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 > 正文

改进计划 学习改进计划篇1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7-29 16:32:44 分类:科学 浏览:102


  学习改进计划篇1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PDCA循环;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4—0000—02

  目前教学改革越来越重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研究的热点。构建主义心理学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正如Johnson&Morrow(1981)认为的那样,老师只能起帮助、建议和引导的作用,学习的任务只能靠学习者自身去完成。“任务驱动法”正是建立在这种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是一种具有“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基本特征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中遵循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PDCA循环,使到该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质量得到了保证和不断提高,从而推动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发展。

  一、任务驱动法及其基本环节

  “任务驱动法”这一术语是从英语Task —based —Language Teaching中翻译过来的,简称(TBLT)。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解决问题,参与知识获取,提高思考分析等学习技能。基本分为四个教学环节:

  (一)任务设计,情景设定

  通过课前分析教材,教师把握教学总目标,把总目标细分成若干小目标,结合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小“任务”来完成,最终体现总的学习目标。要求掌握学生情况,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年龄等特点设计教学任务,写出任务书和学习程序。

  任务设计还包括情景设定,是指教师设计好任务之后,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带着任务进入事先创设好的学习情境。

  (二)确定任务,分析解决

  任务提出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确定完成任务需要做什么以及存在的困难。教师对要讲授的知识采取分类对待:对已学知识以提示为主,对新知识点及时讲授。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发挥潜能创造性地去分析并找出解决方法。

  (三)自主协作,完成任务

  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教师可提供有关线索或资源,由学生个人独立完成或分组协作去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动手能力和分工协作的合作意识。同时,通过成立项目小组促进学生之间讨论和交流以此来补充、修正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让每个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能更好地应用所涉及的知识。

  (四)效果评价,反思改进

  对所完成的任务及时提供针对性的反馈信息,检查并评价学生完成任务的效果,包括教学目标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目标的实现情况,学习方法或能力的提高程度等。为使评价做到公平公正,采用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点评等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教师通过了解预定的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学习状况的差异,为下一步的教学任务设计获取准确的信息,引导学生总结方法,消化所学知识,吸取经验,促进反思、发现和改进问题。

  二、PDCA循环及其工作程序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即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全部过程应遵循的科学程序。PDCA就是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改进)——ACT,这四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

  (一)PDCA循环的工作过程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运转的基本方式,其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包含四个阶段和七个步骤。

  一是计划阶段,即确定管理项目目标,制定方针、写出计划书等。其工作内容包括四个步骤。第一步骤:分析管理项目,找出存在的问题,确定质量管理目标;第二步骤:分析研究影响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第三步骤:从影响质量问题的原因中找出主要原因;第四步骤: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拟定相应的措施计划。

  二是实施阶段,根据预定目标和措施计划,落实执行和负责人,组织计划的实现工作,落实具体对策。其工作内容对应为第五步骤:即执行措施,实施计划。

  三是检查阶段,检查计划实施结果,评价取得的效果,找出问题。其工作内容为第六步骤:即检查效果,发现问题。

  四是处理(改进)阶段,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改进下一轮计划提供可靠信息,并将经验标准化,巩固成绩,防止问题重复出现;同时,对尚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转入下一轮PDCA循环加以解决。其工作内容为第七步骤:即肯定经验,改进计划。

  按照四个阶段和七个步骤周而复始不停地运转,就是PDCA循环的工作过程。

  (二)PDCA循环的特点

  质量管理活动按照PDCA循环运转时,一般有这些特点。首先,四个阶段缺一不可:计划——实施——检查——处理(改进)四个阶段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缺少哪一个阶段都不会成为一个完整的环。

  其次,大环套小环,环环相扣:上一个循环是下一个循环的依据和保证,下一个循环是上一个循环的维持和提高,上一个循环形成的标准和改进计划成为下一个循环的组成部分。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一环扣一环,推动大循环。

  再则,循环每转一周管理质量就提升一步:管理循环促使质量改进逐级升高,就如爬楼梯一样,循环不停地转动质量问题不断得到解决,相应的管理水平、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都进一步达到新的水平。

  最关键在于“处理(改进)”阶段:“处理”就是总结经验,肯定成绩,改进错误,以利完善,以便下一循环进一步巩固成绩,避免重犯错误,为快速地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下个计划的改进提供可靠的资料。

  三、PDCA循环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学习改进计划篇2

  【关 键 词】课堂教学;改进;教师发展;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1)06-0024-02

  作为一所成立仅两年的新学校,由于学校创办时间短,扩张速度快,师资队伍在不断扩充之中。为尽快整合师资队伍,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我校在全体教师中实施“课堂教学改进计划”项目,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稳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一、理论依据

  “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实际上就是一种“课堂教学行动研究”,研究者,即教师,以改进教学实际工作为主要目标,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并解决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实施本身就是教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的一个过程,其哲学原理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教师通过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研究,找到问题所在,有目标地学习并运用恰当的策略,以改进这些问题。其核心理念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行为跟进”,核心目标是构建学习型团队、反思型教师。

  所谓自我反思,不仅指回想自己的教学过程,也是深入研究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方法使用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困惑,这也是制定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起点。所谓同伴互助,强调的是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由于惯性思维,教师对自己已经形成的教学习惯往往难以发现其不足之处,而通过组内讨论,合作交流,教师可以更明确地发现自身教学的优势与不足,并可以与同行进行对比反思,从而做到博采众长。而专业引领,要求教师既要多读专业书籍,学习先进的专业理论和方法,也要不断向同行中的佼佼者学习,更可以在自己学校内部平等交流,能者为师。

  在实施“课堂教学改进计划”时,每一位教师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自己看到的具体问题起步。但改进目标要集中,应选择自己迫切需要改进的,或相对容易改进的一、两点入手,带动全面提高。从表面上看,改进的是某一方法、手段、行为、操作,从本质上说,改进的是工作态度、思维方式、教育理念,而绝不仅仅是一、两个具体问题,而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

  二、行动目标

  实施“课堂教学改进计划”,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动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优势分析,可以使一些无意优势变为能动优势,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意识地保持,有利于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同时,教师还要结合同伴的意见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做出客观分析,并制定出改进目标,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改进措施和对策,还要在改进计划实施的过程中,随时记录典型案例、自身的收获与体会等。通过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个项目进一步建设、完善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教师制定“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并予以切实落实,是改变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重结果,轻过程”的有效措施,通过推进这项工作,将可以达成以下目标:

  1. 教学模式转变。通过“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推进,教师将更加主动、有目的地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并将其落实到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去,从而实现从教改理念到教学行为的转化,使学科教学的研究走向深化。

  2. 教师自身的反思能力得到提高。“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实施将推动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明确得失,寻求改进策略。教师将在不断地分析、研究、讨论中获取知识、获得技能以及相应的体验,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理性思考的深度。

  3. 教师的集体研究意识增强。“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实施要求教研组、备课组对每位教师的自我分析进行集体讨论,并在每位教师个人改进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不断给予评价和反馈,这样将会大大推进教研组或备课组集体讨论研究的氛围,教师们相互学习,彼此沟通,经验共享,形成智慧交融的合作主体。

  三、措施及行动

  1. 高度重视,作为学校发展的重点项目进行推进。要做到有效推进“课堂教学改进计划”项目,学校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为此,学校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由校长直接领导,分管教学副校长带领教务处、各教研组具体负责推进这项工作。

  2. 准备充足,分步推进。为了做好项目推进工作,学校专项工作小组首先进行了相关理论的学习,并借鉴其他兄弟学校的经验,制定了《课堂教学改进目标要求》、《课堂教学改进计划表》、《课堂教学改进记载手册》、《课堂教学改进评估表》等文件,为项目的有效推进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课堂教学改进计划”项目的实施以学期为单位,每学期初,学校请每位教师填写完成《课堂教学改进计划表》,对自己的课堂教学优势与特点、问题与不足进行自我分析和反思,针对分析结果,从某个具体问题入手,制定自己本学期的改进目标和改进措施。教师个人的改进计划制定完成并经教研组讨论修改、教学分管领导审核后开始执行。

  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后,学校还会为每位教师提供一份《课堂教学改进记载手册》,用于进行改进措施的具体落实情况记录、改进案例记载、学校评价记载和学期小结。这本手册的主要作用是让教师的教学改进过程有规范的积累,从而促使教师逐步养成记录自己教学研究过程的习惯,为教师专业化的长效发展打下基础。同时,学校也可以把教师的这本手册作为工作交流、教学研究的资料。

  在学期末,教师、教研组、教务处要分别针对每位教师完成《课堂教学改进评估表》的填写,通过教师自评、教研组评价及教务处评价,对教师本学期的“课堂教学改进计划”落实情况进行反馈,并引导教师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3. 精细化管理,规范化操作,确保项目扎实有效推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校长室和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要起到引导、服务等重要作用,通过精细化的管理,规范化的操作,确保项目的实施不会流于形式,而是真正落到实处。学校要确立教师“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总体目标,逐步形成并完善“教师课堂教学改进评价指标”,建立配套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将“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实施情况作为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及教研组、备课组评优的重要指标,从而对教师的教学改进工作起到引导和推进作用。对于改进计划落实较好的教师,学校应组织他们进行经验介绍、优秀课例展示等活动,从而起到示范、辐射效应,以点带面,推动全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四、经验体会

  通过项目推进,学校以教师“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为抓手,加强校本师资队伍的培训,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引导教师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育人能力。通过此项目的推进,学校还进一步完善了校本研训体系,创立了“教师文化讲坛”,定期开设由专家和本校教师主讲的文化讲坛,为教师展示个人独特的文化品位,高尚的生活情趣提供舞台,以“文化讲坛”为载体,推动教师文化品位的提升和学校特色课程建设,进而推动教学工作的有效性。通过教师“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制定、实施及优秀课例的展示、点评,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了教师的学习热情,做到了师资队伍建设有层次、有重点、有创新。

  当然,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学校管理层面需要改进的问题。学校自身需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如在校园网上开设“教学论坛”,加强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加强图书馆建设力度,为教师提供更丰富的研究资料;在管理制度、奖励措施等方面对此项工作予以强有力的支持等。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加强与区域内外学校的互动,加强与市、区学科教研员的联系,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与教研活动,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程凤春.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与操作策略[M].科学教育出版社,2004.

  [2]连建华.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概论[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3]熊川武.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袁震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学习改进计划篇3

  摘 要:良好的教学品质保障体系是确保毕业生能够掌握必要的技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关键。文章以AACSB的学习保障标准(AOL)为例,从该标准的变革历史、具体内容与步骤几个方面阐述了这套体系的基本理念,并结合我国高校教学实际,提出了重视教学考核与持续改进、制定合理目标以及以课程为核心的高校教学质量建议。

  关键词:教学品质;学习保障标准(AOL); AACSB(商业精英商学院协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5-0066-02

  随着全球化、世界自由贸易等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高速流动,全球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增强竞争力,企业对人才的技能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商业人才的摇篮,商学院必须保证“毕业生能够掌握必要的技能”(Azevedo A,2012)[1]。近二十年来,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越来越追求品质,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等高校均把教学品质及保证品质的过程制定到高等教育的要求中。(尼科尔森,2011)。基于这一根本性的质量要求, 商学院认证机构如商业精英商学院协会(AACSB)制定了教学品质保证标准,这些标准又被称为学习保障标准(AOL,Assurance of Learning)。它的重点在于结果评估和持续改进。本文通过对AACSB学习保障标准的介绍,希望对我国的高等教学教学品质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AACSB学习保障标准的发展历程

  1991年,AACSB认证标准首次提出“成果评估”的概念,并将其作为申请认证的审核条件之一。根据当时的认证标准,评估的过程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如采用间接评估方法,包括对校友、毕业生和雇主的问卷调查与其他类似形式的信息反馈。

  AACSB认证标准在2003年进行了一次较大程度的改进,“成果评估”进入相对成熟阶段。该标准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质量的直接评估,AACSB要求高校制定明确具体的学生学习目标,并以此为依据,采取适当的直接评估方法改进课程质量。此外,2003年的认证标准要求不仅应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估,还需要对教学考核制度进行评估并持续改进。

  2013年AACSB又对认证标准进行了一次较大幅度的结构性改进。2003年标准曾提出了商学院从使用间接评估到直接评估的转变。然而,从对学生和雇主等一系列的问卷调查中发现,间接评估为学习质量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视角。因此2013新标准在继续重视直接评估基础上,提出学院还应当将间接评估方法纳入学习保障体系中。同时,2013新标准认为学习保障体系是在课程管理这一背景下设置的,应该融入广泛的课程管理过程中。

  二、AACSB学习保障标准的内容与步骤

  具体来说,AACSB学习保障标准包括五个关联步骤,阐述如下。

  (一)确立学习目标

  第一步是各门课程必须建立各自的学习目标。目标的设定要反映学生应掌握知识的程度,获得的技能和态度。这些目标不仅包括工商管理的专业技能,还应重视普通技能,如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道德推理能力。设立目标不仅应该和商业社会的期望一致,还需要考虑与商学院的使命一致。

  在目标设定这一步骤中,AACSB认可不同的商学院设定不同的目标、服务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和提供不同的资源,因此,就学习目标的制定而言,不同类型高校的目标大相径庭(Miles等,2004)[2]。Azevedo等(2012)最近的一项对学习目标的研究设定目标的方法是首先基于文献综述和半结构化的定性访谈选择了八个关键目标(n=39),接着对四欧洲国家(奥地利、英国、斯洛文尼亚和罗马尼亚)的商院毕业生和其雇主(n=900)进行了调查,最终围绕研究生就业能力和未来的职业发展能力设定了一系列目标。其次,初步设立的学习目标可能难以观察和衡量,如果是这样,那么它们就应该被转换成可观察的和可衡量的一个或多个学习目标(AACSB, 2007),以便于学院衡量每个目标的实现程度。

  (二)制订课程计划

  第二步是按照第一步骤中设立的目标,制订或调整课程计划。AACSB要求教师需要明确目前的课程计划在何种程度上涵盖了学习目标,并且应当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每一项课堂活动直接关乎着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因为课程越是涵盖了学习目标,学生达成这些目标的可能性也越大。

  在具体操作上,每一门课程应该按照目标制订课程计划,保证每门课程的学习成果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采取一定标准来较为准确地衡量每个学习目标实现的程度。这个过程又被AACSB称为课程计划过程(curriculum mapping)。这就要求,在制订课程计划前,全体教师需要对各门课程的学习目标及能力实现水平达成共识。在实际上课时,课程安排应该和课程计划的描述完全一致。

  课程计划应该在课程大纲或学院介绍中明确表述,而学生应该清楚了解这些课程计划,学生在上课前能够明确了解每一门课程的目标以及课程对实现目标的作用。

  课程计划的优点包括:帮助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在学位课程中找出差距和努力的方向,监测各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多样性和重叠现象,加强课程的连贯性和按照社会需求不断调整并实现学习目标(Lawson et al.,2013)[3]。

  (三)评估学习目标达成度

  学习保障标准的第三步是衡量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程度。评估方法主要有三种:选择、课程嵌入式措施和通过独立测试。

  1.选择。这里的选择是指课前选择,以学生在之前的教育体验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来选取一部分学生参与某一课程的学习。例如学生通过外语测试、分班摸底测试、提交文章等方式展示其语言沟通、书写沟通、经济分析或技术能力,才能被商学院录取,或者参加该门课程的学习。

  2.课程嵌入式评估。嵌入式课程评估是通过课堂活动,评估在课程计划中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它建立在学生和教师的日常工作(作业、考试、项目等)基础上,是对学生课堂作业或其他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估,以确保学习保障体系的有效性。例如,能力目标是学生能做出专业的、高质量的商业文件,可以让学生撰写并演示案例分析报告,以评估其商业文件撰写和沟通能力;能力目标是学生能识别、分析道德问题,可以通过选取某一商业伦理案例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提出解决方法,以评估学生对道德问题的认知。

  具体如何采取评估程序,需要由教师讨论建立和核准,并明确设置在课程计划内,与学习目标相联系。

  商业课程一般都会进行课程嵌入式评价,它的优点在于这种方式一般无干扰且系统,较为简便易行,数据收集的时间也较少。

  3.单独测试。这是指课程结束时,按照学习目标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估。评估可以由教师设计,也可以由外部机构进行测试。学生考试中取得成绩也会作为毕业的要求之一。

  在整个第三个步骤中,学院应该对学生的成绩或表现设置可行的内部绩效参照指标。例如要求学生的成绩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如果是学校制定的内部指标,则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可实现。如果学生的成绩与参照指标相比过低,则应该采取干预措施,改善不足之处或缩小学生成绩的差距。

  (四)信息的收集、分析与传播

  在第三个步骤评估之后,学校应该收集到学生基于学习目标的表现数据,教师委员会和商学院的领导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课程设置做出必要的修改。信息的收集分析过程在整个AACSB评审周期中必须是体系化的,虽然学院可以选择不对每一项学习目标都进行年度评估,但是学习目标应该在每个评审周期(5年)内至少评估两次。

  (五)利用信息进行持续改进

  第五步,是应用评估数据进行持续改进。通常改进的项目有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目标中各种能力的层次要求、更多更好地使用课外实践学习、新的录取或选择标准以及与目标更密切的多元化课程等(Kelley et al.,20104)。学习保障标准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商学院和教师的教学工作持续改进。

  三、启示

  (一)重视教学考核与持续改进

  学习保障体系标准实际上反映了AACSB认证基础的两大原则:考核制和可持续改进。通过直接和间接地对学习质量的评估,考核制能有效督促学院和教师保持较高的教学品质。但考核的目标并非是单纯的评估,AACSB强调需要在考核基础上,进行持续改进。通过学习质量的评估,学院可以测评学生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并且根据评估的类型,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和必要的指导。评估手段为持续改进提供了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的环境中,持续保持高水平,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质量。

  (二)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

  学习保障体系都是围绕目标进行的:设置合适的学习目标,按目标制订计划,按目标进行考核,收集分析学生基于学习目标的表现数据,最终基于数据持续改进教学品质。合适的学习目标为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指明了方向,有助于引导商学院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形成统一行动,激励其进行努力,凝聚其成为一个联合体, 并为学院的整体教学决策和考核提供依据。因此好的教学品质离不开适当的学习目标体系。这里的目标不仅报告课程教学目标,还包括更广泛意义上的学院的定位、愿景和目标。而在具体执行时,概括的、总体的学习目标往往需要被分解为多个具体目标,以便于执行和评估。

  根据中央华盛顿大学Kathryn Martell博士所做的调查,最广泛的、与商业相关的学习目标是:有效的沟通技能、道德伦理、所有商业学科知识、批判性思维、有效的决策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跨行业或商业领域内知识的整合、国际化视野、团队技巧、专业资格或能力。

  (三)以课程为核心

  教学品质的保障最终应该落实到每一门课程中,学院和教师都是通过具体的课程设计来实现学习目标的。具体课程虽然因课而异,因人而异,但在具体课程中需要按照目标中的能力要求,用系统的思维来考虑,囊括方方面面需要的内容和技巧,按照课程设计上好课程,培养符合现代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Azevedo A,Apfelthaler G,Hurst petencydevelopment in business graduates:An industry-driven approach for examining the alignment of

  undergraduate business education with industryrequirement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Management Education,2012,(1).

  [2]Miles M P,Hazeldine M F,Munilla L S.The 2003AACSB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and implicationsfor business faculty:A short note[J].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2004,(1).

  [3]Lawson R,Taylor T,Herbert J,et al.Hunters andgatherers:Strategies for curriculum mapping anddata collection for assuring learning[J].Officefor Learning & Teaching.Available online fromhttp://

  [4]Kelley C,Tong P,Choi B J.A review of assessmentof student learning programs at AACSB schools:Adean's perspective[J].Journal of Education forBusiess,2010,(5).

  收稿日期:2016-08-26

  作者介:季皓(1980―),女,江苏常州人,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资源配置与高等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2015年北京联合大学人才强校计划人才资助项目“基于AACSB视角的应用型高校财务专业教学模式和质量

  学习改进计划篇4

  哈尔滨市六中青年团支部,过去对“学校中青年团的主要工作就是学习”这一方针,认识得不符明确。团的工作多只是随着各时期的大运动跑(如各种纪念节日),缺乏经常的工作计划,忽视了组织团员去学习,以自己学习的模范行动,去团结广大同学保证学好正课。由于团市委的不断指示,加上一部份学习成绩好的团员的努力,团在学生中逐渐树立了威信,有些团员学习不好,学生们就反映:“学习不好,还当团员呢!”这一切促使六中团总支部改变了过去的作法。提出了“模范团员必须是模范学生”的口号。并利用大会反复宣传,动员每个团员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参加到行政上所领导的各种研究创造小组等学习组织里去,起组织和保证的作用。经过这样的改进,这学期一般团员都考的不错,全校学生七百一十七名总平均分数是七三、五,团员一百九十一名总平均分数为七九、八,全校十七个班中考第一名的有十三个是团员(学生会主席艾国忱(团员),虽然平常服务工作很多,也考了第一名(。全校考试前五名的八十五人中,团员占四十九人,非团员都说:“团员真行啦!工作搞的好,学习也好。”

  团员所以能工作学习都好,是由于团的工作制度有了下列改进:

  取消兼职

  过去六中团员多是身兼数职,还有每个纪念节日里的许多突击任务,不仅工作学习搞不好,还影响了身体健康,团的总支委为加强团的工作,决定一个团员只担任一个主要职务。发挥群众力量,使非团员也有工作可做,并从工作中来培养教育他们。

  改进会议制度

  过去六中团支部,有时两三个礼拜也不开一次会。而有时不管是上课或自习时间,抓过来就开会,会前不通知时间、地点、事由,大家没有准备,闲坐一起,解决不了问题。团的总支委根据这种情况,研究出下列改进办法:一、不开无准备或不必要的会议。二、为了保证学习,一定不在学习时间内开会。三、每逢开会事先通知。四、不管来人多少,按时开会。执行点名制度,在黑板报上表扬或批评。五、主席掌握会议中心,保证不超过两小时。实行以上办法后,情形便好转了。

  计划和总结工作

  学习改进计划篇5

  [关键词]农村 中小学校长 培训模式[作者简介]李红(1962-),女,广西玉林人,广西师范学院教科院,研究员,主要从事学校管理学教学及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广西 南宁 530001)[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1)33—0070—03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后两基”时代的到来,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基本管理素养和管理执行力,已成为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短板”。因此,对农村中小学校长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无疑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我们以“广西农村校长培训”系列项目为载体,开展“重在农村校长管理行为改变”的农村校长培训新模式的实践探究活动。实践证明,这一模式不仅容易为农村校长所接受 ,而且有助于激发参训校长的行为跟进 ,解决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中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进而使农村学校管理的执行力得到有效提高,成为实现农村学校管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途径。

  一

  、基于农村校长管理行为改变的培训模式的基本环节设计校长专业学习成长的方式主要有“理论成师”与“实践成师”两种。基于农村校长管理行为改变的校长培训模式就是采用行动研究的基本方式,以“设计一实践一反思一改善”为基本环节,过反思典型的农村学校管理案例,寻找案例背后的原因;(3)通过参与现场解读 ,提高参训学员的全过程行为跟进的主动}生。

  4.改善环节。该环节的主要任务:(1)参训学员撰写“促进乡镇中心学校管理改进计划”改进行动专题总结报告 ;(2)专家团队开展“学校管理改进百佳中心学校”评估指导活动;(3)开展“学校管理改进百佳中心学校”经验总结与交流活动。该环节的预期 目标 :(1)直面农村校长管理困惑,寻找这种管理困惑背后的故事并使更多的农村校长得到分享;(2)寻找自身与他人的差距 ,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3)解读农村学校管理实践现场,农村学校校长成为学校自身管理行为的研究者。

  由于上述的每个环节都有根据主客体的实际情况和培训总目标要求而进行的详细任务与具体 目标的设定,所以能使整个培训过程的目标引领 、质量监控落到实处,真正实现变“要我学”为 “我要学”。

  二、实施基于农村校长管理行为改变的培训模式应注意的问题(一)聚焦现实问题与校长管理行为变化实施基于农村校长管理行为改变的培训模式 ,首先要求整个培训设计必须聚焦农村学校管理现实问题与校长管理行为变化。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培训者要引导学员通过研究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管理现象 ,从这些典型的或常见的农村学校管理现象中发现隐藏的问题或危机,以此作为学校管理改进的切人点,通过撰写联系实际的“学校管理改进计划”及实施“改进计划”中“管理改进经历”“管理改进个案”“管理改进总结”,记录 自己的在改进活动中成功与失败的体会与感悟;像专家一样思考与剖析实践中的“个案”;进行各种形式的对照分析与总结,从而校长自身也在“设计一实践一反思一改善一再设计一再实践一再改善一再反思”的学校管理行为改进的良性循环 中不断得到发展。所以,基于农村校长管理行为改变的培训模式强调:第一,要以农村校长为主体 ,在现代学校管理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农村学校管理活动的自我观察来改进管理行为;第二 ,“学校管理行为改进”的研究要遵循“即时”“现场”的原则,强调以实践研究 、行动研究带动整个农村校长培训 ;第三,要强化培训者与参训学员间的情感 、信息 、经验的交流,目的是让培训者与参训学员都真正成为行动的研究者。

  (二)形成多方参与,共同推进的培训系统要实现基于农村校长管理行为改变的培训模式的目标 ,关键是能否使这些农村校长培训活动(项 目)成为由教育行政部门、教研和培训机构共同推进的一项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 ,争取各级教育行政领导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通过与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积极讨论、沟通、协商,形成一个培训项 目执行机构与行政主管部门高度认可的培训方案 ,最终由教育行政部门出台各种相关的培训政策,例如,教育行政部门面向全区下发组建培训活动专家指导团队,为指导专家颁发聘书及对开展培训新模式的培训者举行培训活动等。第二 ,利用教育行政部门的网络信息平台,宣传使用新模式的培训项目的重要意义,争取上级领导和社会各方面的更多理解 和支持。第三,争取专项教育培训的经费支持。在培训计划制订之初就要把在培训新模式实施中涉及的各项培训经费,例如专家并在每个环节中设定主要任务及预期 目标 ,同时在实际操作中通过立体交叉、循环提升的方式始终让培训重心落在农村校长管理行动的改变上。这一模式为校长专业成长中的“理论成师”的人为发展方式与“实践成师”的自然发展方式找到了最佳结合点。

  (一)培训模 式结构 中的主要环节 (如图所示)_f__1i _『 ~丁—ll__ 反馈:变更任务或进入新的循环 — —评价培训前阶段 培训 中阶段 培 训后 阶段基 于农村 校长管理行为改变的培训模式 的主要环 节(二)培训模式主要环节的基本任务与预期目标下面将基于农村校长管理行为改变的培训模式四个主要阶段的任务与目标 ,以在培训时间为两年的“广西乡镇中心校校长培训”项目实施的具体实践为例进行说明。

  1.设计环节。该环节的主要任务:(1)培训机构开展项 目培训需求分析,制订培训方案;(2)参训学员集 中培训前完成对本校办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研分析报告;(3)参训学员进行集中管理论学习,分享其他学校优秀办学经验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形成学校管理问题改进的初步设想;(4)面向全区组建乡镇中心校校长培训“实地跟踪指导”的专家团队,明晰其工作任务与 目标;(5)培训专家团队成员与参训学员小组(以县为单位 )对接并研究制订形成“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活动具体行动计划(确定小组学习的主持人 、主题、时间)。该环节的预期 目标 :(1)形成“理论成师”与“实践成师”相结合的培训方案及具体行动计划;(2)参训学员掌握“学校管理改进计划”制订的基本要领;(3)提高参训学员学校管理中发现、诊断问题的能力;(4)建立培训模式指导与监控体系。

  2.实践环节。该环节的主要任务 :(1)参训学员选择 l~2个制约学校 自身发展的主要问题 ,制订“学校管理改进计划”并与本校师生进行充分研讨,达成共识并付诸实施 ;(2)培训专家团队以小组为单位对所负责的区域开展实地指导活动;(3)开展区域性的“学习共同体”小组主题交流活动3次以上,学员对“计划”执行过程中的难点及重点问题与专家指导团队进行讨论 、研究 、改进。该环节的预期 目标 :(1)形成有针对性的参训学员所在学校的“管理改进行动计划”;(2)营造一个开放而且平等的培训氛围,在开放的培训课堂中建构一个学员与学员、学员与专家团队问零距离对话 、多方位的培训“学习共同体”,确保在“改进计划”有效实施的同时学员学校管理的执行力得到提升。

  3.反思环节。该环节的主要任务 :(1)撰写“学校管理改进计划”反思性个案研究报告两篇;(2)开展以“管理百佳乡镇中心校”为主题的评比活动 。该环节的预期 目标:(1)参训学员学会从反思农村学校管理常态现象中,寻找现象背后的病灶;(2)通! !团 教柏职业第33期l总 第 709期 )\团队实地跟踪指导等各项费用,纳入年度财政教师培训专项经费预算中,确保新模式下培训项 目的正常运行。

  (三 )强化培训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以“任务驱动”“目标评价”为导向,强化培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基于农村校长管理行为改变的培训模式得到有效实施的基本保障。“任务驱动”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根据这一教学理论,通过参训学员完成一个个阶段性 的具体任务,从而最终达到农村校长培训项目的目标要求 ,并在任务完成质量的评价中引入激励策略,例如 ,广西师范学院结合 自治区教育厅近两年来广泛开展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常规管理达标评估”活动,以专家指导 、学员反思、现场检验等活动形式 ,评价新培训模式下培训项 目实施效果,强化农村校长参加培训的内驱力,达到“以评促训 ,以训促评”,确保培训新模式的有效实施。

  (四)建立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的“学习共同体”基于农村校长管理行为改变的培训模式强调在培训过程中建立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的“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虽然学习可以在独立的场所个体化进行 ,但是 ,在一个社会情境下的群体或组织学习确实可以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传递过程,各种观点得以互相碰撞 、质疑和争辩。而且 ,在个人广泛参与的基础上 ,必然导致较为高级的智力活动。这个“学习共 同体”必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采用“即时”“现场”的案例学习方式。除了可以通过“定主题、定主持人、定地点 、定时间”来落实小组现场学习组织责任制外 ,还需对农村学校常规管理中的重点 、难点在小团队中进行广泛的主题交流的方式 ,从多方位 、多角度 、多层次探讨 目前农村学校管理的难题以及各 自处理问题的办法及途径。二是“学习共同体”中的专家应成为问题情景的创设者 、问题解决的促进者。首先,这个“学习共同体”中的专家要以“理论成师”与“实践成师”并驾齐驱的理念为引领,努力营造一个以改进农村校长管理行为为基点的学校管理理论成师与管理实践成师双轨并存的氛围,帮助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通过广泛地收集并分析有关信息,促使他们积极地寻找新的策略来改进面临的实际问题 ,让成员周期性地在这两条成师之道之间转换,最终实现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的融合。其次,在“学习共同体”的人员结构上要体现层次性与阶段性相结合,它最好能包括新任校长、有经验的校长和专家型校长以及学校管理专家,这些成员可以由不同学校类型、不同地域、不同任务角色(分管工作 )和不同发展阶段的校长组成,除了为其搭配相应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 、教研机构中学校管理的理论专家、专家型校长等组成的学校管理专家指导小组外 ,其中有一线管理经验的校长及专家型校长也可以担当指导者的角色 ,只有这样农村校长专业引领的资源才能得到实质性的扩充。

  (五)专家团队开展有效的“实地跟踪指导”工作能否组建一支为完成理论学习 、回到工作岗位后的农村校长指点迷津 、破疑解难、共同深入研究农村学校管理中的难题 、帮助和促进农村校长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农村学校管理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专家团队,关系到基于农村校长管理行为改变的培训模式能否得到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了确保专家团队能有效地开展“实地跟踪指导”1=作 ,我们要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 一制定专家团队成员的遴选标准,确保遴选具有先进教育理念 、工作责任心强、对农村学校管理有深入研究 ,并能积极介入基础教育实践的教育行政管理者、教研员、校长培训机构学科专家参与指导团队。第二,明晰指导专家团队的工作目标与工作任务 ,为其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第三 ,采用跨区域 、“大机构”的策略,面向全区遴选 ,充分利用全区资源。第四,建立专家团队与农村校长间互助 、双赢的“学习共同体”。第五,通过专项培训使专家团队的指导更到位 ,更有针对性。第六,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励专家团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指导工作。

  (六)搭建远程信息交流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农村校长培训中搭建远程信息交流平台,针对农村校长在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重点 、难点和热点问题,提供相关的资料,开展专家网上答疑、讨论和研究。一方面,这种学习与经验共享的形式使培训者和学员能够及时了解各校发展的动态 ,重要的是它不仅成为培训者对参训校长管理行为改进实践过程进行有效跟进的方式,而且农村校长在长期使用这一信息平台完成系列学习与培训任务的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的素养与能力也得到真正地改善与提高。另一方面,在这个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完善过程中,各地的教师教育资源得以充分发掘 、整合和利用 ,逐步形成地区性的农村校长培训资源网络。这为解决阻碍农村校长培训发展的优质培训资源缺乏问题 、农村校长培训工学矛盾突出问题的缓解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综上所述,基于农村校长管理行为改变的培训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培训模式 ,它要求校长理解并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管理问题,把学习理论与总结经验 、改进工作结合起来 ,培养探究问题、创新思维的能力;它以能力培训为核心,强调学习的内在需求性和主体参与的全程性 ,其设计构思是从现实问题出发 ,构建课程或课题 ,进而采用行动研究方法进行再实践。在培训过程中,问题已演化为学习和研讨对象 ,并且通过实践升华为理性认识。既能帮助学员加深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理解,提高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在培训中形成探究的氛围,有效地开展科研活动,使学习、研讨、实践有机结合 、融为一体,体现培训的实用性 、实效性,克服了农村校长传统培训模式的不足。它为农村校长培训解决了教育管理理论与学校管理实践互动的时机选择 、学习平台建设、农村校长培训过程中技术支撑机制的建立及校长什么时候进入学习平台,什么时候 回归任职学校等一系列有助于提高农村校长培训有效性的关键问题。酗

  学习改进计划篇6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课外作业;优化

  一、语文课外作业发展性评价的要素

  1.学科知识

  虽然发展性评价强调的重点不是学科知识,但是学科知识也是高中生在学习中应该掌握的。高中生以掌握的学科知识为基础,有助于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所以,高中生发展性评价也不能忽视学科知识。

  2.综合素质

  不同于传统评价,发展性评价除了学科知识,关注的是综合素质的评价,高中生更应该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除了教师的教学,学生更应该自主学习以及合作探究来提高综合素质。通过学习讨论、交流和各种实践,锻炼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从而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团队精神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发扬团结协作精神,遵守各项纪律和管理制度,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增强承受挫折的意志力,形成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发展潜力

  语文课外作业的评价在考虑学生过去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由于高中生的特长与个性存在差异,其在发展潜力上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评价时应注重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技能的理解能力、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分析处理知识的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等。

  4.评价方式和主体

  以往学生评价的基点往往放在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上,从而评价方式被窄化为纸笔测试。发展性评价需要对高中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衡量,不同的评价项目由此而生。对于不同的评价项目,则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因此,发展性评价采用多样评价方式,诸如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能力检测与知识考核相结合,质性评定与量性测量相结合,分数评价与评语评价相结合等。评价主体也不再单单是教师,而是多元评价主体,学生、家长和社会也参与到评价中,促使评价结果更加公平公正。

  5.改进计划

  发展性评价在时间指向性上关注的是学生未来的发展。为此,发展性评价也要做到对学生后续发展的规划。评价主体根据表明学生发展状况的关键资料,来判断学生现状中的不足。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背景,提出有针对性、有个体特征的改进意见。

  二、语文课外作业发展性评价的实施步骤

  1.明确评价的目标和内容

  明确对学生语文课外作业的评价内容是评价工作的第一步。用清楚、简练、可测量的目标术语表述明确的评价内容,并最终形成评价指标。其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语文学科学习目标和学生一般性发展目标两个方面。

  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学科学习活动预期要达到的结果,通常包括字词句的认知与使用,各种文体常识的掌握,一定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学生的一般性发展目标涉及个体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主要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提升几方面,注重学生语文素养、语文学习能力、同伴间的交流合作、个性与情感等综合素质发展目标。

  在实施评价时,以上两种目标是相互包涵渗透的,要全面考虑。

  2.选择评价方法,设计评价工具

  语文课外作业的评价倡导评价方式方法多样化,综合使用各种评价方法和工具,全面了解和评价学生在语文学习不同维度上的进步和发展情况。根据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选择合适的评价工具,多种评价方法与评价工具相结合,如,教师评语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成长档案袋等。由教师和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或者设计制作评价工具。

  3.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学习、作业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和数据

  语文课外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其结果对评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收集作业结果时,要注意不同形式的结果收集,纸质作业可以直接收集,而讨论作业需要教师适当记录,实践作业可以收集学生的实践报告。收集的作业结果要涵盖学生的各个方面,优势领域和劣势领域,全面建立学生发展的客观资料档案。

  完成收集工作后,根据收集的资料,客观进行分析,形成对每个学生学习、作业情况的分析报告,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分析语文课外作业评价资料时,要鼓励学生参与评价讨论,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尽可能地通过多手段、多评价主体全面描述学生学习、发展情况,动态看待评价。评价语言要具有激励作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关怀。

  4.制订学生改进计划

  语文课外作业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的之一是促使学生学会反思,发现并改进不足。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教师的帮助制订改进计划,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积极改进的意愿,认同改进计划,促进发展。

  这样制订的改进计划充分关注个体差异,改进意见具有针对性和个体特征。还要讲究评价结果和改进计划的反馈方式和策略,针对于负面反馈,一般情况下不采用公开的方式进行反馈,使语文课外作业的评价真正发挥激励功效。

  三、语文课外作业发展性评价的教学反馈作用

  语文课外作业的功能并不局限于对学生产生影响,对教师也有积极的功能。通过布置语文课外作业,教师能很好地掌握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各种情况,从而对自己的教学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够对教学的各种效果做出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发展,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也能得到一定提高。

  语文课外作业的评价是承上启下的一个环节,不仅是对以前所学知识和自我发展的考查,更要注重从作业中发现教学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教学和学习夯实基础,所以要重视发展性评价的实施,促进高中语文课外作业变革的实施。

  参考文献:

  [1]万秀霞。浅议生活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8)。

  学习改进计划篇7

  标杆管理,是指企业不断寻找和研究行业内或其它行业一流企业的最佳实践,并以此为基准,将自己的产品、服务和经营管理方式等与行业内或其他行业的领袖企业进行比较和衡量,分析基准企业达到先进的原因,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选取本企业改进的最佳策略,从而使企业不断超越自身、追求并创造卓越的良性循环过程。标杆管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向业内或业外的最优秀的企业学习,企业重新思考、改进并优化经营实践,最终创造自己的最佳实践。

  二、标杆管理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一)应用范畴

  与企业管理不同,标杆管理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主要涉及教育教学质量方面,重点是针对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条件及其利用效率、师资力量、校园学习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借鉴、学习标杆学校的先进经验,提出可行的奋斗目标,努力改善自身不足,从而提高竞争力,追赶或超越标杆学校。

  (二)作用探讨

  第一,运用标杆管理,有助于学校进行自我评估和管理改善。将标杆管理运用于学校管理之中,可以帮助学校识别最优秀的教育与管理实践,通过与标杆学校教育管理操作的对比,学校可以明确认识到与标杆学校的差距,和在管理运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对自己作出客观的评价;通过与标杆学校的对比,可以及时调整学校自身的评价标准,使其更加客观和科学,有助于学校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估与定位。

  第二,运用标杆管理。有助于学校自身构建学习型文化组织。在学校管理中合理运用标杆管理策略,可以帮助学校找出“向谁学”、“学什么”以及“怎么学”等问题,有助于学校发现在师资力量、教学过程以及运作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哪些不足,继而学习标杆学校的成功之处,再结合自身实际,将其充分运用到本校的实践当中。这是一个全员参与的持久的循环学习过程,将有助于学校构建学习型文化组织。

  第三,运用标杆管理,有助于学校长期稳定发展。面对标杆学校所取得的优秀成绩,学校自然不会安于现状,而需要不断将注意力集中在寻求增长与发展自身的内部潜力上,形成比较稳定的学校文化。同时通过对标杆学校曾经在发展道路上所面对过的种种障碍和困境进行细致的分析,学校可以有针对性的加以规避和改进,防止重蹈覆辙,这有助于学校长期稳定向前发展。

  (三)实施步骤

  标杆管理并非是一种有固定程式的管理策略,在不同的组织中,人们实施标杆管理可能会有不同的步骤。而在中小学校中实施标杆管理,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标杆学习的主题和对象。学校应当根据自身发展的战略需要,全面审视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识别影响学校业绩和发展的主要领域,根据轻重缓急对需要改进的领域排定优先次序,从而确定标杆学习的主题和内容。

  第二步,组建学校标杆管理工作小组。结合中小学校的实际,应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为副组长,各科任老师为组员的教育教学标杆管理工作小组。标杆管理工作小组建立后,还应重点培训标杆团队,使成员了解工作流程,明确各自角色与责任。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信息、经验交流会,研讨和解决问题,鼓励全体教职工不断创新,对于好的建议及时推广。

  第三步,收集并分析信息。学校首先应尽可能全面地分析自身管理和运作、教学实践等方面的现实情况,找出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然后有针对性地收集标杆对象的相关信息。在相关信息收集完整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的内部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关键性的差距,并将重点改进放在造成差距的关键流程,通过挖掘标杆精华实现自我提升。

  第四步,制定标杆超越计划并付诸实践。学校在与标杆学校各方面信息进行细致对比和分析后,需要立即制定出相应的标杆超越计划。这是标杆管理最重要的一步。在实施标杆超越计划的过程中,学校还应对标杆学校的做法作适当调整,使之更适合本校的组织结构和文化,同时应严格监督整个标杆超越实施的进程,将实时的实施情况不断和超越计划进行比较,及时识别出现的偏差,并采取有效的校正措施。

  第五步。进行绩效评估,检查实施结果与计划的契合度。将实施结果与当初确定的标杆学习目标比较,评价实施过程的有效性和实施结果与计划的契合度。即分析学校在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改进后,学习项目是否达到或超过预定目标,在标杆主题涉及的领域是否获得了与标杆学校相同甚至更好的业绩。

  第六步,总结反馈和再标杆。在一项标杆超越项目完成之后,学校应回顾标杆管理实施的进程和成绩,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对新的情况、新的发现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整理实施过程和结果的相关文件和数据,形成标杆项目实施总结报告。总结反馈之后,学校还应针对学习项目的新变化或新的管理需求,持续进行标杆管理活动,确保对最佳实践的跟踪学习,从而得到持续提升。

  三、对学校成功运用标杆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知己知彼,选择适合的标杆对象

  知己是进行标杆管理的前提。学校应首先通过自我评估找出存在的不足。存在不足的领域可能有很多,因此学校应根据自身发展的战略需要,对需要改进的每个领域进行相应的SWOT分析,确定优先改进的次序。而知彼则是进行标杆管理的关键。知彼就是寻找适合的最佳实践。知彼的关键是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通过数据比较和分析,找出差距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二)注重创新

  片面理解标杆管理而情于创新,不但与实施标杆管理的初衷背道而驰,而且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因此学校在运用标杆管理的过程中,模仿与学习自然必不可少,但更应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予以创新。创新才是学校获得长期竞争优势最根本的途径。

  (三)有效的实施对标杆管理的运行至关重要

  要充分发挥标杆管理的作用,学校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实施体系。首先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必须坚定地相信学校将从推行标杆管理活动中受益匪浅,同时亲自抓标杆管理的实施。其次要做好教职员工的工作。充分认识到教职员工是标杆管理的最终执行者,应让他们明白学校实施标杆管理的重要性,最大限度地消除来自员工的障碍。再次是加强监视与评估。监视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改善方案实施过程的监督和及时修正,保证标杆管理按计划有效的实施。评估就是要对实施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看其是否符合过程规范和达成标杆超越的目标。

  学习改进计划篇8

  关键词:质量管理 质量三部曲法 目标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b)-0146-03

  目前,测量船向高密度试验任务常态化趋势发展,长时间海上作业带来的训练时间少,人员流动快带来的技术传承难、人员培训难等问题日益突出。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协调的活动。将质量管理运用到人员培训的全过程,运用科学管理技术及手段,围绕试验任务的需要及不同岗位、专业的需求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指挥及控制,通常包括确定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以及质量改进等活动。质量管理作为多渠道、科学化培训人才的方法,对增强测量船人才培养效能与科学试验能力的持续提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质量三步曲的应用

  “质量三步曲(Juran Trilogy)”的核心是由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组成的质量管理过程。其主要思路是采用倒推法,首先确立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标,然后逐层分析解决的办法。在人T培训的过程中,深入挖掘各岗位、各专业的不同需求,确定不同的质量目标。

  1.1 三大过程的核心内容

  质量三部曲核心内容详见图1。

  1.2 具体实现方法

  (1)质量计划是质量三部曲的起点,用计划来确立一个能满足既定的质量目标并在作业条件下运行的过程,计划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一个质量特性的要素。要明确人员培训的学习内容以及岗位对人员的需要,可结合针对性训练计划、月训练计划,个人年度训练计划确定学习阶段内容及目标。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要明确训练岗位、训练内容、检查时间及考核具体方法,并且要区分根据人员所在岗位的年限及职责的不同,分层次制定训练计划。

  (2)质量控制严格按计划的制定操作,是实现质量目标的保障。要明确考核的方式与方法,可通过理论考核、实操考核的方式对学习内容进行考评。考核可分为阶段性考核及随机考核。通过考核的结果分析判断学习的正确性及进度,并找出与目标的差距所在。在考核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试验资格岗位认证制度进行,努力得到细化的标准评分,使结果公正客观,使结果更加有利于质量改进。

  (3)质量改进是突破原有的质量计划,打破旧的质量水平的平稳状态,从而使质量水平实现飞跃,最终结果是达到质量计划确定的目标。对于质量控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并安排项目团队对其进行帮带,可通过“结对子、师带徒”的方式进行具体指导,提升训练效果。通过对理论、实操的改进,使人员培训的改进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和系统化。

  2 目标管理的应用

  目标管理的中心思想是让具体化展开的组织目标成为组织中每个成员、每个层次、每个部门的行为方向,同时也成为评价每个成员、每个层次、每个部门工作绩效的标准,从而使组织能够有效地运作。

  2.1 目标管理的核心内容

  一个完整的目标管理体系包含8个要素,具体如图2所示。

  2.2 具体实现方法

  通过设定总目标、目标分解、目标执行、绩效考核、原因跟踪、改进措施、达成目标7个环节以目标为牵引,严格过程管控,形成闭环回路,确保目标的有效执行。具体实现方法见图3。

  3 结语

  质量管理在人员培训中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要紧紧围绕试验任务的需要,严格过程管控,需要人们严格贯彻落实“精确认知、精细管理、精准实施、精益改进”质量理念,也需要对质量标准落实要更加严格,不断强化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切实提高人员培训的质量及效益,解决高密度海上测控任务下人员培训的难题。质量管理作为多渠道、科学化培训人才的方法,对增强测量船人才培养效能与科学试验能力的持续提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罗伯特?凯恩.质量三部曲的应用实例[M].中信出版社,2003.

  [2] 郭彬.创造价值的质量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30-41.


标签:学习改进学校管理目标培训学生教学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