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方法 > 正文

黄杨木雕件 就掌握了这些技艺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2-07 11:59:39 分类:方法 浏览:86


在我国为数众多的木材中,有一种木材因其色泽温润,质地细密,适宜与多种深色木材(如鸡翅木、铁力木等)搭配,从而受到木工及雕刻家的推崇,被誉为不是红木的红木,它就是——黄杨木。

黄杨木又名黄杨,俗称千年矮,是一种典型的矮小常绿灌木,生长周期漫长。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有“黄杨性难长,岁仅长一寸,遇闰则反退”一说。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黄杨每岁一寸,不溢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命也。

”这些说法在其他书中也多有提及。

因其生长缓慢,黄杨木一般需要五,遂使古人有“千年难长黄杨木”之叹。

因黄杨木成品较为稀缺,黄杨木雕便显得极为珍贵,所以,在中国民间,黄杨木制品一直被奉为百毒不侵、镇恶避邪、平安吉祥之上品。

黄杨树

黄杨木有香气,但很轻、很淡,雅致而不俗,其味道是完全可以用清香来形容的。

另外,黄杨木不仅可以用来驱蚊,而且还有杀菌和消炎止血的功效。

据说居住在黄杨木生长地的山民,就有采黄杨叶用做止血药和放置黄杨树枝来驱蚊蝇的习惯。

虽说黄杨木的生长范围较广,在我国东南沿海、西南、台湾地区均有分布,但黄杨木雕的主要产地却集中在浙江的温州地区。

黄杨木雕的类型

黄杨木雕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传统类、根雕类与劈雕类,这三种类型从外观造型到技艺手法都有所不同。

像传统类的,就是以人物题材为主,取材很单一,雕刻的时候由群雕或者拼雕两种方式组成,但是程序很多而且复杂。

根雕类的就是取自黄杨木的树根部分为原材料,根据树根长成的特性进行雕刻,很考验木雕工艺师的思维智慧与随机应变的能力,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与创作空间。

而劈雕是用那些不能够做传统类木雕工艺品的木材劈开,然后用劈裂后的纹理进行雕刻,讲究寻求自然。

黄杨木雕的历史

以黄杨木为材料的雕件,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短。

据目前已有实物推测,其可考的历史最早当在元代。

如现存北京故宫(微博)博物院的黄杨木雕人物“铁拐李”,就是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的作品,距今已有近七百年左右的历史了。

元代 黄杨木雕 铁拐李

相传,黄杨木雕是一个名叫叶承荣的放牛娃发明的。

叶承荣是浙江乐清县人。

一天,他在村头的一座庙里玩耍,看到庙里有一位老人正在雕塑佛像。

他一下子被老人的技艺所吸引,随即跑到庙外,挖来了一块很有黏性的泥巴,坐在庙门口,偷偷地学着堆塑。

老人作为当地一位有名的民间艺人,看到叶承荣聪明好学,就将他收为徒弟,教他圆塑、泥塑、上彩、贴金及浮雕等多种技艺。

叶承荣进步很快,一年后,就掌握了这些技艺。

一天,当叶承荣在乐清县宝台山紫霞观塑佛像时,观中道人折来一根黄杨木,请他用黄杨木雕一只如意发簪。

在雕刻的过程中,叶承荣发现黄杨木木质坚韧、纹理细腻、色彩光泽,为其他木质所不及,是用于雕刻的好木料。

从此,他开始用黄杨木雕刻作品。

就这样,我国民间艺术园中的黄杨木雕诞生了。

从现今搜集的民间艺人口述资料以及故宫博物院所藏实物推断,黄杨木雕在宋元时期已初露端倪。

至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乐清艺人叶承荣用黄杨木雕创作了近代乐清黄扬木雕的第一件传世作品《太上老君道祖像》,奠定了乐清黄扬术雕的扎实基础。

清代 仕女像

(这件清代仕女像小巧玲珑,造型委婉圆润,正迎合了黄杨木纹细腻的特征。

人物雕镂比例匀称,表达的感情真实深切。

刀笔精致,线条十分流畅,所雕披巾显见其质料轻薄有飘拂之动感,衣服犹如丝绸的柔软有隐现体态的艺术效果,不愧是一件精美绝伦的清宫案头文玩。

)

二十世纪20年代中后期,因朱子常的黄杨术雕作品《济癜和尚》《捉迷藏》等在国际展览中连连得奖,使乐清黄杨术雕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朱子常黄杨木雕作品《捉迷藏》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和政府的重视,黄杨木雕这一民间艺术品种得以挖掘和传承,黄杨木雕的技艺水平也得到迅速的提高和发展,精美之作不断涌现。

由于艺人们的木雕精品不断在国内外展出和获奖,乐清黄杨木雕的名气迅速上升。

它独特的艺术材料和艺术风格引起世人的关注,被有关新闻媒体誉为“华东一枝花”。

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乐清黄杨木雕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名家辈出。

他们赶超前人,每年几乎都有构思巧妙、技艺独特的艺术精品出现,而且每次在全国的艺术展览中都能夺得大奖。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收藏市场的不断升温,黄杨木雕在各地拍卖场上亮相增多。

2002年北京翰海拍卖会上,一件高为11.7厘米的清代黄杨木雕笔筒,成交价高达68.2万元人民币。

清乾隆 黄杨木雕东山报捷图笔筒

2005年,一件清代黄杨木“瘦骨罗汉”在翰海拍至77万元人民币。

2006年中国嘉德推出的两件清代名家朱子常的黄杨木雕,一件为“送子观音”,成交价为55万元人民币;另一件为“三星拱寿”,成交价为41.8万元人民币。

2006年5月20日,乐清黄杨木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杨木雕制作流程

黄杨木雕的制作流程大致有十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需要艺人做到全神贯注,一丝不苟:

制作工具

一、构思草图:构思草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像盖房子一样,草图的构思是否合理、巧妙,将会直接影响到整座房子的的建筑并对成功与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塑制泥稿:塑制泥稿是雕好一件木雕(特别是一件创新的作品)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

泥稿是根据事先构思好的草图塑制的。

为了把泥稿做好,我们必须掌握泥塑的特点。

三、选用木料:一般情况下,木料的选用是根据泥稿的大小来选择的。

可采用的黄杨木料,首先应是木头形体平圆而直,并无节疤获肿瘤突出,树皮细匀。

再将两头锯开,两端轮纹细,鲜黄色纯,内无含疤节,这就是适合雕刻的优良质量的木料。

(木料我们一般都要阴干一两年,最少要经过一个秋冬季,等木质性能稳定后再用;另外春夏采伐的木料因为水分含量高而材质不稳,容易蓝变和干裂,一般不采用。

黄杨木横切面

四、打胚:打胚是以塑好的泥稿为依据,用平凿、 反口、中钢等在已经选好的黄杨木料上凿打粗胚的一道工序。

五、雕实胚:镂雕实胚是黄杨木雕制作过程中的主要工序。

根据作品的整体需要,把一切虚的东西用肩顶手批削去,使人物的五官、体形、发髻、衣裙、手脚、装饰、道具及动作等逐步落实呈现。

六、精心修饰:在原来实胚的基础上把人物的整个面部、肌肉、衣褶各细部等处反复细刻修整,还要认真处理黄杨木的倒顺绺问题,使作品更加光滑整洁,借以体现出黄杨木坚韧细腻的特点。

再加上传统衣纹技法”十八描”,使线条更加细腻流畅,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七、擦砂磨光:打磨时先用粗砂纸,后用细砂纸。

在后阶段磨擦时切勿横刺,否则就会影响作品的光洁度。

八、细刻发纹:一般来说,人物的发纹和衣纹是细线条组成的。

我们在细刻发纹时,强调“凿冲手稳”,最好使用三角凿,三角凿是刻画发纹最有效的工具。

九、打腊上光:这道工序像擦砂磨光一样,也是为了整个作品的光洁度,使作品保持其原有黄杨木质的天然本色,光洁秀丽。

打腊上光可采用酒精、石蜡、清漆、虫胶等原料配成,然后用毛笔涂刷在作品上,使其色泽鲜亮,必要时可以多刷几遍,这不仅能保持产品色泽光亮悦目,而且增加了产品的保护层。

(手把件最好用上光蜡或者核桃油来上光,收藏者自己来DIY,可以增加收藏作品的乐趣)

十、配底座:将已雕成的作品配合立脚的底座。

如何辨别黄杨木雕的真假

由于黄杨木雕日益受人喜爱,价格一路走高,近年来有不良商人用作伪的方式以假乱真。

如用与黄杨木容易混淆的木材来冒充,主要是水黄杨,近年也有用栀子、卫矛等仿制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分辨黄杨木雕的真假呢?

1、黄杨木的生长周期长于其它树种,一根直径15厘米的黄杨木断面,可以看到细密的数百圈年轮。

而其它木料的年轮粗而稀,最多不过几十圈。

2、黄杨木的色泽天然、黄润温厚。

黄杨木雕在存放中会自然变色,颜色一年一年会逐渐变深。

根据色泽深浅和包浆就可以大致判断出木雕的年代,年代越久的黄杨木雕,其色泽越深,包浆越亮。

反之,则色泽浅,包浆少。

有一些商家为了仿真而采用上色作旧的方法,此种作伪的色泽不自然,且没有包浆。

鉴别时可用软布或棉签蘸取少量香蕉水擦拭,赝品会褪色,真品则不会。

3、黄杨木因生长缓慢,区型木材罕见,也是区别于其它木材的重要特征。

4、黄杨木的木纹特别细腻,用手触摸光洁滑润,其它木材无可比似。

5、黄杨木的木质坚硬,其它木材的木质比较软,用硬物轻轻刻画即可区别。

部分作品展示

孤岛渔家(在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暨古典家具、收藏品博览会“中艺杯”优秀工艺美术作品评比银奖)

牧歌迎春(在第七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银奖)

扁舟讨海

吉祥三宝

(本文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大家传世”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大家传世”

欢迎踊跃留言和吐槽~

人海茫茫,字里行间的相逢,也是一种缘分

—声明—

本文部分素材及图片源自网络

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标签:木雕作品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