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 > 正文

城市空中森林 城市空中森林篇1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0-27 14:03:20 分类:网络 浏览:139


  城市空中森林篇1

  这种生态建筑的诞生,有益于生态、健康、节省能源和资源,以方便生活和工作为宗旨,对建筑业的设计、材料、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它不再是生态环境专家们的美好的设想,它已在一些国家变成现实。

  意大利缔造“空中森林”

  寸土寸金,就连森林都向高空发展。意大利米兰市中心目前正兴建两幢27层高的空中森林。设计师将相当于1公顷森林的树木量融入住宅大厦中,730棵树、5000株灌木和1.1万株盆栽,不但为住户带来新鲜空气及遮挡阳光,植物更会随季节变色,可为大厦换上新装。这一消息一时间让全球的低碳环保人士热血沸腾。

  设计师米歇尔说:“空中森林的灵感来自于当地一个植树计划,我们想让自然风景走进建筑中,创造以风景为家的公寓。”米歇尔表示,在不需要消耗额外资源的情况下,他们可以提供高档的生活质量。“最重要的是,他们正在为世界建造一种可持续居住模式,这将与以前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这不仅是人类的家园,也是动物和鸟类的家园。”

  不过,入住这个全球首个空中森林住宅项目“门槛”也不低,售价在56万至170万镑之间,要在拥挤的城市拥有一方绿土,恐怕还要有一定经济基础才行。

  目前在中国广州等城市中新建的低碳节能建筑,大多以使用低碳建材、风能发电、太阳能供热等技术性减排手段为特点,而“空中森林”的理念却以更纯粹朴实的手法来让人类居室回归自然。

  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氧气、提供食物、缓解热岛效应、净化空气和水质、美化环境……植物对人类的好处可谓不胜枚举。人口、建筑高度集中的城市,自然需要更多的植物来调节脆弱的生态环境。但寸土寸金的城市,何来多余土地供给绿化?“空中森林”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垂直绿化、屋顶绿化,乃至见缝插针的阳台、窗台绿化,都成为绿色生命的重要舞台。

  一边是高额房价的建筑用地,一边是降低碳排放的绿色生活需求,当这对矛盾随城市发展日益尖锐的时候,意大利知名设计师米歇尔这个突发奇想当然非常引人瞩目,甚至有人称这个建筑的示范效应将直接宣布了绿色建筑时代的到来。

  国际建筑新潮流

  事实上,“空中森林”的概念并非意大利首创,在美国、日本等绿色理念较为先行的国家都有前车之鉴。不过像米兰这种绿化量如此大,而且运用于民间住宅的项目确实比较少见。

  2009年,美国一家公司设计出一种革命性摩天大楼,通过在距地面数百英尺处种植常青树,吸收二氧化碳,解决这个全球性问题。据悉,这个巨型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内可以种植400棵树,用以吸收污染物,将二氧化碳转换为氧气。这一先驱性方案的设计者表示,这栋有着特殊作用的摩天大楼应该建于工厂和其他重大污染源附近,让那里的空气变得干净起来。摩天大楼高400英尺(约合122米),人们可以在每一层楼内种植常青树,这样,便可以过滤地面以上数百英尺的空气。这个巨型二氧化碳回收装置会是一个可栽种200棵至400棵大树的大型建筑。这些树可以吸收危险污染物,将造成气候变暖的二氧化碳转变为可以呼吸的氧气,进而增加大气层中给予生命的氧气量。按照规划,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一个由风车驱动的水泵给常青树提供水和营养物。

  而目前已经建成的比较有名的“空中森林”,可算日本崎玉县空中森林广场。该广场于2000年5月5日建成对公众开放,在架空7米高,近1万平方米的二层方形场地内,人工移植220棵树,并由瀑布流水等景观配合。设计师从全国53000株树苗中,精心挑选了其中的220棵,又在崎玉县境内临时经过一年半的培育观察,然后一一分类,在6m×6m的网格上种植,从树形到分枝高度都严格精选。在城市中心造一片森林,这个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即使在中国,“空中森林”也可以寻觅到类似的影子――上海世博会,近240个场馆中,80%以上做了屋顶绿化、墙体绿化和室内绿化。

  在建筑规划学家看来,“空中森林”与上述的几个例子,其实就是业内术语中的“垂直绿化”或者“立体绿化”。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蔡云楠表示:“空中森林短期成效可能不太明显,但从长远看,会对整个社会不论在经济和人文发展上都有利。”而相较于以往面积有限的建筑绿化,有专家与网友认为,米兰的“空中森林”绿化程度很高,其大胆的设计如果成为现实,可望成为引领建筑潮流、掀起垂直绿化的革命。

  立体绿化将成全球趋势

  上海世博会让很多人第一次直观地了解到立体绿化:在法国馆内,整个建筑的中心区域都是“植物墙”,绿意盎然;新西兰馆的整个屋面是一个完整的坡状屋顶花园,从高原植被、沙漠植物到食用蔬菜等应有尽有;位于城市最佳实践区的阿尔萨斯案例馆,倾斜的屋顶也变成了一片巨大的绿色植物墙。

  而实际上,在很多国家,立体绿化已经改变了城市的面貌。新加坡的滨海湾金沙酒店楼顶上蔚为壮观的新空中花园让这里成为了这个国家新的旅游景点;在美国,废弃高架桥改建成花园、绿地的例子屡见不鲜;法国的墙体绿化早已蔚然成风……

  一说起立体绿化,人们会立刻想到屋顶绿化,这也是现阶段立体绿化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德国屋顶绿化有着最悠久的历史,在技术和推广执行上也都显得相对成熟。如今,德国有接近80%的屋顶绿化都是轻型草坪屋顶绿化。在一些特定的区域,比如说新建区域,轻型屋顶绿化往往被视为一种义务,开发商被强制进行屋顶绿化。德国不少地方政府为了把环境建设得更好,对辖区内居民自费屋顶绿化给予50%的补偿款以资鼓励。德国超过1300万平方米的屋顶拥有绿色屋顶系统,这得力于至少75个地方政府的鼓励与扶持。

  加拿大国家研究中心进行屋顶绿化节能测试后公布的数据表明,没有进行屋顶绿化的房屋空调耗能为6000千瓦~8000千瓦/小时,同一栋楼屋顶绿化过的房间空调耗能为

  2000千瓦/小时,节约了70%的能量。一方面,通过绿色植物本身的机能,降低屋顶表面和室内的温度,减少空调的使用来节约电力;另一方面,绿色植物能减少空气中的有害漂浮物,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环保专家形象地称之为城市空气的清新剂。

  在现代人居环境设计中,不仅要重视平面绿化,更应将立体绿化运用在现代居住区中,才能全面持续的改善、保护、稳定住宅区的生态效益。然而实际上,许多用于开发居住区的地盘并没有什么自然环境而言,这就需要建筑师去创造一种接近于自然的环境,甚至是以某种文化特质来改善用地劣势,而立体绿化将是其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立体绿化已成为绿色、生态、宜居建筑的重要标志。

  席卷全球立体绿化的实施,将对楼面和屋面的构造技术提出新的要求。一方面由于花草树木及泥土有自重,使得设计时既要加强楼屋面的承重能力,又要减轻自重。另一方面由于植土有腐蚀性,因此对楼层的防水及防潮的要求非常高。不过在当今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迅速发展的前景下,生态绿色建筑有了更完善的智能化武装与支持。居住区绿化将是智能化的立体绿化,真正实现从视觉到感觉、从心理到生理的全方位生态绿色,起到包括防尘、灭菌、降噪、改善气侯、美化环境的作用,使“水泥建筑森林”成为具有一定自控能力的“绿色建筑森林”,将立体绿化技术单元化、标准化以至产业化,最终达到“自动化”功能,自动灌溉,自动施肥。

  城市空中森林篇2

  蒲公英随风飘啊飘,飘到了一条小河的上空。它想:这里一定会是一个好地方,我可以随流到宽阔的大海,去结识好多的新朋友。但当它接近一看时,它的希望就随着一声清脆的响声而破碎了,热衷的心也被一盆冰冷的水而浇灭了。河水不再依然,鱼儿也不复存在,河面上泛着白沫,飘着生活垃圾,工业废水全都排进了这条小河,阵阵恶臭时不时地传来。蒲公英心疼了,可是她爱莫能助。它在空中旋转,仿佛是在舞蹈,是在为小河而悲哀。它久久没有落下,而是落下了一些飘絮,那是她的泪,为小河而落的泪。

  一阵风,将它吹离了小河的上空……

  蒲公英又随风飘啊飘,它满怀期待,可又害怕落空。它飘到了一片森林的上空。底下的景物使它触目惊心:森林不再像以前那样葱郁;伐木人正在砍树,一棵接着一棵倒下,树桩数增大,他们却置之不理;鸟儿们到处乱飞,巢被破坏,找不到栖息之地;动物们到处乱蹿,猎人在后面穷追不舍。森林面积急剧减少,沙漠化愈加严重,但愚蠢的人类却浑然不知。蒲公英感到痛心。它想:难道就因为人类能直力行走,有高于动物的智慧,他们就要让世间万物都臣服于他们吗?为什么人类要如此的自私?和平相处难道不行吗?它在天空划出了痕迹,为森林和森林里的一切生灵;它又落下了一些飘絮,那时为可怜的森林,可悲的人类而流的泪。

  一阵风,又将它带离了这个是非之地……

  蒲公英又随风飘啊飘,它觉得有写疲惫。小河,森林的遭遇使它心寒,不知不觉中它飘到了城市的上空。工业废气使它喘不过气来。放眼望去,高楼大厦,工厂林立;车子排成了一条又一条长龙。这个城市让它觉得这是一个乌烟瘴气的地方,一点新鲜的空气都没有,只有废气的刺鼻味。蒲公英真的累了,想就这样一来在天空中随风飘,但它发现天空已不再湛蓝,天空中飞翔的鸟儿的叫声也不再充满欢乐;空气中弥漫着污浊,刺鼻的气体,云朵似乎被染成了黑色;花儿受不住烈日,无奈早早地收起了自己的美丽……蒲公英它止不住它压抑着的感情,再同时刻爆发出来了。这一次,它是为它自己而流。

  城市空中森林篇3

  2016年4月22日下午,其设计者斯坦法诺?博埃里(Stefano Boeri)先生再次来到现场,出席其新书《一座垂直的森林》中文版会。

  其实这本由同济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博埃里新书,不仅仅是中文版。精确地说,应该是中英文双语,外加图文并茂版。某种程度上说,这本书就是一件装置艺术品。恰如当天与会的《时代建筑》主编支文军所言,“意大利人对艺术品质的追求,在图书出版领域也充分体现。”

  《一座垂直的森林》,主要解读的是博埃里的作品――在米兰的天空下,冉冉升起两栋披着植物外衣,具有生命的高层建筑,大名就叫――垂直的森林(Vertical forest)。它们不仅仅是供人类栖息的建筑,还是其他生物诸如鸟类、昆虫的家。

  这一项目在2014 年获得IHP 国际高层建筑大奖之后,又荣膺2015 年CTBUH 世界最佳高层建筑大奖。

  米兰的垂直森林是否有可复制性?是否能将钢筋水泥的城市变作绿色森林?且听米兰理工大学教授、前米兰副市长、2015 年米兰世博会总规划师博埃里教授和他的朋友们娓娓道来。

  走向未来的空间

  “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信息量极大,适合所有关注绿色建筑、生态城市和未来生活方式的人士一读。”这是书的版权页上的一小段话,算是推介,也证明了这本书的作者虽是建筑艺术领域的顶尖专家,但他的创意完全可以和普罗大众分享。

  作为一幢革命性的建筑,垂直森林诞生在时尚设计之都米兰,是并不意外的事。其竣工于米兰世博会前的2014年10月17日。从2011年开始建造而论,这一对世界首例绿色公寓姐妹楼建造周期是3年。但假若从2007年博埃里动心起念算起,其孕育期,长达7年之久。终于,高度分别为365英尺(约111.25米)和260英尺(约79.28米)的楼房落成了,人们看到的是沿着外墙体层层种下的共730棵乔木、5000株灌木和1.1万株草本植物。

  说起如何想到设计垂直森林,博埃里直言:“那源于一次植树活动。当时突然想到,为什么不能将平铺的森林立起来,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里建造一处人与自然共同的家呢?”

  其实,有这样念头的人又何止博埃里一人?生活在上海的人们,但凡1970年代之际与之前出生的,谁又没有这样的记忆呢――那爬山虎攀爬到二楼、三楼的水泥墙上,绕着窗框慢慢向上生长。这样的生长周期虽然漫长,乃至诞生了一句上海骂人的话“牵丝攀藤”,形容一个人动作太慢,但爬山虎的韧性强,每每能从春季萌芽,长满一个夏天。

  如今,仍能看到零星的老建筑上有这样的景况。比如位于天目东路80号的上海铁路局大楼,每年夏季外墙上的爬山虎都能爬上三楼甚至五楼。

  但问题是――首先,爬山虎上墙,只能保证一季的绿色,同时在诸如枝叶修剪、防虫等领域无法深入展开。最重要的是――爬山虎不可能攀爬到几十层楼上。而且,爬山虎只能保证楼宇的一部分绿色,而无法做到灌木、乔木、草本植物等等组成一个微型生态圈或者说一座垂直的森林,更无法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当然,不能否认的是――正因为有了爬山虎,让生活在上海的人们更能理解博埃里,爬山虎影响到如今人们对垂直的森林的接受度。

  与单一的爬山虎不同,博埃里的理念,贯穿到垂直的森林中,是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城市理念、建筑理念成为现实的一个过程。

  如今的垂直森林,甚至催生了一份颇具幸福感的职业,亦即“空中园丁”。他们每隔四个月才工作一次。其幸福感从凌晨4点开始,不仅能从高空森林中见证整座城市的苏醒,还可以在数千棵树木和植物间攀援、下落,帮植物枝条修理身姿,顺便叫醒蜗牛、甲壳虫和鸽群……。那就是所谓“空中园丁”。不仅仅要懂植物学、园艺,更要学会在空中保护自己。他们要在楼顶牢牢固定好安全绳,然后在不同楼层间的阳台上跳跃,逐层而下。

  在完成工作以后,《一座垂直的森林》中英双语版的编辑吕炜如此感叹:“步入近现代以后,建筑的发展与社会变革一样突飞猛进,我们往天空伸展,我们往海上筑路,老去的建筑崩塌,而更多的新建筑在崛起。建筑已经有了自己的生命,从矮到高,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直线到曲线。但是当太多的钢铁巨塔插向云端,水泥路面铺满脚下的时候,一个个物种开始消失,天空和海洋开始褪色,环境越来越糟糕和陌生。我们突然发现文明的进程似乎已经偏离了航向,人类在迈步向前,而大自然退向地平线的远方。在当今,城市的发展模式抵达临界点,舒适度生存度急剧下降,人造的环境又怎么比得过上帝的作品?我们不可能拆毁城市驱散人群来返还大自然的原貌,但任何族群的进步发展,都不应该以破坏和牺牲为前提。”

  在吕炜看来,在清晨的鸟鸣声中醒来,夜晚听着风吹树叶的声音入眠,假如室外还有个长得像罗伯特?巴乔般的意大利男人在空中修剪树枝,那才是生活本来的面目,更是面向未来的生活。

  而如今博埃里的垂直森林,很可能将是建筑艺术领域走向未来的一种尝试,甚而成为未来建筑的一个重要流派,影响到更多人。

  灵感来源于艺术家植树项目

  博埃里所谓“一次植树活动”,亦即一座垂直的森林之灵感来源,往深了说,源于1972年。这在这本书中有一个章节仔细回忆。

  博埃里如此写道:“1972年,我16岁。那时候的我,并没有意识到,在米兰城,我所生存的的城市街道上,出现了一位怪异人物的踪迹。他就是奥地利艺术家百水先生。他手握着一棵树苗,宣扬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建筑理念:围绕着树木,建造房屋、庭院和房间。”

  那一次,博埃里看到在离斯卡拉歌剧院仅几步之遥之处,百水先生手握着一株橡树苗,进行一个关于有机建筑的实验。作为高中生的博埃里,正在米兰的同一条街道上,在国会门口,参与左派社会运动的示威活动。“但那时,我并不是为了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性,确切地说,是为了社会不平等、教育权利和‘帝国主义’那一类更重要的问题在抗争。”博埃里事后如此解释。

  然而,在做成垂直的森林之际,博埃里已经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师、策展人、评论家及教育家。2011 年至2013 年,他担任米兰市副市长,主管文化和时尚,并是2015 米兰世博会总规划师,也是该世博会“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的主题命题人。

  如今的博埃里先生同时是米兰理工大学城市学教授,曾执教于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荷兰贝拉罕建筑研究所、莫斯科斯特来卡等国际著名建筑院校。2004 年至2007 年,他曾担任《Domus》 杂志主编。那时候,他来到同济大学访问,与中国《时代建筑》杂志主编支文军成为了好朋友。后来,支文军成为了同济大学出版社社长,并力主引进博埃里的著作。支文军透露,博埃里的相关著作正在同济大学出版社接下来的出版规划中,未来将有更多博埃里的书的中文版面世。有意思的是,支文军在博埃里新书会上的身份,又一次回到了《时代建筑》主编的位置。

  从博埃里与支文军长达十多年的友谊可以看出,博埃里喜好交游的性格,让他的作品能够更好地面世。支文军在会现场则表示,这本书的出版对中国城市建筑来说,意义重大。

  米兰垂直森林项目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建筑项目,而是由植物学家、昆虫学家、风动力学家和材料学家联合的科技团队构筑而成。

  博埃里还是个讲故事的能手。在垂直的森林完工后,博埃里建筑事务所从与建筑依存而生的动植物的角度讲述了七个童话故事。其中之一――筑巢的鹦鹉一家。其最初并没有受到屋主的欢迎,但是在它们的宝宝诞生后,有了新的变化,它们自述道:“楼上的卡斯托迪家和塞雷蒂家,照顾着我们孩子的成长。我们看到他们,有时会在我们进食的时候,悄悄拨开窗帘盯着我们看,只是为了不打扰我们。”

  从米兰到上海

  说起垂直的森林之诞生,博埃里回忆:“2007年初,在新兴石油与金融资本的摇篮――迪拜,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建造一栋四周被树木环绕的塔楼。当时,作为《Domus》杂志的主编,我正在跟踪报道这座正疯狂建设摩天大楼的沙漠城市。所有的建筑表皮都由玻璃、陶瓷材料或金属构成。所有的建筑都反射着阳光,成为一个个巨大的加热器,炙烤着空气,炙烤着地面上的行人。当时,我在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任教。扎埃拉?波罗在哈佛的一份校刊《哈佛设计杂志》第一期上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其中提到,2000年后新建的高楼中有94%的建筑外立面被玻璃覆盖。玻璃表皮、金属外观及人造矿物立面的建筑,在城市中越来越普遍。”

  从2006年开始,博埃里接手为米兰市中心设计两栋塔楼。因为迪拜之行,博埃里产生了至今他仍认为是“一个冲动怪异的想法”――创造两栋生态友善的塔楼;它们不被玻璃,而是被树叶覆盖,不仅是灌木的树叶,更重要的是乔木的树叶。

  博埃里在会现场表示:“之所以米兰能诞生垂直的森林这样实验性的建筑,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米兰,作为一座历史城市,对未来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而垂直的森林,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的感觉,是综合的复杂性空间。”

  如今,在上海九江路501号,我所见到的九江路“德必外滩”项目改造,颇有博埃里垂直森林的理念。在不变更原有遗迹面貌的同时,将建筑打造成充满生机的绿色地标。建筑内部的空间设计采用了多种中意文化交流的构想。这些构想在空间设计中互相共鸣,营造了与建筑外观截然不同的视觉感受。建筑的大堂被完全打开,而大堂内部采用了定制的玻璃柱,完美连接了中庭四周,光线透过这些玻璃竖柱,干净地洒在中庭中,如同著名的意大利建筑师特拉尼(Terragni)希望为但丁纪念馆设计的天堂玻璃柱一般。这种具有“透明建筑学”的处理方式,为整个建筑营造了一种近乎“纯净”的体验效果。

  作为《一座垂直的森林》一书的中文版译者――胥一波,是米兰理工大学空间规划学博士。他的本科学位是同济大学建筑学,然后在米兰理工大学修读硕士、博士,在海外期间曾任职于米兰的齐诺?祖奇事务所(CZA),鹿特丹的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目前是博埃里建筑事务所(SBAChina) 中国区合伙人。可以说,胥一波深受博埃里影响。提及博埃里的作品,胥一波感叹道:“在我们中间总有一些真正的勇士和智者在思考未来,而这些对未来的美丽描绘就应该被一一呈现。”

  也许未来,在上海亦能看到博埃里设计的全新建筑。将钢筋水泥城市变作绿色森林,这一点亦未可知。起码,博埃里在现场对我和所有与会嘉宾说,垂直的森林,让他获得了经验和对建筑艺术的全新理解。“从垂直的森林,到未来可能的巨大的森林般的社区,我相信人类的生活水平的上升,将随着草木同生。”

  城市空中森林篇4

  刚一走出机场,我便发现空中停留着或正在飞行的小型空中飞船。它周身是绿色的,飞船上贴满宣传条——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职责。飞船的尾翼竖立着一块牌,牌上写着英文,意思是“空中车”。这是怎么回事?我怀着好奇的心理,拦住了一架飞船。上了飞船,我迫不及待地问司机:“我们乘坐的是什么?”司机目不转睛的盯着飞船的屏幕:“你是外来客吧!这是我们城市的新型交通工具,叫做‘空中无污染飞船出租车’。现在,全市使用的都是这种交通工具,这一行可吃香呢!”原来是这样啊!

  我在飞船的玻璃窗上欣赏市景。啊,这可真美!往日川流不息的汽车公路不见了,到处是森林与湖泊。在一个清澈的湖泊上,有许许多多的洁白的天鹅在嬉戏玩耍,当飞船飞过时,天鹅也展翅高飞。哇!洁白的羽毛,展翅的舞姿,全被这清澈似镜的湖泊拍摄下了。

  森林也绿得可爱。一眼望去,都是绿色的海洋,数不清的树木,有的象一把大伞,有的象一只雄鹰,有的象绽放的花朵……这一切一切,都让人陶醉在美丽的景色之中。

  在森林的周边,坐落着一栋栋别墅和居民楼。后来,司机告诉我,为了把更多的空间留给森林,一栋居民楼大约可以住100多户人家。在许许多多的居民楼和别墅中,建筑风格也不同,有法式,有美式,有意大利式,有中式……一栋栋让我目不暇接。

  城市空中森林篇5

  当我漫步在田间小路上时,我感到了无比的轻松!突然,我停下了脚步,脑海中努力思索这一件事,大自然中是美丽犹如童话,还是幽深而不可莫测… …

  在暑假,爸爸带着我们全家去野外,离开繁华的城市,让我放轻松。我于是独自一人走进了森林,去感受大自然… …我走走停停,观察着森林的每一个地方。树叶上,清晨的露珠镶嵌在树叶上,像一颗颗美丽的宝石。空气中夹杂着鲜花在早晨开放的清香;下过雨后的清凉;还有雨水将森林洗过后的一尘不染。

  “吱吱,喳喳喳… …”树林间鸟儿开始兴奋地叫喊着,清脆地卖弄自己的歌喉,似乎想让所有人来听它们歌唱,我不由地停下了脚步,抬起头观望。天空中,几朵云悠闲地飘在空中,更加突出了天空的蔚蓝,犹如童话般的景象,我仔细地倾听这鸟儿们的歌声,仿佛我就是它们最忠实的听众一样。在繁华的城市里,空气没有这般地清新,没有鲜花的清香,只有学习与大人们忙碌的工作。我低下头去思索,猛然间,一朵黄色的,说不出名的花出现在我的眼线之中,我蹲下身去,仔细地观赏这朵不知名的小黄花。它的花瓣犹如婴儿的皮肤般润滑,花却十分地朴素。我曾想把它摘下,可却不愿让这美丽的森林少了一丝美丽。

  我站了起来,心中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欢快与轻松。这时,爸爸来了,我便轻快地跑了过去,与爸爸讲述着我刚刚所倾听的一切… …

  我思索着的事也有了结果——大自然是美丽犹如童话的!!

  城市空中森林篇6

  湖北省宜城市城关中学七(12)班

  吴建制

  大森林是动物们的家。“啾啾啾。”是小鸟在吟唱大森林的幸福,“呱呱呱”是小青蛙在歌颂大森林的和谐……小鹿欢快地奔跑,小鸟自由地飞翔,棕熊憨厚的微笑。多么美丽的家园!

  一天,我自由的在瓦蓝的天空中飞翔,看见一大批四脚动物和各种机器行走在大森林的边缘。我没有太在意。“飞飞,飞飞!”灵灵挡住了我的去路,“飞飞,听说今天晚上要举办森林歌咏比赛,你嗓子这么好,去参加吧,冠军是一大桶虫子呢!”

  哇,一大桶虫子,要够我吃一个星期呢!

  “今晚什么时候开始?“我迫不及待地问。

  “八点三十分准时开赛!”灵灵说,“拜拜,我走哪!”

  我在天空中一边歌唱一边飞翔。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了。森林歌咏比赛在森林中心举行。各种小动物都在这儿。兔子兄弟在洞里捉迷藏,飞鼠小兵在树枝间穿梭。这次大赛的主持人是德高望重的白马大叔,参赛选手有小夜莺、杜鹃、小青蛙、小跳鼠等等。

  比赛在小夜莺的甜美嗓喉中拉开帷幕。

  “各位动物们,现在,我们森林歌咏比赛正式开始!”白马大叔清了清嗓子说。

  第一个上场的是杜鹃,正当大家鼓掌的时候,一声尖厉的枪声划过天空。

  “快跑!”白马大叔赶紧说,“大家跟我来。”

  一大群动物跟随着白马大叔浩浩荡荡地向东北方向前进。

  几声枪声响过,几只小鸟便应声落下了。

  到了安全地带,白马大叔说:“我们的领土被人类侵犯了。”

  人类?难道就是那些四脚动物?

  “我们必须向大瀑布进发!”

  说完,我们浩荡地向大瀑布进发。

  一个月后,我们已经在大瀑布安了家,我有时会飞到以前的大森林,那儿已经建了个游乐场,垃圾遍地都是,树木已经全部都 没了……

  城市空中森林篇7

  中国

  国内的消防直升机基本都曾用于东北和西南地区的森林防火和灭火任务,专门用于“城市森林”的消防直升机严格地说几乎没有。

  2010年,上海一栋高层公寓起火,导致58人遇难。事实上,上海的警务直升机当天曾飞赴现场设法营救,可惜缺乏消防专用设备和技能,救援只得被迫放弃。缺少专业的消防直升机、操作经验,运营体制不完善成为了阻碍直升机消防在我国发展的难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消防直升机都活动于森林、山区等自然地貌区,城市内的消防任务大多由警务直升机“兼职”,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警务直升机都兼有消防救援的功能。而大连等沿海城市的消防任务则由海上救捞飞行队“代劳”。不过,目前已有多座城市订购了专用的消防直升机,预计未来1~2年即可交付。成都市就明确指出将在2015年前引进一架专用的消防直升机,并组建一个航空特勤消防队。

  城市消防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需要有直升机,还要有配套的救援设备、设施。无论是转移受困群众还是运送消防队员,直升机都需要停靠在起火建筑的顶端,如果没有直升机停机坪,将会大大增加救援的难度。相对于消防直升机机队的建设,我国在这一方面的建设更为滞后,目前的城市多停留在引进直升机的阶段。

  消防直升机同样染有通航的“通病”,如购机费用高、维护不便、空域管制繁琐、人才缺失严重等。随着城市绿化工程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城市打上了生态之城的标签,不少城市内也涌现出了一大片市内森林公园,这就为城市的消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防直升机在我国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西方

  虽然直升机直接用于城市灭火的难度较大,但也并非无计可施。在西方国家,相关机型和设备的研制从未停止。

  早在2001年,日本东京消防厅航空队就和欧直合作,将一架AS332“超级美洲豹”改装成了可执行救援和灭火任务的多用途直升机。最为人称道的是在这架直升机机体两侧前下部各设置了一支航空水枪,它的口径为18毫米,有效射水距离40米,射水压力8千克/厘米。水枪流量10升/秒,而且水枪还能伸缩、调节方向及喷水的角度。另外,机身下部能搭载一个被称为Air Attacker的可拆卸式灭火装置,它的内部可容纳2700千克灭火用水,并通过最下部的放水口从空中投水灭火。

  在城市消防直升机救援方面,日本对设备的研究也比较超前。日本以美国西科斯基飞机公司生产的S-64直升机为平台研制开发出了一种独特的紧急救助装置——直升机救生吊舱系统,该系统专用于高层建筑火灾的人员救助,它通过悬挂钢索将一个金属围笼式救生吊舱挂载在S-64型直升机的腹部,用直升机将此救生吊舱从空中吊运至起火建筑物,以解救火灾中被困在超高层建筑内的人员。为使救生吊舱能够准确地与施救部位对接,吊舱后部还装有一台小型螺旋桨发动机,吊舱内配一名操作员,他通过操纵螺旋桨推进装置实现救生吊舱的空中精确位移和对接定位,以供逃生者安全方便地进入吊舱。这种救助装置一次可救出10~20人,是一种有效的超高层建筑人员救援系统。

  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欧洲和俄罗斯主要以研制大中型消防运输直升机为主,日本则以直升机为平台,研制各种改装直升机的灭火设备,美国则既研制消防运输直升机也研制灭火设备。

  城市空中森林篇8

  屋顶绿化是发达国家十分注重的一种立体绿化形式,也叫建筑物“第五立面”绿化。屋顶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净化空气、降解空中浮尘有良好效果。同时,相对于城市比肩接踵的水泥森林,是非常美丽的空中景观。

  在美国、德国、瑞士、荷兰、比利时、墨西哥等一些国家,屋顶绿化已成为一种时尚。法国的屋顶绿化极有特色,通常选用一种名叫“景天”的多年生植物。这种植物春秋季节是绿色的,夏冬季节则呈红色,每年6月开花。给巴黎这一艺术之都增添了不少色彩。日本福冈市的奥古罗斯大厦是一座造型奇特的14层建筑,它的南侧外墙设计成阶梯状,一层层平台上填入无机质人工轻质土壤,种了近百种、约3.5万株植物,构成了一座空中阶梯花园,十分壮观。我国北京、上海、成都、南京、深圳、天津等一些大城市,近年也积极推进“立体绿化”。我在深圳、天津滨海新区看到,那里的城市绿化,已从地面延伸到楼顶、阳台、桥体、墙体,到处可见绿色,特别令人赏心悦目。

  “立体绿化”走上台面,还有一个非常现实和重要的原因,即城市的拥挤和绿化地的紧缺。据有关资料,在北京、上海等寸土寸金的大城市,近年来拆迁建绿费用已高达每平方米2万到5万元,成本非常惊人。而屋顶绿化既少了拆迁安置成本,也少了拆迁矛盾,操作起来要顺当得多。山东的临沂近年大力推进“立体绿化”,使园林从平面走向立体,新增了10余万平方米的“空中绿地”,拓展了城镇的绿化空间。西安园林建设已有“空中绿地”的示范,也有成功的经验。应当总结经验,在大中城市推开。

  至于有人担心搞“楼顶绿化”会影响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国外及我国成功地区的经验是:采用专业蓄排水板和轻质环保营养土壤,选择浅根类植物栽植等措施,不仅不会影响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而且由于屋顶花园可以吸收紫外线,减轻踩踏压力,以及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大风、冰雹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从而还延长了屋顶的使用寿命。


标签:森林建筑城市绿化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