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指南 > 正文

这是个奇迹 1999年~2009年的十年,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0-26 15:27:45 分类:指南 浏览:53


  1999年~2009年的十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对中国户外发展来说却是一个快速成长、求索创新的时期,对登山学校而言则是一个艰辛创业,小有成就的传奇。当一个个瞬间凝固成为鲜活的记忆胶片,流转时――光影追忆过往,梦想照亮前路,正是“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校庆盛典

  200g年7月,我应户外品牌奥索卡(OZARK GEAR)的邀请第二次来到拉萨,第二次走访登山学校。三年前第一次来的时候恰巧是登山季,学校里仅有几名年纪小的学员在,尽管没能见到尼玛校长有些遗憾,但校园干净整洁,校舍宽敞明亮,岩壁雄伟震撼,小学员自律懂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这一次专程采访校庆庆典,不同的是干净整洁的校园被飘扬的彩旗,精心设计的展板所装点;宽敞明亮的校舍里汇聚着诸多中国户外有识之士展开巅峰论坛;雄伟震撼的岩壁上刘常忠,王清华等十余名中国顶尖攀岩好手一决高下。

  贡布、潘多、平措等诸位登山界老前辈未了;登山队的成员来了,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的李致新,王队长以及自治区体育局的领导来了;户外品牌奥索卡(OZARK GEAR)的创始人汉斯先生,总经理刘平格女士来了:陈俊池、曹峻,十一郎,孙斌、大刘,王秋杨等资深山友来了:深圳喜马拉雅的大雄,西安绿蚂蚁的蒲苇等业内资深人士来了;农太登山社团的学生坐了三天的火车也来了;更有22家媒体记者现场报道。

  驻足在学校高朋满座的草坪上,你不由得不为一所登山学校有如此的感召力和能量而惊叹敬佩。要知道十年前,它还只是有着极小规模、简陋装备,单 师资的学校,而如今却已发展为享誉国内甚至是在国外也有 定知名度的登山职业人才培训的基地,在它培养出的两百多名学员中有100人获得了部级运动健将称号,30人获得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两人入选中国攀岩队;同时,它开拓了中国登山市场,改变了喜马拉雅山区登山探险服务力量的格局。

  十年的砥砺前行,十年的不倦求索,十年的春华秋实,十年的风雨起落,庆典上尼玛校长动情地说:“在座的很多朋友都是登山学校发展壮大的亲历者,你们和我一起为十年前的一个心愿不懈努力。常言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教育的艰辛。看着眼前绿树成荫的校园,我时常会想起最初建校时的艰辛,十年来,我们不仅得到了在座领导的关心和爱护,同时也得到了很多朋友在不同时期给与的无私援助。我无法一一说出你们的名字,但是在我的心里,会永远记得你们的帮助……我时常对我的学生们讲:“你们可以怀着不同的目的来到登山学校,但是你们将来一定要认同登山学校的精神,那就是――如果登山是我们的人生选择,那就让我们站立在山巅。”

  当古城拉萨夜晚来临,伴着高原凉爽晚风的吹拂,老狼唱起了《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同桌的你》,此情此景里,在场的山友们随歌声忆起的更多的恐怕是和我一起攀爬雪山的兄弟,向导(协作)的你。当我拿着采访笔,像狗仔队样追逐一个个户外圈里响亮的名字,迫切地要记录下他们此刻感受的时候,我已分不清这是因为采访的需要,还是因为仅仅是我自己想要知道――十年,是个拥有怎样含义的词语呢?

  孙斌说:“光阴似箭。”

  曹峻说:“从无到有,是质的飞跃。”

  十一郎说:“这是一个奇迹。”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登山学校的十年,既是中国户外人理想,激情,智慧的浓缩,也是中国户外发展的缩影。

  登山职业教育

  山峰自80年代初对外开放以来,登山产业带来了直接可观的经济效益。在2002年自治区体育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中,自治区体育局姬嘉局长指出:“自治区登山协会努力外引内联来藏登山团队,几年来共接待七百余个登山团队一万两千余名登山客人,使山峰所在地区和县获益近五百万元,为登山服务的农牧民直接收益1181万元,为建设山区公路和环境保护投资800万元,上缴税金400万元。”但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高山上的商业服务基本都是由外国人员承担。在2000年以前,登山协会每年接待近百支国外登山团队,团队雇佣的夏尔巴协作人员多达三四百人,所流失的服务费用近百万美元。而我们山区的农牧民群众,因为缺乏专业登山技能的培训。只能提供如牦牛运输,帮厨等简单的高山服务。正是在如此背景之下,登山职业教育应运而生。

  1999年,由登山协会和户外品牌奥索卡(OZARK GEAR)联合创办了“高山探险服务人员培训基地”(登山学校的前身),培养以登山及登山服务为主的专业从业者(高山向导,高山摄像,高山厨师,攀岩人才),改变了以往登山技术培训主要依靠“言传身教”的传统方式,同时也填补了我国在登山职业教育领域里的空白,为国家登山活动以及商业登山发展提供了保障。

  当我们全景通览登山学校在探索职业教育与山峰资源开发相结合的十年办学之路时,从中不难发现登山职业教育的如下特点;

  ①无偿职业教育。十年来从没有收取学员分钱学费,吸引喜马拉雅山区农牧民子弟接受登山职业教育,并让山区农牧民子弟通过职业教育得到益处。

  ②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学员在学习的三年里,上午进行文化课学习,下午进行体能训练,春秋登山季进行实践。不论职业教育的内涵是什么,无可争议的是,接受过基础教育,学习过一定文化知识才能够更快更好地接受职业教育。

  ③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与汉文化迥异的文化,一直以神秘的异域风情吸引着外人的眼球。登山学校不仅开设了汉、藏、英语教育,还开设了历史文化课,辅以一定的藏族传统文化教育。登山技术课程则由接受过法国沙木尼滑雪登山学校教练培训的毕业学员担任,并且从2003年起学校每年派出两三名经验丰富的高山向导前往法国进行阿尔卑斯式登山技术及服务理念的专项培训。

  ④产学结合。圣山探险公司不仅解决了毕业学员的就业问题,同时也为学校办学提供了资金。截至2007年8月,圣山探险公司累计支出办学经费两百多万元。

  高山摄像

  当我们坐在家中打开电视,遥远的珠峰近在咫尺,我们随登山队员们一起攀登,听着他们粗重的呼吸和脚踏冰雪的声音的时候,感受的是一种身临其境的波澜壮阔,体会的是迈向世界之巅的雄心万丈,同时,我们也认识了一个永远不会出现在镜头里的特殊职业――高山摄像。

  中国似乎从来就不缺少专业摄像师,也不缺少专业登山运动员。但生 活在低海拔地区的摄像师,往往在空气稀薄地带难以完成高山作业。因为高山摄像要比登山队员背负更多沉重的器材,而且还要从登山队员的不同方向取景拍摄,不仅要在队员身后跟拍,经常还要赶到队员前面拍摄正面镜头。由于呼吸会影响拍摄,有时还要把氧气拔下来。也就是说,高海拔无氧拍摄。没有充足的氧气,体能就会明显下降。而且摄像的时候不能戴厚手套,在高寒环境下,手很快就会失去知觉被冻伤。

  享受视觉盛宴,追求更逼真更清晰的画面,高清数字媒体是时下的热点。就2008年中央电视台直播奥运火炬珠峰传递而言,运用的就是首次使用的高清微波系统。高山摄像要将发射机背上珠峰顶峰,将摄像机传送的信号通过微波发射机传送到大本营。海拔八千多米是信号盲区,此前要先铺设摄像设备,才能确保全程信号的畅通。即使是一名出色的登山运动员,若不经过专业的培训,恐怕也玩不转手中这些与时俱进的高清设备。

  有需要就会有新事物出现。1999年,中央电视台与登山学校合作共同培养高山摄像。十年前对于什么是360度环拍还搞不清楚的学员,而今天最初的生涩早已转换为老练,沉稳,成熟,从2003年起三次出色地完成攀登珠峰及顶峰的摄像任务。八次登顶珠峰,其中四次是作为高山摄像的阿旺罗布说:“把在山上的事情,包括登山的过程记录下来,不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更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登山运动和登山运动员,和我们一起分享登山的乐趣。”从帮别人实现梦想到帮国家实现梦想,他们不仅把登山当成了一种职业,更把高山拍摄当成了一种精神寄托。

  高山厨师

  高山厨师这个职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陌生,可对登山者来说,他们几乎就是生命和梦想的守护神。在一支登山队中,高山厨师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为只有吃好喝好,才能保持充沛的体力。才能使营地生活舒适愉快。

  一名优秀的高山厨师不仅要具备高超的厨艺,烹饪汉餐,清真餐、藏餐,西餐等多种口味的美食,更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条理性计划性,并且手脚麻利。进山前的物资准备要有计划书,采购的物品要有检查单,对大本曹的炊事物资更要全面掌握,消耗多少也有计划有记录。这个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常常是连轴转一天。登山队一天五餐(早、中、晚、下午茶、夜宵),有病号要加病号餐,直到队员上山后也要随时掌握进程,以便安排好下撤队员的伙食。工作量相当大!

  女性登山者

  将奥运火炬带上世界之巅,源于中国人对世界的庄重承诺。当奥运圣火在世界最高点熊熊燃烧的时候,人们惊叹――这是世界奥运史,世界登山史世界电视转播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而让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珠峰传递全部由中国人独立完成成为可能,登山学校无疑是幕后英雄。学校派遣的80名学员,不仅是顶峰引火手,主火炬手,高山摄像,同时登山过程中最为繁重的高山运输、建营、登山修路,后勤保障以及安全保卫等多项任务中出现他们的身影。至于为什么火炬手的最后一棒选择学校年轻的女教师次仁旺姆,中国登山协会常务副主席,珠峰大本营总指挥李致新认为,她很年轻,代表着我们登山事业发展的未来。这位19岁就登顶珠峰的藏族姑娘,曾创造了中国女性登顶珠峰的最小年龄纪录,而今的志向是填补中国女性高山向导的空白。

  虽然在巅峰只有登山者,没有“男人”、“女人”的区分,但一直以来登山界阳盛阴衰,女性处在一个十分被动的地位,在追寻山,追寻自我的过程中,总是要不断地面对质疑及考验,这包括来自外界的及自己的,而她们以信念、勇气,豪情在攀登世界最高峰的征程中展现出与男人同样的气魄和技能技巧,成为盛放的高山玫瑰。

  登山大会

  5月6日,随着第三批18名山友成功登顶海拔6206米的启孜峰并安全下撤,登山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登山大会――由户外品牌奥索卡(QZARK GEAR)赞助的第九届春季登山大会圆满结束。目前,登山大会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业余登山平台,越来越多的登山爱好者通过这个平台走向高海拔雪山。

  自2000年开始,登山大会在、青海,四川,云南、新疆等高山资源丰富的省区陆续举办。《现代汉语词典》对“大会”的解释是,人数众多的群众集会。按照这个意思来重新审视“登山大会”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个全新的组台词竟然如此贴切地说明了中国登山的现状,越来越多的普通户外爱好者加入到登山的行列,改变了中国登山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一枝独秀的政治登山的局面。

  “登山大会在普及和推广民间登山运动,提高登山技术、技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首先,它向登山爱好者树立了正确的登山理念。登山大会期间,一般都有关于登山理念,意识及技能技术的课程,组织者都将充分利用机会向山友灌输正确,安全的登山方式,其次,与登山理念传授一样,登山大会也对山友进行高山技能,技术的培训,让他们的高山活动能力有所提高,这既为他们以后的登山活动打下基础,也提高了中国登山的整体水平;第三,登山大会让更多的人体验到安全,快乐的登山,对宣传,推广登山运动具有积极的作用。”

  随着登山群体的日益壮大,登山大会必然成为中国登山运动发展链条上连接着过去与未来的一环,在朝着商业登山发展的进程中承载着山友对于雪山的梦想与悲喜。

  伙伴

  13年前,瑞士人汉斯创建了户外品牌奥索卡(OZARK GEAR),并在同年赞助了中国登山协会在穷目岗日举行的商业登山活动,这是中国最早的商业赞助登山活动,也由此开始了户外品牌奥索卡(0ZARK GEAR)对于中国登山活动,培训、教育等方面从未停下的赞助与支持。直至今天,在的有些牧区,登山学校依然被牧民习惯地唤作“奥索卡学校”。做为登山学校从无到有的见证者,汉斯先生说:“现在这所学校在国内外的名气很大,很多人都知道,要明白这仅仅用了十年时间,尼玛是一个做事业的人,这一切与他的努力分不开。能够在学校创办的初期就提供帮助,我感到非常荣幸。”

  “十年前,也就是1999年,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和策划,登山学校开始了第一批招生,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一排小平房,23名学生,很多学生来自贫困的牧区。记得当时法国登山教练Serge Koenig给学生们上课时,他用法语讲,汉斯先生翻译成用英文,我再把英文翻译成汉语,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尼玛次仁再翻成藏语。当时汉斯和尼玛一起为学生们制定了相关的专业及文化课程,同时我们还邀请到许多志愿者为学生们讲课,并着力促成与ENSA学校的合作。”从刘平格女士描述的曾经景像中,我们不难发现汉斯先生对于登山学校的支持,不仅仅是在装备,资金上,更是在登山理念和实际运作中。

  这位瑞士老头的远见在于很早就懂得,作为一个专业登山品牌必然依托于登山产业的大环境,只有登山运动的蓬勃才会带动装备的需求,才会有装备品牌发展的空间。中国有着太丰富的山峰资源,无论是高海拔山峰、技术性山峰,还是度假型山地,中国都有很多的选择。世界上14座8000以上的山峰中国就有九座,更别说蔓延的喜玛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冈底斯山脉等无数的山峰群。另外一方面,中国13亿人口也为中国户外登山运动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在中国户外登山产业中,商业登山必然会成为主角,而登山职业人才的培养也必将在商业登山活动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标签:登山学校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