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 > 正文

洪洞县里无好人 最近有一句京剧唱词让中国人翻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0-29 14:53:59 分类:网络 浏览:88


  最近有一句京剧唱词让中国人翻来覆去复习,这句词是:“洪洞县里无好人”。欣慰的是,有许多人在引用这句话时特意声明,此“洪洞县里”准确的含义是“洪洞县衙”。这句声明并非多此一举,说明有人意识到“官人”和“民人”尽管都要吃喝拉撒睡,撇开生物性,在社会性上确是不一样的动物。苏三所在的明代以及编写这个剧目的清代,公众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对在地的政治生态、司法公正不会产生什么影响,所以苏三妹妹说“洪洞县里无好人”意即“洪洞县衙无好人”。

  洪洞县衙如此,比洪洞县衙更高的官府怎么样呢?三郎后来出现了,但不是苏三所指的那种好人,只是对她个人而言的“恩客”和“贵人”。

  大伙儿知道广泛引用此句词所指的新闻事实了,近日山西洪洞县的奴工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连日理万机的中央领导也不得不作出批示,当地官员也就不得不闻旨而动了。苏三的怨言也自然而然被浸染在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之中的国人一再提起了,洪洞县甚至山西也遭受池鱼之殃。

  事实上,这类惨无人道的事并非今天、今年才发生,失去儿子的父母到处泣泪寻子许久了,有司们纷纷选择性失明。如果不是媒体首先报道,如果不是网路的发达使其成为公共事件,如果不是这一公共事件闹得太大了,引起高层领导的震怒和批示,山西有关部门和领导会迅速布置下去,指派官差去解救么?

  正如苏三的昭雪不是法律公正使然,奴工被解救同样不是制度在救济他们。相反,苏三的被冤和奴工被奴役倒是制度脱不了干系。这样的制度下,法律的公正、制度的救济太奢侈了,几人敢企盼?如押解苏三那位人性尚未泯灭的官差说的那样:“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

  黑窑奴工注定会和槐树下移民、苏三起解事件一样,成为洪洞县标志性的历史事件。今天,洪洞县政府将关押苏三的地方辟为古代监狱博物馆,在赚钱的同时,顺便见证一下皇权时代黑暗的司法制度。不知有没有勇气将奴役工人的黑窑辟为“人权博物馆”?就像南非关押曼德拉的监狱那样?如果这样,那么我们的制度我们的社会比起苏三那个时代,有了质的进步。

  我不敢抱这样的奢望,虽然苏三那个时代只能央求好心人传话给她的三郎,我们现在有了手机,有了互联网,但手机短信可以屏蔽,弄不好还是因“传谣”被有司追究刑事责任,而在网路上,“洪洞县”、“奴工”没准成为敏感词。

  比起苏三的时代,我们这块古老的土地,到底有什么进步,难道一个有着十三亿人的民族,真的要成为亚细亚的孤儿?


标签:制度不是好人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