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答疑 > 正文

派克与赫本 派克与赫本,四十年的守望,为什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4-05 22:48:26 分类:答疑 浏览:108


  派克与赫本,四十年的守望,为什么却始终没有属于他们的浪漫故事

  这是他们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合演。剧中最后,美国记者站在公主刚刚站过的高台前,凝望良久,不忍离去,那个美丽的背影永远地走出了他的视线。他一个人默默地走出大厅,心中怅然,仿佛失去了一个世界,是永远地失去。那一刻,他再度回首的那一刻,观众也为之唏嘘。而现实中,派克与赫本却拥有一生的情谊,霁月光风为这纯美的情谊执笔。

  1954年赫本在瑞士结婚了,远在美国的派克参加了他们的婚礼,他送给赫本的结婚礼物是一枚蝴蝶胸针,据说这是他祖母传下来的,但他没说。他的心或许只能这样表达,总算可以陪着她了。赫本非常喜欢这枚胸针,一直将它珍藏在身边,直到死去。不知她佩戴胸针时,是否感觉到了他的心跳?

  或许在派克看来,赫本就像一只美丽的蝴蝶,曾经给过他一个春天,他一生都被温暖。

  1993年1月20日,蝴蝶竟然先他而去了,飞向了遥远的天堂。谁知七十七岁的他在妻子的陪伴下飞往瑞士参加她的葬礼。这是在人间的最后一面了,有些话他要当面说给她听。葬礼上,已是白发苍苍的派克老泪纵横,他哽咽地说:“能在那个美丽的罗马之夏,作为赫本的第一个银幕情侣握着她的手翩翩起舞,那是我无比的幸运。”他低下头,在赫本的棺木上轻轻印下一吻,深情地说道:“你是我一生中最爱的女人。”赫本听到了,在场的人也听到了,全世界都听到了。他是在葬礼上,完成了爱的表白。

  赫本走了,派克送她的那枚蝴蝶胸针依然完好无损地珍藏在她的首饰盒里。2003年4月24日,著名的苏富比拍卖行举行了赫本生前衣物、首饰慈善义卖活动。那天,八十七岁的派克亲自前去买回了那枚陪伴赫本四十年的蝴蝶胸针。那曾是自己的心跳,现在也是赫本的心跳,四十年,这两颗心曾借着一只蝴蝶共舞。当他干枯的手捧着两颗心跳时,他觉得自己这一生再也没有什么遗憾了。一个多月后,他安详辞世。

  他们之间的情谊,是不是爱情?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情感超越了爱情。

  想念1952。那是上帝安排的一场美丽的邂逅,罗马的那个夏天是他们的天堂。一生一世一双人,千里万里一座城。此后的几十年里,他们在梦中都回过那座城,在念想里都常回那座城。虽然每次念想都是独行,但一定会在某个时间,彼此的念想在罗马的一处景点重逢,那一刻,他们的心里一颤,或许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念想已握在了一起。

  这份情谊,让他们的生命紧紧相握,只是相握。赫本未能如她初衷得到一个完整的幸福,她的丈夫梅厄提前将幸福的花枝掐断。赫本在断裂的伤口,无助得近乎崩溃。这时远在大洋彼岸的派克打来电话,一向将心事掩藏很深的赫本,这一刻将心扉全部打开,她知道自己的内心可以放心地让这个男人进入,他能够给她真诚的帮助和指点,就像她刚刚出道那会,他的真诚帮助那样。他是那么绅士,他不会给她暧昧的云,他只会让她的心空更亮。

  派克也遇到过自己的不幸,他的长子在三十岁那年自杀了,这对深爱孩子的派克来说,自然是狠狠的一刺。他闭门谢客,用痛苦深深地将自己埋了起来。赫本赶到了,他关起的门为她打开了。他们都是这样,即便心门不愿意向任何人打开,也乐意为彼此打开。他们友谊的可贵之处,还在于这是两个人的家庭都能悦纳的情谊。

  异性之间的深挚情谊,有多少是不被世俗指摘的?又有多少是能被彼此家庭悦纳的?派克与赫本,以他们的人格为情谊赢来了世界性的美誉。

  世上有多少相遇,只有开始的美丽,没有结局的完美?世上有多少情谊,只能陪人一程,而不能陪人一生?世上又有多少情谊,深爱而不暧昧,不暧昧却能深爱?

  派克与赫本,一个住在美国,一个住在瑞士,相逢是难的,而空间没能隔断,时间也没能淡忘。如若也有人问他们最爱哪座城市,我想他们都会用《罗马假日》里公主的话来回答:最爱的,还是罗马!

  从罗马相遇到赫本离世,这份情谊在他们的生命中走过了四十年;从罗马相遇到派克离世,这份深情陪伴了他五十年。或许在天堂里,他们又会在某个假日相遇,而这一回,情谊的长度,不止四十年,不止五十年,而是永远。

  或许这一回,他们有了属于自己的浪漫故事。

  尾声:想念,仍在继续

  从看《罗马假日》开始,我便迷上了派克的电影,看过他主演的《百万英镑》《乞力马扎罗的雪》《大卫王与贵妃》《君子协定》《爱德华大夫》,等等。他饰演的角色大都很绅士,很正派。《乞力马扎罗的雪》是根据海明威同名作品改编的电影,作品将强大的情感力量和高度个性化的风格糅为一体,所以你看到的哈利(剧中人物),是个敢于冒险、追求自我生命勇敢表达的形象。

  在《大卫王与贵妃》里,派克饰演的大卫王,不仅是一个王,更是一个有情有义敢于担当的男人。在那个时候的以色列,爱上别人的妻子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代价一直都是女人在付出,她会被众人用石头砸死。大卫王爱上了他手下一个军官的妻子,并为此不得已杀死了军官,他的所作所为没有逃过神的眼睛,先知雷森带着众人强逼大卫王交出那个女人。大卫王抛开了自己的荣誉乃至生命,冒死到伟大的真主面前悔过,请求神责罚自己,惟愿能放过自己的爱人,因为那只是自己犯下的错。类似的故事,你看到的唐明皇只是一个君王,而大卫王更是一个男人。

  派克电影里的形象,大都这般闪耀着人格的光辉。银幕形象的光环会照亮演员的形象,演员的魅力也会直接提升银幕形象,所以演与被演是互熠的,当然派克对形象的贡献大于形象对派克的所赐。很多时候,他不是用力在演,而是在本真地表达,所以他演得十分从容,十分优雅。

  派克的电影很多都是黑白电影,黑白的简单使观众将欣赏的注意转向人物的表演,尤其是面部表情,所有的微妙都要能从这张脸上显现出来,这就是黑白颇具魅力的地方。黑白也让看点转向了剧情和思想,这是编导的追求,也是观众的渴求。黑白容易将人带进思想,带进内涵的追寻,这也是黑白成为经典的所在。

  看了派克的许多电影之后,觉得最喜欢的还是《罗马假日》。这部电影我看了很多遍,开始看情节,后来看表演,再后来,只为看派克这个人。我从派克其他的电影里,似乎没能完全找到他在《罗马假日》里的那种充满魅力的表情,所以致使我回到《罗马假日》里一遍遍寻味。忽然间我明白了,那是看到赫本才有的眼神,看到公主才有的表情,这表情里透着他生命的全部兴奋。也可以说,这表情是赫本给他的。

  古龙往往这样形容美男子:“没有女人能抵得住他的一笑。”很多女人没抵得住派克的一笑。他那风度翩翩的俊伟身形、帅气有型的面部轮廓、摄人心魄的清亮眼神、微微上扬的迷人的嘴角,令无数女人倾倒。那不是轻浮挑逗的眼神,更不是色迷迷占有的眼神,这种眼神里有可爱俏皮,有真诚友善,有爱意与可靠,女人看了它,就能放心地将自己交出。或许影片里,公主正是看到了这样的眼神,才会在深夜放心地随他而去。而现实中,赫本正是看到这样的眼神,才会情不自禁地让情谊延续一生。这是真正绅士才有的眼神。

  1952,罗马假日,不只是他俩的想念,也是很多人的想念,想念成永恒的经典。

  成为经典的,不只是电影,还有他们的情谊,他们的人格魅力。

  作者简介

  仇媛媛,网名飞絮飘影,安徽寿州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第二届全国“十佳教师作家”,获“淠河文学奖”(散文),“中华杯”全国文学大赛一等奖(散文)。

  创作散文、小说、诗歌200余万字,已出版散文集《飞絮飘影》《大观园群芳谱》《走在文化边上》。《飞絮飘影》曾两度作为作家出版社精品图书在《文艺报》(2010年1-3月份)上推介。《走在文化边上》荣获“文学创作图书专著奖”。


标签:情谊罗马一个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