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方法 > 正文

长安画派何海霞同石鲁 朱砂以丰富层次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2-01 15:06:00 分类:方法 浏览:147


长安画派是新中国画坛上三大画派之一。

上世纪50年代末,在中国画革故鼎新的思潮影响下,一大批画家聚集于西安定居与创作,西北地区雄伟、敦厚、苍茫的自然环境给了艺术家们全新的、独特的创作灵感。

他们对生活深刻体验,对传统追求本源,可谓“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

画作饱含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强烈的时代精神,面目独特,气势磅礴,在新中国画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季华艺国际北京秋拍“大美——中国书画珍品之夜”特呈何海霞、石鲁、方济众等巨匠杰作,山水、花鸟、人物题材具备,诸家各擅胜场,以窥长安画派之面貌。

何海霞(1908-1998)

、赵望云并称“长安三杰”,尤擅山水。

其早年为张大千入室弟子,饱览并大量临摹中国历代名画真迹;此外,他主张“与自然为伍”,在大西北将近20 年的体验中,华山的雄伟、八百里秦川的壮阔、黄土高原的朴厚,都化为他的山水灵魂。

扎实的传统笔墨功夫加之积极从现实世界中汲取养分,何海霞的画风终自成一派。

其山水放笔作巨幅长卷,拿捏自如、绝不枯竭,收笔作寸缣尺槠,也可得千里之势。

何海霞 天山南北

镜心 设色纸本 1987年作

144×368.5cm 约47.8平尺

北京华艺国际2021秋季拍卖会

《天山南北》成于1987年,何老时近八旬,应北京河南饭庄之邀而精心绘就此帧长逾三米半之巨幅力作。

笔墨精湛的程度,令人叹服。

天山山脉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纬向山系,其壮阔程度难以描绘,因此甚少出现在前人的作品里。

此幅作品,何老运用了全景俯视的构图,参天松树作为画面前景最容易进入观者的第一视线,牛群醒目突出,中景窠石流泉、草场奔马等层层递进,将视野逐渐引至远景,大写意手法营造出天山宿雪绵绵无绝、浩浩无穷的巍峨气势,雄奇浑厚,蔚为壮观。

《天山南北》 局部

全图从大局着手,但细部处理又极为缜密谨致,敷色高古明丽,青绿渲染近处牧场,又施以赭石、朱砂以丰富层次,远山则以淡墨勾勒山脉轮廓,突出顶部的云雾积雪,意象雄奇悠远。

唐代岑参有诗云“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但在何老的笔墨之下,天山气象和山脚牧民生活一派祥和,正印证了他以笔墨歌颂新中国为人们带来幸福生活的思想抱负,抒发其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与无比自豪。

为庆贺香港回归祖国,北京荣宝斋特于1996年在深圳举办了书画大展。

此幅《天山南北》亦参加展出,并刊载于《荣宝斋藏品集》中。

何海霞 玉垒山

镜心 设色纸本 1980年作

139×68.5 cm. 约8.6平尺

此幅描绘玉垒山,据《汉书·地理志》“绵虒县”下原注云“玉垒山湔水所出东南至江阳入江。

”《华阳国志校注》中指出湔水为今白沙河,玉垒山即湔水发源地以北的九顶山。

玉垒山逶迤而南直趋灌县(今都江堰市)西北。

《玉垒山》局部

何海霞1946年随张大千入蜀,张大千出国后,何海霞滞留重庆,1951年由重庆迁居西安。

此幅创作于1980年,从作品题款可知为何海霞重游玉垒山所作,距何氏离开蜀地已近30年。

此时的何海霞画风已极具个人特色,他笔下的玉垒山草木丰茂,笔法大刀阔斧。

画面由下向上入山,山中的人物、房屋、台阶,被树木围绕,郁郁葱葱,十余种不同的植物,枝干和叶子表现形式各不相同,这也是何氏“从现实世界中汲取养分”“与自然为伍”的体现。

何海霞 大巴山区 镜心 设色纸本

是幅《大巴山区》,为何海霞写于陕南安康大巴山区,时值大力发展农副业生产的时代背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色,给艺术家留下了“仰望桑成浪,俯视米粮川”的印象。

远处山峦叠嶂,艺术家施以淡墨,抽象地概括其形,由远及近,田垄渐渐清晰,或以淡赭渲染,或以青绿点染,将观者视线引向前景农家耕作处。

树的浓重与农舍蓝顶白墙的清丽形成对比,格外醒目,简笔勾勒出农民田间耕作的姿态,形成关注重点。

前景的树形用笔繁密,梯田处却刻意留白,二者在繁简浓淡之中相映相发,显现出一种特别的韵律感,同时提振了画面精神,整体清逸亮丽、生意盎然,独具何海霞画风特色。

《大巴山区》 局部

何海霞擅于将现实的场景转换成自己的山水画笔墨语境,使中国画具有现代性审美意义。

《大巴山区》虽用笔繁复但笔笔到位,没有一笔多余之处,既得开阔高远的山水“意境”,又能恰到好处地“化境”为时代风貌,为何海霞的精意之作。

石鲁(1919-1982)

在“长安画派”的领军人物里,石鲁是极为特殊的一位,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激发了他奇异的创作才华。

在60 年代以前,石鲁对花鸟画涉猎甚少,“文革”期间,愤懑积郁的石鲁将情绪投射到了更容易抒发的画科,即常取“比兴”之法的花鸟画。

石鲁 朱荷映翠

147.5×59cm. 约 7.8平尺

石鲁画花鸟,与青藤、八大气血相投,作为那个时期里最清醒的狂人,他笔下的荷花、梅花、芙蓉、兰花野逸不羁,但与众不同的是,他把对陕北风情和黄土高原的记忆转化为对美的理解,并融汇到花鸟画创作中,通过大写意笔墨挥洒,赋予那些常见的花卉一种狂放崎岖的气质,此件《朱荷映翠》即有相同的特色。

《朱映翠荷》 局部

是幅《朱映翠荷》由李可染题跋,他评价“石鲁画荷,元气淋漓,超逸精湛”,可见李可染对石鲁此画的认同,亦可见两人在同一“战壕”里的情谊。

正如李可染所言,石鲁笔下的荷花生命力旺盛,精神畅快:荷花枝干刚健挺拔,笔直向上宛如顶天立地,宛如画家本人,于细处施以点染,更添桀骜劲节,再看荷花色泽艳丽,彩墨勾勒其形,简练随性却毫无残败萎靡之感,而是带来直逼心灵深处的震撼与感悟。

方济众(1923-1987)

方济众在继承长安画派的艺术创作思想的基础上,师古不泥于古,面对当时中国画继承与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致力于笔墨语言的创新,将传统文人画引入现实生活,将现实生活导入田园诗意化的感受,从而变革了传统山水画模式的格局,把中国山水画的审美境界和笔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方济众主张“学古人而不雷同古人,学今人而不雷同今人,学洋人而不雷同洋人,自己的作品也不要雷同自己的作品”,而是侧重于自然本身的抒发,给长安画派增添了朴素亲切自然的山水画风。

方济众的画作多为写意小景,诸如描绘他所熟悉的秦巴汉水、陕南农舍、黄土高原等等画面,无不让人感到质朴天真,具有牧歌似的田园诗意。

方济众 嘉陵江畔

镜心 设色纸本 1956年作

117.5×47cm. 约5.0平尺

本幅是画家1956年创作的一件写生山水作品,1958年重题于西安。

取材嘉陵江畔,以记录劳动人民利用绳索和船只渡江的工作,表现出劳动人民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的精神。

画面以对角线构图,开阔雄伟,设色清新淡雅,笔法细腻多变,虚实相生。

新中国在方济众潇洒从容的画笔下,变得质朴纯真,变得平易近人,充满了生活的真情实感。

《嘉陵江畔》局部

此外,他的山水画讲究骨法用笔和书法中锋的千变万化,讲究笔意收放的运动节奏和力度,将墨与色、形与意、神和气贯穿在音乐的旋律中。

从他作品的饱满构图、笔触结构、运笔节奏上,可以看出方济众重气韵、形神和笔意,很好地把握了壮美与苦涩、优美与甜俗的界线。


标签:海霞山水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