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解惑 > 正文

清新散文 终于荷花开了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06 19:20:46 分类:解惑 浏览:84


  清新散文篇1

  【关键词】林清玄 乡土散文 散文特质 佛学意识 情景交融 意境

  在当代华文世界,林清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其散文创作在华人圈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声誉极高,有“世纪末最清明的文章,人世间最美妙的声音”的美誉。林清玄的乡土散文将佛学哲理融于平常生活之中,散文风格清新,语言朴素自然,又有情景合一的创作手法。此外,林清玄的乡土散文呈现出清新空灵的散文意境,灵动唯美。

  一、平常生活中的佛学意识

  林清玄的乡土散文多写平常生活,生活中的点滴成为他创作的重要源泉。同时,乡土散文中有着大量的文化意象,意象亦多为平常之物且范围广泛,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精神性的。平常的生活和意象展现了林清玄平静安详的心态,平静安详的心态让林清玄能够冷静地观察当下的都市生活。而更深层次的则是浓郁的佛学意识。

  平静安详的心态即是佛常说的“平常心”,不妄想,不分别,不执著之心。林清玄以“平常心”对待当下的都市生活,从中感悟到强烈的“平民情怀”和“平等意识”。这正是佛家所倡导的“慈悲仁爱”。出于宗教人文情怀的道德关爱,林清玄的乡土散文更多地去关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发掘他们身上的平凡之美。

  在《木鱼馄饨》中,作者在深夜的巷口偶遇了一位卖馄饨的旧人。“虽然抵不过岁月的风霜而有一点佝偻”,但“他开朗依旧,风趣依旧”。当被问及为何要选择木鱼做为馄饨的讯号时,老人的回答“他选择了木鱼——让清醒者可以听到他的叫唤,却不至于中断了熟睡者的美梦”。这令读者产生一股敬意。虽然平凡弱小的他面临着生活的压力,但仍考虑他者的感受。他以淡定的节奏边敲木鱼边卖馄饨,走过了一个个寻常巷陌,温暖着一个个迟睡者的心灵,有一股默默的温馨之感。在《卖茶老妇》中,林清玄用静默的安详展现了老者的温暖。

  那位老妇人只有一只眼睛,她沉默的冲好了茶,就迈着缓慢的步子走到里面,沉默地坐着。……最好的是雨大的黄昏,一个人独自在龙山寺,要一壶乌龙茶,一碟瓜子,一小盘绿豆糕,一只脚跨在长条凳上……更好的是到黄昏的最后一刻,雨忽然停了,斜斜映进来一抹夕阳,金澄色的,透明而发光。

  老妇人衬着那一袭金澄色的夕阳,仿佛笼罩着一层光辉,她默默无语,只是用心冲好一杯茶,再缓缓的踱回去,用一只眼睛看着你,看着这个世界,淡定的步履和温暖的眼神展现了其心灵的安详,营造出一种静默的肃穆之美。而作者在寺庙中,一人、一茶、一碟瓜子足矣,“一”字有“纯”之意,简简单单就是人间至美,平平淡淡就是最好。

  林清玄的乡土散文展现了平常生活中的美,挖掘了人性的美好,揭示了佛教所具有的正面价值和积极意义。

  二、景、事相融的表现手法

  林清玄的乡土散文大多有一个相似的模式:他将眼前的景物与记忆中的事物相联系,将现实的场景与历史上的某些文物事件相联系,引出下文后再用散文的笔法和诗的境界,将其一一收入艺术的品味和美好的冥想之中,熔铸在抒情的淡雅风格之中。这类模式因为有了虚实相生、时空交错与多元文化互动,而让林清玄的乡土散文显得内容翔实、生意盎然,大大丰富了其散文创作的文化意蕴,使散文艺术面目一新。林清玄所创造的散文模式,更被许多评论者称为“林清玄体”或“林清玄风格”,这种文体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境生于象外。而虚实生辉。

  这种特色文体的创新。与林清玄的人生经历、创作观念密不可分。首先,受林清玄深刻的童年经验影响。《现代心理美学》指出:童年经验对一个人的个性、气质、思维方式等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童年的林清玄,虽然物质生活过的比较艰难,但有手足之情与亲情的滋润,精神上并不空虚。林清玄在《长途跋涉的肉羹》中写道:我的父母都是善于表达爱的人,因此,在我很幼年的时候,就知道再微小的事物,也可以作为感情的表达;而再贫苦的生活,也因为这种表达而显现出幸福的面貌。成年后的林清玄,更是熟谙此理,常用也爱用微小的事物来表达深邃的情感、哲理。

  其次,林清玄的审美视角非常广阔,审美立场比较完整,折射出其对时代宏观审美的良好把握。在《随风吹笛》中,写道“有一回我放着一卷写明《溪水》的录音带,在溪水净琮之间,突然有两声山鸟长鸣的锐音,盈耳绕梁,久久不灭。”在《雪中芭蕉》,写道“以《雪中芭蕉》来说,那裸芭蕉使我们想起王维,他纵是在无边的大雪里,也有动人的翠绿之姿,能经霜雪而不萎谢。”林清玄热爱阅读,涉猎广泛,茶道、音乐、书画等艺术内容都能信手拈来,各类典故在其乡土散文中的交错让散文显得内容充实、内涵丰富;丰富的知识储备让林清玄对情景交融的拿捏也更加到位。

  再者,林清玄的整体性立场十分全面,不仅有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辩证分析,更有主观与客观等诸多范畴中明慧而清晰的辩证联结。林清玄的乡土散文是一种整合,他先用客观的语句来描述自然风景、人文事物,再在此基础上通过辨证分析引出自己富含哲理的主观见解。最后,受东方美学和佛家宗教情怀的影响,林清玄注重所描绘对象的内在意蕴,情景交融的散文形式更能够展现出乡土散文的深厚文化内涵。

  三、清新空灵的意境

  林清玄的乡土散文熔铸了丰厚的东方美学和佛家宗教情怀。风格清新。笔触清新淡雅。清新自然的散文语言流露出婉约含蓄的美感,散文显得典雅又不失灵动,更具有冲淡之美。同时,林清玄非常注重乡土散文的节奏感,清新淡雅的文风配上一句一段的分段风格,使散文有了合适的停顿,有了诗的韵味。林清玄坦露无遗、昭然若揭的叙述加上诗歌的韵味,再配上男人最清简最空灵的胸襟底蕴,从而创出了清新空灵的散文意境。

  在《秘密的地方》中,林清玄写道“在我的故乡,有一弯小河。小河穿过山道、穿过农田、穿过开满小野花的田原……响着琮琮的乐声,一直走出我们的视野”。林清玄用清新的词汇、简短典雅的句式,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小河流水、岸芷汀兰的美景。而“穿过山道、穿过农田、穿过田原……琮琮的乐声,一直走出我们的视野”的句式有着朗朗上口之感,河水仿佛有了生命,有了空静而不失灵活的气息,能穿过一切直至永恒。在《月光下的喇叭手》中,喇叭手站在寒凉的街头,从冬天一直吹到了春天。“孤零零地站着,没有形状,却充塞了整条街”,老人吹着乡愁小曲,抑制不住的落泪。喇叭手的生命是“伸缩喇叭凹凹扭扭的最后一个长音”,长音不高,笔触平淡,但节奏分明,喇叭声充塞了每一个读者的心灵,而“凹凹扭扭”四字更将曲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笑春风》中,林清玄在开头和结尾分别引用了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和苏轼的《赠刘景文》,先塑造了清新空灵的散文意境。此外,更在文中用诗的形式写道“幸好的是,不论年华去也、不论分合聚散、不论多少的背弃与分离,每一年的春风总是在的。人面可能分离,桃花必会凋谢,只要我们在分离与凋谢中不失去微笑的心,就能永远与春风相约”。林清玄巧妙化用诗句,唯美的笔触配上诗意的情境,将“分离”和“相约”这如此伤感的事物写的清新空灵,写的唯美释然,给读者以心灵上的慰藉。

  林清玄认为散文是最适合他的,是最自由的。他以自由的方式进行散文的叙述,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新空灵,大大提升了乡土散文的审美价值。

  结语

  清新散文篇2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艺术意境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文学研究家,其散文作品在现代文学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他的散文风格独特、意境悠远,饱含深情且诚挚至深,诗情画意却又平实质朴,他把真挚朴厚的感情注入散文之中,用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情景交融的画面美感、精妙深刻的选材视角,奠定了重要的文学地位,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境界,达到了散文华美的艺术之巅。

  一、清新自然、细腻雅致的语言风格

  朱自清的文字功底极其深厚、扎实,在他的散文中,语言艺术是最大的亮点,清新自然、委婉淡雅、简洁细腻、生动绚丽而又平实质朴的语言文字,富有音韵美的修辞手法,简洁流畅的口语化风格,在营造氛围、烘托气氛的同时,强烈地感染和影响着读者。

  1.清新雅致的文字美感

  朱自清在散文创作中擅长用清新自然、委婉淡雅、简洁细腻、生动绚丽而又平实质朴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境,这种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尤其是在情景散文中运用得淋漓尽致。在《荷塘月色》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种描写很生动、清新,把静物写得极为鲜活,更把一种感官体验用一种悠远的想像表现出来了,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他所描绘的情景中,分不清现实与意境,收到了奇特的艺术效果。在注重语言的清新自然、生动绚丽的同时,他还在质朴平实准确上下功夫。名篇《背影》中多次对父亲的“背影”作描写刻画,父亲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正是在细心观察和用心体会的基础上,才在用字用句上如此生动、真切、朴实、精确。不论是从“探”字、“攀”字,还是“缩”字或“微倾”一词,都精确、真实地刻画出了父亲上月台时的艰难情景, 步履艰难的老父亲的“背影” 在深深印入读者脑中的同时,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经典镜头。

  2.音韵律动的修辞美感

  朱自清的散文,讲究节奏感和音韵美,就像一首流畅优美的乐曲,他在语音、文字、遣词造句等方面着意点墨,使得散文充满了空灵悠远的灵动和行云流水般的流畅。他擅长运用叠音词来作为修饰语。例如,在《绿》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象一朵朵小小的白梅, 微雨似的纷纷落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充分运用了叠音词,使整个句子显得乐感轻盈,音律和谐。他在散文中还经常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例如,在《春》中描写“春天象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在《荷塘月色》中描写月下荷花之美时,将其比喻为明珠、星星、美人。这些比喻使整个句式如行云流水般欢畅,如田园小曲般轻松明快,若一支婉转动听的乐曲,收到了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朱自清用比喻等修辞手法,用叠字叠词及长短句的巧妙搭配,使整篇文章显得悠扬婉转,有着一种错落有致、跌宕回环的韵律美感。

  3.简洁流畅的口语化风格

  在五四时代的新诗作家中,朱自清是极为擅长以简洁流畅的现代口语抒写新诗的,在散文创作中他亦是如此。朱德熙评价说,“朴素自然而不等于平板,朱自清的散文里创造了许多新鲜的意境,新鲜的用语,寓有诗意,也富有风趣”。叶圣陶也曾说过,“现代大学生如果开设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论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朱自清着力以口语写散文,他把口语化风格作为创作的基本追求。在《春》里他这样描写,“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的,躺着,打几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这一连串充满了盎然童趣的动词,把孩子们尽情玩耍的快乐和兴奋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他还将文学语与口语作了完美的融合。

  在《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有这样的描写,“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称着蔚蓝的天,颇像荒江野渡光景那边呢,郁丛丛的,阴森森的,又似乎藏着无数的黑暗,令人几乎不信那繁华的秦淮河了。”他用通畅易懂且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将有别于白天繁华喧嚣、在夜色中显得凝重肃穆的秦淮河勾画于文字中。朱自清的语言极富感染力和影响力,无愧于“白话美文的模范”。

  二、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的美学意境

  朱自清散文的灵魂就是将情与景、意与境、诗与画相融为一,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在朱自清的散文里,“情”和“景”,“意”和“境”、“诗”和“画”的关系是和谐相融的,他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把至臻至情、诗情画意的特点融于散文创作中,在情景交融中表现出淡淡而又韵味深长的诗境;他善于以文字作画,用语言的丹青渲染情、景、物,散文中充满诗意,富于色彩美感。朱自清擅长写景,《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绿》等一系列名篇都传达出他刻画细腻、描写精确的特点,着点墨将人人眼中见、心中有、笔下无的景象细细描绘,勾勒出了赏心悦目的图景。在写景美文中,他善于用重彩工笔描绘各种风景画、风俗画,并重视以形传神,尤重形似,孜孜以求一种高超的艺术美,他在散文中描绘出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有人将朱自清的散文比作国画中的工笔画,由此可见其散文中悠远高深的美学意境。

  朱自清将诗词的意境与散文的意境融为一体,在散文中创造了诗意的境界。在《荷塘月色》中,有这幅景象: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几个比喻用诗一样的语言,描绘出了月下荷塘“笼着轻纱的梦”一样的美景,充满诗意,回味无穷。朱自清善于籍情写景,以景衬情,使作品中呈现出极富画面感的绘画美。在《荷塘月色》中,“微风过处……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尽管他当时情绪很微妙,但描绘的这幅情景却让人身临其境,仿佛也置身于荷塘边,风过处嗅到淡淡飘来的荷香,看到荷叶漾起的绿意。他在《威尼斯》中,把圣马克方场描绘成“伟丽”的,把公爷府墙面上用白色和玫瑰红的大理石砌成的方纹比作“在阳光里鲜明得像少女一般”,形容威尼斯唱夜曲的歌女们“微微摇摆在红绿灯球下,颤动着酽酽的歌喉”,“运河上的朦胧的夜也似乎透出玫瑰红的样子”。朱自清用画笔饱蘸着鲜艳的水彩,描绘出无尽旖旎的风光和极具特色的文化,使威尼斯浓墨重彩地展现于我们的眼前。

  三、精妙完美、独特深刻的选材视角

  朱自清善于把散文的思想和艺术有机统一起来,其散文构思独具匠心、精妙独特,丝毫不露雕琢之痕。选材精妙,结构巧妙,这是朱自清散文构思上的一大特色。他一向以创作“精粹的艺术品”要求自己,于诗是这样,于散文也是这样。他选材力求其精,达意力求其深, 结构力求其巧,故而能以微见广, 以浅见深, 于朴实中见精巧,将人引入一个特定的诗的意境。朱自清对冬天的描绘不是那种刺骨寒冷、冰霜天地,而是从亲情、友情、爱情三个视角出发,以少时父子四人围坐一起吃水煮豆腐、年轻时与好友夜游西湖、与妻儿在台州过冬三幅场景,最后以“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一句话点题,以情感作串连,将三个看似不相关联的片段融为一个和谐美好的整体,带给读者暖暖的人间温情。《匆匆》一文则把视角统一在“轻”字上,全篇轻盈飘灵,寥寥数百字,结构精巧,大多数的句子仅五六个字,简短流畅,一连串疑问却不求答,飘忽即过,整体语调也欢畅明快,整文显得轻灵飘渺。在《春》一文中朱自清以完整的构思和优美的意境,运用自然活泼的笔调和灵动清新的笔触,将春天绿意盎然的美好景色描绘得生动细腻。朱自清一方面常采用发散性的艺术思维,将天马行空的想像与细腻婉转的感触融入到具体的景物中;另一方面,他又以结构的严谨约束无边境的想象与心灵出离的感受。从而使构思的巧妙与结构的严谨相统一和谐,使人眼前一亮。散文《荷塘月色》从布局上并不是开门见山,而是在描写荷塘月色之前,多次从侧面渲染荷塘月色之美,勾起读者一睹荷塘月色的强烈愿望,为正面描写荷塘月色作好了充分的铺垫,然后再转入正题。在描写完荷塘月色之美后,朱自清又从空间上转向时间上,调转笔锋将人们带入了古代“妖童媛女”荡舟采莲的悠远想像中,布局独具匠心,构思精妙完美,结构严谨独特,全文堪称和谐完美。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朱自清散文精选·序言[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6,6.

  [2]叶圣陶.朱佩弦先生[J].新华月报,创刊号:178.

  [3]王宛平.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成因探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66.

  清新散文篇3

  冰心的一些作品,总是在景物描写中体现出某种哲理来。例如,冰心在晚年的力作《霞》中写到:

  “……但我直到几十年以后,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灿多彩的……一个生命会到了‘只是近黄昏’的时节,落霞也许会使人留恋,惆怅。但人类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

  这些文字全是诗情的迸发,全是警句,全都发出智慧和哲理之光!冰心真正做到了“哀而不伤,动中法度”。

  二、个性化是冰心散文语言较显著的特点

  散文是以语言来显示作家个性的。换言之,散文作家以个性化语言来显示其散文的个性特色。冰心是现代散文界杰出的文体家,她的散文语言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色。“爱的哲学”是冰心用文学书写的灵魂,贯串其散文的始终。在中国古代有“爱屋及乌”的典故,冰心却有“爱人及病”的痴情。你听她说:“我病中没有分毫不适,我只感谢上苍,使母亲和我的体质上,有了这样不模糊的连接,血赤是我们的心,是我们的爱,我爱母亲,也并爱我的病!”爱自己的疾病 ――多么反常的心理,多么富有个性的语言!这就是冰心,只有冰心才会用这种出人意料的至极之笔表达诚挚深沉的感情。事实上,冰心这种个性化的语言随处可见。如,冰心《闲情》的这样一段话:

  “小孩子们真可爱,在我睡梦中,偷偷的来了,放下几束花,又走了。小弟弟拿来插在花瓶里,也在我睡梦中,偷偷的放在床边几上。――开眼瞥见了,黄的和白的,不知名的小花,衬着淡绿的短瓶。……原是不很香的,而每朵花里,都包含着天真的友情。”

  这段文字与冰心一贯的文字风格相一致:清新秀丽,保持着闲云流水般的自然、飘逸之趣。在静静、淡淡的文字中,把心灵深处一缕温情流露出来。

  语言好比叶子点缀在思想的枝头,正如冰心说:“我平日总想以‘真’为写作的唯一条件”,“抑制不住冲口而出的不是人云亦云,东抄西袭的语言,乃是代表他自己情感的独特的语言”。

  三、冰心散文的语言铿锵悦耳,富有图画美和音乐美

  冰心称得上是一位用文字代替色彩的超等画家,她绘景设色从不重彩浓抹,往往极简约极淡雅的几笔便能达到传神之妙,使其散文富有诱人的图画美。如,《还乡杂记》中,写闽北公路:“是细细的红土铺成的,光滑如拭,纤尘不生。”写森林:“浓郁的森林,深绿的帐幕一般,把我们围盖起来。”至于描写外国风光的篇章,更是琳琅多姿,“声、色、味”俱佳。如,《再寄小读者?通讯五》写西西里岛海边生活的风味:“枕上听得见鸥鸣和潮响,用饭的时候,仿佛也在啖咽着蔚蓝的水光……”

  冰心的语言清新柔美、婀娜多姿,其语言的图画美在《樱花赞》中更是得到了充分体现。可见,冰心的散文还富有音乐美。这种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一直延续在冰心当代散文名篇中。例如,在《再寄小读者之通讯二》中,作者写到:“在这篇通讯里,我给你们介绍一幅极感人的图画……”“看!画的左上角,是人民大会堂,门前只停着一辆轿车,司机站在车边等着,是‘夜深人静’了啊。”(总理)“关怀着每一个人辛苦工作,却没有想到自己的日夜辛劳。总理是多么伟大啊!”这些无不使人体会到作家的崇敬、喜悦的心情,使作品充满了健康、乐观、开朗的新时代气息。

  四、清丽典雅是冰心散文语言的重要特点

  冰心对古典文学有较深厚的修养,她善于提炼口语,能把古典文学中的辞章、语汇吸收融化,注入到现代语言中去,形成“清丽”、“典雅”的冰心体文学语言。冰心善于“创造性地运用许多有生命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并注意文字的锤炼,节奏的推敲,再加上伶俐的笔致,使这种语言既有白话文自然流畅、潇洒多姿的优点,又有文言文简洁优雅、铿锵悦耳的优点。”如,《笑》中,冰心“爱浸些旧文学的汁水进去”。在对客观景物进行形象生动的描绘中,自然巧妙地将古典诗词散文中有生命力、表现力和表意活泛的文言词汇揉合进去,创造深邃优美的意境,使之具有诗情画意,在清新鲜丽之中透出古朴典雅之美。且看: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荧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短短几十个字,展现了一幅“清美图画”,书香扑鼻而又清新亮丽。“住”“清光”“凉云”“残滴”“萤光千点”“苦雨孤灯”等这些古典诗词文中的优美词语恰到好处地描绘了如诗如画的美景,且重词语的修饰,传达了作者独到的感受,云凉而滴残,雨苦而灯孤,这都是古诗词炼词的方法。

  清新散文篇4

  优秀的散文在文体或曰风格上,给予读者的感觉,总是十分清新舒适的,也总会令人产生特殊的美感和快感。就象郑振铎所描述的那样:譬若清新的朝曙,皎洁的夜月,翠绿的森林,澄明的碧湖,今天看他是如此的可爱,明天看他也是如此的可爱,今年看他是如此的美丽,明年乃至无数年之后看他,也固是如此的美丽……清新的文体,常使人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爽,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和长久的生命力。

  散文,抒发的是情感,绽放的是心灵。其实,散文,就是在人生路上的飞跃与遐想。不论是观点、议论、情感,都可以放开思路,延伸思想。读者阅读散文,就是顺着作者的心跳动,触摸作者的脉搏,带着同感与作者交往、交流和沟通。

  一

  爱上散文

  文/左漆琳

  爱读书,于浩瀚的文学海洋中,尤其偏爱散文。在我眼中,散文一如美妙的女子,着飘逸的衣裙,在清风中摇曳身姿。

  认真读一个人的散文其实真的是件幸福的事情。在暖暖的冬日午后,捧着一本散文集,焚香小坐,静心品茗。随便翻看书的一页,动人处,逆着阳光细细地凝视。看着看着就渐渐地走了神。

  初读林清玄的散文,想象中应该是位清逸出尘的女子。林清玄的散文短小精悍,于一花一叶、一草一木的庸常事物中感悟出人性的美好良善,凡俗日子的可亲、可爱。作者潜心佛学,用禅心和慧眼参悟人生,那种“历经万般红尘劫,犹如凉风轻拂面”的从容淡定尽显于清新流畅的文笔下,优美洒脱的意境中。待日后见到作者尊容,与想象中的有天壤之别,终于明白原来外貌如此憨厚质朴的男子竟然也会有这般锦绣华美的内心世界。人的外貌与生俱来,无法改变,但心灵的丰富和内在的修养却是可以后天形成的。只要拥有一颗充满爱与进取的心,就会与众不同。

  多年以前第一次读张爱玲的散文我也有着同样的惊讶,我惊异于这个有着俗气名字的女子竟有如此灵动的思维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张爱玲的散文贴近市井人生,语言俏皮,行文散漫,却总能于不经意间举重若轻,出语不凡,“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让人感同身受,一同领略对人生、对生命的特殊感悟。从张爱玲的人生经历来看,她可谓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但是读张爱玲的散文,我们看到的其实是她对普通人情感生活的寻觅,对普通人生乐趣的沉迷,对日常人生安稳的寻求。张爱玲是个有情有趣的女子,一切女性感兴趣的话题都在她笔下有鲜活的描述,这样的女人或许就是天生为文学而生的吧。

  再往前就要追溯到中学时代,那时狂热地执着于席慕蓉和三毛的散文。席慕蓉散文的最大特色就是抒情风格,这可能是因为也写诗的关系,文字敏感细腻,与其说是画家的散文,不如说是诗人的散文。她的散文恬淡安详、韵味隽永,充满温馨同情,是一个爱者的世界。在《花事》中她说:“人生也许就是这样了,只要是自然的,只要是顺着天意的,就算是花落了也不一定要觉得悲伤,甚至也可以有一种淡淡的喜悦,就像这风里的若有若无的清香。”

  我们不用久久凝视一个人,凝视一个人的文字一个人的灵魂就够了,因此近几年也开始尝试着拿起怯生生的笔涂抹些文字。而散文,似乎是我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可能是受了前面几位散文大家的影响,也可能和性格相符,喜欢散乱地思考一些问题,在这之间用零碎的文字记录每个时段自己的心情。

  之所以最爱散文,主要是它独特的风格最能贴近我真实的所想,同时美化着身边周围的事物。如果我愤怒,它会平息;如果我兴奋,它会降温;如果我难过,它会安慰;如果我无助,它会解决。通过思考和解脱的过程,我看到了很多人生的真相,有的残酷有的感动。在这之后,我看清了一个事实,许多道理和事情未必是需要要人教,并可以教会的。更多时候,是需要自己给自己一个生活的态度去认识生活,了解生活。

  通过散文的理解和抒发,我变得坦然了很多。感谢散文,让我有渠道去散播自己的思想,阐述我对人生的见解。在培养我对人生的态度的同时,不断敦促我去面对现实时的勇气。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散文的唯美润物无声地为我营造了一个清朗世界,无论是在我固执的感情里,还是在恒常的生活中始终坚守着一份对散文的执着和偏爱。散文是美妙的,散文是自然的,散文更是自由的。自由,是我的向往,也是散文的追求,我难道能不钟爱她吗?

  [赏读]

  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的恨。同样爱上散文也是这样,之所以爱上它,那是因为散文本身特有的魅力。本文作者以自己读散文的感受为线索,既向我们诠释了不同散文名家的风格特点,也向我们展示了散文的精点所在,魅力所在,相信读者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也会不知不觉地爱上散文。

  二

  在散文里居住

  文/刘学刚

  我喜欢用这样的方式打开我的叙述――“许多年以后”,它给我一恍的感觉。就像歌曲流行的语调:许多年以后才发觉,又回到你面前。我要说的,是文学。

  春日的黄昏。丝绒般的阳光薄薄地铺着,是风,把我从呆板的教学楼里疏离出来。我怀揣着诗歌,等待一个人。活到现在,我忽然发觉,一个偶然的黄昏,渲染成了我一生的背景音乐。我至今对那个黄昏心存感恩。“在这黑与白的缝隙里,领略着生活的诗意和听觉的盛宴”,当我写下这些文字,我的内心沉静而恍惚,一种妥贴、安适的光芒把我覆盖。

  我是从一本文学月刊知道他名字的。他像农民,一行一行地栽培着小麦,夏天,田埂上又播种了棉花,他搞的是麦棉间种。我偏执地记忆着,他的散文写的是故乡的黄昏。是的,散文,我的目光在触摸着一个棉桃,它珠圆玉润,内敛包裹。这是我和散文的第一次对视。

  当我写下了上面的文字,我发现,我努力复原的黄昏已经成了一个场,宁静的场,我内心的孤独得到了它的接纳和消解。像一个善意的伏笔,那个黄昏,它与我今天的平静相照应。

  从诗歌到散文,表面的水到渠成遮蔽了过往的干涸和困顿。终于明白,写作的意义不过是安慰自己;终于发现,再也没有比散文更好的住处了。当我试着用文字完成我对生活现象的表述,最先触到的是自己的心灵。我的文字,它是一个反弹入网的皮球,最终射中的是我自己。

  我至今感激那段寂寞无聊的日子。

  白天在一所高中教书,晚上10点回到外环路的一间民房。我租赁的住所是靠街的南屋,逼仄,局促。早上,我像突突冒烟的农用三轮,挤进了城市。夜晚,从开阔敞亮的街道到狭窄黯淡的土路,好比一出灯火辉煌掌声稀落的歌剧,在寂然的谢幕之后,陷入了漆黑的宁静。被黑夜裹着,那间小屋就是一个孤岛,除了我的呼吸,没有一丝有光亮的声响,世界沉寂得让人绝望。当时,父母守护着我的幼女,我成了一个孤独的孩子。如果孤独有眼,它一定看见了深夜里我空洞的眼神,没有着落。

  阅读与写作好比是姜蒜套种。在白天的缝隙里,我读了早年订阅的诗歌期刊,它们闲置很久了,却也肥沃。白昼漫无边际的照射,往往让人茫然不知所措,这种叶子阔大的刊物遮荫,同时,能挥发一种杀菌物质,可以防止病态文字的出现。安静的夜晚适于思考,内心的茎叶潜滋暗长,黑夜是一块地膜,保湿,不压嫩。就这样,合理密植着我的日子,一种清新的辛辣的气息,让我保持着对生活的灵敏和触摸。文学就是泥土,越高洁的东西反而越低微,谁都可以踩在上面,谁也无法远离或者背弃泥土。

  我可怜那些倚仗文学而故作姿态的人,我喜欢内心纯净表情天真的人群。文学就是味精,它调和生活。许多年以后,我才找到“散文”这个家。已是而立之年,却能一条道儿走到黑。我的写作,只是一种个人行为,一如博尔赫斯说的一句话:

  “我写作不是为了某个特定的人群,只是为了时光流逝使我心安。”

  [赏读]

  “在散文里居住”,一个多么充满诗意的标题,一个多么优美的意境!居者,人之心灵之所安也。作者居住在散文里,由此可见散文对作者心灵的启迪与安慰。本文在写作上也有鲜明的特点,如丰富的想象,妥帖的比喻,厚实的感悟等等这些都给文章增添了思想的张力,让人读来很受启发。

  三

  好散文心灵的绿茶

  文/张志君

  我爱读散文,所以在阅读中总是会刻意地寻找好的散文,散文随处可见,但好散文却少之又少。更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有很多好散文,并不是出自于散文家之手。在我看来,这恰恰揭示了一个问题:写散文似乎不需要太多技术上的东西,一个良好的心境,是一篇好散文最重要的基础。

  散文是一种有洁癖的文体,它不容许书写者附带过多的精神杂质,更不容许其自身的光芒被遮蔽。它要求写作者做自己的心灵的主宰,不受外界的干扰,始终保持自己对文字的真诚。散文的洁癖甚至还处于一种动态之中,它像写作者的空气无处不在。这种随处可在的压力让写作者紧张和恐惧,但就在这种紧张和恐惧的磨练过程中,散文却可以变得越来越透明,像一杯绿茶愈泡愈清明,而清香却愈加悠远。

  就温情与激情相比较而言,散文更需要的是温情,因为温情让散文能够秉持本性,而激情却会让散文走样和异变。当然,散文是少不了激情的,否则,散文就会毫无生机。但好散文家总是将激情化为温情,牵着猛虎嗅蔷薇,一如夏日烈日下的那杯冰镇绿茶,明亮、清新、舒爽的感觉一样都不会少。

  散文重在一个“散”字,意味的是随意。不论作者的心境如何,是快乐,兴奋,忧愁还是痛苦,散文应给人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节奏不能快,用字不能重,表达也不宜过分用力,否则散文的随意无处可来。散文中有些道理会讲了一遍又一遍,有些词语会有了一次再一次,不过是因为随意,因为真挚,所以有了一种谈话的感觉,让文字流动起来,才能够同化读者。散更不代表凌乱或者絮絮叨叨,好的散文总是会有清晰的逻辑性,即使是信手涂鸦,也能禁得起推敲,这就是散文作者应有的功底。如果说,诗是流血,那么散文就是流泪,它让心灵在眼泪里变得澄澈。泪水是有限的,基于此,散文的篇幅一般都比较短,不可能将一件事拉长放大,无限度地延伸下去,读完之后会怅然若失,亦会醍醐灌顶。

  散文好写,也确实不好写,好的散文总是触心而出,能找到共鸣就能为之心悦,随之荡涤心灵之污垢,获得身心安详。

  [赏读]

  清新散文篇5

  关键词: 季羡林 散文 创作思想

  每一个作家都应该有自己的创作思想和原则,在自己的作品中显现自己独特的创作个性与品格。季羡林也不例外。季羡林是我国著名的学者,除了教学、学术研究外,还身兼数职,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但是他一直坚持在教学、科研之余写作散文,散文创作颇具成就。1996年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季羡林文集中,第一卷、第二卷即是他的散文集,收集出版了他的散文集有《茵梦集》、《天竺心影》、《朗润集》、《燕南集》、《万泉集》、《小山集》和《留德十年》。除此之外,各种版本的季羡林散文集,季羡林散文选集也出了很多。所有这些散文,并不是作者一时即兴之作,而是他惨淡经营多年的结果。对于散文创作,作者有清醒的文体意识,并且一贯遵循自己的创作思想与创作原则。无论是关于散文的取材,还是散文的结构、语言等,季羡林都有自己比较独特的创作思想。对于散文的热爱,使他在学术研究之外,找到了一把诉说心曲、解释心灵的钥匙,于是我们从他的散文中最直接地看到了他在生活中的快乐、幸福、痛苦、孤独、彷徨、挣扎、无奈和奋争。这些散文初期创作的视野不够开阔,题材的社会意义也不大,思想情调普遍低沉哀婉,但他随着时代步法的不断行进,随着对社会潮流的不断投入,创作的情调与格调也明显发生变化,逐步走向健康和润朗。不过,虽然他的创作经历了这种感情基调的发展变化,但在自己的创作中始终保持了异常独特的个体感悟,执着地显示了对散文艺术的追求,精心营造散文的结构方式、叙述方式、话语氛围等,形成了特有的审美情趣及对现代散文的独特贡献。

  季羡林关于散文的创作思想散见于他的各个文集的序言中,而集中在《作文》、《散文的光谱》、《漫谈散文》等文章之中。

  一、关于散文的“真”

  季羡林在他的散文里说真话,抒真情。这里有他表达对动物、花草树木的喜爱之情,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与小猫、小花、小草、树木可以相互对话,同喜同悲,牡丹、香橼可以令人振奋,而枸杞、夹竹桃又可以增添许多诗情画意;这里有家与国的爱与恨,也有凡世间的情与爱,这里有许多师友之情谊,也有许多念母之恩情。庄子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1]对于散文的“真”,不同的散文作家有不同的看法。卞毓方就说:“讲起‘虚构’的问题,我以为散文就是可以虚构的。散文是艺术的真实,而不是现实的真实。”[2]可见卞毓方认为散文是可以虚构的,是艺术的真实。这种观点与杨朔的散文观有相似之处。散文创作应该是读者与作者平等的对话,所以作者在散文写作时要充满真情实感,要保持善良的心地。如果一篇散文缺少真挚的情感,不管辞藻多么华丽,也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给读者以深刻的感受。而散文最重要的功能应该是宣泄自己的情感,并表达自己的思索。对于散文要写真实,要表达真情,季羡林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他认为真情是散文的“精髓”。他说:“我对散文提出来的标准是一个‘真’字。换句话说,就是必须有真感情,连叙事散文也必须‘真’,不能捏造,不能胡编。”[3]这种散文思想与卞毓方所说的“散文可以虚构”的观点似有不同。季老还说;“我认为,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这二字也可以分开来讲:真,就是真实,不能像小说那样生编硬造;情,就是要有抒情的成分。即使是叙事文,也必须有点抒情的意味,平铺直叙者为我所不取。”[4]由此可见季老对于散文的“真”解释为:要写真事、诉真情,而且真情还必须是使自己感动的真情。他还说:“我写东西有一条金科玉律: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的事物,我绝不下笔去写。”[5]正因如此,所以他的散文不但叙写真人真事,而且充满了真情。如《母与子》、《三个小女孩》、《幽径悲剧》、《重返哥廷根》等这些散文都真实地记录了作者生活中曾经经历过的真实故事,这些散文简直就是作者和着眼泪写成的,有特别凝重的情感分量,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读之让人心酸,满怀惆怅。由于作者坚持有真正感动的事情才下笔,所以那些曾经感动了作者的事,也无一例外地感动了读者。每个散文作家都有自己的情感秘结,有的是在回忆,有的是在追思,有的是在怀念。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情感秘结的东西在里面,才会有真情,有了真情,作品就产生了真正的诗意。季老的散文都是饱蘸着淋漓酣畅的感情写出来的,每一句话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造型,每一篇作品都是作者自己曲折心灵历程的刻画,他的散文是开在感情树上的花和结在感情树上的果。不管是论人、叙事、绘景、咏物,还是说理,总是以意蕴为其灵魂,以情感为其血肉。他的散文既注意情感的深沉真挚,又注意抒情的度,不矫情,也不滥情,所表达的情感合乎健康的审美情趣,不媚俗、低俗,而是抒写出作者真挚的、张扬着个性的、闪烁着人性光芒的情感。林非说:“作为一个读者,我喜欢的是有真性情的、能让人感动、使人精神得到提升的散文,不喜欢那些鲁迅所说的‘小摆设’,那些过于矫饰的文章。”[6]林非的观点正是代表了许多读者的心声,由此可以解释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阅读季羡林的散文。

  季羡林在他的散文作品中表达了许多真情,有对师友的怀念敬仰之情,如《忆章用》、《哭冯至先生》、《西谛先生》等;有对下层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如《Wala》、《老人》等;有对异国他乡人民的热情、善良的的赞美之情,如《难忘的一家人》、《表的戏剧》等;有对大自然的赞美热爱之情,还有对花草树木及小动物的怜爱之情,如《登庐山》、《幽径悲剧》、《老猫》等;作者以清新的、略带伤感的、融抒情与叙事为一体的体验性笔调,给读者展示了自我充溢人性温情的心灵世界。王岳川说:“我们要用自己的每一份心灵去写下自我每一份真实的感受,这就是散文的真谛所在。”[7]季羡林正是这样一位“用自己心灵去写下自我每一份真实感受”的作家,是一位懂得了散文真谛之所在的作家。

  二、关于散文的结构

  我们知道,散文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聚”。张国俊在《中国艺术散文论稿》中说:“散文艺术的核心就在‘随便’与‘散漫’这四个字上。”[8]但是对于散文的“形散”季羡林有自己的看法,他说:“综观古今中外名家的散文或随笔,既不见‘散’,也不见‘随’。它们多半是结构严谨之作,决不是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的轻率产品。”[9]可见,季羡林认为散文的结构应该要严谨,不能随意。而且他认为散文“必须有波涛起伏,曲折幽隐,才能有味。”[10]他认为散文的结构要曲折,文章才有味道。这是季羡林受中国古代散文注重韵味影响的结果。我国古代优秀的散文,大多注意结构,通篇都是灵气洋溢、清新俊逸、充满韵味。阅读季老的散文,不论是写景状物的,还是怀人的,文章大都结构严谨,波涛起伏,曲折变化,有韵味。

  如《幽径悲剧》一文写家门口不远处有一条幽径,因为天天走过,已经司空见惯了,似乎没有什么可感人之处。但作者笔锋一转,又说这条幽径是有来头的,而且这条幽径是燕园中极为幽静的,周围景色也很美,四季有翠色,是条神奇的幽径。由此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写到这,应该是一个发展,接着就有一个小高潮。作者接下来就写到这条幽径旁有一株古藤萝,这株古藤萝在燕园众多的藤萝中是最有特色的,而且经历了十年浩劫已成为燕园中唯一的一棵古藤萝了。作者写到这里,我们已经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条幽径了,也为古藤能躲过浩劫而暗自欢喜,但这只是高潮来到之前的一个小高潮。作者继续写这逃过了十年浩劫的唯一的古藤萝今春却被砍断了。古藤萝哭了,作者也哭了,读者读到这里也不禁要黯然伤神,文章的高潮也就到了。结尾一段作者既呼应开头,又有所升华:自己最喜爱的一条幽径如今因为古藤没有了,所以有点怕走了,因为每天经过那里,仿佛依然听见古藤的哭泣声,自己也会暗自伤心落泪。这篇文章结构变化多姿,节奏起伏有致,在跌宕中见均衡,从而调动起读者的阅读趣味,使读者得到更高的美感享受。同样的结构思想在《清塘荷韵》、《神奇的丝瓜》等许多篇章中也得到了贯彻。

  《清塘荷韵》写作者因喜荷而种荷,种荷之后盼荷,于是赏荷。但是花开也会花谢,到了冬天,作者又盼望着荷花在新的一年里盛开。整篇文章有盼望与失望的对比,有失望与惊喜的对比,这两种对比又是有层次的,作者并不是一下子就作强烈的对比,而是循序渐进,由渐强到强,使文章的层次分明,感情发展曲折有致。特别是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让读者如食橄榄,留有余味,把读者的心带向悠远,带向缥缈,带向一个无法言传的境界。

  《神奇的丝瓜》文章开头稍微平淡,但越往后越显示作者结构的精彩。作者把丝瓜生长的轨迹与自我对丝瓜生长的感受的轨迹相互交错来写,先写景物,后抒情,继而阐述道理,既写出了丝瓜的“思想”与“神奇”,又写出了自我的惊奇与感慨。文章文思暗涌不着斧迹,既感情充沛又有思想深度,有节奏又有韵律,使读者犹如听了好听的音乐,节奏和韵律长久萦绕停留在自己的脑海之中。

  季老重视散文的结构,而且认为“在文章的结构方面,最重要的是开头和结尾”。[11]他重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也注意文章的起承转合。他的散文不管是开门见山,首尾呼应,还是先抑后扬,层层递进,都是曲折有致,韵味十足的。他甚至想用谱曲的方法来结构文章:“我甚至想用谱乐谱的手法来写散文,围绕着一个主旋律,添上一些次要的旋律;主旋律可以多次出现,形式稍加改变,目的只想在复杂中见统一,在跌宕中见均衡,从而调动起读者的趣味,得到更高的美感享受。有这样有节奏有韵律的文字,再充之以真情实感,必能感人至深,这是我坚定的信念。”[12]这种严谨的创作思想是他散文创作成功的关键。

  三、关于散文的语言

  关于散文的语言,季羡林说:“我追求的目标是:真情流露,淳朴自然。”[13]而钟敬文评季羡林的散文则是“语朴情淳”。[14]可见季羡林在散文写作中把“淳朴自然”作为自我所追求的散文语言风格;而在“淳朴自然”中,又是饱含“真情”的。不同的散文作家对散文的语言有着不同的追求。余秋雨是“追求文雅”,贾平凹是“有意选置那些沉憨的字眼打造古朴之气,亦不避村野俗字,俗语,亦古亦今,极俗极雅”。[15]清代吴德旋曾说过:“作文岂可废雕琢?但须是清雕琢尔。功夫成就之后,信笔写出,无一字一句吃力,却无一字一句率易,清气澄澈中,自然古雅有风神,乃是一家数也。”[16]这里所说的“清雕琢”事实上强调的就是一种自然之美,清新之气,与季羡林的“淳朴自然”是“异曲同工”。《清塘荷韵》描绘了荷的的清新自然,淡雅脱俗。作者描写月下荷塘的情景时,动静结合,细致入微,给读者呈现了一幅宁静、安详、柔和、清新的画面。这里作者没有刻意的修饰,也没有夸张的语言,就在信手描写中十分自然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之美,语言朴实庄重,韵味十足。《月是故乡明》写儿时“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17]语言淳朴中又凸显出纯洁的童真。写朗润园的美:“此地有山、有水、有树,又有竹、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一碧数倾,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出鸣,真不能说不是赏月胜地。”[18]这段文字写月色、荷塘、鸟鸣,优美中透着朴实,清新自然又亲切感人。《神奇的丝瓜》中写对丝瓜的感悟:“瓜秧仿佛成一根神秘的绳子,绿叶照旧浓翠扑人眉宇。我站在丝瓜下面,陷入梦幻。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坦率,仿佛含笑面对秋阳。”[19]自然朴实的语言中浸润着真情与严谨。《夹竹桃》中写月光下夹竹桃的美:“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是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23]用朴实优美的语言描绘月光下夹竹桃花的花形与花香,语言在朴实中又富有诗意。季老的散文语言生动形象:描绘事物栩栩如生,写景则如临其境,抒发情感情真意切;语言亲切自然,抒情则情深款款,叙事则如话家常。

  作为散文读者的季羡林也有自己喜欢的散文,他说:“仅就我个人而论,我理想的散文是淳朴而不乏味,流利而不油滑,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21]可见,自然淳朴有味道的散文是他所喜欢的。而风格各异的优秀散文如鲁迅、冰心、朱自清、沈从文、杨朔、丰子恺等作家的散文都给季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留给我印象最深刻最鲜明的有鲁迅的沉郁雄厚,冰心的灵秀玲珑,朱自清的淳朴淡泊,沈从文的轻灵美妙,杨朔的镂金错彩,丰子恺的厚重平实。如此等等,不一而足”。[22]对于什么是好的文学作品,他也有自己的见解:“如果没有一点艺术性,没有一点文采,结构不是变化多姿,节奏不是起伏有致,词句不是清新独到,蕴藉不是广博深厚,乏感情,少意境,欠神韵,那么,思想性再强,也不能成为文学作品,至少不能成为好的文学作品。”[23]由此可见,季羡林对什么是好的文学作品,自己喜欢什么样的散文,自己应该写作什么样的散文,有着清醒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几十年来,季羡林一直坚持自己的审美原则,执着遵循自己的创作思想和原则,既用散文与读者分享自己的心灵感受,也为中国当代散文作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5:40.

  [2][6][7][13]林非主审,江力,琼虎主编.中国散文论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122,297,385.

  [8]张国俊.中国艺术散文论稿[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47.

  [3][4][9][11][12][17][18][19][20][21][22][23]季羡林.季羡林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51,52,233,247,306,311,312,313,315.

  [5]季羡林.季羡林文集[M].散文(一)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第一卷:4.

  [10]季羡林.季羡林人生漫笔[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0:212.

  [14]季羡林.季羡林漫谈人生[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27.

  [15]邓九平.季羡林散文全编[M].(五)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2.

  清新散文篇6

  “小清新”在音乐里

  “独立流行”也称独立摇滚,Indie Pop是“Independent Popular”的缩写。独立流行曲风,曲调优美柔和。纯净空灵的嗓音最容易打动人心,治愈心中的苦闷与忧伤。清新爽朗的吉他,简洁悦耳的旋律,矜持雅致的男女唱腔,梦幻般的和声。有时浅唱低吟,有时轻松明快,娓娓道来一段成长。除了曲风清新,作为演绎者,乐队日常生活也十分低调,隐秘在城市之外,与世无争。这也为这群创作者增加了神秘感,Fans的好奇心被激发。

  国内小清新音乐的代表有:陈绮贞“陈老师”、苏打绿、牛奶咖啡、曾轶可、范玮琪、梁静茹、五月天、林夕、《董小姐》宋冬野等;国外小清新代表有:久石让、Keren Ann、Jason Mraz,以及凭借单曲“Your Beautiful”一举成名的上尉诗人詹姆斯?布朗特。

  当自然舒畅的曲调响起时,听者如沐“清”风。陈绮贞穿长裙抱吉他的形象,是很多女生所向往的。牛奶咖啡的一首《明天,你好》,给予众多迷茫青年正能量。林夕的歌词,被传唱多年,还记得王菲《流年》那句“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手心忽然长出纠缠的曲线,懂事之前情动以后长不过一天,留不住算不出流年。”你是否也经常脱口而出?久石让的钢琴曲绝对是小清新们的夜间安魂曲。Keren Ann、Jason Mraz也是“小清新治愈系” 音乐分类中最常出现的名字。音乐里的“小清新”,是孤独自由的柔软碰触,也是难以割舍的习惯。

  “小清新”在文学里

  天真岁月不忍欺,青春荒唐不负卿。在小清新的世界里,忧伤与欢愉并存,迷失与成长共舞。张爱玲说,“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你在这里吗?’”感伤的文字,让人怅然若失。淡淡的哀伤、细腻的情感、平和而又温暖,就是这样的语言文字成就了小清新独特的文学风格。郭敬明、安妮宝贝、沈从文、安东尼、杜拉斯、米兰?昆德拉等等,都是小清新最钟爱的作家。他们阅读这些作家的作品,习惯流连于一两句告别或是痴心倾诉,藉此可以忧伤一整天。回味许久,再写一些人生感悟之类的文字聊以安慰。

  小清新的代表文字是“AB体”,即散文诗。散文诗是兼有诗歌与散文风格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从本质上,它属于诗,诗的幻想,诗的情绪,但内容上又保留了散文的细节。它不同于诗歌般押韵,但也不缺乏音乐美和节奏感。短小灵活的格式,将生活的琐碎写进诗歌,幻化成各种小情绪,再通过优美的笔触表现出来。

  有人说,小清新至少毁了两个优秀的作家,一个是村上春树,一个是张爱玲。但是安妮宝贝曾说,“任何一件事,只要心甘情愿,就可以变得简单”。不管是小清新毁的,还是自我定义的,小清新们都曾在这里,在细腻的文字里找到过治愈良药,也许正是一句话,触碰到了内心,就会爱上他们的作品。文学本无国界,也不属于哪一类人,文字的力量本可以穿越一切。

  “小清新”在电影里

  温暖和感动并存,正能量与小忧伤并行。简单轻松的叙事节奏,除去跌宕起伏的繁琐剧情,以清新淡雅格调为背景,再配上永远甜蜜或是撕心裂肺的结局,一部“小清新电影”就完成了。虽然从一开始就知道结局,但小清新们还是可以哭得一塌糊涂。这不是“Weaker”的病态心理,而是“回忆暗涌,每个人都相同”的悲悯。小清新们天生的忧郁,最能感知电影剧情里无声似有声的表达。

  对于电影,小清新最喜爱台湾、泰国、法国、日本等地的影片,这些都是小清新电影的高产地。台湾电影以青春片为主,最典型的气质就是小清新。永远逃不开白衣飘飘的年代,逃不开校园情节,逃不开萌妹纸和帅锅。看台湾的小清新电影,观影者可以永葆青春18岁。这里有《蓝色大门》一样的懵懂初恋;有《人鱼朵朵》的幻彩童话故事;有《练习曲》说走就走的旅行;也有《盛夏光年》青涩的同志时光……泰国,本身就是一个小清新的国度,怡人的风景,温暖的阳光。影视作品也是从广告到电影一路的小清新风,“飞扬的卡农”、“不要对熊猫说不”等创意广告,简单的故事却让人回味良久。《小情人》、《初恋那件小事》、《悲恋三人行》等等,泰国小清新电影也以迅猛之势进入大众视野,赢得青睐。日本、法国等浪漫主义的清新片更是数不胜数,脱口而出的电影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第一眼清丽,第二眼通俗,第三眼回味。在影视圈,小清新的节奏不仅从未停歇,而且发展的势头有增无减。从电影投资到导演,到演员选取,再到摄影构图,后期海报宣传等等,电影已经深深的刻上“小清新”的烙印。流程化的制作,低成本的投资,简单的画面……小清新电影不像好莱坞大片的鸿篇巨制,但依旧收益颇丰,受众不断。有人说,“小清新电影见证的是青春岁月,而青春是隽永流长的。”

  休闲时,如歌词所唱:“不想拥有太多情绪,一杯红酒配电影,在周末晚上,关上了手机,舒服窝在沙发里……”此时,小清新电影,再好不过。

  “小清新”在网络里

  网络是小清新不可或缺的栖息地。作为文艺和小资的结合体,小清新女生居多,但近几年小清新也成了众多样貌清秀的小男生的自诩。豆瓣、轻博客、推他、论坛、各种店铺等等,小清新的风格弥漫在网络世界。“豆瓣网”聚集着众多的文艺青年,在这里电影、音乐、书籍、小组、小站,包罗万象,无文艺不欢。如果你善于表达,如果你乐于沟通,轻博客是个不错的地方。短小精悍的文字,配上精致唯美的图片,典型的小清新自由分享方式。轻博客多采用“意识流”的方式呈现,琐碎的记忆被时光慢慢打开,你来,记忆就重新开启,十足的“小清新”口味。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清新自有小清新独特的美。“美丽说”、“蘑菇街”、“Topit.me 收录优美图片”、“番茄派”、“我文艺”等也是小清新大爱的网站。甜美的页面,各种卡哇伊的装饰物件,还有数不尽的优美图片……除此之外,小清新更注重原创的力量。主打“原创,手工”的美国Etsy网站,被称为高质量的“创意集市”,自己编织的小围巾、小手工艺品等很受小清新们的喜爱。去淘一淘国内的“哇塞网”,小清新们也可以发现惊喜。

  “小清新”在摄影里

  “小清新”的摄影源自日本,简单的构图,略微过曝。这种清新的照相风格,大受文艺青年的喜爱。从LOMO相机到手机里的美图软件,“LOMO、日系、唯美、淡雅、印象、移轴”等等,这种温馨淡然气息的小清新拍摄风格大手追捧。

  “帆布鞋、LOMO相机、45度角,蓝天白云、彩虹桥”这些看似平常的事物,因简单美好也被冠以小清新摄影必备。那些青春期的小情绪、小迷茫,都在LOMO相机咔嚓一瞬间,变得文艺清新了。

  清新散文篇7

  关键词:散文 描述 感悟 语言特点

  【中图分类号】I207.6

  什么是散文语言?散文语言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内心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语言形式。曾经有文学评论家说 :“说到底,散文就是一种味道,精神的味道,以及文字的味道。散文就是通过自己独有的语言方式把它背后的味道传达出来,如果没有语言个性,散文就没有多大的价值。”因此品味散文的语言,就要走进散文的语言世界,才能真正了解散文。我们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描述,还要认真评为作者通过语言所表达的内心感悟。

  散文语言以散见长,但却“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就散文得取材而言可以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也可以发表议论,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都是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散文语言散中见长,清新自然。散文语言具有朴实、自然、流畅、简净等特点。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所谓优美,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它不刻意雕饰而缺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散文语言经过内心情感的陶冶锻炼,具有很强的抒情味和感染力。

  一、修辞多样,用词灵活

  (一)叠字叠句,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修辞方法。巧用叠词是朱自清散文的一大特色,在先生的笔下,一个个看让人毫不起眼的词语都能运用得恰到好处。而将词用得最传神的当数《荷塘月色》了。“蓊蓊郁郁”的树,写出了树木的繁茂。“曲曲折折”的荷塘,表现出荷塘的形状,使读者产生空间的想象。 以“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刻画出荷叶的深度,让人眼前展现出荷叶的风致。“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则反映树的错落有致,开阔又有立体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平实自然的叠词,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同时,朗读起来富有节奏感。相信读过朱自清先生的作品的人都深有体会。“阴森森”的小径,“淡淡”的月色,以寂静的氛围,衬托出作者淡淡的哀情。真是所谓“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啊!“悄悄”出门,“轻轻”进门,反映了作者不影响家人而放轻动作以及表现了一种孤寂的心态,让一字一句都令人回味。“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薄薄”二字,写出了雾的轻飘,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气氛。细细品味朱自清散文,散文中富有特色的叠词使用,使他那精雕细琢的作品更添光彩,使他的作品的文学艺术形象更上一层楼。叠词不但把静态的景物写实了,而且把动态的实物写神了,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读起来音节和谐,琅琅上口,再三品味,词简意深。一组组叠词的巧妙运用,使得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妙笔生花的奇美功效。

  (二)比喻:它是人们说话和写作时使用最普遍的修辞方式。朱自清先生散文中的比喻,大都是匠心独运,另辟蹊径,出神入化的。他很少用别人的比喻,而是在仔细观察生活的基础上,选择别开生面的角度,巧妙地抓住客观事物的相似点,给以新颖的设喻。例如:在《荷塘月色》中有这么一句“叶子出水很高,象婷婷的舞女的裙”,看似平淡无奇,可在先生的笔下,却可体味到一种不同寻常的修辞韵趣。当我读到此句时,自己心中那种长期对荷叶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豁然冰释。先生把“出水很高的荷叶”比作姑娘在跳舞时张开的鲜艳的舞裙,不仅突出地形容了荷叶又圆又大,而且显现了荷叶舒展着,摆动着的姿态,仿佛凌风飘举,翩翩欲舞一般。让人自然而然地想到“荷叶罗裙一色裁”的画面。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而奇妙。

  三、朴素又创新

  “真挚朴实”是朱自清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朱自清为人正直、淳朴,他的文章也散发出率真的气息。朱自清有许多记人记事的作品,大多写亲友的交往,家庭的琐事,这些平凡无奇的小事在朱自清朴实无华的笔下真实感人,催人泪下。比如,《背影》里的父亲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在为“我”买桔子回来过铁道的时候,“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那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普通的老人的背影,看似平常,但在平常中孕育了深厚的父子情深,多少年了,无人超越,不知道感动了多少做儿女的人。类似的篇章还有很多,它们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有人说: “朱自清的文章,……不大谈哲理,只是谈一点家常琐事,虽是像淡香疏影似的不过几笔,却常能把那真诚的灵魂捧出来给读者看。” 这是先生散文的一大重要特点。这在《荷塘月色》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如早春晨曦,如夏日凉风,如晚秋山泉,如寒冬骄阳,给人以无限清新自然的感觉。先生喜欢直接从现实生活取材,写景散文,语言凝练明净,细腻秀丽,善于以精雕细刻的工夫,准确、具体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正像他在探讨中国传统的艺术手法时所说的,“‘逼真’等于俗语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并且活像是真的。”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为艺术风格,学习朱先生的散文,在欣赏品味其情景交融的散文意境的同时,感受生动绝妙的语言艺术描写。因此散文的Z言优美,隽永,生动,要通过默读,朗诵,结合语境推敲字句,辨析词义,体会词语感情色彩等多种途径,反复体味其语言,随处留心玩味佳语美句的妙处,这样才可以在锻炼对于语言感受能力的同时,获得精神的充实和享受。

  参考文献:

  [1]李广田:《〈朱自清选集〉序》[A]第2页,开明书店,1951。

  [2] 廷敬理、徐行 编写 :《朱自清散文》(上、中、下),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1994年8月一版。

  [3] 佘树森 : 《散文艺术创作》,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86年8月一版。

  [4] 刘锡庆、张继缅编写:《写作文鉴》, 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年10月一版。

  清新散文篇8

  【关键词】 晓雪;散文;高原情怀;成因

  边地风情和少数民族风景是很多本土作家创作的灵感来源地,董秀英的《摄魂之地》,景谊的《谁有美丽的红指甲》等都带有边地和民族风情,神秘高原的深厚的边地文化底蕴、浓郁的乡俗民情,让许多作家倾尽才华来展现对神秘高原的痴爱,对这片土地的真情回报。晓雪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作品中就向我们展示了独具一格的高原情怀。高原情怀,就是立足高原,形成开拓、创新、奋进、包容的精神面貌,晓雪散文作品就有这样的高原大情怀体现。他用自然、朴实、诗化的语言,清新的笔触,描写了高原大地的自然风貌,人民生活、精神面貌,展示了红土高原独特的魅力。

  晓雪散文题材广泛,如序跋、政论性的散文和艺术性散文,本文主要以其艺术性散文为主进行分析,其艺术散文中不仅有高耸的苍山,明亮的洱海,故乡人、事的记忆,主要是晓雪对红土地无法割舍的留恋。

  一、对高原人民的生活、精神状态抒写中融入的高原情怀

  首先是晓雪的散文中记录红土高原人民的“精、气、神”,也带我们走进了丰富多彩的民族画卷中。让我们看到边地高原的美丽,高原的人民生活、精神面貌。晓雪如同艾青一样“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他愿用一生的时间来抒写这块土地。《紫溪山拾零》中的紫溪山、紫光湖,《初见昌宁》中秀丽的村庄。“这里空气透明、风送花香,天空格外湛蓝,白云浸透阳光……这里是神话、史诗的土壤,是歌谣、故事的宝库,是五光十色、独放异彩的民间文学艺术的海洋”。[1]作家生活的经历,见闻都会成为作家的经验和创作的来源,体验的特性决定艺术创作的类型,高原成为其创作的依托。

  其次是对红土高原人民生活、精神的描写。晓雪用动情的笔触描绘红土高原大地上人们的精神和生活:多姿多彩、恬静、充满乐趣,人民善良、豁达、乐观。如《我常常想起他》中鼓励晓雪写作的杨老师;《绿叶颂》的叶校长为红土地奉献了自己一辈子,繁荣祖国的事业。《他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老作家李乔,生活简朴,却一直为发展彝族文化而忙碌,为培养新作家而辛劳;他们不为自己,为一个更好的明天,在不停的追求探索,向前进,向上攀登,为他人,为祖国教育事业,为高原文化事业一直奋斗在自己岗位上。高原情怀也源于高原人的精神风貌,是高原发展的内在动力。

  再次,描绘出红土高原上丰富多彩的民族画卷。在其笔下各民族间相互融合,各个民族特色在高原上绚丽绽放,构成一幅壮丽多姿的民族画卷,也是民族风情最为浓厚的地方,晓雪用艺术的散文展示着各类民族节日,白族神话、节日、风俗,纳西族风情等等。如《大理的杂忆》、《洱海月》、《银苍玉洱》等等作品中都有白族神话,白族童谣。

  晓雪在《民族节日随想》中说,“节日期间,不论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自己最漂亮的民族服饰……真实地表现自我、享受生活、返璞归真的一种需要吧”。[2]“三月街”是大理白族的盛会,每年农历三月中旬在大理西门举行,各个民族都会盛装出行,有歌舞表演,也是各种物品的交流会,对大理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大理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节日,也是白族文化和藏族文化的传播途径。

  二、晓雪散文中高原情怀的艺术呈现

  晓雪散文主要以语言的清新朴实为主,在质朴中见深刻。在其文章中看到了晓雪对世人的关心期盼。

  首先是以诗化语言来表达高原情怀。晓雪以诗人的气质来写散文。读他的散文给人感觉就像看白族扎染一样温婉、质朴但很精致,会越看越喜欢。“他的散文在自由自在和自然的语言风格中显示出一种富有诗意的散文味”。[3]

  “妈妈的精气,融入故乡的春风,去吹开满山的花朵,去翻开洱海的碧波”,[4]抒写对母亲的爱,晓雪的感情都在这样温婉的语言下细细的悄然流露。

  “诗情是散文中荡漾着的牵魂摄魄的氛围和情韵,诗情源于精巧的构思、丰富的想象……画意是倾注了强烈之情而创作出来的一幅幅色彩鲜明,能引起人们丰富想象的、给人以美感的艺术画感的艺术画面”。[5]《洱海月》中月的意象构成了全篇诗画一样的画面,用文字展现一个画面,这个独特的意象为散文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读者很容易随着晓雪进入他的故事。

  其次,晓雪散文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抒发高原情怀。晓雪艺术性散文语言质朴清新,如风一样的美妙,如水一样的灵动,这是晓雪诗的特点,诗画的语言,像和老友叙旧一样自然。苍山上的绿叶永远那么翠绿,这是生命的延续。晓雪在用心创作,用生命赞颂故乡。

  晓雪散文用的最多的是象征,其中有部分象征,整体象征,《绿叶颂》中的小叶,她一直在边疆为祖国教育事业奉献着,默默坚守岗位,这就是边疆群山中众多绿叶中的一片,繁荣了祖国的事业。把小叶比做绿叶,装点祖国大地,巧妙而又精彩。

  晓雪散文中一大特点就是写实,“是因为散文是最接近生活的题材”[6]。晓雪说“散文贵在‘真’:真实、真诚、真切、真挚、真性情”,翟秋白说“突出个性,即取自己的思潮”。通过散文,表达了一种开阔的胸襟,一种真诚炽热的情怀。通过晓雪散文我们看到了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真实的晓雪。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心里有自己的目标,为心中最纯净的“雪山”前进,这是他心中指路前行的灯。

  三、晓雪艺术性散文高原情怀的成因

  首先是童年体验的储备。一个作家创作是通过积累对生活的反应,情感的表达。《望夫云》、《羊龙潭》、长诗《大黑天神》创作都来源于童年母亲和外婆的故事。在他回忆性的散文里,这种“自叙传”的色彩是最为浓郁和充分的。童年的生活、事物都是晓雪不能忘怀的记忆,在故乡赤子之情的爱展现在对故乡的描写。

  童年的生活在晓雪笔下是那么纯真,美好。晓雪幼年丧母,以致对每个亲人很珍惜,亲人的离世更是会加深这样的情感。童年看的风景会让晓雪心心念念,游戏更是一辈子不可忘怀的记忆,老师的鼓励让他永远记得。童年的点点滴滴都让他记得那么清楚,童年那么丰富精彩,成为他后来创作的一种储备和素材。

  其次是独特的民族、边地文化的影响。大理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都,宗教、文化独特。姑娘出嫁要奉给公婆自己制作的雕梅,下雪时有人卖雪;对尊贵客人还会献上传统的“三道茶”等,晓雪深受这些文化的影响,这些文化自然成了他书写的对象。晓雪文学作品中常有对美丽遥远的传说进行诗话加工,但不是简单的借鉴,这样让我们看到了与其他作家创作的不同之处,他的诗作以白族传统神话为基础,通过自己加工成为动人的诗语。

  再次,是扎根心中的爱国理念对高原情怀的影响。每个人对祖国都有期望和特殊的感情,中学时搞地下工作,读主席“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讲话热泪盈眶。可以看到他对祖国母亲的爱,从激动的话语中透视晓雪对祖国真挚的情感。祖国养育我们,爱国之情是从小扎根于心的情感。红土高原只是祖国的一部分,对高原的爱和祖国的爱是交融的。

  总之,晓雪散文中体现的高原情怀是众多云南本土作家文学精神一个重要部分,高原情怀是其具有的标志性精神,显示云南作家创作的独特性。晓雪散文以清新、质朴、诗话的语言带我们走入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其散文中的大情怀,体现着云南本土作家植根于高原,在边地和民族性中展示着一种独特的情怀。但晓雪散文中也缺少一种灵动变化的情怀。

  【注 释】

  [1][2][4] 晓雪选集.散文卷[M].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95-96.984.54.

  [3][6] 晓雪选集.评论卷[M].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序言.31.


标签:散文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