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屋 > 正文

街电 很简单的数据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12 17:20:53 分类:书屋 浏览:65


2021年4月1日,怪兽充电登陆纳斯达克的同一天,街电、搜电宣布合并,共同组建公司运营。

2017年的疯狂融资后,这是共享充电宝行业鲜有的又一次吸睛时刻。

上市、抱团,共享充电行业竞争已经白热化

但和之前的行情相比,价格上涨,安全隐患等问题成为了人们讨论的主要焦点。

即使怪兽充电顶着“共享充电第一股”的光环,但其中问题依然难以掩盖。

怪兽充电2020年营收同比增长38.9%,28.09亿元,但净利润仅为7540万,净利润率仅为2.7%。

2020年营销费用高达21.21亿元,但研发费用仅为7093.8万元。

净利润的下滑让投资者对其未来的盈利空间感到担忧,而研发费用的减少,导致充电宝在本质上无法带给消费者更好的使用体验,黑猫投诉数据显示,怪兽充电投诉量高达7182条。

财报不那么被好看的同时,怪兽充电创始人蔡光渊还面临着股权纠纷,陷入信任危机:日前原子创投创始合伙人冯一名在腾讯新闻客户端上爆料,称怪蔡光渊曾承诺给冯一名与合伙人3%的股权,却始终未执行,价值2000多万的股权得不到兑换,双方也正在打官司中。

但即便如此,他依然选择了上市,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得到“共享充电第一股”的光环加成。

也就是在怪兽充电上市的同一天,街电与搜电官宣“合体”,实行联席CEO制,共同组建新公司。

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9月,怪兽充电在微信端MAU已达1483.49万人,小电次之,MAU达1344.99万人,两个少有的千万级别玩家。

街电与搜电的联合,显然是希望抱团取暖,在行业中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者合并后,合计用户规模将突破3.6亿,日订单峰值将达到300万单/天,市场份额或将达到行业第一,这也意味着经过多年厮杀的共享充电宝行业,竞争正在逐渐趋于白热化。

2019年,共享充电宝市场交易规模达到69.2亿元,随着行业发展以及用户的不断增长,这一数字预计将在2021年后,保持40%~80%的高速增长,2024年更是有望达到500亿元。

截至2020年底,移动设备充电服务仅占中国潜在POI点位的9.3%,其中一、二线城市渗透率为19.1%,三线及以下城市渗透率仅为3.7%。

但到2024年,这两项数据的预期将会高达45.5%和39.4%。

面对这样还算具备想象力的市场,谁也不愿意掉队。

竞争激烈,却导致蓝海变红海

但随着局内玩家的增多,整个行业似乎又回到了恶性循环当中,烧钱、价格战在所难免。

2019年,来电、街电、小电等头部玩家均实现盈利,整个行业也已实现稳步增长,全年用户规模达1.5亿人。

当时的街电、小电、怪兽以及来电四家企业分别占据市场份额的28.6%、27%、25.1%以及15.6%。

随后,美团杀入。

2020年5月,美团重启共享充电宝项目,并利用其线下优势大肆推广,俨然一副搅局者的模样。

:美团年度活跃商户早已超过600万,这是怪兽充电点位数的十倍还多。

这样的格局下,美团这个本地生活服务的巨头进一步抢占市场的可能性很大。

而小电科技的背后是腾讯以及红杉资本、高榕资本等顶级投资方,街电背后有聚美优品,来电背后则是有红点创投中国基金与九合创投。

面对诸多对手,即使是商家资源极为丰富的美团也会感到压力。

那么后者极有可能依据现有资源,从活跃商家的角度入手为共享充电宝业务导流,给竞争者带来压力。

而在美团之外,也有新的共享充电宝玩家涌入,2020年上半年,我国共享充电宝注册企业数量为281家,其中第二季度注册174家,环比上涨63%。

这意味着行业点位之争将会更加激烈,各企业很可能会通过涨价、压缩自身利润来争夺商户资源。

想象中的烧钱大战或许将再次打响,但共享充电宝并不是一个可以速战速决的战场,它需要资本的持续投入。

一旦美团加速,或者其他巨头等入局,行业格局将会变得更加复杂。

毕竟像阿里本地生活平台与共享充电宝的契合度非常高,这对饿了么、口碑都是非常重要的流量入口。

对于很多老玩家而言,在即将收割市场的时候,被巨头盯上、新玩家不断涌入,点位之争还要继续是最难受的。

这看上去就像一个死循环,谁也不敢保证能在行业变数如此大的情况下,幸存下来。

盈利模式单一,问题隐患不断,共享充电宝企业如何破冰?

行业内部竞争激烈,其自身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首先就是涨价问题,很多共享充电宝价格已经从每小时1到2元,上涨至每小时4到6元,热门商场甚至高达每小时5到8元。

一个重要的用户痛点,是不少用户用着共享充电宝到了晚上忘了还,第二天醒来慌忙火急去归还发现被扣了几十上百元不等……虽然是小钱,但这确实让消费者感觉到了一个小小的共享充电宝也在“抢钱”,向大众施加消费压力。

归根结底,就是企业面临的成本与盈利压力太大。

这个行业当中,主动权往往掌握在商家手里,尤其是那些手握高流量的场所,如酒吧、商场、KTV等等。

这类商家要求的入场费以及分成比例较高,这也是不同地区的用户反馈价格不同的原因之一。

初期,用户花2元租一个共享充电宝,可能2元都给了平台,但现在用户花5元租个充电宝,或许其中的3元会归商家所有,成本结构的改变倒逼着企业涨价。

但事实上,充电宝这个设备在某些电商平台的成本甚至不到20块钱,而且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共享模式下的安全隐患。

比如会有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共享充电宝,或者在市场上投放带有病毒的共享充电宝,从而窃取用户的资料、隐私甚至是钱财。

此外,共享充电宝的质量也是堪忧,2020年9月,广州的一家店铺里就曾出现美团共享充电宝自燃事件,好在发现及时,才未酿成大祸。

共享充电宝里面的锂电池很容易短路,充电过度、温度过高,甚至受到挤压碰撞,都有可能引发自燃或爆炸。

很多时候,使用共享充电宝其实不如自己带一个充电宝来的安心,还便宜实惠。

内忧外患之下,即使有企业成功上市,即使行业想象空间巨大,但还是无法掩盖盈利模式单一,难以平衡用户价格与体验之间的关系等等问题。

对于所有玩家而言,必须解决掉这三个“如何”:

如何在行业洗牌、巨头入场,用户口碑下滑的格局下保证自己的存活、盈利?

如何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安全,以及价格、使用体验?

如何解决盈利模式过于单一的问题,将自身优势与真正相匹配的商业模式结合起来,从而创造新的盈利空间?

若是哪个企业解决了这些问题,就相当于解决了近期威胁。

而对于整个共享充电宝行业来说,真正能威胁到自身存活的,或许还是充电技术的发展。

随着快充技术的提升,咖啡馆里的插座也在逐渐增加,一个能在15分钟内将电量充满的小巧充电头,一定会比一个需要花钱租赁,并且一充就是两个小时的共享充电宝吸引人的多。

人们永远无法知道,未来的电池革命将会颠覆多少人的生活方式,那么对于投资者而言,怪兽充电们就永远不值得长期投资、持有。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移动设备充电市场规模为90亿元。

这个数字在2028年,有望达到106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6.2%,只不过共享充电玩家能否活到那个时候?是个大问题。

或许,我们可以把行业被彻底颠覆之前的这段时间,当做共享充电宝们最后的甜蜜期。

在这期间里,它们需要摒弃担忧,开启精细化的效率之战,以及产品创新的破局之战。

比如在技术上下足功夫,从根本上提升充电宝的品质,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加快跨界合作的步伐:除了提供充电功能外,尝试着发力广告业务等等…拥有诸多线下引流场景的共享充电宝,可拓展的方向远不止今天这些。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剧烈的行业竞争中存活下去,而不是你上市我合并,你当了第一,我必须抢个第二。

若是一味的急功近利,杀鸡取卵,或许用不了多久时间,共享单车行业的昨天,就是共享充电宝市场的明天。

大家最近都爱看

体系性下沉:再造一个京东

居民买食品被罚背后的美团优选,或已引发一场全民的“恶心”

嘀嗒,是顺风车市场的最后一块短板吗?

三十周年苏宁,一场狂风暴雨般的舆论审判

美团外卖:商家被“吸血”,用户被杀熟

社区团购:一场毫无悬念的屠杀

陌陌的中年危机,都是年轻时造的孽

蛋壳梦破:模式上想快想更快,资金链却碎了一地

被时代丢弃的COSTA,故步自封难自启

辛巴“获刑”?带节奏的人在“杀人诛心”

每日一荐:鹅厂的空中食堂和体育中心,还有那个近300米的环形跑道

留言互动有奖

划拉到最下方留言区,写下跟本条内容标题主旨相关的评论留言,并被精选“上墙”后,4月5日0时截止,留言被点赞数最多的前3条,分别获奖望华腊味“1块腊肉+2节香肠套装”礼包(包邮,香肠口味可选)1份——

(每次留言互动获奖的结果,下一次更新推送时在同样的这个最后区域公布。

1、2021年3月30日《携程超越携程》获奖结果(前2名):

2、2021年3月31日《辛巴改造辛巴》获奖结果(前3名):


标签:充电共享行业用户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