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logo购买 印有大品牌Logo的名牌包曾风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01 15:38:41 分类:资讯 浏览:53


  印有大品牌Logo的名牌包曾风靡全球,但如今风向变了――很多世界顶级奢侈品公司开始走向“低调的奢华”,作为“反高调”潮流运动的一部分,很多公司不再在手提袋和配件上印上著名的Logo。

  美丽的姑娘,你还想买大牌吗?

  今年LV的新款手包上,也把Logo进行了低训处理,只留一个小小的LV标志在包包一角。

  2010秋冬巴黎时装周最后一天亮棚的Louks Vuitton在其2010秋冬最新系列中将这种复古风潮发挥到极致。Louis Vuitton新一季的手袋大胆运用了刺绣与珍贵皮革的搭配,并在简单的箱形包身比例上和手带长短上大做文章,挺括的包身让人心生喜爱。

  实际上今年很多大牌都开始低调奢华,把夸张的Logo换成精致的小Logo。经济衰退时期消费者需要的是一种“不张扬”的产品。

  经济困难,需要“不张扬”

  Gucci手袋上有时会印着一个硕大的“G”来彰显身份,而好莱坞社交名媛帕丽斯?希尔顿的手腕上就经常挎着这个包。不过,Gucci上周宣称,在近期去掉夸张的Logo后,低调路线让他们大有斩获,营业额大幅度提升。Gucci改头换面后带来的盈利,也让其公司首席执行官罗伯特?波莱松了一口气,去年他大张旗鼓地推出价值800英镑(约8600元人民币)的一款看不到Logo的新手袋,受到外界质疑。但这已被认为是经济衰退时期消费者需要的一种“不张扬”的产品。

  品牌Logo,“安静”更尊贵

  法国奢侈品大亨、巴黎春天百货老板弗朗索瓦?昂利?皮诺说:“我们集团正朝着设计更小标志、更低调的奢华方向迈进。我们的品牌迅速适应这一新的奢侈观念,这一观念就是更微妙的、更成熟的,我们正在这么做。”

  南加州大学市场学教授约瑟夫?努恩斯的研究发现,高端消费者“愿意花大价钱去购买没有Logo的‘安静’的产品”。他的研究以Gucci为例,其Logo可以依赖更为“微妙”的特征,例如它的红绿竖条。向有识别能力的人展示其尊贵。

  大牌说

  “现在的潮流就是更沉稳、谨慎的Logo,比起早前那种喧嚣的气氛,现在的时尚潮流变得静谧许多。”

  英国版《时尚》杂志时尚专题总监哈里特?科维克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股风潮,不论是时尚界或美容界,都是反大众、反人工、反浮华的。”

  英国哈罗德百货公司时尚和美容总监马里盖?马基

  “购买设计师品牌是很多人高调宣称其时尚态度的捷径。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做,但总有一些奢靡的消费者群体一直希望这些,而一心想挣钱的大品牌肯定会满足这个需求。”

  时尚评论家卡琳?富兰克林

  质疑说

  中国人会买账吗?

  有一些人则质疑大品牌的这种做法,他们认为,中国等有消费潜力的亚洲顾客仍然会为大大的Logo痴迷。《每日电讯报》时尚版主任亚历山大表示,在中国、日本和中东等国家的庞大消费者市场上,带Logo的奢侈品仍然受到追捧,相信这群消费者的心态转移还需要一段时间,这种情况无疑会导致一些奢侈品公司陷入两难。

  由于名气大、Logo多,LV已是眼下中国被A得最多的奢侈品牌。“Logo集体狂热综合征”其实曾经在20年前的日本上演。那时日本适逢经济高速发展,98%的日本女孩人手一只LV,以至于没LV都没脸出门,以性换物的从此蔚然成风。

  这是全无奢侈品传统和根基的亚洲人民在消费奢侈品初期必经的Logo膜拜阶段,日本、韩国都曾疯魔过,现在轮到了中国。时尚名人洪晃曾点评,“你是爱马仕男,我是香奈尔女,而我们大家都是路易?威登包。”

  中国人,救世主,挑贵的!

  中国人成了救世主。在全球顶级奢侈品云集的法国香榭丽舍大街和美国第五大道,世界既不是平的,也不是圆的。而是中国人民的。

  黄皮肤、黑头发,是这些名店里的主流色彩。许多人急吼吼地四下索借同胞护照,因为许多店有规定,一本护照最多只能买2~5件产品。若是要求看价钱相对低廉的基础款时,有的店员会跟你急,“中国人,不该挑这个,挑那个,贵的!”

  隐匿的豪购

  如果不是LV“严谨得不上道”,他们在中国的业绩可能更加漂亮。这跟中国独特的一个隐匿而活跃的豪购市场有关。

  据麦肯锡的一项调查数据,2009年中国市场50%的奢侈品消费主要由“送礼需求”构成。

  “穷人”的奢侈梦

  由于名气大,Logo多,LV已是眼下中国被A得最多的奢侈品牌。前不久,网络上曾传过一张照片,一名在街头乞讨的年轻女子,用来盛钱的包竟然是一只LV speedy 30。这幕“Logo集体狂热综合征”其实曾经在20年前的日本上演过。


标签:奢侈品时尚中国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