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正文

谭延闿 赞不绝口地说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11 07:25:22 分类:生活 浏览:123


昨天,老覃在《1919年,毛主席在浦口身无分文,得一老乡救济,该老乡后来怎样了》一文中提到,1920年6月,毛主席到了上海,专程到老渔阳里2号的柏公馆向陈独秀请教马克思主义书籍里的一些问题,并表示出了自己要回长沙筹办文化书社、工人夜校的设想。

关于办书社,毛主席主要是受了恽代英的启发。

1920年春,恽代英办起了利群书社,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新思想新文化。

毛主席到武昌拜会恽代英时:“书社是向民众宣传的最好窗口,我回到长沙后也要创办一个。

9月9日,毛主席和易礼容、何叔衡、王正枢等在长沙潮宗街56号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的3间房子挂牌宣告文化书社开业。

文化书社的招牌,是毛主席邀请湖南督军、省长兼湘军总司令谭延闿题写的。

谭延闿与于右任、吴稚晖、胡汉民并列为“民国四大书法家”,位居四大书家之首,有“近代颜书大家”之称。

毛主席请谭延闿题写招牌,一则是谭延闿的书法闻名于世,可以使书社增色;但更重要的还是想借重谭延闿的名望,扩大书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谭延闿的名望有多大呢?

他是湖南茶陵人,少年时便与陈三立、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

老覃在这里补充一下,谭延闿虽与谭嗣同齐名、同姓,但与谭嗣同并无什么关系。

根据朱汝珍所编《词林辑略》卷十一所记,谭延闿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参加殿试时,文章既出色,书法又增添光彩,慈禧两眼放光,差点就要圈点其名为状元。

但瞟了一眼他的名字,不由自主地想起谭嗣同,大生恶念,再看他的籍贯是湖南,心中恼怒,信手将之降为二甲第三十五名,另点文章和书法俱佳、名字又寓有救时之意的刘春霖为该科状元。

惜哉,谭延闿!

不过,在清朝二百多年的历史里,湖南出过状元、榜眼、探花,就差一名会元(会试第一名),谭延闿是该年乡试中的会元,填补了该项空白,因此名满三湘。

说起来,谭延闿的家学渊源相当深厚,他的父亲谭钟麟是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科二甲第十名进士,官至两广总督。

谭延闿很小的时候,帝师翁同龢就曾私语谭钟麟,说谭延闿是世之“伟器”,“笔力殆可扛鼎”。

谭延闿中了进士后,到翰林院做了几个月的编修,告事假回湘。

黄兴在这个时候筹备长沙起义,因事泄,遭到追捕,情势危急。

谭延闿义薄云天,出手相助,帮黄兴疏通关系,送其东渡日本。

慈禧太后施行“丁未新政”,谭延闿俨然为湖南立宪派首领,任省“谘议局”议长。

1911年武昌起义后,谭延闿理所当然地被咨议局推举为湖南省都督,旋被北京政府正式任命为湖南都督,兼湖南省民政长。

之后,经过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等一系列云谲波诡云波的历史进程,谭延闿任两广督军,三次出任湖南督军、省长兼湘军总司令。

这其中第二次督湘,本来这个位置是应该由黄兴来坐的,但黄兴转推给了谭延闿。

谭延闿第三次督湘,被部下赵恒惕和程潜拆了台,从此心灰意冷,厌倦风云,径往上海做寓公去也。

老覃在这里特别说一下,谭延闿的父亲虽然是大人物,他的母亲却是丫环出身,出身低贱,一生得不到族人的尊重。

1916年,谭母病故,按照“妾死后不能从族祠大门出殡”的族规,其只能从族祠侧门抬出。

谭延闿大受刺激,发誓一辈子不纳妾。

谭延闿的妻子共生育有一子三女,产后体弱多病,很早去世。

辞世前,嘱咐丈夫不要再续弦。

即谭延闿上海做寓公时,仅携小女谭祥同住,鳏居,以追逐天下美食为乐。

1922年,陈炯明起兵叛变,孙中山被驱逐出粤,到了上海。

谭延闿待孙中山甚厚,为帮孙中山东山再起,他变卖田地,斥资5万光洋给孙中山以充军饷。

孙中山于是大加重用谭延闿,让谭延闿出任内政部长、北伐军总司令。

孙中山筹建黄埔军校时,是想让谭延闿出任校长的。

奈何谭延闿的雄心已泯,让给了蒋介石。

黄埔军校也因此成为了蒋介石最大的军事和政治资本。

宋美龄从美国留学归国之初,孙中山一门心思想让宋美龄充当谭延闿的继室,不但把宋美龄介绍给谭延闿,还给谭延闿制造了很多与宋美龄独处的机会,并促成了谭延闿认宋母为干妈的事实。

谭延闿一开始是“当局者迷”,不知中山先生的好意,等省悟过来,直呼“我不能辜负亡妻”,停止了与宋美龄的交往,反过来充当月下老人,积极为蒋介石牵线搭桥,把他介绍给宋美龄。

蒋介石和宋美龄最终在1927年12月喜结良缘。

谭延闿晚年以“伴食宰相”自居,下遍南京的馆子,对吃食异常考究,成了著名的美食家、吃货。

近代医学告诉我们,但凡美食家和吃货都会有“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

谭延闿也不例外,他在1930年9月患脑溢血,死前唯一放不下的是小女儿谭祥,一再委托蒋介石帮女择夫。

谭延闿逝于1930年9月22日,时年仅50岁。

蒋介石没有忘记老友的委托,于1931年春,把谭祥介绍给了自己的手下干将陈诚,玉成了一桩好事。


标签:孙中山湖南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