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答疑 > 正文

吕文焕 怎样评价南宋襄阳守将吕文焕?在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4-07 12:50:48 分类:答疑 浏览:103


  怎样评价南宋襄阳守将吕文焕?

  在金庸的射雕三部曲中,都提到过这位守襄阳的吕文焕,由于刻画小说人物的需要,着墨不多也写得毫无作为,按小说来说,这位吕大人该是吕文焕与吕文德两人的结合体。

  客观的评价吕文焕,只能说他是功过参半。

  这还得如何客观对待家国忠义这件事了,南宋爱国人士文天祥骂过吕文焕,如此一来他就该背上骂名吗?这就得客观看待当时的时代背景了。

  南宋那种乱七八糟的破事还需多说吗?说都不想说。

  南宋末年,蒙元强盛,吕文焕作为襄阳守将,无疑是功勋卓著,功劳不小的。

  不说吕文焕曾经立下过不少的功劳,世人骂吕文焕无非就是他孤守襄阳六年,最后投降了蒙元之事。

  客观而言,吕文焕孤守襄阳六年而不失,试问当时南宋末年里,有几个人能做到?历史上是有记载的,吕文焕守襄阳时,曾经向吕文德与南宋奸臣贾似道等人请求过支援,可是这些人认为襄阳城城坚池深,不予重视。

  这就是南宋朝廷,这就是那群掌握大权的人的所作所为。

  而在这种情况下,吕文焕是想过办法突破这种局面的,尽管失败了。

  历史上记载了一件有趣的事,当时吕文焕困守襄阳之时,宋朝廷居然对其不信任,居然起意换将,对于这种事如何看待则不好说了,只想说的是在这南宋存亡之时,朝中那些权贵居然还在为权势明争暗斗,可见家国百姓生死他们并不看重。

  当然吕文焕也因为这件事,对南宋朝廷有了一丝不信任之感,辛苦数年就这么对人家,有怨气难免的。

  简而言之就是大家相互不信任,所以南宋灭亡也是必然之事,有用就用你,没用就杀你,雪藏你,岳飞,韩世忠,辛弃疾等等这些人可是前车之鉴。

  从公元1267年到公元1273年,这六年时间,吕文焕都是苦苦孤守襄阳。

  尽管有张世杰,夏贵等有见识的将领领兵支援,但都以失败而告终,这种结果终归的是南宋朝廷中那些贪图享乐的权贵重臣们的不重视。

  六年孤守,虽偶尔有物资增援,但杯水车薪,这种艰难可见一般。

  吕文焕之所以被人骂,无非就是做了汉朝李陵降匈奴,不做唐代张巡死守睢阳之事。

  李陵的事不好说,张巡虽悲壮却好歹也有郭子仪等人为他分忧,吕文焕则不同,蒙元的军事实力都是清楚的,生死存亡之时,看看南宋朝廷还在做什么?内斗。

  在张贵与张顺两人率军,唯一的一次突破包围成功支援襄阳物资,张贵突围失败身死后,襄阳便彻底陷入了孤立无援之中。

  物资紧缺,援兵迟迟不至,吕文焕不得不撤屋为薪,缉麻为衣,每一巡城,南望恸哭。

  吕文焕守了六年都不投降,偏偏后来投降了。

  原因无非是对南宋朝廷感到失望,最重要的是在他决定投降之前,与襄阳唇齿相依的樊城被蒙元大军攻破,全城军民被屠杀,襄阳彻底成了一座孤城。

  樊城被屠,是对吕文焕的震慑,而确实忽必烈也拿襄阳全城百姓做威胁,虽然明面上的话说得很好听,就是让吕文焕考虑全城百姓生死,但浓浓的威胁不言而喻,若吕文焕果真死守,襄阳全城百姓不被屠杀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蒙元做的这种事太多了。

  在这种情况下,犹豫再三的吕文焕不得不投降了。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被唾骂,这无从辩驳。

  毕竟人家明朝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要是南宋天子有这种气节也就罢了,可惜没有。

  好像似赵家天子能降是时代所迫,而吕文焕投降全成了他的过错一般。

  为什么守了六年襄阳不降,偏偏六年后降了?客观而言,不排除为保全他一家,但同时襄阳城仅存的数万民众能存活,不也是一件于民的恩德?襄阳是座大城,而在抵抗蒙元六年之久后只剩下了数万人,想想襄阳百姓到底做了多少牺牲?南宋管过百姓死活吗?吕文焕迫于大势已去,选择投降,为一城百姓之命,让赵家失去了江山,背弃了所谓大义,然而至少襄阳百姓是感激他的,这功过是非就真的很难说了。

  客观而言,文天祥骂吕文焕是值得肯定的,若是一个国家都是那种卖国求荣者,也将没有今日之国了。

  但文天祥也有失偏颇的,毕竟吕文焕坚守了六年之久才降,这就涉及许多时代的大问题了。

  除了那些为国身死而骂吕文焕的人,这无话可说。

  但是那些苟且偷身的人,明明自己失了气节而反骂吕文焕的人,不就显得有些恬不知耻,可笑之极吗?自己行龌蹉之事反骂别人龌蹉,一句玛卖批不知当不当讲。

  如何评价吕文焕?客观的说,他于襄樊百姓有再造之恩,于南宋朝廷有失君臣之义。

  坚守六年才降,他也算忠义之士,若非忠义之士,忽必烈也不会如此的看重他了。

  反正吕文焕也早已作古数百年,想怎么说人家,人家也管不着了。

  但至少在他的那个时空里,那些存活下来的襄阳民众是感激他的,辛苦守襄阳城六年,这不说功劳,苦劳也有吧。

  按照正统思想来讲,吕文焕降元是为失节卖国,为世人所不耻。

  但吕文焕降元一事确有重大隐情在内。

  公元1272年(元至元九年),元军在南宋降将刘整的协助下攻破樊城,镇守襄阳的吕文焕陷入了孤立无援的险境。

  虽然忽必烈一再派人劝降吕文焕,但其仍不为所动,坚持顽抗。

  刘整和吕氏是宿仇,当初刘整降元就是受到吕文焕的哥哥吕文德逼迫,故竭力主张按拒降惯例,武力夷平襄阳城,但忽必烈不为所动。

  忽必烈为了防止战事因刘整寻仇生变,于是另派畏兀儿人阿里海牙为都元帅负责进攻襄阳。

  阿里海牙先是调集火炮一举击中了襄阳城谯楼,导致城中军心大乱。

  而后,阿里海牙亲自到城下再三劝降吕文焕。

  吕文焕担心降元之后,元军会屠城,因此顾虑重重,阿里海牙于是折箭为誓,并保证优待吕氏一门。

  吕文焕这才出城投降。

  因战事紧急,阿里海牙并没有把与吕文焕的承诺上报忽必烈,但忽必烈仍然兑现了阿里海牙的承诺,任命吕文焕为昭勇大将军、侍卫亲军都指挥使、襄汉大都督和行省参政,其麾下将士也得到了赏赐和安置。

  吕文焕降元之后,积极充当元朝灭亡南宋的急先锋,其受重用之程度甚至超过了比他早先降元的刘整。

  刘整虽然功劳卓著,但由于急功好胜,力主嗜杀屠城的军事方针,而吕文焕主张剿抚并用,以抚为主,并一再上书忽必烈不要随便杀人。

  忽必烈同意了吕文焕的策略,因此遭到刘整的忿忿不平,不久之后,刘整郁郁而亡。

  而刘整其人,明人张溥云有句非常不客气的评价:“亡宋贼臣,整罪居首。

  ”由于南宋长江防线诸将多是吕氏亲族门生部属,因此吕文焕亲自出面招降,效果非常显著,一路上几乎是望风归附。

  元军主帅伯颜也遵从吕文焕的建议不嗜杀,不屠城,达成了预期效果。

  根据儒家思想和正统观念,吕文焕降元失节当为民族罪人,但由于他的降元以及对元朝的建议,使得被征服的汉族人民和地区免遭了屠城兵祸,也有力的保护了江南的农商经济程序,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但历史毕竟有它的局限性,以当时的历史环境来讲,吕文焕降元失节,并积极充当灭亡南宋的急先锋,奉异族为君父,当为世人所不耻。


标签:南宋百姓这种投降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