观点表现了浓厚的兴趣。但因为时间的关系,学生利用留言版参与同步反馈的积极性不大,在建构交际规范方面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平时不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同学,更愿意借助信息技术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有效的利用这一点,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进行交际的能力和信心。

  教学案例反思篇8

  关键词:教学案例;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3-0022-02

  《观察物体》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后续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在学生初步学习观察物体知识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可大大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提高教学实效。

  一、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引题。

  师:平时经常听到同学们背诵古诗,今天数学课上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首古诗,(出示课件《题西林壁》),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谁来说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表达了什么意思?(生说)

  师:同样是庐山,为什么一会“成岭”,一会又“成峰”?

  生: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2.水到渠成,出示目标。(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1)知道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知道一个位置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依纲自学,探究新知。

  教学案例1:

  (1)自学指导1:认真看课本第38页,然后进行以下操作。首先,小组议一议。四人一组,拿出学具中的长方体,边观察边回答下列问题:①在你的位置观察,你看到了哪几个面?②你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分别是什么面?③你能看见所有面的位置吗?④注意:观察时,视线要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由此,通过观察长方体物体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所有的面。在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笔者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在组内冷静思考,理智分析。)

  (板书:最多看到三个面。正面,侧面,上面)

  (2)小组画一画。从不同角度观察下面四个物体,把你从各个角度看到的形状画下来。

  同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怎么样?在这个环节中,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出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平面图形。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直接参与,在活动中产生思想,给予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空间,以动脑思想的机会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操作中探索知识,把学生推到思维活动的前沿,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主动权,使学生得到自主探索、主动发展的机会。

  (板书: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各不相同。)

  (3)检测。课件出示三道练习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而且提高了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案例2:

  (1)自学指导2:某博物馆被盗了两件古董,被盗当天门窗都是锁好的。(形状如下)

  “冒险小虎队”突然发现房梁上有一个洞。接着,他们找到四个犯罪嫌疑人,他们每个人都画了自己看到的古董的形状:

  思考:他们谁是小偷?为什么?他们分别是从哪个方向上看到的?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以此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把难点利用故事化简,把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形状淋漓尽致地呈现在学生眼前。

  (2)检测2。课本例2补充完整。

  4.自主互助,巩固新知。①练习八的第1、2题。②课本39页的做一做。(在学生需要巩固动笔时,水到渠成地“挤”进练习题,使练习与教学和谐共振。

  5.品味数学,总结延伸。师:同学们,我们不仅学数学,还要品数学。今天我们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不同。同样,在生活中,我们看人、看事也要多角度观察,再下结论,愿大家都成为生活的有心人!

  二、教学反思

  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亲身经历、自主探究、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协作能力。因此,根据新课程理念和“先学后导,自主互助”的教学模式,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结合教材内容,笔者有如下想法:

  1.在情景中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动力,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尊重教材的编排,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推理的故事情景,让他们参与到“冒险小虎队”的侦探活动中去,在活动中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位置关系,丰富课堂教学中的现实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2.在探究中发现。本节课教学围绕“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主线循环往复学习。注重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氛围,通过一个推理情节和两个活动的设计,力图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数学活动,在观察、交流和探索中,根据自己的经验,感悟出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而且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充满体验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推理问题,并且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最终学会学习。


标签:学生教学教师学习案例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