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正文

谢飞 日子过得很是清贫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13 04:42:22 分类:生活 浏览:78


长征两万五千里,豪情壮志在心间。

革命时期,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见证了很多让人刻骨铭心的事情,不管是男还是女,在长征路上,都要打起精神,并且用坚定地信念,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相比男性同志,女性同志在长征时,要克服的困难更多,不管是体力还是精力,都要面临巨大的挑战。

但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那些意志坚定的女性,成为了“典范”,在30名参加长征的女性中,有一位十分出众,名叫谢飞。

长征期间,遇见了自己的真爱刘少奇,22岁就完婚,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两人和平分手,就再也没有结过婚。

他把一生都交给了新中国,一直活到了101岁。

出身贫寒胸有大志

1913年2月谢飞出生于是广东文昌县(海南省文昌市),这里的人们十分淳朴,大部分都是靠着海吃饭的,谢飞的父亲靠着渔业养活家里8个孩子,而谢飞的到来让父亲更加拼命地赚钱。

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全家人都很宠爱谢飞,亲切地称呼她叫“阿尾”。

到了谢飞上学的年纪,父亲就想办法找朋友,让谢飞上学念书。

谢飞在父亲朋友的资助下,顺利地上了学,实现了自己的“读书梦”。

在当时,上学对女孩子来说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所以她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谢飞很刻苦地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父亲很是欣慰。

11岁那年,谢飞考上了海南公学,在这里,谢飞接触了先进的思想,也学习了很多革命先烈的事迹,不久,谢飞就加入了中国共青团,成为一名团员。

这个身份,让谢飞觉得有无尽的使命感,她很积极主动地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就像是一个勇敢的战士,她严格要求自己,也带动身边人,积极响应号召。

1927年,湖山区成立了农民赤卫队,她的三哥担任赤卫队的指导员。

谢飞全家也参与了赤卫队,谢飞还成为了团支部干部,妇女主任,他们挨家挨户动员华侨捐献枪支,并收缴了原国民革命军散落在民间的大炮和枪支,积极准备武装起义。

谢飞紧紧和农民群众在一起,带领青年同志进行武装暴动。

可是随着大革命的失败,不少人对革命都产生了退缩心里,也有打退堂鼓的。

但谢飞却始终相信共产党,于是,她不退反进,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共产党。

可反动派也不是很好就此妥协的,他们对革命党人开展了连环搜捕,机智的谢飞隐藏了身份,带着妇女们鼓动当地的妇女们继续开展战斗。

反动派对谢飞嗤之以鼻,可怎么也找不到谢飞的音讯,只能跑到谢飞的老家,找到了谢飞的家人,反动派步步逼问谢飞的下落,家人就是闭口不谈。

结果,反动派杀害了谢飞一家人,无一生还,这个消息传到谢飞那里时,内心的痛苦更是可想而知,但他身上的使命告诉她:“要去“报仇”,要革命到底。

谢飞失去了至亲,她的内心也因此更坚毅,她积极投身于党的地下工作。

后来,谢飞接受了组织安排,来到了马来西亚,全身心投入到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中。

在这里,她工作积极,表现出超强的工作能力。

艰险长征路,同心结良缘

1932年2月,谢飞被调回到国内,先后在中共福州、厦门中心市委秘书处做机要工作。

不久,长征之路也拉开了序幕。

长征之路艰险难测,谢飞和几位女同志在搬抬行李的时候,显得十分吃力,谢飞几次体力不支,帮助很多女同志跨过“艰难险阻”。

谢飞看得出来,有一些女同志在一开始不适应行军的日子,很希望组织能安排一些男民工,帮着挑行李,在危险时,有专门人保护一下。

于是,谢飞和几位女同事多次提出这个想法,至少可以保证人身安全,就在这个时候,后勤部刘少奇闯进了谢飞的生活,他经常会帮助谢飞搬运行李,当时刘少奇并没有觉得这个小姑娘有多大能量,就觉得他组织能力还不错。

在多次接触下,两个人很是默契,在谢飞需要的时候,刘少奇总是会及时出现,挺身而出,帮了谢飞多次。

一次,谢飞发了高烧,体力严重不支,可谢飞就是不愿意休息,她觉得自己应该有始有终,就算是拿着木棍,摸爬滚打也要坚持到最后。

谢飞坚毅的性格,引起了刘少奇的注意,刘少奇成为谢飞身后的“保护者”,帮助谢飞克服各种困难,一来二去,两个人心里有不一样的情愫。

1935年的10月,红军成功在陕甘苏区吴起镇会师,长征也进入了新的阶段,而谢飞和刘少奇因为工作需要,总会在一起讨论各种事宜,接触也逐渐增多。

刘少奇对于这位南方姑娘也有了新的认知,他看见了谢飞骨子里不服输的性格,更感觉到自己被谢飞的能量吸引。

周围的同志也觉得,两个很般配。

后来,在“红娘”邓颖超的撮合下,两个人终于在一起了,那一年谢飞22岁。

他们举办很简单的结婚仪式,婚礼上只准备了一些花生还有酒,宾客们也都十分满意,他们的姻缘还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祝福。

投身革命,和平分手

1937年的12月,为了参加党校学习,谢飞回到了延安。

两年后,上级派谢飞到鄂豫皖区组织革命,这下谢飞的学识有了用武之地,能到战场,谢飞求之不得。

1940年,谢飞受再次收到上级组织要求,必须跨过长江,给皖南军区的项英送信,可日军对此地进行了封锁,谢飞根本没办法渡江,送信的日子遥遥无期,

这使得谢飞没办法再回到刘少奇身边,两个人也完全联系不上,等到谢飞再回到刘少奇身边,两人的感情也淡了下来,后来,经过两人同意,最终选择了和平分手。

两个人的感情维系了4年,而谢飞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艰辛付出的结果,却是感情有默默降温,这一次的打击,让她有些手足无措。

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提及过感情,一生没有再婚,她用实际行动证明,女人也可以打仗,也可以在战场上叱咤风云。

后来,谢飞在路东特委宣传部担任宣传部部长,兼《大众报》负责人。

为了宣传中央抗战方针,她亲自带队在水网地带穿梭,在芦苇荡里泛舟,做调查研究,报道抗战结果。

在当时,还会负责当时的各种期刊,半月刊的内容,对抗日运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工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力量,谢飞和一批优秀干部被派遣前往浙东的一次战斗中,在谢飞的指导下,消灭了敌军100多人,俘虏敌军头目30多人,缴获了部分的“战利品”。

在她的组织下,特务营也由原来的200多人,扩大到600多人,她成为了让敌人“不寒而栗”的谢团长,而这个部队也成为了新四军浙东纵队实力最强的部队。

新中国解放后,谢飞被派遣到北京,任职华北革命大学三部副主任,后来又担任了中国人民大学专修科主任,她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培养了很多的人才。

为了让自己能有学识,谢飞在1953年,成功考取人大法律系研究生,不断深造。

周总理十分看重她,在研究生毕业后,就直接任命中央政法干校副校长,每次她手捧教科书,给学生们讲革命事迹的时候,都会回忆这一生的革命道路。

她这一辈子,都在呕心沥血,勤勤恳恳地在教育事业上耕耘,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司法人才。

一直到了晚年,她都在积极工作,即便是年过古稀,都会配合上级部门,深耕在法律学术刊物上。

2012年2月,大家都在为谢飞准备百岁生日,怎奈谢飞长期卧床,因病住进了医院。

大家将准备好的蛋糕,拿了过来,谢飞在家人的帮助下,勉勉强强吃了一口,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2月13日,谢飞的身体有了一些好转,大家都以为这次她能化险为夷。

可是就在14日凌晨,噩耗传来,谢飞身体出现异常,在抢救护士来之前,就停止了呼吸,终年101岁。

他的养子谢冰守在床前,泪如泉涌,他握着妈妈的手,久久不能平静。

结语:

自古革命出豪杰,女中巾帼是传奇,或许一位女性的独立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觉醒”,在当时的使命感,使得一代又一代精英为国家的发展,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而那时的爱情更是纯真无邪的,志同道合,共同信仰。

而谢飞为了革命放弃了爱情,也正是她心中对于信仰的追求,令人敬佩,赞叹不已。

谢飞的故事,尽管过程再曲折,任务再冒险,结局都是圆满无憾的,就是最好的结果。


标签:革命长征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