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妙招 > 正文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 林金桐,留英博士,今天的北京邮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03 22:01:29 分类:妙招 浏览:50


  林金桐,留英博士,今天的北京邮电大学校长。《神州学人》第一次比较全面地报道林金桐是在1996年,2004年又刊载了他的一篇自述《我的“海归”十年》。促使记者再一次采访这位“神州学人”,首先缘于北邮的50周年校庆,其次是林金桐现在是网上人气指数最高的中国大学校长之一。

  校长谈校庆

  今年是北邮建校50年,说起这50年.林金桐有抒发不尽的情怀:

  “北邮的50年属于一个时代――信息通信时代。北邮因信息通信时代而诞生,与信息通信技术一次又一次的革命相伴随。北邮50年是勤勤恳恳为时代培养人才,创造知识的历史,是一部与时代同步前进的历史……

  “北邮属于一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前的今天,政务院的一份公文、总理的一张院长任命书、邮电部的一份筹建令,宣告了北邮的诞生……”

  “北邮50年,为国家贡献了五颗星:第一颗星,‘211工程’。北邮不仅把她看作荣誉,更看作责任;第二颗星,研究生院。北邮人把它视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起点;第三颗星,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信息通信领域,北邮要把科研做到国际水准;第四颗星,国家大学科技园。北邮人明白,这既是对大学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成绩的肯定,也是对大学完善服务社会这一项功能的鞭策;第五颗星,国家重点学科。北邮有四个重点学科,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对于信息与通信领域来说,至关重要。”

  “北邮属于社会,属于百姓。北邮人深知,大学建造在社会上,扎根在百姓中,北邮发展的每一步,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更离不开百姓的认可……”

  “北邮属于世界,一个亿万人民渴望和平、谋求发展的世界。开放式办学是北邮坚定的理念……几乎所有中外著名的信息通信企业都和北邮建立了合作关系……今天的北邮毕业生不仅在境内的外资、合资企业就业,而且直接去美国、欧洲、日本就业和求学的学生已有相当数量……”

  “北邮属于全体师生员工、属于11.6万校友,是大家创造了北邮的50年历史,是大家铸就了她今日的辉煌……”林金桐如数家珍。

  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北邮50年校庆典礼讲话中,林金桐强调:”校庆不是为了炫耀.不是为了陶醉。校庆是里程碑,校庆是誓师会,校庆是要郑重宣布:从今天开始,北邮要创造第二个50年的更加伟大的辉煌……”

  互联网上的信息

  点击搜狐网人物频道,查询网上的信息排名,在文化科学教育界,林金桐名列第一。如果再点出大学校长这一项,记者发现,北大、清华、上海交大、西安交大、人大、川大等优秀大学的校长均列在前十名之中,然而高居榜首的,最近一年多以来.一直就是林金桐。

  虽然没有――查阅中国2000多所大学的网站,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据记者分析,林金桐在互联网上至少创了如下三个“第一”。

  第一个在大学主页上开设“校长演讲”栏目,将自己在校内的讲话向学校、社会的网民公开;

  第一个在BBS上发表文章,与校内、社会的网友平等交流。北邮的BBS取名为”真情流露”,校长在上面发表的第一篇文章题为“校长真情,也想流露”,这篇文章后来在网上流传甚广,北京的一位大学校长收到上大学的儿子转发的下载文章,附信说:“应当学学林校长怎样与大学生交流。”

  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林金桐在网上发表署名文章《林校长网上说SARS》。告诉大学生不要恐慌.劝告他们不要私自离校,教导他们要以社会利益为重,关心他人为重。这篇文章的效果可以用“震撼”两个字来描述。事实后来表明,北邮在“非典”期间是最安定的北京高校之一,北邮的教学秩序在“非典”期间保持正常,两个多月后,《中国教育报》全文转载了这篇网上文章,并加编者按,称它体现了“中国大学校长的水平和魅力”。

  林金桐在北邮办起了全国第一个网络文化研究中心,他把程控交换国家重点实验室改名为网络与交换国家重点实验室。林金桐对北邮的网络学科特别重视。今年早些时候,北邮举办“网络游戏研讨会”,林金桐到会发表演讲,说互联网已经到了第三代,从第一代的专业人士到第二代的知识分子阶层到现在的全体公民,从E-mail到WWW再到现在的流媒体。在新华网与网民互动的网络文化研讨中,林金桐作了题为“网络改变社会”的发言,说网络具有青春特点、精英色彩、网络改变我们的生活,网络改变我们的社会。

  今年9月7日,林金桐作客新华网,4万网友在线……

  校长演讲

  用Google搜索引擎查询“校长演讲”四个字,第一个在页面显示的就是林金桐在网上公布的77篇演讲稿。据北邮校办的老师统计,几年来这个栏目的点击率已经超过500万人次,读者群主要是大学生、教育干部、教师、学生家长,企业白领。2004年5月,四川教育出版社将林金桐截止2003年底的所有讲演结集出版。书名为《向往成功――林金桐校长演讲集》,没有售书首发仪式,没有媒体炒作,几十天以后,当你在网上书店购书时,页面上的回答是“缺货”。

  山西省一个县的教育局长买了20本《向往成功》,他希望县里的各位中学校长,各区镇教育干部都读一遍林金桐的讲话。在出书以前,这位教育局长从网上下载了林金桐的每一篇讲话,并复印成册发给他的下属。

  《大学时代》(College Times)期刊将林金桐的一篇《大学生的品质》译成英文,与哈佛大学校长的一篇开学典礼演讲并排奉献给大学生读者。

  《演讲与口才>>期刊编辑部认真研读了林金桐的演讲,认定他是“当代中国演说家”,向他约稿,林金桐婉言谢绝道:“我是校长,不是作家,我所有的讲话都是履行职责的职务行为,是与学生、教师的交流”。后来,期刊转载了他在一次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诚者,天之道也》。

  电子科技大学的一位优秀学生具备免试晋升研究生学习资格,问她为什么选择北邮,回答是读了网上的校长演讲。

  今年一位考生家长在孩子报考北邮之后,还向招生办公室打听林校长是否还会再连任一届,因为她希望她的儿子不仅在开学典礼上而且在毕业典礼上也能听到校长的讲话。

  中国电信一位副总经理,办公桌上摆着的一本《向往成功》不翼而飞,不管他怎么严肃追查,就是没有人“认错”退“赃”,最后他是“厚着脸皮”询问北邮校办是否还有存书。

  西北大学一位副校长在北邮的教授家读到《向往成功》,爱不释手,称它是思想、文化、科技、文学的完美结合。

  让我们看看林金桐的这些讲话到底是怎样在影响我们时代的大学生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三个母亲:一个是生育你的妈妈,另一个是教育你的学校,再一个是培育你的祖国。”这是林校长在99届研究生毕

  业典礼上的讲话,一位学生在离校前给校长打电话说:“校长你在台上讲三个母亲,我在台下流泪了!”

  “在有标识和无标识的状态下保持行为一致,是修养;不仅珍爱自己。而且珍爱别人。是教养;有意见、有问题,心平气和地解决,是涵养。”

  “发达的儿女,都是孝子;成功的校长,都爱母校。”在北邮,你可以听到许多校友热爱母校,尊敬他们校长的感人故事。新疆校友会成立时,到会的一百多名校友个个慷慨解囊,为母校捐献;少则一百,多则十万。上海校友会成立时,一位校友当着校长的面为校庆认捐一百万。

  一款商用软件《日常写作无忧(通用版)》在庆典祝辞部分.选用了六篇林金桐的讲话,一字未改,把它当作样板介绍给全国。

  第一本演讲集《向往成功》出版之后.记者听说,现在又有出版社迫不及待地开始组织出版他此后的演讲集。

  影响力

  搜狐人物频道中,提供投票人参考的选项有两个,一个是影响力,另一个是成就。林金桐之所以被网民选为第一,自然就有影响力这个因素。

  一本书有影响力,网上的文章有影响力,他对高等教育的一些看法、理念也很有影响力,他曾应邀去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市教育行政培训班。中国音乐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印刷学院等高等学府作报告,对干部、对教师们讲高等教育、讲教育改革、讲加入WTO以后的中国大学……

  在北邮,林金桐每年都要召开一两次自由参加的学生恳谈会,每次都是里三层外三层挤满学生,北邮的学生称那是“北邮的节日”。

  毕业生就业面试,一些大企业像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总是喜欢提“你崇拜的人物是谁”这类问题,有一些北邮毕业生把他们的校长选为这个问题的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以及海南、新疆、深圳、苏州等地的信息通信行业也都曾邀请他作报告,像重庆邮电学院。通信工程学院,都已经不止一次地请林金桐为他们的学生作报告。

  今年3月,上海东方电视台《世纪论坛》节目邀请林金桐作了两个小时的题为“享受信息通信文明”的讲座。

  林金桐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力声名远播.日本电气通信大学校长正式邀请他在明年4月的新生开学典礼上发表演讲。

  由林金桐创意,中外十几所信息通信技术强势大学发起,要在北邮50周年校庆期间举行“国际大学校长论坛”,得到国外、境外60所大学校长和中国87所大学校长的热烈响应。演讲的6个专题、39篇发言,都是共同探讨高等教育应当怎样为信息通信时代的发展做出贡献。林金桐告记者,这是个要年年开下去的校长论坛,明年的论坛已有韩国信息通信大学申请举办,而后年也有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在做申办的准备。

  学术成就

  学生对校长这份尊敬,应当说有很大的成份源于校长的人生经历和他的学术成就。

  也许很多人不会想到,林金桐还有8年担任乡村普通中学教师的经历……

  两所小学,丹阳县城的和上海都市的;两所上海的中学,普通的和重点的.江浦中学和复兴中学:四所大学的学习和工作的经历,中国的和外国的,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和英国南安普敦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两位导师,叶培大和W.A.甘柏林都是国内国际著名学者。

  1983年,林金桐发表了我国首篇为光纤通信领域国际会议接受的论文;1985年,他协助叶先生编著出版了《光纤理论》一书;留英期间,他研制了第一个半导体泵浦的光纤激光器,并因此荣获英国电气工程师协会年度最佳论文奖;他发现并研究光纤激光器的偏振效应,曾发表的两篇论文,多年来被科学家们作为参考文献;1989年,Electronics Letters期刊庆祝创刊25周年编辑的特刊,收入林金桐的论文。他的导师及另一位专家写信给林金桐说“非常感谢你对光纤研究所做的重要贡献,你的研究工作编入特刊,足见其具有技术和历史的双重意义,能与你共事.我们感到十分荣幸……”;自1991年开始,他已经15次应邀在国际会议上作学术报告,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今年,林金桐曾经留学8年的国度.奖励他两个令人羡慕的荣誉,一个是英国电气工程师协会(IEE)院士(FELLOW),另一个是南安普敦大学的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1996年,从林金桐任北邮副校长开始算起.至今将近10个年头,林金桐在管理岗位上又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采访结束,依然意气风发的林金桐不无感慨地说:5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是很短暂的,最终定格在北邮发展丰碑上的永远是创新、发展、贡献。


标签:校长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