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方法 > 正文

西海固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6 13:16:18 分类:方法 浏览:103


有诗云 “桂林山水甲天下”。

如果说桂林甲天下的是山水,那么西海固甲天下的就是贫瘠。

1972年,西海固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认定为世界上二十二个“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这就是世界对于西海固的认知与评价——“苦瘠甲于天下”。

该地区因下辖西吉、海原 、固原三县——取三县名称首字,即为“西海固”,坐落在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地理风貌整可以概括为地表破碎,沟壑纵横,植被覆盖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西海固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山大沟深,常年干旱,年降水量仅有300毫米,蒸发量却在2000毫米以上。

这里的沟壑可以说是纵横交错、大气磅礴、极长极深、大砍斧凿般,山梁沟谷连绵起伏,苍苍莽莽,一层远似一层,一层淡似一层。

西海固地区的火山地貌

在季栋梁的笔下,用了“旱海”来形容西海固地区的地貌环境。

,每道山岭下都蛰伏着几道沟,山相扶而沟相通。

如果说西海固是一片叶子,沟和谷就是这片叶子纵横交错的脉络;如果说西海固是一棵大树,山和梁就是这棵大树茂密繁盛的枝丫。

”在西海固地区流传着一句民谣:“山高沟壑多,出门就爬坡,隔沟扯扯磨,亲嘴腿跑折。

”拥有炙热爱情的青年男女,面对深沟大山也是沮丧无奈,可见在这里翻山越沟实在不是件轻松的事情,这也就造成了西海固地区特有的“扬土传信”的人文风貌。

西海固人民的生活必备品——驴

其实,历史上西海固地区的生态环境也曾水草丰茂。

夏商时期,这里就是游牧民族的天然牧场;秦、隋、明等王朝均在西海固设有朝廷马场,明嘉靖时对西海固地区有这样的记录:“举籍平固以北,皆为牧,民村落室庐,皆度为牧。

”;唐朝时期这里演绎出柳毅传书、魏徵梦斩泾河老龙等民间故事;元朝更是将王朝权力中心安西王府设置在此。

宁夏六盘山安西王府城廓遗址(微博:六盘散人)

但是,拥有肥沃土地的西海固,也逃不过纷乱战争的摧残。

明朝时期,固原为九边重镇之一,是阻防蒙元残余势力的军事重区。

当时全国实行卫所制,大规模进行军事性移民,大力推行边境“屯垦”,薄收轮荒,不择手段地放火烧山,毁林开荒,掠夺性扩大耕地面积;清朝时期又大量迁入军事性移民进行垦荒,掠夺式开垦、砍伐,使天然林区大面积缩小、消失,导致环境迅速恶化。

道光二十二年(1842)林则徐被发配伊犁,穿过西海固,看到“其沙土皆紫色,一木不生”;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加之几次大的自然灾害,西海固由于偏僻闭塞,远离战乱核心,灾民逃难迁入,人口激增,乱垦滥伐,人地矛盾加剧,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加之该地区地处地震带之上,大震不断,小震不少。

在20世纪世界死亡人数最多的10次地震之中,海原地震位居第一。

经年累月的天灾人祸,西海固逐渐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如今,西海固地区可谓是旧貌换新颜。

二十多年来,“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主动扛起对口帮扶宁夏脱贫攻坚的历史使命,将单向扶贫拓展到两省区经济社会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全领域广覆盖的深度协作,与宁夏人民一起创造了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帮扶的“闽宁模式”。

西海固地区正是这一扶贫模式的试验田。

宁夏六盘山风景区

宁夏的西海固有着2000多年历史,却也贫穷了2000多年,可以说,近半个世纪西海固的历史,就是一部扶贫的历史,而西海固的扶贫史,就是新中国扶贫史的缩影。

随着西海固扶贫的深入,尤其是借助宁夏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和宁夏全域旅游的不断推进,种植结构调整,经济作物称为种植主体,如今的西海固可谓是风景如画,多个地区成为旅游热点。

季栋梁 著《西海固笔记》

综观《西海固笔记》这部作品,作者季栋梁扎根于深厚的西海固大地,深入最基层的社会组织,捕捉最细微的社会细胞,以自己的独特观察和细腻笔触,全景式、多方位抒写这片土地2000多年来的沧桑巨变,以及巨变背后的时代缩影和精神嬗变,直抵历史和人心深处,史料扎实、艺术精湛、细部丰盈、现场感强,保持着泥土的气息与活力。

《西海固笔记》目前已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掌阅科技联合出品,电子书已在掌阅平台独家上线。

来源:咸宁新闻网


标签:地区扶贫宁夏就是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