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方法 > 正文

郑三发 又过了些时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2-01 15:10:17 分类:方法 浏览:116


小时候看小说《金陵春梦》,写蒋介石祖籍河南许昌繁城镇后郑庄人,原本不姓蒋,姓郑,在家排行老三,上有两个哥哥,郑大发,郑二发,蒋介石叫郑三发,家人管他叫三发子。

具体原因有五个方面:一是蒋介石有个名字叫中正,同音字就是蒋宗郑,祖宗的宗,姓郑的郑,说明在名字里暗示自己对祖先的怀念之情;二是喜欢《周易》的蒋介石,在六十四卦里有个豫卦叫雷地豫,上三爻为震,震为雷。

下三爻为坤,坤为地。

两卦组成一个异卦,雷地豫卦。

原文: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豫,又是河南的简称,所是为河南人。

三是蒋介石性格虽然凶狠,但在母亲面前是个大孝子,不管公务再繁忙,前线战事打的多紧,都不影响蒋介石去探望母亲,唯独没听说蒋介石提起过自己的父亲,蒋母去世后,也没同蒋肃庵葬在一起,而是另选墓地将母亲厚葬,说明姓蒋的并不是他的亲生父亲。

四是蒋介石到台湾后,晚年在台思乡难归的情况下,在台北60多公里的一个名叫“福安里”的小山村,选择好自己的死后的归宿地,而恰恰他河南郑姓的父亲名字叫做“郑福安”。

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在抗战时期,有一名位年约50 多岁、身材高大的神秘人物,操一口河南口音,来到重庆街头,逢人就称自己是委员长的亲哥,名叫郑二发,一些见过蒋介石的人一看其背像,与蒋介石十分相仿。

他的身段动作,也有许多地方酷似蒋介石。

而且他为人忠厚老实,不像浮夸虚冒、招摇撞骗之流。

许多人都确信他是蒋介石的胞兄。

郑二发讲蒋介石的身世,那更是让人确信无疑了:话说光绪年间,河南一姑娘名叫王采玉,先嫁给河南许州繁城镇后郑庄一位郑姓农民郑福安,生有三子,即大儿郑绍发、二儿子郑二发与三儿子郑三发(就是后来的蒋介石),哥哥郑大发早年夭折,郑家世代务农,老实巴交,唯有三儿子好吃懒做,不务正业,而其母王采玉偏爱三子。

日子虽然清苦,倒也过得去。

迨至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许州一带闹开了大灾荒,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庄稼基本绝收。

到了秋天,为了活命,郑福安与妻子各带一个孩子去逃荒,不久因体弱多病郑福安去世,妻子王氏带着两个儿子去了开封。

此时,开封城内有一家玉泰盐行,老板姓蒋,是浙江奉化盐商开的分支机构,后经人介绍,王采玉成为蒋老板家中的保姆。

当时,盐行的蒋老板有个长子叫蒋锡侯,和郑二发以及弟弟三发子是好伙伴。

一家三口到蒋府一年多以后,蒋老板原配夫人去世,不久便与王采凤成婚。

由于郑二发不如弟弟三发子聪明机灵,在家中很受冷落,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春节过后离开蒋府自己谋生。

郑二发曾干过学徒、巡警,后在部队中又从士兵逐步提拔为副班长、班长、特务长、掌旗官、排长、副官、连长,后解甲归田。

这一年,当郑二发去开封蒋府,可惜已是人去房空,连过去的仆人也不见了。

经询问得知,蒋家已在他离开不久返回老家浙江奉化,由于兵荒马乱的年代,从此,他再没能见到母亲和弟弟。

随后郑二发回到许昌老家后以种田为生,一晃就是几十年过去了,这一年的元宵节,他带着儿子郑双喜到许昌城观灯,在许昌专署衙门前,发现大门口挂着两幅人物照,一位是孙中山,另一位虽然不知其名,却与自己长得出奇的像。

他的儿子指头像对他说,你咋挂到了大门上呢?郑二发问卫兵,卫兵告诉他,这个人叫蒋介石,是当今的委员长呢。

于是,郑二发认定此人便是走散的弟弟,决定要去寻亲。

第一次是乘火车到达浦口后,刚下火车,便被宪兵搜出了邬挺生写给蒋介石的信。

宪兵硬说他认亲是假,而一阵审讯下来没有什么结果便没收了他的路费,装进北上的闷罐车让他回河南。

第二次是1941年,郑二发一路跋山涉水去重庆第二次寻亲。

由同乡帮忙给蒋介石写了一份求见申请。

又过了些时日,戴季陶亲自把郑二发接到他家中,许以5000现大洋重金,打发他回许昌。

郑二发谢绝。

劝他回河南,他坚决不答应。

蒋介石胞兄郑二发寻亲一事,不知道怎么在重庆传开了。

一些别有用心的官员以及想升官发财的军官们,都纷纷带着礼物来拜会郑二发,想请他在委员长面前美言几句,让自己的仕途更加飞黄腾达。

说来也怪,这些人里,从没有人想过去核实一下郑发到底是不是蒋介石的亲哥哥。

蒋介石哪肯承认一个异姓乡下土老帽儿是亲哥哥,还到处给自己惹事生非,于是批了个“戴笠处理”四个字。

他既没有承认是真,也没有说是假,该怎么处理,让戴笠看着办。

计谋多端的特务头子戴笠经过权衡,派特务把这个老头抓去亲自进行了一番询问之后,不用说,一见面孔身材,完全像一母所生,而所答一切都是确确实实有根有据……而一向标榜奉母至孝的蒋介石,也不便无端地叫部下杀害亲骨肉,把他软禁在了白公馆。

其实戴笠本人对郑二发是不是蒋介石的哥哥,也是拿不准。

一是因为两人长得太像,二是他说得有模有样,戴笠要是除掉了这个郑二发,万一是真的,蒋介石会不会记恨?所以将他秘密关在白公馆,既保住了蒋介石的面子,也给自己留了条后路。

把郑二发关起来,当时还给他家人寄去了500元钱,并让许昌通知其全家举迁重庆。

之后,郑二发妻子魏氏带着14岁的女儿喜云入川。

为找蒋介石认亲,郑二发在重庆一住就是3年。

看到妻子女儿的到来,他喜出望外。

据后来总务处长沈醉回忆,为郑二发的女儿喜云安排了一名女家庭教师,一个土里土气的农村妞,转眼变成了身着旗袍、脚穿黑皮鞋的“公主”。

戴笠便和白公馆的特务们打招呼要他们好好对待郑二发。

所以他可以在白公馆随意走动,每天有鱼有肉,有烟有酒,大小特务们谁也不敢为难他。

时间一长,郑二发与白公馆的特务们都混熟了。

特务们称郑发为"老爷子",无微不至地侍候他。

在监狱里,郑二发还结识了小说《红岩》中华子良的原型韩子栋以及“小萝卜头”宋振中,当时,韩子栋因为疯,经常能和郑二发一起聊天,结果成为了朋友。

郑二发是可以去磁器口镇买些吃的、用的东西的,每次他都会带上韩子栋去磁器口镇。

时间久了,特务们也习惯了。

后来郑二发被放回家后,韩子栋也还可以和以前一样去磁器口镇买些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

1947年8月,韩子栋利用去磁器口买菜的机会逃跑成功,在逃往解放区的过程中,还去许昌找过郑二发。

利用他的身份和关系,掩护韩子栋在许昌火车站附近的交通旅社住了 40 多天,临走时还给韩子栋办了个"身份证",使他平安越过国民党黄河封锁线,顺利到达豫北解放区找到组织,将狱中的一些重要情报送到了组织的手中。

建国后,韩子栋成为了副省级干部。

戴笠死后,寻亲无果的郑二发带着妻子女儿“衣锦还乡”,当地见他有这种特殊关系,还给了他一个保安队少校的头衔,不干活只领工资的,但是好景不长,随着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蒋家王朝灭亡了。

建国后,一些罪大恶极的军警特宪被镇压,作为封了少校军衔的郑二发十分害怕,但他没有逃,后被抓获归案,怕受株连的他,提起是蒋介石的哥哥一事:假的。

矢口否认与蒋介石的关系,也不承认他曾到找过蒋介石。

不过,由于他手上没有血债,没有干什么坏事,收押一段时间便释放了。

1973年,郑二发在家中去世,这段公案,也被埋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郑二发去世后的多年后,曾经在白公馆,关照过的人韩子栋以及“小萝卜头”亲属,曾经到过他的老家,回忆郑二发当年在监狱中对自己的特殊关照,还回忆郑二发曾当着监狱主任周养浩的面,大骂"郑三发蒋介石是六亲不认的畜生"等事。

郑二发在狱中多次给革命者提供帮助,特务们并不是不知道,却从没人干涉,这也是极为反常的。

至于《金陵春梦》写蒋介石是郑三发子,只有蒋介石本人最清楚!就再也没有人提起了。


标签:蒋介石特务河南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