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解惑 > 正文

我像雪花天上来 气息要扎实稳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06 19:18:35 分类:解惑 浏览:139


  摘 要:每一个演唱者都想把歌唱好,能完整地表现歌曲作者的意图和创意。很多的时候,仅凭一个好嗓子是不能完成这一要求的,也不能实现作品的“二度创作”。为此笔者通过对《我像雪花天上来》这首作品的分析,对这首作品创作的背景,曲式结构、调式、拍子速度、力度、等深刻的了解,为演唱好这首作品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关键词:声乐作品;分析;表现

  声乐的艺术魅力所在是它通过人声来塑造音乐形象,能把人的情感直接表达出来。很容易感染听众,引发观众的共鸣。歌曲《我像雪花天上来》是一首很优秀的声乐作品,通过演唱者对歌曲意境、情感、风格的表现,让听众了解了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让听众在演唱者舒展动情的歌声中感受到作品的艺术魅力,带来了艺术享受。

  在演唱这首作品之前,一定要做好事前的准备工作,对这首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作品内容、语言、主题、地域风格等进行推敲、琢磨,加强综合艺术表现力,实现较完美的演唱。

  一、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及特点

  《我像雪花天上来》是一首表达爱情的歌曲,它的歌词富有诗意寓意深刻,对人生有启迪的作用。这首歌曲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创作产生的。

  1995年徐沛东和词作者程晓光去意大利参加一个会议,在意大利期间,每天都被意大利的美丽风景所感染,常常感叹意大利的美丽风光。有一天,他们行驶在高速公路上,车窗外的风景又一次感染了他们,徐沛东老师情不至尽地哼起了这首歌开头的两句旋律,也就是一个乐曲的动机。坐在徐老师旁边的晓光老师对这个旋律很感兴趣,深深地印记在他的脑海里。在那天晚上这两句激发晓光老师创作热情的旋律,竟然走进了他的梦中。于是晓光老师让徐沛东老师把整个曲调写完,他来填词。就这样,徐老师写完了全部的曲调,晓光老师填上了歌词,这首歌就诞生了。

  徐沛东老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他的创作理念新颖,技法纯熟,很多作品采用多元化的手法创作,他的作品总能表现出音乐艺术的绚丽多姿、色彩斑斓。

  词作家程晓光是很多经典歌曲的词作者,如《在希望的田野上》、《在中国大地上》。这首《我像雪花天上来》是晓光老师用拟人的表现手法,把雪花、秋叶比作自己,表达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歌词比喻贴切,意境新鲜,可称得上是绝妙之笔。

  二、分析歌曲的结构、风格、特点

  《我像雪花天上来》这首歌的曲式结构是单二部的曲式结构,这首歌采用4/4拍子,较平稳的中速,旋律是按照中古调式谱写的,歌曲用了混合利底亚调式、爱奥尼亚调式和伊奥尼亚调式。歌曲的A段“我像雪花天上来,纵向飘进你的情怀,可是你的心扉紧锁不开,让我在外孤独徘徊”这几句,旋律在四度、二度之间跳动。到了B段“旋律在六度、五度、三度之间跳动,表现了情绪激昂的状态。这首歌的A段落主题第一次呈式时力度较弱,旋律线条直入人心,音乐委婉柔美。B段落力度较强,可以用较为厚重的音色来突出这段音乐的层次感,让人仿佛感受到雪花漫天飞舞的震撼画面,同时融入演唱者对情景抒怀的状态,让人充满无限的想象。

  这首歌的节奏平稳,总体上是在:短、短、短、短,长、长的节奏状态下进行。只是在后面稍微有一点变化。这首歌曲的旋律是稳健的长线条,力度也较均匀。属抒情的风格。

  在这首歌的表现上,首先要掌握曲作者对自然风光的感叹,然后把自身融入到歌曲中去,通过旋律的发展,把歌词赋予的寓意表现出来。特别是到了“你可知道雪花坚贞的向往,就是化作水珠也渴望着爱。你可知道秋叶不懈的追求,就是化作泥土也追寻着爱”要拿出真情实感来演唱。到了“啦……我的情怀,啦……我的大海。啦……我的向往,我的追求永远不会改。”要有重生的感觉,去不懈追求的勇气和决心。在声音运用上要舒展明亮,保证旋律线条长而饱满的状态,乐句要工整,在句子中间不能因随便换气而破坏意境。始终保持声音和气息的流畅,不能出现停滞。到高音的地方要适当控制音量,防止出现用力过猛的现象。

  《我像雪花天上来》在歌词写作上运用了动感的意象,采用了疑问、设问、反复等修辞手法,特别是采用拟人的手法用雪花、秋叶来寓意人生。让听众在关注雪花和秋叶的命运的同时,感受到爱情的重要。唱好这首作品总要的是把握歌曲所要表达的内涵,通过演唱者挖掘和表现作品的思想情感,调动演唱者的内心思维,发挥想象力,表现出完整的音乐形象,让这首歌通过演唱更加深入人心。

  这首歌创作以来,经戴玉强首唱就让人一听不忘、百听不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殷秀梅在2012年元旦晚会上也唱过,深深地感染了亿万听众。这首歌也是各大院团歌手经常表演的曲目,可以说是听众最喜爱的声乐作品

  之一。

  参考文献:

  [1] 范晓峰《音乐美学基础》


标签:作品雪花歌曲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