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方法 > 正文

辞修抗日战争时期 但除了吊唁之外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2-01 13:56:56 分类:方法 浏览:72


“罢了,按原文发表吧,不用修改了”

前言

1965年的清晨,一缕阳光从阳台照进空无一物的病床上,冰冷的房间总算有了一丝温暖,人死如灯灭,谁又能想到,抗日英雄、国民党二把手陈诚刚刚在这张床上去世呢?

尸体还在灵堂,来往宾客众多,但除了吊唁之外,他们更在意的是关于陈诚的遗嘱,陈诚的恩师蒋介石看完遗嘱后更是沉默不言。

遗嘱到底写了什么,让大家这么关注?

一、英雄病逝

“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这是蒋介石曾说过的话,中正是指蒋介石自己,而辞修指的就是陈诚,从这段话不难看出陈诚对于蒋介石是何等重要。

在内战时,有着“小委员长”之称的陈诚在国民党的地位甚至犹在“天子门生第一人”的胡宗南之上,他的作战意识和天马行空的想法在抗日战争中打的日军一直抬不起头。

国民党败退于台湾之后,陈诚的地位更是直线上升,远超其他人,这是因为大多数将领更善于进攻和作战,但陈诚博览群书,对于政治和治理也很精通,所以深的老蒋重用。

也是因此,大多数将领到了台湾下场都不太好,被革职的革职,被架空的架空,陈诚是少有被保留了实权的一个,先后出任了国民党副总裁和行政院长。

刚刚被赶出大陆的老蒋还没放弃反攻大陆的执念和光复民国的幻想,作为国民党二号人物的陈诚,自然也没有忘记这个目标,他所出台的政策和方针,都是为了增强国民党派的实力。

不同于蒋介石的理想派,随着时间的推移,陈诚发现国内外的情况不容乐观,大陆正在飞速恢复,经济不断提高,共产党越来越强大,台湾却还在忙着争权夺利,期间又有美国参与其中,时刻想着控制台湾。

陈诚认清了现实,多次劝导蒋介石,希望他不要做出让中国受苦受难的行动,之后推出的举措也大多是以恢复台湾,保障国民党政权为主。

可笑的美国并没有看清陈诚的为人,1961年邀请他来美国,期间多次隐晦的表达了想要分化中国,割裂台湾的意思,希望陈诚能够支持,还表示愿意让他成为台湾真正的掌控者。

陈诚表面不动声色,满口附和,回来之后就报告了蒋介石:“他们以为我是什么人,中国是我们的家,您是我的恩师,我就是死也不会背叛老师,背叛国家。

周总理知道这件事后也笑着说:“我绝对相信陈诚的民族气节,虽然阵营不同,但他绝不会出卖自己的国家。

1964年9月,高达65岁的陈诚因为日理万机的忙碌,最终还是累倒在工作上,在医院检查发现他身患肝癌,蒋介石外聘了最好的医生,还是没有能够治好他。

1965年3月,身患绝症的陈诚又染上风寒,病情加剧,对长子陈履安留下66字的遗嘱后,满怀遗憾的告终了。

可是这份遗嘱,却让很多国民党人感到不满,更有甚者,向蒋介石提出建议修改遗嘱后再进行发布。

二、争论不休的遗嘱

作为蒋介石最得意的门生将领,按理来说陈诚去世蒋介石应该作为长辈去主持吊唁的,可是现在他还在自己的房间里坐着。

并不是他不想去参加,而是有一件他更在意的事:陈诚的遗嘱里提到了很多大事,但唯独没有提到反攻大陆。

很多国民党将领向他来申请更改遗嘱,要知道,国民党二把手的遗嘱可是非常激愤人心的,可陈夫人却认为陈诚一生非常严谨,在遗嘱大事上一定是考虑周全后才说的,坚决不同意更改,决定权到了蒋介石这边。

他已经把自己关进房间三天了,手里的遗嘱他看了不下百遍,看来看去也还是那66个字,没有提到一句关于“反攻”的字眼

陈诚在遗嘱中主要是希望同志们跟随蒋介石的领导完成革命,全体军民团结一心共度难关,上下一心

扪心自问,他是自己的爱徒,蒋介石也不想乱改遗嘱,但是反攻大陆这么重要的事,陈诚却故意不提,这让蒋介石感到非常生气。

好在已经过去了三天,他现在已经冷静了下来,想起曾经陈诚对自己一遍遍的劝导,总是想打消自己反攻大陆的心愿。

老蒋觉得心里很沉闷,其实他并非认不清现实,能做到一党之首的位置,曾经更是黄埔军校的校长,又怎么可能目光短浅呢?他只是不愿接受自己的失败而已。

“罢了,辞修的遗嘱,按原文发表吧,不用修改了。

三、陈诚的人生经历

众所周知,蒋介石用人,一直都是任人唯亲,所提拔的将领,不是黄埔嫡系,就是浙江老乡,而陈诚二者都是,自然更受老蒋喜欢。

陈诚,字辞修,出生于浙江丽水,他父亲是晚晴的秀才,虽然家里并不富裕,但也算书香门第,教育方面并不落后于人,家里省吃俭用供陈诚读书,让他成为那个时候少有的大学士。

师范毕业后,他转头去报考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可因为军事成绩差,且身高不够,被无情的刷了下来,还好有同乡好友托关系,成为了备选生。

军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浙军担任排长,后来听说孙中山在上海招募军官,觉得这是个机会,便辞别长官,赶往上海。

在上海和邓演达见面后就跟随他来到了广州参加革命,邓演达对这个热血的小伙子非常上心,二人也在一路上结下深厚的情谊。

1923年,陈诚担任孙中山警卫连的连长,在桂军叛乱时胸部中弹,被抬到肇庆医院治疗恢复,这时,蒋介石来慰问伤员,这也是二人的第一次见面。

黄埔军校建立,邓演达推荐陈诚担任教员副官,随后,因表现优异又提升为炮兵科教官。

在黄埔军校任职期间,陈诚认识到了同样在黄埔任职的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以及校长蒋介石。

军校人才济济,天资普通的陈诚并不出众,所以最初并没有接触到蒋介石的机会,有天晚上,老蒋在校园巡查,看见一间屋子里透出光线,以为是哪个学生不遵守规定,没有按时休息。

打开门一看,发现是陈诚正在挑灯夜读,老蒋走过去拿过书翻了两页,发现居然还是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瞬间喜笑颜开。

随口问了他几个关于三民思想的问题,陈诚都对答如流,这让老蒋十分满意,在得知他还是自己的浙江老乡,更是觉得陈诚顺眼许多:“好好看吧,不要打扰到别人就好,我记住你了。

之后,蒋介石对陈诚进行了一番考察,发现他反应很快,也很有大局观,便对他大肆培养,各种委任军职。

陈诚也没有让他的恩师失望,在先后各种战役中,屡次立功,更是解放了数十个城市,救了数十万的百姓,成为老蒋的亲信之一。

结语

纵观陈诚的一生,几乎和蒋介石完全绑定在一起,虽然内战时他做了很多错事,但他的家国情怀并不比谁低,在抗日的战场上,他也没有吝啬自己的力量,全力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在面对国家时,他也能够抵制住美国的诱惑,没有违背一个中国人的底线,从多方面说,他无愧于“民族英雄”四个字。


标签:蒋介石遗嘱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