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方法 > 正文

郭金飞 娱乐圈和观众人尽皆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9 15:33:37 分类:方法 浏览:107


他是话剧圈公认的“话剧小王子”。

30岁前风光无限,拿完了话剧圈所有能拿的奖项。

他的话剧曾经一票难求,创造了史上最高票房,却在功成名就时转战影视圈,直至40岁才出人头地。

他是袁弘眼中闪闪发光的偶像,是陈赫心中无法撼动的“压力大山”。

他就是“励志”的郭京飞。

不想飞向蓝天,只想在艺术中翱翔

郭京飞的父亲是中国第一批民航子弟,八个男空乘之一。

父亲一直希望儿子能继承自己的衣钵,成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在蓝天上肆意翱翔。

加上他们生于北京,长于北京,于是父亲便为儿子起名郭京飞。

从小吃喝不愁的郭京飞,对飞行员一点兴趣都没有。

比起飞行,郭京飞更喜欢艺术。

他喜欢看电视机中的演员,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尽情的施展自己的才华。

那时候,他总是边看边模仿。

初时,父母都以为这只是孩子不成熟的想法,长大了自然会改变的。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高中毕业后,郭京飞看到了上海谢晋恒通明星学校的招生广告,竟然真的去报考了。

其实那时候报考这个学校,郭京飞心里是没有底气的。

但是他非常喜欢表演,就想试一把,大不了输了再来。

幸运的是,命运之神出奇的眷顾他,让他顺利进入学校。

明星学校学费十分高昂,需要一笔不菲的数目。

虽然没有继承自己的衣钵,但是父亲还是十分尊重郭京飞的梦想,毫不犹豫的将郭京飞送入学校。

奋发图强,往更高的地方走去

其实郭京飞心中清楚学费的高昂,也知道这笔钱,哪怕是对于他们家,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所以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出人头地。

想要在陌生的上海立足,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直到毕业,郭京飞也还是籍籍无名的小卒。

为了生计,他经常拿着自己的简历四处奔走,祈求剧组能给自己一个机会。

可是投出去的简历,虽然四处撒网,却全都杳无音信。

郭京飞十分要强。

为了向父母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哪怕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经常一次三餐只吃馒头,日子混的很是心酸,他也不曾向父母开口要钱。

后来,是老师鼓励郭京飞继续深造,向更高的学府学习更系统的知识。

只有学历高了,选择才能多起来。

老师的话语一下子就点醒了迷茫颓废的郭京飞。

他选择了报考上海戏剧学院。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惟妙惟肖的表演,坚定果敢的眼神。

一上场,郭京飞就赢得了不少监考老师的认可,顺利进入上海戏剧学院。

在上戏的郭京飞,对动物的模仿信手拈来。

极高的表演天赋让老师都对他赞不绝口。

进入上戏的学生经常从老师口中听到郭京飞的名字,甚至还经常看到,老师用郭京飞的表演来给学生做示范。

大四时,郭京飞迷上了哲学,这也使得他对不同角色的把控更加真切。

他的表演浑然天成,能将每一个角色都鲜活真实的表现出来。

那时候,只有最优秀的学生才能被招进话剧社。

袁弘都去考试过,却无缘剧社。

只有郭京飞,被话剧社的领导一眼看中,甚至想破例收录。

很多人即使进入话剧社,也是从小角色演起。

只有郭京飞,刚毕业就站在话剧的舞台上饰演男主角。

参与表演后,郭京飞的演技、经验迅速积累。

而他也没有辜负领导的期望。

他曾饰演《牛虻》里面白衫长褂、须髯满面、沧桑历尽却优雅不减的亚瑟,获得了佐临话剧艺术奖;也曾凭借话剧《罗密欧与祝英台》中的车夫“罗锅”,获得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

他的话剧曾经创下1.6亿的票房,在话剧界,甚至一度一票难求。

年轻气盛,恃才傲物

这么多年口口相传中,郭京飞已然成为了上戏的一个传说。

而有能力,又得到观众认可的人一般都很傲气。

郭京飞年轻时就是如此。

大学时,因为喜欢哲学,郭京飞经常以艺术家自居。

为了更像艺术家,他每天都裹着一个军大衣,不刷牙不洗脸,在自己的世界中展翅翱翔。

演话剧时,郭京飞的“暴脾气”也发挥的淋漓尽致。

一次表演中,台下有观众的小孩一直哭闹不止,甚至跑到台上玩闹,严重影响了郭京飞的发挥,于是愤怒的郭京飞便罢演了。

直至观众们将小孩请走,他才继续自己的表演。

有一段时间,郭京飞专挑晦涩难懂的大师剧进行表演。

天才的世界,总是孤芳自赏的。

那一段时间,他甚至不在乎观众能不能看懂自己的表演。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话剧社的工资不高,除去租房,剩下的只够温饱。

有一段时间,郭京飞甚至一直住在连襟陆毅家中。

但郭京飞并不在乎。

他喜欢这样的日子:能登台表演,肆无忌惮的释放自己的才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这是他曾经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

所以哪怕不少同班同学已经在影视行业名声大噪,郭京飞也不在意。

市场变动,价值追求,不得以转战影视行业

这种生活很快就被打破了。

经济高速发展,市场却不断变动。

话剧开始变得越来越小众,而郭京飞在话剧社的工资,甚至不能满足温饱需求。

话剧社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只有郭京飞仍然在咬牙坚持。

但是随着对大师艺术的追求,郭京飞的精神状况也一度受到了影响。

特别是演完导演沃尔特的《终局》,郭京飞迟迟出不了戏。

演完《终局》后的一段时间,郭京飞就像是“死”了一样。

他悲观的一塌糊涂,甚至天天喝酒,麻痹自己。

过度沉溺于角色,让一贯乐观开朗的郭京飞,有点自闭抑郁的倾向。

为了摆脱这样的情绪,郭京飞彻底告别了这些悲剧角色。

开始在话剧的舞台上表演喜剧角色。

话剧的小众,使得它不得不开始改革,一步一步走向商业化。

而商业化的话剧,常常会变成电视剧的延伸产品。

这样的情况,一度让郭京飞十分苦闷。

作为演员,郭京飞不想违背演员的宗旨。

只有更多的人认识自己,让自己富有商业价值,才能把更好的自己展示给别人。

因为自我价值的追求,也因为种种现实问题,郭京飞最终告别了话剧舞台,正式转战影视圈。

摸爬滚打终得回报

重新出发的郭京飞,在寻找经纪人时,并不被看好。

那时候,王京花并不欣赏郭京飞,认为他长的虽不能算丑,但绝对不帅,也没有什么特色。

于是便告诉郭京飞,让他放弃其他途径,安心磨练演技。

于是,从《失恋三十三天》里客串的前男友开始,郭京飞便开始了影视圈中数十年的摸爬滚打。

他演过《大男当婚》的音乐制作人,演过《龙门镖局》的商业奇才;他演过轻喜剧《约会专家》,演过悬疑剧《暗黑者》,演过古装剧《欢喜密探》。

演过失孤题材的《宝贝儿》。

直到2019年,40岁的郭京飞才等来了电视剧《都挺好》剧组,并凭借“苏明成”这个角色,一举夺得白玉兰“最佳男配奖”,这才打开了他的知名度。

此后,郭京飞的影视之路逐渐顺遂,名气也开始水涨船高,有越来越多的人记住了这个才华横溢、演技炸裂的男演员。

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

而郭京飞背后也有一个一直支持自己的女人,这就是他的老婆鲍莉。

他们在2005年认识,才一个月就确认了彼此,火速领取了结婚证。

婚后七年,他们诞下了爱情的结晶。

此后,为了郭京飞的事业,鲍莉退出娱乐圈,转战家庭,成了郭京飞的全职太太,相夫教子。

如今,他们已经结婚18年了,感情却越来越好,甚至郭京飞宠妻的名号,娱乐圈和观众人尽皆知。

结语

从话剧中的高速起飞,再到《都挺好》《我是余欢水》的一飞冲天。

郭京飞的飞行之路跌跌撞撞,但最终平稳顺畅。

这不是偶然的结果,这是多年经验积累的厚积薄发,水到渠成。

虽然如今郭京飞的事业风生水起,但是他从未忘记自己梦想开始的地方。

名声大噪后,郭京飞承诺,只要有机会将再次回到话剧的舞台上。

不管事情能不能成功,但至少他的态度值得信赖,这也充分说明了郭京飞从心里面还装着话剧这个舞台的。

希望未来的某一天,还能看到“话剧小王子”在话剧舞台的精彩表演!


标签:话剧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